[2020年考研]工程材料學考點歸納_第1頁
[2020年考研]工程材料學考點歸納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工程材料學考點歸納填空題部分1.八大力學指標及量綱:彈性模量(E GPa)、抗拉強度(bMPa)、屈服強度(sMPa)、延伸率(%)、斷面收縮率(%)、沖擊韌度(akJ/cm2)、斷裂韌度(KCMPa?m0.5或MN ?m-1.5)、硬度(H布氏無量綱 洛氏無量綱常用 維氏MPa)2.四大強化機制:固溶強化(點):形成固溶體(間隙置換) 位錯強化(線):力口 工硬化,刃型,螺型 晶粒細化(面):晶界,亞晶界 第二相強化(體):沉淀硬化,彌 散強化3.材料五要素:成分、合成加工、結構、性質、使用效能(四要素:結構/成分,合成制備,效能,性質)4.組織內(nèi)涵:相的種類、體積分數(shù)、形貌、尺寸、分布及界

2、面5.輕金屬基本性能:Fe 7.8 1538 200GPa Al 2.7 660 70GPa Mg 1.7 649 Ti 4.5 16686.使用效能(對應力學性能):變形(E、s、)、斷裂(b、Kc)、磨損(H)、腐蝕、老化熱導率強度R _7.熱振性能公式熱膨脹系數(shù)模量8.固溶體關鍵點:結合鍵一金屬鍵,金屬性質,導電、導熱性和塑性,在合金中作為基體相,以確保合金具有良好的塑性及韌性。影響固溶度的因素主要有:晶體結構一相似相容;原子尺寸半徑比;電負性;價電子濃度;9.中間相(金屬間化合物)關鍵點:結合鍵一金屬鍵與其它典型鍵(如離子鍵、共價鍵和分子鍵)相混合。分類:正常價化合物(電負性較強,離子

3、鍵+金屬鍵)電子化合物(電子濃度,金屬鍵)間隙化合物(受原子尺寸因素控制的中間相,原子半徑尺寸小,共價鍵+金屬鍵 鋼中的主要強化相)10.固態(tài)相變:驅動力(體系自由能差)阻力(界面能、應變能)11.鋼的型號:結構鋼(Q235、工具鋼(T10、低碳結構鋼(成型性焊接性,低碳,不能熱處理)滲碳鋼(齒輪,面硬心韌,20Cr,20CrMnTi,回火馬氏體,低溫)調(diào)質鋼(連桿曲軸,綜合機械性,40Cr,40CrNiMo,回火索氏體,高溫)彈簧鋼(高強高硬,噴丸強化,65Mn,60Si2Mn, 回火屈氏體, 中溫) 高速鋼 (刃具, 高熱硬性W18C4V)模具鋼 (9Mn2V、不銹鋼(低碳高鉻,n/8規(guī)律

4、,1Cr13,1Cr17Ti,1Cr18Ni9Ti)12.不銹鋼耐腐蝕機制:獲得均勻的單向組織, 提高合金相的電極電位,表面形成致密的鈍化膜。13.陶瓷材料組織結構:晶相(硅酸鹽、氧化物,氮化物和碳化物,決定陶瓷性能),玻璃相(粘接,填充,降低燒結溫度)氣相(性能有害,提高絕熱性、抗熱振性)。14.常用陶瓷材料:剛玉a-AI2O3莫來石3AI2O3?2SiO2氮化硅Si3N4碳化硅SiC簡答題部分1、三大材料內(nèi)涵及性能特點(Fe)Composition (wt% C)LZJ6.70金屬材料:鋼、鑄鐵、有色金屬及其合金;與陶瓷及高分子材料相比,密度更大些;強韌 性更好(可承受較大變形而不斷裂),

5、延展性、金屬光澤,易加工,廣泛應用于結構件;導電導熱;不透光;部分金屬材料有磁性。Fe-1538 AI-660高分子材料:工程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膠粘劑;密度低;強度不高、塑性好,易加 工成型;不耐熱,絕緣性好,耐腐蝕。陶瓷材料:普通陶瓷、特種陶瓷、金屬陶瓷;強度高,硬而脆;導電導熱性差;耐高溫、耐腐蝕。AI2O3-2500 390GPa制粉、成型、燒結2、五大失效形式內(nèi)容及對策畸變:在某種程度上減弱了零件規(guī)定功能實現(xiàn)的變化包括彈性、塑性、翹曲彈性畸變-提高高彈性模量塑性畸變-提高屈服強度斷裂:含裂紋體承載達到臨界值時,致使裂紋失穩(wěn)擴展,最終產(chǎn)生破壞的現(xiàn)象。類型:超載斷裂、疲勞斷裂、持久

6、蠕變斷裂、疲勞與蠕變交互作用斷裂、應力腐蝕斷裂-采用強度高、韌性好,疲勞強度高的材料磨損:相互接觸的材料表面相對運動時, 表面不斷發(fā)生損耗或產(chǎn)生塑性變形, 使材料表面狀 態(tài)和尺寸改變的現(xiàn)象。 粘著磨損、磨料磨損、表面疲勞磨損、沖刷磨損、腐蝕磨損-提高硬度、表面強化處理腐蝕:金屬暴露于活性介質環(huán)境中發(fā)生的一種表面損耗,是金屬與環(huán)境介質之間發(fā)生的化學和電化學作用的結果。均勻腐蝕、點腐蝕、晶間腐蝕、應力腐蝕等。-采用耐蝕性高的材料、 表面處理老化:高分子材料在加工、 貯存和使用過程中,經(jīng)受熱、光照、潮濕等各種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 使性能下降,最后喪失使用價值的現(xiàn)象稱為老化。3、相和相圖會畫下圖所有內(nèi)容,

7、杠桿定律計算某成分下組織及相的百分比。(見材料科學基礎)Compffiition (at% C)25002000150010006附:材科基第五章相圖理論第四次課程作業(yè)答案第一題:(1)寫出在1495C、1148C、727C發(fā)生的三相反應的反應式。(2)分析含碳量1.2 wt%和3.5 wt%的鐵碳合金的平衡凝固過程及平衡組織,并畫出冷卻曲線(3)分別計算出上述兩種合金中二次滲碳體和三次滲碳體(如果有)的含量。 解:(1)三相反應式分別為:L0.530.091493 CA0.17L4.31147 CA2.11(Fe3C)6.69根據(jù)Fe-Fe3C相圖,回答下列問題:+二次滲碳體,如圖所示:(F

8、e)Composition (wt% C)0.77727 CF0.02(Fe3C)6.69組織中二次滲碳體(由奧氏體中析出的滲碳體)的百分數(shù)為:1 2 0 77 W(Fe3C)II100% 2.26%6.690.77組織中三次滲碳體(由鐵素體中析出的滲碳體)6.691.20.0218W(Fe3C)川%-6.690.02186.693.5 wt%的鐵碳合金的平衡凝固過程為:的百分數(shù)為:6.693.56.69 2.11 0.0218W(Fe3C)川%0.085%6.692.11 6.69 0.776.694、塑性變形本質:單晶體:滑移(位錯線在滑移面上沿著滑移方向的運動)孿生(在切應力作用下晶體的

9、一部分相對于另一部分沿孿生面和孿生方向發(fā)生切變的變形過程)扭折多晶體:晶粒取向差效應(相鄰晶粒位向不同阻礙位錯運動;相鄰晶粒要協(xié)調(diào)變形,保持晶體連續(xù)性)晶界的作用(晶界處原子排列紊亂,阻礙位錯的滑移,使變形抗力增大。位錯在 晶界上塞集,產(chǎn)生應力場,阻止位錯的運動,使變形抗力增大)。多相合金:兩相合金中的一相是硬而脆的金屬間化合物時,合金的塑性變形行為受到第二相的性質、數(shù)量、形狀、尺寸、分布及界面的影響。5、 回復再結晶的定義及組織性能變化:(不發(fā)生相變)回復:加熱過程中,變形金屬在新的無畸變晶粒出現(xiàn)前所產(chǎn)生的亞結構和性能變化過程。(保留原形貌)顯微組織無明顯變化,宏觀殘余應力全部或大部消除(位

10、錯密度降低)。強度和硬度略有降低、塑性有所增高、電阻降低。再結晶:冷變形的金屬加熱到一定溫度后,變形組織中產(chǎn)生了無畸變的新晶粒,而性能也恢復到變形前的狀況的過程。(新晶核,產(chǎn)生新的等軸晶)加工硬化現(xiàn)象被消除,內(nèi)應力全部消失,性能恢復到拉長變形以前的水平。6、鋼中奧氏體形成:定義:鋼中奧氏體是碳或各種化學元素溶入丫-Fe中所形成的固溶體FCC。形成機理:奧氏體形核、奧氏體晶核長大、剩余碳化物溶解、奧氏體成分均勻化轉變動力學:碳的擴散需要時間較長。影響因素:加熱溫度 鋼中碳含量 原始組織 合金元素(強碳化物形成元素Cr、V、Mo、W等降低碳在奧氏體中的擴散系數(shù); 非碳化物形成元素Co、Ni等增大碳

11、在奧氏體中的擴散 系數(shù);合金元素在奧氏體中分布不均勻,擴散系數(shù)很低,比碳低34個數(shù)量級更難均勻化合金鋼的熱處理加熱溫度一般較高,保溫時間更長。)的百分數(shù)為:0.268%LdFe3CIILdP Fe3C|LdPFe3CIILd碳量3.5wt%鐵碳合金室溫下的平衡組織為低溫萊氏體組織中二次滲碳體(由奧氏體中析出的滲碳體)4.3 3.52.11 0.77 100%4.3 2.11 6.69 2.11wFe3C+珠光體+二次滲碳體。 的百分數(shù)為:8.3%組織中三次滲碳體(由鐵素體中析出的滲碳體)晶粒長大及控制:加熱溫度升高,晶粒逐漸長大。溫度越高,保溫時間越長,奧氏體晶粒越粗大;奧氏體中碳含量增高,晶

12、粒長大傾向增大。未溶碳化物則阻礙晶粒長大。鈦、釩、鈮、鋯、鋁有利于得到本質細晶粒鋼。碳化物、氧化物和氮化物彌散分布在晶界上,能阻礙 晶粒長大。7、共析分解:相的尺寸不同:按層間距大小分為:珠光體(P)、索氏體(S)和屈氏體(T)(高溫擴散性轉變成平 衡組織,即鐵素體不是過飽和的)過冷奧氏體中貧碳區(qū)(形成鐵素體胚核)和富碳區(qū)(形成滲碳體胚核)是珠光體共析分解的一個必要條件。上貝氏體(B上)下貝氏體(B下)(中溫轉變,鐵素體過飽和,鐵難擴散,碳的擴散能力 下降)始態(tài):平衡珠光體共析鋼 終態(tài):珠光體(650-727)、索氏體(600-650)屈氏體(550-600)上貝氏 體(350-550)下貝氏

13、體(230-350)8、馬氏體相變強化機理特征:無擴散性、亞結構(高密度位錯或細微孿晶)、表面浮凸和形狀改變、存在殘余奧氏體(高密度位錯等晶體缺陷(協(xié)作形變)導致相變阻力增大(缺陷間的交互作用)強化機理:位錯強化和晶粒細化強化(板條狀和片狀馬氏體尺寸?。?、相變強化(極高的位錯密度和層錯、大量精細孿晶、大量界面使馬氏體強化和硬化)、固溶強化(嚴重過飽和的碳的固溶體)、時效強化(碳原子偏聚形成過渡箱,產(chǎn)生第二相效果)9、 淬火鋼的回火轉變機理:馬氏體的分解、殘余奧氏體的轉變、碳化物的聚集長大、鐵素體的多邊形化?;鼗瘃R氏體:馬氏體低溫回火產(chǎn)物,由碳的過飽和a相基體與n-Fe2C(或&碳化物)

14、或碳原子偏聚團所組成;(與馬氏體相比,尺寸形貌無變化,但有部分碳化物析出,強度硬度仍然很高,韌性稍有改善,內(nèi)應力消除)回火屈氏體:馬氏體中溫回火產(chǎn)物,已發(fā)生回復的鐵素體基體與極為細小的B-碳化物所組成;(與屈氏體相比,不同點為,鐵素體不再過飽和,馬氏體形貌不變,但強度進一步降低, 可能有下貝氏體出現(xiàn)。主要為晶粒細化強化)回火索氏體:馬氏體高溫回火產(chǎn)物,鐵素體基體上彌散均勻分布著較大顆粒狀的B-碳化物或特殊碳化物所組成。(與索氏體差異,鐵素體再結晶形成,由板條狀多邊形化,強度硬度 進一步降低,但斷面收縮率和伸長率增加)。10、 鋁合金時效強化:變形鋁合金(不可熱處理,可熱處理),鑄造鋁合金。步驟

15、:固溶(合金加熱到a相區(qū),保溫獲得單相a固溶體,迅速水冷,在室溫得到過飽和的a固溶體)一脫溶(固溶處理的過飽和a固溶體不穩(wěn)定,有分解出強化相過渡到穩(wěn)定狀態(tài)的傾向,強度和硬度會明顯升高) 一時效(自然時效 人工時效 固溶體中溶質的溶解度必須隨 溫度的降低而顯著降低。第二相強化原理,析出電子化合物,保持共格或半共格狀態(tài),產(chǎn)生錯配度,導致固溶強化的彌散效果。)階次規(guī)律:過飽和基體一GP區(qū)一介穩(wěn)相一平衡相G.P(plate)0 (plate0 B(CuAI2)11、 鋼的淬火:鋼加熱到相變溫度以上,保溫一定時間后快速冷卻獲得馬氏體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淬火。鋼淬火時形成馬氏體的能力叫做鋼的淬透性。影響淬透性

16、的因素:碳含量(共析鋼的臨界冷速最小,淬透性最好)合金元素(除鈷以外, 合金元素溶于奧氏體后,降低臨界冷卻速度,使C曲線右移,淬透性提高)奧氏體化溫度(提高奧氏體化溫度,將使奧氏體晶粒長大、成分均勻,可減少珠光體的生核率,降低鋼的臨界冷卻速度,增加其淬透性)非金屬夾雜物(降低淬透性)鋼淬火后能夠達到的最高硬度叫鋼的淬硬性。淬硬性主要決定于馬氏體的碳質量分數(shù)。12、 鋼的合金化原理:(1)合金元素在鋼中的存在方式:溶入鐵素體、奧氏體和馬氏體中,形成間隙或置換固溶 體,形成碳化物與氮化物,形成金屬間化合物,形成非金屬夾雜物。(2) 合金元素對Fe-Fe3C相圖的影響:擴大丫相區(qū)的元素(稱為奧氏體形

17、成元素Ni、Mn、Co、C、N、Cu、Zn、Al)和縮小丫相區(qū)的元素(稱為鐵素體形成元素Si、Cr、P、V、Al、Be)(3)對奧氏體形成的影響:強碳化物形成元素與碳生成的碳化物更穩(wěn)定,鋼加熱轉變時碳 化物的分解溫度更高,顯著阻礙碳的擴散,故大大減慢奧氏體的形成速度。(4)對奧氏體等溫轉變影響:均勻化過程,合金元素擴散較間隙原子C慢得多,故對合金鋼應采用較高的加熱溫度和較長的保溫時間。(5)對奧氏體晶粒大小的影響:強碳化物形成元素V、Ti、Nb、Zr等因形成的碳化物在高 溫下較穩(wěn)定,不易分解,難以溶于奧氏體中,能阻礙奧氏體晶界外移,顯著細化晶粒。(6) 對過冷奧氏體轉變動力學的影響:C曲線右移,抑制奧氏體向珠光體的轉變,提高淬 透性。(7) 對馬氏體轉變的影響:增加相變阻力,故影響馬氏體相變點Ms和Mf;降低!影響殘 余奧氏體量;增加!產(chǎn)生馬氏體組織的精細結構;增加形成孿晶馬氏體的傾向。(8)對淬火鋼回火轉變的影響:提高鋼的回火穩(wěn)定性(鋼對回火時發(fā)生軟化過程的抵抗能 力),使回火過程各個階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