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三二模古文二_第1頁
2018高三二模古文二_第2頁
2018高三二模古文二_第3頁
2018高三二模古文二_第4頁
2018高三二模古文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寶山區(qū)(五)閱讀下文,完成第 21-25 題。(13 分)惜時 南北朝之北齊 劉晝夫停燈于缸,先焰非后焰,而明者不能見;藏山于澤,今形非昨形,而智者不能知。何者?火則時時滅,山亦時時移矣,天回日轉(zhuǎn),其謝如矢,艘裹迅足,弗能追也。人之短生,猶如石火 ,炯然以過,唯立德貽愛,為不朽也。昔之君子,欲行仁義于天下,口與時競馳,不吝盈尺之璧,而珍分寸之陰。故大禹之 趨時,掛冠而不顧;南榮之訪道,踵跣而不休;仲尼棲棲,突不暇黔 ;墨翟遑遑,席不及暖。皆行其德義,拯世危溺,立功垂模,延芳百世。今人退不知臭腐榮華, 劃絕嗜欲, 被麗弦歌, 取媚泉石; 進不能被策樹勛, 毗贊明時,空蝗粱黍,枉沒歲華。生為無聞之

2、人,歿成一棺之土,亦何殊草木自生自死者哉!歲之秋也,涼風鳴條,清露變?nèi)~,則寒蟬抱樹而長叫,吟烈悲酸,蕭瑟于落日之際,何也?哀其時命,迫于嚴霜而寄悲于菀柳。今日向西峰,道業(yè)未就,郁聲于窮岫之陰,無聞于休明之世。已矣夫!亦奚能不沾衿于將來,染意于松煙者哉!劉子五十三章【注釋】麒袤:神馬名。 石火:古人鑿石取火,擊石時發(fā)出的火花霎時而滅。踵 跣:腳生臍月氏。突:煙囪。黔:黑。21 .可填入第段方框處的虛詞是()。(1分)A. 以 B. 則 C. 蓋 D. 其22 . 對第 段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 分)A. 萬物變動消亡,刻刻不已,人生更短暫,所以要珍惜生命。B. 時光飛逝,過往不能再見也不可

3、知,只有當下才是真實的。C. 人與萬物一樣轉(zhuǎn)瞬即逝,只有樹立美德留下大愛才能不朽。D. 人生雖短,但瞬間也能放射光輝,只要樹立美德丟棄私愛。23 .根據(jù)第段,“今人”生前死后都埋沒無聞的原因是()。(2分)A. 退隱分不清腐臭和榮華,出仕不能被委以重任、被贊賞。B. 退隱則沉溺于弦歌和林泉,出仕卻空懷理想、虛度年華。C. 退隱不能棄絕榮華欲望,出仕不能盡職建功、輔佐明時。D. 出仕退隱、活著死去,都如同草木碌碌無為、自生自滅。24 .你認為第段能證明中心論點“惜時”嗎?請做出判斷并說明理由(4分)25 .第段描寫、抒情、議論融為一體,請對此加以賞析。(4分)(五) 13 分21. ( 1分)B

4、22. ( 2分)C23. ( 2分)C24. ( 4分)答案示例 我認為能證明。本段先是概括性事例,指出古代君子愛惜光陰的根本原因在于要在天下施行仁義,隨后列舉大禹、南榮(耗)、仲尼、墨翟等珍惜光陰的原因是行德義拯救世界,正是仁愛的行為使他們流芳百世。因為第段就已論證了立德貽愛才是珍惜時間的根本所在,所以第段舉立德貽愛的例子是能證明論點的。大禹南榮等短暫的人生得以不朽,正是因為他們化有限的生命時間為無限久遠得大德大愛,從而闡明了珍惜時間的本質(zhì)、 正道和要義,論證論點更有力。評分說明:論證內(nèi)容的概括2分;論證內(nèi)容與觀點間的關(guān)系分析2分。25. (4 分)答案示例 第段描寫蟬在秋寒日落中悲鳴的慘

5、狀,又描寫道業(yè)未成、無聞于世的人憂郁苦悶的心理,蟬與人已融為一體不分彼此。本段更用“夫”、“哉”等語氣詞嘆詞,直接抒情,這些描寫抒情形象地說明了不珍惜時間只會留下悲哀、人生必定凄慘的觀點, 這樣使議論巧妙地融入描寫抒情之中, 不僅使惜時的論點得以形象地論證, 更能以情動人,實現(xiàn)勸 人惜時的寫作目的。評分說明 描寫、抒情、議論如何融合的分析 2分;表達的情感和表明的觀點 1分;這 樣寫的好處1分。崇明區(qū)(五)閱讀下文,完成第 22 26題。(13分)一日喻蘇軾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蚋嬷唬骸叭罩疇钊玢~盤?!笨郾P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蚋嬷眨骸叭罩馊鐮T?!睊袪T而得其形。他日揣籥

6、 ,以為日也。日 之與鐘、籥亦遠 口,而眇者不知其異: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道之難見也甚于日,而人之未達也,無以異于眇。達者告之,雖有巧譬善導,亦無以 過于盤與燭也。自盤而之鐘,自燭而之籥,轉(zhuǎn)而相之,豈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 見而名之,或莫之見而意之: 皆求道之過也。然則道卒不可求歟?蘇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焙沃^致?孫武日:“善戰(zhàn)者致人,不致于人?!弊酉脑唬骸鞍俟ぞ铀烈猿善涫?,君子學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為致 也歟!南方多沒人,日與水居也。七歲而能涉,十歲而能浮,十五而能沒矣。夫沒者豈茍然 哉!必將有得于水之道者。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識水,則雖壯,見舟而畏之。 故

7、北方之勇者,問于沒人,而求其所以沒,以其言試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學而務(wù)求 道,皆北方之學沒者也。昔者以聲律取士, 士雜學而不志于道; 今也以經(jīng)術(shù)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務(wù)學。渤海吳 君彥律,有志于學者也,方求舉于禮部,作日喻以告之?!咀⑨尅炕a:一種形狀像笛的樂器。22 .填入第段方框處恰當?shù)囊豁検牵ǎ?分)A.乎B.耳 C.焉D.矣23 .對第段畫線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2分)A. “即其所見而名之”表現(xiàn)人們對事物觀察粗心。B. “莫之見而意之”表明受客觀限制難把握實質(zhì)。C.概括惑于所見、主觀臆度兩類求道的錯誤現(xiàn)象。D.表明當今之人談?wù)摰罆r都受到不同的局限約束。24 .第段運用了引用的手法

8、,請分析其作用。(4分)25 .下列對第段分析 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以南方“沒人”掌握“沒水譬喻,形象論證學以致道的道理。B. “日與水居” “生不識水”的差異是學沒水不同結(jié)果的根本原因。C.采用對比論證方法,以南方?jīng)]人與北方勇者作對比,突出觀點。D. “七歲” “十歲” “十五”的連續(xù)敘述凸顯長期實踐的積累過程。26.概括本文的論證思路。(4分)(五)閱讀下文,完成第 22 26題。(13分)22.D23.C24.引用孫武、子夏的話闡釋觀點“道可致而不可求”中關(guān)鍵詞“致”的內(nèi)涵,善戰(zhàn)者 之所以用兵如神,因久經(jīng)沙場,熟識了戰(zhàn)爭規(guī)律;百工之所以能成其事,因日居其肆,熟悉 技藝。這與“

9、君子學以至其道”形成類比,使抽象的“致”形象具體地表達出來,道只能在 親自實踐中領(lǐng)會和把握。評分說明:“闡釋致的內(nèi)涵”、“善戰(zhàn)者”分析、“百工”分析、形成類比、抽象 道理形象化。答對 1點1分,給滿4分為止。25.B26.作者首先以“眇人”設(shè)喻,引出求“道”之過:沒有直接體驗、認識,難以認識客 觀事物。進而提出“道可致不可求”的觀點,在此基礎(chǔ)上,進一步論證“學以致其道”的道 理。評分說明:以眇人設(shè)喻” “求道之過:沒有直接體驗、認識,難以認識客觀事物” “提出道可致不可求” “論證學以致其道”1點1分。奉賢(五)閱讀下文,完成 25 29題。(12分)胡宗元詩集序【北宋】黃庭堅士有抱青云之器,

10、而陸沉林皋之下,與麋鹿同群,與草木共盡。獨托于無用之空言, 以為千歲不朽之計。謂其怨邪?則其言仁義之澤也;謂其不怨邪?則又傷已不見其人。然則,其言不怨之怨也。夫寒暑相推,草木與榮衰口,慶榮而吊衰,其鳴皆若有謂,候蟲是也;不得其平,則 聲若雷霆,澗水是也;寂寞無聲以宮商考之, 則動而中律,金石絲竹是也。維金石絲竹之聲, 國風雅頌之言似之;澗水之聲,楚人之言似之;至于候蟲之聲,則末世詩人之言似之。今夫詩人之玩于詞,以文物為工,終日不休;若舞世之不知者,以待世之知者然。然其喜也,無所于逢;其怨也,無所于伐。能春能秋,能雨能旸,發(fā)于心之工伎而好其音, 造物者不能加焉。故余無以命之,而寄于候蟲焉。清江胡

11、宗元, 自結(jié)發(fā)迄于白首, 未嘗廢書, 其胸次所藏, 未肯下一世之士也。 前莫挽,后莫推,是以窮于丘壑。然以其耆老于翰墨,故后生晚出,無不讀書而好文。其卒也,子弟門人, 次其詩為若干卷。 宗元之子遵道, 嘗與予為僚, 故持其詩來求序于篇。 自觀宗元之詩,好賢而樂善,安土而俟時,寡怨之言也??梢宰反纹淦缴娖渖匍L不倦,忠信之士也。至于遇變而出奇,因難而見巧,則又似予所論詩人之態(tài)也。其興托高遠,則附于國風;其忿世疾邪,則附于楚辭。后之觀宗元詩者,亦以是求之。故書而歸之胡氏?!咀⑨尅筷懗粒簾o水而沉,喻隱居。舞:玩弄,戲侮。25 .對第段中的“不怨之怨”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2分)A. 既要表現(xiàn)才

12、華無所用的悲哀,又要表現(xiàn)隱逸山林的快樂。B. 放棄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只能借助詩文實現(xiàn)生命不朽的無奈。C. 即使抒發(fā)個人壯志難酬的愁怨也要保持平心靜氣的超然。D. 才德之士選擇隱居的行為本身就是對生不逢時的無聲控訴。26 .可填入第段方框處的虛詞是()。(1分)A. 也B.耳C. 矣 D. 焉27 .從句式的角度,賞析第段畫線句的表達效果。(2分)28 .對第段作用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 感慨胡宗元的“喜”“怨”無人應(yīng)和,與下文寫胡宗元的創(chuàng)作經(jīng)歷相呼應(yīng)。B. 承接上文,進一步解說“候蟲之聲”的創(chuàng)作特點,凸顯文章的中心觀點。C. 借題發(fā)揮,針砭時弊,批評當下詩人只知玩文詞之工 , 卻無興

13、發(fā)感人之意。D. 以“候蟲之聲”喻指胡宗元的詩風,為其“世無知者”的不幸遭遇鳴不平。29 . 請分條概述作者借本文表達的詩歌創(chuàng)作理念。 (4 分)25. ( 2分)C26. ( 1分)D27. ( 2分)整散結(jié)合,既體現(xiàn)出三種聲音的不同,又簡潔明快,節(jié)奏鮮明。28. ( 3分)C29. ( 4分)詩歌應(yīng)該有“不怨之怨”的精神境界;詩歌創(chuàng)作不僅要有感而發(fā)而且要符合音律(動而中律);詩歌要有廣闊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興托高遠);詩歌創(chuàng)作要刻意求變,努力出奇(遇變而出奇,因難而見巧)。虹口(五)閱讀下文,完成第 21-25 題。(14 分)轅馬說清 方苞余行塞上,乘任載之車,見馬之負轅者而感焉。古之車,獨

14、耨加衡而服兩馬。 今則一馬夾轅而駕,領(lǐng)局于軻,背乘乎靳前而鞋后。其登他也,氣盡喘汗而后能引其輪之卻也;其下他也,股蹙蹄攢而后能抗其轅之伏也。鞭 策以勸其登,梗棘以起其陷,乘危而顛,折筋絕骨,無所避之。而眾馬之前導而旁驅(qū)者,不 與焉。其渴飲于溪,脫駕而就槽根,則常在眾馬之后。噫!馬之任孰有艱于此者口?然其德與力非試之轅下不可辨。其或所服之不稱,則雖善御者不能調(diào)也。弩蹇者力不能勝,狡憤者易懼而變,有行坦途驚蹶而債其車者矣。其登也若跛,其下也若崩,濘旋淖陷,常自頓于轅中,而眾馬皆為所掣。嗚呼!將車者其慎哉?!咀ⅰ克汗磐巴印?,山坡。21 .可填入第段方框處的虛詞是()(1分)A.也B.乎C.歟D.

15、耳22 .賞析第段畫線句的表達效果。(3分)23 .對第段中“而眾馬之前導而旁驅(qū)者,不與焉”一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A.而且眾多馬匹或在前引導,或在旁邊副駕,并不助轅馬工作。B.而且在前面引導和在旁邊副駕的眾多馬匹,都沒有跟隨轅馬。C.然而眾多馬匹或在前引導,或在旁邊副駕,都沒有跟隨轅馬。D.然而在前面引導和在旁邊副駕的眾多馬匹,并不助轅馬工作。24.對第段理解錯誤的是()(3分)A.段首承接上段,重申了駕轅之艱難。B.能否駕轅是辨別馬好壞的重要標準。C.善駕的人也調(diào)教不了不合要求的馬D.劣馬雖差,但更糟的是壞脾氣的馬。25.分析本文的寫作意圖。(4分)(五)(14分)21.B22 .

16、細節(jié)描寫(動作描寫)?!皻獗M喘汗”、“蹙” “攢” “抗”寫出了負轅的馬上坡下坡 時的艱難狀態(tài),從側(cè)面暗示了對轅馬的能力要求,也寫出了轅馬的重要性。23 .D.24 .D25.此文借物喻理。方苞借選轅馬暗喻任命國家重要官員。身居要職的官員應(yīng)該德才兼?zhèn)?,像轅馬一樣有負重越險的能力,也要有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奉獻的品格。 如果不能選好合適的 人,那么將會造成大的損失,君王再賢明有能力也沒有辦法。 方苞在此委婉地勸諫君王用人 要謹慎。嘉定(五)閱讀下文,完成第 21 25題。(13分)吳季子札論【唐】獨孤及季子三以國讓,而春秋褒之。余征其前聞于舊史氏。竊謂廢先君之命,非孝也; 附子臧之義,非公也;執(zhí)禮全

17、節(jié),使國篡君弒,非仁也;出能觀變,入不討亂,非智也。 左丘明、太史公書而無譏,余有惑焉。夫國之大經(jīng),實在擇嗣。王者慎德之不建,故以賢則廢年,以義則廢卜,以君命則廢 禮。是以太伯之奔句吳也,蓋避季歷。季歷以先王所屬,故篡服嗣位而不私。太伯知公器 有歸,亦斷發(fā)文身而無怨。及武王繼統(tǒng),受命作周,不以配天之業(yè)讓伯邑考,官天下也。彼 諸樊無季歷之賢,王僚無武王之圣,而季子為太伯之讓, 是徇名也,豈曰至德?且使爭端興于上替,禍機作于內(nèi)室,逐錯命于子光,覆師于夫差,陵夷不返,二代而吳滅。季子之閔達博物,慕義無窮,向使當壽夢之眷命,接馀昧之絕統(tǒng),必能光啟周道, 以霸荊蠻。則大業(yè)用康,多難不作。闔閭安得謀于窟室

18、?專諸何所施其匕首?嗚呼!全身不顧其業(yè),專讓不奪其志,所去者忠,所存者節(jié)。善自牧矣,謂先君何? 與其觀變周樂,慮危戚鐘 ,曷若以蕭墻為心,社稷是恤?復命哭墓,哀死事生,孰與先釁 而動,治其未亂?棄室以表義,掛劍以明信,孰與奉君父之命,慰神祗之心?則獨守純白, 不干義嗣,是潔己而遺國也。吳之覆亡,君實階禍。且曰非我生亂,其孰生之哉!其孰生之 哉!【注】吳季子札:即季札,春秋時吳王壽夢之幼子。 壽夢有四子:諸樊、馀祭、馀昧、 季札。以季札賢,壽夢欲立季札為太子,季札讓;壽夢死,諸樊欲讓位于季札,季札又辭; 諸樊將王位傳弟不傳子,欲依次傳于季札,至馀昧死,季札又避去。后馀昧子僚繼位,諸樊 子光使刺客

19、專諸刺殺王僚而自立。公子光即闔閭。子臧:春秋時曹國貴族,在曹國內(nèi)亂中被擁立為王而不就。太伯:吳國始祖,周太王長子,見太王欲立幼子季歷為嗣,與弟仲雍 一起避走江南,被當?shù)厝肆榫L,自號句吳。觀變周樂,慮危戚鐘:指季札出訪時聽到 演奏周王室音樂而察知各國興衰,聽到鐘聲而提醒孫文子處境危險。21 .可填入第段方框處的虛詞是()(1分)A.故 B. 使C. 以D. 則22 .對第段畫線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A.擇嗣,應(yīng)該堅守年齡、占卜、禮制的標準。B.擇嗣,應(yīng)該挑選賢能、仁義、聽君命的人。C.君王若擔心嗣君之德,自身先要遵從禮法。D.要立有德之人為嗣,就不可教條遵循成法。23.以下屬于“吳之

20、覆亡,君實階禍”的理由的一項是()(2分)A.觀變周樂,慮危戚鐘B.先釁而動,治其未亂C.掛劍以明信D.獨守純白,不干義嗣24 .分析第段所用論證方法的作用。(3分)25 .季札讓國通常被視作賢舉,本文卻對季札重新定性, 是否有說服力?請從論證思路和論述語言兩個方面加以評析。(4分)(五)(13分)21. (1 分)(C )22. (3 分)(D )23. (2 分)(D )24. (3分)答案示例:該段用了舉例論證與對比論證的手法。舉太伯讓季歷、武王不讓伯 邑考都取得了好的結(jié)果的實例,有力證明了 “讓國”與否本身并不是賢或不賢的標準,為公而選擇讓或不讓,才是賢的標準。以此與季札的行為及后果形

21、成鮮明對比,凸顯了季札讓國是“徇名”,不是為公。評分說明:只答手法名稱不名分。每個手法的分析2分,給到滿分為止。25. (4分)答案示例:本文推理細密,語言富有氣勢,有說服力。從論證思路看:開篇從 “非孝”、“非公”、“非仁”、“非智”等角度否定了季札讓國是賢舉的判斷;接著從正面分析論證了季札讓國的實質(zhì)是 “徇名”而非為天下;然后假設(shè)了季札不讓國的結(jié)果; 在此 基礎(chǔ)上,將季札所做的和該做而未做的逐一列舉, 進一步批判了季札讓國的行為是 “潔己而 遺國”,他對吳國的滅亡負有責任。說理環(huán)環(huán)相扣、細致周密,有說服力。從論述語言看:本文善用整句,如第段連用四個形式整齊的短句構(gòu)成排比,語氣強烈地表達了對

22、季札之賢的否定, 增強了說服力。同時又多用反問句,如末兩段用了大量的反問句式, 氣勢十足,催人深思,使文章說理多了難以辯駁之力。評分說明:只作總體評價不給分。從論證思路分析3分;從論述語言分析2分。給到滿分為止。如果認為沒有說服力,也可根據(jù)理由酌情評分。金山(五)閱讀下文,完成第 22-25題。(12分)戕竹記歐陽修洛最多竹,樊圃棋錯。包餐 橢筍之贏,歲尚十數(shù)萬緡,坐安侯利,寧肯為渭川下! 然其治水庸,任土物,簡歷芟養(yǎng),率須謹嚴。家必有小齋閑館在虧蔽間,賓欲賞,輒腰輿 以入,不問辟疆,恬無怪讓口。以是名其俗,為好事。壬申之秋,人吏率持鐮斧,亡公私誰何,且戕且槨 ,不竭不止。守都出令:有敢隱 一

23、毫為私,不與公上急病,服王官 為慢,齒王民為悖。如是累日,地榛園禿,下亡有嗇色 少見于顏間者,由是知其民之急上。噫!古者伐山林,納材葦,惟是地物之美,必登王府,以經(jīng)于用。不供謂之畔廢,不時謂之暴殄。今土宇廣斥,賦入委疊;上益篤儉,非有廣居盛囿之侈??h官材用,顧不衍 溢朽蠹,而一有非常,斂取無藝。意者營飾像廟過差乎!書云:“不作無益害有益?”又日:“君子節(jié)用而愛人?!碧熳佑兴舅敵χ\慮,守官與道,不可以忽也。推類而廣之,則竹事猶末。(選自中國古代十大散文家作品選)注:餐(tu 6)筍殼。橢(sh f :直立。任:治理。簡歷:選擇。腰輿:古代用 手挽的一種便轎。 辟疆:開辟地域,這里指竹園的主人

24、。 讓:責備。?。哼@里指砍伐。 服王官:做官的。齒王民:做百姓的。(11)畔廢:叛逆。過差:超過規(guī)定。22 .填入第段方框中的虛詞最恰當?shù)氖牵ǎ?分)A.也 B. 耳 C. 矣 D. 乎23 .第段畫線句中的“好事”具體指什么? (3分)24 .從句式的角度,賞析第段的表達效果。(3分)25 .第段結(jié)尾作者為什么還要寫“推類而廣之,則竹事猶末”這兩句呢?請發(fā)表你的看法。(5分)(五)12分22. (1 分)A23. (3分)種竹獲利、賞竹獲樂(或具有經(jīng)濟價值和觀賞價值)(寫出一點給 2分)24. (3分)用整句和散句相結(jié)合的句式(1分),如整句“且戕且槨,不竭不止”,節(jié)奏急 促,寫出了對竹子

25、的砍伐之迅速徹底;整句“服王官為慢,齒王民為?!睂懗隽瞬慌浜戏ブ?的后果,表現(xiàn)王命之嚴苛;和其他散句寫出了百姓的可憐和可悲境地。(句式特點1分,結(jié)合內(nèi)容分析表達效果 2分)25. (5分)戕竹和其它事比起來是小事,可見作者并非就事論事,而是要借題發(fā)揮,從官 府戕竹為滿足朝廷所需,大肆搜刮百姓,肆意糟蹋浪費,損害百姓利益這件事,以小見大, 類推天下,加 深了批判的深度和廣度,表達為官治民要節(jié)用愛人的道理。(借題發(fā)揮手 法1分,內(nèi)容分析2分,意義2分)附答張十一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賞析:韓愈一生中兩次遭貶,答張十一是他第一次被貶到廣東陽山后的第二年春天作的。 張十一名署,公元803年(德宗貞元十九年)與韓

26、愈同為監(jiān)察御史,一起被貶。張署到郴州 臨武令任上曾有詩贈韓愈,詩云:“九疑峰畔二江前,戀闕思鄉(xiāng)日抵年。白簡趨朝曾并命, 蒼梧左宦一聯(lián)翩。蚊人遠泛漁舟火,股鳥閑飛露里天。渙汗幾時流率土,扁舟西下共歸田?!?韓愈寫此詩作答。答張十一為韓愈被貶到廣東陽山后的第二年春天作,詩的前半段寫景抒情,后半段敘事抒情,含蓄而又深沉地表達了作者內(nèi)心激憤憂愁的感情。詩的前半段寫景抒情。“山凈江空水見沙,哀猿啼處兩三家”,勾勒了陽山地區(qū)的全景。 春山明凈,春江空闊,還傳達出一種人煙稀少的空寂。寥寥數(shù)筆,生動的摹寫了荒僻冷落的景象。這一聯(lián)如同一幅清晰鮮明的水墨畫。緊接著第二聯(lián)是兩組近景特寫,“賞筲競長纖纖筍,鄱躅閑開艷

27、艷花。”賞筲是一種粗大的竹子。鄱躅即羊鄱躅,開紅黃色的花,生在山谷 間,二月花發(fā)時,耀眼如火,月余不歇。這一聯(lián),可以說是作者為這幅水墨畫又點綴了一些 鮮艷、明快的色彩,為荒僻的野景增添了春天的生氣。上句的“競”字同下句的“閑”字, 不但對仗工穩(wěn),而且傳神生動?!案偂弊职涯酃S爭相滋生的蓬勃景象寫活了:“閑”字則把羊鄱躅隨處開放、清閑自得的意態(tài)揭示了出來。這四句詩,寫了遠景,又寫了近景,層次分 明。有淡墨涂抹的山和水,又有色彩艷麗的綠竹和紅花,濃淡相宜,形象突出。再加上哀猿的啼叫,真可謂詩情畫意,交相輝映。這首詩中的景物, 是與作者此時的處境與心情緊密相連的。它體現(xiàn)了這樣兩個特點,一是靜,二是閑。

28、靜從空曠少人煙而生,作者從繁華嘈雜、人事擾擾的京城一下子到了這荒遠冷僻的山區(qū), 哀猿啼聲處處有, 人間茅舍兩三家, 這種靜與作者仕途的冷遇相互作用,使他倍感孤獨和凄涼。這種閑, 由他的處境遭遇而來,這里的一切都顯得悠閑超脫,沒有羈絆,然而不免使人觸景生情。身雖居閑地,心卻一刻也沒能擺脫朝廷的束縛, 常常被 “未報恩波” 所攪擾, 不能得閑, 故而格外感慨。 作者雖然寫的是景,而實際上是在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隱情, 正如王夫之 唐詩評選 所說: “寄悲正在比興處。 ”詩的下半段敘事抒情, “未報恩波知死所, 莫令炎瘴送生涯。 ”前句的 “未” 字貫 “報”與“知”,意謂皇帝的深恩自己尚未報答,死所

29、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熱的瘴氣中虛度余生而已。 這兩句是全詩的關(guān)鍵, 孕含著作者內(nèi)心深處許多矛盾著的隱微之情: 有無辜被貶的憤怨與悲愁, 又有對自己從此消沉下去的擔心; 有自己被貶南荒回歸無望的嘆息, 又有對未來建功立業(yè)的憧憬。他雖然沒有直接說憂愁怨恨,只提到“死所”、 “炎瘴”,卻比說出來更為深切。在這樣的處境里,還想到“未報恩波”,這體現(xiàn)著儒家“怨而不怒”的精神。 有了這一聯(lián)的鋪墊, 下一聯(lián)就容易理解。 “吟君詩罷看雙鬢,斗覺霜毛一半加。 ” “斗”同“陡”,是頓時的意思?!岸酚X”二字用得奇崛,把詩人的感情推向高潮。這一聯(lián)寫得曲折迂回, 詩人沒有正面寫自己如何憂愁, 卻說讀了張署來詩

30、后鬢發(fā)頓時白了一半, 似乎來詩是愁的原因, 這就把全詩唯一正面表現(xiàn)愁怨的地方掩蓋住了。 并且寫愁不說愁, 只說霜毛陡加,至于何以至此,盡在不言之中。詩意婉轉(zhuǎn),韻味濃厚。作者似乎盡量要把他那種激憤的感情深深地埋藏在心底, 但是又不自覺地在字里行間透露出來,使人感受到那股被壓抑著的感情的潛流, 讀來為之感動, 令人回味,形成了這首詩含蓄深沉的特點。青浦(五)閱讀下文,完成第 21 25 題 ( 13 分)子瞻和陶淵明詩集引蘇轍東坡先生謫居儋耳, 置家羅浮之下, 獨與幼子過負擔渡海。 葺茅竹而居之, 日啖荼芋,而華屋玉食之念不存在于胸中。 平生無所嗜好, 以圖史為園囿, 文章為鼓吹, 至此亦皆罷去。

31、獨喜為詩,精深華妙,不見老人衰憊之氣。是時,轍亦遷??担瑫鴣砀嫒眨骸肮胖娙擞袛M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 則始于東坡。 吾于詩人, 無所甚好, 獨好淵明之詩。 淵明作詩不多, 然其詩質(zhì)而實綺,癯而實腴,自曹、劉、 鮑、 謝、 李、杜諸人皆莫及也。 吾前后和其詩凡百數(shù)十篇,至其得意,自謂不甚愧淵明。今將集而并錄之,以遺后之君子,子為我志之。然吾于淵明,豈獨好其詩也口?如其為人,實有感焉。淵明臨終,疏告儼等:吾少而窮苦,每以家貧,東西游走。性剛才拙,與物多忤,自量為己必貽俗患,黽勉 辭世,使汝等幼而饑寒。淵明此語,蓋實錄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淵明,

32、欲以晚節(jié)師范其萬一也?!编捣?!淵明不肯為五斗米一束帶見鄉(xiāng)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為獄吏所折困, 終不能俊,以陷于大難,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淵明,其誰肯信之?雖然,子瞻之仕, 其出入進退,猶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處之矣。轍少而無師,子瞻既冠而學成,先君命轍師焉。子瞻嘗稱轍詩有古人之風,自以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東坡,其學日進,沛然 如川之方至。其詩比杜子美、李太白為有余,遂 與淵明比。轍雖馳驟 從之,常出其后,其和淵明,轍繼之者,亦一二焉?!咀ⅰ繃悖╩in mi cn):努力。)浚:悔改之意沛然:盛大的樣子。馳驟:比喻用力地追。21 .可填入方框處的虛詞是()(1分)A.乎 B. 哉

33、 C. 夫 D. 焉22 .對第段理解正確的一項是()(2分)A.引用蘇軾的話介紹他追和陶詩,并立志學陶的原因。B.蘇軾認為陶詩的特點是“質(zhì)而實綺,慢而實腴”,自己很難企及。C.蘇軾認為陶淵明為人“性剛才拙”,自己能夠從中汲取經(jīng)驗教訓。D.陶淵明臨終時的感嘆讓蘇軾深以為然,遺憾自己病重不久于人世。23 .對第段畫線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A.才想用晚年的光景比附陶淵明其人,難道有人會相信嗎?B.竟然想憑借晚年時期的水平自比陶淵明,能有人相信嗎?C.才想起在晚年從淵明身上求得寄托,哪里有人肯相信呢?D.竟然想在晚年時效仿陶淵明的做法,怎么會有人相信呢?24 .分析第段轉(zhuǎn)錄蘇軾信中的文字有何

34、作用。(4分)25 .分析第段畫線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五)(21-25)(13 分)26 .B (1 分)22 .A (2 分)23 .C (3 分)24 .(共4分)第段中引述了蘇軾信中對陶淵明詩歌藝術(shù)成就與為人性格做了高度評價,作為和陶詩集的序言,這些文字明確地交代了詩集的由來/ (2分),同時又引出下文蘇轍認為他們倆生活態(tài)度并不相同的看法。(2分)25 . (3分)運用比喻,形象地將蘇軾的學問日益長進比作河水奔流般充沛盛大。/表現(xiàn)了作者蘇轍對兄長的欣賞崇敬之情。/引出下文效法兄長追和陶淵明,也寫出了一些和詩的事實。/ (3 分)(五)【參考譯文】東坡先生被貶謫到傅耳,他把家安置在羅

35、浮山下,只和幼子蘇過挑著東西過海。在情 耳,他住的是用茅草、竹子修的房屋,每天吃的是苦菜和芋頭,心中沒有那種住室堂皇、食物精美的想法。子瞻平日沒有什么特殊的愛好,只是把史地著作當作園囿來游覽, 把文章當作音樂來欣賞,到了這時也全都停下來了,只是喜歡寫詩。他寫的詩精深華妙,并未顯出老年人的那種衰弱疲憊的精神狀態(tài)。這時,我也被貶謫到???,子瞻來信對我說道: “自古以來,已經(jīng)有詩人寫過模擬古人的作品,卻沒有人追和古人的詩。追和古人的詩, 便從我東坡開始。在詩人中沒有誰是我非常喜愛的, 我唯獨喜愛陶淵明的詩。 陶淵明作詩不多, 但他的詩看上去樸質(zhì)而實際上華美得很,看上去清瘦而實際上肥美得很。即使是曹植

36、、劉禎、鮑照、謝靈運、李白、杜甫眾位詩人,都趕不上他。我前后和淵明的詩共一百幾十首,至于那些得意之作,自認為在淵明面前并不覺得很慚愧?,F(xiàn)在我要把它們編成集子并且抄錄下來,為的是把它們送給后世的君子,你為我把這些記下來。 但是我對于淵明, 哪里只是喜愛他的詩呢?如對于他的為人, 我確實是很有感觸的。 淵明臨死前寫信給陶儼等人說: 我年輕時生活窮苦, 常常因為家里貧窮東奔西跑。我性子剛烈,才智笨拙,和事物多有抵觸,自己估量照我的性子干下去,一定會給你們留下禍患。于是盡力辭去世事,使你們很小就過著挨餓受凍的生活。淵明這些話,說的是實際情況。 我現(xiàn)在真的有了他這種毛病, 由于自己沒有早早知道這種毛病,

37、 做了半輩子官,卻招來了世間的災禍。這就是我十分佩服淵明、想在晚年學得他一點長處的原因?!卑Γ?陶淵明不肯為了五斗米而穿戴整齊去拜見鄉(xiāng)里小人; 子瞻做了三十多年的官, 被管監(jiān)的官吏置于屈辱、 困頓的地位,最后還是不能改悔,以致陷入大難之中, 才想起在晚年從淵明身上求得寄托, 哪里有人肯相信呢?雖然是這樣,子瞻做官, 出入朝廷、 官職或升或降的原因還是可以考究出來的。后世君子,一定會從中總結(jié)出一些立身處世的教訓來。我年輕時沒有老師, 子瞻成年以后, 學問也有成就了,先父便要我向他學習。子瞻曾經(jīng)稱贊我的詩具有古人的風格, 我自己認為比不上古人。 然而子瞻自從被貶謫到黃州住在東坡之后,他的學問日益長

38、進,如同河水奔流般充沛盛大,他的詩和杜子美、李太白比起來,是要超過他們的, 于是就和陶淵明相比。我雖然隨著他奔馳不已,總是落在他的后面。對于他追和陶淵明的詩,我又跟著寫了一些和詩。慎獨: 儒家的一個重要概念,慎獨講究個人道德水平的修養(yǎng), 看重個人品行的操守,是個人風范的最高境界。 出于 大學 中庸 對于其含義, 東漢鄭玄注 中庸 “慎獨” 云: “慎其家居之所為。 ” 人們一般理解為 “在獨處無人注意時, 自己的行為也要謹慎不茍” 辭海 , 或“在獨處時能謹慎不茍”辭源。另外出土于湖北沙洋的郭店楚簡儒家類的典籍 五行各有二章特地議論“慎獨” 簡本五行1618云:“淑人小人,其義一也”。能為一而

39、后能為小人,小人慎其獨也?!罢雇ゼ?,興高采烈”。能差池共羽而后能至哀,小人慎其獨也。1、“慎”就是小心謹慎、隨時戒備; “獨”就是獨處,獨自行事。意思是說,嚴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別人監(jiān)督,自覺控制自己的欲望。2、“慎獨”:是一種修為境界。3、怎么達到“慎獨”這種境界:樹立遠大理想和抱負,不斷地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4、包含態(tài)度與方法。謹慎治學態(tài)度,推動“知行反”認識模式,以窮理盡性地形成完整的 系統(tǒng)知識,慎全獨一。徐匯(五)閱讀下文,完成第 21 25題。(13分)梁仲用默齋說仲用識高而氣豪,既舉進士,銳然有志天下之務(wù)。 一旦責其志曰:“于呼!予乃太早。 烏有己之弗治而能治人口! ”于是專心為己

40、之學,深思其氣質(zhì)之偏,而病其言之易也,以“默” 名庵,過予而請其方。予亦天下之多言人也, 豈足以知默之道!然予嘗自驗之,氣浮則多言, 志輕則多言。氣浮者耀于外,志輕者放其中。予請誦古之訓而仲用自取之。夫默有四偽:疑而不知問,蔽而不知辯,冥然以自罔,謂之默之愚;以不言姑人者, 謂之默之狡;慮人之覘其長短也,掩覆以為默,謂之默之誣;深為之情,厚為之貌,淵毒阱 狠,自托于默以售其奸者,謂之默之賊。夫是之謂四偽。又有八誠焉??鬃釉唬骸熬訍u其言而過其行。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惫收\知恥,而后知默。又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夫誠敏于行,而后欲默矣。仁者言 也切,非以為默而默存焉。 又曰:“默

41、而識之”,是故必有所識也, 終日不違如愚者也。“默而成之”,是故必有所成也,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者也。故善默者莫如顏子?!鞍等欢照隆?,默之積也?!安谎远拧?,而默之道成矣?!疤旌窝栽??四時行焉,萬物生焉?!倍?默之道至矣。非圣人其孰能與于此哉!夫是之謂八誠。仲用盍亦知所以自取之?【注】王守仁,字伯安,別號陽明,明朝著名思想家。其學說“陽明心學”是在繼承儒 家學說的基礎(chǔ)上所發(fā)展創(chuàng)立,是明朝中晚期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21 .可填入第段方框中的虛詞是()(1分)A.也B. 者 C. 乎 D. 矣22 .對第段中“四偽”的含義理解正確的一項是()(2分)A.無知而又自我欺騙,是默之愚。B.用不言來討

42、好他人,是默之狡。C.借沉默來窺視他人,是默之誣。D.外表沉默內(nèi)心狠毒,是默之賊。23 .對第段畫線句理解準確的一項是()(2分)A.仁者言語遲緩,這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沉默。B.仁者言語中肯,不是自認為沉默就擁有沉默了。C.仁者言語中肯,行動敏捷,并不只是一味地沉默。D.仁者言語遲緩,行動敏捷,才稱得是真正的沉默。24 .分析第段中引用手法使用的特點。(4分)25 .簡析本文寫作意圖。(4分)(五)13分21. B (1 分)22. B ( 2 分)23. D ( 2 分,選 A 得 1 分)24. 大量引用;所引都是古訓,且多為論語經(jīng)典,有權(quán)威性、說服力;引句后均加以闡釋,表明自己的觀點;以

43、引語逐次推進,逐層豐富“默之道”的內(nèi)涵。( 4 分)25. 本文作者針對友人梁仲用以“默”命名書齋來自警,引用古訓指出沉默的四偽和八誠,用以說明一味沉默并不可取,最終揭示君子的沉默之道。( 4 分)【參考譯文】梁仲用是一個有見識高意氣豪的人,中了進士之后,更是勇往直前,有志于天下大事。忽然有一天自責說: “哎!我太躁進了。哪有不管好自己而能管別人的呢!”于是專心于提升自己的修養(yǎng)水平,深刻反思自己在個性上的偏頗,認為自己有說話輕率隨便的毛病, 所以用“默”來命名自己的書齋,拜訪我來討教改正毛病的辦法。我也是天下多話的人,哪里知道沉默的方法! 但我的親身經(jīng)驗是, 氣浮的人話多,志輕的人話多。氣浮的

44、人喜歡外在的炫耀,志輕的人容易自滿而放松自己。請允許我誦一些古訓讓仲用自己選用。默有四偽:有疑問而不知要問,受蒙蔽而不知要論爭是非,無知而糊涂,是默之愚;用不說話來誘取討好別人, 是默之狡; 擔心別人看出他的長短, 用沉默來遮掩自己, 是默之誣;表面寬厚內(nèi)心狠毒,用沉默來推行他的奸詐,是默之賊。這就是所說的四偽。默還有八誠??鬃诱f: “君子以說得多做得少為恥辱,古人不輕易亂說話,因為他們以自己做不到為恥。”所以要知恥,而后才能懂得沉默??鬃舆€說: “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果敢”,所以要行動敏捷,而后就會言語謹慎。仁者言語遲緩,行動敏捷,這才是真正的沉默??鬃舆€說: “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

45、,所以必然要有所學習有所記取,而不是成天不知道提出反對意見和疑問,像個愚蠢的人。 “默默地成事”,所以必定有所成就,考察其日常的言行, 其作為也充分發(fā)揮了所學的知識與經(jīng)驗。 因此最善沉默的莫過于顏回。 “君子之道深藏不露卻日益彰明”, 這是沉默中的積累凝聚。 “君子不用說什么就能得到別人的信任,獲得崇高的聲望”,那樣沉默之道就已經(jīng)成就了。 “上天說過些什么呢?不過讓四季周而復始地運轉(zhuǎn),任由百物蓬勃生長?!?這已經(jīng)達到沉默之道的極致了。只有圣人才能領(lǐng)略其中的奧妙!這就是所說的八誠。仲用何不也了解一下,用來采納參考呢?普陀(五)閱讀下面文章,完成21 25 題( 13 分)縱囚論 宋 歐陽修信義行

46、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口罪大惡極,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寧以義死,不茍幸生,而視死如歸,此又君子之尤難者也。方唐太宗之六年, 錄大辟囚三百余人, 縱使還家, 約其自歸以就死, 是以君子之難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歸無后者,是君子之所難,而小人之所易也。此豈近于人情哉?或曰: “罪大惡極, 誠小人矣。 及施恩德以臨之, 可使變而為君子; 蓋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痹唬骸疤谥疄榇?,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縱之去也,不意其必來以冀免, 所以縱之乎?又安知夫被縱而去也, 不意其自歸而必獲免, 所以復來乎?夫意其必來而縱之,是上賊 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復來,

47、是下賊上之心也。吾見上下交相賊以成此名也,烏有所謂施恩德與夫知信義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茲六年矣, 不能使小人不為極惡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視死如歸而存信義,此又不通之論也。”然則何為而可?曰:縱而來歸,殺之無赦;而又縱之,而又來,則可知為恩德之致爾。然此必無之事也。若夫縱而來歸而赦之,可偶一為之爾。若屢為之,則殺人者皆不死, 是可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為常者, 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堯舜三王之治, 必本于人情;不立異以為高,不逆情以干譽?!薄咀ⅰ?縱囚: 史書記載唐太宗曾假釋數(shù)百死囚, 因犯人歸家后全部按時返回,最終赦免了他們。賊:指窺察。21 .可填入第段方框處的虛詞是()。(1分)A.

48、 且 B. 則 C. 乃 D. 而22 .分析第段的作用。(3分)23 . 對第段所用論證方法分析 正確 的一項是( )。(2 分)A. 以唐太宗縱囚的事例,證明死囚應(yīng)約就死的難能可貴。B. 引用唐太宗縱囚的史料,證明小人也可以轉(zhuǎn)化為君子。C. 將君子和死囚進行對比,證明死囚應(yīng)約的表現(xiàn)違背人情。D. 將君子和死囚進行類比,證明仁君對臣民不能有所偏見。24 .概括第段駁論的思路。(4分)25 . 根據(jù)文意,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以下選項中 最恰當 的一項是( )。(3 分)A. 借古諷今,指出治理國家要順應(yīng)人情、嚴肅法制。B. 借古抒懷,感慨統(tǒng)治者實施恩德只是為邀取名聲。C. 點評歷史人物,表明唐

49、太宗雖有善行,不及堯舜仁德。D. 探究歷史規(guī)律,提倡道德教化要基于人情、行于日常。21 C22指出“死囚”罪大惡極的特點和“守義赴死”難于一般信義要求的高尚性質(zhì),引出下文對唐太宗縱囚事件不合情理之處的論述。23 C24先推勘唐太宗與死囚的心理活動,一針見血地指出縱囚與自歸的動機各是邀取名聲與僥幸求生,并非施恩德和講信義;接著將太宗六年深德與一日淺恩相比,以太宗在位六年的恩德教化并沒有消弭小人犯極惡大罪的事實,反襯出縱囚一舉忽然使小人視死如歸的不合情理,證明死囚自歸并非出于恩德感化,由此批駁了“太宗施加恩德而使小人迅速變?yōu)榫印钡挠^點。25 A楊浦(五)閱讀下文,完成第 2125題。(13分)游

50、云龍山記(明)都穆云龍山在徐州城南二里。州志謂山有云氣,蜿蜒如龍,故名。元朱澤民記謂宋武帝微時,嘗憩宿于是,有云龍旋繞之異。此為得之。山一名石佛。唐昭宗時,時溥為節(jié)度使,朱 全忠遣子友裕敗溥軍于石佛山下,即其地也。丙寅冬,自京師之官南都。十一月乙酉過徐,欲登茲山,以覽其勝。都司周君寅之與 予聯(lián)舟,實陪以行。午抵山麓,躋磴而上。入寺,觀所謂石佛者,像僅半軀,崇可二丈,廣 倍之。左右侍衛(wèi)之像,皆鑿石所為。山之陰,度黃茅崗,憶蘇文忠公詩“亂石如羊”之句, 瞻眺久之。其下即宋張山人放鶴亭故址,蘇公所與記者,后之人創(chuàng)三賢堂于上。三賢,為昌 黎韓子、蘇公暨陳師道。蓋昌黎嘗為州推官,蘇公嘗知州事,師道則州人

51、而教授于學者也。 升高而望,一州之山,岡嶺四合,隱然如大環(huán),誠有如蘇公所云。而子房、楚王二山,至戲 馬之臺,皆歷歷在目,予竊有感 口。徐為古戰(zhàn)爭地,而楚漢其尤也。方高帝之起豐沛,子 房佐之,百戰(zhàn)蹙項,竟有天下。使當時而無子房,漢之為漢,殆未可知。然則項氏之滅,雖 謂子房滅之可也。彼淮陰侯者,功非不偉,直搏兔逐鹿輩耳,烏足以望子房!而今皆云散鳥 沒,銷歇不存。千載之下,遺跡斷碑,荒林煙草,適足以資人之慨嘆,而逸民高士,乃獨笑 傲其間而已。予于是知功名之累人,不如幽閑之肆志也。雖然,予欲逃名而未能者,安得雪月之夕, 悲歌劇飲于斯,以續(xù)招鶴之辭?山人有知,能不泠然御風來耶?姑記之以俟。21 .概括第

52、段主要內(nèi)容。(2分)22 .可填入第段方框處的虛詞是()(1分)A.矣 B. 也 C. 耳 D. 焉23 .下列對這篇游記的特點概括不準確的一項是()(3分)A.描摹自然景觀生動詳實。B.涉及歷史人文內(nèi)涵豐富。C.先敘后議,富有條理。D.卒章顯志,引人思考。24 .分析第段畫線句在寫作上的特點。(3分)25 .請對第段畫線句進行評析。(4分)(五)閱讀下文,完成第21-25題。(13分)2分。(2分)21. 云龍山的位置;歷史淵源;得名的源由。三點寫到兩點得22. C 或 D (1 分)23. A (3 分)24. 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淮陰侯韓信和張良進行對比, 1 分;將建立偉大功業(yè)的歷史名

53、人和逸民高士進行對比, 1 分;表現(xiàn)了作者對歷史風云變幻的感慨,和對隱逸于山林之間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1 分。( 3 分)若寫整散結(jié)合、多用整句,回答完整,最多 2 分。25. 作者在句子中表現(xiàn)了自己想要遠離世俗(功名,在山林間獲得自由) 1 分;卻不能做到的困擾, 1 分??蓮囊韵陆嵌仍u價,( 1)理解作者的無奈和困擾,因為要真正做到超脫塵世是很困難的;(2)否定作者的想法,作者對世俗名利仍有不舍,所以不能毅然決然地離開; ( 3)要有一顆超脫世俗的心,那不管是否身在山林, 都能獲得精神上的自由。 (寫其中一個角度為1 分,現(xiàn)實意義為 1 分)( 4 分)長寧同嘉定黃浦(五)閱讀下文,完成第

54、 21 25 題( 13 分)大龍湫記李孝光大德七年秋八月,予嘗從老先生來觀大龍湫,苦雨積日夜。是日,大風起西北,見日出。湫水方大,入谷,未到五里余,聞大聲轉(zhuǎn)出谷中,從者心掉。望見西北立石,作人俯勢,又如大楹。行過二百步,乃見更作兩股相倚立。更進百數(shù)步,又如樹大屏風。而其顛給筋,猶蟹兩鰲,時一動搖,行者兀兀不可入。轉(zhuǎn)緣南山趾,稍北,回視如樹圭。又折而入東崦,則仰見大水從天上墮地,不掛著四壁,或盤桓久不下,忽迸落如震霆。東巖趾有諾詎那庵,相去五六步,山風橫射,水飛著人。走入庵避,余沫進入屋,猶如暴雨至。水下?lián)v大潭,轟然萬人鼓也。人相持語,但見張口不聞作聲,則相顧大笑,先生曰:“壯哉!吾行天下,未

55、見如此瀑布也?!笔呛?,予一歲或一至。至,常以九月;十月則皆水縮,不能如向所見。今年冬又大旱,客入,到庵外石虹上,漸聞有水聲。乃緣石虹下,出亂石間,始見瀑布垂,勃勃如蒼煙,乍小乍大,鳴漸壯急。水落潭上洼石,石被激射,反紅如丹砂。石間無秋毫土氣,產(chǎn)木宜瘠,反碧滑如翠羽鳧毛。潭中有斑魚廿馀頭,聞轉(zhuǎn)石聲,洋洋遠去,閑暇回緩,如避世士然。家僮方置大瓶石旁,仰接瀑水,水忽舞向人,又益壯一倍,不可復得瓶。乃解衣脫帽著石上,相持扼擘,爭欲取之,口大呼笑。西南石壁上,黃猿數(shù)十,聞聲,皆自驚擾, 挽崖端偃木牽連下, 窺人而啼。 縱觀久之, 行出瑞鹿院前, 今為瑞鹿寺。 日已入,蒼林積葉,前行,人迷不得路,獨見明月宛宛如故人。老先生謂南山公也。【注】箭筋(hen xi a):山深貌。這里指山高險。虹:橋。21 .可填入第段方框處的虛詞是()(1分)A.故 B .其 C .因 D .以22 .對第段分析錯誤的一項是()(3分)A.用“從者心掉”側(cè)面表現(xiàn)大龍湫水勢浩大。B.以“西北巨石”反復烘托大龍湫雄奇之美。C.庵中如暴雨至,突出諾詛那庵離瀑布很近。D.先生贊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