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綜合實踐課自行車的拆裝與維修教案16個總結_第1頁
八年級綜合實踐課自行車的拆裝與維修教案16個總結_第2頁
八年級綜合實踐課自行車的拆裝與維修教案16個總結_第3頁
八年級綜合實踐課自行車的拆裝與維修教案16個總結_第4頁
八年級綜合實踐課自行車的拆裝與維修教案16個總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八年級綜合實踐課自行車的拆裝與維修教案學校:銀川六中教師:薛自亨時間:2014.8目錄一、自行車發(fā)展史3、自行車的基本結構8三、修理自行車的工具9四、拆裝中的基本技能與注意事項11五、普通自行車閘的構造及拆裝12六、自行車鉗形閘的構造及安裝15七、自行車漲閘、抱閘簡介16八、自行車閘的常見故障與排除方法(一)17九、自行車閘的常見故障與排除方法(二)19十、自行車架部件的構造與質量要求21十一、自行車把、前叉部件的構造22十二、車把、前叉部件的拆裝24十三、實驗一:拆裝自行車的前軸、后軸27十四、實驗二:拆裝自行車的前輪、車把30十五、實驗三:自行車車架故障排除及矯正31十六、實驗四:自行車前

2、叉變形矯正一、自2行車發(fā)展史教學目標:本節(jié)課在學生通過網(wǎng)絡查找、了解自行車發(fā)展歷史的基礎上,通過教學達成意向目標:1、知識目標:讓學生了解自行車的發(fā)展歷史。2、能力目標:通過自行車發(fā)展歷史的學習,知道自行車是好多人通過不懈的努力逐漸 完善的, 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啟迪作用。 同時通過查閱資料及小組合作, 加強生與生的合作學 習能力。3、德育目標:教育學生養(yǎng)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賴他人的好習慣,增進主人翁意 識。教學重點: 會查閱資料,能合作學習教學難點: 合作展示 教具、學具準備:1、多媒體展臺:展示學生查找的資料、圖片2、多媒體課件。課前,教師精心制作了有關自行車發(fā)展史的課件,借助多媒體集音、

3、 形、色、動于一體的優(yōu)勢,引導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教學過程:(一)學生展示:可以是文本、圖片、PPT。由各組討論選出主發(fā)言人,再選出中心發(fā)言人,展示說明,后補充。(二)教師準備:自行車是由人力腳踏驅動的、 有兩個車輪的陸地交通車輛, 俗稱自由車、 腳踏車或單車。 自行車無噪音、無污染、重量輕、結構簡單、造價低廉、使用和維修方便,既能作為代步和 運載貨物的工具, 又能用于體育鍛煉, 因而為人們所廣泛使用。 而自行車究竟起源于哪個年 代、由誰發(fā)明的、之間的演變過程則很少人知道。1、自行車起源世界上第一輛自行車問世至今已有 200 多年的歷史了。1790 年,有個法國人名叫西夫拉克,他特別

4、愛動腦筋。有一天,他行走在巴黎的一條 街道上,因為前一天下過雨,路上積了許多雨水,很不好走。突然,一輛四輪馬車從身后滾 滾而來,那條街比較狹窄,馬車又很寬, 西夫拉克躲來躲去幸而沒有被車撞倒,還是被濺了 一身泥巴和雨水。別人看見了,替他難過,還氣得直罵,想喊那輛馬車停下,講理交涉。西 夫拉克卻喃喃地說: “別喊了,別喊了,讓他們去吧。 ”馬車走遠了,他還呆呆地站在路邊。 他在想: 路這么窄, 行人又那么多, 為什么不可以把馬車的構造改一改呢應當把馬車順著切 掉一半,四個車輪變成前后兩個車輪他這樣一想,回家就動手進行設計。 經過反復試驗,1-1所示)。這輛最早的自行車是木于1791年第一架代步的

5、“木馬輪”小車造出來了(如圖 制的,其結構比較簡單, 既沒有驅動裝置,也沒有轉 向裝置,騎車人靠雙腳用力蹬地前行,改變方向時也只能下車搬動車子。 即使這樣,當西夫拉克騎著這輛 自行車到公園兜風時,在場的人也都頗為驚異和贊 嘆。圖1-1世界上第一輛自行車世界上第一批真正實用型的自行車出現(xiàn)于19世紀初。1817年,德國人德萊斯在法國巴黎發(fā)明了帶車把的木制兩輪自行車。這種自行車雖然仍舊用腳蹬才能前行,但是可以一邊前行一邊改變方向,它一問世便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法國人大量進行仿制,一時間,巴黎街頭涌現(xiàn)出成百上千的自行車。1830年,法國政府還為郵差配備了自行車作為交通工具。隨后,自行車的技術、性能不

6、斷得到改進。1839年,英國人麥克米倫發(fā)明了蹬踏式腳蹬驅動自行車,騎車時兩足不用蹬地,提高了行駛速度。1869年誕生的雷諾型自行車,車架改由鋼管制作,車輪也改為鋼圈和輻條,采用實心輪胎,使自行車更加輕便。1887年,英國人勞森完成了鏈條驅動自行車的設計。同年,英國人鄧魯普研制出了充氣輪胎。從此, 自行車技術也完成了向商業(yè)化的轉化,批量生產并投入市場。2、自行車發(fā)展歷程1818年德國人德萊斯開始制作木輪車,樣子跟西夫拉克的差不多。不過,在前輪上加了一個控制方向的車把子,可以改變前進的方向但是騎車依然要用兩只腳,一下一下地蹬踩地面,才能推動車子向前滾動,他自稱為:小馬崽(如圖2-1所示)法國米肖父

7、子圖2-1杜萊斯制作的木輪車圖2-2能轉動的腳蹬板1840年英格蘭的鐵匠麥克米倫,在德萊斯發(fā)明的“小馬崽”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 他在前輪的車軸上裝上曲柄,再用連桿把曲柄和前面的腳蹬連接起來,并且前后輪都用鐵制。這樣一來,人的雙腳真正離開了地面,由雙腳的交替踩動變?yōu)檩喿拥臐L動。1842年,麥克米倫騎上這種車,一天跑了近20千米。1861年法國的米肖父子在前輪上安裝了能轉動的腳蹬板,車子的鞍座架在前輪上面。他們把這輛車冠以“自行車”的雅名,并 1867年在巴黎博覽會上層出,讓觀眾大開眼 界,曾一度掀起自行車熱。 但是因高度的關系上下車及下坡時十分危險容易跌倒以及存在危 險性又把鞍座改為固定在車架

8、上(如圖2-2所示)。1869年英國的雷諾首先用輻條來拉緊輪輞,用鋼管制成車架,并首先在輪輞上裝上了實心的橡膠帶,使自行車的重量大大減輕。1874年真正具有現(xiàn)代化形式的自行車誕生。英國人勞森在自行車上別出心裁地裝上鏈條和鏈輪,用后輪的轉動來推動車子前進。但仍然不夠協(xié)調與穩(wěn)定。1886年英國的機械工程師斯塔利,從機械學、運動學的角度設計出了新的自行車樣式,裝上前叉和車閘,使用滾子軸承,前后輪大小同,以保持平衡,并用鋼管制成了菱形車架, 還首次使用了橡膠車輪。顯著地提高了自行車的騎行性能。斯塔利不僅改進了自行車的結構,還改制了許多生產自行車部件用的機床,為自行車的大量生產和推廣應用開辟了寬闊的道

9、路,因此他被后人稱為“自行車之父”。他所設計的自行車車型與今天自行車的樣子已經基本一致了(如圖2-3所示)。圖2-3現(xiàn)代化自行車的雛型圖3-1大輪子的自行車1888年愛爾蘭的獸醫(yī)鄧洛普,從醫(yī)治牛胃氣膨脹中得到啟示, 將自家花園用來澆水的 橡膠管粘成圓形并打足氣裝在自行車上,這是充氣輪胎的開端。 充氣輪胎是自行車發(fā)展史上的一個劃時代的創(chuàng)舉不但從根本上改變了自行車的騎行性能,也解決了自行車多年來最令人難受的震動問題,同時更把自行車的速度又推進了許多。而且完善了自行車的使用功能。從1791年到1888年,自行車的發(fā)明和改進,經歷了近100年中這些發(fā)明者的不懈奮斗。從此,基本奠定了現(xiàn)代自行車的雛形。時

10、至今日,自行車已成為全世界人們使用最多, 最簡單,最實用的交通工具。也許人們應該永遠記住這些自行車的發(fā)明者們。1925年世界自行車產量已達 200萬輛,其中英國占50%成為當時主要的輸出國。其 后自行車得到廣泛的發(fā)展,結構上也有了改進和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汽車工業(yè)高速發(fā)展,自行車生產受到影響。但到70年代,由于出現(xiàn)能源危機,世界上再次出現(xiàn)自行車熱,自行車生產又得到飛 速發(fā)展。至80年代,全世界自行車產量已超過八千萬輛,中國及臺灣地區(qū)、日本、美國和 西歐成為世界自行車生產中心。3、發(fā)明中的設想與實踐1. 在自行車的發(fā)明階段,還有些人把自行車的兩個輪子設計成左右放置,這種自行車 的外形有些類似

11、輪椅。2. 自行車發(fā)明的早期階段,人們認為越大的輪子行駛的速度越快,兩名男子騎著一輛車輪幾乎為一人高的自行車(如圖3-1所示)。4、自行車在中國的發(fā)展1早期自行車清同治七年(1868年)11月,上海首次由歐洲運來幾輛自行車,是人坐車上,兩腳踮地引車而走的業(yè)余消遣的娛樂性代步工具。同治十三年,法國人米拉從日本運來人力車輸入上海,這種車稱為“東洋車” ,因其 色黃又叫“黃包車” ,成為代步工具。隨后滬上興起了人力車的修、租、販制業(yè)。1884 年,中國出版的申江勝景圖首次記載了中國開始出現(xiàn)騎自行車的情景;人如 踏動天平,亦系前后輪,轉動如飛,人可省里走路。不獨一人見之,相見者多矣?!碑敃r自行車數(shù)量極

12、少, 寥寥可數(shù),騎行者也都是金發(fā)碧眼的洋人。按自行車發(fā)展史來看,此時自行車在歐洲也是新創(chuàng),僅幾年后就已傳入中國,可見其引進速度之快。清光緒十一年 (1885 年) 后,英商怡和、德商禪臣、法商禮康等洋行將自行車及零件列 為“五金雜貨類”輸入上海,到 19 世紀末在上海已有廣泛市場。1897 年,中國開始從英國進口自行車,原來設攤修理馬車、人力車的諸同生,于光緒 二十三年選址南京路 ( 今南京東路 )604 號,開辦了同昌車行,經營自行車及零配件。光緒二十六年,上海有惠民、曹順泰等六七家車行,銷售人力車、馬車及自行車零配 件,以賣帶修。民國 4 年 (1915 年) ,上海有近 20 家自行車商

13、店。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郵電事業(yè) 發(fā)展, 自行車成為郵差的交通工具, 自行車需求激增,市區(qū)又新開一批自行車商店,形成了 以老閘區(qū) (今黃浦區(qū) ) 為中心的自行車銷售網(wǎng)1937 年日本人在中國上海、天津和沈陽三地先后開設自行車廠,但產量極微;1940 年上海自行車廠(上海永久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成立,使中國有了自已品牌自行 車生產企業(yè); 由此開創(chuàng)并演繹了中國自行車行業(yè)歷史上最輝煌的篇章, 引領了幾代中國人的 自行車消費時尚,堪稱中國自行車行業(yè)的一面先鋒旗幟。1949 年中國自行車年產量共只有 1.5 萬輛左右;1950 年,新中國第一個全部國產化的自行車品牌“飛鴿”在天津誕生。1958 年,上海

14、 267 家小廠合并,組建成了上海自行車三廠,也就是鳳凰自行車廠的前 身。幾年之后, 鳳凰牌成了家喻戶曉的自行車名牌,一時供不應求。但自行車還是較為稀少 的寵物。1974 年誕生了金獅牌自行車, 1976 年建廠于常州。80 年代,以“永久、鳳凰、飛鴿、紅旗、金獅”國內自行車行業(yè)五大品牌企業(yè)為首, 中國共有自行車制造廠 60 余家,自行車零部件廠千余家,基本上形成了完整的生產體系。90 年代,自行車的生產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外來品牌的進入,如 : GIANT 捷安特 (臺 灣巨大機械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 、Merida 美利達 (于1972年臺灣,臺灣自行車第一品牌 ) 、TREK 崔克(于 1

15、976年美國),千篇一律的老樣式被五光十色的新式自行車代替。特別是捷安特從 進駐內地后基本上每年都是排名第一,使“永久、鳳凰、飛鴿”不在獨享殊榮。輕便車、折 疊車、山地車、變速車、賽車遍地開花。過去自行車單一的實用功能衍變出運動功能,人們 對自行車的認識度也遠比 60、70 年代高得多,自行車自此已普及進入千萬家庭。2 現(xiàn)代新型自行車( 1)電動自行車: 電動自行車,是指以蓄電池作為輔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車的基礎上,安裝了電機、控制 器、蓄電池、轉把閘把等操縱部件和顯示儀表系統(tǒng)的機電一體化的個人交通工具。電動自行車,是指以蓄電池作為輔助能源,具有兩個車輪,能實現(xiàn)人力騎行、電動或 電助動功能的特種自

16、行車。 根據(jù)國家標準對設計最高時速、 空車質量、 外形尺寸的相關規(guī)定, 電動自行車歸屬非機動車管理范疇, 應同時具備以下 5 個特征: 必須具備腳踏行駛功能, 蓄 電池只作為輔助能源; 必須具備兩個車輪; 設計車速不大于 20公里 /小時;整車重量不大于 40公斤;輪胎寬度(胎內)不大于 54毫米。電動自行車的型號以 TD (特種自行車種類的電動自行車類)冠號。它雖然具有普通自行車的外表特征(甚至具有摩托車的外表特征), 但是主要的是,它是在普通自行車的基礎上,安裝了電機、控制器、蓄電池、轉把閘把等操 縱部件和顯示儀表系統(tǒng)的機電一體化的個人交通工具。(2)無鏈條自行車無鏈條自行車,屬于自行車的

17、結構改進。其改進要點是,自行車的2個曲柄分別固定在自行車前輪的輪軸的兩端,車架的上斜梁有拐臂, 鞍座固定在拐臂上。 在普通自行車設置鞍座的位置,改為設置靠背。本實用新型沒有鏈條結構,因此結構簡單,耐用。另外,由于 鞍座設置在上斜梁的拐臂上,因此重心低,騎起來平穩(wěn),本實用新型增設了靠背,乘騎舒服。(3 )山地自行車的十大品牌2010 年十大山地自行車品牌排行榜排序品牌商標等級品牌級別出品公司N0.1捷安特中國馳名商 標中國名牌巨大機械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N0.2阿米尼國際品牌山地車十大品牌中華自行車股份有限公司N0.3美利達臺灣品牌臺灣自行車第一品rF.rrt 牌美利達有限公司N0.4永久中國馳名商

18、 標中國名牌永久股份有限公司N0.5邦德富士 達中國馳名商 標中國名牌產品天津富士達有限公司N0.6鳳凰中國馳名商 標中國名牌鳳凰自行車有限公司N0.7TREK崔克美國品牌世界名牌美國崔克中國分公司N0.8喜德盛中國名牌省級名牌深圳市喜德盛自行車有限公 司N0.9捷馬中國馳名商 標行業(yè)著名品牌天津飛踏自行車有限公司N0.10迪卡儂法國品牌世界名牌法國迪卡儂公司自行車的基本結構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了解自行車的基本結構。2、使學生了解自行的各主要部件。教學重點 :了解自行車基本結構。教學難點 :記住各部分的名稱。教學準備 :自行車的結構投影片。教具、學具準備:1、多媒體展臺:展示學生查找的資料

19、、圖片2、多媒體課件。課前,教師精心制作了有關自行車結構視頻,借助多媒體集音、形、 色、動于一體的優(yōu)勢,引導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教學過程 :一、介紹自行車的組成部分(基本結構)一輛完整的自行車共有 25個部件組成,其中包括 200多種 1000 多個零件。 根據(jù)安裝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又可分為基本部件和附屬部件兩大類。(投影片介紹) : 基本結構(投影片第 116 個部件)。是自行車必不可少的部件。 附屬部件(投影片第 725 個部件)。觀看視頻,進一步了解自行車才結構。二、介紹自行車的三大系統(tǒng):1 、導向系統(tǒng):由車把、前叉、前軸、前輪組成。這些部件除了承受負荷外,主要是用 來操縱自行

20、車行駛的方向。2、驅動系統(tǒng):由腳蹬、中軸、鏈條、飛輪、后軸、后輪組成部分。乘騎者是通過驅動 系統(tǒng)來驅使自行車前進的。3、制動系統(tǒng):由前車閘、后車閘組成。制動系統(tǒng)可使行進中的自行車減速或停止,以確保騎行的安全。三、學生分組觀察圖自行車的基本結構。四、小結并布置作業(yè):要求學生回家熟悉自己的自行車的部件(對照圖12)三、修理自行車的工具教學目標 :1、了解使用修理工具的意義和方法。2、初步學會正確使用各種工具。3、培養(yǎng)學生愛護勞動工具的良好習慣。教學重點 :學會使用修理自行車的工具教學難點 :正確使用修理自行車的工具教學準備 :修理自行車的常用工具、活動扳手、手鉗、螺絲刀、手錘、手鋸條、投影片 教具

21、、學具準備:1、多媒體展臺:展示學生查找的資料、圖片2、自行車修理工具箱。教學過程:修理自行車的工具有常用工具和專用工具兩類。一、常用工具: 1、活動扳手:構造介紹(投影片出示配合實物介紹) 功能:主要用來擰動有兩平行平面的螺母和其他零件。1 3。使用時的注意點: 扳口要夾緊螺母的兩平行平面, 扳手用力方向參考課本圖 2、套筒扳手:構造介紹(投影片出示配合實物介紹)注意事項:在扳擰螺母時,螺母的六個棱角同時受力,不會被損壞。3、手鉗:構造介紹(投影片出示配合實物介紹),有鉗頭和鉗柄兩部分組成。4、螺絲刀:構造介紹(投影片出示配合實物介紹)根據(jù)刀體的端頭不同可分 “一”字型和“十” 字型兩種式樣

22、。 修自行車常用的是 字型,用來拆裝(旋擰)端面有“一”字型凹槽的螺絲。5、手錘:構造介紹(投影片出示配合實物介紹)防止錘頭滑脫傷注意事項: 使用手錘時, 要經常檢查錘頭與錘柄之間的結合是否牢固, 人。6、臺虎鉗與手鋸:構造介紹(投影片出示配合實物介紹) 臺虎鉗是一種常用夾具, 有固定式和旋移式兩種, 需要安裝在鉗工桌上使用。 主要用于 夾持住需要拆卸修配的零部件。手鋸是鋸割工具,修車時用的是鉗工手鋸(又稱鋼鋸) ,它由鋸弓和鋸條兩部分組 成。二、專用工具: ( 17 件)(投影片介紹) 打氣筒、車圈校正架、輻條扳手、勾扳手、片扳手、外胎邊口鉗、校正曲柄撬棒、拆飛 輪工具、車圈扳手、補胎銼、拆

23、鏈條節(jié)工具、拆硬邊胎撬扳、曲柄銷襯架、硬邊胎拉板、前 叉下?lián)鯄壕o襯管、鋼沖、小型套筒式螺絲刀。三、小結并布置作業(yè): 本節(jié)課主要介紹了自行車的修理拆裝的常用工具和專用工具, 請同學們回去后熟悉 課本 4 7頁的插圖,以便今后操作中的熟練使用。10四、拆裝中的基本技能與注意事項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自行車拆裝中的基本技能與注意事項,如直觀判斷、耳聽分析自行車故 障,能拆裝銹蝕的螺母,辨別螺母的方向。2、培養(yǎng)學生仔細認真、吃苦耐勞的精神。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使學生掌握拆卸裝配自行車的要領。2、難點:掌握自行車故障的判斷方法。教具、學具準備:煤油、修理工具、被銹蝕的螺母、若干輛有故障的自行

24、車教學方法: 直觀演示、實踐、敘述法教學過程 :1、維修自行車先得學會判斷自行車的故障、會拆裝自行車。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強調正確使用工具,用合理的工具。3、故障判斷法由學生在實踐的基礎上分析、得出a、直觀判斷(舉一例)b、耳聽分析(舉一例)可結合中醫(yī)的“望” 、“聞”二法。4、展示有故障的自行車,使學生應用兩種方法判斷。 可使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討論決定。5、實踐:1)給學生一些新、舊螺母,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判別螺母的方向。112)給學生一些銹蝕的螺母,使學生能利用手邊的螺母及有關工具拆開。老師可來回指導,判定成果的好壞。6、課堂小結:由學生代表總結本課。7、布置作業(yè): 回家動

25、手去實踐要領,如看家中自行車有何故障?五、普通自行車閘的構造及拆裝教學目標 :1、了解普通車閘的構造及其作用2、學會普通車閘操縱部分和傳動部分的拆裝方法3、培養(yǎng)認真細致的工作態(tài)度和良好的工作習慣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操縱部分和傳動部分的安裝方法;難點是裝閘把托架。 教具準備 :自行車、維修工具、投影片。課時安排 :二課時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介紹車閘的作用: 是確保自行車安全騎行的重要部件。 可控制自行車的速度或使自行車 停止前進。(二)介紹普通車閘的構造1、前閘:2、后閘:(三)普通車閘的拆裝方法 普通車閘我們分成操縱部分和傳動、 制動部分, 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介紹操縱部分的拆裝方 法。1

26、、紹操縱部分的構成(對照投影片)A、操縱部分由閘把、閘簧、閘拉板、閘把托架等零件組成。B、雖然操縱機構的零件左右構造基本相同,但閘把、閘簧、閘拉板等對稱零件不能互 換。2、拆卸:121) 簡述拆卸步驟。A 、擰松前后車閘的緊閘螺釘和把芯絲桿, 將車把和車閘操縱部分從自行車上拆卸下來。B、用螺絲刀撥撬閘簧的鉤部,使閘簧鉤脫離閘拉板,使閘把失去回復力。C、用片扳手卸下閘把螺母后將墊圈、閘拉板、閘把取下。D、用閘把桿穿入一只托架的孔眼中代替扳手檸動將托架卸下,然后將托架螺母從車把橫管孔中倒出。(2 教師演示一遍拆卸方法。(3)學生分組拆卸,教師巡回指導。(4)教師總結。3、安裝:(1)簡述安裝步驟。

27、A、裝閘把托架。B、閘把托架上的孔眼應與車把橫管平行。C、裝好托架后,將閘把從托架孔中穿進,然后依次裝上閘簧、閘拉板、墊圈和螺母。( 2)教師演示,學生跟著安裝。( 3)安裝完后教師檢查、小結。裝配時應注意:左右兩側的閘把、閘簧、閘拉板不能互相裝錯。閘簧先不鉤住拉板,等裝配完畢后再用螺絲刀以閘拉板為支點,將閘簧鉤住閘拉板。(四)傳動、制動部分的拆裝方法1、拆卸(以后閘為例) :(1)簡述拆卸步驟。A、擰松拉管上接頭處的緊閘螺母,使短拉桿與拉管之間產生松動。B、卸下長拉桿與后曲拐連接處的緊閘螺母,把長拉桿從前曲拐孔中抽出。C、卸下前曲拐穿心螺釘,取下前曲拐與前拉管。D、卸下車架后叉上的閘卡子螺釘

28、,將閘卡子取下。E、卸下后曲拐夾板上的螺釘,取下后曲拐、曲拐彈簧與后閘叉等。F、擰松夾緊螺母后卸下調節(jié)螺母,使后曲拐與閘叉分離,然后再卸下閘盒上的螺母取下閘盒。2)演示一遍拆卸方法。3)學生分組拆卸,教師巡回指導。134)教師總結。2、安裝(1)教師簡述安裝步驟。A、檢查各零件質量。B、把前閘叉套入車圈。C、將前閘短拉桿裝入拉管孔。D、裝妥前閘左、右閘卡子。E、使靠車圈的閘皮平面大而平服地與車圈相對配合,又不能讓閘皮在車輪轉動時碰擦 氣門嘴。F、裝后閘前曲拐,并擰緊穿心螺釘。G、調整好前曲拐“上三角”的角度。H、把長拉桿穿入前曲拐下孔。I、裝上后曲拐夾板。J、裝上后曲拐及曲拐簧。K、裝好長拉桿

29、與后曲拐之間的緊閘螺釘,并調好后曲拐“下三角”角度。L、擰緊后曲拐緊閘螺母。M、將后閘叉套入后車圈。N、裝上后閘左、右閘卡子。O、調整好閘皮與車圈間隙后,擰緊固定螺母。P、檢查前后閘的制動效果。( 2)教師演示,學生跟著安裝。( 3)安裝完后教師檢查,小結。A、安裝前應重點檢查閘叉的質量。B、安裝后曲拐與曲拐簧時,彈簧應能鉤掛住后曲拐。C、 前曲拐“上三角”角度應為90°或略小于90 °,后曲拐“下三角”角度應在2030°范圍之間。后曲拐夾板應安裝在車管下端離中接頭接縫510毫米處。(五)小結:布置作業(yè)、整理工具。14六、自行車鉗形閘的構造及安裝教學目標:1、使學

30、生掌握鉗形閘的安裝技術2、使學生了解鉗形閘的結構。教學重點、難點:1、重點:鉗形閘的安裝方法2、難點:鉗形閘的調整教具學具 :自行車、維修工具、投影片、投影儀教學方法: 直觀演示、實踐、敘述法教學過程: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普通車閘的構造及拆裝,這節(jié)課我們接著學習鉗形閘的構造及安裝。1、內容(一)、介紹鉗形閘的安裝部位及特點; 展示自行車,對照實物講解鉗形閘的安裝部位及特點(二)、講解鉗形閘的構造;對照輕便車上的鉗形閘,講解及零件組成( 1)傳動部分組成(2)制動部分組成(三)、演示鉗形閘的安裝方法A 、安裝閘把的步驟及注意事項B 、安裝閘叉的步驟及注意事項C、安裝鋼繩的步驟及注意事項D、調整的步驟

31、與方法a固定螺釘松緊要適當;(原因及方法)b、閘皮與車圈之間接觸面要大而平服;(原因及方法)15C、調整閘皮與車圈之間的間隙。(方法及步驟)2、課堂小結:由學生代表總結本課的主要知識3、布置作業(yè):回家觀察自已的自行車的鉗形閘,并進行安裝實踐4、整理器材。七、自行車漲閘、抱閘簡介教學目的:1、了解漲閘的構造、了解抱閘的構造。2、了解漲閘的原理、了解抱閘的工作原理。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展臺有漲閘的自行車一輛、有抱閘自行車一輛教學過程:一、漲閘的構造:、構造圖:(2) 、特點:制動點在車軸軸身的漲閘盒上,制動時對車圈的電鍍層無損害。(3) 、操縱傳動裝置:鋼繩式和普通拉桿式二、制動原理:捏閘把制動

32、時,拉桿帶動后閘搖臂, 搖臂又帶動與之相連的偏心軸轉動,使偏心軸的圓弧形面轉動并與滑塊接觸,增大了兩滑塊之間的距離,促使整個蹄形制動裝置直徑增大,“漲大”的閘皮與閘盒緊密接觸產生摩擦阻力,迫使車軸停止轉動,起到制動的作用。松開閘把,在閘盒彈簧的作用下,蹄形制動裝置自動復原,軸身 恢復正常運動。三、抱閘構造:、構造圖:(2) 、特點:只適用于自行車的后閘,它安裝在車軸軸身上,與普通前閘配套 使用。(3) 、操縱傳動裝置:與普通閘相同,但制動點在車軸身的抱閘盤上四、抱閘工作原理:16捏動閘把制動時,后拉桿帶動緊閘曲拐以固定軸的軸中心轉動,緊閘曲拐的另一端向下拉動緊閘圈上的閘皮將轉動的閘盤“抱緊”,

33、它們之間產生的摩擦力迫使閘盤停止轉動,從而起到制動的作用松開閘把,在閘簧、后曲拐彈簧的彈力的聯(lián)合作用下,抱閘的制動裝置自動復位。小結:1、漲閘、抱閘的構造,工作原理。作業(yè)布置:回家找有漲閘、抱閘的自行車、三輪車觀察漲閘、抱閘的工作過程。八、自行車閘的常見故障與排除方法(一)教學目標:1、常見故障產生原因以及判斷、修理故障的辦法。2、學會普通閘、鉗形閘常見故障的修理辦法。3、了解制動后不復位,需要用多種方法進行判斷。4、掌握制動后不復位,需要用多種方法進行判斷產生的原因。 教學重點:配換普通車閘的閘皮、制動后不復位,需要用多種方法進行判斷 教學難點:配換普通車閘的閘皮、制動后不復位,需要用多種方

34、法進行判斷 教具、學具準備:1、多媒體課件、展臺:展示資料、圖片2、自行車教學過程:1、普通閘、鉗形閘常見故障的修理辦法自行車在騎行中制動,使閘皮與車圈接觸磨擦。接觸磨擦多了,閘皮會逐漸變薄。當閘皮磨損到高出閘盒擋板沿僅僅2毫米左右時,必須更換新閘皮。教師邊講邊演示:更換時先把閘盒從閘叉上卸下。然后把螺絲刀刀口從無擋板一側插入閘皮與閘盒之間,撬出磨損閘皮。放投影片,邊講:清理閘盒后將平頭螺釘放入原位,再用鉗子把閘盒左右擋板略向外扳動,然后把新閘皮從閘盒無擋板一側嵌入: 用錘子輕輕地砸閘皮盒兩側使兩側向內傾斜,將閘皮牢固地卡在閘 盒內。17教師講述:一只閘叉上的左右兩塊閘皮應同時更換。 裝配時要

35、注意左右閘盒前擋板的方向: 調整好 閘皮與圈之間的間隙。2、制動后不復位判斷產生原因的方法教師講述: 產生這種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應清除淤積要車閘中的泥沙雜物后進行檢 查,根據(jù)不同原因進行檢修。教師邊講邊放投影片:(一)檢查各部位是否有裝配不當而引起的“卡死”現(xiàn)象。如前曲拐穿心螺釘擰得過 緊、后曲拐夾板后側裝曲拐彈簧的螺釘擰得過緊、閘卡子閘板裝反或裝得過于靠前。(二)檢查車閘各活動部位是否有銹蝕而失去潤滑:閘板與閘叉支柱之間的接觸處是 否干銹或磨損過度。(三)檢查閘把彈簧、后曲拐彈簧、閘叉叉腿的彈性。 檢查出故障后,更換磨損過度的零件,把車閘各部重新調整好,再注上潤滑油。教師小結:18九

36、、 自行車閘的常見故障與排除方法(二)教學目標 :1、了解鉗形閘的構造,掌握鉗形閘的拆裝方法及調整方法。 2、通過實踐使學生學會排除鉗形閘的故障。教學重點 :鉗形閘的常見故障及排除。教學難點: 鉗形閘常見故障的排除方法。教學準備 :自行車、維修工具、投影片、投影儀 教具、學具準備:1、多媒體課件、展臺:展示資料、圖片2、自行車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復習普通閘的故障排除。 (學生回憶并實踐操作) 引出鉗形閘的常見故障。二、介紹鉗形閘的常見故障: (投影片出示)(1)制動后閘把,閘叉不能完全自動復位。( 2)左右閘皮與車圈不對稱,在不制動的情況下,有一側閘皮碰擦車圈。三、分析上述故障產生的原因

37、:(根據(jù)學生所學知識,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生分析,教師補充) 針對上述故障( 1)可能產生的原因有: 鋼繩在繩套內有銹蝕現(xiàn)象。19 繩套扭曲變形。 閘叉固定螺釘彎曲變形或固定螺釘擰得過緊,左右閘叉被鎖死。針對上述故障( 2)可能產生的原因有: 車輪位置不正,車圈沒有處在前叉(或車架后叉)中間。 左右閘叉或閘簧安裝位置不正。 閘簧彈力左右不一樣。四、針對所分析的原因講述排除方法:故障( 1)產生原因相應的排除方法: 將鋼繩從繩套中抽出, 清除繩套內的銹垢, 并用砂布擦除鋼繩上的鐵銹, 涂上機 油后裝復。 卸下繩套,把扭曲部分剪掉再裝復使用。如果扭曲部位有2處以上,應更換新繩套。 卸下固定螺釘校正后裝

38、復,調整到合適緊度并注上潤滑油。故障( 2)產生原因相應的排除方法: 用扳手擰松車軸軸母,校正車輪位置后再將軸母鎖緊。 擰松閘叉固定螺釘,將裝偏的左右閘叉或閘簧扳正,再把固定螺釘按規(guī)定擰緊。 用螺絲刀把閘皮碰擦車圈的這一側閘簧從閘叉上撬下,將閘簧向外扳開一些以增加這一側彈簧的彈力,然后把閘簧鉤裝回到閘叉上,從而使兩側的閘簧彈力均勻一致。五、學生操作練習,教師指導。六、課堂小結:按板書提綱小結。20十、自行車架部件的構造與質量要求教學要求:1、了解車架的部件的構造與質量的要求;2、提高學生的質量意識。教具學具:1、多媒體課件、展臺:展示學資料、圖片2、自行車、。維修工具教學過程:通過展示自行車及

39、用 CAI課件展示各種型號和品種的自行車引入新課。一、車架的部件與構造:1、車架是自行車的主體和骨架。(1其他部件都直接或間接地安裝在車架上;(2)負荷大。(牢固強度好)2、車架的類型:A、固定型焊接式B、拆裝伸縮式C、折疊式重點介紹最常見的固定型焊接式:(1)種類:普通型、載重型、輕便型、小輪型(2)構造:由幾種不同規(guī)格的鋼管和接頭焊接而成。展示普通自行車分別講解車架的各部件:1前管10左平叉2上接頭11平叉接片3上管襯管12后接頭4上管:13立叉小管5下接頭14立叉6下管15.亠亠 立官7下管襯管16右平叉8平叉小管17鉚釘219中接管18油孔蓋、車架的質量要求:1、強調車架的質量的意義。

40、2、車架的質量的三個基本要求:(1)各焊接部位要飽滿而牢固,無漏焊、脫焊現(xiàn)象。(2)車架的上管、立管、前管、下管均平直。(3) 左右兩根立叉、平叉之間的中心線應與車架前部的“三角架”平面在同一直線上。3、車架質量的判斷:(1)目測(2)對完整的自行車可以用后輪作為“參照物”進行判斷。作業(yè)布置:1、根據(jù)所學的知識,認識家中的自行車的車架類型;熟悉自行車的車架的各零部件。2、對照車架的質量要求,判斷家中自行車的車架質量如何?22自行車把、前叉部件的構造教學要求:1、了解自行車車把、前叉部件的構造;2、了解自行車車把、車架、前叉的整體作用,從整體上了解三者之間的關系。教具學具:1、多媒體課件、展臺:

41、展示學資料、圖片2、自行車、。維修工具教學過程:通過展示自行車及用 CAI課件展示各種型號和品種的自行車引入新課。一、車把、前叉部件的作用:車把、前叉部件是自行車的 “方向盤”。騎車者通過操縱車把來確定騎行方向和控制人、 車的平衡。二、車把的部件與構造:用CAI課件展示各種自行車的車把引入:1、車把的類型:橫管整體式、橫管分段式、折疊式、伸縮式等2、 車把的部件和構造:(重點介紹橫管固定式車把)(1)構造:結合展示的實物講解(2)部件:右閘把10左閘把2!右閘簧11把橫管3>把芯墊圈12把套234-右拉板13把接頭5i短拉桿接頭14把立管6i把芯螺母15短拉桿'把芯絲桿16閘把托

42、架8>左拉板17托架墊圈9)左閘簧18托架螺母三、前叉部件的構造:1、前叉部件的作用:前叉部件的上端與車把、車架相配合,下端與前車輪(前車軸)相配合,承受自行車前 部的負荷,起著平衡、減震、導向作用。2、前叉的類型:固定焊接式、裝配式等。3、前叉的構造:(重點介紹固定型焊接式)(1)前叉由叉身和合件兩部分組成。叉身又分為兩種:管肩式.亠亠 立官叉肩叉肩襯管側碗叉腿叉腿襯片平肩式.亠亠 立官叉肩罩叉肩叉肩襯架叉腿襯管叉腿合件也分為兩種“七件式”和“五件式”,主要有以下構造:鎖母、上檔、叉碗、下檔、襯碗構成,而“七件式”多了上下襯碗,目前正在逐漸被“五 件式”替代。(2)前叉部件中由上檔、上

43、叉碗、鋼球等組成一滾動軸承與車架前管上端配合,由下 檔、下碗、鋼球等組成另一套滾動軸承,與車架前管下端配合。只要滾動軸承裝配、潤滑正 常,前叉就能靈活轉動。四、車把、車架、前叉的互相作用:241、車把是通過前叉部件對自行車進行方向控制的。具體組合是: (略)2、前叉與車架的配合是通過前叉部件中的上、下兩套滾動軸承。3、車把、前叉、車架之間的裝配關系。作業(yè)布置:1、根據(jù)所學知識熟悉家中自行車的車把、前叉部件及構造。2、根據(jù)所學知識熟悉家中自行車的車把、前叉、車架的裝配關系。十二、 車把、前叉部件的拆裝教學目標 :1、學會車把、前叉部件的拆卸。2、學會車把、前叉部件的安裝。3、培養(yǎng)學生勞動觀念和認

44、真細致的態(tài)度。教學重點 :前把、前叉部件的安裝。教學難點 :正確地拆卸前叉、車把部件,并保證各零件的完好。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展臺、自行車、維修工具、黃油、揩布 教學過程:一、車把、前叉部件的拆卸(板書:車把、前叉的拆卸) 1、簡述拆卸步驟:1)擰松前、后閘緊閘螺釘。2)擰松把芯絲桿。253)輕輕錘擊把芯絲桿。布包嚴。管。4)拔出車把。5)車把放在衣架上,將車安置穩(wěn)妥。6)卸下前叉鎖母。7)取出車燈架。8)擰下前叉上擋。9)卸下前叉叉身。2、注意事項:為防止拆前叉時叉碗中的鋼球滾失,可先將前叉下?lián)鹾拖虏嫱胩幱茫ń處熓痉?,學生跟著操作)3、拆卸完成后,教師檢查總結。車把、前叉部件的安裝1、

45、簡述安裝步驟:1)擦凈各零件后在上、下叉碗內抹上黃油。2)在上、下叉碗內裝上鋼球。3)裝復前叉叉身。4)按要求擰上前叉上擋。5)裝復車燈架。6)擰上鎖母。7)裝妥把芯螺母。8)前閘拉桿穿越車燈架孔。9)調整車把高度和方向。10)擰緊把芯絲桿。11)裝復車閘。2、注意事項:1)安裝前要把各零部件擦干凈,并檢查它們的完好程度。2)安裝車把擰把芯絲桿時,松緊要適度。太松騎行時不安全,太緊會損壞前叉立263、教師演示一遍安裝的方法,學生分組安裝,教師巡回指導。 小結、布置作業(yè)、整理工具。十三、 實驗一:拆裝自行車的前軸、后軸教學目標:1了解自行車的車體結構和自行車主要零部件的基本構造與組成,如車架部件

46、、前叉 部件、鏈條部件、前軸部件、中軸部件、后軸部件、飛輪部件等,增強對機械零件 的感性認識;2了解前軸部件、中軸部件、后軸部件的安裝位置、定位和固定;3熟悉自行車的拆裝和調整過程,初步掌握自行車的維修技術。教具學具 :1、各種類型的自行車;2、各類扳手、鉗子、螺絲刀、錘子、鯉魚鉗等。教學內容1拆裝自行車的前軸、后軸2在拆裝中了解軸承部件的結構,安裝位置、定位和固定;實驗步驟(一)自行車的拆卸1前后軸的拆卸拆卸前后軸之前, 先將車支架支起。倒放前,先用螺絲刀將車鈴的固定螺釘擰松,把 車鈴轉到車把下面,另外在車把和鞍座下面墊塊布。271)拆卸前軸的步驟和方法:(1)拆圓孔式閘卡子,要用螺絲刀松開

47、兩個閘卡子螺釘,將閘卡子從閘叉中向下推出, 再把閘叉用手稍加掰開。凹槽式閘卡子可以不擰松閘卡子 螺釘,只需將閘叉從 閘卡子的凹槽中推出,再稍加掰開即可。( 2)拆卸軸母,拆卸時要先卸緊的,后卸松的,防止產生連軸轉的現(xiàn)象。( 3)拆卸軸擋, 拆卸軸擋與拆卸軸母的順序相反, 應先卸松的, 也就是一般先卸左邊的。(4)拆卸軸承,用螺絲刀伸入防塵蓋內,沿防塵蓋的四周輕輕將防塵蓋撬下,再從軸碗 內控出鋼球。用同樣的方法將另一邊的防塵蓋和鋼球拆下。2)后軸的拆卸步驟和方法 : 與拆卸前軸大同小異,拆卸時可以參照前軸的方法。所以,這里僅對不同之處介 紹如下:( 1)拆卸半鏈罩車后軸時,先松開閘卡子,擰下兩個

48、軸母,將外墊圈、衣架、檔泥板支 棍、車支架依次拆下,在鏈輪下端將鏈條向左用手(或用螺絲刀)推出,隨即搖腳 蹬子將鏈輪向后倒轉。由于鏈條已被另一只手推出鏈輪,鏈條便從鏈輪上脫出。(2)全鏈罩車后軸的拆卸方法有好幾種,其中一種簡易的方法是,先將左邊閘卡子的螺 釘用螺絲刀擰松,并推向后方,將閘叉向左稍加掰開。(3)有些輕便車的后平叉頭是鉤形的,拆卸裝有全鏈罩車的后軸,不需要卸鏈子接頭, 鉗形閘也不需拆卸車閘,而普通閘則需拆下閘叉。( 4)拆卸后軸時,擰下軸母,將車架等卸下(全鏈罩車拆下后尾罩),將車輪從鉤形后叉頭上向前下方推滑下來。最后從飛輪上拆下鏈條。拆卸注意事項 :1. 前后輪軸左右兩邊螺絲要同

49、時旋轉旋出。2. 拆車閘時首先要將鋼絲繩解除。3. 拆完后的東西依次放好。4. 注意不要讓自行車倒了。(二)自行車的裝配 裝配自行車前,對能用的零件需進行清洗,對已損壞的零件需用同規(guī)格的新的 零件代替。1前軸的裝配步驟和方法如下 :( 1)沿兩邊的軸碗(球道)內涂黃油(不要過多,要均勻),把鋼球裝入軸碗。當裝到后一個鋼球時,要使一面鋼球間留有半個鋼球的間隙。如果是球架式鋼球,就注 意不要裝反。鋼球裝好后,將防塵蓋擋面向外,裝在軸身內,用錘子沿防塵蓋四 周敲緊。( 2)將前軸棍穿入軸身內,把軸擋(球道在前)擰在軸棍上。如用手擰不動,可以采 用鎖緊法(見前后軸的拆卸) 。安裝軸擋后要求軸棍兩端露出

50、的距離相等,軸稍留 有曠量。3)在軸的兩端套入內墊圈(有的車沒有) ,并使墊圈緊靠軸擋,再將車輪裝入前叉嘴28 上。然后按順序將泥板支棍,外墊圈套入前軸,再擰上前軸母。隨后,扶正前車 輪(使車輪與前叉左右的距離相等,前軸棍要上到前叉嘴的里端) ,用扳手擰緊軸 母。(4)前軸安裝好后,松緊要適當,要求不曠不緊,轉動靈活,不得出現(xiàn)卡住,震動等 現(xiàn)象。具體的檢查方法是,把車輪抬起,將氣門提到與軸的平行線上,使車輪自 由擺動,擺動次數(shù)(以單方向擺動為一次計算) ,否則應進行調整。調整時可用扳 手將一個軸母擰松,用花扳手將軸擋向左或右調動(軸緊用扳手向左調動軸擋; 軸松用扳手將軸擋) ,然后將軸母擰緊。

51、(5)將閘卡子移回原位置,裝上閘叉,擰緊卡子螺釘。漲閘車要將漲閘去板固定在夾 板內,最后鎖緊螺釘。2后軸的裝配與前軸的裝配大同小異,裝配時可以參照前軸的方法。1)把鋼球裝入軸碗, ,將防塵蓋擋面向外,裝在軸身內,用錘子沿防塵蓋四周敲緊;2)將后軸棍穿入軸身內,把軸擋擰在軸棍上,安裝軸擋后要求軸棍兩端露出的距離相等;3)在軸的兩端套入內墊圈(有的車沒有) ,并使墊圈緊靠軸擋,再將鏈條套到飛輪上, 將車輪裝入鉤形后叉頭上。然后按順序將自行車支架、書包架支棍、擋泥板支棍, 外墊圈套入后軸, 再擰上后軸母, 隨后,扶正后車 (使車輪與后叉左右的距離相等, ) 用扳手擰緊軸母。裝配注意事項 :1.車鏈條

52、的方向。2. 事實上車鏈條和后撥鏈器是一起上的,他們有結合位置。3. 后撥鏈器的裝法。4. 平口螺釘固定調速器的。5. 車輪和車軸裝配,螺絲不能旋太緊,并且一定要保準在中間。五、自行車結構圖29圖2-1普通自行車實物圖1:前輪2:輻條3:花鼓4:前叉5:前剎6:鋼索7:剎車及變速把手 8:車把9:豎桿10:車架11: 前變速12:車座桿13:車座14:后剎15:貨架16:飛輪17:反光鏡18:后輪19:后變速20:腳 撐21:氣門22:后輪23:鏈條24:輪盤25:腳踏26:曲柄十四、 實驗二:拆裝自行車的前輪、車把教學目標:初步掌握前輪、車把等某些部件的認識自行車的結構及其各個部件和常用的修理工具; 拆裝。教具學具:1、各種類型的自行車;2、各類扳手、鉗子、螺絲刀、錘子、鯉魚鉗等。 教學內容1 拆裝自行車的前輪、車把302在拆裝中了解前輪、車把部件的結構,安裝位置、定位和固定; 實驗步驟 示范操作階段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