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急診科危重病人護理常規(guī)危重患者一般護理常規(guī)1。急診患者根據(jù)病情分別送至搶救室、監(jiān)護室或觀察室,并立即通知醫(yī)生。2.對意識清醒的患者,首先要進行精神安慰,解除患者的恐懼不安、焦慮等不良情緒,使之積極配合搶救。向患者及家屬介紹急診室有關制度及環(huán)境。3。保持室內環(huán)境安靜、空氣流通。并根據(jù)病例性質,調節(jié)溫濕度。每日定時空氣消毒。4。建立急診病歷、測體溫、脈搏、呼吸,每日2次,連續(xù)3次,體溫在375c以上者,每天測3次,體溫正常后改為每日1次.5。密切觀察神志、瞳孔、面色、脈象、舌象、皮膚、汗出、四肢活動、二便、治療效果、副反應等情況,做好記錄,發(fā)現(xiàn)病情突變時,立即給予應急對癥處理,同時報告醫(yī)師,并做好
2、搶救的準備工作。6。建立有效的靜脈通道,做好輸?給藥、輸血及相應準備.7。在配合搶救過程中,必須嚴肅,認真、迅速、及時、準確,各項操作按正規(guī)要求執(zhí)行,做好記錄,注明執(zhí)行時間.8。隨時檢查各種導管是否通暢,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處理,并注意觀察引流物的量、色、味和性質,做好記錄。9。根據(jù)病情,給予正確的臥位。對煩躁不安者宜加床欄或用約束帶妥善固定,防止發(fā)生意外。10對疑似服毒、診斷不明的患者,按病情及時收集各類相應標本(嘔吐物、尿液等)送檢。11。對診斷不明的服痛患者禁用止痛劑.12。發(fā)現(xiàn)傳染病應及時做好隔離消毒和傳染病報告.13。凡涉及法律、刑事糾紛的患者,在搶救的同時,應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14。手
3、術患者做好術前皮膚準備及藥物過敏試驗,做好記錄,通知手術室。15.凡轉科、轉院的垂危患者應做好護送及交班工作。16。做好晨晚間護理,保持床單整潔、舒適。做好口腔、皮膚護理,預防并發(fā)癥.17。出院患者應予以出院指導,床單做好終末處理。高熱因外感六淫、疫歷之毒及飲食不潔等所致。以體溫升高在39C以上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病位在表或在里.一、護理評估1、生命體征,伴隨癥狀及生活自理能力。2、心理社會狀況。3、辯證:表熱證、半表半里證、里熱證.二、護理要點1、一般護理(1)按危重患者一般護理常規(guī)進行。(2)高熱期間應臥床休息.(3)煩躁不安者,應實施保護性措施。(4)對于時行疫歷引發(fā)的高熱,按呼吸道傳染病隔
4、離.(5)持續(xù)高熱不退或汗出較多者應避風,及時更換衣被,用溫水擦身,定時變換體位。2、病情觀察,做好護理記錄。(1)體溫驟降、大汗淋漓、面色蒼白、四肢厥冷、煩躁不安等情況。(2)神昏澹語、肢體抽搐等情況。(3)吐血、咯血、觸血、便血、溺血等情況.(4)高熱不退、大吐、大瀉等情況。(5)高熱、喘促、不能平臥、汗出等情況。3、給藥護理湯劑一般溫服,高熱有汗煩渴者可涼服.服解表藥后,宜少量飲溫熱開水或熱粥,以助汗出.4、飲食護理(1)飲食宜清淡、細軟、易消化,宜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忌食油炸、油膩食品.(2)外感高熱,宜進熱湯,多飲溫開水以助汗出.(3)鼓勵患者多飲水及果汁
5、飲料,亦可選用蘆根湯、淡鹽水等以養(yǎng)陰增液。5、情志護理內傷發(fā)熱多病程長,患者常有煩躁、焦慮等情緒改變,安慰患者樹立信心,提高對自身疾病的認識,積極配合治療。6、臨證(癥)施護(1)發(fā)熱惡寒重、頭痛、四肢酸痛、無汗者,遵醫(yī)囑給予背部刮疹,以助退熱。(2)壯熱者,遵醫(yī)囑用物理降溫、藥物降溫或針刺降溫.三、健康指導(1)保持心情通暢,怡養(yǎng)情操,利于康復。(2)注意病愈初期的休養(yǎng),避免過勞,適當活動。注意保暖,慎風寒,以免復感外邪.(3)飲食宜清淡、少油膩、易消化。多食蔬菜、水果,忌食辛辣、油膩之品,忌煙酒.(4)根據(jù)自身條件進行適當?shù)捏w育鍛煉,以增強機體抗病能力。(5)積極治療原發(fā)病。(6)堅持遵醫(yī)
6、囑服藥、治療,定期到門診復查。神昏因多種病證引起心腦受邪,竅落不通,神明被蒙所致。以神識不清、不省人事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神昏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是多種急慢性疾病危重階段常見的癥狀之一.一、護理評估1、生命體征、神志、瞳孔等變化。2、既往史、現(xiàn)病史和服藥史。3、生活方式、排泄狀況,心理社會狀況。4、辯證:閉癥(陰閉、陽閉)、脫證。二、護理要點1、一般護理(1)按危重患者一般護理常規(guī)進行。(2)保持呼吸道通暢,患者取仰臥位,去枕,舉頜小?額位.有嘔吐者頭偏向一側,以防窒息.隨時吸出咽喉部分泌物及痰涎。(3)中暑神昏患者,應將其放置在陰涼通風的病室;煩躁不安者,加床檔或用約束帶妥善約束,防止發(fā)生意外;
7、有義齒者應取下;抽搐者用牙墊或包有紗布的壓舌板置于上下齒之間,防止舌咬傷.(4)四肢厥冷者,注意肢體的保暖,嚴防凍傷、燙傷。伴有肢癱者,保持肢體功能位,定時翻身。(5)遵醫(yī)囑留置導尿,記錄24小時出入量。(6)加強口腔、眼睛、皮膚護理??捎名}水或中藥口腔護理;不能閉目者,覆蓋生理鹽水濕紗布;保持皮膚清潔,定時翻身、拍背,預防壓瘡的發(fā)生。2、病情觀察,好護理記錄.(1)遵醫(yī)囑設專人護理,做好危重患者護理記錄.(2)密切觀察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神志、瞳孔、面色、肢溫、汗出、二便等情況,出現(xiàn)異常,立即報告醫(yī)師,配合搶救。(3)出現(xiàn)昏迷程度加深、高熱、抽搐、嘔吐、出血、黃疸等,立即報告醫(yī)師,配合搶
8、救。3、給藥護理。嚴格遵醫(yī)囑用藥。4、飲食護理(1)遵醫(yī)囑鼻飼,保證足夠的營養(yǎng)及水分。(2)保持大便通暢,遵醫(yī)囑給予通便藥或按摩腹部。5、情志護理患者若清醒之時,易產生恐懼、緊張、求生等心理變化,應為患者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舒適的治療與康復氛圍,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6、臨證(癥)施護(1)氣息急促、面色青紫、肢體抽搐者,應遵醫(yī)囑吸氧,隨時吸出氣道的分泌物。(2)神昏高熱者,遵醫(yī)囑給予針刺治療.(3)脫證亡陽者,遵醫(yī)囑迅速給藥,注意保暖。(4)突然昏迷、口噤手握、牙關緊閉、不省人事者,遵醫(yī)囑針刺人中等穴。(5)澹語狂躁、大便秘結者,遵醫(yī)囑鼻飼中藥通便,必要時灌腸。(6)尿潴留者可按摩膀胱區(qū)或遵醫(yī)囑行導
9、尿術.三、健康指導(1)保持情緒穩(wěn)定樂觀,避免各種誘發(fā)因素.(2)平素起居有常,作息定時,避免過勞。(3)注意飲食調攝,做到飲食有節(jié),進食清淡、營養(yǎng)豐富、易消化之食物,忌食肥甘、油膩、生冷、煙酒之品。保持大便通暢.(4)積極防治有關的感染性疾?。患訌娫l(fā)病如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癥、糖尿病等的治療;避免藥物中毒,預防中暑、燙傷等意外.(5)根據(jù)自身的具體情況,采取適當?shù)捏w育鍛煉。中暑因長夏之季,感受暑熱之邪所致,以出汗、頭暈、頭痛、神疲、胸悶、心慌、泛惡、少汗,甚至汗閉、高熱,嚴重者以神昏、抽搐、肢厥等為特征.病位表里兼有,多在脾、心。一、護理評估1、中暑的經過和伴隨癥狀。2、周圍的環(huán)境、工作種
10、類、生活方式,心理社會狀況。3、辯證:暑熱侵襲證、熱盛動風證、氣陰兩傷證.二、護理要點1、一般護理(1)按危重患者一般護理常規(guī)進行。(2)輕癥中暑者,應迅速撤離現(xiàn)場,轉送至陰涼、通風處。患者取平臥位,松解衣扣,給予清涼飲料。(3)重癥中暑者,立即送至搶救室,不宜搬動,迅速建立靜脈通道,吸氧,遵醫(yī)囑輸液治療.(4)監(jiān)測生命體征至意識清醒。2、病情觀察,做好護理記錄。(1)觀察生命體征、體溫、神志、瞳孔、二便、汗出、舌脈變化。(2)患者出現(xiàn)神昏、驚厥、四肢抽搐、息短氣粗,、四肢厥冷、冷汗不止、瞳孔散大時,立即報告醫(yī)師,配合搶救。3、給藥護理(1)按醫(yī)囑用藥,觀察藥物不良反應。(2)服藥期間,禁食辛
11、辣、生冷、油膩食物.(3)應用冬眠藥物期間,要密切注意體溫、血壓、心率的變化。4、飲食護理飲食宜清淡、高熱量、高維生素流質或半流質,多食清暑水果、蔬菜和綠豆湯等,忌食油膩食物及煙酒。5、情志護理(1)中暑起病急,病情變化快,醫(yī)護人員須儀態(tài)穩(wěn)重,工作有條不紊,以減少其緊張情緒。(2)對煩躁、焦慮不安者進行安慰,穩(wěn)定情緒,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6、臨證(癥)施護(1) 口唇紫絹缺氧時遵醫(yī)囑及時吸氧。(2)出現(xiàn)四肢厥逆、面色蒼白、冷汗不止時,遵醫(yī)囑艾灸。(3)抽搐痙攣者,注意安全,防止墜床。(4)大汗者遵醫(yī)囑用中藥煎水代茶飲,頻頻冷服.(5)出現(xiàn)身熱汗少、口渴不欲飲、吐瀉等癥者,遵醫(yī)囑給予需香正
12、氣水口服及針刺。(6)神昏熱厥者,遵醫(yī)囑鼻飼灌注醒腦急救中藥或針刺治療。三、健康指導(1)保持情志舒暢,心情愉悅,使之氣血通暢。(2)注意水分的攝入,保持環(huán)境的通風,避免長時間在高溫下工作。(3)注意個人防護及個人衛(wèi)生,在烈日下工作注意防曬;在濕熱環(huán)境中宜穿寬松、透氣及淺色衣服等.(4)出現(xiàn)頭暈、乏力、胸悶不適等中暑先兆,應迅速離開高溫環(huán)境,在陰涼通風處安靜休息,并服用清涼飲料及解暑藥物。(5)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夏季汗出較多者,應補充足夠的水分忌食油膩、辛辣、煙酒之品脫證因邪毒侵擾,臟腑敗傷,氣血受損,陰陽互不維系所致。以突然汗出、目合口開、二便自遺、脈微欲絕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病位在心、腦、經
13、絡、氣血。一、護理評估1、生命體征的變化,飲食習慣,排泄狀況。2、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會狀況。3、辯證:氣脫、陰脫、陽脫.二、護理要點1、一般護理(1)按危重患者一般護理常規(guī)進行。(2)將患者安置在搶救室或監(jiān)護室。(3)注意保暖。(4)患者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保持氣道通暢。(5)尿失禁者,遵醫(yī)囑留置導尿管并定時沖洗膀胱,保持外陰清潔。大便失禁者,保持肛周皮膚清潔、干燥。(6)準確記錄出入量,患者6小時無尿,注意檢查是否尿潴留,尿閉者及時報告醫(yī)師。2、病情觀察,做好護理記錄。(1)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出現(xiàn)異常,及時報告醫(yī)師,配合處理。(2)正確記錄出入量,患者每24小時尿量少于500ml時,報告
14、醫(yī)師,配合處理。(3)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立刻報告醫(yī)師,配合處理。3、給藥護理(1)嚴格遵醫(yī)囑給藥。(2)中藥湯劑宜溫服。4、飲食護理(1)飲食宜營養(yǎng)豐富、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2)病情好轉后,選擇營養(yǎng)豐富,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5、情志護理(1)患者元氣已弱,勸慰患者安定情緒,注意靜養(yǎng)。(2)做好患者家屬的勸慰工作,關心患者.6、臨證(癥)施護(1)四肢不溫,汗出者,可四肢放置熱水袋等保暖,遵醫(yī)囑如給予參附湯或艾灸。(2)高熱,遵醫(yī)囑給予十宣放血或針刺退熱。(3)喉中痰鳴、喘促痰厥者,及時吸痰,遵醫(yī)囑立即吸氧。三、健康指導1、注意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志過激。2、根據(jù)自身情況適當參加體育鍛煉
15、.3、久病初愈,應注意生活起居有常,避免過勞。隨氣候變化增減衣被,注意保暖,防止正虛邪襲,變生他證.4、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衛(wèi)生習慣,忌食生冷、油膩刺激之品,飲食有節(jié),忌暴飲暴食.5、積極治療原發(fā)病,按時服藥,定期復查。中藥中毒因藥物使用不當而產生毒性作用,造成毒攻臟腑,亡陰亡陽均屬中毒.病因在經絡、氣血及相關臟腑。一、護理評估1、服藥的種類、時間、量及服藥后的反應。2、病情緩急、患者的神志、瞳孔、脈搏、呼吸等情況.3、有無嘔吐、腹痛、腹瀉等情況.4、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會狀況。二、護理要點1、一般護理。(1)按危重患者一般護理常規(guī)進行.(2)按藥物中毒的程度和臨床表現(xiàn)分別安置搶救室、監(jiān)護室或觀察室
16、.(3)對馬錢子類中毒引起的昏厥者,室內光線宜暗,避免光線、聲音等刺激。(4)未明確何種藥物中毒時應及時收集嘔吐物、分泌物、大小便等送檢。2、病情觀察,做好護理記錄.(1)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及神志、瞳孔的變化,以及嘔吐物、分泌物、大小便的量、色、性質、氣味等。(2)如出現(xiàn)抽搐、昏迷、喘促、心動過緩時,及時報告醫(yī)師,做好搶救準備。3、給藥護理。中藥湯劑宜溫服,昏迷者遵醫(yī)囑鼻飼給藥。4、飲食護理(1)飲食宜清淡,中、輕度中毒者,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重度中毒者初期以靜脈供給營養(yǎng),后期給流質,昏迷者鼻飼飲食。(2)中毒癥狀消失后,適當補充蛋白質,宜少食多餐,忌辛辣、油炸、粗糙食物.5、情志護理(1)意識清醒者,安定患者情緒,避免不良刺激。(2)有輕生意念者,專人守護,防止意外。6、臨證(癥)施護(1)口服有毒藥物中毒者,可用溫淡鹽水口服后,再用壓舌板或手指刺激咽后壁,引起反射性嘔吐,反復數(shù)次排毒.10(2)遵醫(yī)囑洗胃,依據(jù)中毒種類選用生理鹽水、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