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鋼筋平法算量_第1頁
梁鋼筋平法算量_第2頁
梁鋼筋平法算量_第3頁
梁鋼筋平法算量_第4頁
梁鋼筋平法算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鋼筋翻樣與算量鋼筋翻樣與算量任務任務1: 框架梁鋼筋翻樣與算量框架梁鋼筋翻樣與算量綱綱 要要梁平法施工圖識讀任務體驗任務提出任務解析任務操作任務評價結合工程圖紙,帶學生到實訓現(xiàn)場參觀、觀看現(xiàn)場錄像和圖片等方式,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與提問,提高學生的感知性與興趣性教師引導,收集歸納學生問題,提出項目需解決的實際問題,分析問題所需有關咨訊及下一步計劃實施的內(nèi)容,要求學生收集有關資料梁平法標注方式及標準構造要求內(nèi)容,讀懂讀透梁平法施工圖(提出解決問題方案)實訓場地實訓:梁鋼筋布置、綁扎(培養(yǎng)技巧、加深認識、鞏固知識)課堂實訓:以小組形式進行梁平法施工圖鋼筋翻樣。(實施鋼筋翻樣圖繪制與計量);考查內(nèi)容:實訓

2、操作技巧、動手計算能力、提問與答辯等方面,給予該項目的總評成績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項目體驗梁平法施工圖項目體驗任務體驗任務體驗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項目體驗梁平法施工圖項目體驗任務體驗任務體驗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關于梁平法施工圖關于梁平法施工圖1、梁平法施工圖的表示方法、梁平法施工圖的表示方法?2、關于梁平法應掌握的梁標準構造詳圖有哪些?、關于梁平法應掌握的梁標準構造詳圖有哪些?3、框架梁縱向鋼筋連接構造形式?、框架梁縱向鋼筋連接構造形式?4、框架梁中間支座縱向鋼筋構造形式?、框架梁中間支座縱向鋼筋構造形式?5、箍筋、附加箍筋、吊筋構造形式?、箍筋、附加箍筋、吊筋構造形式?6、梁鋼筋量的計

3、算方法?、梁鋼筋量的計算方法?7、梁縱筋長度以及根數(shù)計算方法?、梁縱筋長度以及根數(shù)計算方法?8、梁箍筋、附近箍筋、吊筋長度以及根數(shù)計算方法?、梁箍筋、附近箍筋、吊筋長度以及根數(shù)計算方法?9、縱向構造鋼筋、受扭鋼筋、拉筋長度以及根數(shù)計算方法?、縱向構造鋼筋、受扭鋼筋、拉筋長度以及根數(shù)計算方法?任務提出任務提出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知識解析n 3.1梁平法施工圖制圖規(guī)則梁平法施工圖制圖規(guī)則3.1.1梁平法施工圖的表示方法梁平法施工圖的表示方法n表達方式:截面注寫方式、平面注寫方式表達方式:截面注寫方式、平面注寫方式n施工圖中還需注明:結構層樓面標高、結構層高及相施工圖中還需

4、注明:結構層樓面標高、結構層高及相應的結構層號。應的結構層號。3.1.2梁平面注寫方式梁平面注寫方式n平面注寫方式的含義平面注寫方式的含義n集中標注的具體內(nèi)容集中標注的具體內(nèi)容n原位標注的具體內(nèi)容原位標注的具體內(nèi)容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知識解析n 3.1梁平法施工圖制圖規(guī)則梁平法施工圖制圖規(guī)則3.1.2梁平面注寫方式梁平面注寫方式n1.1.平面注寫方式圖示平面注寫方式圖示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1梁平法施工圖制圖規(guī)則梁平法施工圖制圖規(guī)則3.1.2梁平面注寫方式梁平面注寫方式n1.1.平面注寫方式圖示平

5、面注寫方式圖示n2.2.平面注寫方式的含義平面注寫方式的含義梁平面注寫方式是在梁平面布置圖上,分別在不梁平面注寫方式是在梁平面布置圖上,分別在不同編號的梁中各選一根梁,在其上注寫截面尺寸同編號的梁中各選一根梁,在其上注寫截面尺寸和配筋具體數(shù)值的方式來表達梁的平法施工圖。和配筋具體數(shù)值的方式來表達梁的平法施工圖。平面注寫兩種表達方式:集中標注和原位標注。平面注寫兩種表達方式:集中標注和原位標注。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1梁平法施工圖制圖規(guī)則梁平法施工圖制圖規(guī)則3.1.2梁平面注寫方式梁平面注寫方式n1.1.平面注寫方式圖示平面注寫方式圖示n2

6、.2.平面注寫方式的含義平面注寫方式的含義例圖解析例圖解析20 3/420 22 4/222 4/222 2/422 4/222 1010 100/200(2)22 4/216 10 200(2)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1梁平法施工圖制圖規(guī)則梁平法施工圖制圖規(guī)則3.1.2梁平面注寫方式梁平面注寫方式n1.1.平面注寫方式圖示平面注寫方式圖示n2.2.平面注寫方式的含義平面注寫方式的含義n3.3.集中標注的具體內(nèi)容集中標注的具體內(nèi)容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1梁平法施工圖制圖規(guī)則梁平法施工圖

7、制圖規(guī)則3.1.2梁平面注寫方式梁平面注寫方式n3.3.集中標注的具體內(nèi)容集中標注的具體內(nèi)容梁集中標注:梁集中標注:五項必注內(nèi)容和一項選注內(nèi)容五項必注內(nèi)容和一項選注內(nèi)容。 集中標注內(nèi)容從梁中任一跨引出,將其需要集中標注集中標注內(nèi)容從梁中任一跨引出,將其需要集中標注的全部內(nèi)容注明。的全部內(nèi)容注明。1)梁編號(代號序號跨數(shù)有無懸挑)梁編號(代號序號跨數(shù)有無懸挑)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類型代號序號跨數(shù)及有無懸挑樓層框架梁KLXX(XX)跨數(shù)(XXA)跨數(shù)及一端有懸挑(XXB)跨數(shù)及兩端有懸挑屋面框架梁WKLXX框支梁KZLXX非框架梁LXX懸挑梁XL

8、XX井字梁JZLXX例圖解析例圖解析KL5(3A):5號框架梁,號框架梁,3跨,一端帶懸挑跨,一端帶懸挑KZL2(2):2號框支梁,號框支梁,2跨,無懸挑跨,無懸挑梁編號表梁編號表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1梁平法施工圖制圖規(guī)則梁平法施工圖制圖規(guī)則3.1.2梁平面注寫方式梁平面注寫方式n3.3.集中標注的具體內(nèi)容集中標注的具體內(nèi)容1)梁編號(代號序號跨數(shù)有無懸挑)梁編號(代號序號跨數(shù)有無懸挑) 2)截面尺寸)截面尺寸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 2)截面尺寸)截面尺寸注寫梁截面尺寸注寫梁截面尺寸bh,

9、其中,其中b為梁寬,為梁寬,h為梁高;為梁高;當梁有加腋構造時,注寫方式為當梁有加腋構造時,注寫方式為bh Yc1c2,其中為,其中為c1腋長,腋長,c2腋高;腋高;當梁為變截面懸挑梁時,用斜線分隔根部與端部的高度當梁為變截面懸挑梁時,用斜線分隔根部與端部的高度值,注寫方式為值,注寫方式為bh1/h2,其中,其中h1為梁根部較大高度值,為梁根部較大高度值,h2為梁端部較小高度值。為梁端部較小高度值。 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1梁平法施工圖制圖規(guī)則梁平法施工圖制圖規(guī)則3.1.2梁平面注寫方式梁平面注寫方式n3.3.集中標注的具體內(nèi)容集中標注的

10、具體內(nèi)容1)梁編號(代號序號跨數(shù)有無懸挑)梁編號(代號序號跨數(shù)有無懸挑) 2)截面尺寸)截面尺寸 3)梁箍筋)梁箍筋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 3)梁箍筋)梁箍筋梁箍筋注寫包含:梁箍筋注寫包含:箍筋級別、直徑、加密區(qū)與非加密區(qū)箍筋級別、直徑、加密區(qū)與非加密區(qū)箍筋間距,肢數(shù)箍筋間距,肢數(shù) ??拐鹪O計時:抗震設計時:箍筋的加密區(qū)與非加密區(qū)間距用箍筋的加密區(qū)與非加密區(qū)間距用“/”區(qū)分,區(qū)分,箍筋的肢數(shù)寫在后面箍筋的肢數(shù)寫在后面“()()”內(nèi);內(nèi); 例例8100/200(2)表示:箍筋級別為表示:箍筋級別為HPB235鋼筋,直徑為鋼筋,直徑為8mm, 加密區(qū)

11、間距為加密區(qū)間距為100mm,非加密區(qū)間距為,非加密區(qū)間距為200mm, 箍筋肢數(shù)為雙肢箍。箍筋肢數(shù)為雙肢箍。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 3)梁箍筋)梁箍筋非抗震設計時:非抗震設計時:箍筋在同一跨度內(nèi)采用不同箍筋間距時,箍筋在同一跨度內(nèi)采用不同箍筋間距時,梁兩端與跨中部分的箍筋用梁兩端與跨中部分的箍筋用“/”分開,箍筋的肢數(shù)注寫分開,箍筋的肢數(shù)注寫在括號內(nèi)。其中,近梁端的箍筋應注明根數(shù)。在括號內(nèi)。其中,近梁端的箍筋應注明根數(shù)。例例98100/200(2), 表示:箍筋級別為表示:箍筋級別為HPB235鋼筋,直徑為鋼筋,直徑為8mm,自梁兩,自梁兩端開

12、始布置,箍筋間距為端開始布置,箍筋間距為100mm,兩端各布置,兩端各布置9根;跨根;跨中間距為中間距為200mm,箍筋肢數(shù)為雙肢箍。,箍筋肢數(shù)為雙肢箍。 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1梁平法施工圖制圖規(guī)則梁平法施工圖制圖規(guī)則3.1.2梁平面注寫方式梁平面注寫方式n3.3.集中標注的具體內(nèi)容集中標注的具體內(nèi)容1)梁編號(代號序號跨數(shù)有無懸挑)梁編號(代號序號跨數(shù)有無懸挑) 2)截面尺寸)截面尺寸 3)梁箍筋)梁箍筋 4)梁上部通長鋼筋或架立鋼筋)梁上部通長鋼筋或架立鋼筋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 4)

13、梁上部通長鋼筋或架立鋼筋)梁上部通長鋼筋或架立鋼筋通長鋼筋一般僅需通長鋼筋一般僅需2根。根。當抗震框架梁箍筋采用當抗震框架梁箍筋采用4肢箍或更多肢數(shù)時,即同排中既肢箍或更多肢數(shù)時,即同排中既有通長鋼筋又有架立鋼筋時有通長鋼筋又有架立鋼筋時,需補充設置架立筋,需補充設置架立筋,采用采用“通長筋(架立筋)通長筋(架立筋)”方式表達,角部縱筋寫在方式表達,角部縱筋寫在加號的前面,架立筋寫在加號后面的括號內(nèi)。當全部采加號的前面,架立筋寫在加號后面的括號內(nèi)。當全部采用架立筋時,則將其全部寫入括號內(nèi)。用架立筋時,則將其全部寫入括號內(nèi)。采用采用“;”將上部鋼筋與下部鋼筋隔開。將上部鋼筋與下部鋼筋隔開。任務解

14、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1梁平法施工圖制圖規(guī)則梁平法施工圖制圖規(guī)則3.1.2梁平面注寫方式梁平面注寫方式n3.3.集中標注的具體內(nèi)容集中標注的具體內(nèi)容1)梁編號(代號序號跨數(shù)有無懸挑)梁編號(代號序號跨數(shù)有無懸挑) 2)截面尺寸)截面尺寸 3)梁箍筋)梁箍筋 4)梁上部通長鋼筋或架立鋼筋)梁上部通長鋼筋或架立鋼筋 5)梁側面縱向構造鋼筋或受扭鋼筋)梁側面縱向構造鋼筋或受扭鋼筋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 5)側面縱向構造鋼筋或受扭鋼筋)側面縱向構造鋼筋或受扭鋼筋條件:梁腹板高度條件:梁腹板高度hw450m

15、m時,須配置縱向構造鋼筋時,須配置縱向構造鋼筋或受扭鋼筋。或受扭鋼筋。表示方法:梁側面構造鋼筋表示方法:梁側面構造鋼筋G打頭,受扭鋼筋打頭,受扭鋼筋N打頭;連打頭;連續(xù)注寫設置在梁兩個側面的總配筋值,且對稱配置。續(xù)注寫設置在梁兩個側面的總配筋值,且對稱配置。當抗震框架梁箍筋采用當抗震框架梁箍筋采用4肢箍或更多肢數(shù)時,即同排中既肢箍或更多肢數(shù)時,即同排中既有通長鋼筋又有架立鋼筋時有通長鋼筋又有架立鋼筋時,需補充設置架立筋,受扭鋼需補充設置架立筋,受扭鋼筋與構造鋼筋不需重復設置。筋與構造鋼筋不需重復設置。注意:構造鋼筋和受扭鋼筋的搭接長度和錨固長度要求注意:構造鋼筋和受扭鋼筋的搭接長度和錨固長度要

16、求不同不同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 5)側面縱向構造鋼筋或受扭鋼筋)側面縱向構造鋼筋或受扭鋼筋注意:兩者搭接長度和錨固長度要求不同注意:兩者搭接長度和錨固長度要求不同G:構造鋼筋的搭接和錨固長度取值均為:構造鋼筋的搭接和錨固長度取值均為15d;N:受扭鋼筋的搭接長度和錨固長度按受力鋼筋處理,需:受扭鋼筋的搭接長度和錨固長度按受力鋼筋處理,需按計算確定。即,搭接長度為按計算確定。即,搭接長度為llE,錨固長度同框架梁下,錨固長度同框架梁下部縱筋的錨固要求相同。部縱筋的錨固要求相同。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

17、n 3.1梁平法施工圖制圖規(guī)則梁平法施工圖制圖規(guī)則3.1.2梁平面注寫方式梁平面注寫方式n3.3.集中標注的具體內(nèi)容集中標注的具體內(nèi)容 6)梁頂面相對標高高差)梁頂面相對標高高差 該項為選注項。該項為選注項。 梁頂面相對標高高差為相對于結構層樓面標高的高差梁頂面相對標高高差為相對于結構層樓面標高的高差值,有高差時,將其注寫在值,有高差時,將其注寫在“()()”內(nèi),無高差時不注。內(nèi),無高差時不注。 注意:標高的單位是米(注意:標高的單位是米(m)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1梁平法施工圖制圖規(guī)則梁平法施工圖制圖規(guī)則3.1.2梁平面注寫方式梁平面注

18、寫方式n3.3.集中標注的具體內(nèi)容集中標注的具體內(nèi)容1 1號框架梁,號框架梁,6 6跨,兩端懸挑跨,兩端懸挑截面尺寸,截面尺寸,350350700700箍筋直徑箍筋直徑88,加密間距,加密間距100mm100mm,非加密間,非加密間距距200mm200mm,4 4肢箍肢箍KL1(6B)350700 8100/200(4)222(212)G412(0.100)上部貫通鋼筋為上部貫通鋼筋為222222,架立鋼筋為,架立鋼筋為212212側面為構造鋼筋側面為構造鋼筋412412梁頂標高比所在樓層標高低梁頂標高比所在樓層標高低0.1m0.1m。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

19、工圖知識解析n 3.1梁平法施工圖制圖規(guī)則梁平法施工圖制圖規(guī)則3.1.2梁平面注寫方式梁平面注寫方式n4.4.原位標注的內(nèi)容原位標注的內(nèi)容1)梁支座上部縱筋)梁支座上部縱筋 2)梁下部縱筋)梁下部縱筋 3)附加箍筋或吊筋)附加箍筋或吊筋 4)修正集中標注內(nèi)容中不適用于本跨的內(nèi)容等)修正集中標注內(nèi)容中不適用于本跨的內(nèi)容等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1梁平法施工圖制圖規(guī)則梁平法施工圖制圖規(guī)則3.1.2梁平面注寫方式梁平面注寫方式n4.4.原位標注的內(nèi)容原位標注的內(nèi)容1)梁支座上部縱筋)梁支座上部縱筋多排鋼筋,用多排鋼筋,用“/”將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

20、開。將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兩種直徑,用兩種直徑,用“”將兩種直徑的縱筋相連,并將角將兩種直徑的縱筋相連,并將角筋注寫在前面。筋注寫在前面。對稱或不對稱標注對稱或不對稱標注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1梁平法施工圖制圖規(guī)則梁平法施工圖制圖規(guī)則3.1.2梁平面注寫方式梁平面注寫方式n4.4.原位標注的內(nèi)容原位標注的內(nèi)容 2)梁下部縱筋)梁下部縱筋 多排鋼筋,用多排鋼筋,用“/”將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將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兩種直徑,用兩種直徑,用“”將兩種直徑的縱筋相連,并將角將兩種直徑的縱筋相連,并將角筋注寫在前面。筋注寫在前面。不伸入支座的

21、鋼筋,當梁下部縱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時,不伸入支座的鋼筋,當梁下部縱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時,將不伸入支座縱筋的數(shù)量寫在括號內(nèi)。將不伸入支座縱筋的數(shù)量寫在括號內(nèi)。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1梁平法施工圖制圖規(guī)則梁平法施工圖制圖規(guī)則3.1.2梁平面注寫方式梁平面注寫方式n4.4.原位標注的內(nèi)容原位標注的內(nèi)容 3)附加箍筋或吊筋)附加箍筋或吊筋附加箍筋或附加吊筋在直接繪制在梁平面布置圖上,附加箍筋或附加吊筋在直接繪制在梁平面布置圖上,用線引注總配筋值。用線引注總配筋值。注意:附加箍筋和附加吊筋的幾何尺寸等構造是結合主注意:附加箍筋和附加吊筋的幾何尺寸等構造

22、是結合主次梁相交處的主次梁截面尺寸確定。次梁相交處的主次梁截面尺寸確定。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1梁平法施工圖制圖規(guī)則梁平法施工圖制圖規(guī)則3.1.2梁平面注寫方式梁平面注寫方式n4.4.原位標注的內(nèi)容原位標注的內(nèi)容 4)修正集中標注內(nèi)容中不適用于本跨的內(nèi)容等)修正集中標注內(nèi)容中不適用于本跨的內(nèi)容等當在梁上集中標注的內(nèi)容中的一項或幾項內(nèi)容不適用當在梁上集中標注的內(nèi)容中的一項或幾項內(nèi)容不適用于某跨或某懸挑端時,則將其不同數(shù)值信息內(nèi)容原位于某跨或某懸挑端時,則將其不同數(shù)值信息內(nèi)容原位標注在該部位標注在該部位施工時,按原位標注優(yōu)先選用施工時,按原位

23、標注優(yōu)先選用 。任務解析任務解析集中標注內(nèi)容:集中標注內(nèi)容:1 1號框架梁,兩跨,截面尺寸為號框架梁,兩跨,截面尺寸為300300700700箍筋為箍筋為1010,加密間距,加密間距100mm100mm,非加密間距,非加密間距200mm200mm,2 2肢箍肢箍上部貫通鋼筋為上部貫通鋼筋為225225,構造鋼筋為,構造鋼筋為410410例圖解析識讀下列各圖中梁的標注內(nèi)容例圖解析識讀下列各圖中梁的標注內(nèi)容例圖一例圖一原位標注內(nèi)容:原位標注內(nèi)容:上部鋼筋:上部鋼筋:A A軸支座、軸支座、B B軸支座左右兩側和軸支座左右兩側和C C軸支軸支座上部鋼筋座上部鋼筋6 6根根HRB335HRB335鋼筋,

24、直徑鋼筋,直徑25mm25mm ,第一排,第一排4 4根,第二排根,第二排2 2根;根;下部貫通縱筋:下部貫通縱筋:6 6根根HRB335HRB335鋼筋,直徑鋼筋,直徑25mm25mm ,第,第一排一排2 2根,第二排根,第二排4 4根。根。例圖解析識讀下列各圖中梁的標注內(nèi)容例圖解析識讀下列各圖中梁的標注內(nèi)容例圖一例圖一例圖解析識讀下列各圖中梁的標注內(nèi)容例圖解析識讀下列各圖中梁的標注內(nèi)容集中標注內(nèi)容:集中標注內(nèi)容:5 5號框架梁,兩跨,截面尺寸為號框架梁,兩跨,截面尺寸為350350850850箍筋為箍筋為88,加密間距,加密間距100mm100mm,非加密間距,非加密間距200mm200m

25、m,4 4肢箍肢箍上部貫通鋼筋為上部貫通鋼筋為225225,架立鋼筋,架立鋼筋2 212受扭鋼筋為受扭鋼筋為612612例圖二例圖二原位標注內(nèi)容:原位標注內(nèi)容:上部鋼筋:上部鋼筋:1 1軸支座、軸支座、6 6軸支座左至軸支座左至7 7軸上部軸上部鋼筋鋼筋5 5根根HRB335HRB335鋼筋,直徑鋼筋,直徑25mm25mm 下部貫通縱筋:下部貫通縱筋:1-61-6軸下部軸下部4 4根根HRB335HRB335鋼筋,鋼筋,直徑直徑20mm20mm,6-76-7軸下部軸下部4 4根根HRB335HRB335鋼筋,直鋼筋,直徑徑25mm25mm,箍筋為,箍筋為1010,加密間距,加密間距100mm1

26、00mm,非,非加密間距加密間距150mm150mm,4 4肢箍。肢箍。例圖解析識讀下列各圖中梁的標注內(nèi)容例圖解析識讀下列各圖中梁的標注內(nèi)容例圖二例圖二例圖解析識讀下列各圖中梁的集中標注和原位標注例圖解析識讀下列各圖中梁的集中標注和原位標注內(nèi)容內(nèi)容集中標注:集中標注:7 7號框架梁,三跨,截面尺寸為號框架梁,三跨,截面尺寸為30030070700 0,加腋尺寸為,加腋尺寸為50050025250 0箍筋為箍筋為1010,加密間距,加密間距100mm100mm,非加密間距,非加密間距200mm200mm,2 2肢箍肢箍上部貫通鋼筋為上部貫通鋼筋為2HRB3352HRB335鋼筋,直徑鋼筋,直徑2

27、5mm25mm,受扭鋼筋為,受扭鋼筋為416416,梁頂,梁頂標高相對于本層標高低標高相對于本層標高低0.1m0.1m。例圖三例圖三例圖解析識讀下列各圖中梁的集中標注和原位標注例圖解析識讀下列各圖中梁的集中標注和原位標注內(nèi)容內(nèi)容原位標注:原位標注:上部鋼筋:上部鋼筋:1 1、4 4軸上部鋼筋為軸上部鋼筋為4 4根根HRB335HRB335鋼筋,直徑鋼筋,直徑25mm25mm,2 2軸左側軸左側至至3 3軸右側上部鋼筋為軸右側上部鋼筋為6 6根根HRB335HRB335鋼筋,直徑鋼筋,直徑25mm25mm,下部鋼筋:下部鋼筋:1-21-2軸、軸、3-43-4軸下部鋼筋為軸下部鋼筋為4 4根根HR

28、B335HRB335鋼筋,直徑鋼筋,直徑25mm25mm,2-2-3 3軸間軸間2 2根根HRB335HRB335鋼筋,直徑鋼筋,直徑25mm25mm,截面不加腋,截面不加腋例圖三例圖三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2梁平法施工圖標準構造詳圖梁平法施工圖標準構造詳圖主要內(nèi)容介紹主要內(nèi)容介紹3.2.1抗震樓層框架梁縱向鋼筋構造抗震樓層框架梁縱向鋼筋構造3.2.2抗震樓層屋面框架梁縱向鋼筋構造抗震樓層屋面框架梁縱向鋼筋構造3.2.3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鋼筋構造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鋼筋構造3.2.4框架梁加腋鋼筋構造框架梁加腋鋼筋構造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

29、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2梁平法施工圖標準構造詳圖梁平法施工圖標準構造詳圖3.2.5框架梁、屋面框架梁中間支座縱向鋼筋構造框架梁、屋面框架梁中間支座縱向鋼筋構造3.2.6箍筋、附加箍筋、吊筋構造箍筋、附加箍筋、吊筋構造3.2.7非抗震樓層框架梁鋼筋構造非抗震樓層框架梁鋼筋構造2.2.8非抗震屋面框架梁鋼筋構造非抗震屋面框架梁鋼筋構造3.2.9非框架梁鋼筋配筋構造非框架梁鋼筋配筋構造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2梁平法施工圖標準構造詳圖梁平法施工圖標準構造詳圖3.2.10非框架梁中間支座鋼筋構造非框架梁中間支座鋼筋構造3.2.11

30、懸挑梁與各類梁的懸挑端鋼筋構造懸挑梁與各類梁的懸挑端鋼筋構造3.2.12框支梁、框支柱鋼筋構造框支梁、框支柱鋼筋構造3.2.13井字梁配筋構造井字梁配筋構造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2梁平法施工圖標準構造詳圖梁平法施工圖標準構造詳圖3.2.1抗震樓層框架梁縱向鋼筋構造抗震樓層框架梁縱向鋼筋構造Ln1/3Ln1/4Ln1/3Ln1/4Ln1/3Ln1/4Ln1/30.4LaE15d15dLaE0.5hc+5dLaE0.5hc+5dLaE0.5hc+5dLaE0.5hc+5dhcLn1hcLn2hc一、二級抗震等級樓層框架梁KL一、二級抗震等級樓

31、層框架梁KL通長筋通長筋Ln1/4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2梁平法施工圖標準構造詳圖梁平法施工圖標準構造詳圖3.2.1抗震樓層框架梁縱向鋼筋構造抗震樓層框架梁縱向鋼筋構造n1.上部非通長縱筋的截斷位置上部非通長縱筋的截斷位置 自柱邊算起,其長度統(tǒng)一取值:第一排時為自柱邊算起,其長度統(tǒng)一取值:第一排時為l0/3,第二排時為第二排時為l0/4,若由多于三排的非通長鋼筋設計,若由多于三排的非通長鋼筋設計,則依據(jù)設計確定具體的截斷位置;則依據(jù)設計確定具體的截斷位置;l0取值:端支座處,取值:端支座處,l0取值為本跨凈跨值,中間支取值為本跨凈跨值,中

32、間支座處,座處,l0取值為左右兩跨梁凈跨值的較大值。取值為左右兩跨梁凈跨值的較大值。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2梁平法施工圖標準構造詳圖梁平法施工圖標準構造詳圖3.2.1抗震樓層框架梁縱向鋼筋構造抗震樓層框架梁縱向鋼筋構造n2.上部通長筋的構造要求上部通長筋的構造要求梁端支座上部縱筋延伸至跨中梁端支座上部縱筋延伸至跨中1/3凈跨范圍內(nèi)連接;凈跨范圍內(nèi)連接;框架梁設置箍筋的肢數(shù)多于框架梁設置箍筋的肢數(shù)多于2根,且當跨中通長鋼根,且當跨中通長鋼筋僅為筋僅為2根時,補充設計的架立鋼筋與非貫通鋼筋根時,補充設計的架立鋼筋與非貫通鋼筋的搭接長度為的搭接

33、長度為150mm 。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2梁平法施工圖標準構造詳圖梁平法施工圖標準構造詳圖3.2.1抗震樓層框架梁縱向鋼筋構造抗震樓層框架梁縱向鋼筋構造n3.縱筋在端支座錨固要求縱筋在端支座錨固要求 直錨形式直錨形式 柱截面沿框架方向的高度柱截面沿框架方向的高度 hc減柱保護層減柱保護層c c大于大于等于縱向受力鋼筋的最小錨固長度時,縱筋在等于縱向受力鋼筋的最小錨固長度時,縱筋在端支座可以采用直錨形式端支座可以采用直錨形式 ; 錨固長度取值為錨固長度取值為max(laE,0.5hc+5d) 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

34、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2梁平法施工圖標準構造詳圖梁平法施工圖標準構造詳圖3.2.1抗震樓層框架梁縱向鋼筋構造抗震樓層框架梁縱向鋼筋構造n3.縱筋在端支座錨固要求縱筋在端支座錨固要求 彎錨形式彎錨形式 柱截面沿框架方向的高度柱截面沿框架方向的高度 hc減柱保護層減柱保護層c c小于小于縱向受力鋼筋的最小錨固長度時,縱筋在端支縱向受力鋼筋的最小錨固長度時,縱筋在端支座可以采用彎錨形式;座可以采用彎錨形式; 錨固長度取值為錨固長度取值為水平長度取值水平長度取值0.4laE,豎直長,豎直長度度15d。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2梁平法施工圖

35、標準構造詳圖梁平法施工圖標準構造詳圖3.2.1抗震樓層框架梁縱向鋼筋構造抗震樓層框架梁縱向鋼筋構造n4. 下部縱筋在中間支座錨固和連接下部縱筋在中間支座錨固和連接 縱筋伸入中間支座的錨固長度取值為縱筋伸入中間支座的錨固長度取值為max(laE,0.5hc+5d)抗震框架梁下部縱筋可貫通中柱支座抗震框架梁下部縱筋可貫通中柱支座 ,連接范圍,連接范圍為抗震箍筋加密區(qū)以外至柱邊緣為抗震箍筋加密區(qū)以外至柱邊緣ln/3位置位置 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2梁平法施工圖標準構造詳圖梁平法施工圖標準構造詳圖3.2.2抗震屋面框架梁縱向鋼筋構造抗震屋面框架梁

36、縱向鋼筋構造n1.梁端縱向鋼筋構造梁端縱向鋼筋構造 柱外側縱筋柱外側縱筋錨入梁中錨入梁中屋面梁柱屋面梁柱節(jié)點節(jié)點梁上部縱筋梁上部縱筋錨入柱中錨入柱中任務解析任務解析柱外側縱筋柱外側縱筋錨入梁中錨入梁中屋面梁柱屋面梁柱節(jié)點節(jié)點梁上部縱筋梁上部縱筋錨入柱中錨入柱中柱外側縱筋:柱外側縱筋:伸至柱頂水平彎折伸至柱頂水平彎折12d12d,柱內(nèi)側鋼筋:柱內(nèi)側鋼筋:根據(jù)梁高判斷錨固形式根據(jù)梁高判斷錨固形式梁上部縱筋:梁上部縱筋:伸至柱外側縱筋內(nèi)側向下伸至柱外側縱筋內(nèi)側向下彎折,豎直搭接長度為大于等于彎折,豎直搭接長度為大于等于1.7l1.7laEaE。柱外側縱筋:柱外側縱筋:向上伸至梁頂水平彎折向上伸至梁頂

37、水平彎折錨固長度自梁底算起大于等于錨固長度自梁底算起大于等于1.5l1.5laEaE 柱內(nèi)側鋼筋:柱內(nèi)側鋼筋:根據(jù)梁高判斷錨固形式根據(jù)梁高判斷錨固形式梁上部鋼筋:梁上部鋼筋:彎折伸至梁底,當梁有彎折伸至梁底,當梁有加腋時伸至腋的根部位置。加腋時伸至腋的根部位置。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2梁平法施工圖標準構造詳圖梁平法施工圖標準構造詳圖3.2.3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鋼筋構造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鋼筋構造n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縱筋截斷點距離支座邊緣的距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縱筋截斷點距離支座邊緣的距離統(tǒng)一取值為離統(tǒng)一取值為0.1lni,lni為本跨梁的凈跨值。為本跨梁的凈

38、跨值。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2梁平法施工圖標準構造詳圖梁平法施工圖標準構造詳圖3.2.4框架梁加腋鋼筋構造框架梁加腋鋼筋構造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2梁平法施工圖標準構造詳圖梁平法施工圖標準構造詳圖 3.2.4框架梁加腋鋼筋構造框架梁加腋鋼筋構造n 加腋鋼筋根數(shù)加腋鋼筋根數(shù) 當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縱筋根數(shù)為當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縱筋根數(shù)為n時,該處加腋時,該處加腋斜筋的根數(shù)則為斜筋的根數(shù)則為n-1根,并插空布置。根,并插空布置。 n 錨固長度錨固長度 錨固長度自截面變化位置算起錨固長度自截面變

39、化位置算起laE(la),中柱),中柱兩側腋底部斜筋可采用貫通方式兩側腋底部斜筋可采用貫通方式 。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2梁平法施工圖標準構造詳圖梁平法施工圖標準構造詳圖 3.2.4框架梁加腋鋼筋構造框架梁加腋鋼筋構造n 加腋范圍內(nèi)非箍筋設置加腋范圍內(nèi)非箍筋設置 加腋范圍內(nèi)的箍筋設置與梁端箍筋配置相同。加腋范圍內(nèi)的箍筋設置與梁端箍筋配置相同。 抗震框架梁時,加腋梁的抗震箍筋加密區(qū)長度抗震框架梁時,加腋梁的抗震箍筋加密區(qū)長度包含兩部分:一部分是加腋部位包含兩部分:一部分是加腋部位c1的長度,另一的長度,另一部分為按非加腋梁截面高度計算的加密

40、區(qū)長度。部分為按非加腋梁截面高度計算的加密區(qū)長度。 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2梁平法施工圖標準構造詳圖梁平法施工圖標準構造詳圖3.2.5框架梁、屋面框架梁中間支座縱向鋼筋構造框架梁、屋面框架梁中間支座縱向鋼筋構造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頂平頂平底不平底不平屋面屋面框架梁框架梁底平底平頂不平頂不平高截面梁的支座上部縱筋同端支座錨固構造要求,注意:彎折后15d是從截面高度小的梁頂面算起;低截面梁支座上部縱筋錨固要求為伸入支座錨固長度1.6laE。支座上部縱筋貫通:梁截面高度大的梁縱筋錨固同端支座錨固

41、構造要求相同;小截面梁的縱筋錨固同中間支座錨固構造要求相同。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2梁平法施工圖標準構造詳圖梁平法施工圖標準構造詳圖3.2.5框架梁、屋面框架梁中間支座縱向鋼筋構造框架梁、屋面框架梁中間支座縱向鋼筋構造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2梁平法施工圖標準構造詳圖梁平法施工圖標準構造詳圖3.2.5框架梁、屋面框架梁中間支座縱向鋼筋構造框架梁、屋面框架梁中間支座縱向鋼筋構造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頂平頂平底不平底不平框架梁框架梁底平底平頂

42、不平頂不平梁截面高度大的支座上部縱筋錨固要求同端支座錨固構造要求;梁截面高度小的支座上部縱筋錨固要求為伸入支座錨固長度laE。c/c/(hc-50hc-50)1/61/6時,支座兩邊相同直徑的下部縱筋可連續(xù)布置;c/hcc/hc1/61/6時,低截面梁的下部縱向鋼筋伸入支座的錨固長度與端支座相同,高截面梁下部縱向鋼筋伸入支座的錨固長度為laE。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 縱筋無法直錨時,要求平直段長度縱筋無法直錨時,要求平直段長度0.4laE(la),), 彎折長度為彎折長度為15d。 屋面和樓屋面和樓面框架梁面框架梁兩端寬度兩端寬度不等的中不等的中

43、間支座間支座 平直段長度平直段長度laE(la)時,縱筋可采用直錨。)時,縱筋可采用直錨。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2梁平法施工圖標準構造詳圖梁平法施工圖標準構造詳圖3.2.6箍筋、附加箍筋、吊筋構造箍筋、附加箍筋、吊筋構造n箍筋構造要求箍筋構造要求n附加箍筋附加箍筋n吊筋構造吊筋構造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箍筋構造要求箍筋構造要求 一、二級抗震等級一、二級抗震等級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箍筋構造要求箍筋構造要求 三、四級抗震等級三、四級抗震等級任

44、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3鋼筋工程量計算方法鋼筋工程量計算方法3.3.1梁上部鋼筋長度計算方法梁上部鋼筋長度計算方法n1.1.上部通長鋼筋長度上部通長鋼筋長度 p上部通長鋼筋長度計算公式:上部通長鋼筋長度計算公式:n當端支座寬度當端支座寬度hc柱保護層柱保護層claE時,錨固長度時,錨固長度=端支座端支座寬度寬度hc柱保護層柱保護層cn當端支座寬度當端支座寬度hc柱保護層柱保護層claE時,錨固長度時,錨固長度=端支端支座寬度座寬度hc柱保護層柱保護層c+12 左、右錨固長度各支座寬度之和各跨凈跨值長度nl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

45、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3鋼筋工程量計算方法鋼筋工程量計算方法3.3.1梁上部鋼筋長度計算方法梁上部鋼筋長度計算方法n2.2.支座非貫通鋼筋長度支座非貫通鋼筋長度p端支座非貫通鋼筋長度計算公式:端支座非貫通鋼筋長度計算公式:p中間支座非貫通鋼筋長度計算公式:中間支座非貫通鋼筋長度計算公式: 錨固長度負彎矩鋼筋延伸長度長度支座寬度負彎矩鋼筋延伸長度長度 2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3鋼筋工程量計算方法鋼筋工程量計算方法 3.3.1梁上部鋼筋長度計算方法梁上部鋼筋長度計算方法n3.3.架立鋼筋長度架立鋼筋長度p架立鋼筋長度計算公

46、式:架立鋼筋長度計算公式: n搭接長度搭接長度:當梁上部縱筋既有貫通筋又有架立鋼筋時,:當梁上部縱筋既有貫通筋又有架立鋼筋時,架立鋼筋與非貫通鋼筋的搭接長度為架立鋼筋與非貫通鋼筋的搭接長度為150mm。搭接長度通縱筋伸出長度本跨凈跨值左右非貫長度2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3鋼筋工程量計算方法鋼筋工程量計算方法3.3.2梁下部鋼筋長度計算方法梁下部鋼筋長度計算方法 n1.1.下部通長鋼筋長度下部通長鋼筋長度 p下部通長鋼筋長度計算公式同上部通長鋼筋長度計算公下部通長鋼筋長度計算公式同上部通長鋼筋長度計算公式。式。n2.下部非通長鋼筋長度下部非

47、通長鋼筋長度p下部非通長鋼筋長度計算公式:下部非通長鋼筋長度計算公式:右錨固長度左錨固長度凈跨值長度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3鋼筋工程量計算方法鋼筋工程量計算方法3.3.2梁下部鋼筋長度計算方法梁下部鋼筋長度計算方法 n3.下部不伸入支座鋼筋長度下部不伸入支座鋼筋長度 p下部不伸入支座鋼筋長度計算公式:下部不伸入支座鋼筋長度計算公式:ninll1 . 02凈跨值長度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3鋼筋工程量計算方法鋼筋工程量計算方法 3.3.3梁中部鋼筋長度計算方法梁中部鋼筋長度計算方法n構造

48、鋼筋長度計算公式:構造鋼筋長度計算公式:n受扭鋼筋長度計算公式:受扭鋼筋長度計算公式:錨固長度取值錨固長度取值:構造鋼筋的錨固長度值為構造鋼筋的錨固長度值為15d;受扭鋼筋的錨固長度取值與縱向受力鋼筋相同,通常取受扭鋼筋的錨固長度取值與縱向受力鋼筋相同,通常取max(0.5hc+5d,laE)。)。15d2 凈跨值長度錨固長度凈跨值長度2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3鋼筋工程量計算方法鋼筋工程量計算方法 3.3.4箍筋和拉筋計算方法箍筋和拉筋計算方法 n箍筋根數(shù)計算公式:箍筋根數(shù)計算公式:n拉筋根數(shù)計算公式:拉筋根數(shù)計算公式:1-150-2非加

49、密區(qū)間距非加密區(qū)長度加密區(qū)間距加密區(qū)長度根數(shù)12502非加密區(qū)箍筋間距梁凈跨根數(shù)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3鋼筋工程量計算方法鋼筋工程量計算方法 3.3.5懸臂梁鋼筋計算方法懸臂梁鋼筋計算方法 n上部第一排鋼筋長度計算公式:上部第一排鋼筋長度計算公式:n上部第一排下彎鋼筋長度按圖紙設計計算;上部第一排下彎鋼筋長度按圖紙設計計算;al12d-錨固長度梁保護層懸挑梁凈長長度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3鋼筋工程量計算方法鋼筋工程量計算方法 3.3.5懸臂梁鋼筋計算方法懸臂梁鋼筋計算方法 n上部第二

50、排鋼筋長度計算公式:上部第二排鋼筋長度計算公式:n下部鋼筋長度計算公式:下部鋼筋長度計算公式:al75. 0錨固長度懸挑梁凈長長度12d-錨固長度梁保護層懸挑梁凈長長度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梁平法施工圖知識解析n 3.3鋼筋工程量計算方法鋼筋工程量計算方法 3.3.6懸臂梁鋼筋計算方法懸臂梁鋼筋計算方法 n吊筋長度計算公式:吊筋長度計算公式:n加腋鋼筋形式:加腋鋼筋形式:端部加腋鋼筋端部加腋鋼筋和和中間支座加腋鋼筋中間支座加腋鋼筋 長度計算公式為:長度計算公式為: 端部加腋鋼筋長度端部加腋鋼筋長度=加腋斜長加腋斜長+2laE 中間支座加腋鋼筋長度中間支座加腋鋼筋長度

51、=支座寬度支座寬度+加腋斜長加腋斜長2+2laE220d250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長度任務解析任務解析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梁鋼筋翻樣與算量實訓梁鋼筋翻樣與算量實訓任務操作任務操作平法梁圖上作業(yè)法實訓一平法梁圖上作業(yè)法實訓一 KL1的截面尺寸為的截面尺寸為250700,第一、三跨軸線跨度,第一、三跨軸線跨度6000mm,第,第二跨軸線跨度為二跨軸線跨度為1800mm,框架梁的集中標注和原位標注見上圖,框架梁的集中標注和原位標注見上圖所示所示 。作為支座的框架柱。作為支座的框架柱KZ1截面尺寸為截面尺寸為700750,作為,作為KL1支支座的寬度為座的寬度為700mm,支座偏中情況:對于第一、三跨來說是偏

52、內(nèi),支座偏中情況:對于第一、三跨來說是偏內(nèi)550mm,偏外,偏外150mm。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梁鋼筋翻樣與算量實訓梁鋼筋翻樣與算量實訓(1)“平法梁圖上作業(yè)法平法梁圖上作業(yè)法”的目標的目標1)目標是:根據(jù))目標是:根據(jù)“平法梁平法梁”的原始數(shù)據(jù),計算鋼筋。的原始數(shù)據(jù),計算鋼筋。2)原始數(shù)據(jù):)原始數(shù)據(jù):軸線數(shù)據(jù)、柱和梁的截面尺寸;軸線數(shù)據(jù)、柱和梁的截面尺寸;“平法梁平法梁”集中標注和原位標注的數(shù)據(jù)。集中標注和原位標注的數(shù)據(jù)。3)計算結果:)計算結果:各種鋼筋規(guī)格、形狀、細部尺寸、根數(shù)(包括梁的上部通長筋、支各種鋼筋規(guī)格、形狀、細部尺寸、根數(shù)(包括梁的上部通長筋、支座負筋、架立筋、下部縱筋、側面構造

53、鋼筋、側面抗扭鋼筋、箍筋座負筋、架立筋、下部縱筋、側面構造鋼筋、側面抗扭鋼筋、箍筋和拉筋)。和拉筋)。(2)工具)工具 1)多跨梁柱的示意圖,不一定按比例繪制,只要表示出軸線尺寸、)多跨梁柱的示意圖,不一定按比例繪制,只要表示出軸線尺寸、柱寬及偏中情況;柱寬及偏中情況; 2)梁內(nèi)鋼筋布置的)梁內(nèi)鋼筋布置的“七線圖七線圖”(一般為上部縱筋(一般為上部縱筋3線、下部縱筋線、下部縱筋4線),要求不同的鋼筋分線表示見下圖;線),要求不同的鋼筋分線表示見下圖;任務操作任務操作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梁鋼筋翻樣與算量實訓梁鋼筋翻樣與算量實訓3)同時,在每跨梁支座的左右兩端畫出每跨)同時,在每跨梁支座的左右兩端畫出每

54、跨ln/3和和ln/4的大概位置;的大概位置;4)圖的下方空地用作中間數(shù)據(jù)的計算。如果有條件,可以把圖中的原)圖的下方空地用作中間數(shù)據(jù)的計算。如果有條件,可以把圖中的原始數(shù)據(jù)、中間數(shù)據(jù)和計算結果用不同顏色的數(shù)據(jù)表示,更便于觀看。始數(shù)據(jù)、中間數(shù)據(jù)和計算結果用不同顏色的數(shù)據(jù)表示,更便于觀看。 (3)步驟)步驟1)按一道梁的實際形狀畫出多跨梁柱示意圖,包括軸線尺寸、柱寬及)按一道梁的實際形狀畫出多跨梁柱示意圖,包括軸線尺寸、柱寬及偏中情況、每跨梁偏中情況、每跨梁ln3和和ln4的大概位置以及梁的的大概位置以及梁的“七線圖七線圖”框架;框架;2)按照)按照“先定性、后定量先定性、后定量”的原則,畫出梁

55、的各層上部縱筋和下部縱的原則,畫出梁的各層上部縱筋和下部縱筋的形狀和分布圖,同層次的不同形狀或規(guī)格的鋼筋要畫在筋的形狀和分布圖,同層次的不同形狀或規(guī)格的鋼筋要畫在“七線圖七線圖”中不同的線上,梁兩端的鋼筋彎折部分要按構造要求逐層向內(nèi)縮進;中不同的線上,梁兩端的鋼筋彎折部分要按構造要求逐層向內(nèi)縮進;任務操作任務操作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梁鋼筋翻樣與算量實訓梁鋼筋翻樣與算量實訓 3)標出每種鋼筋的根數(shù)見下圖)標出每種鋼筋的根數(shù)見下圖 任務操作任務操作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梁鋼筋翻樣與算量實訓梁鋼筋翻樣與算量實訓4)根據(jù)梁下方標出軸線尺寸、柱寬及偏中數(shù)據(jù)。)根據(jù)梁下方標出軸線尺寸、柱寬及偏中數(shù)據(jù)。5)計算并標注每跨

56、梁的凈跨尺寸、)計算并標注每跨梁的凈跨尺寸、ln/3和和ln/4等數(shù)據(jù)見下圖:等數(shù)據(jù)見下圖:任務操作任務操作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梁鋼筋翻樣與算量實訓梁鋼筋翻樣與算量實訓6)在圖下方的中間數(shù)據(jù)區(qū),計算在圖下方的中間數(shù)據(jù)區(qū),計算“所有的彎折長度都為所有的彎折長度都為15d”、laE的數(shù)值、的數(shù)值、“直錨部分長度梯度直錨部分長度梯度”的數(shù)值。的數(shù)值。7)計算)計算“0.5he+5d”的數(shù)據(jù),并把它與的數(shù)據(jù),并把它與“l(fā)aE”比較,取其大者作為比較,取其大者作為中間支座錨固長度;中間支座錨固長度; 任務操作任務操作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梁鋼筋翻樣與算量實訓梁鋼筋翻樣與算量實訓8)根據(jù)已有的數(shù)據(jù)計算每根鋼筋的長度,并

57、把它標在相應的鋼筋)根據(jù)已有的數(shù)據(jù)計算每根鋼筋的長度,并把它標在相應的鋼筋上。上。9)下面進行箍筋的計算:畫出箍筋的形狀,計算并標出箍筋的細)下面進行箍筋的計算:畫出箍筋的形狀,計算并標出箍筋的細部尺寸(見下圖)。部尺寸(見下圖)。任務操作任務操作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梁鋼筋翻樣與算量實訓梁鋼筋翻樣與算量實訓10)計算)計算“2hb”的數(shù)值,并把它與的數(shù)值,并把它與“500”比較,取其大者作為箍筋加比較,取其大者作為箍筋加密區(qū)尺寸。密區(qū)尺寸。11)逐跨計算箍筋根數(shù)。)逐跨計算箍筋根數(shù)。 12)計算梁的)計算梁的“側面構造鋼筋側面構造鋼筋”(如:(如:G410),其錨固長度為),其錨固長度為15d。 13)計算側面構造鋼筋的)計算側面構造鋼筋的“拉筋拉筋”(如(如8)。)。14)計算梁的)計算梁的“側面抗扭鋼筋側面抗扭鋼筋“(如:(如:N416),其錨固長度為),其錨固長度為laE。 任務操作任務操作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梁鋼筋翻樣與算量實訓梁鋼筋翻樣與算量實訓 本例三跨框架梁,一頭帶懸挑。本例三跨框架梁,一頭帶懸挑。 KL2的截面尺寸為的截面尺寸為250700,第一、三跨軸線跨度為,第一、三跨軸線跨度為6000mm,第二跨軸線跨度為,第二跨軸線跨度為1800mm;懸挑端從軸線外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