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文學(xué)專業(yè)古代漢語考試大綱_第1頁
漢語言文學(xué)專業(yè)古代漢語考試大綱_第2頁
漢語言文學(xué)專業(yè)古代漢語考試大綱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Lala期末復(fù)習(xí)資料古代漢語完善版Lala完善版-古代漢語復(fù)習(xí)提綱一、文字1何謂“六書”?辨析常用漢字的造字法。(P73-79 )六書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zhuǎn)注、假借。許慎說文解字:-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 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 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轉(zhuǎn)注, 轉(zhuǎn)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 依聲托事,令長是也。(1)象形。把事物的輪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畫出來。如:日、月、鳥、 魚、鹿、羊、耳、門、馬、禾、鼎、壺、網(wǎng)、手、象。(

2、2)指事。是一種用記號指出事物特點的造字方法口:上、下、亦、本、 末、寸、丹、十、刃、甘、二。(3) 會意。是由兩個以上的形體組成,把它們的意義組合成一個新的意義, 讓人們看了可以體會出來。如:步、逐、斗、莫、牧、涉、既、旦、糞、伐、 采、春、朝。(4)形聲。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聲符兩部分組成,意符表示意義范疇, 聲符表示讀音類別。如:杞、物、江、里、旌、歌、悲、視、疆、聞、誠、 指、問、礎(chǔ)、載、防、帛、都、徒。2. 漢字的形體變化有哪些表現(xiàn)?(P79)從總體上來看,漢字的形體演變,分為字形體態(tài)的變化(即“筆勢”,或稱“筆畫的姿態(tài)”)和字形結(jié)構(gòu)(簡稱“結(jié)構(gòu)”)的變化。漢字字形體態(tài)的 變化,主

3、要表現(xiàn)為筆勢和筆意的走向、呈現(xiàn)的狀態(tài),即一般所說的字體風(fēng)格, 或書體。字形結(jié)構(gòu)的變化,則表現(xiàn)為結(jié)構(gòu)的繁復(fù)和簡化、分化和同化,以及 訛變等。從甲骨文金文演變到楷書,固然有結(jié)構(gòu)上的變化, 但主要是一種筆勢的變革。3. 隸書的產(chǎn)生在漢字發(fā)展史上有何影響? (P79)隸書是漢字演變史上重要的轉(zhuǎn)折點,是古今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嶺。(1 )把小篆不規(guī)則的曲線或勻圓的線條變成方折的筆畫,使字形變得平直 方正;(2 )改變了少數(shù)偏旁的形體,是一次重要的簡化。4. 異體字的類別、形體分歧以及異體字的判定。(P79-81 )從古書上看,異體字可以分為兩大類:(1 )兩個字并駕齊驅(qū),都是常見的字。如:詠詠睹覩綫線嶽岳憑

4、憑俯俛鶏雞雁鴈賸剩煙煙脣唇(2)一個字常見,一個字罕見。如:地墜俯頫時峕坤堃異體字形體上的分歧 有五種情況:(1 )會意字和形聲字的分別。如:是形聲,“憑”是會意,是形聲,岳 是會意。(2) 意符的不同。如:詠詠、睹覩、鶏雞、雁鴈、歎嘆。(3) 聲符的不同。如:綫線、煙煙、時峕。(4) 意符聲符都不同。如:“賸”,從貝,朕聲,“?!?,從刀,乘聲。(5) 變換各種成分的位置。如:“雜”字本寫作“襍”,后來作“雜”,“衣”只占了左上角,并變了形狀,“集”下面的“木”搬到左下角去了。異體字的判定一一我們所說的的異體字是音義完全相同,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但有三種情況不能認為是異體字的:(1

5、)有些字,雖然意義相近,后代讀音也相同,但不能把它們當作異體字。 如:“寘”和“置”、“寔”和“實”。(2) 有些字,雖然自古同音,但意義廣狹不同,有相通之處,也有不通之處,因而也不能看作異體字。如:“遊”和“游”、“修”和“脩”、“雕”和“凋”。(3) 有些字只偶爾通用,更不能認為是異體字。 口:八月剝棗的“剝”用 作“撲”、四之日其蚤的“蚤”用作“早”。5. 簡化字的形體來源是什么? ( P82)(1) 采用歷代的簡體字或俗禮。如:亂、體、寶、盡、對、辦、繼、杰。(2) 采用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的簡化字。如:隊、階、擊、講、幣、徹底、進、 論。(3 )采用古字和筆畫比較簡單的異體字或通用字。如:云

6、、禮、棄、無、 從、個、氣、網(wǎng)。(4) 采用同音字代替。如:“丑”兼代“醜”、“里”兼代“裏”、“干”兼代 “干、幹、乾、榦”、“谷”兼代“谷、穀”、“發(fā)”兼代“發(fā)、髮”、“斗”兼代“斗、鬭”。(5) 利用草書楷化的辦法。如:書、為、偉、樂、東。6. 說文及說文四大家。(P546 548)說文解字,東漢許慎編,這部書是我國第一部系統(tǒng)比較完備的字典,共收字九千三百五十三個 (9353),另有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個(1163)。說文解字收錄了漢代能見到的古文字,是研究古漢語和古文字學(xué)極為重要的 資料,書中所收的字都是先列小篆形體,然后進行說解,每字先說字義,后釋形體。清代研究說文解字之風(fēng)盛行,給這部

7、書作注疏的人很多,比較著名 的四大家分別是: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朱駿聲說文通訓(xùn)定聲、桂馥說 文義證、王筠說文句讀。、詞匯1.古今詞義的異同有哪幾種情況?舉例說明。(P84-85 )(1)古今意義基本未變。如:馬、牛、羊、山、水、日、月、人、手。(2)古今意義完全不同。如:“綢”古代是纏繞的意思,現(xiàn)在有未雨綢繆這種成語中的含義,已經(jīng)不是纏繞的意思了、“該”古代是完備的意思,現(xiàn)在應(yīng)當?shù)囊馑?。?)古今意義之間,既有聯(lián)系,又有發(fā)展;既有某些相同之點,又有各種 不同之處。2. 辨析古今詞義的變化。(P85-90)(1)詞義范圍的差異。詞義擴大:“菜”古義專指蔬菜,不包含肉類、蛋類等,今義則涵蓋范 圍較廣

8、,都有包含;“睡”古義專指坐著打瞌睡,今義則擴大為不管坐著睡 還是躺下睡,白天還是晚上睡,都叫做睡。詞義縮小:“宮”上古泛指房屋,秦漢以后漸漸變?yōu)橹挥蟹饨ǖ弁鯇m殿、 及現(xiàn)代的文化娛樂場所才叫做宮; “瓦”古義指紡錘、瓦鍋、瓦片等,今義 主要指蓋房頂用得建筑材料。詞義轉(zhuǎn)移:“暫”在漢以前是突然、一下子的意思,現(xiàn)在漸漸發(fā)展為不 久、短暫的意思;“湯”本義是熱水,其作為熱水的意思在今天只有在成語 赴湯蹈火中才有,湯的今義則是米湯、菜湯等。(2 )詞義感情色彩的差異。意義褒貶:“古褒今貶”的如:“復(fù)辟”(古義為恢復(fù)君位)、“爪牙”(古 義為勇猛得力的幫手,今義為走狗);“古貶今褒”的如:“鍛煉”(古義

9、除了 冶煉的意義外,還有玩弄法律對人進行誣陷的意思)、“謗”(古義是批評評論,今義誹謗)。詞義輕重:“古輕今重”的如:“誅”(古義責(zé)備,后發(fā)展為殺戮);“古 重今輕”的如:“感激”(古義憤激,今義只是感謝)注意:我們所謂“古”這個一個歷史的概念,同樣屬于古代漢語,先秦的 情況就和漢魏六朝不同,漢魏六朝又和唐宋不同。而且“古”和“今”也不 是一刀兩斷截然分開的。還應(yīng)注意,古代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有一個很大的差別, 現(xiàn)代漢語以雙音詞為主,古代漢語以單音詞為主。3. 詞的本義指的是什么?如何探求詞的本義? (P90-93)所謂詞的本義,就是詞的本來意義, 但不一定都是原始意義。(或者說, 詞的本義是與詞的

10、書寫形式相對應(yīng),并有文獻參證的詞的最早意義。)探求詞的本義:(1)從分析字形入手,了解字形演變的歷史, 特別要當心字體訛傳的情形, 才能避免因訛生訓(xùn)的錯誤。(2 )要注意意義與字形之間的關(guān)系,如果意義與字形毫無聯(lián)系,這個意義 就可能不是本義。所以總的來說,探求詞的本義時,不僅要分析字形,還必須要有語言資 料來加以證實,這是檢驗本義是否可靠的重要依據(jù)。4. 舉例說明本義發(fā)展出引申義的基本方式。(P96)從本義與引申義所表示的內(nèi)容看,由具體到抽象,由個別到一般,是本義發(fā)展為各種引申義的基本方式。如:(1)“網(wǎng)”的本義是用繩編織成的捕魚或鳥獸的工具,后來引申為廣泛搜 求的意思。(2)“踵”的本義是腳

11、后跟,后來引申為繼承。(3)“市”的本義是做買賣的地方,直到唐以后它的意義才由特指城市內(nèi) 的商業(yè)區(qū)而演變?yōu)橹刚麄€城市、都市。(4)“特”的本義是公牛,后來引申為男性配偶,后來又引申為杰出的人 才。5. 辨析下列各組同義詞。(郭錫良古代漢語 P888-904及王力古漢語字典)(1)一 / 壹 P904現(xiàn)代漢語中“壹”是“一”的大寫,但在古代兩個字意義和用法都有不 同。“一”是具體的數(shù)字,“壹”是抽象的概念,表示專一、無二心;“壹”一般只用于“專一”的意義,“一”除了用作具體的基數(shù)外,還用作動詞或形容詞,表示統(tǒng)一、一致;“壹”和“一”有時也可互相借用。(2)二 / 貳 P96“二”數(shù)詞不專一、不一

12、致,如:勿以老妾故持二心、口不二價;“貳”副的,如:建其正,立其二不專一,如:以其無禮于晉,且二于楚也不一致,女口:法不二后王重復(fù),女口:有顏回者好學(xué),不遷怒, 不二過數(shù)詞“二”的大寫。(3)疾 / 病 P26“病”常指病得很重,“疾”則常指一般的生病。“疾病”連用時有兩種 情況,一種是“病”含有“病重”的意思,一種是“疾病”是同義搭配的雙 音詞,和現(xiàn)代漢語沒有區(qū)別。(4)貧 / 窮 P314在古代,缺乏衣食錢財一般叫做“貧”。不得志,沒有出路叫做“窮”。注:“困”、“窮”連用時也含有“貧窮”的意思。(5)世 / 代 P348上古時父子相繼為一世,“代”則指朝代,如“三代”指三個朝代,不指三代

13、人,而三世則指祖孫三代。唐太宗李世民避諱“世”字,從此,“世”這個意義便被“代”取代。(6)追/逐“追” P514追趕,如:少師歸,請追楚師追求,如:背繩墨以追曲 兮,競周容以為度追溯,回溯,如:復(fù)修舊德,以追念前勛補救,如: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du 1(堆),女口:追琢其章,金玉其相;“逐” P510追趕,女口:遂逐齊師追求,女口:誤逐世間樂競爭,女口: 中世逐于智謀,當今爭于氣力驅(qū)逐,趕走,如:是孔丘斥逐于魯君,曾不 用于世也。(7)恥 / 辱 P328(書中為“羞、恥、辱”的辨析)“羞”只是羞愧,在程度上沒有“恥”、 “辱”重?!皭u”、“辱”用于名詞時是同義詞,用于動詞時,則意義不

14、同, “恥之”是表示以他為可恥,“辱之”是表示侮辱他或是他受辱,這樣的用法“恥”和“辱”是不能互換的。(8)再/復(fù)“再” P483意思是第二次,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復(fù)” P115回來,回去,如:至今九年而不復(fù)報復(fù),如:有北面復(fù) 匈奴之志再,又,如:冀復(fù)得兔,兔不可復(fù)得回答,如:王辭而不復(fù) 免除賦稅徭役,如:沛幸得復(fù),豐未復(fù)通“復(fù)(複)”,夾層的,如:從復(fù)道望見諸將往往數(shù)人偶語。(9)敗/負“敗” P8毀壞,敗壞,女口:魚餒而肉敗,不食失敗,打敗仗,與“勝” 相對,如:秦數(shù)敗趙軍衰落,凋殘,如:墮蟬翻敗葉,棲鳥定寒枝;“負” P114背,用背駝東西,如:負石自投于河背靠著,如:四戰(zhàn)

15、之國貴守戰(zhàn),負海之國歸攻戰(zhàn)違背,背棄,女口:項羽負約失敗,與“勝” 相對,如: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虧欠,如:通家商負責(zé)熟巨萬。(10)俱 / 具 P903“俱”和“具”不僅字形不同,古音也不同。“俱”是見母,侯部,“具” 是群母,侯部;作動詞時,“俱”表示在一起,同去或者同來, “具”表示準 備、具有;作副詞時,“俱”是偕、同的意思,用來表示主語的范圍,“具”表示盡、悉、統(tǒng)統(tǒng)?!咀ⅰ吭谙惹亍熬摺庇米鞲痹~,偶然可作“俱”講。(11)完 / 備 P14這兩個字都有“全”的意思,但側(cè)重點不同。 “備”著重在數(shù)量,有“應(yīng) 有盡有”的意思,“養(yǎng)備而動時”不能換成“養(yǎng)完而動時” 。“完”著重在完 整,杜

16、甫石壕吏“出入無完裙”不能換成“出入無備裙” 。(12)軍 / 師/ 士 / 卒 / 兵 P888這幾個字各有多義,只有作為軍事方面的用詞,在一定場合下用法有些 相近,但基本意義仍是不同的。“軍”和“師”都是集體名詞,指軍隊。(同是指軍隊,在先秦“師”字一般指出征在外的軍隊,而“軍”則不是,漢代以后,多用“軍”字指軍 隊,“師”字逐漸很少用來指軍隊,“軍字也就可以指出征在外的軍隊”。)“軍”和“師”又都用作軍隊的編制單位。(“軍”是春秋以后軍隊最大的編制單位,一軍是一萬二千五百人,“師”是西周以前軍隊的最大編制,一師是二千五百人,后代往往沿用“軍”、“師”為軍隊的打的編制單位,一 般“師”比“

17、軍”小,人數(shù)因時代或轄蜀而有所不同。)“士”是武士、甲士,上古用軍戰(zhàn)的時代,“士”是戰(zhàn)車上的甲士,與作為步兵的“卒”是不同的。“卒”是步兵,“卒”也用作軍隊的編制單位,是比“伍(五人)”大的基層編制。“兵”是兵器,上古時代,“兵”一般不當兵卒講,戰(zhàn)國以后,“兵”也可以當軍隊講,漢代以后,“并”逐漸與“卒”完全同義,可以用來指士兵。(13)領(lǐng) / 頸/ 項 P889“領(lǐng)”是脖子,“頸”是脖子的前部,“延頸”是伸長脖子的前部,向高 而遠的地方瞭望,“引領(lǐng)”是伸長脖子向前面望?!邦I(lǐng)”引申為衣領(lǐng)、領(lǐng)子,再引申為率領(lǐng),這都是“頸”沒有的意思。后來“領(lǐng)” 一般不用本義,只用 它的引申義,于是“項”代替了

18、“領(lǐng)”。“項”是脖子的后部。(14)飢 / 饑/ 餓 P897“饑”是饑荒,“飢”是肚子餓,“餓”是挨餓,餓得很嚴重。“饑”和“飢”古音本不同,“饑”是見母,微部,“飢”是見母,脂部。 其意義分別也十分清楚:饑荒是指年成不好,沒有糧食吃,飢是肚子餓,與飽相對。漢代以后?!梆嚒焙汀帮|”大約已變成同音字,漢字簡化后,“饑”并入“飢”?!帮|”和“餓”雖然都是因為沒吃食物而產(chǎn)生的一種現(xiàn)象,但程度不同,本來分別很嚴?!帮|”是肚子空了,產(chǎn)生一種要吃食物的生理反映,同現(xiàn)代 漢語的“餓”相當;“餓”是因為長久吃不上飯,餓得很嚴重,已經(jīng)是一種 病理現(xiàn)象,意思同現(xiàn)代漢語的“餓”并不一致。正是因為輕微的叫做“飢”,

19、嚴重的叫做“餓”,所以吃不飽的叫“飢民”,而餓死的叫“餓殍”。(15)畏 / 懼/ 恐 / 怕 P898“畏”是怕,“俱”也是怕。從語法上作用上來看,“畏”是及物動詞,“懼”往往用作不及物動詞?!拔贰焙汀皯帧钡脑~匯意義也有細微差別,從古文字和上古較早的文獻來看,“畏”的對象是先應(yīng)上帝、天命或鬼神,因而是“敬畏”的意思,“懼”同“瞿”是同源詞,“瞿”的本義是“驚視貌”, 因為作為害怕的“懼”往往也帶有“戒懼”、“警惕”的意思。“恐”也是怕,但是害怕的程度較深,常常是恐怖的意思。“恐”一般不帶賓語,如果帶賓語,也往往是帶謂詞性詞組,“恐”的詞義也由“害怕”變?yōu)椤皳?dān)心”。害怕的“怕”,是中古新興的詞

20、。(16)哭/泣/嚎/啼P896“哭”在上古是有聲的哭,與現(xiàn)代可指無聲的哭不完全相同。“泣”是無聲的哭,流淚。上古有聲也可以叫做“泣”,但是后代不用這個意思?!疤枴笔菐а栽~的哭,苦中帶著呼號和訴說。“啼”是放聲哭,發(fā)出的悲痛聲音比哭更大。(17)盜/賊/竊/偷“盜”、“賊”的辨析P74: “盜”、“賊”兩字,古代和現(xiàn)代的意義差不多 相反:現(xiàn)代普通話所謂“賊”(偷東西的人),古代叫做“盜”。現(xiàn)在所謂“強 盜”(搶東西的人),古代也叫做“盜”,但一般都稱“賊”;“竊” P310偷,如:竊其豬彘謙詞,私自,私下,如:老臣以為媼 之愛燕后,賢于長安君;“偷” P384茍且,得過且過,如:其下偷以幸刻薄

21、,不厚道,如: 故舊不遺,則民不偷偷竊,偷盜,如:楚有善為偷者?!咀ⅰ肯惹氐摹巴怠辈灰浴巴蹈`”講,兩漢時也很少用。(18)征/伐/侵/襲/攻P901這幾個字都能指軍事上的進攻,但意義并不完全相同?!罢鳌笔前x詞,最初是用于“上(天子)”攻“下(諸侯)”,“有道”攻“無道”?!胺ァ薄ⅰ扒帧?、“襲”不是褒義詞,“侵”、“襲”帶有貶義,“伐”本身是 個中性詞,不限于上對下,也不限于“有道”對“無道”。后來因“征” “伐” 經(jīng)常連用,“伐”也逐漸永遠褒義。 “伐”、“侵”、“襲”的分別也是明顯的?!胺ァ笔枪_宣戰(zhàn)的正式戰(zhàn)爭,進軍的時候雙方都鳴鐘擊鼓。“侵”是不宣而戰(zhàn),不要借口,不用鐘鼓,直截侵犯別人的

22、國土?!耙u”是襲擊,偷襲,比“侵”更富于秘密性質(zhì),是乘人不備而偷偷地 突然進攻。“攻”是進攻、攻打,往往偏重在軍事上的攻堅戰(zhàn),是軍事進攻的泛稱,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攻打”,不像其余四個有明顯的特點。(19)之/如/適/往/赴/去P894“之”、“適”、“如”都是到某地去的意思,他們是同義詞,可能只是方 言的不同。“赴”的本義是奔向,特指奔向兇險的地方?!巴币彩堑侥车厝サ牡胤剑爸?、“適”、“如”同義,但在語法作 用上有所區(qū)別。在上古,“之”、“適”、“如”帶賓語,“往”不帶賓語,中古 以后,“往”才可以帶賓語。“去”的本義是離開某地, 在上古它的意思同“往”、“之”、“適”、“如” 正好相

23、反,中古以后,“去”字已經(jīng)有了到某地去的意思,與“之”、“適”、“如”、“往”成了同義詞。(20)視/察/觀/看/見/望P895都是眼睛的動詞,都屬于視覺范疇,但它們的意義各有輕重, 并不相同?!耙暋毕喈斢诂F(xiàn)代漢語的看,它一般是指看近處的東西,但在不強調(diào)向 遠處望時,也可以是向遠處看。“見”是看見,是視覺行為的結(jié)果?!耙暋焙汀耙姟钡姆謩e很明顯,是具體的動作、行為,一是動作、行為的結(jié)果。(視而不見)三、語法1.辨析古代漢語常見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P277-284 )(1 )使動用法所謂使動用法,是指位于動詞具有“使賓語怎么樣”的意思。a、動詞的使動用法動詞的使動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動詞,不及物動詞

24、本來不帶賓語,用于使動時,后面就帶有賓語;不及物動詞用作使動時,后面的賓語有時可以 省略。b、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常常用作使動,它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的性 質(zhì)或狀態(tài)。c、名詞的使動用法名詞有時也用作使動,它是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為這個名詞所代 表的人或事物;作使動用的名詞后面也偶爾有省略賓語的。(2 )意動用法所謂意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認為(或以為)賓語怎么樣”的意 思。它與使動用法不同, 是屬于主觀的看法,客觀不一定必然如此。這種意動用法只限于形容詞或名詞的活用。a、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形容詞用作意動,是主觀上認為后面賓語具有這個形容詞的性質(zhì)或狀 態(tài)。b、名詞的意動用

25、法名詞用作意動,是把它后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這個名詞所代 表的人或事物。(3)名詞用如動詞名詞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實際上也都屬于名詞用如動詞,除這兩種用法外,名詞還可以在其他情況下用作謂語動詞,這時它并不起使動或意動的作用,但意義一般也產(chǎn)生一些變化。古代漢語不僅普遍名詞可以用作動詞,方位名詞也常常用作動詞。如:“東”、“西”、“前”。(4)名詞用作狀語現(xiàn)代漢語只有時間名詞才能用作狀語,普通名詞用作狀語的很少見。古代漢語中不但時間名詞, 而且普遍名詞也都可以用作狀語。普通名詞作狀語的作用如下:a、表示方位或處所。b、表示工具或依據(jù)。C、表示對人的態(tài)度。d、表示比喻。2. 舉例說明詞類活用

26、的條件。(P284-287 )名詞、形容詞活動為動詞的一些比較重要的語法條件如下:a、兩個名詞連用。如果既不是并列結(jié)構(gòu), 又不是偏正結(jié)構(gòu),則前一個名詞常常就活用為動詞,后一個名詞做它的賓語。如:遂王.天下。兩個名詞連用,有時還可以是主謂結(jié)構(gòu),前一個名詞作主語,后一個名 詞活用作謂語動詞。如:乃丹書帛曰:“陳勝王。”b、名詞、形容詞放在“所”字后面,活用為動詞。如:世之所 .高,莫 若皇帝。c、 名詞、形容詞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動詞后面,活用為動詞。如:子謂公冶長:“可妻也”d、 名詞放在副詞后面活用為動詞。如:秦師遂東。e、名詞、形容詞放在“之”、“我”等代詞前面,活用為動

27、詞。如:既 臣大夏而君之。f、名詞后面用介詞結(jié)構(gòu)作補語,這個名詞活用為動詞。如:請句踐女女于王。g、 名詞用“而”連結(jié)時,活用作動詞。如: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 注意:所謂詞類的活用,是說某詞本屬同一詞類, 只是入句后臨時具有另 一詞類的性質(zhì),不是說這個詞分屬于兩個詞類。3. 分析古代漢語中賓語前置的情況。(P288-294 )在先秦古籍中,最突出特殊詞序是賓語在一定條件下要放在動詞之前。這種賓語前置并不是表達一定語氣的一般倒裝句, 而是有一定的語法條件的, 遇 有一下三種條件,賓語都要放在動詞的前面。(1 )疑問代詞作賓語上古漢語的疑問代詞“誰、何、奚、安”等作賓語時必須放在動詞的前面。如

28、:彼且奚適.也?疑問代詞做介詞的賓語時, 也要放在介詞前面。女口:先生何以幸教寡人?注意:現(xiàn)代漢語書面語言中,仍舊常以“何以”,但意思已不是“以何”,而是“為什么”了。古書上“如何”、“若何”、“奈何”的當中還可以插入代 詞、名詞或其他詞語,成為“如 何”等格式,意思是“對 怎么樣”, 如:如太形王屋何?(2)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這一類賓語前置實際包含兩個條件:第一,賓語必須是代詞。第二, 全句必須是否定句,即必須有否定副詞“不、未、毋(無)”等或表示否定的無定代詞“莫(沒有誰)”。代詞賓語一般要放在動詞之前和否定詞之后。如:吾愛之,不吾叛.也。 如果賓語不是代詞,及時是否定詞,也不用賓語前置這

29、種格式。女口: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用否定副詞“弗、勿”的否定句一般是不帶賓語的,但如果出現(xiàn)賓語, 而且又是代詞,同樣要放在動詞之前。如:大國亦弗.之從而愛利。否定句代詞賓語前置的規(guī)律遠沒有疑問代詞賓語前置嚴格,在先秦古籍中,也可以找到不少否定句代詞賓語不前置的例子。如:有事而不告我.。(3 )賓語用代詞復(fù)指這一類賓語前置的特點是在賓語前置的同時,還要在賓語后面用代詞“是”或“之”復(fù)指一下,“是”或“之”也要放在動詞的前面。如:將號.是滅,何愛與虞。在用這種賓語前置的格式時,還可以在賓語之前再加上 “惟(唯)”,構(gòu)成“惟(唯) 是”或“惟(唯) 之”的格式,強調(diào)賓語的作用 就更加明顯。如:父

30、母為其疾之憂。如果賓語本身就是代詞, 一種情況是仍舊用這種語法格式強調(diào)賓語, 只 是用來復(fù)指的代詞一般只用“之”,不用“是”。如:語曰“唇亡則齒寒”, 其斯之謂與?注意:這種“是之謂”、“此之謂”已成為一種凝固格式,但兩者的語法結(jié) 構(gòu)很不相同,“是之謂”和“此之謂”是“謂是”、“謂此”的賓語前置,“此 之謂”還可以不帶其他賓語單獨形成一個分句。另一種情況是不用復(fù)指代詞, 直接把代詞賓語放到動詞之前,這個代詞賓語一般只限于“是”,其他代詞不多見。如:昭王南征而不復(fù),寡人是問。4.分析古代漢語判斷句中“是”的用法。(P296-298 )(1 )指示代詞“是”作主語,不作為判斷詞,表示“此”。古代漢

31、語中的“是”往往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用和“此”一 樣,常用來作判斷句的主語。如:公曰:“是吾寶也?!痹谙惹貢r代,“是”也不是作為判斷詞用的,它的性質(zhì)仍是指示代詞。 如:是何故也?(相當于“此何故也”)注:如果“是”是判斷詞,就應(yīng)該說成“又是”,而不是說成“是又”。(2) “是”作判斷詞。漢代的判斷詞“是”正是由只是代詞“是”發(fā)展而來的。用“是”作判 斷詞的句子如:此必是 豫讓也。注:“是”作為判斷詞反映了當時口語中判斷形式的新發(fā)展,但在基本 上以先秦的作品為準則的文言文中, 這種“是”作判斷詞的句式始終沒有被 普遍采用,甚至到明清以至近代,文言文中的判斷句,絕大多數(shù)仍然采用先 秦的形式

32、。5. 舉例說明古代漢語中有形式標志的被動句有哪幾種類型(P301-306)古代漢語的被動表示法和現(xiàn)代漢語基本上是一致的。所謂被動,是指主語和謂語動詞之間的關(guān)系是被動關(guān)系,也就是說,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的被動者、受事者, 而不是主動者、施事者。 這種被動法的特點是沒有 任何專門用來表示被動的詞語,主語的被動性質(zhì)只能從意思上去理解,并沒有形成真正表示被動的句式。如:鍥而不舍,金石可鏤。(1)“于”字被動句式:主語+謂語(動詞)+于+主動者。如:妻與子皆養(yǎng) 于我者也。注:在用“于”的被動句中,并不是介詞“于”本身表示被動,而是動詞已 經(jīng)用于被動的意義,由于用介詞 “于”引進了行為的主動者,全

33、句的被動意 義就更加明確了。(2) “為”字被動句式:主語 +為+ (或)主動者+ (或)所+謂語(動詞)。 如:而身為宋國笑。注:主動者出現(xiàn)時,“為”是介詞,其作用是引入主動者;主動者不出現(xiàn)時,“為”反作為助動詞,表示被動含義,作狀語。如:父母宗族,皆為戮 .沒。 “為所”句式是古代漢語最常見的一種被動句式,并且一直沿用到現(xiàn)代 的書面語里。如: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3) “見”字被動句式:主語+見+謂語(動詞)+ (或)于。女口:厚者見戮, 薄者見疑。注:用“見”的被動句式有一個特點,就是不能直接由“見”引進行為的主 動者,這點是和“為”很不相同的。如果需要引進行為的主動者,只能在動 詞

34、后面另用“于”的被動句式配合,行為的主動者出現(xiàn)在“于”的后面。(4)“被”字被動句式?,F(xiàn)代漢語表示被動的“被”字句實際上在戰(zhàn)國末 期就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但比較少見,到漢代才出現(xiàn)多一些。如:信而見疑,忠 而被謗,能無怨乎?注:“被”開始用于被動句式時,只直接加在動詞的前面,到漢末才出現(xiàn)由“被”弓I進行為主動者的句式。唐以后,在比較接近口語的文章和詩詞中,“被”逐漸代替了其他表示被動的句式,但一般文言文仍然多沿用其他幾種被動句式。6. 否定副詞“不”和“弗”語法意義的區(qū)別。(P312-313 )“不”和“弗”都是表示一般的否定。(1)古代“不”的用法基本和現(xiàn)代相同:既可以否定動詞,又可以否定形 容詞;

35、既可以否定及物動詞, 又可以否定不及物動詞。女口:昭王南征而不 復(fù), 寡人是冋。(2)在秦漢以前,“弗”字的使用范圍十分狹窄,一般說來,“弗”字后面的動詞只能是及物動詞,但動詞后面卻不帶賓語。女口:不知亂之所自起,則弗能治;“弗”字后面動詞帶賓語的例子,在先秦很少見。如:今呂氏往, 大臣弗平。由于用“弗”的地方都能用“不”,在讀古書的時候,把“弗”理解為“不”,是不會有什么錯誤的。7.無定代詞“或”和“莫”的用法。(P326-327)(1) “或”字是肯定性無定代詞,一般指人,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有人”、 “有的人”或“某人”,只用作主語。如:或勞.心,或勞力;“或”字還常常前呼后應(yīng),表示列舉不

36、同的情況,這時“或”仍然是無定代詞,它既可以指 人,又可以指物。如:或 百步而后止,或 五十步而后止。(2)“莫”字是否定性無定代詞,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沒有誰”或“沒有 什么東西(事情)”。“莫”字所否定的可以有范圍,也可以沒有范圍,或不 指出范圍。如:群臣莫.對;“莫”字在先秦作品中,大致都可以解釋為無定 代詞,漢以后,“莫”字逐漸產(chǎn)生了新的用法,成為否定副詞,常用于祈使 句表示禁止,相當于“勿(不要)”,女口:諸將皆莫.信。8代詞“者”和“所”的用法比較。 (P328-332 )“者”和“所”是兩個起輔助作用的代詞。 它們都稱代一定的人或事物, 但是卻不能獨立作句子成分用,必須放在其他詞和

37、詞組的后面或前面,構(gòu)成“者”字結(jié)構(gòu)和“所”字結(jié)構(gòu),使整個結(jié)構(gòu)成為句子的一個成分。有的語法 著作稱它們?yōu)椤爸~”。(1)“者”字作為輔助性代詞,有兩種作用。一是放在動詞和形容詞(或動詞性和形容詞性詞組)之后構(gòu)成“者”字結(jié)構(gòu),使整個結(jié)構(gòu)具有名詞性。 它的作用很像現(xiàn)代漢語的“的”,如:庸.者 笑而應(yīng)曰;另一種用法是放在數(shù) 詞或時間詞之后表示一定的范圍或種類,女口: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又如: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實足食也;“者”還可以用來復(fù)指主語,引出謂語,如:陳勝者,陽城人也。(2)“所”字作為輔助性代詞,所代的是某種動作的對象。它位于動詞或動詞性詞組之前,和動詞或動詞性詞組結(jié)合成“所”字結(jié)構(gòu)

38、,使整個結(jié)構(gòu)具有名詞性,就一般來說,“所”字后面必須是及物動詞,如:衣食所安.,弗 敢專也。注意:和及物動詞結(jié)合以后 “所”和“者”又有所區(qū)別。“所食”指代“食” 的對象,即“吃的(東西)”;“食者”指代行為的主動者, 即“吃東西的人”。 又如: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 無非牛者、見者驚猶鬼神。9.說明介詞“以”、“于” (P333-337 )和連詞“而”(P339-341 )的用法。(1) 介詞“以”的用法比較復(fù)雜,最常見的有四種:a、 表示動作行為以某種為工具或憑借,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用”或“拿”。 如: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fā)。b、 表示憑著某種資格、身份或地位。如:騫以.郎應(yīng)募使月氏。c、表

39、示原因,相當于“因”、“因為”、“由于”。如:所謂華山洞者,以. 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d、表示時間,相當于“于”、“在”。如:文以 五月五日生。注:“以”的用法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它在句中的位置可以在位于動 詞之前,也可以在謂語動詞之后, 但是表示時間時, 就只能放在謂語動詞之 前;二是它的賓語的位置,為了強調(diào)“以”的賓語,可以把這個賓語放到 “以” 的前面,“無以(亡以)”是一個凝固結(jié)構(gòu),“以”字后面也不帶賓語,“無以” 是沒有什么可以拿來的意思。(2) “于”的用法主要有四種:a、表示處所和時間。如:越王勾踐棲于 .會稽之上。注:在古代漢語里,表示處所的“于”有時可以不出現(xiàn),讓處所名詞直

40、接用在謂語動詞或賓語詞組之后作補語。b、 介紹涉及的對象。如:穎考叔為穎谷封人,聞之,有獻于.公。c、 表示比較。如:青,取之于 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 水。d、用在表被動的句中 (即引進行為主動者)。如:刑賞已諾,信乎.天下 矣。(“信乎天下”即“信于天下”)(3) 連詞“而”的用法主要有三種:a、用在聯(lián)合結(jié)構(gòu)里,連接形容詞、動詞或形容詞性、動詞性的詞組,表示兩種性質(zhì)或行為的聯(lián)系。女口:美而艷;“而”還可以連接兩個主謂結(jié)構(gòu),表示兩件事情的聯(lián)系,如:任重而.道遠;從上下文看,“而”字可以用于順 接,也可以用于逆接,所謂順接,是指相連接的兩項在意思上是并列的,或者是相承的,中間沒有轉(zhuǎn)折,如

41、: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悅乎?所謂逆接,是指 相連接的兩項在意思上相對的或相反的,即含有轉(zhuǎn)折的意思,女口:水淺而舟大也。b、“而”字用在偏正結(jié)構(gòu)里,連接狀語和謂語動詞,在意思上往往是 一種順接,前后語意相承,但不是并列的,也沒有轉(zhuǎn)折的意思。如:一鼓作 氣,再而.衰,三而.竭。c、 “而”字用在主謂結(jié)構(gòu)里,連接主語和謂語,在意思上是一種逆接, 有時候表示似乎不應(yīng)有而有的事。女口:十人而從一人者,寧力不勝.;“而”字放在主語謂語之間,有時含有假設(shè)的意思。如:子產(chǎn)而.死,誰其嗣之?10. 句尾語氣詞“也”和“矣”基本用法的區(qū)別。(P347)(1) “也”表示靜態(tài),“矣”表示動態(tài)(2) “也”的基本作用是

42、把對事物進行的判斷告訴別人,現(xiàn)代漢語沒有和 它相當?shù)恼Z氣詞,“矣”字的基本作用則是把事物發(fā)展的現(xiàn)階段作為新情況 告訴別人,現(xiàn)代漢語語氣詞“了”的作用大致和它相當。知識拓展:(1) “也”a、“也”字位于句尾時,主要出現(xiàn)在判斷句中,幫助謂語進行判斷,這 是“也”字的基本用法。b、 除判斷句外,在復(fù)句中,“也”字常常用于最后一個分句的句尾,表 示對前面論斷的肯定和確認,加強全句的語氣。如:雖殺臣,不能絕也.。c、在因果復(fù)句中,“也”字的作用最值得注意。如:賞罰不信,故士民 不死也。d、古代漢語表示命令或疑問的句子也往往用“也”字煞尾。如:不及 黃泉,無相見也.!(2) “矣”a、“矣”字用于描寫句

43、時,往往使全句語氣詞略帶感嘆以為,有時把 這種帶“矣”的謂語提前,這種感嘆語氣就更為明顯。女口:甚矣,女之不惠。b、祈使句也可以用“矣”,如:諾,先生休.矣!c、“矣”字還可以用于疑問句,這種疑問句中必然還有專門表示疑問 的詞,如:年幾何矣.?d、 和“矣”作用相似的語氣詞還有 “已”,女口:夫神農(nóng)以前,吾不知已。11. 分析“之”的用法。(P319; 322; 344-345 )“之”字分屬兩個詞類:一是代詞,一是連詞。(1) “之”作為代詞?!爸薄ⅰ捌洹北臼侵甘敬~,都不用作主語,“之”表示泛指,用作定語或賓語,如:姜氏欲之,焉辟害?嚴格說來,先秦是沒有真正的第三人稱代詞的,本來是只是代

44、詞的“其”、 “之”可以起第三人稱代詞的作用,在閱讀時,不放把某些“其”、“之”當作第三人稱代詞來理解,“其”只用作定語,“之”只用作賓語,如:下視其. 轍,登軾而望之.。(2) “之”作為連詞。其作為連詞時作用主要有兩種:a、連接定語和中心語,表示鄰屬關(guān)系或修飾關(guān)系,女口:是炎帝之少女。b、插在主謂結(jié)構(gòu)中間,使這個主謂結(jié)構(gòu)變?yōu)槊~性的偏正結(jié)構(gòu),用來 充當句子的主語、賓語或狀語。如:甚矣,汝之.不惠!12.古代漢語中的詞頭和詞尾。(P358-359)可以肯定的詞頭主要是一個“有”字,可以肯定的詞尾是“然、女口、爾、若”。還有“其、言、于、薄”四字,在詩經(jīng)中用例很多,散文中卻很 少看到,也被看作

45、詞頭,暫難作出定論。(1)詞頭a、“有”。“有”作為詞頭,最常用于專有名詞的前面,常見的有上古的朝代名、國名、部族名,如:號之曰有.巢氏;朝代名詞前面加“有”,一 直沿用到后代,如“有唐、有明”等;“有”又用于某些名詞前面,如:予欲左右有民;“有”還可以用于某些形容詞前面,如:不我以歸,憂心有 忡。b、“其”。“其”字用作詞頭,一般用于不及物動詞和形容詞前面,如: 既見君子,云何其.憂?c、“言、于、薄”。“言、于、薄”用作詞頭時性質(zhì)相同,都只能放在 動詞前面,如:之子于 歸,宜其室家。(2)詞尾“然、如、爾、若”主要放在形容詞之后,與形容詞結(jié)合在一起充當句 子的狀語(有時也用作謂語)。此外還

46、有“焉、乎”兩個字,作用同前四字 相同。“如、爾、若”可以認為是“然”的變形,如:填然.鼓之。又如:天下宴如也。再如:桑之未落,其葉沃若。四、音韻1.記誦三十六字母(P1055)和上古三十韻部(P1060)。三十六字母:字母就是聲母的代表字?!叭帜浮笔俏覈鴼v史上流傳下來的古時的三十六個聲母,包括:幫滂並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來, 知徹澄娘,精清從心邪,照穿床審禪日見溪群疑,曉匣影喻。(全清)(次清)(全濁)(次濁)(清)(濁)唇音重唇(雙唇音)幫滂並明輕唇(唇齒音)非敷奉微舌音舌頭(舌尖中)端透疋泥舌上(舌面前)知徹澄娘r R. 齒曰齒頭(舌尖前)精清從心邪正齒(舌葉音)昭八、穿床審禪牙

47、音(舌面后音)見溪群疑喉音(舌根音、半元音)影喻曉匣半舌曰(舌尖邊音)來six r H 半齒曰(鼻齒曰)日上古(先秦)二十韻部陰聲韻入聲韻陽聲韻第一類之部職部蒸部第二類幽部覺部冬部第三類宵部藥部第四類侯部屋部東部第五類魚部鐸部陽部第六類支部錫部耕部第七類歌部月部兀部第八類脂部質(zhì)部真部第九類微部物部文部第十類緝部侵部第十一類葉部談部2什么是“葉音”? (P1053-1054 )“葉音說”是在沒有確鑿根據(jù)的情況下,強改字音以求押韻和諧,并非探明了韻字的本音。其根本錯誤,就在于對古韻采取一種形而上學(xué)的觀點, 而非歷史的觀點,不懂得語音是發(fā)展變化的。其后果,則是一個字可葉出許多的音,造成漢字讀音的極大

48、混亂。所以說“葉音說”是錯誤的。3. 什么是“破讀”?(P1077-1080)破讀是指在閱讀古書時, 用改變字(詞)的讀音以區(qū)別意義或詞性的一 種方法。一般說來,后一種意義和讀音是前一種意義和讀音演變而來的,所以傳統(tǒng)上把前一種讀音叫“本音”或“如字”,而把后一種變讀音叫 “破讀”或“讀破”。破讀音主要是聲調(diào)的變化,而且大多數(shù)是把原來的平聲(或上聲、入聲) 字變讀為去聲,如“王”字,在“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讀平聲,是名詞,帝王的意思;而在“大楚興,陳勝王”(史記?陳涉世家)中破讀為去聲,是動詞,稱王的意思。后者的意義 和讀音是由前者演化而來的。破讀音是客觀存在的, 許

49、多詞的破讀和本音的分別一直沿用到現(xiàn)代。破讀的意義和本音的意義之間則有著歷史的聯(lián)系。如美好的“好”,讀h co,愛好的“好”,讀 haoo4. 舉例說明古書中假借的幾種情況。(P1075)古書中的假借大致有兩種情況。(1)“六書”上的假借。女口:東西南北的“西”,本來沒有專用字,是借“鳥 棲息在巢上”的“西”來表示。又如:“女、汝”用作第二人稱代詞也屬于這一類。(2)本有其字,寫書的人寫了另一個同音或音近的字。女口:“逝”借為“誓”,“歸”借為“饋”。5.古書中特殊詞語的讀音。(P1080-1081)國名應(yīng)讀音誤讀音族名應(yīng)讀音誤讀音龜茲Qi uc iGuiz i吐谷渾Tty tnh tnT eg

50、 th tn大宛Dcyu Ddwan葷粥Xtny uHrnzh aj康居KaigquKmgj u先零Xi oili cnXi ml mg月氏Yu 芒h iYuesh 1吐蕃T ub oT Of oi身毒Yu md uShend u地名應(yīng)讀音誤讀音人名應(yīng)讀音誤讀音鎬京Hcj ngGaoj mg伍員WKy tWKjyu dn不羹Bd engBU eg禽滑厘Qing U iQinhu d i龍兌L mgdu oL ongdu 1酈食其Liy 1 iL ih iq i陽夏Y dngji aYengxi c冒頓Mod uMcod Un番禺Poiy uF my u阿房宮Epdngg engEf engg

51、eg姓氏應(yīng)讀音誤讀音種ChengZh eng解Xi eJi e祭Zha iJi 1洗Xi onXi萬俟Mdq iWCis 1尉遲Yuch iWelch i6.近體詩格律分析(指出詩體、平仄格式、韻腳用字、對仗和拗救)(1083-1095)近體詩格律主要有四點:句數(shù)固定;押韻嚴格;講究平仄;要求對仗。(1)詩體:近體詩的句數(shù)是固定的:一般的律詩都是八句,律絕都是四句;超過八句的叫長律,又叫排律,長律一般是五言詩。(2 )平仄格式:五言律詩“仄起仄收”、“平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平收”四種格式的平仄。a、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52、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b、平起仄收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C、仄起平收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d、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注:總結(jié)上述情況,分為(甲)(乙)(丙)(丁)四種句式,可以任意“ ”、可以有條件變更“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 (乙)仄仄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3)韻腳用字:韻腳即押韻的字。近體詩不能“出韻”,也

53、就是說,韻腳 必須只同一個韻中的字,不許用鄰韻的字。(4) 對仗:律詩的四聯(lián)分別叫做 “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鏈”、“尾聯(lián)”, 一般在中間兩聯(lián)用對仗,頸鏈必須對仗,其余用對仗的情況較少。排律除首、 尾兩聯(lián)外,一律用對仗。近體詩中特有的對仗有兩種:一是借對,它是利用 一字多義的現(xiàn)象以構(gòu)成對仗,如:竹葉于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還 有一種借對是借音,如:翠黛不須留五馬,皇恩只許住三年;二是流水對,即一簾中的兩句,字面是對仗的,意思卻是相承的,也就是說, 這兩句從意 義上是一句話,如:玉璽不緣歸日角,錦帆應(yīng)是到天涯。(5)拗救:五言詩的“平平仄仄平”句式的第一字,七言詩的“仄仄平平 仄仄平”句式的第三字, 必須是平聲字,否則就是“犯孤平”, 即全句除韻 腳之外只有一個平聲字 (是“拗”的一種形式)。但“孤平”可以救,即把 本句的第三字(五言)、第五字(七言)由仄變平。這就是“孤平拗救”。知識拓展:F近體詩句法分為四種:活用;錯位;省略;緊縮。五、其他1.古書注解的體例和常用術(shù)語。(P674-680)(1)疏:也叫“正義”,不僅解釋正文,而且還給前人的注解作注解。如:毛詩正義。(2)傳:闡明經(jīng)義。如: 五經(jīng)正義(3 )箋:補充和訂正毛傳。(4 )衍文:校勘用語,簡稱“衍”,也叫“衍字”,是因古籍中因傳抄、刻 印誤加的文字。(5 )脫文:??庇糜冢喎Q“脫”,也叫“奪字”,是指古籍中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