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砂型鑄件的結構設計_第1頁
第四章-砂型鑄件的結構設計_第2頁
第四章-砂型鑄件的結構設計_第3頁
第四章-砂型鑄件的結構設計_第4頁
第四章-砂型鑄件的結構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章第四章 砂型鑄件的結構設計砂型鑄件的結構設計 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鑄件結構與鑄造工藝的關系鑄件結構與鑄造工藝的關系 鑄件結構應盡可能使制模、造型、造芯、合箱和清理過程簡化,并為實現(xiàn)機械化生產創(chuàng)造條件。 1鑄件外形應便于取出模樣 (1)避免外部側凹,如圖9-1(a)所示的端蓋,由于存在法蘭凸緣,鑄件外部側凹,使鑄件具有兩個分型面,所以常采用三箱造型,或者增加環(huán)狀外型芯,使造型工藝復雜。圖9-1(b)所示為改進設計后的鑄件外型,取消了上部法蘭凸緣,使鑄件僅有一個分型面,因而便于造型 圖9-2所示為機床上一鑄件。圖9-2(a)在A-B截面兩側設計成凹坑,造型時必須采用兩個較大的外型芯才能取出模樣若改

2、為圖9-2(b)所示結構,將凹坑擴展成通到底部的凹槽則可省去外部型芯。顯然,后一方案是比較合理的。 (2)分型面盡量平直 如圖9-3所示的托架。 (3)凸臺、筋條的設計應考慮便于造型。圖 9-4。 2合理設計鑄件內腔 (1)盡量不用或少用型芯 圖9-5。 鑄件的內腔也可以利用型腔內的砂垛(上箱砂垛稱吊砂)來形成。圖9-6。 (2)便于型芯固定、排氣和鑄件清理 圖9-7所示軸承架。 對于因型芯頭不足難以固定的鑄件,在不影響使用的前提下,可增加芯頭數(shù)量,為此可設計出適當大小和數(shù)量的工藝孔。如圖9-8所示鑄件,因底面沒有型芯頭,只好用型芯撐固定;改為圖9-8(b)后。鑄件底面上增設兩個工藝孔,型芯為

3、一整體,穩(wěn)定性提高,下芯簡便,易于排氣和清理。如果鑄件上不允許有些工藝孔,可以用螺釘或柱塞堵住 3鑄件結構斜度 鑄件上凡垂直于分型面的不加工表面,最好有結構斜度,如圖9-9所示。 圖9-10所示為縫紉機邊腳,由于鑄件各部分均有30左右的結構斜度(見A-A視圖),使各溝槽均不需型芯,起模也方便。 鑄件結構斜度大小隨垂直于分型面的直壁高度而不同。直壁高度愈小,角度愈大,具體數(shù)值參考表9-1。由表可見,鑄件的凸臺或壁厚過渡處的斜度達3045。 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鑄件結構與合金鑄造性能的關系鑄件結構與合金鑄造性能的關系 鑄件的一些主要缺陷,如縮孔、縮松、裂紋、澆不足、冷隔等,有時是由于鑄件結構不合理,未能

4、充分考慮合金的鑄造性能所致。為此,在設計鑄件時,必須考慮如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1合理設計鑄件壁厚 表9-2 是砂型鑄造條件下鑄件的最小壁厚。 表9-3為灰鑄鐵件壁厚的參考值。 為了充分發(fā)揮合金的效能,使之既能避免厚大截面,又能保證鑄件的強度和剛度,應當根據(jù)載荷性質和大小,選擇合理的截面形狀,如丁字形、工字形、槽形和箱形結構,并在脆弱的部位安置加強筋。為了減輕鑄件的重量,便于型芯的固定,排氣和鑄件的清理,常在鑄件的壁上開設窗口。圖9-11為導架鑄件的結構實例。 2.鑄件的壁厚應盡可能均勻 如圖9-12 3.鑄件壁的連接 設計鑄件壁的連接或轉角時,也應盡力避免金屬的積聚和內應力的產生。 鑄件的結構

5、圓角 鑄件壁與壁之間的轉角處一般應具有結構圓角。如圖9-13 9-14所示 鑄造內圓角的具體數(shù)值可參閱表9-4。 避免銳角聯(lián)接 圖9-15。 厚壁與薄壁間的聯(lián)接要逐步過渡 見表9-5。 4防裂筋的應用 為防止熱裂,可在鑄件易裂處增設防裂筋(圖9-16)。 5減緩筋與輻收縮時的阻力 設計鑄件的筋與輻時,應盡量使其得以自由收縮,以防止產生裂紋。 圖9-17為常見的輪形鑄件,其輪輻為直線形、偶數(shù),這種輪輻易于制造模樣。 圖9-18為筋的幾種布置形式.第五章第五章 特種鑄造特種鑄造 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熔模鑄造熔模鑄造 它是用易熔材料制成模樣,然后在模樣上涂掛耐火材料,經硬化之后,再將模型熔化、排出型外,從

6、而獲得無分型面的鑄型。由于熔模廣泛用蠟質材料來制造,故又稱“失蠟鑄造”。 一、熔模鑄造的工藝過程 熔模鑄造的工藝過程包括:蠟模制造、型殼制造、焙燒和澆注等步驟,如圖8-3所示。 1.蠟模的制造 制造壓型要經過以下程序。 (1)壓型制造 壓型一般用鋼、銅和鋁經切削加工制成,這種壓型的使用壽命長,制出的蠟模精度高,但壓型成本高,生產準備時間長,主要用于大批量生產。對于小批量生產,則可采用易熔合金(Sn、Pb、Bi等組成的合金)、塑料或石膏直接向模樣(母模)上澆注而成。 (2)蠟模的壓制 料冷卻凝固便可從壓型中取出,然后修去分型面上的毛刺,即得單個蠟模(圖83(c)。 (3)蠟模組裝 2.型殼制造

7、它是在蠟模組上涂掛耐火材料,以制成具有一定強度的耐火型殼的過程。型殼質量的好壞對鑄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因此型殼的制造是熔模鑄造的關鍵。 (1)浸涂料 (2)撒砂 (3)硬化 如以水玻璃為粘結劑時,將蠟模組浸在NH4Cl溶液中1-3分鐘。由于氯化銨與水玻璃發(fā)生化學反應,使分解出來的SiO2迅速以膠態(tài)析出,將石英砂粘得十分牢固。此后,在空氣中干燥710分鐘,形成12mm厚的薄殼。為使型殼具有較高的強度,故結殼過程要重復進行46次,最后制成512mm厚的耐火型殼(圖8-3(e)。型殼面層所用的石英砂粒度較細,而以后各層(加固層)所用的石英砂粒度較粗。 3脫蠟和造型 (1)為了從型殼

8、中取出蠟模以形成鑄型空腔,還必須進行脫蠟。 (2)造型 為了提高型殼的強度,防止?jié)沧r變形或破裂,將脫蠟后的型殼置于鐵箱中,周圍用干砂填緊,有時也叫填砂。 4焙燒和澆注 (1)焙燒 將型殼送入加熱爐內,加熱到8001000進行焙燒,使其所含的殘余揮發(fā)物得到進一步排除。 (2)澆注 為了提高液態(tài)合金的填充能力,防止?jié)膊蛔恪⒗涓舻热毕?,要在焙燒后起?600-700)進行澆注。 5落砂和清理 待鑄件冷卻凝固后 對于熔模鑄造的結構,除滿足一般鑄造工藝要求外,還應注意以下問題。 1為便于浸掛涂料和撒砂,孔、槽不宜過小或過深。 便于從壓型中取出蠟模和型芯。圖8-4為便于從壓型中抽出金屬型芯的示例。圖8-

9、4(a)由于帶孔凸臺朝內,注蠟后無法從壓型內抽出型芯,而圖8-4(b)克服了上述缺點。 3.為防止?jié)膊蛔?、冷隔等缺陷,鑄件壁厚不宜過薄,一般應為28mm。 4由于熔模型殼的高溫強度較低,型殼易變形,故熔模鑄件應盡量避免有較大的平面。為防止上述變形,可在大平面上設計工藝孔或工藝肋,以增加型殼的剛度,如圖8-5所示。 5熔模鑄造工藝上一般不用冷鐵,少用冒口,多用直澆口直接補縮,故要鑄件壁厚應盡可能滿足順序凝固要求,不要有分散的熱節(jié)。 三、熔模鑄造的特點和適用范圍 熔模鑄造的主要特點如下。 1.由于鑄型精密、型腔表面光潔,故鑄件的精度及表面質量較高,尺寸精度IT1114,表面粗糙度Ra253.2m。

10、 2適用于生產各種合金鑄件,從銅、鋁等有色合金到各種合金鋼均可鑄造,尤其適用于那些高熔點及難以切削加工的合金鑄件,如耐熱合金、磁鋼等。 3生產批量不受限制,從單件小批量生產到大量生產均可。 4由于熔模鑄造不需要分型面,故可鑄出形狀比較復雜的鑄件。有時可將由幾個零件組合而成的部件,通過改變設計由熔模鑄造整體鑄出,如圖8-6所示。 5鑄件的重量不宜太大,一般不超過25kg。最大不超過45kg。 熔模鑄造的主要缺點是原材料價格昂貴、工藝過程復雜,生產周期長(415天),鑄件成本高。 熔模鑄造是少切削、無切削加工工藝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在航空、船舶、汽車、拖拉機、機床、農機、汽輪機、電訊機械、儀表、刀

11、具和兵器等制造業(yè)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金屬型鑄造金屬型鑄造 金屬型鑄造是將液態(tài)金屬澆入金屬鑄型以獲得鑄件的方法。由于鑄型用金屬制成,可以反復使用幾百次到幾千次,故稱永久型鑄造。 一、金屬型的構造 金屬型有多種型式,按照分型面的不同,金屬型可分為整體式、垂直分型式、水平分型式和復合分型式。其中垂直分型式使用方便,對澆口的開設和取出鑄件極為有利,也易于實現(xiàn)機械化生產,應用最廣。圖8-1金屬型一般由鑄鐵制成,有時也采用鑄鋼制造。為使金屬型芯能在鑄件凝固后迅速從內腔中抽出,金屬型還沒有抽芯機構。二、金屬型的鑄造工藝1金屬型預熱 金屬型在澆注之前要預熱,保持一定的工作溫度。 2噴刷涂料 金屬

12、型的型腔和金屬型芯表而必須噴刷一層耐火涂料(厚度為0.30.4mm),以保護型壁表面,免受金屑液的直接沖蝕和熱擊;利用涂料層的厚薄可改變鑄件各部分冷卻速度;還可起蓄氣和排氣作用。 3澆注溫度由于金屬型的導熱能力強,因此澆注溫度應比砂型鑄造高20-30。鋁合金為680740,鑄鐵為13001370,錫青銅為1100-1150,薄壁小件取上限,厚壁大件取下限。 4.開型時間鑄件在金屬型內停留的時間愈長,鑄件的出型及抽芯愈困難,且鑄件產生內應力和裂紋的傾向愈大。同時,鑄件的白口傾向增加,金屬型鑄造的生產率降低。為此,應使鑄件凝固后盡早出型。通常鑄鐵件的出型時間為1060s,鑄件溫度為780950。

13、三、金屬型鑄件的結構特點 由于金屬型無退讓性和潰散性。所以,設計金屬型鑄件結構時,一定要保證鑄件順利出型,鑄件結構斜度應較砂型鑄造大。如圖8-2(a)所示,鑄件內腔內大外小,金屬型芯難以抽出;而8*11O(mm)的小孔也因過深難以抽芯。在不影響使用的條件下,若將其改為圖8-2(b)的結構,并增大內腔的結構斜度,則可使型芯順利抽出。 四、金屬型鑄造的特點和應用范圍 與砂型鑄造相比,金屬型鑄造有許多優(yōu)點。 1.鑄件的精度和表面質量較高,尺寸精度ITl216,表面粗糙度RA25一12.m。 2金屬型鑄件冷卻快,結晶組織致密,鑄件的力學性能較高,如鋁合金金屬型鑄件,屈服強度平均提高約20,同時,抗蝕性

14、和硬度也顯著提高。 3澆冒口尺寸較小,液體金屬耗量減少,一般可節(jié)約15一30。 4不用砂或少用砂,可節(jié)約造型材料80%100%,減少砂處理和運輸設備,減少粉塵污染,改善勞動條件,使鑄造車間面貌大為改觀。 金屬型鑄造的主要缺點是制造金屬型的成本高、生產周期長。同時,鑄造工藝要求嚴格,否則容易出現(xiàn)澆不足、冷隔、裂紋等鑄造缺陷,而灰鑄鐵件又難以避免白口缺陷。 金屬型鑄造主要用于銅、鋁合金鑄件的大批量生產,如鋁活塞、氣缸蓋、油泵殼體、銅合金軸瓦、軸套、輕工業(yè)產品等。 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壓力鑄造壓力鑄造 壓力鑄造簡稱壓鑄。它是在高壓下(比壓為5150MPa)將液態(tài)或半液態(tài)合金快速壓入金屬鑄型中,并在壓力下結

15、晶,以獲得鑄件的方法。 一、壓力鑄造的工藝過程 壓鑄過程主要是在壓鑄機上進行的,它所用的鑄型稱為壓型。 壓鑄機主要由壓射機構和合型機構所組成。壓射機構的作用是將金屬液壓入型腔;合型機構用于開合和緊固鑄型,通常以合型力的大小表示壓鑄機的規(guī)格。 壓鑄機按壓射部分的特征分為熱壓室和冷壓室式兩大類。臥式冷壓室式壓鑄機的工作過程見圖8-7。 (1)注入金屬 先閉合壓型,將勺內金屬液通過壓室上的注液孔向壓室內注入,圖8-7(a)。 (2)壓鑄 壓射沖頭向前推進,金屬液被壓入壓型中,圖8-7(b)。 (3)取出鑄件 鑄件凝固后,抽芯機構將型腔兩側型芯同時抽出,動型左移開型,鑄件則借沖頭的前伸動作離開壓室,圖

16、8-7(c)。此后,在動型繼續(xù)打開過程中,由于頂桿停止了左移,鑄件在頂桿的作用下被頂出動型,圖8-7(d)。 二、壓鑄件的結構特點 根據(jù)壓鑄成型特點,設計壓鑄件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壁厚和筋的設計要合理,盡可能采用薄壁件并保證壁厚均勻。壓鑄件的表層組織雖細密,但隨著壁厚的增加,氣孔、縮孔等缺陷也逐漸增多,鑄件的性能顯著降低。 2盡量消除側凹和深腔。在無法避免的情況下,也應便于抽芯,以便鑄件能從壓型中順利地取出。 圖88為壓鑄件的兩種設計方案。圖88(a)的結構因側凹朝內,鑄件無法取出。按圖88 (b)改進后,使側凹朝外,取出鑄件時,可先向右方向從壓型側面抽出外型芯,這樣鑄件便可從壓型內順利取出

17、。 圖89(a)原為砂型鑄造件,因內腔采用砂芯,故鑄造并無困難。若改為壓鑄件,既難出型,也無法抽芯;如能按圖89(b)改為兩件組合,則出型和抽芯可順利進行。 3充分發(fā)揮鑲嵌件的優(yōu)越性,以便制出復雜件、改善壓鑄件某些部位的性能,如強度、耐磨性、絕緣性、導電性等,并使裝配工藝大為簡化。為使嵌件在鑄件中的聯(lián)接可靠,應將嵌件鑲入鑄件部分制出凹槽、凸臺或滾花等,如圖8-10所示。 三、壓力鑄造的特點和適用范圍 與其他鑄造方法相比,壓力鑄造有以下優(yōu)點。 1鑄件的尺寸精度最高,表面粗糙度Ra值最小。 2鑄件強度和表面硬度都較高。 3可壓鑄形狀復雜的薄壁件,或直接鑄出小孔、螺紋、齒輪等(參見表8-1)。 4壓

18、鑄的生產率較其他鑄造方法均高,生產過程易于機械化和自動化。壓力鑄造的主要缺點是: 1. 壓鑄設備投資大,制造壓型費用高、周期長,只有在大量生產的情況下,經濟上才合算。 2壓鑄高熔點合金(如銅、鋼,鑄鐵)時,壓型壽命很低,難以適應。 3由于壓鑄的速度極高,型腔內氣體很難排除,凝固后在鑄件表皮下形成許多氣孔,故壓鑄件不宜進行較大余量的切削加工,以免氣孔暴露出來。4由于上述氣孔是在高壓下形成的,熱處理加熱時,氣孔內氣體膨脹會使鑄件表面鼓泡或變形,所以壓鑄件不能用熱處理方法來提高性能。必須指出,隨著加氧壓鑄、真空壓鑄和黑色金屬壓鑄等新工藝的出現(xiàn),使壓鑄的某些缺點有了克服的可能性。目前,壓力鑄造已在汽車、拖拉機、航空、兵器、電器、儀表、計算機、輕紡機械,日月品等制造業(yè)得到了廣泛應用,如氣缸體、箱體、化油器、喇叭外殼等鋁、鎂、鋅合金鑄件生產。 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離心鑄造離心鑄造 離心鑄造是將金屬液澆入旋轉的鑄型中,使其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填充鑄型并凝固成形的鑄造方法。 立式離心鑄造機 如圖8-12(a),臥式離心鑄造機 如圖8-12(b)。 與砂型鑄造相比較,離心鑄造有如下優(yōu)點。 (1)工藝過程簡單 利用自由表面生產圓筒形或環(huán)形鑄件時,省去了型芯和澆注系統(tǒng),因而省工、省料,降低了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