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國也(羅)_第1頁
寡人之于國也(羅)_第2頁
寡人之于國也(羅)_第3頁
寡人之于國也(羅)_第4頁
寡人之于國也(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寡人(gurn)之于國也孟 子共四十七頁千秋(qinqi)亞圣孟子孟子,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鄒人。是儒家繼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稱為“亞圣”。后世以孔、孟并稱。曾游說于諸國,但當(dāng)時“天下方務(wù)于和從連橫(lin hn),以攻伐為賢”,孟子的“仁政”認為“迂闊”,不被采用。因此,孟子“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共四十七頁 孟子是先秦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內(nèi)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學(xué)說、政治活動(hu dng)、哲學(xué)思想和個性修養(yǎng)。孟子與論語同是語錄體散文,但與論語相比,粗具論說文的特征。孟 子 亂世(lunsh)的哲思共四十七頁給下列(xili)字注音1.王好戰(zhàn):ho2.棄甲(q ji)曳兵:y3

2、.數(shù)罟不入洿池:c gw4.衣帛:5.雞豚狗彘:tnzh6.庠序:xing7.餓莩: pioy共四十七頁2008年上學(xué)期(xuq)制作(zhzu) 112.孟子的“王道”具體指什么?1.本文的中心議題是什么?3.孟子是如何說服惠王的?共四十七頁 戰(zhàn)國時代,各諸侯國的統(tǒng)治者,對外爭城奪地,相互攻伐,“爭地以戰(zhàn),殺人盈野;爭城以戰(zhàn),殺人盈城”;對內(nèi)殘酷剝削(bxu),勞役繁重,兵員缺乏,勞力不足,是個十分突出的問題。 爭奪人力,成為各諸侯國統(tǒng)治者的當(dāng)務(wù)之急。 共四十七頁提出(t ch)疑問分析(fnx)原因闡述措施施行王道民不加多天下之民至矣共四十七頁王道(wngdo)之始不違農(nóng)時(b wi nn

3、g sh)不濫不竭養(yǎng)生葬死無憾保民共四十七頁王道(wngdo)之成發(fā)展(fzhn)生產(chǎn)教化百姓養(yǎng)民教民樹桑于宅 畜無失時 田勿奪時謹(jǐn)庠序之教 申孝悌之義不王者,未之有也共四十七頁天下(tinxi)之民至焉王無罪(w zu)歲舍霸道而行王道棄虐政而施仁政共四十七頁闡述(chnsh)措施王道(wngdo)之始發(fā)展生產(chǎn)教養(yǎng)百姓王道之成斯民至矣不推責(zé)任共四十七頁翻譯下列(xili)句子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3、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4、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7、養(yǎng)生

4、喪死(yng shng sng s)無憾,王道之始也共四十七頁孟 子氣勢(qsh)奪人的論辨文1、筆鋒犀利的論辨文風(fēng) “善養(yǎng)浩然之氣(hornshq)”使文章有一往直前的氣勢; 排偶句式鋪張揚厲,筆墨酣暢,而又深具邏輯的力量。2、層出不窮的比喻 如“挾泰山以超北?!?,“為長者折枝”、“緣木求魚”、“齊人妻妾”、“日攘一雞”。共四十七頁氣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zh d zh gng),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共四十七頁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 得天下英才(yngci)而教育之,三樂也。共四

5、十七頁孟子(mng z)的仁政思想1.民本(mn bn)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2.邦國的主權(quán)在民:應(yīng)由百姓決定立誰為君3.民對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從的4.政事以民為歸宿5.用人以民意為準(zhǔn):選拔、殺掉某些人,應(yīng)以國 人的意見為出發(fā)點,不能只聽大臣、大夫之言6.國君應(yīng)以保民為職分:不擾民、與民同樂7.施仁政應(yīng)使百姓安居樂業(yè)8.反對不義的戰(zhàn)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共四十七頁民為貴,社稷(shj)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而為諸侯,得乎諸侯而為大夫。君之視臣如手足(shuz),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之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臣之視君如寇仇。樂民之樂者,

6、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共四十七頁仁政民本論性善論“人皆有不忍(brn)之心”“民為貴君為輕”共四十七頁孟子(mng z)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惻隱之心(c yn zh xn),人皆有之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共四十七頁 盡信書不如(br)無書。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 移,威武不能屈,此之 謂大丈夫。孟子(mng z)名言共四十七頁 孟子見梁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于一

7、。 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孰能與之?對曰:天下莫不(mb)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lǐng)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猶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共四十七頁 孟子進見梁襄王,出來后,對人說:“(梁襄王)遠遠看上去不像個國君的樣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 (見了我后)突然問道:天下要怎樣才能安定呢? “我回答說:天下安定在于統(tǒng)一(tngy)。 “誰能統(tǒng)一天下呢? “我對他說:不喜歡殺人的國君能統(tǒng)一天下。 “誰會歸附他呢? “我又回答:天下

8、沒有不歸附他的。大王您知道禾苗生長的情況嗎?當(dāng)七八月間一發(fā)生干旱,禾苗就要枯槁了。一旦天上烏云密布,下起大雨,那么禾苗就長得茂盛了。如果這樣的話,誰能阻止它呢?而現(xiàn)在天下國君,沒有一個不嗜好殺人。如果有不嗜好殺人的(國君),那么普天下的人民都會伸長脖子盼著他來。如果真能這樣,人民歸順?biāo)?,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誰又能夠阻止得了呢?”共四十七頁 曰:“然則(rnz)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王曰:“若是其甚與?” 曰:“殆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后災(zāi)。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后必有災(zāi)。”“什一,去關(guān)市之征,今茲未能;

9、請輕之,以待來年,然后已,何如?”聽上去似乎合情合理(h qng h l)。孟子則運用了一個比喻:“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后已。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共四十七頁 孟子說:“那么,您的最大愿望便可以(ky)知道了,您是想要擴張國土,使秦、楚這些大國都來朝貢您,自己君臨中國,安撫四方落后的民族。不過,以您現(xiàn)在的做法來實現(xiàn)您現(xiàn)在的愿望,就好像爬到樹上去捉魚一樣?!?宣王說:“像這樣,難道竟有這樣嚴(yán)重嗎?” 孟子說:“恐怕比這還要嚴(yán)重哩。爬上樹去捉魚,雖然捉不到魚,卻也沒有什么后患。以您現(xiàn)在的做法來實現(xiàn)您現(xiàn)在的愿望,費勁心力去干,一

10、定會有災(zāi)禍在后頭。”共四十七頁 “什一,去關(guān)市之征,今茲未能;請輕之,以待來年,然后已,何如?” “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shfi)君子之道。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后已。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共四十七頁 “實行十分抽一的稅率,免去關(guān)卡和市場上對商品的征稅,今年不能實行了,就先減輕一些,等到明年再廢止(現(xiàn)行的稅制),怎么樣?” 孟子回答道:“現(xiàn)在有個每天偷鄰居家的雞的人。有人勸告他說:這不是品德高尚的人的方法 。(他)說:請允許我減少偷雞的次數(shù),每月偷一只雞,(用這種行為)等到第二年,這樣(zhyng)以后就停止(偷雞)。 如果知道它是不對的,就應(yīng)該立刻停

11、止,為什么要等第二年?”共四十七頁孟子的仁政(rnzhng)思想有何現(xiàn)實意義? (古為今用)1.孟子的“王道”思想包括“溫飽(wnbo)”和“教化”兩部分,也就是今天的“物質(zhì)文明” 和“精神文明”;2.開發(fā)自然資源,做到“不濫”、“不竭”,是今天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農(nóng)業(yè)”的概念。討 論共四十七頁通假字(1)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2)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ln u)也 無通“毋”(3)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者 頒通“斑”(4)涂有餓殍而不知發(fā) 涂通“途”共四十七頁名詞(mng c)活用作動詞(1)填然鼓之(2)樹之以桑(3)七十者衣帛食肉(4)黎民不饑不寒(b j b hn),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5)王

12、無罪歲打鼓種植穿稱王歸罪共四十七頁動詞(dngc)作名詞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w hn)也 使動用法則移其民于河?xùn)|,移其粟于河內(nèi) 形容詞作動詞謹(jǐn)庠序之教活著的人,死去的人認真從事使.遷移共四十七頁狀語(zhungy)后置句申之以孝悌(xio t)之義樹之以桑則無望民之多于領(lǐng)國也賓語前置未之有也 判斷句非我也,歲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共四十七頁(1)應(yīng)之以治則吉,應(yīng)之以亂則兇 不吉祥,不幸(順應(yīng)自然的變化,采取正確(zhngqu)的措施就吉利;順應(yīng)自然的變化采取錯誤的措施就兇險)(2)河?xùn)|兇亦然 兇(3)攘除(rngch)奸兇(4)敵入而兇莊稼收成不好兇殘、殘暴恐懼而喧嚷騷動共四十七頁觀察、仔細(

13、zx)看 考察 察(1)徐而察之(2)向察眾人(zhngrn)之議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察臨國之政察后推薦明智、精明(3) 察臣孝廉(4)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共四十七頁(1)兵刃既接 斬木為兵,揭竿(ji n)為旗(2) 兵者,國之大事 (3)趙亦盛設(shè)兵以待秦(4) 可汗大點兵兵兵器(bngq)、武器軍事、戰(zhàn)爭軍隊士兵共四十七頁(1) 木受繩則直(2) 與貴酋處二十日,爭曲直(3) 與單于(chn y)相直(4) 系向牛頭充炭直直與“彎”相對(xingdu)正確的、正直的面對、遇到價值,后寫作“值”(5)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6) 侯生攝敝衣冠,直上載公子上坐(7) 可以

14、為富安天下,而直為此廩廩也 副詞,僅,只是副詞,徑直、一直副詞,竟然共四十七頁(1) 愿令得補黑衣(hi y)之?dāng)?shù)(2) 以刀劈狼首,又?jǐn)?shù)刀斃之(3) 則勝負之?dāng)?shù),存亡之理,當(dāng)與秦相較 數(shù)數(shù)目(shm)、數(shù)量幾,幾個命運(4) 數(shù)罟不入洿池 (5) 蒙沖斗艦?zāi)艘郧?shù)(6)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密,與“疏”相對計算屢次共四十七頁固定(gdng)句1.直不百步耳 ,是亦走也 (只是(zhsh)罷了,那還是)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的有的.)3.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 兵也”? (這與有什么不同呢?)共四十七頁例1 下列有關(guān)(yugun)“以”的意義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

15、的是A.樹之以桑 B.以五十步笑百步C.請以戰(zhàn)喻 D.愿得補黑衣之?dāng)?shù),以衛(wèi)王宮D共四十七頁例2 下列畫線字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河內(nèi)兇(有戰(zhàn)亂) B.鄰國之民不加(增加)少C.填然鼓之(代詞(dic),代“鼓”)D.棄甲曳(拖著)兵而走D共四十七頁例3 下面畫線字意義不同(b tn)的一組是A涂有餓殍而不知發(fā) 春心莫共花爭發(fā)B棄甲曳兵而走 斬木為兵C或五十步而后止 人固有一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D是亦走也 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A共四十七頁例4 對下列各句中“之”的分類正確(zhngqu)的一項是斯天下之民至焉雞豚狗彘之畜樹之以桑未之有也鄰國之民不加少A./ B./C./ D./A共四十七頁例

16、5 下列各句中有詞類(cli)活用現(xiàn)象的一句A.請以戰(zhàn)喻B.寡人之于國也C.王無罪歲D.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 C共四十七頁例題6 完成(wn chng)下列一詞多義(補充)食:谷不可(bk)勝食也 狗彘食人食吃 動詞食物 名詞時:不違農(nóng)時 無失其時季節(jié) 名詞機會、時機 名詞共四十七頁于: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ln u)也 寡人之于國也 頒白者不復(fù)戴于道路矣比 介詞(jic)對 介詞在 介詞以:請以戰(zhàn)喻 可以無饑矣 以時入山林 申之以孝悌之義 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用 介詞憑借 介詞按照 介詞把 介詞認為 動詞共四十七頁然:河內(nèi)兇亦然 填然鼓之 然鄭亡子亦有不利(bl)焉 太后曰:“然”代詞 這樣助

17、詞 地、的樣子連詞(linc) 然而、但是形容詞 認為對的則:則移其民于河?xùn)| 人死,則曰:“非我也,兵也”順接連詞 就、那么轉(zhuǎn)接連詞 卻共四十七頁翻譯(fny)下列句子1、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2、履至尊而制六合,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3、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5、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6、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lixu)漂櫓7、天下云集響應(yīng),贏糧而景從8、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共四十七頁內(nèi)容摘要寡人之于國也。亂世的哲思。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3、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