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品】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2 第3單元第8課蘭亭集序 課件(系列1)_第1頁
【優(yōu)品】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2 第3單元第8課蘭亭集序 課件(系列1)_第2頁
【優(yōu)品】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2 第3單元第8課蘭亭集序 課件(系列1)_第3頁
【優(yōu)品】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2 第3單元第8課蘭亭集序 課件(系列1)_第4頁
【優(yōu)品】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2 第3單元第8課蘭亭集序 課件(系列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單元人教版 必修二本單元學習古代山水游記類散文。我國古代散文從簡單的記事開始,逐漸發(fā)展成為敘事記人的史傳散文,而議論政事、闡釋哲理的諸子散文,寫景游記類的抒情散文則產生較晚。起初體制短小,描寫簡單,到了東晉時期,世事離亂,偏安江南的士大夫們仰慕老莊思想,追求清玄之風,逃避現(xiàn)實,寄情山水,此時描寫山川景物、記敘觀賞游歷的散文才開始出現(xiàn)并逐漸發(fā)展起來。唐宋時期,文人的生活范圍更寬,文化修養(yǎng)更高,審美能力更強,于是山水游記類散文便大量涌現(xiàn)?!疤扑伟舜蠹摇泵鑼懮剿?、記敘游歷的作品極為豐富,成為中國散文史上的一個亮點,影響所及直至明清而不衰。這類散文不只是對自然風物的客觀描繪,作家在游覽山川景物、名

2、勝古跡時往往有感而發(f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審美趣味寄寓其中,抒寫個人對自然的審美感受,具有濃厚的抒情和說理成分。本單元所選三篇散文,都是古代山水游記的典范之作,其景、情、理的高度統(tǒng)一,歷來為人們所傳誦。目標導航學習建議1.疏通字句,把握文章大意。閱讀古代作品,首先要克服語言困難,弄懂字、詞、句的意思;其次要反復誦讀,體會句讀、語氣,進而把握文章大致內容,分清寫景、抒情、議論的層次。2.提綱挈領,抓住關鍵語句。山水游記類散文往往通過議論性語句,借景抒情、借事說理,寄托作者的理想或政治抱負。閱讀這類文章,就要留意文中起畫龍點睛、揭示主旨作用的語句,抓住這類語句,才能化繁為簡,綱舉目張。3.分析景語,

3、體會情、景關系。山水游記寫景狀物是必不可少的,但寫景狀物的目的是抒情,景與情往往融合在一起,情有時也通過寫景抒發(fā)。景與情的關系一般是先寫景后抒情,或者邊寫景邊抒情,有時景語即情語。閱讀時要注意體會。4.關注形象,揣摩寫作意圖。山水游記既注重客觀景物的描繪,也講究作品中自我形象的塑造。凡優(yōu)秀的作品,不但客觀景物描寫生動,而且作者自我形象鮮明。因此,關注作品中作者表現(xiàn)出來的自我形象,也是捕捉作品寫作意圖的捷徑。第8課 蘭亭集序人教版 必修二在魏晉名流中,有這樣一位,他詩文皆工,尤善書法,其書法“飄若浮云,矯若驚龍”,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后人曾贊言:“獨特豈止在書道,放浪形骸意氣狂。郗氏選婿王家

4、子,慧眼一瞥喜東床!袒胸露背容不動,中有不俗好文章?!彼奈恼码m流傳不多,但蘭亭集序一文卓絕千古。學習這篇序文,要了解蘭亭宴集的起因、經過,了解作者感情由樂轉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嘆中暗含的作者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之情。知人論世東晉在中國文學史上是一個特殊的時期,因政治和玄學的影響,這個時期的士人不關心現(xiàn)實,他們寄情山水,舉止風流瀟灑,言談詼諧隨意。而浙江的會稽山水清幽、風景秀麗,因此不少名士隱居在這里,談玄論道,放浪形骸。王羲之即其一。他雖出身名門,卻淡泊宦情,好隱居,與清談名士交游,以山水吟詠為樂,為人率直灑脫。他常與朋友們徜徉于會稽的明山秀水之間,詩酒風流,逍遙度日。晉穆帝永和九年(353

5、)三月三日,許多名士相聚于蘭亭,聚會緣于“修禊”這一習俗。古人于三月上旬巳日,在溪水邊洗濯,祓除不祥。后來發(fā)展為暮春之初在水邊宴飲嬉游,祓除不祥的意義反而退居其次。當日,蘭亭聚會名流薈萃,規(guī)模宏大,與會者有41人。聚會的目的主要是欣賞山水,飲酒賦詩。為了增加趣味,他們沿溪流而坐,采取流觴賦詩的方法,流觴所至,即席賦詩。他們匯詩成集,羲之即興揮毫為此詩集作序,這便是著名的蘭亭集序。王羲之(303361),字逸少,號澹齋,祖籍瑯玡臨沂(今山東臨沂),后遷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有“書圣”之稱。歷任秘書郎、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后為會稽內史,曾任右軍將軍,人稱“王會稽”“王右軍”。

6、著有王右軍集。序:文體名,有兩種:一是贈序,一是書序。后者一般寫在書或文集的前面,內容多是介紹書的內容和特色、成書經過、寫書目的等。有的近似論說文,有的近似記敘文,有的則如說明文,還有的寫法上有散文筆調,這一類的多是為詩歌唱和的集子而作,蘭亭集序就是這樣的一篇文章。課前達標1.注字音 2.識通假悟言一室之內(“悟”通“晤”,面對面)3.解多義 4.辨活用(1)固知一死生為虛誕(“一”,數詞的意動用法,把看作一樣)(2)齊彭殤為妄作(“齊”,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把看作相等)5.分古今 6.明句式(1)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介賓短語后置句)(2)引以為流觴曲水(省略句,省略介詞賓語“之”)(3)悟言一

7、室之內(省略句,省略介詞“于”介賓短語后置句)(4)當其欣于所遇(介賓短語后置句)(5)死生亦大矣(判斷句)(6)亦將有感于斯文(介賓短語后置句)7.積名句(1)(2013山東高考)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王羲之蘭亭集序)(2)(2013江西高考)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王羲之蘭亭集序)(3)(2012福建高考)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王羲之蘭亭集序)(4)(2011山東高考)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王羲之蘭亭集序)(5)(2011安徽高考)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王羲之蘭亭

8、集序)(6)(2011四川高考)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王羲之蘭亭集序)重點評析1.“永和九年,歲在癸丑”至“亦足以暢敘幽情”。點評:文章首先記敘了集會的時間、地點及與會人物,言簡意賅。接著描繪蘭亭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和周圍景物,語言簡潔而層次井然。描寫景物,從大處落筆,由遠及近,轉而由近及遠,推向無限。先寫崇山峻嶺,次寫清流激湍,再順流而下轉寫人物活動及其情態(tài),動靜結合。意境清麗淡雅,情調歡快暢達。2.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點評:這句體現(xiàn)了作者的感情由“樂”轉而為“痛”的過程。作者由開始時“信可樂也”的感覺,聯(lián)想到人的兩種不同生存狀態(tài)。美麗的山水、盡情的歡娛,可以令人忘記煩

9、憂,“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但是,不知不覺中時光已經流逝,“不知老之將至”,等到時過境遷,往日的美好已經成為陳跡,人不能永遠保有美好的留戀。想到此,作者不免產生感慨,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嘆?!八郎啻笠印?自然轉為“痛”的感覺?!扒殡S事遷,感慨系之矣。”這是膾炙人口的名句,因為它說出了古往今來人們的普遍感受:在回憶往事時,盡管感情上已經發(fā)生變化,但仍免不了產生這樣那樣的感慨。3.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點評:這句的意思是“本來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來的說法是不真實的,把長壽和短命等同起來的說法是妄造的”。這里,作者認為人不管以怎樣的方式活著,生命都在不知不覺中逝去,而壽命的長短只能聽憑造化,最

10、終歸于結束。所以生就是生,活著能享受樂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無?;钪退廊ナ侨松笫?二者不可等量齊觀。句中暗含“有生之年應當做些實事,不宜空談玄理”之意。討論探究1.作者寫蘭亭的景色時突出了它的什么特征?這與作者的性情有什么關系?提示:文章寫蘭亭景色突出“淡雅”的特征,三月的江南,山水之間,綠樹成蔭,鮮花吐艷,但在作者筆下,所有濃艷之物皆不見蹤影,唯山、水、林、竹、天、風而已??瓷?言其“崇”“峻”,而舍其青翠;繪竹,言其“修”,而舍其綠;寫水,言其“清”,而舍其碧;敘氣候,亦僅“天朗氣清,惠風和暢”而已。一切盡顯淡雅,而這景物正是作者淡雅心境的客觀寫照。東晉之時,玄學盛行,名士們對山水的

11、欣賞,不僅“游目”,而且“騁懷”,到自然中去,并認真觀察思考,不只是怡情養(yǎng)性,還可以“明理”和“悟道”。2.作者對“老之將至”“終期于盡”慨嘆不已,這是不是宣揚一種及時行樂的消極思想?你是如何看待這一問題的?提示:作者對這次宴集環(huán)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攝其神韻,能看出作者快樂的心情和對自然美景的熱愛之情。雖然作者對時光飛逝、人生短暫大發(fā)感慨,但字里行間暗含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之情。文章后半部分情調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積極情緒又無不蘊含其中,正因為作者對人生憂患有新的認識,所以作者在盡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嘆人生無常的同時,批判了莊周“一死生”“齊彭殤”的虛無主義。文章的整體基調應該看作是積極的,并不是宣

12、揚人生無為或及時行樂的消極思想。結構板書鑒賞評價立意深遠文筆清新蘭亭集序就其內容和形式而言,它不僅是一般意義上的書序,也是一篇立意深遠、文筆清新自然的優(yōu)美散文。文章從蘭亭集會落筆,首先用簡潔的文字點明集會的時間、地點、緣由和與會人物,接著用抒情的筆調,描繪了清雅優(yōu)美的山、水、林、竹等自然景物,而正是這些自然風光引起與會者飲酒取樂、臨溪賦詩的雅興,下文就自然轉入敘寫雅事與種種歡樂情景。段末以“樂”作結,揭示了與會者沉浸在美好的自然和人文環(huán)境中得到審美愉悅而暫時忘卻煩惱的情趣。接著作者緊承上文“俯”“仰”二字和“信可樂也”一語,轉寫人世變幻、情隨事遷的情況。不管是“悟言一室之內”的靜者,還是“放浪

13、形骸之外”的躁者,他們雖都在一時一事上“快然自足”,但是這些眼前的美景和人世的歡樂,“俯仰之間,已為陳跡”,樂極而悲生,自然提出“死生亦大矣”這一主旨。最后作者抓住死生問題,進一步表明自己的生死觀。作者針對當時士大夫務清談、鮮實效、無經濟大略的社會風氣,痛斥“一死生”“齊彭殤”的老莊學說為“虛誕”“妄作”,而這正是作者集結蘭亭集并為之作序的目的。綜觀全文,作者著眼于“死生”二字,借一次集會宴游闡明人生哲理,表明了作者的深遠立意。這篇序文之所以流傳千古,不僅因為其立意深遠,而且因為其文筆清新流暢、樸素自然。魏晉時期出現(xiàn)了駢文的高潮,駢文幾乎占領了全部文學領域,這種文體講究對偶、辭藻、音律、用典,

14、極不利于表情達意。在這種駢文風行的時代,作者能不拘一格,用灑脫流暢、樸素簡潔、極富表現(xiàn)力的語言寫景、敘事、抒情、議論,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散文的個人風格。特別是文中用了“群賢畢至”“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天朗氣清”“游目騁懷”“情隨事遷”“感慨系之”“若合一契”等詞語寫蘭亭山水之優(yōu)美,敘時人宴游之雅致,抒盛事不常之感慨,議死生意義之重大,而這些詞語從此便被后人當作成語使用,極大地豐富了語言寶庫,從而也奠定了蘭亭集序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美文品讀字里行間的灑脫 郝淑娟一千六百多年的春秋,可以磨滅什么?可以磨滅肉體的存在,可以磨滅庸俗的記憶,可以磨滅一切物質的載體。但唯一永生的,是他飄揚的靈魂與同樣飄

15、揚的毛筆,在潔白的宣紙上,舞出生命的飛逸。但對他,書法僅僅是精神的承載。一千六百多年以后,縱使音容笑貌已然化為塵霧,那篇驚世駭俗的蘭亭集序中,依然保存了他所有的自由灑脫。那年的三月三日,一個惠風和暢的暮春之日。風是多么輕柔,拂動著帽子上長長的飄帶和輕薄的衣襟,波浪般緩緩展動。那年的三月三日,天朗氣清。蘭亭是美的,流水是美的,酒是美的,人更是美的。這么多的文人名士來了,有謝安,有孫綽,王羲之更是帶著兒子欣然前往。羽觴在彎彎曲曲的小水道中時停時進,大家在水道旁隨意坐下,羽觴停在誰面前,誰便即興賦詩一首,否則罰酒三巨觴。蘭亭集就此而成。三十七首詩,篇篇光彩照人。如此美的詩篇怎能不作序?于是,王羲之欣

16、然提起筆,在美酒美景美文的三重催化之下,蘭亭集序一氣呵成。他寫得灑脫,寫得無拘無束。所有的興奮、感慨在這一瞬間噴涌而出,幻作他行云流水的筆鋒游走于宣紙之上。他是快樂的,否則他眼中的蘭亭怎能是“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晚春的日光透過竹葉之間細細小小的縫隙灑落到宣紙上,伴著他靈動的筆觸,閃閃地跳動。他忘我地書寫著,文思泉涌。他靈動的思緒不允許筆下有一絲一毫的拘泥,那二十多個“之”字,或舒展修長,或規(guī)矩方正,或小巧玲瓏,或隨意流暢,一個有一個的形態(tài),一個有一個的個性,如廣闊的原野上綻開的花,雖小,卻最引人注目,將原野的遼闊點綴得完美無缺。東晉的人們,大多已看透官場的污濁,轉而投

17、身于對山水風景的喜好。王羲之也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的蘭亭集序,字里行間都透著山的俊秀、水的柔美、竹的清逸、酒的醇厚、人的灑脫;而它也確確實實是右軍精神的載體。他書寫時,天地間已沒有了“王羲之”這個干巴巴的名號,有的只是一個融于自然、忘情舞蹈的靈魂的舞者,用烏亮的毛筆記載下灑脫的舞步。幾百年后,愛極了王羲之書法的唐太宗,臨終時立下遺囑,讓蘭亭集序作為陪葬,同他一起埋入昭陵。蘭亭集序的真跡,就此消失于世。“繭紙藏昭陵,千載不復見”,陸游的嘆息,在隔了這么多個世紀后依然清晰可聞?,F(xiàn)在我們所見的,幾乎都是唐太宗時期的摹本。但摹本摹得出形狀,卻無法復原曾經那個晴朗的暮春,那個清幽俊美的蘭亭,還有那一大群文

18、思敏捷的雅士,來助摹者體驗當時右軍的心情。而我,又多么想去瞧一眼真跡,摸一摸那柔軟的紙上殘余的陽光,聞一聞字中散發(fā)的墨香,看一看字里行間的灑脫,聽一聽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右軍,在文章中留下的怦然的心跳!那將會是多么有力、多么自如、多么流暢的鼓點啊! (有刪節(jié))品讀提示:文章還原了一段塵封的歷史,讓盛大而歡樂的蘭亭聚會、飄逸靈動的蘭亭集序和灑脫不拘的王羲之穿越一千六百多年的時空,鮮活地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文章之所以能有這樣奇妙的效果,來源于作者豐富的聯(lián)想、駕馭語言的高超技巧,以及卓越的鑒賞能力。素材積累蘭亭集序不僅是一篇詩集序文,而且還是一篇探究生活情趣和生命意義的美文。文中作者對蘭亭美景的描繪,告訴我們怎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