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電大哲學引論期末復習題綱資料全_第1頁
2022年電大哲學引論期末復習題綱資料全_第2頁
2022年電大哲學引論期末復習題綱資料全_第3頁
2022年電大哲學引論期末復習題綱資料全_第4頁
2022年電大哲學引論期末復習題綱資料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哲學引論知識要點(12章)第一節(jié) 哲學的概念哲學一詞, 源自英文“Philosophy”;而“Philosophy” 一詞, 則又源自希臘文“Philosophia”。 在希臘文中, Philosophia 乃一組合詞, 其前綴Philia 原意為愛, 后綴Sophia則為智。由是觀之, 哲學一詞之原意, 應為愛智, 或曰智慧之學。一、哲學的產(chǎn)生1哲學的雙重特性。從一個方面看,哲學起始于人類好奇的本性;從另一個方面看,哲學又表現(xiàn)為人類愛智的活動。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在談到哲學的這一特性時,曾以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人的不同動機為例,生動揭示了哲學活動與人類其他活動之間所具有的這一本質區(qū)別。2哲

2、學的歷史起源。哲學的產(chǎn)生乃是宗教和藝術直接作用的結果。原始宗教和原始藝術是催生哲學的母體和溫床。正是在原始的宗教和藝術中, 人類通過音樂、 繪畫、雕塑以及各式各樣的慶典和祭祀活動等, 集中表達了他們力圖解決生命、生存和死亡中的各種問題的強烈意愿, 并嘗試通過這些方式理解他們所處的環(huán)境, 并進而揭示隱藏在這些表面環(huán)境后面的那些不易覺察的、制約著他們的生存環(huán)境和生存條件的東西。3哲學的最終形成。由于哲學是一種較之宗教和藝術更為理性化和系統(tǒng)化的追尋和探討存在問題的思想形式和文化形式, 這也就意味著, 一旦哲學在它的母體中孕育成熟,它之作為一種獨立的人類精神文化形式的誕生,就是順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事情

3、。二、哲學與科學1哲學與科學的關系:科學從哲學分割權利;哲學與科學分享權利。這是指,一方面,哲學基于自身發(fā)展的需要, 不得不把對自然界和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研究權利讓渡給科學;另一方面, 哲學雖然必須與科學分享權利,但它對這種權利的讓渡遠不是自覺自愿的。2哲學的兩難處境:既有人堅持哲學高于科學,也有人堅持哲學從屬于科學。這是指,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 自然科學問題幾乎是引起哲學興趣的唯一對象。而且只要一有可能, 哲學家們總是試圖把科學重新納入哲學的范圍。一旦哲學家的這種企圖由于科學家的抵制, 或哲學基于自身的局限而對它欲涉足的領域表現(xiàn)出無奈的時候, 總是有那樣一些哲學家或多或少地表現(xiàn)出要么把哲

4、學降低到只是為科學作方法論的辯護, 以科學的語言代替哲學的語言的地步;要么拒絕一切對哲學的批評和非議, 把這種批評和非議看作是對哲學的一種不能容忍的惡意誹謗和攻擊。3哲學與科學和其他人類精神文化形式分享對真理和日常生活的解釋權利。三、哲學的演變1希臘哲學的特征:自然哲學。最初, 當古希臘哲學從原始的宗教和藝術中間分化出來, 對自然和宇宙本質探索的興趣支配著絕大多數(shù)古代哲學家的研究熱情的時候, 哲學被賦予了純理論的、形而上學的特征。自然哲學是這一時期哲學的基本特色。2晚期希臘和歐洲中世紀早期哲學的特征:倫理學或道德學說。到了希臘后期及至歐洲中世紀早期,哲學家們的理論興趣和研究熱情為之一變, 道德

5、的、實踐的生活要求開始上升而成為哲學研究的主流。斯多葛學派、伊壁鳩魯以及懷疑主義哲學家從各自的角度多方論證了, 對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正確欣賞是人生的目的, 哲學的研究應服從于實際生活中的道德的目標和要求。與此相應的, 哲學在這一時期被賦予了倫理學或道德學說的特征。3中世紀哲學的特征:宗教哲學或曰經(jīng)院哲學。這一時期,哲學家在其理論中多方論證、闡述和發(fā)展的哲學觀點,就是教士和神學家在基督教的殿堂里不遺余力地提倡和身體力行的神學主張。4近代哲學的特征:認識論。近代哲學由神向人的復歸,并重新尋求從科學的結論中獲得解釋世界的理論方式, 是通過哲學認識論上經(jīng)驗論與唯理論的兩極對立, 以及在此基礎上所達到的它

6、們之間關系的更高意義上的統(tǒng)一而實現(xiàn)的。5現(xiàn)代哲學的特征:科學主義哲學與人本主義哲學。第二節(jié) 哲學的問題哲學既可以按照研究內容的不同,將之劃分為認識論、形而上學、倫理學、美學等不同學科;也可以按照研究性質的不同,將之劃分為理論哲學與實踐哲學兩大部分。同時,還可以從方法論角度來看待哲學研究活動的特點。一認識論認識論是關于人類認識問題的理論,它探討人類認識的起源、本質、界限、認識經(jīng)驗與認識對象的關系等與人類認識有關的最一般的理論問題。1認識論的起源:古希臘哲學家關于人類認識性質的探討。早在古希臘時期,柏拉圖就在他的著名的理念論中提出并討論了有關知識的來源和本質的問題。德謨克里特、亞里士多德等人對意見

7、范疇的探討與研究,也對后來的哲學,特別是認識論的研究產(chǎn)生了重要的和深遠的影響。2 認識論的奠立:洛克被稱為“認識論之父”;康德則使認識論成為全部哲學的基礎。作為哲學的一個基礎部門的,并且有其特定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和研究形式的認識論的奠立,嚴格說來,則是近代的事。在近代哲學家中,洛克以其著名的“人類理解論”, 為哲學認識論的最初形成奠定了經(jīng)驗主義的基礎。使認識論成為全部哲學的基礎并在哲學中占據(jù)舉足輕重地位的哲學家, 則非康德莫屬??档略谒闹摹叭笈小敝坏摹凹兇饫硇耘小敝校ㄟ^對現(xiàn)象與物自體的劃分, 透徹地揭示了形而上學作為一種關于現(xiàn)實世界的認識方式的不可能性,從而為認識論登堂入室成

8、為哲學研究的重鎮(zhèn)和主流開辟了道路。3 當代認識論:一門關于知識和思想分析的專門學問。對于把哲學的性質和功能界定為邏輯和語言分析的語言哲學家和分析哲學家來說,哲學直接就是認識論;即便對那些不贊成邏輯實證主義和分析哲學的思想基礎和哲學立場的現(xiàn)象學和存在主義哲學家來說,當著他們堅持認為形而上學仍然是一切科學之所以可能的思想基礎和研究前提的時候,也小心謹慎地避免重蹈傳統(tǒng)哲學脫離認識論來對世界作本體論論證的覆轍,努力使自己的研究帶有認識論和思想分析的特點。二、形而上學“形而上學”一詞出自“易”之“系辭”:“形而上者謂之道, 形而下者謂之器”。取之以對應并轉譯英文“Metaphysics”。 英文中之“M

9、etaphysics”由兩部分組成:其后綴“Physics”原意為物理學;其前綴“Meta”則為在上、在先之意。由是觀之, 形而上學的原意應是在物理學之上、之先的意思。1形而上學的含義。廣義的用法:表示關于存在者的最一般規(guī)定的學問, 即討論關于宇宙和事物存在的終極本質和永恒原理的學問;狹義的用法:只有與非感性的、超驗的對象有關的那些陳述才屬于形而上學。2形而上學的特性:終極性和體驗性。所謂終極性是指:形而上學總是在追尋人在這個世界中的位置, 即為什么我會在這里?事物為什么是這樣的?在所有這一切的后面存在著的究竟是什么?所謂體驗性是指:形而上學關注的問題,如偶然性問題、有限性問題、完美性問題、痛

10、苦問題,以及超越性問題等, 都是體驗性的,是與人的存在相伴相隨,并且反過來深刻制約和影響著人的生存和發(fā)展的最重要的存在問題。3形而上學的領域:宇宙論與倫理學。所謂宇宙論,是研究作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的宇宙的起源、本質和結構問題的哲學理論。所謂倫理學,則是研究人的行為、活動和相互關系中的價值決定問題的哲學理論。4 形而上學問題與非形而上學問題的區(qū)別。(1)它不關心具體的、特殊的存在,而只關心整體的、總體的存在;(2)它不關心多樣性、可分性的整體或總體存在(可數(shù)),而只關心統(tǒng)一的、不可分的整體或總體存在(不可數(shù));(3)它不關心顯現(xiàn)了的存在,而只關心終極的存在;(4)它不尋求存在的當下意義,而只尋

11、求存在的原始直觀。三、倫理學倫理學作為一門對道德問題加以研究的學問,主要探討與人的行為方式有關的那些價值問題,即一定道德活動、道德行為中的價值判斷和價值決定問題。1倫理學的歷史。蘇格拉底:其哲學涉及了真理、正義、善和美的構成問題。柏拉圖:他在自己的著作“理想國”中,進一步探討了有關人的行為、活動的價值判定問題, 并把所謂“至善”作為最高的理念,也即人類的最高的知識。柏拉圖的學生色諾勒斯(Xenocrats)曾把柏拉圖有關人的行為活動之意志決定的論述直接稱為倫理學。亞里士多德:他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嚴謹細密、堪稱典范的倫理學體系。在近代哲學家中, 洛克、休謨、邊沁、穆勒等人沿著經(jīng)驗主義的方向建構了

12、立足于實際效果判定行為善惡的功利主義倫理學;而康德則沿著直覺主義的方向,從理性主義的前提演繹出一套用以評判行為善惡和道德合理性的標準的義務論倫理學。2倫理學的問題。(1)道德的內容與目的。倫理學上之所謂道德目的, 非為表現(xiàn)在具體道德行為中的特定的目的, 而是指一切道德行為和道德過程引以為據(jù),必須服從的具有普遍必然性的、最高的道德目的,也即道德上的至善。倫理學中的其它問題,一般而言,都是圍繞這一問題展開并且據(jù)此加以論證的。(2)道德的行為與決定。道德乃是個體的行為, 而個體行為始終要受到社會規(guī)范、道德戒律的約束。對個體道德起著最終決定作用的因素究竟是什么?社會的規(guī)范、道德的戒律又是基于怎樣的理由

13、形成或建立的?利己主義與利他主義、功利主義和直覺主義各以怎樣的道德決定原則為基礎?個人與社會究竟應該具有一種怎樣的關系?諸如此類的問題, 是道德領域中最具有實踐性的一個方面, 因而是倫理學研究關注的另一個熱點。(3)道德的尺度與標準。結果論以個人的決定、行為和道德規(guī)則的結果為標準;非結果論以個體以外的因素, 如超越的神意或絕對的理性為標準。3當代倫理學的特點。受作為主流的語言哲學的影響,當代倫理學越來越把倫理學主要地看作是一門理論哲學而不是實踐哲學。四、其他1其他哲學問題。除了上述三個基本的問題以外, 哲學的視野所及, 還包括了美學、宗教哲學和其他社會文化哲學方面的問題。2何謂哲學問題。哲學是

14、思想探索的學問, 舉凡與人的存在和知識有關的問題,原則上都可以納入哲學研究的范疇。只是, 當哲學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的時候,它不是從它們各自的領域,而是從哲學的角度對它們的性質和特點做最一般的研究。同時,在一定的哲學體系中,究竟以那些問題作為論證的對象和重點,也取決于哲學家對此的不同理解。3哲學與方法論。作為一定哲學研究內容的問題, 除了可以從理論的一般性質出發(fā)加以探討以外, 還可以從方法論的層面對之進行分析。(1)哲學是一種關于實在的研究,但它不是研究實在的某一方面,而是研究實在的整體。(2)哲學是一種關于辯明性的研究,它的任務是努力證明我們所做的那些陳述的正當性和合理性。(3)哲學是關于思想

15、概念的意義分析, 是對支配我們思想和活動的那些至關重要的基本概念或觀念的邏輯澄清或闡明。第三節(jié) 哲學與語詞哲學作為知識和思想分析的專門學問, 其間充滿了辯駁與論證。為了達到澄清思想、解決問題的目的, 對語詞的理解與應用就成為一個重要問題。一、詞與物 1詞與物的關系實質上表達的是思想與外部世界的關系。人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和交往從根本上說取決于人所特有的一種交往工具, 即語詞。語詞作為人的一種創(chuàng)造物, 是人之能動性的集中體現(xiàn)。2詞與物的關系涉及兩方面的內容:語詞與自然符號之不同,以及語詞如何獲得表達對象之意義。實際上, 某詞之具某義, 最初僅為有別于它詞所表之義而約定。但只要某詞之義不與它詞相混淆,

16、則盡可引申新義而加以變化, 或擴大或縮小, 最終形成一語詞之系統(tǒng)。這樣, 借助語詞之系統(tǒng)的區(qū)別和作用, 人們就能隨心所欲地把握或描述那些既相互區(qū)別又相互依存的事物或現(xiàn)象。3 通常用以描述無限事物的有限語詞系統(tǒng), 又是如何適應流動變化著的事物或現(xiàn)象而表現(xiàn)出它所具有的一般性或穩(wěn)定性的呢?實際上,任何語詞都是記錄事物存在某一瞬間狀態(tài)的特定符號系統(tǒng),因此,一旦離開了其所依存的事物本身的狀態(tài)或屬性, 則它的意義自然也就隨之失去。 二、定義與存在1定義的復雜性。主要不在于任何對事物的表達都不能離開有關的定義, 而在于許多定義的界定往往超出了特定個人能力所及的范圍。2定義的實質。一個詞的定義就是告訴人們,某

17、一事物必須具有怎樣的特性(性質、特點與功能)。這樣, 人們就可以在定義指明的事物特性的范圍內正確地來使用該語詞。3定義與存在的復雜關系。任何定義都是用來表達存在的, 但定義與存在究竟具有一種怎樣的關系卻是一個需要認真加以分析的問題。因為, 當著人們使用一個定義的時候, 他們有時并不知道該定義所描述的事物是否實際存在。 4定義的范圍和限度。定義與存在不相符合, 定義不能明確地指示存在, 主要表現(xiàn)為定義范圍的過寬或過窄的問題。 三、定義與語詞1語詞的意義。當著人們定義一個詞的時候, 他們實際是在向他人指明這個詞的意義。但是, 詞的意義并非來自詞自身, 而是來自人, 即來自詞的創(chuàng)造者和使用者的規(guī)定。

18、2實質主義的定義。從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及至近代的約翰穆勒等人, 其邏輯學和知識論方面的基本立場, 皆是重視或強調定義的本質的或實質的方面, 他們代表了西方思想史上盛極一時的實質主義邏輯傳統(tǒng)。在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中, 有關定義之實質方面的要求, 集中體現(xiàn)為他強調語詞必須反映事物之本質的屬性。3形式主義的定義。從形式主義的角度來看, 任何定義過程都不過是一種語言行為, 是以一種語詞界定另一種語詞的過程。語詞本身并無先驗的意義, 而只有約定的意義。形式主義定義理論的出現(xiàn)和擴展反襯了實質主義定義理論的日漸式微, 由此而在傳統(tǒng)的語詞與世界關系的定義方式之外開辟出一種全新的理論視角和解釋方式。四、定義與真

19、理1規(guī)定詞的新義。語詞的規(guī)定本身無所謂真或假, 它只是一種建議性質的東西。一個建議就是關于一個詞將被用于某種場合或某種情況的說明。從這個角度來看, 任何語詞的規(guī)定都表達著規(guī)定者對該語詞的使用的建議或內心打算的陳述。2指示詞的用法。雖然人們可以根據(jù)不同情況調整、補充、甚至規(guī)定詞的意義, 但總的說來, 大多數(shù)正在使用中的語詞的定義是向他人指明這些詞的用法。 第四節(jié) 哲學的價值為人類生活和人類實踐指示理想目標;為科學研究和日常思考提供分析基礎;為精神文化和思想理論提供批判根據(jù), 可視之為哲學的三個基本功能, 也是哲學存在價值的最重要的三個證明。一、哲學的理論特性1哲學不是什么。如果說,科學的具體性恰

20、恰在于, 它所獲得的任何結果都是有限的、它所達到的任何程度都是相對的;那么,對那些未知領域和事物的探索與追尋,,則開辟出一個與科學全然不同的抽象性研究的境界或領域,這就是包括宗教、藝術和哲學在內的領域。2哲學關注什么。與宗教、藝術抽象活動不同,哲學哲學本質上是一種人類基于自身需要而進行的思想性探索活動。哲學活動所關注的首要目標,是那些在哲學范圍以外的、對人類生活的某個方面起著更為基本的支配作用的人類活動;哲學活動關注的另一個目標,是那些在社會文化體系中的,在深層上影響或支配著人類思想和人類活動的特定領域和特定概念。3哲學的思想探索性特征。首先表現(xiàn)為它所涉及的對象,往往是那些作為尋常信念基礎的原

21、則或假定。這些原則或假定, 既有日常生活意義上的, 又有科學意義上的;其次表現(xiàn)為哲學本身的發(fā)展是歷史的、連續(xù)的, 但哲學所研究的問題, 卻是相對不變和基本固定的。二、哲學對科學的作用1確立科學的理論前提。在自然科學的任何一個領域,都有一些為人所普遍使用的基本概念。在通常的情況下,一個從事專門技術研究的科學家對此并無必要進行追問,但當對這些基本概念的說明和解釋成為關系到另外一種新的技術,甚至新的科學規(guī)范能否產(chǎn)生,能否形成的不能回避的決定性因素的時候,這種追問就變得必要了。而這種追問, 這種窮根究底的思考方式正是哲學的主要的、基本的特性。2闡明科學的基本性質。哲學不僅在確立科學的理論前提方面有其重

22、要作用, 而且換一個角度來看的話, 甚至科學的基本性質最終也有賴于哲學方面的闡明。比如,對經(jīng)典物理學和宇宙論基本原理和前提的絕對真理性的最初質疑,歸根到底可以追溯到康德有關先天性時間和空間直觀形式的學說。3捍衛(wèi)科學的獨立性, 謀求全體科學的統(tǒng)一。捍衛(wèi)科學的獨立性不僅是科學本身能夠獲得充分發(fā)展的重要條件, 而且也是保證哲學本身獲得正常發(fā)展的不可或缺的學科前提。這是因為, 哲學作為一種探討宇宙和事物根本原理的學問, 其所包含的原則或原理, 從根本上說, 只有在具體科學的發(fā)展進步過程中才能得到揭示和闡明。離開了具體科學的發(fā)展和進步, 有關宇宙和事物的原則或原理不過是一種空洞的理論論證。反過來, 科學

23、固然以對具體的、有限的事物的復雜性的認識為特征, 但這種認識的本質仍然是從個別上升到一般, 由特殊轉化為普遍, 否則就無法形成關于經(jīng)驗事物的一般定理或原則。三、哲學對思想文化的作用 1對日常意識的反思。沒有任何東西, 從一個哲學的基本命題, 到一個人的強烈信念, 甚至一個人內心珍視的感情或意見, 能有免于提問的特權。這包括兩個方面:(1)對傳統(tǒng)的反思。傳統(tǒng)當然是有價值的, 因為它是以往文化和實踐的記錄, 人不可能割斷跟自己的過去的聯(lián)系。但從另一方面來說, 所謂傳統(tǒng), 字面上就包含了可能是過時的或虛假的意思, 聽任未經(jīng)分析和檢驗的傳統(tǒng)支配我們的生活有時是危險的。(2)對常識的反思。所謂常識, 無

24、非是人所共知的意思。但在日常生活中, 許多人所共知的東西往往夾雜著大量的愚見或偏見。如果從科學的角度或它們產(chǎn)生的結果的角度來看它們的話, 這些常識為人的選擇和活動提供的信念前提往往是虛幻的或極不可靠的。 2對學科前提的批判。如果說對日常意識的反思是哲學對思想文化作用的直接表現(xiàn)的話,那么, 哲學對一定學科前提的批判就是哲學對思想文化的深層作用的表現(xiàn)。這同樣包括兩個方面:(1)對具體學科理論前提的批判。每一門學科都有自己的哲學。這些哲學發(fā)生作用的方式, 既包括對本學科的概念或模式的理論闡釋, 也包括對本學科的目的、方法、形式、程序甚至具體的論據(jù)等等的批判性討論。(2)對哲學本身理論前提的批判。這是

25、說,既然哲學能夠被用來闡釋任何概念或分析任何活動, 以此類推, 哲學的學科前提當然同時也就是哲學研究的對象。與對具體學科前提進行的批判相比較, 對哲學的學科前提的批判無疑更為深刻, 更為根本。3對自由意識的促進。 哲學對自由意識的促進作用, 是通過對思想文化深層結構的有力揭示和思想模式的不斷轉換而表現(xiàn)出來的。事實上, 任何社會政治變革都是從舊制度不堪應付新的政治問題開始的, 而新政治變革的先聲往往來自具有批判性和自由意識的那些社會中堅分子。從這個角度看, 一切社會、國家之革新變動, 一切潮流、時勢之更替推移, 無不能歸結為哲學發(fā)展之結果或哲學觀念作用之使然。第二章 中西哲學史略第一節(jié) 中國哲學

26、史略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印度哲學并稱世界三大哲學體系,都有源遠流長的歷史。中國哲學大約結胎于夏商周三代,形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發(fā)展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先秦哲學、漢唐哲學、宋明理學和清代實學是中國古代哲學發(fā)展的四個階段。一、先秦哲學1周易及其思想。周易本稱易,是中國文化典籍中的一部奇書。它既是儒家的基本經(jīng)典,位列六經(jīng)(詩書禮樂易春秋)之首,又為各家各派所看重,滲透到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各個方面。易經(jīng)包含經(jīng)與傳兩個部分:易經(jīng)由六十四卦組成,其主體是卦名、卦象、卦辭、爻象、爻辭等;易傳是對易經(jīng)本文的解釋和對其思想的發(fā)揮,共有十篇,故稱十翼。周易的思想非常豐富,它涉及自然和社會的各個方面,極大地深化

27、了中華民族的理論思維。2孔子與儒家。儒家的創(chuàng)始人是孔子,其代表人物還有孟子和荀子等。儒家的經(jīng)典有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荀子等。儒家哲學可以歸結為以“仁學”為核心的倫理哲學體系。關于仁學的內涵,我們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來理解。以“孝”釋“仁”:即孔子試圖通過血緣紐帶建立一套普適于整個社會的普遍必然的倫理秩序,這是仁學的出發(fā)點;以“禮”釋“仁”:即仁的首要涵義是一套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綱常禮儀,這就是孔子念念不忘的周禮; “仁者愛人”:即將“孝悌”推而廣之,乃至于所有的人,這是仁學的核心; “推己及人”:這是仁學的實施方法,即著名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君子人格”:這是仁學的追求目標

28、,以顏回的“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卻“不改其樂”的生活為最高典范。與此相關,儒家特有的天人觀(如孔子所謂“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和人性觀(如孟子所謂人之“四善端”),對于后世也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3老莊與道家。道家的創(chuàng)始人是老子,繼承人是莊子,史稱“老莊學派”。道家的經(jīng)典有老子和莊子等。這一派側重于探討宇宙觀、人生觀問題,倡“無為”和冀“逍遙”是它的顯著特征。其思想體系的核心是“道”,并主張以“道”為世界之根本,以“合于道”為人生追求的終極目標,故稱“道家”。道家在中國哲學史上具有深遠的影響,它幾乎和儒家一樣經(jīng)久不衰,并與儒家的理論互補而共同構成了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主干。

29、 4墨翟與墨家。墨家,因創(chuàng)始人墨翟而得名。在先秦時與儒家并稱兩大“顯學”,但因漢代統(tǒng)治者“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遂成絕學,其傳承亦絕。墨家的思想集中墨子一書中。在社會政治觀上,墨子有十大主張:尚賢、尚同、節(jié)用、節(jié)葬、非樂、非命、兼愛、非攻、天志、明鬼。其中核心的是“兼愛”和“非命”。在哲學上,墨子主要的貢獻集中表現(xiàn)在認識論上,即著名的“三表法”。在“三表法”中,墨子強調判斷一種言論或知識的真假,必須參證歷史的經(jīng)驗、百姓的見聞和實際的效用。5韓非與法家。法家的思想起源于春秋時期齊國的管仲,實際創(chuàng)始人為戰(zhàn)國時期的李悝、吳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戰(zhàn)國末期的韓非。韓非是法家思想的

30、集大成者,他主張“法”(法令)、“術”(權術)、“勢”(政權)三者密切結合,以鞏固和維護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法家是百家爭鳴中在事業(yè)上取得最為輝煌成就的學派,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君主制國家秦王朝就是按照法家的理想建立起來的。法家的經(jīng)典有管子、法經(jīng)、商君書和韓非子等。二、漢唐哲學1兩漢經(jīng)學。儒家經(jīng)典在后世被成為“經(jīng)”,研究儒家經(jīng)典的學問就叫做“經(jīng)學”。正是在兩漢時期,儒家學說經(jīng)過新的整合取得了思想上的統(tǒng)治地位,而道家學說則成為影響最大的非正統(tǒng)思想。與此相應,在天人關系問題上,形成了以儒家思想為基礎的天人感應觀和以道家思想為基礎的天道自然觀;前者以董仲舒為代表,后者以王充為代表。2魏晉玄學。魏

31、晉玄學的代表人物有王弼、嵇康、阮藉、郭象等,他們所討論的核心問題是名教與自然的關系問題。名教就是“名分教化”,指封建社會的禮樂制度和道德規(guī)范;自然的意思是自然而然、自然無為,它是道的特性和法則。從道家的觀點來說,名教屬于有為的范疇,自然屬于無為的范疇,二者是相對的。所謂名教與自然的關系,實際上就是綱常禮法與自然無為的關系。由“名教與自然之辨”,后來又演化出“本末有無之辨”和“言意之辨”等。3道教的興起。東晉時的葛洪寫了一部抱樸子,標志著道教由此成為中國唯一一種具有濃郁的本土特色的宗教。4隋唐佛學。中國僧人在對佛教經(jīng)典和教義進行總結、評判、選擇的基礎上,先后形成了許多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宗派。(1

32、)法相宗。創(chuàng)始人是玄奘,成唯識論是其代表作。玄奘信奉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學說,特別注重對法相(事物現(xiàn)象)的分析,而分析的結果是認為一切事物都是識的變現(xiàn),不能離開識而獨立存在。(2)華嚴宗。實際創(chuàng)始人是法藏,其代表作有華嚴經(jīng)探玄記、華嚴經(jīng)金師子章等。華嚴宗提出了諸如“四法界”、“六相義”和“十玄門”等學說,主要是闡述一切差別的事物之間都是交互含容、全息統(tǒng)一的,真心與妄念、本質與現(xiàn)象以及現(xiàn)象與現(xiàn)象之間都是相即相入、圓融無礙的關系。(3)中國禪宗。實際創(chuàng)始人是慧能,主要經(jīng)典是壇經(jīng)。禪宗是中國佛教的實踐派,他們自我標榜為“教外別傳”,認為自己所傳的是佛祖的心印,亦即佛教的覺悟之心,因此禪宗也被稱為“心宗

33、”。禪宗所關心主要有三個問題:一是關于覺悟解脫的可能性或成佛的根據(jù)問題,二是關于修行實踐的方法問題,三是覺悟解脫的實踐問題。5儒學的發(fā)展。唐代中期,儒家學說終于經(jīng)過幾百年的沉睡而重新覺醒過來,從思想理論的層面與佛道二教劃清界限,并開始自覺地吸收佛教思想的合理成分以充實自身。韓愈的“道統(tǒng)說”和李翱的“復性說”就代表了這樣一種新的思想動向。三、宋明理學1宋明理學的產(chǎn)生背景。宋明理學是中國儒學的一種新的歷史形態(tài),是當時中國有抱負有思想的學術群體對現(xiàn)實社會問題以及外來佛教和本土道教文化挑戰(zhàn)的一種積極回應。但理學家們并不把自己看作是漢儒的繼承者,而是以直接接續(xù)孔孟道統(tǒng)為己任。2宋明理學的主要形態(tài)。宋明理

34、學主要有道學、心學和氣學三大流派。其中,道學側重于從哲學上論證儒家倫理綱常的永恒性和至上性,在實踐上強調對于儒家倫理綱常的認識和內化;心學側重于說明道德的內在根據(jù)與道德主體性,在道德上強調道德的外化和踐履;氣學的立場則接近于道學,但在哲學論證方式上又有自己的特點。宋明理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朱熹和王陽明。其中,以朱熹最為重要。3宋明理學的主要特點。(1)以形而上學為論證方式。為了建構儒家的形而上學,理學家們一方面借鑒佛教和道教在存在論上的先進成果,一方面在傳統(tǒng)儒學中盡量挖掘其形而上學的因素,如此一來,儒家道德信條式的理論體系終于變成了以哲學形而上學作基礎的哲學理論體系。(

35、2)以倫理道德為核心內容。宋明理學直接以儒家的義理而非辭章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這里所謂義理,實質上就是儒家的倫理道德學說,它包括儒家所提倡的綱常人倫以及內含于其中的“所以然”和“所當然”的道理。其中,心學對于倫理道德以外的事物毫無興趣,而理學一派由于“格物窮理”的理論指導,對于萬物之理的認識雖有超出倫理道德的范圍,但其理論宗旨仍然歸于對儒家倫理的必然性、普遍性和絕對性的把握。(3)以融合佛道為工具手段。其一是借鑒吸收佛道二教的宇宙觀和本體論,建構儒家的哲學理論基礎;其二是借鑒佛道傳法的“法統(tǒng)”,創(chuàng)立儒家學說的傳道體系;其三則是把佛道的禁欲主義說教吸收過來,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欲”的道德論主張。

36、四、清代實學清代實學是中國古代思想發(fā)展的最后一個階段,展現(xiàn)了傳統(tǒng)哲學的新的特點。在自然觀方面,清代實學各家各派都以“氣”為存在之根基,進而確立了較明確的主客體理念,強調實踐力行;在社會歷史領域中,反對君主“私天下”成為一致呼聲,以“復古”為形式,主張開新以實行民主民本政治;在人性論中,以“血氣心知”規(guī)定人性,推崇先秦儒學倡導的大同、平等、自由、仁愛的倫理道德精神。與此同時,在總結和批判宋明理學時,他們還對“理氣(道器)”關系、“心物(知行)”關系給出了新的、適應現(xiàn)實的回答。清代實學還重視科學技術,并予其歷史層面上的解釋,要求弘揚傳統(tǒng)的科學實踐理性,吸收西方文化中優(yōu)秀的東西,重振華夏文明的雄風。

37、這些思想無疑具有厚重的文化哲學內涵和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清代實學的代表人物有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顏元和李塨等。清代實學的貢獻是巨大的,在很多方面都有超出古人的地方,但它也有自己的的歷史局限性,比如:它的“氣本”自然觀總體上仍然停留在經(jīng)驗的水平上;民主民本政治理想也僅是提出問題,尚不可能找出實現(xiàn)的途徑;它的人性理論也缺乏理論和歷史的深度。但是,清代實學“復古”以“開新”,開放、發(fā)展是其未來方向。第二節(jié) 西方哲學史略所謂西方哲學是指以歐洲為核心的西方民族的哲學。在本節(jié)中,我們將按照古希臘哲學、中世紀哲學、近代哲學和現(xiàn)代哲學四個階段對西方哲學做一簡略的介紹。一、古希臘哲學1自然哲學。希臘哲學開始于對

38、自然的思考。泰勒斯被公認為西方哲學史上的第一位哲學家,因為他第一個提出了“什么是世界本原”這個有意義的哲學問題。早期自然哲學家關于“世界本原”的思考有兩條線索:一和多;變與不變。這兩對矛盾產(chǎn)生出四種立場:泰勒斯、阿那克西美尼和赫拉克利特分別認為世界的本原是水、氣、火,但這個“一”是變化的,正是其變化催生了這個世界;畢達哥拉斯提出了“數(shù)本原說”,認為數(shù)是萬物的本原,數(shù)當然是多的,但它們是不變化的;巴門尼德第一次提出了“是者”(being)的概念,這個“是者”是不生不滅的、連續(xù)的和完滿的,因而是不變的“一”;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薩戈拉、德謨克里特則認為世界的本原是變化著的“多”(四根、種子和原子)。

39、2“智者運動”。智者派的思想帶有濃厚的懷疑主義和相對主義傾向,這表現(xiàn)在它的代表人物普羅泰戈拉的一句名言上。這就是:“人是萬物的尺度。”3蘇格拉底。蘇格拉底認為,真正的知識就是從具體的道德行為中尋求普遍的道德定義,而尋求定義的方法就是論辯詰難或者對話。他把自己的這種認識真理的方法比作“助產(chǎn)術”。4柏拉圖?!袄砟钫摗笔前乩瓐D主義的要旨,即它認為在可感的個別事物組成的整體之外,還有一個理智可知的更加真實的領域,這就是所謂的“理念”或者“型相”的世界。由此柏拉圖設定了兩個世界:一個現(xiàn)象世界,一個理念世界;前者是可以感覺的,后者卻只能思想到。5亞里士多德。按照亞里士多德對哲學的理解,哲學乃是一切科學的總

40、匯,包括理論科學、實踐科學和藝術三個大的門類。亞里士多德在總結了以往哲學的是非得失之后指出,第一哲學的研究對象既不是“自然”,也不是“理念型相”,而是“是者”。亞里士多德雖然是柏拉圖的學生,但他反對柏拉圖將理念看成是和個別事物分離的、獨立存在的實體。他認為理念或他所說的“形式”不能離開感官事物而獨存,普遍不能離開個別而獨存。因此,亞里士多德所謂的實體主要指的是個別事物,此即“第一實體”。6亞里士多德之后。這個時期的哲學除了以柏拉圖的追隨者組成的學園派和以亞里士多德的追隨者組成的逍遙派之外,又誕生了四個新的派別:伊壁鳩魯派、斯多亞派、懷疑派和新柏拉圖主義。新學派區(qū)別于老學派的一個顯著特征是倫理化

41、傾向。二、中世紀哲學以奧古斯丁為代表的教父哲學在時間上屬于古代,但就其思想意識形態(tài)來說,則屬于中世紀,它是基督教哲學的最初形態(tài)。奧古斯丁以后的中世紀哲學大約分為三個時期。1第一期:公元 511世紀。公元 511世紀是中世紀哲學的早期。在這個時期,新柏拉圖主義比基督教的成份更占優(yōu)勢。主要人物是意大利的波愛修和愛爾蘭的愛留根納。波愛修是中世紀唯名論的先驅。愛留根納是中世紀實在論的先驅。2第二期:公元1114世紀初期。經(jīng)院哲學的特征是奉基督教教義為至上權威,但要用理性去加以解釋,而解釋的方法又極其煩瑣抽象。其所討論的問題集中于唯名論與實在論之爭,這是由古希臘哲學家中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關于重普遍概念還

42、是重個別事物的思想分歧發(fā)展而來的。實在論以英國坎特伯雷的大主教安瑟爾謨(一譯安瑟倫)為代表,此派主張只有普遍是實在的,普遍先于個別而獨存;唯名論以羅瑟林(一譯洛色林)為代表,此派主張只有個別的東西有實在性,個別先于普遍,普遍不過是名稱。一般認為,托馬斯主義不僅是經(jīng)院哲學的最高成果,也是中世紀神學與哲學的最大、最全面的體系。托馬斯的哲學思想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1)哲學和神學。他一方面明確地區(qū)分了哲學與神學,指出它們是兩門不同的科學;另一方面又堅持神學高于哲學的傳統(tǒng)立場,否認存在用哲學批判神學的任何可能性。(2)上帝存在的證明。托馬斯提出了關于上帝存在的五個證明。這些證明無非是把世界作為一個

43、因果鏈條,分別依據(jù)事物的運動、事物的動力因、可能性與必然性之關系、事物完善性的等級、自然界的目的性等等,由此從較低級的可感事物出發(fā)來追溯它們的最初原因或終極法則上帝。(3)實體學說。他把實體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作為最高實體的上帝;第二類實體是精神實體;第三類是物質實體。(4)感覺認識論。托馬斯首先承認知識開始于感覺,同時他也認為人的靈魂的理智活動也是知識的一個來源。(5)共相理論。托馬斯肯定共相的實在,認為普遍概念是對個體事物之中普遍本質的抽象這代表了一種典型的溫和實在論的立場。3第三期:公元14世紀初期15世紀中葉。公元14世紀初期15世紀中葉是中世紀哲學的末期。在這個時期,唯名論和淵源于新柏

44、拉圖主義的神秘主義異端思想重新盛行起來,個人自由的思想抬頭,理性與信仰逐漸分離,西方哲學史由中世紀哲學緩慢地轉入了近代哲學。三、近代哲學1第一期:公元1516世紀。這是由中世紀到近代的過渡期,即公元1516世紀的所謂“文藝復興” 時期。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人文主義和自然哲學這樣兩股思潮。2第二期:公元1718世紀末期。真正的近代哲學即開始于這個時期。近代科學的方法肇始于伽利略,他同時也為近代哲學提供了研究的方法。伽利略的方法的特點是,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進行經(jīng)驗的歸納和數(shù)學的演繹。他與培根同時,他們都很重視歸納法,但培根輕視演繹法,而伽利略歸納法與演繹法同時并舉。 歸納法與演繹法兩種科學方法上

45、的分歧,在哲學認識論上表現(xiàn)為經(jīng)驗論與唯理論之爭。經(jīng)驗論認為哲學的研究方法只是以實驗、觀察為基礎的歸納法,知識只限于感官經(jīng)驗中的東西。經(jīng)驗論者都輕視或否認超經(jīng)驗的玄學問題。唯理論則依據(jù)數(shù)學演繹法,認為思維獨立于感官經(jīng)驗,思維可以把握超經(jīng)驗的東西。唯理論者重視玄學問題的研究。經(jīng)驗論者和唯理論者是從兩個相反的角度去求得思維與存在、主體與客體的統(tǒng)一的。經(jīng)驗論者重視感覺中個別的東西,重視多樣性,其思想源于中世紀的唯名論;唯理論者重視思想中普遍的概念,重視統(tǒng)一性,其思想源于中世紀的實在論。經(jīng)驗論者的代表人物是培根、霍布斯、洛克、巴克萊和休謨,唯理論的代表人物是笛卡兒、斯賓諾莎、萊布尼茨和沃爾夫。經(jīng)驗論和唯

46、理論之爭是近代哲學的一條重要線索。3第三期:公元1819世紀。這主要指以康德、黑格爾為主要代表的德國古典哲學發(fā)展時期。(1)康德哲學是德國古典哲學的第一個集大成者。他繼承和發(fā)展了西方哲學史上關于認識過程的三分法,用“感性”、“知性”和“理性”三個環(huán)節(jié)構成了他的整個認識論的體系。他主張知識既要有感覺經(jīng)驗的內容,又要有普遍性、必然性的形式。他認為,作為感覺經(jīng)驗之外部來源的“物自體”是不可認識的,對知識起主導作用的是作為人類普遍意識的“自我”(主體)的“綜合作用”:“自我”靠自己的“綜合作用”把多樣性的東西統(tǒng)一于普遍性、必然性之下,從而構成科學知識。但是,人心的綜合絕對不會滿足于此種統(tǒng)一,人心還有比

47、“知性”更高的“理性”階段,“理性”要求超出有條件的知識、經(jīng)驗的范圍之外,以達到無條件的最高統(tǒng)一體理念。知識、經(jīng)驗是現(xiàn)象界,是可知的領域,是必然王國;理念是本體界,是不可知的領域,但卻可以為信仰所把握,是自由的王國和道德的領域??档抡J為,“知性”的概念范疇總是非此即彼的,只能應該于多樣性的事物,若用它們去規(guī)定超經(jīng)驗的最高統(tǒng)一體世界整體,則必然出現(xiàn)“二律背反”??梢哉f,康德為了維護人的精神的獨立自由,維護人的主體性,而有意地把自由從必然性中分離出來了。(2)黑格爾是德國古典哲學的另一個集大成者。他創(chuàng)立了西方哲學史上最龐大的哲學體系,第一個系統(tǒng)地自覺地闡述了辯證法的一般運動形式。黑格爾認為,多樣性

48、的東西,彼此分離對立的東西,都不是真實的,只有普遍性、統(tǒng)一性才是最真實的,不過這種普遍不是脫離特殊的抽象普遍,而是包含特殊在內的普遍,叫做具體普遍(黑格爾又把普遍與特殊的這種有機結合叫做個體)。這種統(tǒng)一不是脫離矛盾,而是包含它們在內的統(tǒng)一,叫做對立統(tǒng)一或者具體統(tǒng)一。具體普遍、對立統(tǒng)一,是黑格爾全部辯證法的核心。但黑格爾認為單純物質性的東西不可能有普遍性、統(tǒng)一性,因而也沒有真實的存在,只有精神性的東西才具有普遍性、統(tǒng)一性。脫離精神無真實性,和脫離統(tǒng)一無真實性,這兩條原則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所以,最真實的無所不包的整體既是“絕對精神”,又是對立的統(tǒng)一。黑格爾在繼承前人特別是費希特、謝林的“正、反、

49、合”的思想的基礎上,將“絕對精神”這一最高統(tǒng)一體展開為邏輯、自然、精神三大階段,也就是從思維與存在、從主體到客體又到二者統(tǒng)一的過程??梢哉f,“絕對精神”是人類精神和自由的發(fā)展的最高形態(tài),也是人的主體性的頂峰。四、現(xiàn)代哲學1科學主義思潮科學主義思潮的各個主要流派的哲學家,諸如,邏輯實證(經(jīng)驗)主義、語言分析哲學、批判理性、邏輯實用主義、科學實在論等,大都傾向于把哲學歸結為認識論(知識論)和方法論的研究,進而把哲學歸結為對語言的邏輯分析。2人本主義思潮現(xiàn)代人本主義思潮主要包括現(xiàn)象學運動、存在主義、法蘭克福學派、人格主義、生命哲學和哲學人類學等哲學流派。現(xiàn)代人本主義思潮的哲學家大都采取“非理性”或“

50、反理性”的哲學立場。他們大都認為,哲學研究必須要超出認識論(知識論)的范圍,超出主客觀或主客體的范圍,一句話,就是要超出理性的范圍。他們認為,不僅具有理性而且還具有非理性,才是完整的人或真正的人;其中有的哲學家甚至認為,即便如此,理性也未必是構成人的本質最重要的東西。在這個意義上,現(xiàn)代人本主義思潮與科學主義思潮曾一度形成十分鮮明的對立。第三節(jié) 中西哲學的交流與碰撞一、西方哲學的傳入中西文化的接觸和交流源遠流長,但西方文化之正式傳入中國,其奠基工作一般認為是從意大利人利瑪竇(Matteo Ricci,15521610年)入華開始的。1耶酥會士對西方哲學的介紹?;趥鹘痰哪康模瑏砣A耶酥會士所介紹的

51、西方哲學主要是中世紀的托馬斯阿奎那的經(jīng)院哲學,也有一部分是奧古斯丁的哲學。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葡萄牙傳教士傅泛際和李之藻合譯了名理探一書,對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進行了系統(tǒng)介紹。2天學與理學的論爭。利瑪竇的策略是“合儒”和“補儒”的結合。所謂“合儒”,就是在儒教中努力尋找和基督教相合的地方,以便說明基督教并不是和中國文化無關的或純粹外來的。當然,“合儒”主要是一種策略,“補儒”才是最終目的,即耶酥會士主張以基督教之天學對之加以改造和補充。3天學與佛學的論爭。如果說耶酥會士對儒學所持的是一種“溫和的批判”態(tài)度,那么他們對佛學所持的就是一種“激烈的批判”態(tài)度。利瑪竇等人對佛教的批判,一是常識上的,一

52、是理論上的。這些辯論現(xiàn)在看來是非??尚Φ?,但中西文化的差異在這種論爭之中卻是暴露得十分明顯。二、中國哲學的影響1禮儀之爭與中國哲學的西傳。所謂禮儀之爭,主要是指來華傳教士就中國教徒是否也能參加祭孔和祭祖等中國傳統(tǒng)禮儀問題而引發(fā)的爭論。禮儀之爭對中國和西方產(chǎn)生了完全不同的兩種結果:在中國,由于教廷不再遵守“利瑪竇規(guī)矩”,結果是造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中斷;而對于西方來說,正是在禮儀之爭中,中國成為最熱門的話題,從而刺激了漢學的興起和歐洲持續(xù)的中國熱。2中國哲學對法國哲學的影響。和基督教神學相比,孔子的學說充滿了世俗理性精神和道德實踐精神,而惟獨沒有基督教式的宗教形式和儀式,這種明顯帶有自然神論色彩的

53、學說深深地打動了歐洲的思想界。在法國,當時有三位哲學家曾對中國哲學情有獨鐘,有過專門研究。一是以懷疑論批判基督教而聞名的哲學家培爾;二是天主教士、神學家和笛卡兒主義者馬勒伯朗士;三是法國啟蒙運動的旗手和精神領袖伏爾泰。3中國哲學對德國哲學的影響。中國哲學對德國哲學的影響,主要是指對萊布尼茨的影響。萊布尼茨對中國哲學的理解和馬勒伯朗士等人相比要深刻得多。比如,通過對孔子的鬼神觀的分析,萊布尼茨對中國的泛神論問題就有著比較準確的把握。同時,萊布尼茨和周易之間也有過密切的關系。三、西方哲學的傳播1嚴復的譯著及其影響。他是19世紀末中國向西方尋求真理的代表人物,是近代社會一位學貫中西的啟蒙先驅。在直接

54、譯介西方思想并以此對中國社會產(chǎn)生影響方面,嚴復占有首屈一指的地位。從1896年到1908年,嚴復先后翻譯了赫胥黎的天演論、亞當斯密的原富、孟德斯鳩的法意、約翰穆勒的群己權界論和名學、斯賓塞的群學肄言等西方名著。2西方哲學的大量涌入。這時傳入中國的西方哲學,內容相當?shù)貜V泛。實際上,近代傳入中國的西方哲學,內容涉及了1919年之前的全部西方哲學。近代中國對西方哲學的譯介具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不全面、不系統(tǒng);二是所譯介的西方哲學大多失真。近代許多思想家在譯介西方哲學的過程中主觀隨意性太大。3西方哲學與近代中國的變革。西方哲學的輸入,對于近代中國社會的變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這些作用包括:一是破除了

55、傳統(tǒng)思維對于人們的束縛;二是為中國社會的變革提供了一批中堅力量;三是直接為現(xiàn)實的政治斗爭提供了理論指導??偟膩砜矗袊鐣兏锏母驹蜻€是在于中國社會自身,西方哲學只有適應中國社會變革的情況才被引入中國并現(xiàn)實地發(fā)揮作用。四、五四以降1中西方哲學的深入交會以及由此引發(fā)的三次著名論戰(zhàn)。和近代時期西方哲學的輸入不同,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西方哲學的輸入不僅是全面的,而且是系統(tǒng)的。隨著中西哲學的交匯更加深入,出現(xiàn)了三次著名的大論戰(zhàn)。一是東西方文化關系的論戰(zhàn);二是“科學與人生觀論戰(zhàn)”;三是中國社會性質的論戰(zhàn)。2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傳入及其深刻影響。馬克思主義哲學本質上屬于現(xiàn)代西方哲學的范疇。但西方哲學中的

56、科學主義思潮強調近現(xiàn)代文化的連續(xù)性,往往固守“西方中心主義”;而人本主義思潮則從根本上否定西方近代文化,甚至因而“走向東方”。馬克思主義哲學主張文化的批判繼承和辯證綜合,本身具有這種連接近現(xiàn)代和東西方文化的特點。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能在中國扎根的原由。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傳播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五四運動到1927年大革命失敗,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開始在中國廣泛傳播,并嘗試運用這一哲學去探索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時期;第二階段:從20世紀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期,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分別在城市文化界的思想斗爭和農(nóng)村根據(jù)地的革命實踐中與中國實際進一步相結合,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初

57、步形成的時期;第三階段:從20世紀30年代后半期到40年代中期,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同中國實踐相結合,最終實現(xiàn)其中國化是時期,也是毛澤東哲學思想成熟的時期。3西方哲學與中國現(xiàn)代哲學流派西方哲學的大規(guī)模傳播和中西哲學的深入交匯,促成了中國現(xiàn)代哲學流派的誕生。中國現(xiàn)代哲學包括三大思潮: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科學哲學;現(xiàn)代保守主義(包括“現(xiàn)代新儒學”和國民黨的“三民主義”哲學)。哲學引論知識要點(34章)2009年04月23日 馮宏義第三章 形而上學第一節(jié) 宇宙論古希臘宇宙論又稱作自然哲學。古希臘人所思考的“自然”(physis)并非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自然界,其涵義接近于現(xiàn)代西文中的“本性”(n

58、ature),所以亞里士多德明確把自然定義為“運動和變化的本原”。什么是世界的本原?這是一個貫穿于古希臘哲學始終的問題。古希臘哲學家普遍相信,世界的本原是惟一的、永恒不變的,但又控制著萬事萬物的存在和變化。一古希臘宇宙論1 伊奧尼亞學派。泰勒斯在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什么是世界本原”這個有意義的哲學問題,并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水是萬物的本原。阿那克西曼德主張,生成世界的本原是“無定”,即世界的原初狀態(tài)是各種事物與性質共生共處的中間狀態(tài)。阿那克西美尼提出氣是本原。一定的意義上,氣綜合了水和“無定”的特征:它一方面像“無定”一樣不定形和無限,另一方面又和水一樣具有特定的性質。赫拉克利特提出火是本原:即

59、世界的原初狀態(tài)是火,火轉化為萬物,萬物又轉化為火。同時,赫拉克利特還是一個著名的辯證法家,他指出:“萬物常變,無物常駐,如同人不可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2 畢達哥拉斯學派。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數(shù)是萬物的本原,數(shù)是眾多的、不變的。他們的理由主要有二:一切事物的性質都可以歸結為數(shù)的規(guī)定性。也就是說,數(shù)的規(guī)定性比物理屬性更加普遍。數(shù)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構成事物的基本單元。3 愛利亞學派。這一派別的中心思想是:世界的本原是不變的一。巴門尼德強調,“是者”是世界的本原。是者的性質是:不生不滅,即它不會由別的東西產(chǎn)生,更不會滅亡;連續(xù)性,即它是“連續(xù)的一”;圓滿性,即它是“不動的一”。巴門尼德的思辨達到了

60、早期自然哲學的最高水平,后來“是者”概念超出自然哲學,成了形而上學的中心范疇。4元素學派。(1) 四根說。恩培多克勒認為,火、土、氣、水是組成萬物的根,萬物因四根的組合 而生成,因四根的分離而消失。但四根自身并沒有組合與分離的能力,是“愛”使四根結合而生成萬物,而“恨”則使四根分離而導致事物滅亡。(2)種子說。阿那克薩戈拉認為,構成萬物的細小微粒是種子。種子的性質和事物的可感性質相同,事物有多少性質,構成它的種子就有多少類;數(shù)目眾多的同一類種子構成事物的一種性質或一個部分,比如毛的種子構成動物的毛,肉的種子構成動物的肉等。在種子之外,阿那克薩戈拉又設定了能動的本原,這就是“心靈”。(3)原子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