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選修5 有機化學基礎教材分析遼寧省丹東市教師進修學院 王桂QQ:357639636E-mail:love0708-2010.7選修模塊分為兩大類別化學與生活化學與技術物質結構與性質化學反應原理有機化學基礎實驗化學選修模塊學科類社會類有機化學基礎 為有興趣的、想更多了解有機化學這個領域的學生設置,內容更加豐富、應用更加廣泛。為繼續(xù)學習構建更加堅實的基礎,體現學科特色。 相對獨立,比較系統(tǒng)高中化學課程標準的要求1.初步掌握有機化合物的組成、結構、性質等方面的基礎知識;2.認識實驗在有機化合物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有機化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有關實驗的基本技能;3.認識有機
2、化合物在人類生活和社會經濟發(fā)展中的重要意義。模塊包括4個主題:主題1 有機化合物的組成與結構主題2 烴及其烴衍生物的性質與應用主題3糖類、氨基酸和蛋白質主題4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主題1 有機化合物的組成與結構內容標準學習要求教學建議1通過對典型實例的分析,初步了解測定有機化合物元素含量、相對分子質量的一般方法,并能根據其確定有機化合物的分子式。1了解李比希法定量分析有機物元素的一般方法,并能進行有關計算。2知道質譜法是測定有機物相對分子質量的一種方法。3根據有機化合物元素含量、相對分子質量確定其分子式??山榻B質譜法與李比希法相結合,確定有機物分子式的方法。內容標準學習要求教學建議2知道常見有機化合
3、物的結構,了解有機物分子中的官能團,能正確地表示它們的結構。4知道有機物中碳的成鍵特點,列舉按碳的骨架對有機物進行分類的方法。5了解有機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團及其典型代表物。6知道通過官能團對有機物進行分類的方法。7能正確書寫常見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式和結構簡式。結合分子中碳的骨架、官能團推導有機化合物的通式。3知道通過化學實驗和某些物理方法可以確定有機化合物的結構。8知道有機物某些物理性質(如溶解性、熔沸點等)與其結構的關系。9知道可運用紅外光譜、核磁共振氫譜以及化學實驗方法確定有機化合物的分子結構。 觀察同分異構體的紅外光譜和核磁共振圖譜。內容標準學習要求教學建議內容標準學習要求教學建議4通過對
4、典型實例的分析,了解有機化合物存在異構現象,能判斷簡單有機化合物的同分異構體。10通過對典型實例的分析,了解有機化合物存在異構現象是有機化合物種類繁多的原因之一。11能根據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確定其同分異構體的種類,并能書寫其結構簡式。對映異構和手性分子不作要求。 歸納同分異構體的書寫方法。運用球棍模型、多媒體軟件展示有機化合物的空間結構幫助學生理解碳鏈異構、官能團異構、烯烴的順反異構等。學會上述同分異構體的書寫方法。內容標準學習要求教學建議5能根據有機化合物命名規(guī)則命名簡單的有機化合物。12能根據有機化合物命名規(guī)則命名簡單的烷烴、烯烴、炔烴和苯的同系物。烷烴命名限于5個碳原子之內。13了解常見有
5、機化合物的習慣名稱。 注意簡單的烷烴、烯烴、炔烴命名的相同點與不同點。注意俗名與系統(tǒng)命名法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內容標準學習要求教學建議6能列舉事實說明有機分子中基團之間存在相互影響。14以具體有機化合物為例,說明基團之間的相互影響。15結合實例,體驗實驗在有機物結構、性質等方面研究的重要作用。 通過苯、乙醇、苯酚性質的對比實驗,說明有機化合物中基團之間存在相互影響。主題2 烴及其衍生物的性質與應用內容標準學習要求教學建議1以烷、烯、炔和芳香烴的代表物為例,比較它們在組成、結構、性質上的差異。1從碳碳鍵與鍵的結構與穩(wěn)定性,理解烷烴、烯烴、炔烴三種鏈烴性質的異同點及其原因。2從苯分子中大鍵特殊的穩(wěn)定性,
6、理解苯及其同系物所具有的芳香性。3能根據上述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和特性正確書寫對應的化學方程式。內容標準學習要求教學建議2能說出天然氣、石油液化氣、汽油的組成,認識它們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4說出天然氣、石油液化氣、汽油的組成。5知道煤、石油、天然氣是烴的重要來源。6認識天然氣、石油液化氣、汽油等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3舉例說明烴類物質在有機合成和有機化工中的重要作用。7知道烴類物質在有機合成和有機化工中的重要作用。內容標準學習要求教學建議4認識鹵代烴、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組成和結構特點,知道它們的轉化關系。8認識鹵代烴、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組成和結構特點。9了解鹵代烴
7、、醇、酚、醛、羧酸、酯的化學性質及其用途。10知道鹵代烴、醇、酚、醛、羧酸、酯之間的相互轉化。以具體物質為例,分析官能團的特性及相互轉化。安排好相關的演示和探究實驗。通過認識各類有機物典型代表物的組成、結構和性質的差異,引導學生上升到對一類化合物組成、結構和性質的認識。引導學生歸納有機物之間的轉化關系,形成有機化學主干知識網。 內容標準學習要求教學建議5根據有機化合物組成和結構的特點,認識加成、取代和消去反應。11從有機化合物的組成、結構上認識加成、取代和消去反應。12了解加成、取代和消去反應的發(fā)生條件。 通過實例幫助學生認識結構對性質、條件對反應的影響。 內容標準學習要求教學建議6結合生產、
8、生活實際了解某些烴、烴的衍生物對環(huán)境和健康可能產生的影響,關注有機化合物的安全使用問題。13了解化石燃料的使用與開發(fā)替代能源的意義。引導學生關注日常生活中的有機物。引導學生關注有機物在科學、技術、社會中的應用。14知道氟氯代烷對大氣臭氧層的破壞機理。15了解常見有機物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及對環(huán)境造成的影響。16應用有機物的性質,設計合理的有機合成途徑,體現“綠色化學”思想。主題3 糖類、氨基酸和蛋白質內容標準學習要求教學建議1認識糖類的組成和性質特點,能舉例說明糖類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質能源開發(fā)上的應用。1認識糖類的組成和性質特點,能正確判斷單糖、二糖和多糖。引導學生探究蔗糖、淀粉的水解產物。2能
9、舉例說明糖類的化學性質。3能舉例說明糖類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質能源開發(fā)上的應用。內容標準學習要求教學建議2能說出氨基酸的組成、結構特點和主要化學性質,查閱資料了解氨基酸、蛋白質與人體健康的關系。4知道常見的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和谷氨酸。5了解氨基酸的兩性、成肽反應。6通過查閱資料,了解氨基酸、蛋白質與人體健康的關系。從官能團的角度理解氨基酸與蛋白質的兩性問題。3了解蛋白質的組成、結構和性質,認識人工合成多肽、蛋白質、核酸等的意義,體會化學科學在生命科學發(fā)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7了解蛋白質的組成和結構。概述酶與核酸在生命科學中的重要作用。注重引導學生結合生物學科知識來認識化學學科的發(fā)展對生
10、命科學的促進作用。8了解蛋白質的水解、鹽析、變性和顏色反應。9知道酶催化的特點。10認識人工合成多肽、蛋白質、核酸等的意義,體會化學科學在生命科學發(fā)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內容標準學習要求教學建議主題4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內容標準學習要求教學建議1能舉例說明合成高分子的組成與結構特點,能依據簡單合成高分子的結構分析其鏈節(jié)和單體。1能舉例說明合成高分子的組成。依照高分子的組成結構性質,對合成高分子進行分析。2能舉例說明合成高分子的結構特點,知道合成高分子的線型結構與體型結構及其性質的區(qū)別。3能說出合成高分子的鏈節(jié)、聚合度和單體。2能說明加聚反應和縮聚反應的特點。4理解加聚反應和縮聚反應的特點。舉例說明
11、加聚反應和縮聚反應的區(qū)別。5能正確書寫加聚反應和縮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舉例說明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優(yōu)異性能及其在高新技術領域中的應用,討論有機合成在發(fā)展經濟、提高生活質量方面的貢獻。6舉例說明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指導學生正確書寫常見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制取的化學方程式。充分利用教材閱讀資料,引導學生認識高分子材料的重要用途,認識材料是現代社會賴以發(fā)展的基礎,材料科學將是21世紀最重要學科之一。7了解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優(yōu)異性能及其應用。8討論有機合成在發(fā)展經濟、提高生活質量方面的貢獻。內容標準學習要求教學建議學生實驗教學要求本模塊至少應安排以下內容作為學生分組實驗:1溴乙烷的取
12、代2乙醇與苯酚的性質3乙醛的性質4乙酸乙酯的水解 5糖類的性質6蛋白質的性質7酚醛樹脂的制備及性質體系的構建學習和研究有機物的基本方法幾類有機物的研究有機物的廣泛應用官能團體系分類認識有機化合物烴和鹵代烴烴的含氧衍生物有機化合物的分類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特點有機化合物的命名研究有機化合物的一般步驟和方法脂肪烴芳香烴鹵代烴醇酚醛羧酸 酯有機合成油脂糖類蛋白質和核酸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應用廣泛的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生命中的基礎有機化學物質進入合成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時代體系構建的考慮:初中和必修化學的知識基礎初中和高中必修中的有機化學知識已涉及不少,但沒有系統(tǒng)性,以常識性知識和典型代表物的性質
13、為主,類的概念幾乎沒有出現。初中化學中有機化學知識初中化學中有機化學知識 (上冊)第七單元 燃料及其利用 煤和石油 天然氣 乙醇 (下冊)第十二單元 化學與生活 蛋白質、糖類、油脂 有機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化學2 中有機化學知識 第三章 有機化合物 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 (立體結構、取代反應、烷烴及其簡單命名、同分異構現象及異構體) 兩種基本化工原料乙烯、苯 (乙烯:加成;苯:取代和加成) 兩種常見有機物乙醇、乙酸 (乙醇:與鈉、氧化;乙酸:酸性、酯化) 第三章 有機化合物 基本營養(yǎng)物質 (葡萄糖的還原性,淀粉和蛋白質的特征反應,二糖和多糖的水解,油脂和蛋白質的水解只簡單提及
14、) 第四章 化學與可持續(xù)發(fā)展 化學與資源綜合利用 (煤的干餾;石油分餾、裂化、裂解、重整,乙烯的聚合反應) 有機物的通性:結構特點有機物的命名研究有機物的一般步驟有機物類的概念:第一章:在必修基礎上從分類入手第二、三、四章:具體介紹各類物質(按官能團體系)有機物的應用: 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知識的系統(tǒng)性內容的處理課程標準的內容已有知識基礎避免與化學2重復內容的系統(tǒng)性和連續(xù)性學生的可接受性學習方法(欄目)選修模塊的橫向聯(lián)系共價鍵理論雜化軌道理論(美國化學家鮑林)科學視野: 碳原子的sp3雜化與甲烷的結構(正四面體) 碳原子的sp2雜化與乙烯的結構(平面結構) (雙鍵1個鍵1個鍵, 鍵不如鍵牢固)
15、 碳原子的sp雜化與乙炔的結構(直線形結構) (三鍵1個鍵2個鍵, 鍵不如鍵牢固) 苯的結構 : (sp2)鍵和大鍵(性質穩(wěn)定) 正文:醇的沸點高于烷烴用氫鍵解釋第一章認識有機化合物第一章 認識有機化合物第一節(jié) 有機化合物的分類第二節(jié) 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特點第三節(jié) 有機化合物的命名第四節(jié) 研究有機化合物的一般 步驟和方法學習方法復習歸納總結為后面學習打基礎有機化合物的分類按碳的骨架分類按官能團分類(表11列舉了12類有機物)鏈狀、環(huán)狀(脂環(huán)化合物、芳香化合物)官能團運用分類方法第一節(jié) 有機化合物的分類教材特點 陳述簡潔1個表格; 以已知物質為例,對有機物進 行分類; 結合學習內容,體現學生參與
16、學習,設計了“學與問”。幾點說明 1.注意脂肪烴(鏈狀烴和脂環(huán)烴)和芳香烴的概念; 2.官能團的概念按官能團分類,只要求學生根據典型代表物認識官能團及其特征,不要擴充官能團的性質特征。 碳原子的成鍵特點同分異構現象構造異構構型異構構象異構 碳鏈異構位置異構官能團異構順反異構對映異構立體異構有機物的結構特點第二節(jié) 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特點烯烴手性幾點說明 1.是已有知識的歸納與提升碳原子成鍵(初中)與同分異構現象(化學2); 2. 同分異構現象是難點,教學時要循序漸進。第三節(jié) 有機化合物的命名烷烴的命名系統(tǒng)命名法苯的同系物的命名烯烴和炔烴的命名幾點說明 1以烷烴為例介紹系統(tǒng)命名法是有機物命名的基礎,
17、教學時必須要求學生熟練掌握; 2烯烴、炔烴和苯的同系物的命名可以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運用系統(tǒng)命名法的規(guī)則自主學習; 3其他有機物的命名可在后續(xù)章節(jié)中簡單介紹,在此不必擴充。 4課例1第四節(jié) 研究有機化合物的一般步驟和方法分離、提純元素定量分析 確定實驗式測定相對分子質量 確定分子式 波譜分析確定結構式步驟方法蒸餾、重結晶、萃取 紅外光譜核磁共振氫譜質譜法元素分析結構相對分子質量組成蒸餾重結晶新出現的內容:把握好深廣度課程標準:通過對典型實例的分析,初步了解測定有機化合物元素含量、相對分子質量的一般方法知道通過化學實驗和某些物理方法可以確定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元素定量分析通過圖片,知道可以通過現代儀器
18、測定元素含量,并介紹簡單計算方法實驗式李比希元素分析儀現代元素分析儀相對分子質量的測定質譜法質譜儀知道可以通過質譜圖來確定相對分子質量分子式鑒定分子結構 紅外光譜紅外光譜:可以獲得化學鍵和官能團的信息CH3CH2OH的紅外光譜核磁共振氫譜CH3CH2OH的核磁共振氫譜可以推知有機物分子氫原子的不同類型以及每種類型的數目 首先介紹研究步驟,而后的內 容按步驟順序組織; 除蒸餾和重結晶實驗外,其他 方法均為圖文結合方式進行簡 單介紹; 從元素分析開始,各方法都以 未知物A為例進行研究,研究步 驟和方法邏輯性強。 第一章 內容結構有機化合物1分類2同分異構現象3命名原則研究有機化合物的步驟、方法碳骨
19、架官能團碳鏈異構位置異構官能團異構1.分離、提純2.元素定量分析3.測定相對分子質量4.鑒定分子結構42成鍵特點全章4節(jié)幾點說明 1.蒸餾、重結晶實驗技能在有機中的應用,注意實驗安全; 2.現代物理方法(元素分析儀、質譜、紅外光譜、核磁共振氫譜)只需了解,不要深究原理,教學時可以通過圖片、參觀、錄像等手段; 3.核磁共振氫譜圖在后續(xù)章中還會出現。功能和地位 本章是有機化學最基本的概念和技能,是學習有機化學的基礎。有機化合物的分類、同分異構現象與命名方法,以及研究有機化合物的步驟和方法在后續(xù)各章都會遇到。第二、三、四章從典型代表物到類,突出官能團和性質的關系結構與性質的關系考慮知識的相互關系和各
20、章知識的容量,將鹵代烴與烴作為一章,含氧衍生物作為一章認識有機反應的規(guī)律性,介紹有機合成的基本方法第二章 烴和鹵代烴第二章 烴和鹵代烴第一節(jié) 脂肪烴第二節(jié) 芳香烴第三節(jié) 鹵代烴 第二章 內容結構烴和鹵代烴烴及其應用 烴1脂肪烴炔烴3鹵代烴烷烴烯烴2芳香烴全章3節(jié)第一節(jié) 脂肪烴脂肪烴烷烴和烯烴炔烴脂肪烴的來源及其應用烯烴的順反異構化學性質物理性質從不同角度復習烷烴和烯烴的沸點與碳原子數變化曲線圖 通過“思考與交流1”學生自主復習烷烴和烯烴的物理性質,總結規(guī)律“學與問”通過從分子組成和結構復習烷烴和烯烴的化學性質通過“思考與交流2”從分類的角度復習有機反應的類型有機化合物的同分異構現象順反異構(新
21、)對同分異構現象認識,知道其化學性質基本相同,物理性質有一定差異炔烴炔烴的性質采取歸納推理,通過實驗現象歸納炔烴的性質演示乙炔的實驗室制取因電石中常含有金屬硫化物等雜質,生成的乙炔中會混有H2S等雜質而有臭味。使用硫酸銅溶液洗氣的目的在于除去H2S雜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S+CuSO4=CuS+H2SO4脂肪烴的來源及其應用通過分析圖片、查閱資料的方式,自主學習脂肪烴的來源和應用幾點說明 1.教學時要處理好銜接問題,盡量讓學生自主學習; 2.順反異構不要擴展:擴展對同分異構現象的認識,屬于構型異構; 3.兩個“科學視野”欄目:碳原子的sp2雜化與乙烯的結構(平面結構) (雙鍵1個鍵1個鍵
22、, 鍵不如鍵牢固)碳原子的sp雜化與乙炔的結構(直線形結構) (三鍵1個鍵2個鍵, 鍵不如鍵牢固) 目的:滲透結構與性質之間的關系4乙烯、乙炔的加成反應機理溴水改為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從科學性角度考慮 CH2=CH2+Br2 (CCl4溶液) BrCH2CH2Br CH2=CH2+Br2 (H2O) BrCH2CH2Br + BrCH2CH2OH 乙烯與溴的加成是分步進行的,是親電加成反應機理。首先是Br+(親電子試劑)進攻,形成中間體正碳離子, 然后溶液中存在的負離子如Br-,或是帶有未成對電子的H2O,都可以作為提供電子的親核試劑與中間體正碳離子結合,分別生成1,2-二溴乙烷和溴乙醇。 CH
23、2=CH2+Br2 (NaCl水溶液) BrCH2CH2Br+ BrCH2CH2Cl + BrCH2CH2OH CH2=CH2+Br2 (CH3OH ) BrCH2CH2Br + BrCH2CH2OCH3(2-溴代甲乙醚) 可用溴水代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來檢驗烯 烴和炔烴。第二節(jié) 芳香烴芳香烴苯芳香烴的來源及其應用苯的同系物化學性質從不同角度復習(設計實驗)比較與苯的異同(基團間作用)實踐活動教材特點 通過“思考與交流”復習與 提高苯的結構和性質; 通過實驗比較苯與苯的同 系物的性質差異,認識基 團間(苯環(huán)與烷基)相互影響。幾點說明 1.苯與溴、硝酸反應只要求學生設計實驗方案,有條件的學??山M織
24、學生根據方案做苯的硝化實驗。 2.苯及其同系物中毒的報道時有發(fā)生,可組織學生參加實踐活動。 安全使用化學品的意識 3.科學視野:苯的結構 (sp2)鍵和大鍵(性質穩(wěn)定) 目的:滲透結構與性質之間的關系第三節(jié) 鹵代烴鹵代烴的性質取代反應實踐活動科學探究消去反應物理性質及其應用鹵代烴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教材特點 陳述式介紹鹵代烴的取代和 消去反應; 根據鹵代烴的性質,設計科 學探究; 設計“思考與交流”,體會反 應條件對有機反應的影響; 貼近生活設計“實踐活動”。幾點說明 1.組織好學生實驗探究,不是對教材提出的探究問題的口頭回答; 2. 氟氯代烷(DDT) 氟利昂是商品名,是英文freon的音譯,
25、是美國杜邦公司的專利名詞。氟利昂是一種多鹵代烴,因此教材中把氟利昂改稱為氟氯代烷(氟氯烴)。 合理使用化學品和化學方法的意識 3.通過溴乙烷的取代反應和消去反應,強調反應條件對化學反應的影響。 NaOH的水溶液:取代反應 NaOH的乙醇溶液:消去反應 (導電聚合物)功能和地位 烴和鹵代烴是有機化學中的基礎物質。本章是第一章內容的具體化,使第一章比較概念化的知識內容結合了具體物質而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和拓展。 本章結合烴和鹵代烴的性質,進一步學習取代反應、加成反應、聚合反應及消去反應等反應類型,為后續(xù)各章內容的學習打下牢固的基礎。 第三章 烴的含氧衍生物第三章 烴的含氧衍生物第一節(jié) 醇 酚第二節(jié) 醛
26、第三節(jié) 羧酸 酯第四節(jié) 有機合成第一節(jié) 醇 酚醇醇的物理性質和用途化學性質通過圖表從不同角度復習結構特點消去反應取代反應氧化反應有機中的氧化和還原反應資料卡片乙二醇和丙三醇的用途汽車用乙二醇防凍液丙三醇用于配制化妝品乙醇的消去反應 乙醇與濃硫酸混合液加熱會出現炭化現象,因此反應生成的乙烯中含有CO2、SO2等雜質氣體。SO2也能使高錳酸鉀酸性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因此要先將反應生成的氣體通過NaOH溶液洗氣,以除去CO2和SO2。乙醇的氧化反應第一節(jié) 醇 酚苯酚化學性質實驗取代反應弱酸性基團間的作用實踐活動環(huán)境教育(苯、鹵代烴)苯酚的性質苯酚與溴水反應苯酚與FeCl3反應教材特點 醇的性
27、質圖表結合,“復習與提升” 的編寫策略,從結構認識性質; 苯酚的性質采取歸納推理式,通 過實驗現象歸納苯酚的性質。幾點說明; 1.有機中的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在課標中未提及,放在“資料卡片”中; 2. 表3-1中相對分子質量相近的醇比烷烴的沸點高的原因是醇分子間形成了氫鍵,滲透結構與性質的關系; 3.對于乙醇的消去反應強調:溫度(反應條件)不同,產物不同; 4.對于苯酚強調:分子內基團間的相互作用對性質的影響。 苯環(huán)對羥基影響:羥基能電離,苯酚有弱酸性;羥基對苯環(huán)的影響:苯酚中苯環(huán)上的氫原子易被溴原子能取代,苯和苯酚發(fā)生溴代反應的條件和產物有很大不同(最后“學與問”)關于苯酚的酸性 活動 探究苯
28、酚是否具有酸性如何設計實驗探究苯酚的酸性及其強弱?苯酚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試劑,看是否變紅苯酚固體加入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看紅色是否變淺苯酚濁液中滴加NaOH溶液,看是否變澄清苯酚濁液中滴加Na2CO3溶液,看是否變澄清,同時觀察有無氣體生成實驗結論:酸性:H2CO3 HCO3K=1.2810-10K1=4.310-7K2=5.610-11由于苯酚的酸性太弱,以至于不能使石蕊試劑變紅苯酚具有弱酸性,俗稱石炭酸 苯酚水溶液不能使指示劑變色嗎:雖然苯酚的溶解度較小、酸性較弱,但在一定條件下,苯酚溶液不僅能使石蕊試液變色,而且還能使許多其他指示劑變色。 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材從1992年版開始刪去了
29、“苯酚不能使指示劑變色”的敘述。第二節(jié) 醛醛醛的物理性質和用途化學性質通過圖實驗氧化反應加成反應有機中的氧化還原反應有關“甲醛”的信息搜索乙醛的結構:結構式: O H官能團:CHO 或CH 或CO不能寫成COH或CHO官能團醛基本身有一個C原子,命名時包含在主鏈內。乙醛的物理性質:密度比水小,沸點20.8,易揮發(fā),易燃燒,能和水、乙醇、乙醚、氯仿等互溶。名稱分子式分子量沸點溶解性丙烷C3H844-42.07不溶于水乙醇C2H6O4678.5與水以任意比互溶乙醛C2H4O4420.8*比較以上數據,你得出些什么結論或看法?(1)不互為同系物的有機物,熔沸點不能由C原子數多少來比較,在分子量接近時
30、,通常極性強的分子間作用力強而熔沸點高。(2)相似相溶規(guī)律。學與問 通過乙醛的核磁共振譜,你能獲取什么信息?請你指出兩個吸收峰的歸屬。吸收峰較強的為甲基氫,較弱的為醛基氫,二者面積比約為3:1 烯烴和醛都有不飽和雙鍵,能發(fā)生加成反應,這是兩者的共性。但是,C=O雙鍵和C=C雙鍵結構不同,產生的加成反應也不一樣。因此,能跟烯烴起加成反應的試劑(如溴),一般不跟醛發(fā)生加成反應。 我們知道,氧化還原反應是從得氧(即氧化)、失氧(即還原)開始認識的。在有機化學反應中,通常還可以從加氫或去氫來分析,即去氫就是氧化反應,加氫就是還原反應。所以,乙醛跟氫氣的反應也是氧化還原反應,乙醛加氫發(fā)生還原反應,乙醛有
31、氧化性。分析碳基對醛基上氫原子的影響,推測乙醛可能被氧化,乙醛又有還原性。 乙醛的化學性質:1、氧化反應(醛基的CH中加O成羧基) OCHO OCOH 2CH3CHOO22CH3COOH催化劑*乙醛能否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醛能否使溴水褪色,是發(fā)生了什么反應?乙醛的化學性質:1、氧化反應(醛基的CH中加O成羧基)乙醛很容易被氧化,介紹兩種弱氧化劑:(1)銀氨溶液:稀AgNO3溶液中滴加稀氨水至沉淀恰好消失。 Ag+NH3H2O = AgOH+NH4+AgOH+2NH3H2O = Ag(NH3)2+OH-+2H2O氫氧化二氨合銀銀氨溶液 Ag(NH3)2+銀氨絡(合)離子CH3CHO+2
32、Ag(NH3)2OH CH3COONH4+2Ag+3NH3+H2O銀鏡實驗注意事項:(1)試管內壁應潔凈。(2)必須用水浴加熱,不能用酒精燈直接加熱。(3)加熱時不能振蕩試管和搖動試管。(4)配制銀氨溶液時,氨水不能過量. (防止生成易爆物質)(2)新制Cu(OH)2懸濁液: 過量的NaOH溶液中滴加幾滴CuSO4溶液。 Cu2+2OH= Cu(OH)2CH3CHO + 2Cu(OH)2 2CH3COOH +Cu2O+ 2H2O紅色沉淀紅色沉淀反應費林反應:費林反應必須在NaOH過量堿性條件下才發(fā)生。 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2Ag+3NH3+H2O銀鏡反應:
33、CH3CHO + 2Cu(OH)2 2CH3COOH +Cu2O+ 2H2O紅色沉淀反應費林反應:以上兩個反應:1、可用于鑒定CHO的存在。2、均在堿性環(huán)境中進行。3、CHO與Ag(NH3)2OH或 Cu(OH)2均以物質的量比1:2反應。2、加成反應(碳氧雙鍵上的加成)反應的規(guī)律:C=O的雙鍵中的一個鍵打開。 *寫出CH3CHO加成H2的反應方程式。在有機化學中加氫反應看成什么反應?CH3CHOH2CH3CH2OH催化劑通常CO雙鍵加成:H2、HCNCC雙鍵加成:H2、X2、HX、H2O 甲醛室內污染的罪魁禍首木版中為什么含甲醛市面上的家具、地板可分兩大類。一類稱之為實木,另外一類為復合木材
34、(板材)。前者為天然原木直接鋸切后成形,未經復合拼接處理的木材。后者是由天然木材切鋸后經粘接復合、表面覆以貼面而成。因為目前市面上所用的粘著劑是以甲醛為主要原料制成的,所以復合板材一般都會散發(fā)出一種刺激性的氣體,即甲醛。人體長期處于甲醛濃度超標的環(huán)境下會出現嗅覺異常、刺激、過敏、肺功能異常、免疫功能異常等方面的癥狀。 室內空氣中甲醛污染對健康的影響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甲醛對人體健康有不良影響。當室內空氣中甲醛含量為0.1 mg/m時就有異味和不適感,美國環(huán)保局室內空氣品質部認為人長期暴露在甲醛釋放達到0.153 mg/m室內時,就會產生不適感;0.5 mg/m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淚;0.6 mg/
35、m時引起咽喉不適或疼痛;濃度隨著升高,還可引起惡心、嘔吐、咳嗽、胸悶、氣喘;當大于65 mg/m時甚至可引起肺炎、肺水腫等損傷,甚至導致死亡。長期接觸低劑量甲醛(0.0170.068 mg/m)可以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經紊亂,引起新生兒體質降低,染色體異常,甚至引起鼻炎癌,高濃度的甲醛對神經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肝臟等都是毒害,長期接觸較高濃度的甲醛會出現急性精神抑郁癥。甲醛還有致畸、致癌作用,據流行病學調查,長期接觸甲醛的人,可引起鼻腔、口腔、鼻咽、咽喉、皮膚和消化道癌癥,國際癌癥研究所已建議將其作為可疑致癌物對待 植物中的醛 肉桂醛:分子式C9H8O分子量132.15,折射率l.618-1
36、.623。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和油中。能隨水蒸氣揮發(fā)。在空氣中易被氧化成肉桂酸。用于配制肥皂用香精,也用作食品的增香劑??捎晒鹌び椭蟹蛛x出來,或由肉桂醇氧化或由苯甲醛和乙醛縮合制得。 苯甲醛:分子式C7H6O分子量:106.12,結構簡式:。略帶苦杏仁味的無色的無色液體。凝固點-56.5,沸點179,密度(20/4)1.046克/厘米3。微溶于水,能與乙醇、乙醚、氯仿、苯混溶、化學性質不穩(wěn)定,遇空氣逐漸氧化成苯甲酸,可還原成為苯甲醇。能還原銀氨溶液,但不與斐林試劑作用。要密封和避光保存。自然界中苯甲醛以苦杏仁苷的形式存在于苦杏仁中,能與水一起蒸餾。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肉桂醛、
37、肉桂酸、苯乙醛等,也是生產香料的原料。工業(yè)上由甲苯氧化或由苯二氯甲烷水解制得。教材特點 醛的性質采取歸納推理式,通 過實驗現象歸納醛的性質; 開始有甲醛的應用,后有“信息 搜索”,前呼后應,進一步認 識甲醛; 通過“學與問”進一步認識有機 化學中的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幾點說明 1.有條件的學??梢越M織學生分組實驗; 2.指導學生有效利用網絡資源; 3.可以結合乙醛的性質,鞏固對于有機化學中的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的認識。第三節(jié) 羧酸 酯羧酸酸性科學探究模塊知識間的聯(lián)系“思考與交流”酯羧酸酯CH3(CH2)3COOCH2(CH2)3CH3CH3CH2CH2COOCH2CH3CH3COO CH2CH2
38、CH(CH3)2教材特點 設計兩個“科學探究”,把羧酸 和酯的性質融入其中; 與其他模塊之間融合(資料卡片:化學平衡移動原理); 圖片聯(lián)系實際。幾點說明 1.乙酸的酯化反應過程(同位素示蹤法)只要求學生設計方案即可,主要是一種方法教育; 2.乙酸的酸性和乙酸乙酯的水解,要求學生根據設計方案進行實驗探究; 3.化學平衡移動原理的內容在此不要擴充加深。 教學案例:乙酸的化學性質: 乙酸的酸性 紫色石蕊試液 Zn粒 NaOH溶液 Na2CO3粉未 CaO固體測乙酸鈉溶液的pH測0.1mol/L乙酸溶液的pHpH=1的溶液稀釋100倍pH=1的鹽酸中加少量乙酸鈉晶體 哪些反應和實驗事實能證明乙酸具有酸
39、性? 怎樣證明乙酸是弱酸?乙酸溶液現 象化學方程式紫色變紅色有氣泡產生紅色變無色有氣泡產生固體溶解CH3COOH CH3COO+H+2CH3COOH+Zn=Zn(CH3COO)2+H2CH3COOH+NaOH=CH3COONa+H2O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2CH3COOH+CaO=Ca(CH3COO)2+H2OpH大于7pH大于1pH小于3pH增大結論:乙酸是一種弱酸,其酸性大于碳酸一、羧酸:1、定義:分子里烴基跟羧基直接連接的有機化合物。官能團: COOH2、羧酸的分類:烴基 脂肪酸 芳香酸CH3COOH HCOOHCOOH苯甲酸 一元羧酸: 丙酸
40、 多元羧酸: 乙二酸 低級脂肪羧酸:如:C3H7COOH 丁酸 高級脂肪羧酸:如:C17H35COOH 硬脂酸軟脂酸:C15H31COOH油酸: C17H33COOH羧基數目:碳原子數目:3、飽和一元羧酸通式:CnH2n+1COOH 或:CnH2nO2(與飽和酯相同)乙酸 乙酸的物理性質 無色、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液體,易溶于水、乙醇, 溫度低于16.6時呈冰狀晶體,無水乙酸又叫冰乙酸。乙酸的分子結構 分子式: 結構式: 結構簡式: 電子式: 官能團: C2H4O2CHOOCHHHCH3COOHCOOH(羧基)OHCCOHHH 無水乙酸又稱冰醋酸(熔點16.6)。在室溫較低時,無水乙酸就會凝結成
41、像冰一樣的晶體。請簡單說明在實驗中若遇到這種情況時,你將如何從試劑瓶中取出無水乙酸。 思考 認識乙酸的核磁共振氫譜,說明兩個吸收峰的意義及峰的面積比探究 請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能一次性驗證乙酸溶液、CO2水溶液、苯酚溶液的酸性強弱順序為:乙酸碳酸苯酚。寫出實驗步驟、現象及有關反應方程式,并在右框中畫出實驗裝置的簡圖。科學探究1苯酚鈉溶液碳酸鈉乙酸乙酸的酯化反應【思考】1.濃硫酸的作用? 催化劑和吸水劑 2.飽和碳酸鈉溶液的作用? 吸收乙醇和乙酸 減小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3.導管不伸入液面下的原因? 防止碳酸鈉溶液倒吸實驗現象:飽和碳酸鈉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油狀液體,并可聞到香味。乙酸乙酯CH3C
42、OHHOCH2CH3 CH3COCH2CH3+H2OOO濃H2SO4復習乙酸的酯化反應酸和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應濃硫酸、加熱酸脫羥基醇脫氫酯化反應概念條件規(guī)律濃H2SO4CH3COHHOCH2CH3 CH3COCH2CH3+H2OOO二、酯:1、酯的命名(根據酸和醇的名稱來命名,某酸某酯)2、酯的結構簡式和一般通式:結構簡式:RCOOR RCORO R 、R(可同可不同)R R為飽和烴基時:酯的通式:CnH2nO2 認識乙酸乙酯核磁共振氫譜意義4、化學性質:水解反應:舉例說明什么叫水解反應。演示實驗:3、物理性質:香味(存在于水果、花草中)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也可做溶劑。 現
43、象:第3支試管乙酸乙酯氣味消失第2支試管乙酸乙酯還有一點氣味。第1支試管乙酸乙酯氣味無多大變化。CH3COOC2H5 +H2O CH3COOH +C2H5OH無機酸CH3COOC2H5 +NaOH CH3COONa + C2H5OH堿的存在使水解趨于 完全注意:1、酯在酸(或堿)存在下,水解生成酸和醇。 2、酯的水解和酸的酯化反應是可逆的。 3、在有堿存在時,酯的水解趨于完全。 醇、酚、羧酸中羥基的比較代表物結構簡式羥基氫的活潑性酸性與鈉反應與NaOH的反應與Na2CO3的反應與NaHCO3的反應乙醇CH3CH2OH增 強中性能不能不能不能苯酚C6H5OH比碳酸弱能能能,不產生CO2不能乙酸C
44、H3COOH比碳酸強能能能能第四節(jié) 有機合成有機合成過程有機知識運用“思考與交流”逆合成分析法有機合成合成草酸二乙酯逆合成分析法的運用有機合成的過程(圖323)逆合成分析法(圖324)舉例草酸二乙酯的合成(P66)基礎原料中間體中間體目標化合物副產物副產物輔助原料輔助原料輔助原料基礎原料中間體中間體目標化合物教材特點 過程介紹:復習有機物之間的相互轉化; 方法介紹:以草酸二乙酯為例,分析方法的運用。幾點說明 1.逆合成分析法是設計合成路線的一種方法,通過有機合成可以鞏固和靈活運用有機物之間的轉化; 2.注意引導學生不要把逆分析法的思路與合成思路混淆。 3.要使學生認識到:一些具有實用價值的有機
45、物(藥物)的合成是非常復雜的。(基本觀念) 維生素B12 (含181個原子) : “現代有機合成之父”伍德沃德(合成了20多種結構復雜的有機物)組織了14個國家 的110位化學家,經過長達11年的努力,通過上百步的反應,最終完成了維生素B12的全合成。伍德沃德設計了一個拼接式合成方案,即先合成維生素B12的各個局部 ,然后再把它們對接起來。這種方法后來成為合成所有有機大分子普遍采用的方法。 第三章 內容結構烴的含氧衍生物2醛1醇1酚3酯3羧酸烴和鹵代烴鹵代烴不飽和烴有機合成方法全章4節(jié)(第二章)69頁有機物間的轉化功能和地位 本章是本書的核心內容之一,進一步加深認識加成、取代、氧化和消去反應。
46、通過有機物間的相互轉化,對所學知識進行綜合應用。 本章介紹的酯的水解反應、銀鏡反應和酯化反應是學習后續(xù)兩章內容的基礎。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礎有機化學物質第一節(jié) 油 脂第二節(jié) 糖 類第三節(jié) 蛋白質和核酸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礎有機化學物質 第四章 內容結構1油脂2糖類單糖果糖葡萄糖二糖蔗糖麥芽糖多糖 淀粉纖維素葡萄糖生命中的基礎有機物質3蛋白質和核酸氨基酸蛋白質酶核酸全章3節(jié)第一節(jié) 油 脂組成和結構高級脂肪酸性質油脂飽和不飽和水解反應氫化實踐活動反應原理應用教材特點 教材內容是前面原理的應用; 內容簡單,設計多個欄目聯(lián)系 生活實際; 結合學習內容,體現學生自主 參與學習。反式脂肪酸:2006年度中國
47、食品工業(yè)十大熱門詞匯植物油加氫可將順式不飽和脂肪酸轉變成室溫下更穩(wěn)定的固態(tài)反式脂肪酸。人造黃油、氫化油中都含有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不但能夠延長保質期,還會增加食物的可口程度 。反式脂肪升高血液中膽固醇水平,增加冠心病的危險;反式脂肪酸還與乳腺癌發(fā)病相關。2006年11月1日,國家糧油質檢中心和國家食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相關人士透露,國內對反式脂肪酸的標準已制定出來,正在報國家標準委審批。該標準對其在食品中的最高限量和檢測方法、檢測最高限量都將有規(guī)定。 (全球范圍內正式明令禁止在食品加工過程中使用反式脂肪酸的國家只有丹麥。) “量”的觀念第二節(jié) 糖 類糖類單糖果糖葡萄糖二糖蔗糖麥芽糖多糖 淀粉纖
48、維素葡萄糖實驗、科學探究科學探究科學探究教材特點 醛的性質、水解反應的拓展; “實驗”“學與問”“科學探究”“實 踐活動”“科學視野”“資料卡片” 等體現學生活動。幾點說明 1.注意處理好與已有知識的銜接; 2.新內容:科學視野分子的手性 了解手性碳原子和手性分子,反映學科的發(fā)展; 擴展對同分異構體的認識:對映異構體。 3.果糖也是還原性糖(科學探究) 銀鏡反應和與新制Cu(OH)2的反應都是在堿性條件下進行的。在堿性條件下,果糖在溶液中會部分轉變?yōu)槠咸烟?;果糖分子中含有羰基和多個羥基,羰基受多個羥基的影響有很強的還原性。因此,果糖也能被銀氨溶液和新制Cu(OH)2氧化,也是還原性糖。 葡萄糖
49、具有醛基,還原性較強,可以使溴水褪色。在酸性條件下,果糖不能轉變?yōu)槠咸烟?,不能被溴水氧化。所以,可用溴水區(qū)別葡萄糖和果糖。第三節(jié) 蛋白質和核酸蛋白質和核酸氨基酸蛋白質酶核酸成肽反應兩性鹽析水解顏色反應變性實驗蛋白質的結構和性質DNA結構示意圖教材特點 重點介紹氨基酸、蛋白質的結 構與性質; 對于酶和核酸(生物)只作簡單 介紹。幾點說明 1.成肽反應是難點,可以與脫水反應對比; 2.蛋白質的性質可以多聯(lián)系日常生活中的事例。 功能和地位 糖類、油脂、蛋白質是生命中的基礎有機化學物質,是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yǎng)素成分,與人的生命和社會活動息息相關。學生通過本章的學習,能夠提高科學素養(yǎng),豐富生活常識,正確地
50、認識和處理有關飲食營養(yǎng)、衛(wèi)生健康等日常生活問題。 本章是烴的衍生物知識的延續(xù)和發(fā)展,同時又是第五章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知識準備,通過淀粉、纖維素、蛋白質等天然高分子的學習,為學習合成高分子作好鋪墊。第五章 進入合成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時代第一節(jié)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第二節(jié) 應用廣泛的高分子材料第三節(jié) 功能高分子材料第五章 進入合成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時代 第五章 內容結構順丁橡膠酚醛樹脂 聚乙烯1合成方法縮合聚合反應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高分子化合物3功能高分子材料復合材料單體加成聚合反應以石油、天然氣、煤和農副產品為主要原料2通用高分子材料滌綸高吸水性樹脂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全章3節(jié)對知識的綜合應
51、用學習一些方法合成注重知識的實際應用特點第一節(jié)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的基本方法加成聚合反應單體、鏈節(jié)、聚合度聚合反應酯化反應縮合聚合反應端基原子團、原子學習難點教材特點 基本有機反應的提升與應用; 從熟悉的簡單反應演繹; 通過“思考與交流”“學與問”欄目學、練結合。幾點說明 1.縮合聚合反應是教學難點,注意引導學生理解反應原理(多官能團酯化反應);強調:縮聚反應的單體至少應含有兩個官能團 2.縮聚反應的聚合物須寫端基原子團或原子; 3.注意縮聚反應的方程式的書寫。強調:一種單體進行縮聚反應,生成小分子物質的量為(n-1);兩種單體進行縮聚反應,生成小分子物質的量為(2n-1)順丁橡膠酚醛樹脂 聚
52、乙烯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應用廣泛的高分子材料滌綸第二節(jié) 應用廣泛的高分子材料聚乙烯制品酚醛樹脂合成纖維合成橡膠教材特點 本節(jié)內容涉及的反應原理是已 學知識的進一步深化和應用; “結構決定性質”思想滲透在高 分子化合物中; 聯(lián)系實際,突出高分子材料的 應用。幾點說明 1.文字量較多,可以指導學生閱讀; 2.高分子材料應用廣泛,結合生活實際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 第三節(jié) 功能高分子材料 以設計具有高吸水性能的高分子為線索,以聚丙烯酸鈉為例,體現有機高分子材料的魅力,體現有機化學的價值。尿不濕教材特點 陳述上采取問題式,一問接一 問,然后又逐步得到解答; 通過功能高分子材料和復合材 料的展望,體驗有機
53、化學的學 科魅力。功能和地位 在學習了常見有機化合物與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性質與用途的基礎上,本章學習了加成聚合反應與縮合聚合反應的基本特征,并以典型實例介紹了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與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吸水性樹脂)的合成、性能及應用,體驗高分子材料在工農業(yè)生產、高新科技領域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有機知識網絡整理專題復習HOCH2CH2OHBrCH2CH2BrCH2=CH2CH3CH2OHC2H5OC2H5CH CHCH3CH3CH3CHOCH3CH2BrCH3COOHCH3CH2ONaCH3COOC2H5有機物轉化網絡圖一1234567891
54、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CH2=CHClCH2-CHCln2324NO2BrSO3HNO2O2NNO2CH3CH2ClClCH3ClCH3COOHOHONaBrBrBrOH顯色反應有機物轉化網絡圖二12345678910111213一、與Br2反應須用液溴 的有機物包括: 烷烴、苯、苯的同系物取代反應。二、能使溴水褪色 的有機物包括: 烯烴、炔烴加成反應。 酚類取代反應羥基的鄰、對位。 醛(基)類氧化反應。有機反應及其反應類型整理:三、能使酸性KMnO4褪色 的有機物包括: 烯烴、炔烴、苯的同系物、醇類、苯酚、醛(基)類氧化反應。四、與濃硫酸 反應的有機物包括: 苯的
55、磺化作反應物取代反應。 苯的硝化催化、脫水取代反應。 醇的脫水催化、脫水消去或取代。 醇和酸的酯化催化、脫水取代反應。有機反應及其反應類型整理:五、能與H2加成 的有機物包括: 烯烴、炔烴、含苯環(huán)、醛(基)類也是還原反應。有機反應及其反應類型整理:六、能與NaOH溶液 反應的有機物包括: 鹵代烴、酯類水解取代反應。 (鹵代烴的消去用NaOH醇溶液) 酚類、羧酸類中和反應。七、能與Na2CO3 反應的有機物包括: 甲酸、乙(二)酸、苯甲酸、苯酚等; 能與NaHCO3 反應的有機物包括: 甲酸、乙(二)酸、苯甲酸等。 強酸制弱酸。八、能與金屬Na 反應的有機物包括: 含OH的物質:醇、酚、羧酸。有
56、機反應及其反應類型整理:有機基本概念專題復習一、命名下列物質: OH1、CH3CH2CHCH2CH3 2、CH2CHCHCH3 CH3CHCH3 OH CH2CH2CH3 3、CH3OCH34、 CH35、CH3CHCH2CHO O2N NO2 CH3NO2 6、CH2OOCCH3 7、COOCH3 CH2OOCCH3 COOCH3二、同分異構體的書寫:(一)給出分子式,寫出符合某條件的 可能結構。 1、C7H16主鏈為5個碳原子的結構有 。 2、分子式為C7H8O,分子中有苯環(huán)的有機物同分異構體有 。 3、分子組成為C5H12O,能發(fā)生催化氧化生成同碳原子數的醛的醇有 。 4、分子組成為C7
57、H16O的屬于醇的同分異構體中,不能發(fā)生催化氧化的有 。二、同分異構體的書寫:(一)給出分子式,寫出符合某條件的 可能結構。 5、某羧酸衍生物A,其化學式為C6H12O2,已知: 又知C和E都不能發(fā)生銀鏡反應。則A的可能結構有 。 二、同分異構體的書寫:(二)有關等位H 或等位C 的問題:1、某烴的一種同分異構體只能生成一種一氯代物,該烴的分子式可以是( )A.C3H8 B.C4H10 C.C5H12 D.C6H142、(CH3CH2)2CHCH2CH(CH3)2的一氯代物的有 種。有機物的物理性質整理歸納:一、關于沸點:1、同系物的沸點隨著分子量的增加(即C原子個數的增大)而升高。2、同分異
58、構體的沸點隨支鏈越多沸點越低3、衍生物的沸點高于相應的烴;4、常溫下呈氣態(tài)的物質有:C4的烴,CH3Cl,CH3CH2Cl,HCHO 常溫下呈固態(tài)的有:苯酚,草酸,硬脂酸,軟脂酸。二、關于溶解性: 1、憎水基團:-R(烴基) 2、親水基團:羥基,醛基,羧基。 3、難溶于水的物質:烴,鹵代烴,酯類,硝基化合物。 4、易溶于水的物質: (低碳)醇、醚、醛、羧酸。 5、苯酚溶解的特殊性: 6、常見的防水材料:聚氯乙烯,聚酯等高分子材料。 7、吸水保水材料:尿不濕。三、關于密度:1、一般烴的密度都隨C原子數的增大而增大,鹵代烴則相反!如:一氯代烷的密度隨C原子數增大而減小。2、常溫下呈液態(tài)的有機物中,
59、不溶于水而浮于水面(密度比水?。┑挠校?不溶于水而沉在水下(密度比水大)的有 烴、酯溴代烴、 硝基化合物。有機實驗內容專題復習有機物的制備:一、乙烯的制備:1、反應原理:2、反應條件:3、發(fā)生裝置:4、注意點:5、收集:6、凈化:CH3CH2OH CH2=CH2 +H2O濃硫酸170加濃硫酸加熱至170 (1)乙醇與濃硫酸的體積比,(2)溫度計的作用和位置,(3)沸石,(4)反應過程中混合液變黑的原因。除SO2(直接影響乙烯的性質實驗)、CO2、H2O。課本P51圖3-4有機物的制備:二、乙炔的制備:1、反應原理:2、反應條件:3、發(fā)生裝置:4、注意點:5、收集:6、凈化:CaC2+2H2O
60、CH=CH +Ca(OH)2無 由于(1)反應太劇烈,須控制反應物水的量;(2)反應生成糊狀物易堵塞導管。故不能用啟普發(fā)生器。除H2S等課本P32圖2-6有機物的制備:三、乙酸乙酯的制備:1、反應原理:2、反應條件:3、發(fā)生裝置:4、注意點:5、收集:6、凈化:C2H5OH+CH3COOH CH3COOC2H5+H2O濃硫酸加濃硫酸加熱。 (1)乙醇、乙酸、濃硫酸的混合順序,(2)導管不能插入飽和Na2CO3液面下,(3)飽和Na2CO3溶液的作用。除去一起揮發(fā)出來的乙酸。P63圖3-21重要的有機實驗:一、甲烷的氯代:1、實驗原理:2、反應條件:3、反應裝置:4、實驗現象:5、注意點:光照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飲料生產線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提花短襪企業(yè)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黃嘌呤企業(yè)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公共衛(wèi)生監(jiān)測系統(tǒng)企業(yè)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鍛壓工藝銅過濾器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輕型平尺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行車式刮渣機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短毛絨產品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校園社會實踐總結
- 業(yè)務部度工作計劃模板
- (2024)竹產業(yè)生產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一)
- 《零起點學中醫(yī)》課件
- 2024年度酒店智能化系統(tǒng)安裝工程合同
- 2025年春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
- 扣好人生的第一??圩友葜v稿國旗下的講話
- 新質生產力戰(zhàn)略下AIGC賦能的知識和情報服務創(chuàng)新:新機制、新風險與新路徑
- 高端醫(yī)療會所
- 課堂學習者差異化教學方案計劃
- 十八項醫(yī)療核心制度培訓
- 2024年標準版打印機的租賃合同模版(2篇)
- DB14T+3154-2024泡沫瀝青就地冷再生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