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實驗技術》13 目的基因PCR擴增產(chǎn)物的克隆_第1頁
《PCR實驗技術》13 目的基因PCR擴增產(chǎn)物的克隆_第2頁
《PCR實驗技術》13 目的基因PCR擴增產(chǎn)物的克隆_第3頁
《PCR實驗技術》13 目的基因PCR擴增產(chǎn)物的克隆_第4頁
《PCR實驗技術》13 目的基因PCR擴增產(chǎn)物的克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基因PCR擴增產(chǎn)物的克隆 實驗原理1.PCR產(chǎn)物回收在高離子鹽存在的情況下,DNA片斷選擇性的吸附于離心柱內的硅基質膜上,再通過一系列快速的漂洗、離心的步驟去蛋白液和漂選液,將引物、核苷酸、蛋白酶等雜質去除,最后用低鹽,高pH值的洗脫緩沖液將純凈DNA從硅基質膜上洗脫。2.T載體與PCR產(chǎn)物的連接源DNA與載體分子的連接就是DNA重組,這樣重新組合的DNA叫做重組體或重組子。重組的DNA分子是在DNA連接酶的作用下,有Mg2+、ATP存在的連接緩沖系統(tǒng)中,將分別經(jīng)酶切的載體分子與外源DNA分子進行連接。DNA連接酶有兩種:T4噬菌體DNA連接酶和大腸桿菌DNA連接酶。兩種DNA連接酶都有將

2、兩個帶有相同粘性末端的DNA分子連在一起的功能,而且T4噬菌體DNA連接酶還有一種大腸桿菌DNA連接酶沒有的特性,即能使兩個平末端的雙鏈DNA分子連接起來。但這種連接的效率比粘性末端的連接率低,一般可通過提高T4噬菌體DNA連接酶濃度或增加DNA濃度來提高平末端的連接效率。T4噬菌體DNA 連接酶催化DNA 連接反應分為3 步:首先,T4 DNA 連接酶與輔因子ATP形成酶-ATP復合物;然后,酶-ATP復合物再結合到具有5磷酸基和3羥基切口的DNA上,使DNA腺苷化;最后產(chǎn)生一個新的磷酸二酯鍵,把切口封起來。連接反應通常將兩個不同大小的片斷相連。因為DNA片斷有兩個端點,所以切割時出現(xiàn)兩種可

3、能,一種是單酶切,另一種是雙酶切,這兩種酶切方法在基因工程操作中都經(jīng)常用到。對于單酶切來說,載體與供體的末端都相同,連接可以在任何末端之間進行,這樣就導致了大量的自連接產(chǎn)物。為了減少自環(huán)的高本底,可對載體進行5除磷酸處理,原理是連接酶只能連接DNA片斷的3OH末端與5端,所以除磷后載體不會自環(huán)。一旦有外源片斷插入時,由外源片斷提供5端就能與載體進行連接。通過這種方法可大大減少由載體的自身成環(huán)造成的高本底。對于雙酶切來說,無論載體與供體同一片段上都有不同的末端,這樣就避免了載體與供體的自環(huán),能使有效連接產(chǎn)物大大增加。雙酶切的另一個特點是能將供體分子定向連接到載體上。連接反應的溫度在37時有利于連

4、接酶的活性。但是在這個溫度下粘末端的氫鍵結合是不穩(wěn)定的。因此采取折中的溫度,即12-16,連接12-16h(過夜),這樣既可最大限度地發(fā)揮連接酶的活性,又兼顧到短暫配對結構的穩(wěn)定。Taq DNA酶擴增的PCR產(chǎn)物,其DNA雙鏈前后末端都有一個游離的A堿基,可以與T -Vector 末端游離的T堿基互補形成環(huán)狀重組T質粒。實驗材料、試劑和儀器PCR擴增相關試劑、PCR儀、移液槍、低溫離心機、瓊脂糖凝膠電泳系統(tǒng)、凝膠成像系統(tǒng)、PCR產(chǎn)物回收試劑盒、pUCm-T載體。實驗步驟10PCR Buffer2.5 ldNTPs0.5 lTaq0.2 l引物11.5 l引物21.5 lddH2017.3 lD

5、NA模板1.5 l1PCR擴增PCR反應體系: 注:每組做5管,其中4管用于PCR產(chǎn)物回收,1管作電泳檢測時的對照PCR反應程序:194預變性5min294變性45s360退火30s472延伸60s24步驟,35循環(huán)572延伸10min64保存2目的基因PCR擴增產(chǎn)物的瓊脂糖電泳檢測(1)制備瓊脂糖凝膠稱取0.2g瓊脂糖,放入錐形瓶中,加入20ml 1.0TBE緩沖液,置微波爐或水浴加熱至完全溶化,取出搖勻,則為1%瓊脂糖凝膠液。(2)取有機玻璃內槽,洗凈,晾干,用橡皮膏將有機玻璃內槽的兩端邊緣封好(一定封嚴,不能留縫隙)。(3)將有機玻璃內槽放置于一水平位置,并放好樣品梳子。(4)將冷到60

6、左右的瓊脂糖凝膠液,緩緩倒入有機玻璃內槽,直至有機玻璃板上形成一層均勻的膠面(注意不要形成氣泡)。(5)待膠凝固后,取出梳子,取下橡皮膏,放在電泳槽內。(6)加入電泳緩沖液至電泳槽中。(7)用移液槍將已加入上樣緩沖液的DNA樣品加入加樣孔中(記錄點樣順序及點樣量)。(8)接通電泳槽與電泳儀的電源(注意正負極,DNA片段從負極向正極移動)。DNA的遷移速度與電壓成正比,最高電壓不超過5V/cm。當溴酚藍染料移動到距凝膠前沿12cm處,停止電泳。3產(chǎn)物回收(1)在紫外光下將瓊脂糖凝膠上的目的片段切下,放入1.5 mL Eppendorf離心管中;加入500l溶膠/結合液DB,充分混勻。(2)將上一

7、步所得溶液加入吸附柱AC中(吸附柱放入收集管中),室溫放置1 min,12000rpm離心30-60s,倒掉收集管中的廢液。(3)加入700l漂洗液WB,12000rpm離心1min,棄掉廢液。(4)加入500l漂洗液WB,12000rpm離心1 min,棄掉廢液。(5)將吸附柱AC放回空收集管中,12000rpm離心2 min,盡量除去漂洗液,以免漂洗液中殘留乙醇抑制下游反應。(6)取出吸附柱AC,放入一個干凈的離心管中,在吸附膜的中間部位加50l洗脫緩沖液EB(洗脫緩沖液事先在65-70水浴中加熱效果更好),室溫放置2 min,12000rpm離心1 min。如果需要較多量DNA,可將得到

8、的溶液重新加入離心吸附柱,離心1 min。4PCR產(chǎn)物與T載體的連接對于常規(guī)的DNA ligase連接反應,請參考下面的連接反應體系,或按DNA ligase的說明書進行操作。每個連接反應使用1l pMD 18-T載體,約0.2pmol PCR產(chǎn)物,在10l連接體系中4連接過夜或室溫連接1h。T4 DNA Ligase Buffer(2X) 5lPurified PCR Product 1lpMD 18-T Vector 1lT4 DNA Ligase (5-10U/微升) 1lddH2O up to 10l5. 大腸桿菌感受態(tài)細胞的制備(氯化鈣法) 挑取新鮮的E.coli.DH5單菌落接種于

9、一個含有10 ml LB液體培養(yǎng)基(不含抗生素)的試管中,于37恒溫振蕩(200 rpm)培養(yǎng)約4h(OD=0.20.4),取出后立即將其冰浴10min。 在無菌條件下將冰浴后的菌液吸取1ml到冰冷的1.5ml無菌離心管中,于4下10000g離心1min,回收細菌。 每管中加入500 l于4下預冷的CaCl2重懸沉淀,冰浴30min,于4下10000g離心1min,回收細菌沉淀物。 每管加入200 l冰預冷的CaCl2,混勻即為感受態(tài)細胞,置4冰箱備用。6. 重組質粒轉化大腸桿菌 取10 l連接產(chǎn)物,加入內裝100 l感受態(tài)細胞的離心管中,輕彈管壁混勻,冰浴30 min。 42熱擊90s后,迅

10、速將離心管冰浴35min。 加入1 ml不含抗生素的LB液體培養(yǎng)基,混勻,于37 下振蕩培養(yǎng)(180 rpm)45 min。 4下,10000 g,離心1 min,吸出500 l上清液棄去,再混勻,取200 l涂布于含有100 g/ml氨芐青霉素的LB培養(yǎng)基平板上(事先涂布4l濃度為200 mg/mg IPTG和20l濃度為40 mg/ml X-gal),待菌液被培養(yǎng)基完全吸收后,倒置平板于37培養(yǎng)1216h,直至出現(xiàn)單菌落。再將培養(yǎng)皿置于4,使其完全顯色(即出現(xiàn)藍、白斑)。 連接產(chǎn)物轉化實驗的同時,以等體積的ddH2O代替連接產(chǎn)物,其操作同上,分別涂布于含抗生素和不含抗生素的LB平板上,分別作為陰性對照和陽性對照。7. 重組子克隆的鑒定(本部分視實驗進程而定)挑取可能含有目的片段的白斑,接種到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