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版通用中考地理復習課件(含歷年經典中考真題帶答案)世界的海陸分布、地形與海陸變遷_第1頁
各版通用中考地理復習課件(含歷年經典中考真題帶答案)世界的海陸分布、地形與海陸變遷_第2頁
各版通用中考地理復習課件(含歷年經典中考真題帶答案)世界的海陸分布、地形與海陸變遷_第3頁
各版通用中考地理復習課件(含歷年經典中考真題帶答案)世界的海陸分布、地形與海陸變遷_第4頁
各版通用中考地理復習課件(含歷年經典中考真題帶答案)世界的海陸分布、地形與海陸變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RT TWO第二部分世界地理(上)世界的海陸分布、地形與海陸變遷1.海陸分布(1)海陸分布比例:人們常用“”粗略地說明全球海洋和陸地面積的比例。(2)海陸分布特點:從地球儀上可以看出,世界的海陸分布是不均勻的。陸地主要集中在東、西半球的半球,南、北半球的半球;極周圍是海洋,極周圍是一塊陸地。七分海洋三分陸地東北北南考點一海陸分布核心考點聚焦【名師點睛】無論是南半球還是北半球,海洋的面積都大于陸地面積,只是北半球的陸地面積比南半球的陸地面積大一些。無論如何將地球劃分為相等的兩個半球,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键c一海陸分布核心考點聚焦2.基本概念圖3-1大陸半島島嶼海峽大洋??键c一海陸分布核

2、心考點聚焦赤道穿過的大洲洲、亞洲、大洋洲、南美洲主體部分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洲、歐洲、亞洲主體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大洋洲、洲、南美洲主體部分位于東半球的大洲歐洲、亞洲、非洲、大洋洲主體部分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洲、南美洲赤道和回歸線都穿過的大洲亞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南極圈穿過的大洲南極洲北極圈穿過的大洲北美洲、歐洲、洲(3)七大洲的分布非北美南極北美亞【名師點睛】緯度最高、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南極洲;跨緯度最廣的大洲是亞洲??键c一海陸分布核心考點聚焦3.七大洲(1)大洲的概念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稱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個大洲,它們是洲、洲、洲、洲、洲、洲和洲。其中洲和洲的大陸部分是一個整體,稱做大陸。(

3、2)七大洲的面積:洲的面積最大,洲的面積最小。北美洲的島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島嶼。亞歐非北美南美大洋南極亞歐亞歐亞大洋格陵蘭【名師點睛】七大洲面積由大到小可記為“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键c一海陸分布核心考點聚焦4.四大洋(1)四大洋的面積:四大洋面積從大到小排列為洋、洋、洋、洋。(2)四大洋的特征:緯度最高的大洋是洋;跨經度最廣的大洋是洋;大西洋呈“”型;面積最大,深度最深、島嶼最多的大洋是;完全位于東半球的大洋是。太平大西印度北冰北冰北冰S太平洋【名師點睛】四大洋面積的大小可記為“太、大、印、北”印度洋考點一海陸分布核心考點聚焦大洲名稱大洲的地理分界線亞洲與歐洲山脈、河、海、山脈、

4、海、土耳其海峽北美洲與南美洲運河非洲與亞洲運河亞洲與北美洲海峽(4)大洲分界線烏拉爾烏拉爾里 大高加索黑巴拿馬蘇伊士白令【名師點睛】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是白令海峽;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是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南美洲和南極洲的分界線是德雷克海峽??键c一海陸分布核心考點聚焦2.不同角度考查世界海陸分布(1)在東、西半球圖中考查海陸分布,如圖3-3:圖3-3考點一海陸分布核心考點聚焦1.繪制世界海陸分布簡圖(1)從下圖中A點出發(fā),沿著圖中箭頭,按序號順序,從第一個箭頭到第十二個箭頭。這樣,五個大洲的具體輪廓一筆畫出。然后填充上大洋洲和最南端的南極洲(如圖a)。(2)在作好的輪廓圖上填寫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5、的名稱(如圖b)。(3)找出赤道、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及0經線和180經線,大致確定各大洲和大洋的地理位置(如圖b)。圖3-2重難突破考點一海陸分布核心考點聚焦根據(jù)陸地面積或南北兩極判讀南北半球。陸地面積較大的為北半球,陸地面積較小的為南半球。極點被海洋覆蓋的是北極,極點被陸地覆蓋的是南極。半球圖上大洲和大洋的判讀。根據(jù)島嶼判讀大洲:島嶼眾多的是大洋洲;島嶼較少的是非洲和南美洲,兩大洲所含島嶼面積較大的是非洲,面積較小的是南美洲。根據(jù)南極洲判讀大洋:“南極洲像大象,鼻子上揚噴出大西洋,背馱印度洋,腳踏太平洋”。北半球圖上大洲和大洋的判讀。根據(jù)赤道判讀大洲:赤道穿過的大洲有非洲、南美洲、大洋洲和

6、亞洲。其中赤道穿過亞洲南部、大洋洲北部的島嶼部分;穿過非洲的中部;穿過南美洲的北部,從而判讀其他大洲。根據(jù)北冰洋判讀其他大洋:北半球極點正中央是北冰洋,與北冰洋直接相通的是大西洋和太平洋,窄口位置的是太平洋,寬口位置的是大西洋。考點一海陸分布核心考點聚焦(2)在南、北半球圖中考查海陸分布,如圖3-4:圖3-4考點一海陸分布核心考點聚焦(2)圖中序號表示南美洲的是()A.B.C.D.答案(1)D (2)C解析圖3-6考點一海陸分布核心考點聚焦例1讀南、北半球圖,完成(1)(2)題。圖3-5(1)大洲和的分界線是()A.土耳其海峽 B.馬六甲海峽C.麥哲倫海峽D.白令海峽D考點一海陸分布核心考點聚

7、焦【名師點睛】世界陸地地形之最世界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世界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世界最大的盆地剛果盆地考點二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核心考點聚焦1.陸地五種基本地形地形類型主要特征海拔高低地面起伏平原低(米以下)平坦廣闊高原較高起伏不大,邊緣山地較高(米以上)坡度較陡,溝谷較深丘陵較低(500米以下)坡度,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盆地高,低200陡峻500和緩四周中間考點二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核心考點聚焦3.海底地形圖3-7較緩200新海底火山大陸架最深考點二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核心考點聚焦2.兩大山脈帶(1)太平洋沿岸山脈帶。東岸的科迪勒拉山系,主要由北

8、美洲的山脈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組成。(2)橫貫亞歐大陸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脈帶。主要有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和阿特拉斯山脈等。落基喜馬拉雅考點二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核心考點聚焦 (3)海陸變遷的證據(jù)海陸變遷實例證據(jù)海洋變陸地喜馬拉雅山脈山中巖石上有古海洋生物化石地中海面積不斷縮小,最終將消亡陸地變海洋臺灣海峽海底有森林遺跡和古河道東非大裂谷不斷擴張,將形成海洋考點三海陸變遷核心考點聚焦1.地表的形態(tài)變化(1)地表形態(tài)變化的現(xiàn)象:地球表面形態(tài)處于永不停息的運動與變化之中?!啊闭f的是海洋變成陸地,或陸地變成海洋。(2)地表形態(tài)變化的原因:造成海陸變遷的原因有很多,如地殼的變動和的升降。也會造成海平面的變化,

9、如填海造陸。滄海桑田海平面人類活動【名師點睛】在導致海陸變遷的原因中,自然原因起主導作用,人類活動只能在小區(qū)域內使海陸發(fā)生變遷??键c三海陸變遷核心考點聚焦3.板塊構造學說(1)主要觀點: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表面堅硬的巖石圈是由大板塊和許多小板塊拼合而成的;各大板塊處在不斷之中;各大板塊內部地殼比較,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多火山、地震。(2)板塊的名稱: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塊,即歐亞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非洲板塊,其中板塊幾乎全部位于海洋中,其他板塊既包括陸地,也包括海洋。(3)火山地震帶:板塊張裂或碰撞擠壓的地帶,火山和地震活動頻繁。世界上火山與地震活動最劇烈

10、的地方,主要位于兩大地帶:火山地震帶;橫貫歐洲南部到亞洲的(向南、向東延伸到中南半島西側和馬來群島南緣)火山地震帶。六運動穩(wěn)定活躍太平洋環(huán)太平洋阿爾卑斯喜馬拉雅考點三海陸變遷核心考點聚焦2.大陸漂移假說(1)假說的提出:德國科學家提出了大陸漂移假說。(2)主要內容:大陸漂移假說認為在兩億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連接的一塊大陸,它的周圍是一片汪洋。后來原始大陸分裂成幾塊大陸,緩慢地漂移分離,逐漸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和四大洋。(3)主要證據(jù):南美洲和非洲古老地層的相似性與動物的相似性;南極洲大陸發(fā)現(xiàn)大量的煤田?!久麕燑c睛】大陸漂移形成現(xiàn)在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狀況后,并沒有停止,仍然以極其緩慢的速度

11、進行著。魏格納考點三海陸變遷核心考點聚焦【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地理現(xiàn)象】1.板塊構造學說的內涵圖3-8重難突破考點三海陸變遷核心考點聚焦【名師點睛】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和澳大利亞大陸屬于印度洋板塊。環(huán)太平洋地帶并不一定全部位于太平洋板塊和其他板塊的交界處,如南美洲的一段就是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的交界處。考點三海陸變遷核心考點聚焦2.地理現(xiàn)象與地形形成地理現(xiàn)象所處板塊位置結果喜馬拉雅山“長高”歐亞板塊、印度洋板塊之間板塊擠壓迫使喜馬拉雅山抬高紅海面積擴大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之間板塊張裂使紅海不斷擴大地中海面積縮小歐亞板塊、非洲板塊之間板塊擠壓迫使地中海縮小阿爾卑斯山形成歐亞板塊、非洲板塊之間板塊擠壓使阿爾卑斯山形成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帶的分布板塊交界處板塊運動活躍,火山、地震頻繁考點三海陸變遷核心考點聚焦(1)地球巖石圈由六大板塊組成。即A歐亞板塊、B美洲板塊、C非洲板塊、D印度洋板塊、E太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