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yè)部分試卷-高層建筑結構、高聳結構與橫向作用(一)_第1頁
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yè)部分試卷-高層建筑結構、高聳結構與橫向作用(一)_第2頁
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yè)部分試卷-高層建筑結構、高聳結構與橫向作用(一)_第3頁
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yè)部分試卷-高層建筑結構、高聳結構與橫向作用(一)_第4頁
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yè)部分試卷-高層建筑結構、高聳結構與橫向作用(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yè)部分試卷-高層建筑結構、高聳結構與橫向作用(一)(總分:99.96,做題時間:90分鐘)一、B單項選擇題/B(總題數(shù):8,分數(shù):100.00)云南省大理市某中學擬建一6層教學樓,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平面及豎向均規(guī)則。各層層高均為3.4m首層室內(nèi)外地面高差為0.45m,建筑場地類別為II類。(分數(shù):24.96)(1).下列關于對該教學樓抗震設計的要求,其中何項正確?A.按9度計算地震作用,按一級框架采取抗震措施B.按9度計算地震作用,按二級框架采取抗震措施C.按8度計算地震作用,按一級框架采取抗震措施D.按8度計算地震作用,按二級框架采取抗震措施(分數(shù):1.92)丿B.

2、C.D.解析:(2).該結構在y向地震作用下,底層y方向的剪力系數(shù)(剪重比)為0.075,層間彈性位移角為1/663。試問,當判斷是否考慮重力二階效應影響時,底層y方向的穩(wěn)定系數(shù)01y與下列何項數(shù)值最為接近?提示:不考慮剛度折減。重力荷載計算值近似取重力荷載代表值;地震剪力計算值近似取對應于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的樓層剪力。A.0.012B.0.020C.0.053D.0.110(分數(shù):1.92)A.丿C.D.解析:(3).對于高層鋼筋混凝土底層大空間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其轉換層樓面采用現(xiàn)澆樓板且雙層雙向配筋,試問,下列何項符合有關規(guī)范、規(guī)程的相關構造要求?A.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5,每層每

3、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B.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30,每層每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C.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30,每層每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0%D.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5,每層每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0%(分數(shù):1.92)A.丿C.D.解析:(4).下列關于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的一些主張,其中何項不正確?A.抗震等級為一、二級的框架梁柱節(jié)點,一般不需進行節(jié)點區(qū)軸壓比驗算B.當僅考慮豎向地震作用組合時,偏心受拉柱的承載力抗震調(diào)整系數(shù)取為1.0C.框架梁內(nèi)貫通矩形截面中柱的每根縱向受力鋼筋的直徑,抗震等級為一、二級時,不宜大于框架柱在該方向截面尺寸的1/20D

4、.一級抗震等級設計的剪力墻底部加強部位及其上一層截面彎矩設計值應按墻肢組合彎矩計算值的1.2倍采用(分數(shù):1.92)丿B.C.D.解析:(5).下列關于高層建筑隔震和消能減震設計的觀點,哪一種相對準確?A.隔震技術應用于高度較高的鋼或鋼筋混凝土高層結構中,對較低的結構不經(jīng)濟B.隔震技術具有隔離水平及豎向地震的功能C.消能部件沿結構的兩個主軸方向分別設置,宜設置在建筑物底部位置D.采用消能減震設計的高層建筑,當遭受高于本地區(qū)設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響時,不會發(fā)生喪失使用功能的破壞(分數(shù):1.92)A.B.C.丿解析:(6).下列關于高層混凝土結構抗震分析的一些觀點,其中何項相對準確?A.B級高度的高

5、層建筑結構應采用至少二個三維空間分析軟件進行整體內(nèi)力位移計算B.計算中應考慮樓梯構件的影響C.對帶轉換層的高層結構,必須采用彈塑性時程分析方法補充計算D.規(guī)則結構控制結構水平位移限值時,樓層位移計算亦應考慮偶然偏心的影響(分數(shù):1.92)A.丿C.D.解析:.現(xiàn)有四種不同功能的建筑:具有外科手術室的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的醫(yī)療用房;營業(yè)面積為10000m2的人流密集的多層商業(yè)建筑;鄉(xiāng)鎮(zhèn)小學的學生食堂;高度超過100m的住宅。試問,由上述建筑組成的下列不同組合中,何項的抗震設防類別全部都應不低于重點設防類(乙類)?TOC o 1-5 h zA.B.C.D.(分數(shù):1.92)丿B.C.D.解析:.某建筑場地的

6、土層分布及各土層的剪切波速如圖所示,土層等效剪切波速為240m/s。試問,該建筑場TOC o 1-5 h zA.IB.IIC.IIID.IV(分數(shù):1.92)A.丿C.D.解析:.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的某高層辦公樓,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當采用振型分解反應譜法計算時,在單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某框架柱力標準值如表所示。試問,在考慮雙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轉效應中,該框架柱軸力標準值(kN)應與下列何項數(shù)值最為接近?單向水平地震作用方向框架柱軸力標準值/kN不進行扭轉耦聯(lián)計算時進行扭轉耦聯(lián)計算時x向45004000y向48004200A.5365B.5410C.6100D.6150分數(shù):1.92)A

7、.丿C.D.解析:.某帶轉換層的高層建筑,底部大空間層數(shù)為2層,6層以下混凝土強度等級相同,轉換層下部結構以及上部部分結構采用不同計算模型時,其頂部在單位水平力作用下的側向位移計算結果(mm)如圖所示。試問,轉換層上部與下部結構的等效側向剛度比Y,與下列何項數(shù)值最為接近?A.3.67B.2.30C.1.97D.1.84(分數(shù):1.92)A.B.丿D.解析:.下列關于鋼框架鋼筋混凝土核心筒結構設計中的一些問題,其中何項說法是不正確的?A.水平力主要由核心筒承受B.當框架邊柱采用H形截面鋼柱時,宜將鋼柱強軸方向布置在外圍框架平面內(nèi)C.進行加強層水平伸臂桁架內(nèi)力計算時,應假定加強層樓板的平面內(nèi)剛度無

8、限大D.當采用外伸桁架加強層時,外伸桁架宜伸入并貫通抗側力墻體(分數(shù):1.92)A.B.丿D.解析:.某鋼筋混凝土圓煙囪高80m,煙囪坡度小于0.02,第一振型對應的臨界風速v=27.59m/s,煙囪頂端cr1風振系數(shù)0h=1.64。當已判斷出該煙囪可能出現(xiàn)跨臨界強風共振時,如果第一振型橫風向風振尚未起控制作用,即煙囪承載力極限狀態(tài)仍由順風向設計風壓控制,試問,在此種情況下,煙囪頂端風壓設計值w(kN/m2)h的最小值應最接近于下列何項數(shù)值?A.1.20B.1.75C.2.10D.2.85(分數(shù):1.92)A.B.丿D.解析:.某12層現(xiàn)澆框架一剪力墻結構,抗震設防烈度8度,丙類建筑,設計地震

9、分組為第一組,11類建筑場地,建筑物平、立面如圖所示。已知振型分解反應譜法求得的底部剪力為6000kN,需進行彈性動力時程分析補充計算?,F(xiàn)有4組實際地震記錄加速度時程曲線PP和1組人工模擬加速度時程曲線RP。各條時141程曲線計算所得的結構底部剪力見表。假定實際記錄地震波及人工波的平均地震影響系數(shù)曲線與振型分解反應譜法所采用的地震影響系數(shù)曲線在統(tǒng)計意義上相符,試問,進行彈性動力時程分析時,選用下列哪一A.P;P;P123B.P;P;RP121C.P;P;RP131D.P;P;RP141分數(shù):1.92)A.B.C.丿解析:某36層鋼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高層建筑,系普通辦公樓,建于非地震區(qū),如圖1所

10、示,圓形平面,直徑為30m;房屋地面以上高度為150m,質(zhì)量和剛度沿豎向分布均勻,可忽略扭轉影響。按50年重現(xiàn)期的基本風壓為0.6kN/m2,按100年重現(xiàn)期的基本風壓為0.66kN/m2。地面粗糙度為B類;結構基本自振周期T=2.78s。1提示:按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2006年版)作答。圖1(分數(shù):8.00).試問,設計120m高度處的遮陽板(小于1m2)時,所采用的風荷載標準值(kN/m2),與下列何項數(shù)值最為接近?A.-1.98B.-2.18C.-2.65D.-4.34(分數(shù):2.00)A.B.C.丿解析:.該建筑物底部6層的層高均為5m,其余各層層高均為4m。當

11、校核第一振型橫風向風振時,試問,其臨界風速起始點高度位于下列何項樓層范圍內(nèi)?提示:空氣密度p=1.25kg/m3。A.16層B.18層C.20層D.22層(分數(shù):2.00)A.丿C.D.解析:.假如在該建筑物A旁擬建一同樣的建筑物B,如圖2所示,不考慮其他因素的影響,試確定在圖示風A.e=45;d=230mB.e=0d=100mC.e=20;d=100mD.e=45;d=100m分數(shù):2.00)A.B.C.D.丿解析:(4).該建筑物擬建于山區(qū)平坦地A處,或建于高度為50m的山坡頂B處,如圖3所示。在兩地的樓高距地面100m處的順風向風荷載標準分別為w與w,試確定其比值(w/w)最接近于下列何

12、項數(shù)值?ABABA.0.95B.1.00C.1.12D.1.36分數(shù):2.00)A.丿C.D.解析:某11層辦公樓,無特殊庫房,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首層室內(nèi)外地面高差0.45m,房屋高度39.45m,質(zhì)量和剛度沿豎向分布均勻,丙類建筑,抗震設防烈度為9度,建于II類場地,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其標準層平面和剖面如圖1所示,初步計算已知:首層樓面永久荷載標準值為12500kN,其余各層樓面永久荷載標準值均為12000kN,屋面永久荷載標準值為10500kN;各樓層樓面活荷載標準值均為2500kN,屋面活荷載標準值為650kN;折減后的基本自振周圖1(分數(shù):10.00).試問,采用底部剪

13、力法進行方案比較時,結構頂層附加地震作用標準值(kN),與下列何項數(shù)值最為接近?提示:相應于結構基本自振周期的水平地震影響系數(shù)a=0.144。1A.2430B.2460C.2550D.2570:2.00)V(分數(shù)A.B.C.D.解析:(2).第5層某剪力墻的連梁,截面尺寸為300mmX600mm,凈跨l=3000mm,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40(f=19.1N/mm:2.00)V(分數(shù)A.B.C.D.解析:(2).第5層某剪力墻的連梁,截面尺寸為300mmX600mm,凈跨l=3000mm,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40(f=19.1N/mm2,f=1.71N/mm2),縱筋及箍筋均采用HRB400(ct

14、(f=400N/mm2,f=f=f=360N/mm2)。yk185kN?m,yyyv在考慮地震作用效應組合時,該連梁端部起控制作用且同時針方向的彎矩為=220kN?m,同一組合的重力荷載代表值和豎向地震作用下按簡支梁分析的梁端截面剪力設計值叮2附。該連梁實配縱筋上下均為計值v(kN),與下列何項數(shù)值最為接近?b箍筋為a=a=35mm,試問,該連梁在抗震設計時的端部剪力設ssTOC o 1-5 h zA.185B.200C.215D.230分數(shù):2.00)A.VC.D.解析:.假定結構基本自振周期TW2s,但具體數(shù)值未知,若采用底部剪力法進行方案比較,試問本工程T最11大為何值時,底層水平地震剪

15、力仍能滿足規(guī)范規(guī)定的剪重比(底層剪力與重力荷載代表值之比)要求?A.0.85sB.l.OOsC.1.25sD.1.75s(分數(shù):2.00)A.B.丿D.解析:.假定本工程設有兩層地下室,如圖2所示,總重力荷載合力作用點與基礎底面形心重合,基礎底面反力呈線性分布,上部及地下室基礎總重力荷載標準值為G,水平荷載與豎向荷載共同作用下基底反力的合力點到基礎中心的距離為e。試問,當滿足規(guī)程對基礎底面與地基之間零應力區(qū)面積限值時,抗傾覆力矩0M與傾覆力矩M的最小比值,與下列何項數(shù)值最為接近?RgwTOC o 1-5 h zA.1.5B.1.9C.2.3D.2.7(分數(shù):2.00)丿B.C.D.解析:.某高

16、層框架結構,房屋高度37m,位于抗震設防烈度7度區(qū),設計地震加速度為0.15g,丙類建筑,其建筑場地為III類,第三層某框架柱截面尺寸為750mmX750mm,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40(f=19.1N/mm2,f=1.71N/mm2),配置井字復合箍(加密區(qū)間距為100mm);柱凈高2.7m,反彎點位于柱子高度中部;ta=a=45mm。試問,該柱的軸壓比限值,與下列何項數(shù)值最為接近?11A.0.80B.0.75C.0.70D.0.65分數(shù):2.00)A.丿C.D.解析:某底部帶轉換層的鋼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結構,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丙類建筑,建于II類建筑場地,該建筑物地上31層,地下2層,地下室

17、在主樓平面以外部分,無上部結構。地下室頂板0.000處可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部位,縱向兩榀邊框架在第三層轉換層設置托柱轉換梁,如圖1所示,上部結構和地下室混圖1(分數(shù):8.00).試確定,主體結構第三層的核心筒、框支框架,以及無上部結構部位的地下室中地下一層框架(以下簡稱無上部結構的地下室框架)的抗震等級,下列何項符合規(guī)程要求?A.核心筒一級;框支框架特一級;無上部結構的地下室框架一級B.核心筒一級;框支框架一級;無上部結構的地下室框架二級C.核心筒二級;框支框架一級;無上部結構的地下室框架三級D.核心筒二級;框支框架二級;無上部結構的地下室框架三級分數(shù):2.00)A.B.D.解析:.假定某根轉

18、換柱抗震等級為一級,X向考慮地震作用組合的二、三層B、A節(jié)點處梁、柱端彎矩組合值分別為:節(jié)點A:上柱柱底彎矩分別為:節(jié)點A:上柱柱底彎矩600kN?m,下柱柱頂彎矩=1800kN?m,節(jié)點左側梁端彎矩1200kN?m;節(jié)點B:上柱柱底彎矩I=500kN?m1200kN?m;節(jié)點B:上柱柱底彎矩I=500kN?m,節(jié)點左側梁端彎矩=520kN?m;底層柱底彎矩組合值=480kN?m,節(jié)點右側梁端彎矩600kN?m,下柱柱頂彎矩。試問,該轉換柱配筋設計時,節(jié)點A、B下柱柱頂及底層柱柱底的考慮地震作用組合的彎矩設計值M:M:M(kN?m)應取下列何ABC組數(shù)值?提示:柱軸壓比0.15,按框支柱。A.

19、1800:500:400B.2520:700:400C.2700:500:600D.2700:750:600分數(shù):2.00)A.丿C.D.解析:.第三層轉換如圖2所示,假定抗震等級為一級,截面尺寸為bXh=1mX2m,箍筋采用HRB335(f=300N/mm2)(yv,試問。截圖B處梁的箍筋為下列何值時,最接近并符合規(guī)范、規(guī)程的最低A.構造要求?,試問。截圖B處梁的箍筋為下列何值時,最接近并符合規(guī)范、規(guī)程的最低A.C.D.解析:.底層核心筒外墻轉角處,墻厚400,如圖3所示,軸壓比為0.5,滿足軸壓比限值的要求,如在第四層該處設邊緣構件(其中b為墻厚、L為箍筋區(qū)域、L為箍筋或拉筋區(qū)域),試確定

20、b(mm)、L(mm)、L(mm)為1212A.350;350;0B.350;350;630C.400;400;250D.400;650;0分數(shù):2.00)A.B.丿D.解析:某六層辦公樓,采用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抗震等級為二級,其中梁、柱混凝土強度等級均為C30。(分數(shù):12.00).已知該辦公樓各樓層的側向剛度如表1所示。試問,關于對該結構豎向規(guī)則性的判斷及水平地震剪力增大系數(shù)的采用,在下列各選擇項中,何項正確?B表1/B計算層123456X向側向剛度/(kN/m)1.0X1071.1X1071.9X1071.9X1071.65X1071.65X107Y向側向剛度/(kN/m)1.2X

21、1071.0X1071.7X1071.55X1071.35X1071.35X107提示:可只進行X方向的驗算。A.屬于豎向規(guī)則結構B.屬于豎向不規(guī)則結構,僅底層地震剪力應乘以1.15的增大系數(shù)C.屬于豎向不規(guī)則結構,僅二層地震剪力應乘以1.15的增大系數(shù)D.屬于豎向不規(guī)則結構,一、二層地震剪力均應乘以1.15的增大系數(shù)(分數(shù):4.00)A.B.C.丿解析:.各樓層在地震作用下的彈性層間位移如表2所示。試問,下列關于該結構扭轉規(guī)則性的判斷,其中何項正確?B表2/B計算層X方向層間位移值Y方向層間位移值最大/mm兩端平均/mm最大/mm兩端平均/mm15.04.85.454.024.54.15.5

22、34.1532.22.03.102.3841.91.753.102.3852.01.83.252.461.71.553.02.1A.不屬于扭轉不規(guī)則結構B.屬于扭轉不規(guī)則結構C.僅X方向屬于扭轉不規(guī)則結構D.無法對結構規(guī)則性進行判斷(分數(shù):4.00)A.丿C.D.解析:.該辦公樓中某框架梁凈跨度為6.0m;在永久荷載及樓面活荷載作用下,當按簡支梁分析時,其梁端剪力標準值分別為30kN與18kN;該梁左、右端截面考慮地震作用組合的彎矩設計值之和為832kN?m。試問,該框架梁端截面的剪力設計值V(kN),與下列何項數(shù)值最為接近?提示:該辦公樓中無藏書庫及檔案庫。解析:解析:TOC o 1-5 h

23、 zA.178B.205C.213D.224(分數(shù):4.00)A.B.丿D.解析:某大城市郊區(qū)一高層建筑,地上28層,地下2層,地面以上高度為90m,屋面有小塔架,平面外形為正六邊形(可忽略扭轉影響),如圖所示。該工程為丙類建筑,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0.15g),III類建筑場地,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一核心筒結構。(1).假定基本風壓重現(xiàn)期50年w=0.55kN/m2,重現(xiàn)期100年w=0.60kN/m2,當結構基本周期T=1.7s(已考001慮填充墻影響)時,風荷載脈動增大系數(shù)e與下列何項數(shù)值最為接近?A.1.425B.1.431C.1.499D.1.513(分數(shù):4.00)A.B.C.丿解析

24、:(2).若已求得90m高度屋面處的風振系數(shù)為1.36,假定基本風壓w=0.7kN/m2,試問,計算主體結構的風荷0載效應時,90m高度屋面處的水平風荷載標準值w(kN/m2)與下列何項數(shù)值最為接近?kA.2.351B.2.481C.2.744D.2.989(分數(shù):4.00)A.丿C.D.(3).假定作用于90m高度屋面處的水平風荷載標準值w=2.0kN/m2;由突出屋面小塔架的風荷載產(chǎn)生的作用k于屋面的水平剪力標準值P=200kN,彎矩標準值M=600kN?m;風荷載沿高度按倒三角形分布(地面處9090為0)。試問在高度Z=30m處風荷載產(chǎn)生的傾覆力矩的設計值(kN?m),應與下列何項數(shù)值最

25、為接近?A.124000B.124600C.173840D.174440(分數(shù):4.00)A.B.C.丿解析:解析高度90m處風荷載:F=w?B=2.0X40=80kN/mk90k高度30m處風荷載:*(4).假定該建筑物下部有面積3000m2二層辦公用裙房,裙房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并與主體連為整體。試問,裙房框架的抗震構造措施等級宜為下列何項所示?A.一級B.二級C.三級D.四級(分數(shù):4.00)丿B.C.D.解析:(5).假定本工程地下一層地板(地下二層頂板)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部位,試問,地下室結構一、二層采用的抗震等級,應為下列何組所示?A.地下一層二級、地下二層三級B.地下一層一級

26、、地下二層三級C.地下一層一級、地下二層二級D.地下一層一級、地下二層一級(分數(shù):4.00)A.B.C.丿解析:某10層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普通辦公樓,如圖1所示,質(zhì)量和剛度沿豎向分布均勻,房屋高度為40m;設一層地下室,采用箱形基礎。該工程為丙類建筑,抗震設防烈度為9度,111類建筑場地,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按剛性地基假定確定的結構基本自振周期為0.8s。混凝土強度等級采用C40(f=19.1N/mm2,cf=1.71N/mm2)。各層重力荷載代表值相同,皆為6840kN;柱E承擔的重力荷載t,梁B端實配A、B,梁B端實配A、B端截面上部與下部配筋相同;梁縱筋采a=a=40mm,雙排筋ssa=a=60mm;抗震設計時,試問,梁B截面處考慮地震作用組合的剪力設計值V(kN),最接近于下列何項ss圖1(分數(shù):16.00)(1).在重力荷載代表值、水平地震作用及風荷載作用下,首層中柱E的柱底截面產(chǎn)生的軸壓力標準值依次為2800kN、500kN和60kN。試問,在計算首層框架柱E柱底截面軸壓比時,采用的軸壓力設計值(kN),應與下列何項數(shù)值最為接近?A.3360B.4010C.4410D.4494分數(shù):4.00)A.B.D.解析:.某榀框架第4層框架梁AB,如圖2所示??紤]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