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棗陽市2023學年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經(jīng)典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湖北省棗陽市2023學年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經(jīng)典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湖北省棗陽市2023學年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經(jīng)典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湖北省棗陽市2023學年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經(jīng)典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湖北省棗陽市2023學年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經(jīng)典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2023學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擬試卷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 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jié)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jiān)考員收回。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30題,45分)1如圖所示,在副食店中,商家常用“提子”來量度液體物品的質(zhì)量如果用剛好能裝0.5kg醬油的“提子”來量度白酒,則對裝滿一“提子”的白酒質(zhì)量的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醬油白酒)A等于0.5kgB小于0.5kgC大于0.5kgD以上判斷均不正確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仔細測量就可以避免誤差B實驗中出現(xiàn)

2、錯誤就會產(chǎn)生誤差C多次測量就可以避免誤差D實驗中的錯誤是可以避免的3以下估測符合實際的是A正常人的脈搏每秒跳動約為 70 次B教室課桌的高度約為 75cmC八年級學生 100m 短跑成績約為 7sD中學生的質(zhì)量約為 5000g4手掌按住正在發(fā)聲的鼓面,鼓聲消失了,原因是手A不能傳播聲音B吸收了聲波C把聲音反射回去了D使鼓面停止了振動5圖中能正確反映出螺線管極性與電流方向關(guān)系的是ABCD6下列物態(tài)變化中,需要吸熱且溫度保持不變的是()A蠟熔化成蠟油B早晨大霧漸漸散去C冰熔化成水D游泳后剛上岸身體感覺特別冷7我們在利用工具測量物理量時難免會產(chǎn)生誤差,在測量中誤差的產(chǎn)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下列關(guān)于誤差的

3、說法中正確的是()A誤差是由于測量方法不正確造成的B無論測量儀器如何精密,誤差只能減小,不能消滅C只要測量儀器足夠精密,就可以消滅誤差D提高自己的估讀能力,使讀數(shù)更準確就會消滅誤差8在觀察碘升華的實驗中,小剛同學將碘錘浸入開水加熱,小明直接將碘錘放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碘錘中都會出現(xiàn)碘蒸氣,已知碘的熔點是114、沸點是184;水的沸點是100,酒精燈火焰溫度約為40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碘升華是物質(zhì)從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B甲圖中固態(tài)碘可能先變?yōu)橐簯B(tài),再由液態(tài)碘變?yōu)闅鈶B(tài)碘C選用甲圖加熱方式,主要目的是為了使得碘錘受熱均勻D做碘升華實驗,選用圖甲裝置更加合理9甲、乙兩個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速度比,它們

4、通過相同路 程所用的時間比是()ABCD10體溫計的使用與一般的溫度計有所不同,比如,一只沒有甩過的體溫計指示的讀效是38.2,用它先后來測兩位病人的體溫時,都沒有先用力往下甩。如果兩人的實際體溫分別是37.3和39.1,那么這支體溫計上先后顯示的讀數(shù)分別是()A37.3和39.1B37.3和38.2C38.2和38.2D38.2和39.111人從平面鏡內(nèi)看到臺鐘鐘面上的指針位置如圖所示,則實際時間是 A6:00 B5:45 C6:15 D6:3012如圖所示,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燭焰在距離凸透鏡8cm處時,在距離凸透鏡15cm處的光屏上成倒立的像保持蠟燭和光屏不動,現(xiàn)把凸透鏡向

5、光屏方向移動7cm,下列關(guān)于燭焰在光屏上成像的說法正確的是A不能成清晰的像B成倒立的縮小的像C成倒立的放大的像D成倒立的等大的像13下列關(guān)于質(zhì)量的說法正確的是A橡皮泥捏成泥人后,質(zhì)量變小了B白糖熱化抽絲制成棉花糖后,質(zhì)量變大了C1kg的棉花和1kg的鐵塊,鐵塊的質(zhì)量大D物理課本從武漢快遞到潛江,質(zhì)量是一樣的14下列說法最符合實際的是()A學生書桌的高度為5mB一個蘋果的質(zhì)量為150gC順德最高氣溫可達到80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為10m/s15以下描述的各種現(xiàn)象中,需要吸熱的是()A冰箱冷凍室內(nèi)壁出現(xiàn)的“霜”B夏天早晨,花草上常有小露珠C冬天,缸里的水面上結(jié)了一層薄冰D云中的小冰粒下落過程中變成雨

6、點16鋪設(shè)柏油馬路時,需要把瀝青由固態(tài)熔化成液態(tài)。下列圖像能正確表示這一過程的是()ABCD17下列現(xiàn)象屬于凝華的是()A冰雪消融B霧凇簇簇C露珠晶瑩D薄霧縹緲18用力敲銅鑼,銅鑼發(fā)出聲音,停止敲擊,銅鑼“余音未止“,用手按住鑼面,鑼聲消失了,手開始有點麻的感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余音未止”是回聲的現(xiàn)象B有余音說明停止敲擊,銅鑼仍在振動C手感到“麻“與鑼振動無關(guān)D鑼聲消失了,是手阻礙了聲音的傳播19短跑運動員5s跑了50m,羚羊奔跑速度是20m/s,汽車的行駛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從小到大的排列順序是A汽車、羚羊、運動員B羚羊、汽車、運動員C運動員、汽車、羚羊D運動員、羚羊、汽車20

7、老師上課時經(jīng)常用到投影儀,如圖所示,關(guān)于投影儀的使用以下做法中合理的是A投放到屏幕上的畫面太靠上時,應增大平面鏡與凸透鏡的夾角使畫面向下移動B若使屏幕上的畫面大一些,可使投影儀靠近屏幕同時將凸透鏡適當向下移動C若使屏幕上的畫面大一些,可使投影儀遠離屏幕同時將凸透鏡適當向上移動D若使屏幕上的畫面大一些,可使投影儀遠離屏幕同時將凸透鏡適當向下移動21運動物體在前2秒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后3秒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5米/秒,則它在5秒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 )A4.2米/秒B4米/秒C5米/秒D3米/秒22如圖所示的光現(xiàn)象中,不屬于光的直線傳播的是()A樹蔭下的光斑B日食的形成C路口反光鏡D激光引導前進方向2

8、3關(guān)于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B根據(jù)響度可以分辨不同樂器的聲音C醫(yī)生用的“B超”是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的D禁止鳴喇叭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2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說明人耳比眼反應慢B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40m/sC紅綠藍三種色光可以混合成白光D顯微鏡的目鏡、物鏡都是凹透鏡25下列物體中不屬于光源的是A月亮B燭焰C工作的電燈D太陽26下列措施中,能使蒸發(fā)減慢的是()A給濕頭發(fā)吹熱風B把濕衣服晾在通風向陽處C把盛有酒精的瓶口蓋嚴D將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圍攤開27小冰用手電筒對著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發(fā)現(xiàn)對面粗糙的墻壁上出現(xiàn)一個明亮的光斑,它

9、比光滑地面上的光斑亮得多,關(guān)于此現(xiàn)象以下觀點較合理的是()A地面沒有反射手電筒的光B地面把手電筒的光全部反射了C從各個方向均可看到墻上的亮斑D只有在小冰的位置能看到墻上的亮斑28夏天,小剛同學買回一只西瓜,吃了一部分后將剩余部分保存起來,下列措施不能有效防止水份蒸發(fā)的是()A將西瓜放入冰箱中B把西瓜放入高壓鍋內(nèi)封存C用保鮮膜將西瓜包好D將西瓜切成小塊后存放29為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小明同學利用固定在桌面上的同一把鋼尺,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其中水平方向的力F1F2,關(guān)于該實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由甲、乙兩次實驗可知,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有關(guān)B由丙、丁兩次實驗可知,力的作用效

10、果與力的方向有關(guān)C由甲、丁兩次實驗可知,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有關(guān)D由乙、丙兩次實驗可知,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有關(guān)30你認為下列數(shù)據(jù)中最接近事實的是A某同學正常體溫是27B成年人的大拇指指甲寬約為1dmC成年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約為5km/hD健康人的脈搏,1s跳動75次左右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題,20分)31今年4月25日,浙江象山一收費站,一輛嚴重超載的大貨車緊急剎車停車交費時,車廂內(nèi)約70噸鋼筋瞬間刺穿駕駛室并將其掀翻。這是因為緊急剎車后,車雖然_,但鋼筋由于_仍然向前運動,才發(fā)生了事故。最終鋼筋還是停了下來,這是在力的作用下,使鋼筋的_發(fā)生了改變。32科學家對飛機進行結(jié)冰實驗,飛

11、機表面結(jié)冰是由于飛機飛行過程中過冷水滴或降雨碰到機體后_(填物態(tài)變化過程)而形成的,也可以由水蒸氣在機體表面_(填物態(tài)變化過程)而形成,上述兩個過程都需要_熱。33干冰是固態(tài)的二氧化碳,用攝子夾取一塊干冰放入裝有常溫水的燒杯中,令 人驚訝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了:水立刻劇烈“沸騰”起來,內(nèi)部產(chǎn)生大量氣泡,水面上方出現(xiàn)了白霧繚繞的景象,內(nèi)部氣泡是_選填“水蒸氣”、“二氧化碳”或“空氣”),這“白霧”是_(選填“水蒸氣”或“小水珠”)。34閱讀短文,回答問題。智能手機智能手機具有獨立的操作系統(tǒng),獨立的運行空間,可以由用戶自行安裝軟件、游戲、導航等程序,并可以通過移動通訊網(wǎng)絡來實現(xiàn)無線接入。很多同學喜歡用手機上

12、網(wǎng),用耳機聽音樂,若使用不當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傷害。眼睛長時間近距離靠近手機屏幕,使眼睛內(nèi)的睫狀肌、晶狀體長期處于繃緊狀態(tài),容易患近視眼;長期使用耳機聽音樂容易對耳朵造成傷害。小明在智能手機上安裝了一些應用軟件后,打開手機中的北斗導航系統(tǒng),可以通過衛(wèi)星精確定位手機所在的位置,可以根據(jù)位置的移動進行測速、測距、導航等;手機前后有兩個攝像頭,后置攝像頭是透鏡組合,相當于焦距為2.1cm的凸透鏡,前置攝像頭利用應用軟件,可以實現(xiàn)自拍和照鏡子的功能。(1)下列關(guān)于手機的說法中,正確的是_;A增大音量是增大了聲音的響度B衛(wèi)星是通過超聲波對手機進行定位的C利用手機軟件照鏡子,看到自己的完整臉蛋是放大的像(

13、2)如圖甲是生活中常用的二維碼,用手機掃描二維碼時,是利用_(選填“黑色”或“白色”)部分獲取所含的信息。某次掃描時,發(fā)現(xiàn)畫面中二維碼太大而不完整,為了掃描到清晰完整的二維碼,可以將手機_(選填“靠近”或“遠離”)二維碼,二維碼到鏡頭的距離要大于_cm;(3)人眼內(nèi)的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_鏡,近視眼患者應配戴合適_的鏡制成的眼鏡;(4)如圖乙所示,小明打開手機中的跑步軟件記錄了一次跑步數(shù)據(jù),圖中“”表示時間為6min15s、“平均配速”是物體每運動lkm需要的時間,則小明此次跑步的平均配速為_,他這次運動的路程為_km。35圖中,溫度計的示數(shù)是_C; 36如圖所示,平面鏡MN豎直放

14、置,鏡前有一個發(fā)光物體S,現(xiàn)將平面鏡繞M點從MN轉(zhuǎn)到MN位置過程中,物體S在平面鏡中的像S的軌跡為_(選填“直線”或“曲線”);S離M點的距離_(選填“越來越近”、“越來越遠”或“保持不變”)37凍肉出冷庫時比進冷庫時重,這是因為水蒸氣_(選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形成_附在凍肉上面,增加了凍肉的重量。382017年5月31日,位于長春市伊通河上的自由大橋在2s內(nèi)成功爆破。白于采用“微爆破”技術(shù),爆破中產(chǎn)生的聲音很小,這是在_處減弱噪聲,最大限度的控制了聲音的_;彈奏前調(diào)整琴弦的松緊程度,可以改變琴聲的_(選填“音調(diào)”“響度”或“音色”)。39陽陽用力擠壓密閉的空礦泉水瓶時,瓶內(nèi)氣體密度_,質(zhì)量_。4

15、0甲、乙兩同學在同一直路上,從同一出發(fā)點沿相同方向跑步鍛煉,運動的路程和時間圖象如圖所示,跑步時_同學的速度較快,相遇時距離出發(fā)點_m,乙同學的速度是_m/s。 三、實驗題(每空1分,共2題,15分)41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1)如圖甲所示,為了測出凸透鏡的焦距,小明讓一束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側(cè),改變凸透鏡與光屏的距離,直到光屏上出現(xiàn)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則凸透鏡的焦距為_cm;試在甲圖中畫出光線II的折射光路_;(2)把蠟燭、凸透鏡、光屏固定在光具座上后,點燃蠟燭,再調(diào)整它們的高度,使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上。隨著蠟燭的燃燒,光屏上的像已不

16、在光屏中心,為了使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心,應向_移動光屏;(3)圖乙中燭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畫出),則該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是_(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的原理。若將蠟燭換成“F”字樣的紙板,放在離凸透鏡15cm的地方,小明觀察到光屏上清晰的像是圖丙中的_(填序號);(4)如圖乙當光屏成清晰的像時,小明拿來爺爺戴的眼鏡放于蠟燭和凸透鏡之間、光屏上的像又變得模糊,小明同學發(fā)現(xiàn)當光屏向右移動適當距離后像又清晰。由此可知,小明爺爺?shù)难劬儆赺。(選填“近視眼”或“遠視眼”)42利用圖甲的裝置探究海波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圖乙中的ABCD是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的海波溫度隨時間變化

17、的圖象。(1)圖甲中,將裝有海波的試管放入水中加熱是為了使海波受熱_。(2)分析圖乙中的圖象ABCD,在67min時間內(nèi),試管內(nèi)的海波處于_態(tài)。海波熔化時盡管不斷吸熱,但_不變;熔點是_。四、計算題(每題10分,共2題,20分)43為了測量積雪厚度,小雨設(shè)計了一個估測方法:利用一塊平整地面上的積雪,用豎直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個下凹的腳?。_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擠壓可近似看成冰層)。然后測量積雪原來的厚度H和被踩后形成腳印的厚度h,就可以估測雪的密度。小雨查閱資料了解到,大雪過后,會造成路面積雪和結(jié)冰,危及交通安全。為了盡快消除路面積冰,可以采取撒鹽的方法去除冰雪。下表反映的是鹽的濃度與凝固溫

18、度間的關(guān)系。鹽的濃度/%05101520凝固溫度/C0-3-7.5-12-17 (1)請推導出計算雪密度的表達式(已知冰的密度為);(2)請估算當橋面積冰厚度達到2cm,環(huán)境溫度為-3時,撒鹽車應在每平方米的冰面上激多少鹽,才能去除橋面上的積冰?(提示,鹽的濃度是指鹽的質(zhì)量與鹽和水總質(zhì)量的比)。44一只空瓶質(zhì)量是50g,裝滿水后總質(zhì)量是1.3kg。若把一個120g玉石小佛像先放入空瓶里再倒?jié)M水測得總質(zhì)量為1.38kg。(水1.0103kg/m3)(1)求這個瓶子的容積;(2)這種玉石的密度多大?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30題,45分)1、B【詳解】同一個“提子”能裝液體的體積是相同

19、的,V醬油=V白酒,即:=,m白酒=醬油白酒,m白酒m醬油,m白酒0.5kg故選B。2、D【詳解】誤差是由于測量人員、測量方法以及測量工具等引起的。測量中,誤差是無法避免的,但是錯誤可以避免,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3、B【解析】A正常情況下,人的脈搏跳動一次的時間不到1s,1min的脈搏跳動在70次左右;故A項不符合題意;B中學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課桌的高度大約是中學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B項符合題意;C中學生100m短跑成績約為12s,故C項不符合題意;D一名中學生的質(zhì)量約為50kg,故D項不符合題意。4、D【詳解】聲音是由振動產(chǎn)生的,一切發(fā)聲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fā)聲

20、停止按住鼓面,等于使其停止了振動因此聲音消失了5、D【詳解】A利用安培定則可知,螺線管的右端是N極,左端為S極,故A錯誤;B利用安培定則可知,螺線管的右端是S極,左端為N極,故B錯誤;C利用安培定則可知,螺線管的右端是N極,左端為S極,故C錯誤;D利用安培定則可知,螺線管的右端是N極,左端為S極,故D正確。故選D。6、C【詳解】A蠟是非晶體,熔化時吸熱溫度升高,故A不符合題意;B早晨大霧漸漸散去是水的汽化過程,汽化是吸熱,溫度降低,故B不符合題意;C冰熔化成水是晶體的熔化過程,熔化吸熱,溫度不變,故C符合題意;D游泳后剛上岸身體感覺特別冷是汽化(蒸發(fā))現(xiàn)象,汽化吸熱,溫度降低,故D不符合題意。

21、故選C。7、B【詳解】A測量結(jié)果不可能絕對準確,真實值與測量值之間總會有差異,這一差異就是誤差,故A錯誤;BCD改進實驗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測量工具去測量長度,可以減小誤差但不能消除誤差,故B正確、CD錯誤。故選B。8、D【詳解】A碘升華是物質(zhì)從固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故A錯誤;B水的沸點是100,所以熱水槽中水的溫度最高為100,試管中的碘是從水中吸熱,所以試管中碘的溫度不可能高于水的溫度100,達不到碘的熔點,不會熔化成液體,故B錯誤;CD甲圖加熱方式,燒杯中水的溫度最高為100,碘達不到熔點,不會發(fā)生熔化現(xiàn)象,碘一直處于固態(tài),出現(xiàn)的碘蒸氣只能是固態(tài)直接變成的,能更好地說明碘的升華;乙實驗中酒精燈火焰溫

22、度約為400,在加熱過程,溫度已經(jīng)超過了碘的熔點,碘可能先熔化,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再汽化,由液態(tài)變成氣態(tài)的碘蒸氣,不一定是碘由固態(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的升華現(xiàn)象,選用圖甲裝置更加合理,故C錯誤,D正確。9、D【詳解】由可得時間比故選D。10、D【詳解】由于體溫計的特殊構(gòu)造,不用力甩,它的示數(shù)不會下降,所以用讀數(shù)是38.2的體溫計測體溫是37.3的病人時,體溫計的示數(shù)依然是38.2。但是用這只體溫計測體溫為39.1的病人時,體溫計的示數(shù)會升至39.1。故選D。11、B【詳解】根據(jù)鏡面對稱的性質(zhì),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恰好左右顛倒,且關(guān)于鏡面對稱圖中顯示時間是6:15,則實際時間是5:45,故B正確為答案12、

23、B【詳解】如圖所示,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燭焰在距離凸透鏡8cm處時,在距離凸透鏡15cm處的光屏上成倒立的像此時物距小于像距,fu8cm2f,v15cm2f,保持蠟燭和光屏不動,現(xiàn)把凸透鏡向光屏方向移動7cm,此時u8cm+7cm15cm2f,v15cm7cm8cm,fv2f,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A不能成清晰的像,不符合題意;B成倒立的縮小的像,符合題意;C成倒立的放大的像,不符合題意;D成倒立的等大的像,不符合題意13、D【分析】物體含有物質(zhì)的多少叫做質(zhì)量,質(zhì)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體的狀態(tài)、位置、形狀的改變而改變【詳解】A、橡皮泥捏成泥人后,形狀發(fā)生變化,物質(zhì)多少沒有

24、變化,所以質(zhì)量不變,故A錯誤;B、白糖熱化抽絲制成棉花糖后,形狀發(fā)生變化,物質(zhì)多少沒有變化,所以質(zhì)量不變,故B錯誤;C、1kg的棉花和1kg的鐵塊的質(zhì)量相等,故C錯誤;D、物理課本在武漢和潛江只是位置不同,物質(zhì)多少沒有變化,所以質(zhì)量不變,故D正確故選D14、B【分析】【詳解】A中學生的身高一般在160cm左右,書桌的高度接近中學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故A不符合實際;B三個蘋果的質(zhì)量約500g,一個蘋果的質(zhì)量在150g左右。故B符合實際;C順德屬于廣東省,夏季炎熱,最高氣溫接近40左右,不可能達到80。故C不符合實際;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D

25、不符合實際。故選B?!军c睛】15、D【詳解】A冰箱冷凍室內(nèi)壁出現(xiàn)的“霜”,是凝華現(xiàn)象,要放熱,故A不符合題意;B夏天早晨,花草上常有小露珠是液化現(xiàn)象,要放熱,故B不符合題意;C冬天,缸里的水面上結(jié)了一層薄冰是凝固現(xiàn)象,要放熱,故C不符合題意;D云中的小冰粒下落過程中變成雨點是熔化過程,要吸熱,故D符合題意。故選D?!军c睛】16、B【詳解】瀝青為非晶體物質(zhì),它沒有固定的熔點,所以它的熔化曲線不會出現(xiàn)平直段,瀝青熔化吸收熱量,溫度隨著時間增長而上升,故B符合題意。故選B。17、B【詳解】A冰雪消融,冰雪吸熱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是熔化過程,故A不符合題意;B霧凇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小冰晶,故B

26、符合題意;C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不符合題意;D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8、B【分析】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要讓鑼停止發(fā)聲,用手按住鑼面,鑼面停止了振動,也就停止了發(fā)聲【詳解】A、銅鑼敲擊后振動會發(fā)出聲音,振動不止,余音不止不合題意B、對銅鑼敲擊后,銅鑼的振動會持續(xù)一段時間,所以銅鑼有余音;符合題意C、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手敲銅鑼使銅鑼振動,同時這種振動也傳給手,使手感到麻不合題意D、鑼發(fā)聲的時候,鑼面是振動的,當用手按住鑼面,鑼面停止振動,所以鑼聲就消失了;不合題意故選B19、C【詳解】短跑運動員的速

27、度是v110m/s;羚羊奔跑速度是20m/s;汽車的行駛速度是54km/h54m/s15m/s比較可知,所以速度從小到大的順序是運動員、汽車、羚羊故選C20、D【詳解】投影儀是根據(jù)物距處于f、2f之間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的原理制成的,并且物距越小,所成的像越大,像距也越大平面鏡通過改變光線的傳播方向,可以將凸透鏡成的像呈在屏幕上,若畫面太靠上時,應減小平面鏡與凸透鏡的夾角,使畫面向下移動,故A錯誤;若要使畫面大一些,則應減小物距,增大像距,所以應是投影儀遠離屏幕同時將凸透鏡向下移動,故BC錯誤,D正確,故選D【點睛】本題考查的是投影儀的制作原理及應用,解題的關(guān)鍵是掌握投影儀的構(gòu)造及特點,記熟

28、成像規(guī)律,并搞清物距像距之間的關(guān)系21、A【詳解】前2s內(nèi)的路程s1=v1t1=3m/s2s=6m,后3s內(nèi)的路程s2=v2t2=5m/s3s=15m,總路程s=s1+s2=6m+15m=21m,物體的平均速度v=4.2m/s,故選A。22、C【詳解】樹蔭下的光斑是小孔成像,它和日食的形成、激光引導前進方向都是利用光的直線傳播工作的,而路口的反光鏡是利用光的反射工作的。故選C。23、C【詳解】A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A錯誤;B根據(jù)音色可以分辨不同樂器的聲音,故B錯誤;C聲可以傳遞能量也可以傳遞信息,醫(yī)生用的“B超”是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的,故C正確;D禁止鳴喇叭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D錯誤。故

29、選C。24、C【詳解】A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是因為光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遠超過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所以我們先看到閃電,故A錯誤;B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約為,故B錯誤;C紅綠藍是光的三原色,這三種色光可以混合成任意顏色的光,故C正確;D顯微鏡的目鏡和物鏡都是凸透鏡,故D錯誤。故選C。25、A【詳解】能發(fā)光的物體是光源,月亮本身不發(fā)光,它反射的是太陽光,所以月亮不屬于光源,燭焰、工作的電燈、太陽都能發(fā)光,是光源,故選A。26、C【詳解】A 給濕頭發(fā)吹熱風,既提高了液體的溫度,又加快了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速度,加快了蒸發(fā),故A不符合題意B 把濕衣服晾在通風向陽處,提高了液體溫度、加快了空氣流動,所以加快

30、了衣服上水分蒸發(fā),故B不符合題意C 把盛有酒精的瓶口蓋嚴減慢了酒精上方的空氣流動,從而減慢了酒精的蒸發(fā),故C符合題意為答案D 將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圍攤開,增大了液體的表面積,加快了蒸發(fā),故D不符合27、C【詳解】小冰用手電筒對著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時,光在大理石表面發(fā)生鏡面反射,鏡面反射的光線照到對面粗糙的墻壁上后,發(fā)生漫反射,由于漫反射的各個方向都能看到,而鏡面反射時不在反射區(qū)域內(nèi)是無法接收到反射光線的,所以墻壁上的光斑較亮。故選C。28、D【詳解】A將西瓜放入冰箱中,降低了西瓜的溫度,所以能有效的防止水分蒸發(fā),故A不符合題意;BC把西瓜放入高壓鍋內(nèi)封存和用保鮮膜將西瓜包好都是減小液體表面積

31、,由于蒸發(fā)只在液體表面進行,所以能有效防止水分蒸發(fā),故B、C均不符合題意;D將西瓜切成小塊后存放,增大了液體表面積,會加快水分的蒸發(fā),故D符合題意。故選D。29、C【詳解】A甲、乙兩圖,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作用點不同,鋼尺的形變不同,可得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guān);故A錯誤;B丙、丁兩圖,兩個力的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作用點相同,不能得出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有關(guān),故B錯誤;C甲、丁兩圖,力的作用點、方向相同,力的大小不同,鋼尺的形變不同,可得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有關(guān),故C正確;D乙、丙兩圖,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點不同,不能得出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有關(guān),故D錯誤。故選C。30、

32、C【解析】A、正常情況下,人的體溫在37左右,變化幅度很小,故A錯誤;B、成年人大拇指的寬度在1cm=0.1dm左右,故B錯誤;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5km/h1.4m/s左右,故C正確;D、健康人的脈搏,1min跳動75次左右,故D錯誤。故選C。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題,20分)31、停下來 慣性 運動狀態(tài) 【詳解】1 2車由于剎車停止后,鋼筋由于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即慣性而繼續(xù)向前,而最終釀成事故;3鋼筋從運動到最終停下來,是因為力的作用使其改變了運動狀態(tài)。32、凝固 凝華 放 【詳解】1機飛行過程中過冷水滴或降雨碰到機體后結(jié)冰屬于凝固過程。2水蒸氣變成冰是凝華過程。3凝固和凝

33、華這兩個過程都需要放熱。33、二氧化碳 小水珠 【分析】物質(zhì)由氣態(tài)轉(zhuǎn)變?yōu)橐簯B(tài)的過程叫做液化,液化放熱;物質(zhì)從固態(tài)不經(jīng)過液態(tài)而直接轉(zhuǎn)化為氣態(tài)的過程叫升華,升華吸熱?!驹斀狻?2干冰放入裝有常溫水的燒杯中后,干冰吸熱升華變成氣態(tài)二氧化碳,所以水里內(nèi)部的氣泡是二氧化碳氣體;水面上方的白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军c睛】分析生活中的熱現(xiàn)象屬于哪種物態(tài)變化,關(guān)鍵要看清物態(tài)變化前后,物質(zhì)各處于什么狀態(tài);另外對六種物態(tài)變化的吸熱和放熱情況也要有清晰的認識。34、A 白色 遠離 4.2 凸透 凹透 6.25 11 【詳解】(1)1 A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增大音量是改變了聲音的響度,故A正確;B衛(wèi)

34、星是通過電磁波對手機進行定位,故B錯誤;C利用手機照鏡子,看到手機上的自己是等大的虛像,故C錯誤。故選A。(2)2當掃描黑白相間的條紋時,黑色條紋吸收所有色光,而白色條紋能夠反射所有色光。所以是利用白色部分獲取信息的。3根據(jù)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可知,發(fā)現(xiàn)畫面中二維碼太大而不完整,原因是物距太小,所成的像太大,為了掃描到清晰完整的二維碼,應增大物距,故可以將手機遠離二維碼。4凸透鏡的焦距為2.1cm,要想在相機上成實像,物體應在其二倍焦距以外,故利用后置攝像頭拍照,二維碼到鏡頭的距離最好大于4.2cm,拍照時成在傳感器上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3)5人眼內(nèi)的晶狀體和角膜

35、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6近視眼患者當眼在調(diào)節(jié)放松狀態(tài)下,平行光線進入眼內(nèi),其聚焦在視網(wǎng)膜之前,這導致視網(wǎng)膜上不能形成清晰像,稱為近視眼。所以需要佩戴凹透鏡制成的眼鏡,讓平行光在進入眼睛前變得發(fā)散,正好會聚在視網(wǎng)膜上。(4)7圖中“”表示時間為t=6min15s=6.25min,運動路程為1km,則小明此次跑步的平均配速為6.25min/km8總時間t=1h8min45s=4125s其平均速度=m/s則他這次運動的路程s=vt=m/s4125s=11000m=11km35、-13【詳解】由圖可知溫度計刻度往下,刻度值在增大,則應該讀零下,該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C,如圖液柱所指位置示數(shù)記為-1

36、3C。36、曲線 保持不變 【解析】試題分析: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所成的像是虛像;像和物體形狀、大小相同;像和物體各對應點的連線與平面鏡垂直;像和物體各對應點到平面鏡間距離相等來解答此題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分別作出平面鏡在MN處S的像S和平面鏡在MN處S的像S,然后進行分析;由圖可知,S點繞M以SM長為半徑轉(zhuǎn)動,所以它的像的軌跡應該是圓弧,即為曲線,由圖可知,S離軸M的距離始終不變故答案為曲線;保持不變考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xiàn)象及其實驗方案37、凝華 霜(或小冰晶) 【詳解】12凍肉出冷庫時比進冷庫時重,這是因為冷庫空氣中的水蒸氣在低溫下凝華成小冰晶附著在凍肉上的原因。38、聲源 響度 音調(diào) 【解析】采用“微爆破”技術(shù),爆破中產(chǎn)生的聲音很小,可以在聲源處減弱噪聲,防止影響人們正常生活。爆破中產(chǎn)生的聲音很小是發(fā)聲體的振幅發(fā)生改變,所以發(fā)出聲音的響度發(fā)生改變;所以最大限度的控制了聲音的響度。音調(diào)與發(fā)聲體的振動頻率有關(guān),琴弦繃得越緊,振動頻率越高,音調(diào)越高,彈奏前調(diào)整琴弦的松緊程度,可以改變琴聲的音調(diào);故答案為:聲源;響度;音調(diào)。39、變大 不變 【詳解】12一定質(zhì)量的封閉氣體被壓縮,體積減小,含有物質(zhì)的多少不變,氣體的質(zhì)量不變,由=可知,瓶內(nèi)氣體密度變大。40、乙 200 4 【詳解】12由圖象可知,甲在100s內(nè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