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面積量算及調查成果整理驗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f0fed6c652855c325cb2b047e5af5b9/1f0fed6c652855c325cb2b047e5af5b91.gif)
![第六章-面積量算及調查成果整理驗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f0fed6c652855c325cb2b047e5af5b9/1f0fed6c652855c325cb2b047e5af5b92.gif)
![第六章-面積量算及調查成果整理驗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f0fed6c652855c325cb2b047e5af5b9/1f0fed6c652855c325cb2b047e5af5b93.gif)
![第六章-面積量算及調查成果整理驗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f0fed6c652855c325cb2b047e5af5b9/1f0fed6c652855c325cb2b047e5af5b94.gif)
![第六章-面積量算及調查成果整理驗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f0fed6c652855c325cb2b047e5af5b9/1f0fed6c652855c325cb2b047e5af5b9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六章-面積量算及調查成果整理驗收第一頁,共87頁。章節(jié)土地資源調查的基本內容和方法土地類型調查土地利用現(xiàn)狀調查土地資源的航空遙感調查方法土地資源調查圖的編制面積量算與調查成果的整理驗收第二頁,共87頁。(一)土地面積測算1 土地面積測算方法2 土地面積測算與平差3 土地面積測算程序與統(tǒng)計4 城鎮(zhèn)宗地面積測算的項目及關系第三頁,共87頁。概述一、土地面積測算的內容和原則 面積量算系指水平面積量算。 內容:行政轄區(qū)的總面積、宗地面積、地類面積、宗地內建筑占地面積、建筑面積與面積匯總統(tǒng)計等 原則: 土地面積測算遵循“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則,即以圖幅理論面積為基本控制,按圖幅分級測算,依面
2、積大小比例平差的原則。 第四頁,共87頁。面積量算方法圖解法解析法幾何要素法坐標法求積儀法膜片法幾何要素法坐標法光電求積法沙維奇法二、面積量算的方法解析法是根據(jù)直接在實地量測得到的有關數(shù)據(jù),通過計算求得土地面積的一種方法。在一定比例尺的圖上(地形圖、地籍圖或土地利用現(xiàn)狀圖),采用一定的儀器、工具和方法,量算地塊的圖上面積,然后換算成實地面積的方法稱為圖解法面積測算方法的選擇主要由面積測算的精度要求決定,同時考慮面積的大小和設備條件。 解析法精度高于圖解法的精度;第五頁,共87頁。三、面積測算中的單位在城鎮(zhèn)地籍中通常以平方米為面積的基本單位,大面積可用公頃或平方公里;農村地籍中常以公頃和畝為土地
3、面積測算的基本單位。 1公頃=1萬平方米 1畝=666.667平方米 1公頃15畝 第六頁,共87頁。1 土地面積測算方法一、坐標法通常一個地塊的形狀是一個任意多邊形,其范圍內可以是一個街道的土地,也可以是一個宗地或一個特定的地塊。坐標法是指按地塊邊界的拐點坐標計算地塊面積的方法。其坐標可以在野外直接實測得到,也可以是從已有地圖上圖解得到。第七頁,共87頁。abdcA(x1,y1)B(x2 , y2)C(x3 , y3)D(x4 , y4)xy1.公式推導第八頁,共87頁。2.四種等價公式注:當i-1=0時,x0=xn ,y0=yn ; 當i+1=n+1時,xn+1=x1 ,yn+1=y1 式
4、中:P面積,; Xi界址點的縱坐標,m; Yi界址點的橫坐標,m; n界址點個數(shù); i界址點序號,按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順編,序號從1開始連續(xù)順編。最后面積應取絕對值。前兩式適用于手工計算,后兩式適用于計算機計算。第九頁,共87頁。XY1234544.7513.0047.8050.1822.8065.5010.0060.2020.1220.04頂點號坐標(m)橫坐標差(m)分塊面積(m2)3.算例30.14674.3852.501254.7510.02114.23-45.46-227.30-47.20-474.830.001341.23第十頁,共87頁。 當?shù)貕K很不規(guī)則,甚至某些地段為曲線時
5、,可以增加拐點來形成折線,測量其坐標。曲線上加密點越多,就越接近曲線,計算出的面積越接近實際面積。第十一頁,共87頁。4、地塊面積精度估算坐標解析法計算多邊形面積,其精度取決于坐標的精度。用坐標法計算面積的中誤差可按下式估算:式中:ms多邊形面積的中誤差,m2;m坐標x、y的中誤差,m;L(i+1,i-1)多邊形對角線的長度,m;即坐標解析法計算面積的中誤差平方與多邊形隔點對角線長度的平方和成正比。第十二頁,共87頁。二、幾何要素法在實地用儀器或工具,量測被測地塊必要的邊、角要素,代入嚴密的幾何公式計算面積的方法,稱為幾何要素解析法。對于規(guī)則圖形,可根據(jù)實地測量的有關要素,直接代入公式計算面積
6、;對于不規(guī)則的圖形則應將其分割成簡單的幾何圖形(如矩形、梯形、三角形等)后,再分別計算面積并相加。第十三頁,共87頁。1、 三角形其中,p=(a+b+c)/2第十四頁,共87頁。2、 四邊形P= (adsinA+bcsinC)/2= adsinA+absinB+bdsin(A+B-180)/2=d1d2sin/2 3、梯形第十五頁,共87頁。三、膜片法格網法a.確定最小格代表的實地面積b.蒙圖c.查取方格數(shù):先查大格,再查小格,破格估計至0.1格d.計算面積第十六頁,共87頁。三、膜片法格點法P=(N-1+L/2)D 式中:N為圖形內的點子數(shù);L為圖形輪廓線上的點子數(shù);D為點值。第十七頁,共8
7、7頁。四、求積儀法機械求積儀第十八頁,共87頁。第十九頁,共87頁。使用方法在圖形旁邊適當?shù)奈恢冒卜艠O點把描跡針放在圖形起點,讀取始讀數(shù)n1描跡針繞圖形邊界走一圈后回到起點,讀取終點讀數(shù)n2讀數(shù)差乘上格值C(乘常數(shù))得面積P=C(n2-n1)第二十頁,共87頁。電子求積儀 KP90 電子求積儀第二十一頁,共87頁。KP-800 電子求積儀第二十二頁,共87頁。MT-10 電子求積儀第二十三頁,共87頁。QCJ2A 電子求積儀第二十四頁,共87頁。五、沙維奇法 該方法運用公里網格理論面積進行控制,在控制下測算求積儀分劃值,從而消除圖紙伸縮變形的影響。 第二十五頁,共87頁。五、面積量算的三項改正
8、 1.圖紙變形對面積量算的影響 2.地面高程引起的改正 3.由傾斜角引起的面積改正第二十六頁,共87頁。1、消除圖紙變形對面積測算的影響 圖紙變形會影響到圖形面積的精度。設L為圖紙變形后量得的直線長度,L0為相應的實地水平距離圖上長度,r為變形系數(shù),則有 改正后的面積為: P0=P+2Pr 其中,P為測算出的面積,P0為改正之后的面積。第二十七頁,共87頁。2、地塊地表水平面積計算地塊地表水平面積由其高斯投影面上的面積改正得到,改正公式見下式式中:P地塊地表水平面積;P0地塊高斯投影面面積;2H/R由地面高程引起的改正系數(shù)。 如果測定面積的誤差不大于1/2 000,則在圖上測定海拔1 500m
9、以內的高程面上的面積時,可以不考慮高程影響的改正。第二十八頁,共87頁。3、地塊地表傾斜面的面積地塊地表傾斜面的面積由其地表水平的面積改正得到,改正公式見下式:式中:P地塊地表傾斜面面積;P0地塊地表水平面積;傾斜面與水平面的夾角;2/2由傾斜角引起的面積改正系數(shù)。第二十九頁,共87頁。例題 有一地塊,坡度為0.2弧度,圖紙平均形變率為+0.5%,用求積儀在地圖(為高斯-克呂格投影)上量算的面積為10000平方米,求平均海拔高為1592.5米的地塊的傾斜面面積?(地球半徑為6370公里,計算結果精確到0.1平方米)。解:(1)圖紙變形的影響為+5%,面積的變形率為2Pr=2100000.5%=
10、100 (m2)(2)地面高程變化影響為P=(10000+100)2H/R=5.0 (m2)(3)地球表面的傾斜影響為:P=(10000+100+5.0)2/2=202.1 (m2) 傾斜面積為:P=Po+2Pr+P+Pa=10000+100+5.0+202.1=10307.1 (m2)第三十頁,共87頁。2 土地面積測算與平差一、土地面積測算的基本要求 1、土地面積測算應在聚脂膜原圖上進行,若采用其他材料的圖紙,必須考慮圖紙伸縮變形的影響。2、土地面積測算,無論采用哪種方法,均應獨立進行兩次測算(坐標法除外)。兩次測算結果的較差要求與測算方法和面積大小有關。 第三十一頁,共87頁。二、土地面
11、積平差1、 平差原則 平差遵循“從整體到局部,層層控制,分級測算,塊塊檢核,逐級按比例平差”的原則,即分級控制、分級測算、分級平差。 (1)按兩級控制、三級測算 第一級:以圖幅理論面積為首級控制。當各區(qū)塊(街坊或村)面積之和與圖幅理論面積之差小于限差值時,將閉合差按面積比例配賦給各區(qū)塊,得出各分區(qū)的面積。第三十二頁,共87頁。 第二級:以平差后的區(qū)塊面積為二級控制。當測算完區(qū)塊內各宗地(或圖斑)面積之后,其面積和與區(qū)塊面積之差小于限差值時,將閉合差按面積比例配賦給各宗地(或圖斑),則得宗地(或圖斑)面積的平差值。第三十三頁,共87頁。(2)在圖幅或區(qū)塊內,采用解析法測算的地塊面積,只參加閉合差
12、的計算,不參加閉合差的配賦。 舍入誤差處理。無論那級控制,計算舍入誤差=整體-部分,如果小于等于1 ,則將放入沒有登記的地塊面積之中。否則檢查圖形數(shù)據(jù),重新計算,直到符合小于等于1的要求。第三十四頁,共87頁。2、平差方法 由于量測誤差、圖紙伸縮的不均勻變形等原因,致使測算出來各地塊面積之和 與控制面積不等,若在限差內可以平差配賦,即 式中:P為面積閉合差, 為某地塊量測面積,P0為控制面積,K為單位面積改正數(shù),Vi為某地塊面積的改正數(shù),Pi為某地塊平差后的面積。第三十五頁,共87頁。平差后的面積應滿足檢核條件: 第三十六頁,共87頁。三、控制面積測算(*)控制級別越高,精度要求就越高??刂泼?/p>
13、積測算的方法有三種:(1) 坐標法。測量控制區(qū)塊界線拐點的坐標,根據(jù)坐標法面積計算公式計算其面積。(2) 圖幅理論面積。土地面積測算通常以圖幅為單位。圖幅有兩種,即梯形與矩形分幅。圖幅大小均固定的,面積可直接計算或從相關書籍中查取。第三十七頁,共87頁。四、土地面積測算的精度要求(*) 1、兩次測算較差要求:求積儀法、其他方法測算 2、土地分級測算的限差要求:(1)分區(qū)土地面積測算允許誤差,按一級控制要求; F10.0025P1=P1/400 (2)土地利用分類面積測算允許誤差,作為二級控制。 第三十八頁,共87頁。例題 一幅梯形分幅的土地利用現(xiàn)狀圖,圖幅理論面積P0為41790.0畝。用求積
14、儀量取圖中各村的面積,量取結果為:求平差改正后各村的面積。39解:求絕對閉合差:求相對誤差:符合精度要求,可以進行平差配賦求改正系數(shù)K:第三十九頁,共87頁。40計算各村平差改正后面積:校核第四十頁,共87頁。圖幅號F-49-71-(25)各控制區(qū)面積之和P244582.1圖幅理論面積P044610.0閉合差P=P2- P0-27.9允許誤差0.0025P0111.5消差系數(shù)K1=P0/P21.00062600控制區(qū)編號控制區(qū)名稱控制區(qū)計算面積P2平差后控制區(qū)面積P3=P2K1(一)湖光鎮(zhèn)7153.97158.4(二)麻章鎮(zhèn)5828.15831.7(三)太平鎮(zhèn)6922.96927.2(四)75
15、87.37592.1(五)6452.96456.9(六)10637.010643.7附錄一 圖幅控制面積計算表(示例) 面積單位:平方米(0.0)第四十一頁,共87頁。圖幅號F-49-71-(25)控制區(qū)編號(三)平差后控制區(qū)面積(P3)6927.2控制區(qū)名稱太平鎮(zhèn)各碎部面積之和(P4)6918.5允許誤差0.08 25.8閉合差P=P4- P38.7消差系數(shù)K3=P3/P41.00125700圖斑號地類編碼圖斑計算面積P4平差后面積P5=P4K3扣除面積地類面積坡度分級零星地類P6線狀地物P710314872.24878.48.04870.42203387.8388.4388.4301122
16、.222.222.2420341.241.241.25013171.8172.0172.0602128.828.80.528.37122101.2101.320.880.56927.248.331.56851.4附錄二 地類圖斑面積計算表(示例)第四十二頁,共87頁。 3 土地面積測算程序與統(tǒng)計土地面積測算程序 第四十三頁,共87頁。一、圖幅面積測算1、圖幅理論面積查算(圖紙伸縮變形較?。?、圖幅實際面積測算(圖紙伸縮變形較大)二、街坊(或村)面積測算1、用解析法測算街坊(或村)面積2、用圖解法測算街坊(或村)面積三、宗地與地類面積測算(解析法、圖解法)第四十四頁,共87頁。一、圖幅面積測算圖
17、幅理論面積查算(查南北圖廓線39 47 30,39 50 00 1:1萬圖幅面積)第四十五頁,共87頁。四、土地面積的匯總統(tǒng)計 控制面積和碎部面積測算工作結束之后,要對測算的原始資料加以整理、匯總。整理、匯總后的面積才能為土地登記、土地統(tǒng)計提供基礎數(shù)據(jù),為社會提供服務。 匯總內容取決于社會對資料的需求。匯總工作可分兩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為村、鄉(xiāng)、縣土地總面積的匯總,可在控制面積測算后進行,是第二階段的控制基礎;第四十六頁,共87頁。第二階段為村、鄉(xiāng)、縣分類面積匯總,在碎部面積測算之后,按權屬單位及行政單位匯總統(tǒng)計分類土地面積,它是第一階段工作的繼續(xù)。第四十七頁,共87頁。1、 村、鄉(xiāng)、縣土地
18、總面積匯總以分幅圖上的村級控制面積測算原始記錄為匯總的基本單元,自下而上,按行政界線匯總出村、鄉(xiāng)、縣三級行政單位的土地總面積。先以鄉(xiāng)為單位填寫,匯總各村及鄉(xiāng)的土地總面積,然后以縣為單位,匯總各鄉(xiāng)及縣的土地總面積。匯總過程中,用圖幅理論面積作校核。 縣、鄉(xiāng)土地總面積,往往分布在較大數(shù)量的圖幅上,為便于檢查接邊,必須標出土地調查單位所在圖幅間的關系。在面積測算前,要預先編制縣、鄉(xiāng)級圖幅控制面積接合圖表。第四十八頁,共87頁。第四十九頁,共87頁。502、分類土地面積匯總統(tǒng)計 分別按土地權屬單位和行政單位整理、匯總統(tǒng)計分類土地面積及土地總面積。 1)、土地權屬單位分類面積的匯總 2)、村、鄉(xiāng)、縣行政
19、界內分類面積匯總 村級土地權屬單位分類面積匯總鄉(xiāng)界內土地權屬單位分類面積匯總 在村、鄉(xiāng)、縣三級分類面積匯總中,以村級行政界內的分類面積匯總為基礎,鄉(xiāng)(鎮(zhèn))行政界內土地總面積及分類面積等于各村的界內權屬分類面積與各村界內其他用地單位分類面積之和。 第五十頁,共87頁。行政區(qū)域合計國家所有(G)集體所有(J)其中名稱代碼耕地(01)園地(02)林地(03)牧草地(04)商服用地(05)小計國家所有(G)集體所有(J)小計國家所有(G)集體所有(J)小計國家所有(G)集體所有(J)小計國家所有(G)集體所有(J)小計國家所有(G)集體所有(J)土地利用現(xiàn)狀一級分類面積按權屬性質匯總表填表人: 填表日
20、期: 檢查人: 檢查日期:其中工礦倉儲用地(06)住宅用地(07)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08)特殊用地(09)交通運輸用地(10)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11)其他土地(12)小計國家所有(G)集體所有(J)小計國家所有(G)集體所有(J)小計國家所有(G)集體所有(J)小計國家所有(G)集體所有(J)小計國家所有(G)集體所有(J)小計國家所有(G)集體所有(J)小計國家所有(G)集體所有(J)第五十一頁,共87頁。行政區(qū)域行政區(qū)域總面積耕地(01)園地(02)林地(03)草地(04)城鎮(zhèn)村及工礦用地(20)交通運輸用地(10)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11)其他土地(12)名稱代碼農村土地利用現(xiàn)狀
21、一級分類面積匯總表農村土地利用現(xiàn)狀二級分類面積匯總表行政區(qū)域耕地(01)其中園地(02)其中林地(03)其中名稱代碼水田(011)水澆地(012)旱地(013)果園(021)茶園(022)其它園地(023)有林地(031)灌木林地(032)其他林地(033)第五十二頁,共87頁。耕地坡度分級面積匯總表行政區(qū)域耕地面積平地梯田及坡地面積226615152525名稱代碼面積合計梯田坡地合計梯田坡地合計梯田坡地合計梯田坡地行政區(qū)域合計耕地其他地類名稱代碼小計水田(011)水澆地(012)旱地(013)小計園地(02)林地(03)草地(04)城鎮(zhèn)村及工礦用地(20)交通運輸用地(10)水域及水利設施用
22、地(11)其他土地(12)基本農田情況統(tǒng)計表第五十三頁,共87頁。第五十四頁,共87頁。第五十五頁,共87頁。3、 土地面積匯總統(tǒng)計中幾種特殊地塊的處理(1) 飛地,利用飛地通知書通知的所屬單位,由該單位匯總。(2) 圖面上按規(guī)定未繪出的零星地塊,須根據(jù)外業(yè)調查記載的實勘面積,匯總在相應地類中,并在相應地類中扣除。(3) 線狀地物與上述零星地同樣處理。其長度可在圖上量出,寬度應是實量值,如寬度不等可分段勘丈。第五十六頁,共87頁。(4) 田坎或田埂也是線狀地物,由于數(shù)量過多而不能逐個量測,可劃分若干類型,依不同類型,抽樣實測,得出: 凈耕地面積毛耕地面積田坎面積從而求得耕地系數(shù)或田坎系數(shù): K
23、耕凈耕地面積毛耕地面積 K坎田坎面積毛耕地面積 K耕1K坎。依不同類型求出不同的K值。即可在測算出毛耕地面積之后,按上式求出凈耕地面積和應扣除的田坎面積。 第五十七頁,共87頁。田坎其他線狀地物編號長寬面積編號長寬面積12345678合計合計樣方面積: 田坎系數(shù):草圖:備注:表G1 樣方田坎系數(shù)測算表區(qū): 組: 樣方編號: 縣: 鄉(xiāng): 村: 圖幅號: 耕地類型: 坡度級: 單位:平方米(0.0)、米(0.0) 樣方田坎系數(shù)計算公式:樣方田坎系數(shù)=田坎面積合計/(樣方面積-其他線狀地物面積合計)100;第五十八頁,共87頁。坡度級樣方類型樣方田坎系數(shù)總和樣方數(shù)田坎系數(shù)坡度級樣方類型樣方田坎系數(shù)總
24、和樣方數(shù)田坎系數(shù)26梯田6-15梯田坡地坡地15-25梯田25梯田坡地坡地備注:表G2 田坎系數(shù)田坎系數(shù)=樣方田坎系數(shù)總和/樣方數(shù)。第五十九頁,共87頁。4 城鎮(zhèn)宗地面積測算的項目及關系1、獨立宗地面積測算的項目及關系(1)用地面積,即宗地面積;(2)建筑占地面積,即基底面積;(3)其他面積,指宗地內基底面積以外的面積。以上各項的關系是: 用地面積基底面積其他面積第六十頁,共87頁。2、組合宗地面積測算的項目及關系(1) 共有使用權面積,即宗地總面積;(2) 權利人用地面積,即各權利人應擁有的土地面積;(3) 分攤基底面積,即各權利人應分攤到的基底面積;(4) 分攤共用面積,即各權利人應分攤到
25、的除基底面積以外的土地面積;(5) 其他面積,如自購花園面積等。以上各項的關系是:權利人用地面積 =分攤基底面積+分攤共用面積+權利人的其他面積第六十一頁,共87頁。3、土地面積分攤原則(1) 各權利人在獲得房地產時已簽定了合約,明確各權利人應擁有的房地產份額或面積的,登記時則按合約明確的份額或面積計算各權利人的用地面積。(2) 原沒有明確各權利人的用地面積,則以各權利人擁有的房屋建筑面積按比例分攤土地面積。分攤時先分攤基底面積,然后再分攤公共面積。 第六十二頁,共87頁。4、土地面積分攤方法 (1)分攤基底面積(建筑占地面積)的計算式: 第六十三頁,共87頁。(2) 分攤共用面積的計算式:
26、當共用使用權宗地中部分權利人擁有自購花園時,則在計算分攤共用面積時須使用下式: 第六十四頁,共87頁。練習題1、已知一幅圖面積為200000,該圖幅包括4個分區(qū),量算各分區(qū)之面積分別得到58483、64204 、29600 、48115 。這一組量測值是否合乎要求?如合乎要求,試計算各分區(qū)面積的平差值。2、已知多邊形ABCD的各頂點坐標為A(100.00m, 100.00m )、B (160.43m, 165.25m )、 C (102.78m, 225.69m )、 D (34.19m, 177.82m ),試計算其面積。第六十五頁,共87頁。(二)土地資源調查報告的編寫一、土地類型調查報告
27、的編寫二、土地現(xiàn)狀調查報告的編寫第六十六頁,共87頁。一、土地類型調查報告的編寫1、前言 說明調查地區(qū)的行政區(qū)域、地理位置、工作范圍;任務的目的、由來;調查人員組成,調查工作的組織;調查的經過和方法,取得的主要成果;資料來源的說明、準確性、現(xiàn)勢性說明。第六十七頁,共87頁。2、環(huán)境社會經濟概況。包括面積、人口、收入等。氣候。包括太陽輻射、年均溫、積溫、極端氣溫、降雨量、降雨分布、蒸發(fā)量、降雨的強度特征和降雨與作物生長季節(jié)的關系等。地學特征。包括地質、地貌、水文、地下水的水文地質。以及地球化學條件等。植被。包括植被類型、植被單元的描述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土壤。包括主要類型的剖面描述、各類土壤的物理性狀、
28、肥力特征、分布規(guī)律等。土地利用。包括土地利用現(xiàn)狀、種植制度、土地管理等。第六十八頁,共87頁。3、土地類型分類 說明土地類型的形成和演變、分異特征、土地類型的分類系統(tǒng)和命名。4、土地類型的分布與現(xiàn)狀 包括土地類型的位置、分布規(guī)律、面積、形態(tài)結構、和自然特征等,還包括土地類型的質量評價。5、附圖和附表 附圖為經縮編后的較小比例尺土地類型圖、行政區(qū)劃圖等,附表為各類面積統(tǒng)計表。第六十九頁,共87頁。二、土地利用現(xiàn)狀調查報告的編寫(一)基本情況 1、地理位置及行政區(qū)劃:包括本縣行政區(qū)域形成的歷史沿革及行政區(qū)劃變化情況,進行外業(yè)調繪時,本縣所轄區(qū)、鄉(xiāng)(鎮(zhèn))、場、村數(shù); 2、自然條件:包括氣候、地貌、土
29、壤、植被、水文地質等自然概況; 3、社會經濟情況:包括全縣轄區(qū)內鄉(xiāng)(鎮(zhèn))村集體經濟組織、國營農、林、牧、漁場、工礦交通等用地單位的分布,各類用地面積及所占比例人口勞力、戶數(shù)、人均耕地、各業(yè)生產水平、人均收入水平等社會經濟概況。第七十頁,共87頁。(二)土地利用現(xiàn)狀及其基本特特征 1、土地利用現(xiàn)狀分類 土地利用現(xiàn)狀分類的說明要簡明扼要,說明本縣土地利用現(xiàn)狀分類系統(tǒng)及其分類依據(jù),對分類的特點要重點敘述; 2、各類土面積數(shù)量、分布特點 對各類土地的面積、比例、分布、質量、利用特點、開發(fā)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詳細的評述;第七十一頁,共87頁。 3、土地資源結構分析及利用特征 簡要說明本縣土地利用的
30、比例、結構,歸納本縣土地利用類型的結構;著重說明土地一、二、三級地類的數(shù)量、比重,并用圖表表示;還應對歷次的調查與統(tǒng)計局的統(tǒng)計面積進行列表比較,對土地類型動態(tài)化進行分析,揭示土地類型變化規(guī)律和趨勢;分別進行全縣的土地綜合評述和分區(qū)評述、敘述的論點要明確、論據(jù)須充分,評述有力度; 4、未利用土地分布及其主要特征 包括宜農、宜林、宜牧土地評價及可墾前景預測。第七十二頁,共87頁。(三)土地合理開發(fā)利用、整治保護的途徑及建議 1、土地利用結構、利用程度、利用水平的分異狀況 根據(jù)土地利用的差異性和相似性,把全縣劃分成若干土地利用區(qū),分區(qū)敘述各種地類的分布、比例和利用狀況。 2、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 主
31、要是根據(jù)調查結果,通過人地比例關系、國民經濟各部門用地和農業(yè)內部各業(yè)用地之間的比例與矛盾,分析各類土地歷年增減情況,以及土地利用情況的供需矛盾,提出當前土地資源利用上存在的問題。第七十三頁,共87頁。 3、合理開發(fā)利用、整治保護土地資源的途徑與建議 根據(jù)調查結果,通過對各部門用地和農業(yè)內部各業(yè)用地的分析、針對當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今后合理利用、整治保護土地資源,滿足國民經濟綜合發(fā)展需要的建議。(四)行政境界、土地權屬界調查 根據(jù)行政界線、土地權屬調查資料和權屬界線成果圖件,綜合敘述調查情況和成果。調查前存在哪些邊界糾紛,調查后解決了哪些,還有哪些遺留問題,并提出解決存在問題的建議等。第
32、七十四頁,共87頁。(三) 土地資源調查成果的檢查驗收 土地資源調查成果檢查采取自查、互查、聯(lián)查相結合的方法。檢查驗收的內容和方法一般可分為外業(yè)檢查驗收、內業(yè)檢查驗收、成果質量評價和編寫檢查驗收報告。第七十五頁,共87頁。(三) 土地資源調查成果的檢查驗收 1 檢查驗收制度2 外業(yè)檢查驗收3 內業(yè)檢查驗收4 成果質量評價方法5 編寫檢查驗收報告第七十六頁,共87頁。1 檢查驗收制度(1)調查成果實施省、地市驗收或省級抽查制度 作業(yè)組自檢和互檢,然后縣對作業(yè)組成果檢查驗收、最后省檢查驗收縣的成果。各級驗收人員還要評價成果質量。(2)檢查驗收分外業(yè)、內業(yè)兩個階段進行 先外業(yè)檢查驗收后,進入內業(yè)檢查
33、驗收階段,然后做出全面的評價。2 外業(yè)檢查驗收 外業(yè)調繪和補測地物檢查圖幅數(shù)5%-10%,每幅抽取2-3km網格,進行全面檢查,檢查圖斑線狀地物至少100個,新增地物、零星地類、行政界、權屬界不少于30個。第七十七頁,共87頁。(1)表、圖與實地的一致性檢查。(2)權屬界線、行政界線的檢查。 相鄰單位是否有蓋章簽字;權屬界協(xié)議書;土地爭議緣由書;權屬線和行政界線是否閉合;界線有無移位。(3)地物和地物圖班的檢查。 地類代號應與實地相符;圖斑界線位移不得超過0.3mm;圖斑應閉合;耕地,園地最小面積為6mm;居民地和水域為4mm;其他地類15mm,凡大于這些而沒有上圖的屬于錯漏。超過5%必須返工。第七十八頁,共87頁。(4)線狀地物的檢查。位移量不得超過1mm;地類代號應與實地相符;所在圖斑與實地相符;丈量地段應有代表性,寬度變化較大的,應分段丈量。凡寬度大于2m,圖上長度大于1cm而沒有上圖的為遺漏。超過5%必須返工。(5)新增地物的補測檢查。補測地物點對地形圖上四周明顯地物點位置的誤差,平地丘陵不得超過0.8mm,山地不得超過1.2mm。(6)田埂系數(shù)的檢查。檢查求取系數(shù)的方法;檢查求取系數(shù)的精度。抽2或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糖尿病飲食教育》課件
- 《CAD標注規(guī)則》課件
- 《適應、損傷、修復》課件
- 2025年百色貨運從業(yè)資格證題庫
- 綠色水墨風小學語文教學公開課互動課件主題
- 2025年鎳鎘電池項目合作計劃書
- 工地消防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
- 活動部部長申請書
- 學美術申請書
- 2016教師產假申請書
- 醫(yī)院感染的中心靜脈導管相關血流感染預防
- 2025版茅臺酒出口業(yè)務代理及銷售合同模板4篇
- 新版《醫(yī)療器械經營質量管理規(guī)范》(2024)培訓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人教版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教學計劃(含進度表)
- 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數(shù)學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
- 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的項目式學習實踐研究結題報告
- 《工業(yè)廢水臭氧催化氧化深度處理技術規(guī)程》(T-SDEPI 030-2022)
- 2024安全事故案例
- 生日快樂祝福含生日歌相冊課件模板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 期末綜合卷(含答案)
- 天津市部分區(qū)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 物理 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