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病原菌_第1頁
重要的病原菌_第2頁
重要的病原菌_第3頁
重要的病原菌_第4頁
重要的病原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九章 重要的病原菌第九章 重要的病原菌第一節(jié) 結核分枝桿菌M.tulerculasis 第二節(jié) 炭疽桿菌B.anthracis第三節(jié) 豬丹毒桿菌第四節(jié) 葡萄球菌和鏈球菌E.rhusiopathiac) 第五節(jié) 假單胞菌屬paerdomonas第六節(jié) 厭氧芽孢桿菌屬第七節(jié) 嗜血桿菌屬Haemophilus第八節(jié) 布氏桿菌Brucella第九章 重要的病原菌第九節(jié) 多殺性巴氏桿菌P.multocida 第十節(jié) 沙門氏菌屬Salmonella第十一節(jié) 埃希氏菌屬ESCHERCHIA第十二節(jié) 李氏桿菌 第十三節(jié) 禽波氏桿菌 第十四節(jié) 軍團桿菌第十五節(jié) 病原真菌Pathogenic fungi 第一節(jié)

2、 結核分枝桿菌M.tulerculasis 現分 M、T 主要侵害人、豬 M、B 牛、豬、人羊 M、A 禽、豬羊一形態(tài)及染色:為細長、平直或微彎的桿菌圖1011 人型細長 牛型短粗 禽:多型性、球狀、桿狀、鏈球狀 在陳舊培養(yǎng)基上或干酪樣變性病變組織內可見分枝現象。 芽胞、莢膜、運動性此菌對一般苯胺染料不易著色??顾崛旧蟪始t色,G+ 加入媒染劑碳酸使之著色后,用鹽酸酒精不能使之脫色,具抗酸性??顾崛旧骉B呈紅色,其它菌呈蘭色。結核分枝桿菌二培養(yǎng)特性:為專性需氧菌,生長要求嚴格在含雞旦、血清、牛乳、馬鈴薯、甘油的培養(yǎng)基中易于生長。初代分離時,生長緩慢。12周開始生長,34旺盛發(fā)育以牛型最慢,禽

3、型快。 在特定培養(yǎng)基中出現干燥,顆粒狀生長乳酶色或白色不透明,挑起的菌落在甘油肉湯等液體培養(yǎng)基內可形成菌膜或菌塊。三抗原性:人、牛型具有相同的抗原性 禽型及其他分枝桿菌具有單獨的抗原構造。結核分枝桿菌四抵抗力:強,干燥痰內 68個月 對外界環(huán)境 化學因素 均有耐受性 常用抗菌素、碳胺 常用抗結核藥 鏈、異煙肼、對氨水楊酸、利富平、環(huán)絲氨酸結核分枝桿菌五致病性:使敏感動物肺、肝、腎淋巴結、關節(jié)等形成結核結節(jié)。圖1012六變異性: R型 毒力強 S型 毒力弱 卡介苗 1925calmetteGuerium將牛型TB菌 接種甘油膽汁馬鈴薯培養(yǎng)基上 13年 230次 毒弱,簡稱B、C、G結核分枝桿菌七

4、微生物學診斷: 1顯微鏡檢查:病灶、痰液、糞便、乳、尿 抗酸染色 紅色 G+ 齊尼氏法 病灶及痰液呈抗酸陽性可確診,但后三者易作動物試驗。 2分離培養(yǎng): 3動物試驗:豚鼠 4變態(tài)反應診斷:結核菌素 皮內法、皮下法、點眼法 9598%陽性率結核分枝桿菌八免疫和治療: 結核病為傳染性免疫,即對外源性重復感染有一定的抵抗力, 預防:卡介苗 1月令、犢牛 皮下 100mg菌 20天 1218月 每年一次 結核菌素檢查陽性。返回第二節(jié) 炭疽桿菌B.anthracis 可引起人畜急性,敗血性傳染病或局部感染。 一分布:土壤、病畜產品或飼草飲水。 二形態(tài): 1大型需O2芽胞桿菌1.0-1.33.0-10.0

5、um菌體兩端呈直狀,似竹節(jié)狀圖1031。 2動物體內呈單個或2-5個菌體,相連成竹節(jié)狀短鏈,可形成莢膜粘液樣肥厚,經培養(yǎng)后可形成長鏈。當體外經鮮血清瓊脂于含5%二氧化碳中培養(yǎng)時,仍可形成莢膜圖1032。莢膜對外界環(huán)境抵抗力強,即使菌體消失,仍見莢膜菌炭疽桿菌 3在活病毒或末剖檢死畜的細菌不形成芽胞,但經暴露空氣后,適宜條件可形成芽胞圖1033,芽胞對外界環(huán)境適應力強,抵抗力強十年,遇適當條件,可發(fā)芽殖,芽胞呈園形或橢圓形,直徑比菌體小,位于菌體中央或近端圖1034。 4無鞭毛、不能運動。G+三培養(yǎng)特性:需氧 T30 1.普通瓊脂平板 強毒株 低乎、不透明、表面干燥、邊緣粗糙、呈發(fā)狀(圖1035

6、 弱毒株 較隆起不透明 濕潤、光滑(圖1036) 2.血液清、蛋白質瓊脂 10-20% 二氧化碳 3.不溶血 鮮血瓊 或微血 炭疽桿菌 4.普通肉湯培養(yǎng)后,上液透明,管底見白色絮狀沉淀,不形成菌膜、菌環(huán)炭疽桿菌 四生化特性:可形成保護性抗原,致死因子,水腫因子3種蛋白質毒性成分 能分解葡萄糖、產酸不產氣、不分解阿拉伯糖、木糖和甘露醇 五抵抗力:繁殖體弱、芽胞極強、對青磺敏感炭疽桿菌六抗原結構 主要4種 莢膜抗原、菌體抗原、保護性抗原及芽孢抗原七病原性:牛、羊、馬、鹿草食獸敗血癥 狗、肉食動物胃腸炎、咽炎 禽抵抗力強 實驗動物:小白鼠、豚、家兔炭疽桿菌八微生物學診斷: 1鏡檢 2分離培養(yǎng) 3動物

7、感染試驗 4血清學試驗AscoliYACW炭疽桿菌 九免疫: 無毒炭疽芽胞苗:羊以外其它家畜、14日產和免疫力,期一年。 II號炭疽芽胞苗:II號弱毒菌種的芽胞+甘油范餾水,所有家畜、14天一年 治療:抗炭疽血清 十炭疽桿菌與生物戰(zhàn)炭疽桿菌返回 拿破侖視察雅法鼠疫病院 (Gros,1804)可引起豬丹毒,亦可使羊、禽等發(fā)病,在人引起類丹毒。一形態(tài)及染色:本菌為平直或微彎的桿菌(圖1041)。在病料內的細菌單在,成對或成叢,在白血球內一般成叢。在陳舊肉湯培養(yǎng)物內和慢性豬丹毒病豬的心內膜疣狀物上多呈長絲狀。運動、芽胞、莢膜、G+豬丹毒桿菌第三節(jié) 豬丹毒桿菌 二培養(yǎng)及生化特性:為需氧菌 在普通瓊脂培

8、養(yǎng)基上生長不良 在血液/清瓊脂上生長良好,在血液平皿上培養(yǎng)24-48小時后生成園形,灰白色透明針尖大露珠樣透明小菌落,菌落周圍可見狹窄綠色溶血環(huán)。肉湯培養(yǎng)呈輕度混濁,有少量灰白色粘稠沉淀,但不形成菌環(huán)、菌膜、明膠穿刺時沿穿刺線有橫紋向四周發(fā)育,宛如試管刷樣。不液化明膠在麥康凱瓊脂上不生長,接觸酶陰性。 發(fā)酶糖類時產酸不產氣。三抗原性: 最初:A、B、N型 目前:25個血清型和1a、1b及2a、2b亞型 A抗原致病性 B抗原防御四抵抗力及致病性:抵抗力較強 在自然條件下使豬架子豬發(fā)生豬丹毒 羔羊 發(fā)生慢性多發(fā)性關節(jié)炎 雞 下痢、衰竭 鴨 敗血癥 人 類丹毒 實驗動物以小白鼠、鴿子敏感。豬丹毒桿菌

9、五微生物學診斷: 1顯微鏡檢查:敗血型或疹塊型 耳血、疹塊、心血、肝、脾、腎單 慢性心內膜炎 心內膜疣狀物 關節(jié)炎 關節(jié)液 2分離培養(yǎng):取料于血液瓊脂、血清糖肉湯 3動物試驗:小白鼠皮下0.2ml病料乳劑 鴿胸肌1ml 25天死亡 尸體內見大量丹毒桿菌 4血清學反應:培養(yǎng)凝集試驗六免疫及治療:本菌具有很好免疫原性 豬丹毒GC42或C4T(10)弱毒苗豬丹毒桿菌返回第四節(jié) 葡萄球菌和鏈球菌一、葡萄球菌屬GENUS Staphylococcus一一般特征:1形狀及大小 園形、直徑0.5-1.5um 葡萄串狀 在乳汁中或液體培養(yǎng)基中的葡萄球菌常成雙或短鏈排列。2運動特性 不成芽胞、無鞭毛 不運動 某

10、些形成莢膜或粘液層。3培養(yǎng)特性 可在普通培養(yǎng)基、血瓊脂等上生長。 4生長條件 菌落常呈不同程度的檸檬色及黃色,為需氧及兼性厭氧菌,需氧 發(fā)酵葡萄糖產生醋酸及微量二氧化碳,厭氧時產生乳酸。最適溫度3540,最適PH7.07.5。 5分布廣泛,部分為病原菌二分類:按葡萄球菌產生的色素分: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檸檬色葡萄球菌按生理及化學組成分: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伯吉氏系統細菌學手冊?將本屬細菌分為20多種。其中常見的動物致病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亞種、中間葡萄球菌及豬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屬于微球菌科葡萄球茵屬,是觀察球菌個體形態(tài)以及簡單染色和革蘭氏染色中常用

11、的實驗材料,同時也是常見的化膿性球菌。在進行實驗觀察時,如果不注意無菌操作,往往會造成葡萄球菌感染。 金黃色葡萄球菌分布廣泛,又稱化膿性球菌1形態(tài)及染色特征:圓或卵圓,致病性菌株菌體較小,某些可形成莢膜或粘液層。固體培養(yǎng)基上生長的細菌常呈串狀。2生長要求及培養(yǎng)特性:普通培養(yǎng)基上良好,加入血液、清、葡萄糖生長更佳。需氧環(huán)境生長迅速、發(fā)育最正確。金黃色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1普通瓊脂:形成濕潤、光滑、隆起的圓形菌落,直徑12mm,有時可達45mm。2在血液瓊脂平板上形成的菌落較大,周圍有明顯溶血環(huán)者多為病原菌。3在普通肉湯中生長迅速,初渾濁,管底少量沉淀、輕振沉淀物上升,消失。培養(yǎng)23天后可形成很

12、薄的菌環(huán),在管底形成多量粘稠沉淀。 3生化特性:多數能分解乳糖、葡萄糖、麥芽糖蔗糖,產酸而不產氣。致病性菌株多能分解甘露醇。4抗原性及變異性:葡萄球菌細胞壁上的抗原結構比較復雜,含有多糖及蛋白質兩類抗原。多糖抗原:具有型特異性。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多糖抗原為A型,表皮葡萄球菌的為B型。蛋白抗原:所有人源菌株都含有葡萄球菌蛋白AStaphylococcal ProteinA,SPA,動物源菌株那么少見。金黃色葡萄球菌 5抵抗力:較強,8030分鐘才能殺死。70乙醇在數分鐘內殺死本菌。對堿性染料敏感,臨床上常用13的龍膽紫溶液治療葡萄球菌引起的化膿癥。葡萄球菌對一般抗菌素敏感,如磺胺類、青霉素、金霉素

13、、土霉素、紅霉素、新霉素等,但易產生耐藥性。對多粘菌素及多烯族抗菌素有抵抗力。6致病性及毒力因子:金黃色葡萄球菌可產生多種毒素和酶,致病性強。常引起兩類疾病,一類是化膿性疾病。另一類是毒素性疾病。 葡萄球菌的毒力因子:毒素和酶毒素:又名溶血素,是一種不耐熱的蛋白質。對多種動物紅細胞有溶血作用屬穿孔毒素。腸毒素:是一種耐熱抗酸的蛋白質,可致人類食物中毒??纱碳I吐中樞,表現嘔吐并腹瀉。金黃色葡萄球菌毒素休克綜合征毒素1TSST-1:舊名腸毒素F和致熱性外毒素C。凝固酶:系一種致病菌分泌與菌體外或結合在菌體表面并能使含有抗凝劑的家兔或人的血漿凝固的酶類。耐熱核酸酶:由致病菌株產生,此酶能迅速分解感

14、染部位的組織細胞和白細胞崩解時釋放的用以增加滲出液黏性的核酸,以利于病菌擴散。7微生物學診斷:細菌學診斷:病料涂片、染色、鏡檢,必要時分離鑒定。劃線分離時將病料接種于5%綿羊或兔血液瓊脂平板上毒力鑒定:1凝固酶:一種致病菌分泌與菌體外或結合在菌體表面并能使含有抗凝劑的家兔或人的血漿凝固的酶類2菌落色:初呈灰白色,繼而為金黃色、白色或檸檬色。金黃色者為致病性葡萄球菌。3溶血試驗:在血液瓊脂平板上形成的菌落較大,周圍有明顯溶血環(huán)者多為病原菌。4生化反應:分解甘露醇者多為致病菌5動物試驗:家兔皮下接種1ml培養(yǎng)物,潰瘍壞死者多為病原菌。金黃色葡萄球菌 8免疫防治:感染痊愈后,免疫力不明顯,可再感染。

15、 應用葡萄球菌類毒素接種動物,可改善慢性感染過程。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菌落常呈白色或黃色、檸檬,見或為紫、呈單個成對或排列為葡萄串狀。圖1062某些可產生各種酶類,溶血素,有些可產生胞壁質酶,DNAase 分布廣泛、動物皮膚粘膜引起仔豬滲出性皮炎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Ssaprophyticus 形態(tài):圓、單,對,成堆圖1063 菌落:白、黃,檬色者少 分布:廣泛、尿、乳產品及動物體表多為非病原性,少數可引起尿道感染,多存在于尿或乳產品及動物體表。 致病性葡萄球菌和非致病性葡萄球菌的區(qū)別圖1064二、鏈球菌屬Genus Streptococcus鏈球菌種類很多,在自然界分布廣

16、泛。一分類:目前鏈球菌屬共有30多種,比較常見的有十多種。根據抗原結構分類:鏈球菌的抗原結構比較復雜,包括屬特異、群特異及型特異三種抗原。按溶血能力分類:根據鏈球菌在血瓊脂平板上的溶血現象分、三類,在鑒定鏈球菌的致病性方面有一定的意義。鏈球菌屬二形態(tài)與染色: 圓形或卵圓形,常排列呈鏈狀或成雙。致病性鏈球菌的鏈較長,非致病性鏈球菌的鏈較短。肉湯內對數生長期的鏈球菌,常成鏈狀排列。革蘭氏陽性。老齡或被吞噬細胞吞噬的細菌呈現陰性。除個別D群外,均無鞭毛。A群等一些菌株有菌毛。A、B、C群等多數有莢膜。圖1065鏈球菌屬鏈球菌屬鏈球菌屬三培養(yǎng)特性: 大多數為兼性厭氧菌,少數為厭氧菌。最適溫度為37,最

17、適PH7.47.6,致病菌營養(yǎng)要求高,普通培養(yǎng)基上生長不良,加血液、血清、葡萄糖等生長良好。在血液瓊脂平板上長成直徑0.11.0m,灰白色,表面光滑,邊緣整齊的小菌落。多數致病菌具有溶血能力,溶血環(huán)的大小和類型因菌株而異。B、D群的一些菌株可產生橙紅或黃色色素。血清肉湯中生長,初呈均勻渾濁,后因細菌長成長鏈呈顆粒狀沉淀于管底,上清透明。鏈球菌屬鏈球菌屬鏈球菌屬四致病性:致病性鏈球菌可產生各種毒素和酶,可致使人及馬、牛、豬、羊、犬、貓、雞、實驗動物等致病。鏈球菌溶血素:有對氧敏感和對氧穩(wěn)定兩種。前者稱為溶血素OStreptolysin O,SLO,后者稱溶血素SStreptolysin S,SL

18、S。致熱外毒素:舊名紅疹毒素,主要由A群鏈球菌產生,人的猩紅熱主要由它所致。此外,鏈球菌的不同致病菌株,分別可產生鏈激酶又名溶纖維蛋白酶,鏈道酶又名鏈球菌脫氧核糖核酸酶,透明質酸酶,其性質與作用與葡萄球菌的酶類似。鏈球菌屬鏈球菌屬鏈球菌屬五抵抗力:不強,對熱敏感,常用各種濃度的消毒均能殺死。對青霉素,磺胺類藥物敏感。六免疫性:抗原結構復雜,機體感染后有多種抗體產生,抗M蛋白的抗體具有保護作用,M蛋白有多種抗原型,各型間缺乏有效的交叉保護。我國研制的豬、羊鏈球菌疫苗有較好的免疫效果。七微生物學診斷:涂片、染色、鏡檢,見革蘭氏陽性、成對或鏈狀排列的球菌,可作出初步診斷在鏈球菌敗血癥羊、豬等動物組織

19、涂片中,往往成雙球狀,具莢膜,在腹腔、心包液中成長鏈。鏈球菌屬鏈球菌屬鏈球菌屬無乳鏈球菌、停乳鏈球菌、乳房鏈球菌無乳鏈球菌、停乳鏈球菌、乳房鏈球菌都是牛乳腺炎的病原體。一形態(tài)及染色特性:無乳鏈球菌呈長鏈,停乳鏈球菌中等長鏈,乳房鏈球菌鏈較短二培養(yǎng)及生化特性:無乳鏈球菌呈或溶血,停乳鏈球菌常呈微弱的溶血三致病性:均是牛、山羊、綿羊的急性、慢性乳腺炎的病原菌之一。馬鏈球菌獸疫亞種 馬鏈球菌馬亞種鏈球菌屬鏈球菌屬鏈球菌屬化膿鏈球菌常存在于人的皮膚或口腔、呼吸道黏膜表面,可引起人的多種疾病。如化膿性炎癥、猩紅熱、扁桃體炎、產褥熱及敗血癥。也可引起牛的乳房炎。肺炎鏈球菌肺炎雙球菌常存在于人及動物上呼吸道

20、內,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即可發(fā)生內源性感染,也可發(fā)生外源性傳染,常引起人的大葉性肺炎或腦膜炎,也可致幼畜肺炎或敗血癥。典型的排列為雙球狀。鏈球菌屬鏈球菌屬鏈球菌屬豬鏈球菌據莢膜抗原可分35個血清型及相當數量無法定型的菌株。是豬的重要致病菌,并可感染人而致死。分類:按蘭氏分群過去豬鏈球菌屬D群,現認為豬鏈球菌2型為R群,豬鏈球菌1型為S型,有的屬SR群或T群。或溶血。形態(tài):單在或雙個卵圓形,液體培養(yǎng)中呈鏈狀。毒力因子:溶菌酶釋放蛋白MRP及細胞外蛋白因子EF是豬鏈球菌2型的重要毒力因子。致病性:本菌致豬腦膜炎、關節(jié)炎、肺炎、心內膜炎、多發(fā)性漿膜炎、流產和局部膿腫。在易感群可暴發(fā)敗血癥突然死亡。豬

21、鏈球菌2型可致人類腦膜炎、敗血癥、心內膜炎并可致死。微生物學診斷:動物試驗 注射小鼠復制本病豬鏈球菌屬豬鏈球菌屬豬鏈球菌屬返回第五節(jié) 假單胞菌屬paerdomonas 本屬為革蘭氏陰性直或略彎曲的桿菌,多單在。以單根或多根端生鞭毛運動。接觸酶陽性,氧化酶陽性或陰性。種類繁多,分布廣泛。有些可使人、動物或植物致病。重要的有鼻疽假單胞菌鼻疽桿菌、偽鼻疽伯氏菌偽疽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緣膿桿菌鼻疽假單胞菌鼻疽桿菌人畜共患 偽鼻疽伯氏菌偽疽桿菌人和動物類鼻疽的病原銅綠假單胞菌銅綠假單胞菌緣膿桿菌Pacruginosa侵害多種哺乳動物、禽類和爬行動物形態(tài)及染色特征:G短小桿菌,大小0.50.81.5-3.0

22、 um,單在、成雙或短鏈,以端生單鞭毛運動。1普通培養(yǎng)基上發(fā)育良好形成圓形光滑菌落,具蘭綠色或黃綠色光,產生生姜氣味。2麥康凱瓊脂上生長良好,菌落不呈紅色3三糖鐵上底部不變黃,不產生H2S病原性:引起傷口,泌尿系統及牛乳房感染,重那么可引起敗血癥治療:慶大、多粘菌素B等。假單胞菌假單胞菌返回第六節(jié) 厭氧芽孢桿菌屬一形態(tài)及染色:本菌為G+大桿菌,兩端頓園、多單在,偶爾成對或短鏈。無莢膜,可形成卵圓形大于菌體的偏端芽胞,運動力弱。二生長要求及生長表現,嚴格厭氧,產生毒素的最正確生長溫度為2530,在鮮血瓊脂平板上可長出小、扁平、顆粒狀,中央低隆,邊緣不規(guī)那么帶絲狀的菌落。可溶血,分A-E六型,各型

23、生長情況有亦。三毒素及類型:按所產毒素要分為AG型,其中C型分C及C兩個亞型毒素 引起人類致病的有:A、B、E、F型 引起畜禽致病的有:C、D四致病性:本菌存在廣泛,遇適宜環(huán)境可產生毒素,其外毒素為目前所知最強烈的細菌外毒素,1mg能使24萬個小半鼠半數致,毒素作用于N、引起運動N麻痹。一、肉毒梭菌厭氧芽孢五抵抗力:細菌繁殖體抵抗力弱 芽胞抵抗力強 肉毒毒素、不耐堿、熱六微生物學診斷:1毒素檢查:毒素檢出及中和實驗2細菌檢查:厭氧分離3血清學診斷:間接血球凝集試驗 七免疫:肉毒梭菌菌苗C型福爾馬林殺菌脫毒苗厭氧芽孢二、魏氏梭菌ch.wdlchi一形態(tài)及染色特性:兩端純圓、大桿菌,不運動,動物體

24、內或含血清的培養(yǎng)基內可形成莢膜??尚纬裳堪灰?,位于菌全體中央或末端,不比菌體長。G+ 圖1081(二生長要求及培養(yǎng)特性:厭氧但不十分嚴格1此菌生長迅速,肝塊肉湯 混濁、產生大量氣體2在血瓊脂上為園形,光滑、隆起,淡灰色、邊緣整齊,表面有幅射狀條紋的大菌落似“勛章。雙重溶血三致病性:A型菌 人氣性壞疽和食物中毒,動物的氣性壞疽;B型菌 羔羊痢疾,犢牛、羔羊的腸毒血癥或壞死性腸炎;C型菌 綿羊猝狙的病原;D型菌 綿羊、羔羊、山羊、牛的腸毒血癥;E型菌可致犢牛、羔羊腸毒血癥,但很少發(fā)生。厭氧芽孢四物學診斷: 1診斷:1涂片鏡檢 兩端稍純圓的大桿菌2牛乳培養(yǎng)基洶涌發(fā)酵試驗3分離鑒定 園形,光滑、隆

25、起,淡灰色、邊緣整齊,表面有幅射狀條紋的大菌落似“勛章。4抗毒素中和試驗 2免疫:按毒素可分A、B、C、D、E五型,常用“厭氣菌三聯苗或“五連苗 14天產生免疫力 厭氧芽孢三、破傷風梭菌CL.tetani又稱直梭菌,存在廣泛,土壤、動物消化道等,由創(chuàng)傷感染,侵入動物體后在厭氧條件下,繁殖生長,產生毒素,引起動物強直癥。圖1082外毒素分兩種,一種為破傷風痙攣毒素,作用于神經系統,使感染動物引起強直癥;。另一種為破傷風溶血素,使紅血球崩解。 該菌細長,正直或略彎曲的桿狀,單在,有時成雙。在動物體內外均形成芽胞,芽胞因位于菌體一端,大小菌體,呈鼓槌狀,或球柏狀。G+,培養(yǎng)24h后常出現陰性。周身鞭

26、毛能運動。厭氧嚴格,其繁殖體、抵抗力不強,芽胞極強。臨床依典型癥狀診斷。免疫用明礬沉淀破傷風類毒素。治療用破傷風抗毒素。厭氧芽孢四、氣腫疽梭菌CL.chauvei一形態(tài)及染色性:為兩端純圓,帶有芽胞的粗大桿菌,病料中一般為直形,單在或成對。無莢膜、周身鞭毛、能運動,芽胞為卵圓形,位于菌體中央或近端,比菌體大。圖1083二生長要求與培養(yǎng)特性:1厭氧、鮮血脂瓊上成園形,平坦,中心隆起似鈕扣狀菌落,有微弱型溶血。圖10842在深層糖瓊脂中發(fā)育成帶有細弱突起的球形成或扁豆形小菌落。3肉湯培養(yǎng)初為一致混濁,后上部清朗,試管底部有沉淀。三抵抗力: 芽孢抵抗力極強,土壤中可存活25年。四病原性:主要引起牛氣

27、腫疽圖1085實驗動物:豚鼠易感 厭氧芽孢五免疫性和微生物學診斷:1微生物學診斷:1取材:病變組織、肌肉 染色、鏡檢2鏡檢:病理涂片或動物試驗肝觸片見大,芽胞梭菌、單在或成對3分離純培養(yǎng)鑒定:病變組織、石蠟包埋、封固涂布4-5個葡萄糖血瓊脂平皿上,厭氧培養(yǎng)、移植肝湯,再移至熟肉基作生化試驗。4動物感染試驗:肌肉乳劑或培養(yǎng)物0.51ml,肌肉注射豚鼠 2448h死亡,涂片、鏡檢,分離培養(yǎng)。2血清學試驗:高治血清中和保護試驗、沉淀反應、熒光抗體3免疫:氣腫疽氫氧化鋁甲醛菌苗 明礬甲醛菌苗 注射后14天產生免疫力被動免疫 用牛源或馬源高免血清厭氧芽孢五、腐敗梭菌CL、SEPTICIUM本菌廣泛分布于

28、土壤及某些草食動物消化道,經創(chuàng)口感染,引起家畜惡性水腫,又稱腐敗弧菌或惡性水腫桿菌。在綿羊引起急性死亡,呈快疫。亦可感染馬、牛、山羊、人及豬。本菌為兩端純圓的桿菌,周身鞭毛,可運動。在感染動物腹膜上可形成無關節(jié)微彎曲,或有關節(jié)的鏈條。不形成莢膜,中央或近端芽胞,G+、專性厭氧。圖1086圖1087圖1088診斷:鏡檢動物試驗免疫:同氣腫疽梭菌。厭氧芽孢六、諾維氏梭菌C.novyi又稱水腫梭菌一形態(tài)與染色:G+大桿菌、5-10um0.8-1.5um,周身鞭毛,能運動,無莢膜。具有卵圓形略寬于菌體的近端芽胞。二生長及培養(yǎng)特性:1嚴格厭氧、在瓊脂平板上生成灰白色,表面光滑,不規(guī)那么菌落。2血瓊脂上可

29、見溶血環(huán);3在含組織塊的液體培養(yǎng)內,初渾濁,后上液清,底部沉淀,有難聞氣體放出4對糖發(fā)酵能力差厭氧芽孢三抗原構造毒素致病力:本菌產生強烈外毒素、分四型細菌產生8種毒素。其中 A型: 人、畜性壞疽、綿羊快疫大頭病 B型: 綿羊黑疫 C型: 牛骨髓炎 D型: 溶血梭菌 牛尿血癥厭氧芽孢四免疫及診斷:1涂片鏡檢:G+大桿菌,具有卵圓形略寬于菌體的近端芽胞。2分離培養(yǎng):厭氧嚴格、葡萄糖可促時該菌生長。在瓊脂平板上生成灰白色,表面光滑,不規(guī)那么菌落。3實驗動物感染試驗:病理材料注射于豚鼠皮下,豚鼠于死后可見注射部有出血水腫,腹部皮下組織膠狀水腫,透明無色或玫瑰色。4毒素檢查:毒素抗毒素中和試驗、卵磷脂酶

30、試驗 2免疫:甲醛菌苗 厭氧芽孢返回第七節(jié)嗜血桿菌嗜血桿菌屬Haemophilus的細菌是一群酶系統不夠完備,需血液中的生長因子,尤其是X和V因子才能生長的細菌。革蘭氏陰性,需氧或兼性厭氧,營寄生生活。嗜血桿菌存在于人和動物的呼吸道黏膜,常分離自人和動物的各種病灶和分泌物中,可引起人和動物的多種疾病。多為小短桿菌,有時也呈球狀、桿狀或長絲狀等多形性,一般長0815m,寬0304m。多單個、也有短鏈排列。革蘭氏陰性,美藍染色呈兩極濃染。不運動,無鞭毛,無芽孢,新分離的致病菌株有莢膜。 二、培養(yǎng)特性需氧或兼性厭氧,最適生長溫度為3537,可生長范圍為2543,最適pH為7678。初次分離培養(yǎng)時供給

31、510CO2可促進生長。培養(yǎng)此菌常用巧克力瓊脂,由于在制備過程中加熱使紅細胞破裂,釋放出大量X及V因子,有利于細菌生長 三、抗原本屬菌有莢膜多糖抗原和菌體結構抗原。莢膜多糖抗原成分主要是多糖和磷壁酸,具有型特異性。菌體結構抗原包括脂多糖抗原和外膜蛋白抗原。脂多糖抗原在種內和屬內均有交叉反應;同型細菌的外膜蛋白抗原有所不同,可用于本屬細菌區(qū)分亞型及進行流行病學調查。五、致病性嗜血桿菌的毒力因子包括莢膜,菌毛和內毒素等,能引起人和動物的多種疾病。副豬嗜血桿菌可引起豬的格氏病Glassers dsease,表現為多發(fā)性漿膜炎,包括心肌炎、腹膜炎、胸膜炎、腦膜炎以及關節(jié)炎。副禽嗜血桿菌可引致雞鼻炎、打

32、噴嚏及面部水腫、產蛋減少,對雛雞致病力較強,鵪鶉易感。六、微生物學診斷通過革蘭氏及美藍染色鏡檢,巧克力瓊脂和鮮血瓊脂平板培養(yǎng)特性觀察,衛(wèi)星試驗,X、V因子需要試驗,卟啉試驗,生化試驗和血清學試驗等方法進行鑒定。返回第八節(jié) 布氏桿菌Brucella G短小桿菌,嚴格寄生,多生活于宿主細胞內,可引起牛、羊、豬等動物自然感染,母畜流產,公畜生殖系統疾患,人可感染,慢性感染波浪熱。 馬爾他熱布氏桿菌羊布氏菌羊 流產布氏桿菌牛布氏菌牛分 豬布氏桿菌豬 沙林鼠布氏桿菌少見 綿羊布氏桿菌 犬布氏桿菌一形態(tài)及染色:球桿狀或短桿狀,多單在或短鏈G莢膜、芽胞、運動 二培養(yǎng)及生化特性:T37 PH6.67.4 牛布

33、氏菌初分離時經在含510%CO2中培養(yǎng)。1肝湯培養(yǎng)基+3%甘油+10%馬血清等 生長良好 肝湯培養(yǎng)后輕微混濁,日久見粘稠沉淀 血清肝湯內作振蕩培養(yǎng)后,過36天,牛布氏Br.a布氏桿菌2肝湯或蛋白肝瓊脂上培養(yǎng)72hs,見細小濕潤,閃 光,園形,隆起菌落。3在鈴薯培養(yǎng)基上48hrs,菌落呈微棕黃色4在麥康凱瓊脂上不生長,三糖鐵底部不變黃。三抗原結構:復雜 可分屬內抗原與屬外抗原 屬內抗原包括A、M、R抗原等 屬外抗原四抵抗力:較強 干燥、不耐濕熱五致病性:不產生外毒素,但內毒素較強,致病力 呈M Br BrS 母畜流產、公畜附睪丸炎、慢性病例不表現 臨床癥狀,經糞、尿、生殖道排菌。 實驗動物:豚鼠

34、布氏桿菌1細菌學診斷學:胎兒、流產胎兒胃內容物,羊毛、胎盤壞死尺、陰道分泌物、乳汁尿 1顯微鏡檢查:鑒別染色柯茲洛夫斯基法布氐呈紅色、其他蘭綠 2分離培養(yǎng): 3動物試驗:豚鼠、病料或乳劑主要豚鼠腹腔或皮下后每隔7-10天采血,檢查血清抗體1:50陽性布氏桿菌六微生物學診斷:2血清學診斷法: 1試管凝集:牛、羊、駱 1:100個“+以上判陽性 1:50可疑 羊、豬、狗 1:50 “+為陰性 1:25可疑 可疑病毒3-4周后重,仍可疑仍按陽性處理 2平板凝集: 3補反: 4全乳環(huán)狀反應:3變態(tài)反應診斷法:布氐桿菌水解素0.2ml,注射于羊尾根部或肘關節(jié)后無毛部,觀察紅、腫炎性反應。 各反應出現特點

35、:凝集補反變態(tài) 早 中 晚 七免疫及治療: (1)羊型5號苗M5弱毒活苗、用于羊、牛、氣溶膠、注射 (2)豬2號苗S2弱毒活苗,用于豬羊欽水、注射 (3)19號苗引進牛、羊 治療:(1)0.1%KmnO4 0.2%呋喃西林,沖洗流產病畜子宮 (2)抗菌素、磺胺布氏桿菌返回第九節(jié) 多殺性巴氏桿菌P.multocida 1 引起畜禽巴氏桿菌病,發(fā)生出血性敗血癥或傳染性肺炎。一形態(tài)及染色:球桿狀或短桿狀,兩端純園,0.25-0.40.5-2.5um,單在或成雙。瑞氏美蘭染色時,明顯的兩極著色(圖1051)。新分離強毒株有莢膜,G-二培養(yǎng)及生化特性: 需氧及兼性厭氧 普瓊即可生長(圖1052) 在血液

36、、清或微量血紅素的培養(yǎng)基中生長良好 在血清瓊脂平上培養(yǎng)24小時可生長成淡灰白色,表面光滑閃光、邊緣整齊、露珠樣小菌落。第九節(jié) 多殺性巴氏桿菌P.multocida 2血液瓊脂平板濕潤的水滴樣菌落,菌落周圍不溶血。新分離的強毒菌,在血瓊脂平皿上培養(yǎng),45折光觀察,菌落表面上呈現不同程度的熒光 據有無熒光及熒光的顏色,可將多殺性巴氏桿菌分三型Fg,Fo,Nf。蘭綠色帶金光,邊緣黃紅光帶Fg(圖1053);桔紅色帶金光 邊緣有乳白色光帶 Fo(圖1054);長期培養(yǎng) 如無熒Nf。生化特征,V-P試驗 H2S NH3 。不液化明膠,石蕊牛奶無變化。第九節(jié) 多殺性巴氏桿菌P.multocida 3 三血

37、清型主要以莢膜抗原和菌體抗原區(qū)分血清型 莢膜抗原6個型,菌體抗原16個型,1984 Carter提出標準命名,大寫英文字母表示莢膜抗原,阿拉伯數字表示菌體蛋白。如5:A 8:A等。 四抵抗力:弱 五致病性:禽霍亂、豬肺疫、牛出敗 牛、羊、馬、兔、出血性敗血癥、 實驗動物:小白鼠、鴿第九節(jié) 多殺性巴氏桿菌P.multocida 4六微生物診斷: 1顯微鏡檢查:新鮮病料 涂片 臟器 瑞特氏或堿性美蘭、兩極染色 2分離培養(yǎng): 血液瓊脂+ 麥康凱- 灰、園、濕、露 3動物試驗:病料乳劑或分離培養(yǎng)物對實驗動物 皮下注射 2448hr內死亡,剖檢,鏡檢、培養(yǎng)返回第十節(jié) 沙門氏菌屬Salmonella(1)

38、 腸桿菌科、大屬,2000血清型.主要在人、溫血動物腸道寄生,可引起人類食物中毒和動物沙門氏菌病。一形態(tài)及染色: 小桿菌G除雞白痢、雞傷寒外有周身鞭毛、能運動 除雞白痢、仙臺、甲型付傷寒等沙門氏菌屬外多有柔毛。能吸附RBC表面或凝集,無芽孢。二培養(yǎng)特性: 似大腸桿菌、雞白痢、傷寒形成較小菌落.培養(yǎng)基加入硫代硫酸鈉、氨酸、血清、葡萄糖、淀粉、腦心浸液甘油等有助于本菌生長。第十節(jié) 沙門氏菌屬Salmonella (2)三生化特性:發(fā)酵葡萄糖、麥芽糖等產氣;不發(fā)酵乳糖、蔗糖;吲哚、V-P陰性;不水解尿素。四抵抗力:弱、似大腸桿菌五抗原結構: 本菌具有O、H、K和菌毛。O和H抗原是主要抗原。 O抗原是

39、沙門氏菌細胞壁表面的耐熱多糖抗原。 H抗原是蛋白質性鞭毛抗原,計有63種。分為第1相和第2相兩種,第1相以小寫英文字母表示,其特異性高,故曾稱為特異相。第2相抗原用阿拉伯數字表示。雙相菌、單相菌。第十節(jié) 沙門氏菌屬Salmonella (3)五抗原結構: K抗原是傷寒、丙性副傷寒和部分都柏林沙門氏菌表面抗原,一般認為與毒力有關。 用的沙門氏菌O和H單因子血清作玻板凝集試驗,可確定一個沙門氏菌分離物的血清型或抗原式,本屬菌的血清型表示方法是O抗原:第1相H抗原:第2相H抗原。如鼠傷寒沙門氏菌血清型為1,4,5,12:i:1,2。第十節(jié) 沙門氏菌屬Salmonella(4)六致病性: 本屬桿菌均有

40、致病性,對幼畜主要為急性敗血癥、胃腸炎、及其他局部炎癥;對成畜局限性或散發(fā)性專嗜性一型依據對宿主適應性或嗜性不同,可將其分三群第一群:具有高度適應性或嗜性。它們只對人或某種動物產生特定的疾病。第二群:在一定程度適應與特定動物的偏嗜性沙門氏菌,僅個別血清型。第三群:具有廣泛感染的宿主,能引起人和動物沙門氏菌病,具有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意義。第十節(jié) 沙門氏菌屬 Salmonella(5)七分離與鑒定: 被檢材料 未污染病料 污染病料污染的水,腸內容物普瓊血瓊純培養(yǎng) 增菌培養(yǎng)亮綠膽鹽四硫磺酸鈉肉湯 亮綠肽氨酸亞硒酸鈉血湯 瓊脂平板,SS瓊脂,伊紅美蘭瓊、遠藤氐瓊脂、亮綠中性紅瓊脂 黃白色菌落、不發(fā)酵 鑒別

41、培養(yǎng) 斜面畫線沙S基底部穿刺呈黑色斜面為紅色.第十節(jié) 沙門氏菌屬Salmonella(6) 三糖鐵瓊脂 染色鏡檢 生化鑒定尿素酶、V-P、M-R、 吲哚、枸櫞酸鹽利用 糖發(fā)酵 與AE多價抗血清玻片凝集試驗 分組 單因子血清 分型 第十節(jié) 沙門氏菌屬Salmonella(7) (八) 免疫:體液抗體與細胞免疫在抗沙門氏菌感染中起很重要作用。滅活苗:如豬付傷寒、馬流產、鼠傷寒、都柏林S福爾馬滅活苗減毒苗 九微生物學診斷: 1鏡檢 2分離培養(yǎng) 3雞血清學平版凝集試驗 十防治: 1疫苗接種 2檢驗和檢疫第十節(jié) 沙門氏菌屬Salmonella(8)十一常見的沙門氏菌:1.馬流產沙門氏桿菌4.12-enx

42、,對孕馬引起流產,繼發(fā)子宮炎。幼駒酸敗血癥或局部炎癥2.鼠傷寒:致病力廣泛,可引起各種畜禽及實驗動物的付傷寒,及人的食物中毒。3.豬霍亂沙門氏菌:致幼豬及架子豬發(fā)生敗血癥及盲腸炎,成年豬呈隱性帶菌或與豬瘟伴發(fā)癥。4.豬付傷寒沙門氏菌:抗原結構似豬霍亂沙門氏菌主要侵害豬。5.牛病沙門氏菌:初從牛分離,可致多種哺乳動物,發(fā)病可使人腹瀉中毒。第十節(jié) 沙門氏菌屬Salmonella(9)6.腸炎沙門氏菌:致人食物中毒。7.都柏林沙門氏菌:致牛、羊流產、犢牛羔羊下痢。8.鴨沙門氏菌:可致各種畜禽發(fā)病、宿主廣泛,僅次鼠傷寒沙門氏菌。9.雞白痢沙門氏菌:雛雞致急性敗血癥主要侵害20日齡以內幼雛在成雞引起生殖

43、系統炎癥、下痢、慢性局部炎癥、雞白痢全血平板凝集試驗。10.雞沙門氏菌:抗原結構似雞白痢沙門氏菌,對雛及成雞均致病。返回第十一節(jié) 埃希氏菌屬 ESCHERCHIA(1) 大腸埃希氏菌E.Coli俗稱大腸桿菌。1885年發(fā)現的,最早認為是非致病菌。20世紀中葉,才認識到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腸桿菌對人和動物有病原性。一形態(tài)及染色 桿狀,G無芽胞,1-3um0.40.7um,散在或成對,周身鞭毛,菌毛,能運動、一般無莢膜,堿性染色著色良好。二生長要求及培養(yǎng)特性 兼性厭氧菌、普通瓊脂即可生長。1普通瓊脂上呈園形、隆起、光滑、濕潤半透明的近無色菌落2肉湯培養(yǎng)12-18小時后為一致混濁、后出現粘性沉淀 某些

44、引起仔豬水腫菌株,多能溶解綿羊紅血球,血平板出現溶血。第十一節(jié) 埃希氏菌屬ESCHERCHIA (2)3在麥康凱瓊脂上24小時后的該菌落為紅色。4在伊紅美蘭瓊脂上產生黑色帶金屬光澤的菌落。紅色菌落三生化特性:能發(fā)酵糖類產酸產氣。硫化氰試驗 尿素分解test 一 靛基質吲哚試驗 +VP試驗test利枸櫞酸鹽試驗 第十一節(jié) 埃希氏菌屬ESCHERCHIA (3)四抵抗力:中等,一般可被巴氏消毒所殺死五抗原結構與血清型: 根據O、K、H可分為不同型“O抗原S型菌體抗原,多糖磷質、蛋白質復合物即菌體內毒素“K抗原莢膜、被膜或細胞表層抗原,又稱被膜抗原按其對熱敏感程度可分:L、A、B三型?!癏抗原鞭毛抗

45、原Protein 具有種特異性一種大腸菌一般只有一種H抗原第十一節(jié) 埃希氏菌屬ESCHERCHIA (4)六病原性:一般不同血清型使不同動物發(fā)病,但有些血清型可使多種動物致病 根據毒力因子與發(fā)病機制的不同,Gyles認為與動物疾病有關的病原性大腸桿菌可分五類:產腸毒素大腸桿菌ETEC、產類志賀毒素大腸桿菌SLTEC、腸致病性大腸桿菌EPEC、敗血性大腸桿菌SEPEC 尿道致病性大腸桿菌UPEC。 腸毒素型大腸桿菌能產生耐熱ST和不耐熱腸毒素LT。第十一節(jié) 埃希氏菌屬ESCHERCHIA (5)常見的致病菌型有:1家禽:幼禽、敗血癥、腹膜炎、氣囊炎、肉芽腫2幼兔:腹瀉3犢牛:犢病、敗血癥4羔羊:

46、犢病、敗血癥5豬:初生仔豬黃痢、哺乳后白痢、斷乳后仔豬水腫6嬰兒:腹瀉(七)大腸桿菌的變異:1S-R 中間型 型間變異2耐藥性變異 青、慶、新、多粘、呋喃唑酮、甲氧芐氨嘧啶第十一節(jié) 埃希氏菌屬ESCHERCHIA (6)八分離與鑒定: 1病料采取 敗血癥型:血液、內臟組織 消化道型:腸粘膜或腸淋巴結 2培養(yǎng)基:麥康凱、鮮血瓊脂、劃線分離 紅色菌落 型溶血 純培養(yǎng) 生化鑒定第十一節(jié) 埃希氏菌屬ESCHERCHIA (7)九微生物學診斷 1鏡檢 2分離培養(yǎng) 3生化實驗十防治 1免疫預防 疫苗接種 2抗生素和磺胺類藥物。氯霉素、 土霉素返回第十二節(jié) 李氏桿菌Listeria(1)本屬有7個種包括:產

47、單核細胞李氏桿菌、伊氏李氏桿菌、無害李氏桿菌、韋氏李氏桿菌、塞氏李氏桿菌、格氏李氏桿菌和莫氏李氏桿菌。一形態(tài)與染色 本菌為規(guī)那么的短桿狀,兩端鈍圓,多單在。不形成莢膜,無芽孢,有鞭毛。二生化特征 本菌37培養(yǎng)可分解葡萄糖、果糖、海藻糖、水楊苷,產酸產氣,不分解木糖、甘露醇等。本菌不產生硫化氫及靛基質,不還原硝酸鹽。甲基紅及V-P試驗陽性。此菌在麥康凱瓊脂上不生長。第十二節(jié) 李氏桿菌Listeria(2)三抗原結構 本菌具有O抗原及H抗原。O抗原用阿拉伯數字表示,H可以用小寫英文字母表示,不同O抗原及H抗原可組合成16個血清型。四抵抗力 本菌耐堿不耐酸,在55濕熱中經40min,常用消毒藥5-1

48、0min能殺死本菌??垢稍锬芰姡诟杉S中能存活2年以上。體外試驗對氨芐青霉素等敏感,對土霉素等敏感性差,對磺胺、枯草桿菌素和多粘菌素有抵抗力。五致病性 在自然條件下,本菌可使牛、綿羊、山羊、禽等動物發(fā)病,牛羊較易感,犢牛或羔羊表現為敗血癥或肝等臟器出現壞死灶,成年牛羊表現為神經癥狀的“轉圈病。 第十二節(jié) 李氏桿菌Listeria(3)六微生物學診斷 1. 分離培養(yǎng)及鑒定 取患畜的血液或腦組織研磨液增菌培養(yǎng)后,接種到蛋白胨瓊脂培養(yǎng)基上37培養(yǎng)48h,觀察菌落。 將細菌懸液滴入家兔、豚鼠或小鼠的結膜囊內,經24-48h可發(fā)生明顯的膿性結膜炎。將李氏桿菌接種10日齡的雞胚絨毛尿囊膜,42h后形成明

49、顯的壞死灶。 可借助凝集反應檢查,患病羊、牛豬血清凝集價可達1:250-1:500。返回第十三節(jié) 禽波氏桿菌Bordetella avium)(1)禽波氏桿菌是引起禽波氏桿菌病的病原體。禽波氏桿菌病是一種新型的細菌性傳染病。主要引起的火雞鼻炎,對養(yǎng)雞業(yè)造成很大的危害。一形態(tài)與染色m0.5-2.0m,革蘭氏染色陰性。不產生芽孢,以周身鞭毛運動。二培養(yǎng)特性 本菌嚴格好氧,在各種普通培養(yǎng)基上均易生長。在麥康凱培養(yǎng)基上生長良好。在血平板上均出現溶血。在SS瓊脂上均可生長,與蛋白胨瓊脂上生長不產生棕色色素。第十三節(jié) 禽波氏桿菌Bordetella avium)(2)三生化特征 本菌不分解碳水化物,不分解

50、明膠、酪蛋白和淀粉,甲基紅試驗、V-P試驗和吲哚試驗均為陰性。6.5%NaCl培養(yǎng)基上生長,硝酸鹽還原,利用枸櫞酸鹽。四抗原結構 本菌具有O、K、和H三種抗原。O抗原耐熱,為屬特異性抗原。K抗原有莢膜抗原和菌毛抗原組成,不耐熱。五抵抗力 此菌抵抗力不強,常用消毒劑均對其有殺滅作用。返回第十二節(jié) 李氏桿菌Listeria(1)本屬有7個種包括:產單核細胞李氏桿菌、伊氏李氏桿菌、無害李氏桿菌、韋氏李氏桿菌、塞氏李氏桿菌、格氏李氏桿菌和莫氏李氏桿菌。一形態(tài)與染色 本菌為規(guī)那么的短桿狀,兩端鈍圓,多單在。不形成莢膜,無芽孢,有鞭毛。二生化特征 本菌37培養(yǎng)可分解葡萄糖、果糖、海藻糖、水楊苷,產酸產氣,

51、不分解木糖、甘露醇等。本菌不產生硫化氫及靛基質,不還原硝酸鹽。甲基紅及V-P試驗陽性。此菌在麥康凱瓊脂上不生長。第十二節(jié) 李氏桿菌Listeria(2)三抗原結構 本菌具有O抗原及H抗原。O抗原用阿拉伯數字表示,H可以用小寫英文字母表示,不同O抗原及H抗原可組合成16個血清型。四抵抗力 本菌耐堿不耐酸,在55濕熱中經40min,常用消毒藥5-10min能殺死本菌??垢稍锬芰?,在干糞中能存活2年以上。體外試驗對氨芐青霉素等敏感,對土霉素等敏感性差,對磺胺、枯草桿菌素和多粘菌素有抵抗力。五致病性 在自然條件下,本菌可使牛、綿羊、山羊、禽等動物發(fā)病,牛羊較易感,犢?;蚋嵫虮憩F為敗血癥或肝等臟器出現

52、壞死灶,成年牛羊表現為神經癥狀的“轉圈病。 第十二節(jié) 李氏桿菌Listeria(3)六微生物學診斷 1. 分離培養(yǎng)及鑒定 取患畜的血液或腦組織研磨液增菌培養(yǎng)后,接種到蛋白胨瓊脂培養(yǎng)基上37培養(yǎng)48h,觀察菌落。 將細菌懸液滴入家兔、豚鼠或小鼠的結膜囊內,經24-48h可發(fā)生明顯的膿性結膜炎。將李氏桿菌接種10日齡的雞胚絨毛尿囊膜,42h后形成明顯的壞死灶。 可借助凝集反應檢查,患病羊、牛豬血清凝集價可達1:250-1:500。返回第十三節(jié) 禽波氏桿菌Bordetella avium)(1)禽波氏桿菌是引起禽波氏桿菌病的病原體。禽波氏桿菌病是一種新型的細菌性傳染病。主要引起的火雞鼻炎,對養(yǎng)雞業(yè)造

53、成很大的危害。一形態(tài)與染色m0.5-2.0m,革蘭氏染色陰性。不產生芽孢,以周身鞭毛運動。二培養(yǎng)特性 本菌嚴格好氧,在各種普通培養(yǎng)基上均易生長。在麥康凱培養(yǎng)基上生長良好。在血平板上均出現溶血。在SS瓊脂上均可生長,與蛋白胨瓊脂上生長不產生棕色色素。第十三節(jié) 禽波氏桿菌Bordetella avium)(2)三生化特征 本菌不分解碳水化物,不分解明膠、酪蛋白和淀粉,甲基紅試驗、V-P試驗和吲哚試驗均為陰性。6.5%NaCl培養(yǎng)基上生長,硝酸鹽還原,利用枸櫞酸鹽。四抗原結構 本菌具有O、K、和H三種抗原。O抗原耐熱,為屬特異性抗原。K抗原有莢膜抗原和菌毛抗原組成,不耐熱。五抵抗力 此菌抵抗力不強,

54、常用消毒劑均對其有殺滅作用。第十三節(jié) 禽波氏桿菌Bordetella avium)(3)六致病性 主要感染火雞、雞、山雞、鴨、鵝等禽類。以1周齡內的雛禽最易感。主要造成雛火雞等呼吸道疾病。七微生物學診斷 分離鼻腔內分泌物中細菌,進一步做生化試驗進行鑒定。 分離菌接種雛禽、小鼠、豚鼠或家兔。肌肉注射,注射部位出現皮膚壞死區(qū)。 以禽波氏桿菌平板凝集抗原進行血清抗體檢測,或用其陽性血清檢測分離菌。返回第十四節(jié) 軍團桿菌Legionella(1)1976年美國退伍軍人爆發(fā)原因不明的肺炎大流行,造成34人死亡,被稱為軍團菌。1977年,分離到本病的病原體,次年命名為軍團病桿菌。一形態(tài)與染色 本菌呈桿狀或

55、長絲狀,0.3-0.9m2-20m或更長,菌端鈍圓。不形成芽孢和莢膜,有鞭毛,能運動。革蘭氏染色陰性。二培養(yǎng)特性 本菌為需氧菌,但在含2.5%CO2環(huán)境或燭缸中培養(yǎng)才能生長,厭氧不生長。三生化特征 本菌不發(fā)酵也不氧化碳水化物,不還原硝酸鹽,脲酶陰性,氧化酶試驗陰性。四抗原結構 軍團菌具有O抗原和K抗原。 第十四節(jié) 軍團桿菌Legionella(2)五抵抗力 本菌對外界環(huán)境的抵抗力較強,尤以水中為最強。但常用的消毒劑如1%福爾馬林、70%酒精、1:8000的氨溶液均可在1min內將其殺死。(六致病性 本菌除可感染人外,還可使馬、牛、羊、豬、犬及野生動物感染。人感染本菌后,主要表現為急性呼吸道傳染

56、病。七微生物學診斷 目前試驗室診斷以血清學檢查為主,常用方法有:直接熒光抗體染色法檢測抗原或間接免疫熒光試驗檢測抗體。八防治 目前本病尚無有效免疫方法。治療目前選用較多的是紅霉素,也可用利福平、多西環(huán)等。返回第十五節(jié) 病原真菌Pathogenic fungi (1) 真菌一大類無根、莖、葉,不含葉綠素,靠寄生或腐生方式生活的單細胞或多細胞的真核微生物。 根據致病作用。將致人和動物疾病的病原真菌分為兩類:一類為真菌病的病原;另一類是真菌中毒病的病原。 曲霉屬:不完全菌綱,叢生菌目,分布于腐敗的植物或土壤中,除煙曲霉外多為腐物寄生菌。 黃曲霉:是曲霉的一種,常生長于花生仁內,亦常生長玉米花生餅、棉

57、籽餅等飼料上。第十五節(jié) 病原真菌Pathogenic fungi (2)二培養(yǎng)及生化特性: 培養(yǎng)溫度28-30 ,濕度在80% 。菌落生長較快。常呈扁平狀,也有皺褶,最初帶黃色,后變黃綠色。三致病性:黃曲霉菌的致病因素是其產生的毒素黃曲霉毒素AFT。黃曲霉毒素可分為B、G及M等10幾種。AFT是強烈的肝臟毒。AFT耐熱。 臨床特征:急性和亞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致癌性。第十五節(jié) 病原真菌Pathogenic fungi (3)四微生物學診斷: 著重于病死動物的肝臟內檢出黃曲霉毒素,并從可疑發(fā)霉飼料中分離黃曲霉菌作為動物中毒的依據,作產毒性鑒定,其方法用產毒培養(yǎng)、毒素提取,化學鑒定法等及動物鑒定法

58、檢查等方法。返回兩極濃染巴氏桿菌菌落FgFo沙門氏菌大腸桿菌G大腸桿菌菌毛結核歷時兩年多,中國協和醫(yī)科大學、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基礎醫(yī)學研究所對我國城市和農村主要疾病和死亡相關危險因素進行長期研究后,“中國人群死亡地圖日前終于得以面世。黑色區(qū)域代表肺結核高發(fā)的監(jiān)測點,散布于中西部地區(qū),主要集中在廣西、貴州、湖南。結核結節(jié)炭疽桿菌3炭疽桿菌炭疽桿菌2炭疽桿菌芽孢炭疽桿菌卷發(fā)樣菌落炭疽桿菌在普通肉湯中的培養(yǎng)豬丹毒兩極濃染巴氏桿菌菌落FgFo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性葡萄球菌致病性和非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鑒別鏈球菌魏氏梭菌在動物體內形態(tài)破傷風梭菌氣腫疽梭菌形態(tài)氣腫疽梭菌厭氧紐扣樣菌落氣腫疽梭菌引起的病變腐敗梭

59、菌形態(tài)腐敗梭菌菌落腐敗梭菌在肝臟表面成長絲狀或鏈條狀排列,具有示病意義謝謝大家!謝謝大家!fZpEpE4NnW1U-w5Nan4fLhWhq4dF7J+4OS6D0ll#Y7yZ4-woAU4c+padqCCgya59b2HPh2(YE+)o-Qx2l7mUr(ou46rUbqjODJY11P(F+02iUTqP(fLuKz5D4SThoc%NK&L19adu-0K2oMe3qm0Hh5g#8930bK$n-Qv(9X%gJ+a-n3+32XkjIe#y$)EBPwgfCoU+8mOvLAaNl8j&fjim*ohA+E4plRDFMOC+)lZ-u67JUQHDOgh%pReIG3#$+0V

60、hcw*z)go(gkkqMoBp-Dlucu0VKt(8TSzh6aGDbF*s5qUDABv8ufoVub8wnZdy#00ykjmh(jsk)IqpRKj!C5rlNsbgtXJ)+X#)WjdvZlVO0YpN+6tpRxodrXM4a2GHpPBKAd-2zzcVlNVBNkJ)uagEe+WABz2inq)BMjbgbfCj*(8kon)b4V)7-um(Ij48$Z7ACjjON7E1oqxu5HrQVv*F5Fkq16xy-ICHM2Cu51rbz)1OM5vRcGFH36K2sY%vCawR!Pmz7nCG7V5uDLYe+r010H5+RJ)i#&Dkw$LJYlF1J(F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