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大雪節(jié)氣描寫雪的經(jīng)典古詩鑒賞五首_第1頁
2022大雪節(jié)氣描寫雪的經(jīng)典古詩鑒賞五首_第2頁
2022大雪節(jié)氣描寫雪的經(jīng)典古詩鑒賞五首_第3頁
2022大雪節(jié)氣描寫雪的經(jīng)典古詩鑒賞五首_第4頁
2022大雪節(jié)氣描寫雪的經(jīng)典古詩鑒賞五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 - 8 -2022大雪節(jié)氣描寫雪的經(jīng)典古詩鑒賞五首 2022大雪節(jié)氣描寫雪的古詩鑒賞篇一 對雪 唐代:高駢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岐。 鑒賞 這是一首借景抒懷之作,寫得別具一格。 詩人坐在窗前,欣賞著雪花飄入庭戶,雪花把窗外的竿竿青竹變成了潔白的瓊枝,整個世界都變得明亮了。于是詩人想到此時如果登上高樓觀賞野景,那野外一切崎嶇(qq)難走的道路都將被大雪覆蓋,展現(xiàn)在眼前的將是坦蕩無邊的潔白世界。 高樓四望,一片潔白,詩人希望白雪能掩蓋住世上一切丑惡,讓世界變得與雪一樣潔白美好。結(jié)尾一句,道出了胸中的感慨與不平。 2022大雪節(jié)氣描寫雪的古詩鑒賞篇二 夜雪

2、 唐代: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fù)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wù)壑衤暋?鑒賞 在大自然眾多的景物中,雪可謂得天獨厚。她以冰清玉潔的天賦麗質(zhì),裝點關(guān)山的神奇本領(lǐng),贏得古往今來無數(shù)詩人的贊美。在卷帙浩繁的詠雪篇章中,白居易這首夜雪,既沒有色彩的刻畫,也不作姿態(tài)的描摹,初看簡直毫不起眼,但細細品味,就會發(fā)現(xiàn)它凝重古樸,清新淡雅。 這首詩新穎別致,立意不俗。詠雪詩中寫夜雪的不多,因為雪無聲無味,只能從顏色、形狀、姿態(tài)見出分別,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視覺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無從捕捉。然而,富于創(chuàng)新的白居易正是從這一特殊情況出發(fā),跳出人們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寫的窠臼,全用側(cè)面烘托,從而生動傳神地再現(xiàn)出一場夜雪

3、來。 “已訝衾枕冷”先從人的感覺寫起,通過“冷”不僅點雪的存在,而且暗示雪大,因為初落雪時,空中的寒氣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氣溫不會驟降,待到雪大,才會加重空氣中的嚴寒。這里已感衾冷,足見落雪已多時。不僅“冷”是寫雪,“訝”也是在寫雪,人之所以起初渾然不覺,待寒冷襲來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無聲,這就于“寒”之外見出雪的又一特點。此句扣題很緊,感到“衾枕冷”說明夜來人已擁衾而臥,從而說明是“夜雪”?!皬?fù)見窗戶明”,從視覺的角度進一步寫夜雪。夜深卻見窗明,正表明雪下得大、積得深,積雪的強烈反光給暗夜帶來了亮光。以上全用側(cè)面烘托,句句寫人,卻處處見出夜雪。 “夜深知雪重,時聞?wù)壑衤暋边@里仍用側(cè)面描

4、寫,卻轉(zhuǎn)換角度從聽覺寫出。傳來的積雪壓折竹枝的聲音,可知雪勢有增無減。詩人有意選取“折竹”這一細節(jié),托出“重”字,別有情致?!罢壑衤暋庇凇耙股睢倍皶r聞”,顯示了冬夜的寂靜,更主要的是表明了詩人的徹夜無眠;這不只為了“衾枕冷”而已,同時也傳達出詩人謫居江州時心情的孤寂。由于詩人是懷著真情實感抒寫自己獨特的感受,才使得這首夜雪獨具一格,詩意含蓄,韻味悠長。 全詩布局井然,層層推進,從觸覺、視覺、聽覺三個層次敘寫,一波數(shù)折,曲盡其貌其勢、其情其狀。結(jié)尾句以有聲襯托無聲,使全詩的畫面靜中有動、雋永清新,真切地呈現(xiàn)出一個萬籟俱寂、銀裝素裹的清寧世界,詩人徹夜無眠的孤寂也表露無遺。這首小詩充分體現(xiàn)了詩人

5、通俗易懂、明白曉暢的語言特色。全詩詩境平易,渾成熨貼,無一點安排痕跡也不假纖巧雕琢,這正體現(xiàn)白居易詩歌一貫的風格。 2022大雪節(jié)氣描寫雪的古詩鑒賞篇三 雪望 清代:洪升 寒色孤村幕,悲風四野聞。 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云。 鷗鷺飛難辨,沙汀望莫分。 野橋梅幾樹,并是白紛紛。 賞析 這首冬雪詩,前四句首先交代時間:冬日的黃昏,地點:孤村;接著,從聽覺方面寫處處風聲急;繼而,采用虛實結(jié)合的手法,突出了“溪深”、“山凍”,緊扣一個“雪”字。后四句具體描繪雪景,以沙鷗與鷺鷥難以辨認,“汀”與“洲”不能區(qū)分來映襯大雪覆蓋大地的景象,突出“望”之特點?!耙皹颉眱删鋵憥字昝窐渲︻^上都是白梅與積雪,令人分不清

6、哪是白梅哪是雪,與唐代詩人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干樹萬樹梨花開”(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有異曲同工之妙。此詩形象生動,清新別致,可謂詠雪詩中純屬描寫雪景之代表作。 2022大雪節(jié)氣描寫雪的古詩鑒賞篇四 詠雪 南北朝:吳均 微風搖庭樹,細雪下簾隙。 縈空如霧轉(zhuǎn),凝階似花積。 不見楊柳春,徒見桂枝白。 零淚無人道,相思空何益。 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江南特有的細雪,詩人名為詠雪,實為傷懷。作品中所寫的雪,既不是銀妝素裹的曠野之雪,也不是漫天飛舞的吉征瑞兆之雪,而是江南庭院中的細雪。立于簾下,他的眼界也未曾超出庭院的上下前后。 首句寫風搖庭院之樹,是因樹動而知風,并且知是微風,顯然庭樹之動不同于大風下之

7、搖動。次句的“細雪”與前面的“微風”相應(yīng),都具有江南雪景的特點?!跋潞熛丁钡摹跋隆?,正與風之微、雪之細相應(yīng),故能從竹簾縫隙中落入。 “縈空”二句寫雪在空中、階上之姿。這里的“轉(zhuǎn)”為回環(huán)飄動之意。雪縈繞于空中如霧一樣回轉(zhuǎn)不定,這種狀態(tài)唯“細雪”才能有。因其“細”,故能“縈空”,似乎久飄不下;因其“細”,故迷朦“如霧”?!澳A”與“縈空”相對,但見“縈空”,但見階上之雪凝積如花,而不見其飄落。這與“下簾隙”不同。詩人立于簾下,見簾邊之雪,故知從簾隙落下。 “不見”二句用反襯法過渡,“楊柳春”是聯(lián)想之景,是虛寫,“桂枝白”是眼前之景,是實寫,“白”字從色彩上暗合“雪”?!安灰姟薄ⅰ巴揭姟睂Ρ弱r明,突

8、出了雪后玉樹瓊枝的美麗景象。其實,這兩句的作用又不止于此,在“不見”、“徒見”的頓挫間還透露出詩人盼春、思春的情感信息。這一聯(lián)是由寫景轉(zhuǎn)入抒情的關(guān)鍵。 “零淚”二句則直接展現(xiàn)詩人自我?!傲銣I”是傷懷的表現(xiàn)。有感如此,卻無人可以傾訴,故自責多情若此,無益。直以此二句表現(xiàn)詩人的苦寂、孤獨之感。觸發(fā)詩人“相思”、“零淚”的是何物,詩中沒明確講。然而從前面對雪景的描繪中可以探知他的心曲。詩中先言“似花積”,又以“不見”春與“徒看”相對舉,雪似花而非花,今但見非花之雪,不見春葉、春花。詩人的“相思”,就在于為似花之雪所引起的向往,在于對“不見”的春之盼望,對桂枝上徒具似花外觀的假象的嘆惋,同時,也隱約透

9、露出詩人對自己機遇難逢的感傷。 2022大雪節(jié)氣描寫雪的古詩鑒賞篇五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賞析 柳宗元筆下的山水詩有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把客觀境界寫得比較幽僻,而詩人的主觀的心情則顯得比較寂寞,甚至有時不免過于孤獨,過于冷清,不帶一點人間煙火氣。這首江雪正是這樣,詩人只用了二十個字,就描繪了一幅幽靜寒冷的畫面:在下著大雪的江面上,一葉小舟,一個老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釣。 詩人向讀者展示的,是這樣一些內(nèi)容:天地之間是如此純潔而寂靜,一塵不染,萬籟無聲;漁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漁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實,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當時那個一天天在走下

10、坡路的唐代社會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個幻想境界,比起陶淵明桃花源記里的人物,恐怕還要顯得虛無縹緲,遠離塵世。詩人所要具體描寫的本極簡單,不過是一條小船,一個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漁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釣魚,如此而已??墒?,為了突出主要的描寫對象,詩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寫它的背景,而且使這個背景盡量廣大寥廓,幾乎到了浩瀚無邊的程度。背景越廣大,主要的描寫對象就越顯得突出。 首先,詩人用“千山”、“萬徑”這兩個詞,目的是為了給下面兩句的“孤舟”和“獨釣”的畫面作陪襯。沒有“千”、“萬”兩字,下面的“孤”、“獨”兩字也就平淡無奇,沒有什么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鳥飛,路上的人蹤,這本來是極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

11、。可是,詩人卻把它們放在“千山”、“萬徑”的下面,再加上一個“絕”和一個“滅”字,這就把最常見的、最一般化的動態(tài),一下子給變成極端的寂靜、絕對的沉默,形成一種不平常的景象。因此,下面兩句原來是屬于靜態(tài)的描寫,由于擺在這種絕對幽靜、絕對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顯得玲瓏剔透,有了生氣,在畫面上浮動起來、活躍起來了。也可以這樣說,前兩句本來是陪襯的遠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個輪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費很大氣力去精雕細刻??墒牵娙藚s恰好不這樣處理。這好像拍電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寫鏡頭,把屬于背景范圍的每一個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寫得越具體細致,就越顯得概括夸張。而后面的兩句,本來是詩人有心要突出

12、描寫的對象,結(jié)果卻使用了遠距離的鏡頭,反而把它縮小了多少倍,給讀者一種空靈剔透、可見而不可即的感覺。只有這樣寫,才能表達所迫切希望展示給讀者的那種擺脫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于這種遠距離感覺的形成,主要是把一個“雪”字放在全詩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連起來所產(chǎn)生的效果。 “雪”字籠罩全詩。“千山”、“萬徑”都是雪,才使得“鳥飛絕”、“人蹤滅”。就連船篷上,漁翁的蓑笠上,當然也都是雪。可是并沒有把這些景物同“雪”明顯地聯(lián)系在一起。相反,在這個畫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當然不會存雪,不會被雪蓋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會變成水。然而卻偏偏用了“寒江雪”三個字,把“江”和“雪”這兩個關(guān)系最遠的形象聯(lián)系到一起,這就給人以一種比較空蒙、比較遙遠、比較縮小了的感覺,這就形成了遠距離的鏡頭。這就使得詩中主要描寫的對象更集中、更靈巧、更突出。因為連江里都仿佛下滿了雪,連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滿了雪,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濃又厚的情形完全寫出來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蒼茫一片的氣氛也完全烘托出來了。至于上面再用一個“寒”字,固然是為了點明氣候;但詩人的主觀意圖卻是在想不動聲色地寫出漁翁的精神世界。試想,在這樣一個寒冷寂靜的環(huán)境里,那個老漁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專心地釣魚,形體雖然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