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滕州市第一中學2019-2020學年高一歷史10月階段性檢測試題_第1頁
山東省滕州市第一中學2019-2020學年高一歷史10月階段性檢測試題_第2頁
山東省滕州市第一中學2019-2020學年高一歷史10月階段性檢測試題_第3頁
山東省滕州市第一中學2019-2020學年高一歷史10月階段性檢測試題_第4頁
山東省滕州市第一中學2019-2020學年高一歷史10月階段性檢測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7-山東省滕州市第一中學2019-2020學年高一歷史10月階段性檢測試題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題2分,共60分)1.有學者指出,(西周)幾乎所有主要封國都有其不同于周文化的土著的立國基礎,在分封制度實行以前……其他的封國基本上沒有被融入……中原文化系統(tǒng)之內。因此,分封制度實際上是通過分封地區(qū)上層統(tǒng)治階層的周朝化而進行的一場自上而下的中原文化運動。這一論述意在強調分封制A.擴大了西周王朝的統(tǒng)治疆域范圍B.有助于周文化在各地的傳播C.使地方喪失了政治文化的獨立性D.不利于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2.商王每每遇事都要占卜,占卜的方法是用火在牛胛骨或龜腹甲上燒烤,甲骨文的背面便出現(xiàn)裂紋,叫“兆”,然后根據(jù)兆紋的形狀來斷定吉兇。這說明A.商代最高權力尚未高度集中 B.民本色彩較為濃厚C.神權和王權相結合 D.由分封制等級體系決定3..春秋時期晉平公之母為杞國女子,晉國因此率諸侯為杞筑城。鄭國大夫批評說:“晉國不恤周宗之闕,而夏肆是屏,其棄諸姬,亦可知也已。諸姬是棄,其誰歸之?是謂離德?!边@個事實表明,當時的社會輿論依然十分重視A.宗法關系B.以法治國C.愛惜民力D.等級關系4.有學者認為:西周的封建社會,從縱部面看,是一個寶塔式結構,王室之下有幾級的封建,從橫切面來看,統(tǒng)治階級中,也存在著以親族血緣為基礎的宗族組織,這說明西周社會在政治上A天下為家,開始取代天下為公B宗族組織與政治系統(tǒng)截然分開C建立了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中央集權D形成了家國一體的社會架構5.《莊子?天下》描述某一學派“多以裘褐為衣,以跋踽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這一學派應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6.著名學者王亞南在分析秦王朝的各項政治制度后指出,“其中最基本的措施,則是‘天下皆為郡縣,子弟無尺土之封’。因為有了這一項根本規(guī)定,任何貴族就沒有‘食土子民’的權能”。材料表明秦朝實施郡縣制的根本目的是A.創(chuàng)新地方行政管理體制B.加強中央集權C.使奴隸獲得了人身自由D.打擊貴族勢力7.《詩》《書》等原是孔子編訂的私學教材,至漢代,位列官方史書《漢書》的《藝文志》第一大部類“六藝略”;《漢書》中又記載武帝以后立傳者大增,有188人,其中士人有150人,約占80%。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諸子“百家爭鳴”B.始皇帝焚書坑儒C.漢武帝獨尊儒術D.司馬遷撰《史記》8.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論中國政治制度,秦漢是一個大變動。唐之于漢,也是一大變動。”材料中兩次“大變動”分別指的是()A.九品中正制、科舉制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C.郡縣制、行省制D.三省六部制、內閣制9..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經歷了“世官制—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的演變過程。下列描述與“科舉制”相關的是()A.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B.金榜高懸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C.龍生龍,鳳生鳳D.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10.《史記》載:“始皇……起諸侯,并天下,意得欲從,以為自古莫及己。專任獄吏,獄吏得親幸。博士雖七十人,特備員弗用。丞相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這表明()秦始皇帝,才能非凡B.皇權至上,大權獨攬C.政權系統(tǒng),尚不完備D.君相矛盾,尚不突出11.研究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3世紀的中國史,史家選擇了一些關鍵詞進行分析,如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三公九卿制、郡縣制,孔子、孟子、荀子等。據(jù)此判斷,下列各項中與之相符的是①政治制度逐步發(fā)展完備②早期國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緣關系的明顯影響③儒家思想較早進入比較成熟的階段④比較成熟的農業(yè)技術和相對完備的農業(yè)管理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12..有學者認為:“治天下猶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許。”在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發(fā)展變化中,治理天下與君臣關系的處理,尤以相權的調整為要。下列項中屬于相權調整的舉措是A.建立世官制B.增設“中朝”及三省六部制C.實行郡國并行制D.實行察舉制13.戰(zhàn)國時期的某諸侯國“以牛田”,變法改革,實力逐漸增強,后來相繼攻滅其他各國,結束了春秋戰(zhàn)國以來持續(xù)數(shù)百年的戰(zhàn)亂。觀察右圖,該諸侯國位于A.①B.②C.③D.④14.唐代諸帝大都愛好書法。唐穆宗召見柳公權說:“我于佛寺見卿筆跡,思之久矣。”即拜為右拾遺兼翰林侍書學士。下列書法作品由柳公權創(chuàng)作的是①《秦始皇廿六年詔銘》②《漢汲黯傳》③《喪亂帖》④《玄秘塔碑》A.①B.②C.③D.④15.據(jù)《禮記》記載:“天子之豆(古代盛食器具)二十有六,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边@種規(guī)定反映的本質是A.嚴格的等級制度(如禮樂制度)B.天子生活奢侈C.政治地位越高生活水平越高D.西周各地經濟發(fā)展不平16.山西曲沃北趙村晉侯蘇的墓葬中曾出土過一套編鐘。編鐘上的一段銘文記載:“王親令晉侯蘇:率乃師……伐夙夷?!边@反映了諸侯要對周王盡的義務是()A.朝覲述職B.鎮(zhèn)守疆土C.出征作戰(zhàn)D.繳納貢賦17.“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敝袊糯覈瑯嫷墓残?,成為國人深層次的文化心理密碼。這種現(xiàn)象與下列哪一制度相關?A.宗法制B.世襲制C.分封制D.禪讓制18.在《國家寶藏》欄目里,湖南省博物館特別推介了唐代長沙窯,下圖為海上絲綢之路出土的眾多長沙窯文物之一。它反映出唐代A.長沙經濟繁榮發(fā)達的景象B.阿拉伯文字在中國的普及C.長沙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D.中外交流及內陸城市外向型經濟的興起19..秦始皇臨死前欲重新改立長子扶蘇繼承皇位,但趙高和李斯篡改始皇遺詔,扶持胡亥登上帝位。有學者認為,這人為地造就了統(tǒng)治集團矛盾激化,并最終導致秦朝的短命。材料說明A.廢除分封不利于中央集權B.秦朝王位繼承不尊宗法C.宗法不尊助推了秦朝滅亡D.相權擴大影響皇權加強20.秦朝對少數(shù)民族發(fā)動戰(zhàn)爭后所征服的地方,像“河南地”、五嶺等地,當時被稱為“化外之地”,因人心不穩(wěn),由中央直接控制。當時,秦朝采取的措施是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縣制D.丞相制度21..在陜西省西安市附近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簡,據(jù)考證這是墓主準備上報給秦始皇的有關當朝官員的監(jiān)察報告。據(jù)此推斷,該墓主人生前可能任職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軍機大臣22.秦漢時期設立了朝議制度,凡遇軍國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議”于群臣,議定的結果,通常由宰相領銜上奏,最后必須經皇帝裁決,方能施行。隋唐時設立的三省六部制也有類似的職能,這兩大制度都()A.表明軍國大事是最終由朝臣議定B.反映了皇權與相權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監(jiān)督皇權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決策時集思廣益23.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經歷了一個漫長的變革過程,選官的標準也各有不同,主要有“文、武、德、才、血”等幾種。如果“武”對應的是軍功爵制,那么“德”指的是A.世官制B.察舉制C.九品中正制D.科舉制24.下圖是《魏晉漢人胡食(畫像磚)》,有人據(jù)此得出下列結論,其中正確的是漢人燒烤漢人燒烤當時社會動蕩,人們飲食不講衛(wèi)生B.少數(shù)民族吸收了漢族文化C.體現(xiàn)了民族融合的成果D.漢族接受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25.西晉永嘉年間,匈奴人劉曜攻破洛陽,殺死貴族、官僚、庶民三萬余人,洛陽變成一片瓦礫,從此北方再次陷入分裂戰(zhàn)亂之中。上述歷史事件帶來的社會影響是A.大大削弱了豪族勢力,推動了社會發(fā)展B.造成北方人大批南遷,促進江南開發(fā)C.結束了北方門閥制度,社會趨于安定D.豪族趁機擴充實力,形成軍閥混戰(zhàn)二、非選擇題(共2個小題,第26題22分,第27題28分,共50分)2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22分)在人類文明史上,以制度為重要內容的政治文明經歷了不斷演變的過程。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前代國柞(Zhà,國柞指國運)所以長久者,莫不封建諸侯,以為磐石之固。秦并六國,罷侯置守,二世而亡;……封建之法,實可遵行。——《唐會要·封建雜錄上》(1)指出材料一主張施行哪種政治制度,并概括其理由。材料二郡縣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勢之所趨……則分之為郡,分之為縣,俾才可長民者(“長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盡其才——王夫之《讀通鑒論·卷一》(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郡縣之制”的歷史作用。材料三論中國政治制度,秦漢是一個大變動。唐之于漢,也是一大變動?!藻X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材料四:以天下之廣,四海之眾,千端萬緒,須合變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籌劃,于事穩(wěn)便,方可奏行。豈得以一日萬機,獨斷一人之慮也。且日斷十事,五條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繼月,乃至累年,乖謬既多,不亡何待!——摘自《貞觀政要政體》(3)據(jù)材料三和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秦漢和唐朝政治制度“大變動”分別指什么?特別是材料四反映了統(tǒng)治者的何種意圖?(4)綜合材料二、三、四,指出我國古代地方和中央政治制度變革的發(fā)展趨勢。27.(28分)統(tǒng)一是中國歷史發(fā)展的主流,而且中國封建社會的統(tǒng)治者一貫重視且擅長處理民族關系。材料一統(tǒng)一是中國歷史發(fā)展的主流。造成中華文明這一鮮明個性特征的重要因素,是中國歷史上歷經數(shù)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統(tǒng)”思想的潛移默化,有利于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而秦漢時期正是這種理念完全定型的關鍵階段。秦漢時期的最高統(tǒng)治者,都對統(tǒng)治思想進行了選擇,用以規(guī)范、整齊全國上下的思想,并構筑了統(tǒng)一的制度文化。秦漢時期的思想家也全力以赴地弘揚“春秋所以大一統(tǒng)者,六合同風,九州共貫也?!薄幾渣S樸民《論秦漢文化的時代精神》(1)根據(jù)材料一,指出秦漢文化蘊涵的時代精神及作用。(4分)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秦漢“構筑統(tǒng)一的制度文化”而采取的政治、經濟及文化措施。(12分)材料二唐太宗貞觀十二年(638年),松贊干布率吐蕃大軍進攻大唐邊城松州(今四川松潘),……于是派侯君集督率領大軍討伐,大敗吐蕃于松州城下。松贊干布退兵,再派使臣求婚?!懹^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文成公主的入藏,不僅保證了唐蕃間在政治上的長久友好關系,還將大唐的音樂、茶文化和醫(yī)藥典籍等傳入了吐蕃。吐蕃文化中的馬球運動、裝束方式等也傳入了大唐,為中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獜埨^文《從現(xiàn)存若干文物文獻看文成公主入蕃對唐蕃經濟文化的影響》(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唐太宗對吐蕃采取的主要措施以及文成公主入藏的積極意義。(8分)材料三漢唐通過爭取對西域的控制,向西拓展來維護邊疆穩(wěn)定。唐關中乃王畿,故安西四鎮(zhèn)(龜茲、焉耆、于闐、疏勒)為防護國家重心之要地……玄宗之世,華夏、吐蕃、大食三大民族皆稱盛強,中國欲保其腹心之關隴,不能不固守四鎮(zhèn)。——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根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漢唐兩代經營西域設置的機構名稱及經營西域的意義。(4分)

2019級高一年級10月階段性檢測歷史試題答案一、選擇題1-5BCADC6-10BCBBB11-15CBCDA16-20CADCC21-25BDBCB二、非選擇題26.(22分)(1)政治制度:分封制。理由:西周時期實行分封,統(tǒng)治時間長久;秦朝實行郡縣制,二世而亡。(6分)(2)有利于維護國家穩(wěn)定,任用有才之人管理百姓(形成中央對地方的垂直管理,官僚政治取代了貴族政治。),加強中央集權。(6分)(3)秦漢: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皇帝制度的確立、三公九卿、郡縣制);唐朝:完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三省六部制);(2分)意圖:唐太宗認為,設置宰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避免君主獨斷,造成決策失誤而亡國(4分)削弱相權,加強皇權;加強中央集權,抑制地方獨立性。(4分)27.(28分)(1)時代精神:“大一統(tǒng)”。(2分)歷史價值:為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2分)措施:政治上建立皇帝制、郡縣制、刺史和察舉制等中央集權制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