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1-2考點2-4(2)選官制度和監(jiān)察制度_第1頁
新1-2考點2-4(2)選官制度和監(jiān)察制度_第2頁
新1-2考點2-4(2)選官制度和監(jiān)察制度_第3頁
新1-2考點2-4(2)選官制度和監(jiān)察制度_第4頁
新1-2考點2-4(2)選官制度和監(jiān)察制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4屆高三歷史二輪復習

選官制度和監(jiān)察制度第一篇章古代部分備考引擎復習提示:選官制度和監(jiān)察制度屬于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內容。注意掌握選官制度和監(jiān)察制度的發(fā)展歷程及其作用??键c3選官制度和監(jiān)察制度閱讀背誦閱讀背誦“知識精要”P19:

4、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

5、監(jiān)察和諫議制度考點3選官制度和監(jiān)察制度基礎檢測◎默寫《過關檢測》

(限時:10分鐘)◎自主更正,查漏補缺(限時:5分鐘)朝代制度方式標準夏商周戰(zhàn)國(商鞅)漢代魏晉南北朝隋唐—明清世官制軍功爵祿制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繼承祖權軍功授爵推薦做官評級授官考試選官血緣門第軍功品德門第族望成績(才學)重難突破一、中國古代的選官制度1.主要選官制度及其依據(jù)1.主要選官制度及其依據(jù)

2.選官用官制度演變的趨勢選拔標準:由重家世門第到重才德學識選拔方式:由官吏評論推薦演變?yōu)榭荚囘x拔,逐漸趨向制度化、規(guī)范化。

逐步趨向相對公平公開客觀。3.選官用官制度演變的原因具體歷史背景影響人才選拔的標準;社會經濟發(fā)展需要,建設高素質的官吏隊伍;儒家思想對制度建設的影響日益深入;一、中國古代的選官制度

二、監(jiān)察和諫議制度(補充知識)

1、監(jiān)察制度秦朝:御史大夫兼管監(jiān)察事務西漢:漢武帝設州為監(jiān)察區(qū),設刺史進行監(jiān)察唐朝:設道為監(jiān)察區(qū)北宋:設通判監(jiān)督知州明清:中央設都察院、六部給事中;地方設按察使司

2、諫議制度隋唐的門下省,就負責諫議和諷駁宋代出現(xiàn)獨立的諫官機構——諫院

3、評價:積極性:在整頓吏治、防止決策失誤等方面發(fā)揮作用局限性:不能根本上約束皇權,也不能杜絕官僚隊伍的腐敗和低效現(xiàn)象。三、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特點1、君主專制、個人集權與宗法血緣關系,貫穿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終。2、政權與神權相結合,以神權作為政權合理性的依據(jù)。3、政治制度與倫理道德相結合,儒家學術思想長期影響古代政治制度。4、貴族特權和官僚政治伴隨中國古代政治的始終。5、在高度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下,行政權力包攬一切,并且實行人治1.(2013年高考大綱全國卷12題)中國歷史上有監(jiān)察區(qū)轉為行政區(qū)的現(xiàn)象,如漢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這體現(xiàn)出A.中央集權促成地方行政制度變遷B.經濟發(fā)展導致地方行政區(qū)域調整C.中央對地方的監(jiān)察力度越來越弱D.疆域變化影響地方行政區(qū)域設置真題演練2.(2013年山東高考9題)《周禮·考工記》載:建造王城,九里見方,四周各三門,南北和東西大道各九條,宮城之左為宗廟,右為社稷,前為朝,后為市。它體現(xiàn)的主要思想是A.中央集權B.中正有序C.敬天法祖D.君權神授解析:周代尚未出現(xiàn)中央集權、君權神授等政治理念,材料也沒體現(xiàn)敬天法祖的信息。材料對東西南北、前后左右、見方、四周等方位描述清晰,所以只能體現(xiàn)中正有序的思想。3.(2013年山東高考11題)自秦漢至宋元,中國政治制度變革的總體趨勢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漸被削弱B.國家行政權逐漸轉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漸退出權力中心D.世卿世祿的貴族政治逐漸被打破4.(2011新課標卷,2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春秋戰(zhàn)國時期,按“官有能而祿有功”的原則,廢除血緣世襲的貴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漢初,秉承法家理念,功與能為官吏升遷任免的主要依據(jù)。漢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個人品行對于引導、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視。東漢時,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矯情虛偽而無實際才能成為普遍現(xiàn)象。曹操執(zhí)政,強調“唯才是舉”,功、能者優(yōu)先,“不官無功之臣,不賞不戰(zhàn)之士”。西魏北周選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藝者,為其可以治民?!睆娬{對官員的品行和政績考核。“其志行善者,則舉之;其志行不善者,則去之……凡求賢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審者,必由任而試之,考而察之。”

——摘編自翦伯贊《中國史綱要》(1)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秦至唐官員選拔所體現(xiàn)的“德”、“才”觀的變化并簡析其原因。(15分)材料二唐代將品德與任職態(tài)度方面的“四善”作為考察官員最重要的內容:“一曰德義有聞,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稱,四曰恪勤匪懈。”同時規(guī)定各類職務的最佳業(yè)績標準,稱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結果??己朔譃榫诺龋骸耙蛔钏纳茷樯仙?,一最三善為上中,一最二善為上下……居官飾詐,貪濁存狀,為下下?!薄吧啤笔谦@得薪酬獎勵與迅速提升的關鍵。

——據(jù)《新唐書》(1)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秦至唐官員選拔所體現(xiàn)的“德”、“才”觀的變化并簡析其原因。(15分)變化:秦至漢武帝時,功勛、能力為選官主要依據(jù)

漢武帝后,選官越來越注重官吏的個人品行

曹操強調“唯才是舉”

西魏北周強調德行優(yōu)先,同時注重能力考察

唐代形成完善的德才兼顧、以德優(yōu)先的考核制度。(8分)原因:儒家思想對制度建設的影響日益深入;

具體歷史背景影響人才選拔的標準;

建設高素質的官吏隊伍。(7分)材料三取士概歸學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設立學堂者,并非專為儲才,乃以開通民智為主,使人人獲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國,下得自謀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為合格之國民。

查科場試士,但憑文字之短長,不問人品之賢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為世詬譏。今學堂定章于各項科學外,另立品行一門,用積分法,與各門科學一體考核,同記分數(shù),共分言語、容止、行動、作事、交際、出游六項,隨處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試時,亦以該生平日品行分數(shù),并合計算。

凡算學、地理、財政、兵事、交涉、鐵路、礦務、警察、外國政法等事,但有一長,皆可保送。俟考試時分別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為主事、中書、知縣官?!幾浴对绖P、趙爾巽、張之洞等會奏之停科舉推廣學校折暨上諭立??婆e以廣學?!?1905年)(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述清末對“德”、“才”的新認識。(10分)述:德和才都是國民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述:強調學校在德才培養(yǎng)中的重要性;述:德可以通過課程教育、日??疾斓确椒B(yǎng)成;述:在官員選拔中更重視專業(yè)知識與技能。評:繼承古代德才兼?zhèn)涞娜瞬庞^;

適應時代需要;

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養(yǎng)。(10分)

(08全國文綜卷1)(32分)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唐代科舉取士,以進士、明經兩科為主,“大抵眾科之目,進士尤為貴,其得人亦最為盛焉”。唐代明經、進士兩科的考試內容

——摘編自陳茂同《中國歷代選官制度》等真題演練(1)在唐代明經、進士兩科考試中,為何進士科“其得人亦最為盛焉”?(6分)明經科側重對經義的記憶和解讀;進士科側重對時務能力的考查,更有利于選拔人才初試二試三試明經選《禮記》或《左傳》之一及《孝經》《論語》《爾雅》,每經帖十條口答諸經大義十條答時務策三道進士選《禮記》或《左傳》之一及《爾雅》,每經帖十條。作詩、賦、文各一篇作時務策五道

材料二在中世紀的英國,宮廷和政府之間沒有明確界限,官員主要由國王遴選,并被視為國王的仆人。資產階級革命爆發(fā)后,文官開始出現(xiàn)。光榮革命后,國王和權貴行使有封建特權色彩的官職恩賜權來任用官員。直至18世紀末,文官錄用仍無常規(guī)可據(jù),文官錄用權主要由國王、宮廷權貴和各部長官直接行使,私人關系和個人感情成為獲取官職的關鍵因素。工業(yè)革命催生了英國近代文官制度。1853年政府有關部門提出《關于建立常任英國文官制度的報告》,建議實行公開競爭考試錄用制,并認為考試科目應有四類:古典文學;數(shù)學和自然科學;政治經濟學、法學和近現(xiàn)代哲學;現(xiàn)代語言、近現(xiàn)代史和國際法。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擇優(yōu)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職恩賜制的重要起點。1870年樞密院關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規(guī)定,多數(shù)重要文官職位必須按照文官制度委員會的要求,通過公開競爭考試,擇優(yōu)錄用該令的頒布成為英國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標志。

——摘編自閻照祥《英國政治制度史》(2)指出唐代科舉取士與中世紀英國官員選用的主要區(qū)別(10分)(3)如何理解“工業(yè)革命催生了英國近代文官制度”?(6分(4)指出唐代科舉制與英國近代文官考試制度在推動社會進步方面的共同之處。(10分)公開考試,擇優(yōu)錄用,考生來源廣泛(5分);主要由國王遴選,對象主要是國王的親信和隨從(5分)。經濟規(guī)模擴大,社會分工更為復雜,要求政府進行高效的專業(yè)化和制度化管理,要求文官具備較高的知識水平和管理能力(6分)。打破特權階層對官職的壟斷,擴大了統(tǒng)治基礎;增進社會公平、公正,有利于人才脫穎而出;提高官員隊伍素質,加強對社會的有效管理(10分)。再見2014年3月4日1.閱讀教材:必修二第一單元2.背誦知識精要:P37-43,準備下節(jié)課默寫3.作業(yè):短平快P1-2“考前基礎回歸1”作業(yè)布置古代中國政治:考點1分封制和宗法制考點2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考點3選官制度和監(jiān)察制度古代中國經濟:考點4

古代中國的農耕經濟

考點5

古代中國手工業(yè)的發(fā)展

考點6

古代中國商業(yè)和城市的發(fā)展

考點7

資義萌芽和重農抑商海禁政策古代中國文化:考點8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考點9

儒家思想的發(fā)展演變

考點10

古代中國的科技與文學藝術古代世界政治:考點11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文明古代世界文化:(考點17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第一篇章古代部分古代中國政治:考點1分封制和宗法制考點2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考點3選官制度和監(jiān)察制度古代中國經濟:考點4

古代中國的農耕經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