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時代楷模李桓英個人先5篇_第1頁
2021時代楷模李桓英個人先5篇_第2頁
2021時代楷模李桓英個人先5篇_第3頁
2021時代楷模李桓英個人先5篇_第4頁
2021時代楷模李桓英個人先5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2021時代楷模李桓英個人先5篇2021時代楷模李桓英個人先5篇

2021時代楷模李桓英個人先篇1

1921年,李桓英出世于北京,童年時跟隨父母在德國柏林生活。她是上海同濟大學醫(yī)學院的本科生,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生。在世界衛(wèi)生組織任職時,她屢屢橫跨各洲,為困苦落后地區(qū)防治性病和雅司等疾病而努力。

7年任期終止后,世界衛(wèi)生組織夢想李桓英續(xù)簽5年合同。而李桓英全家已經(jīng)移居美國,父母兄弟夢想她留在身邊。不過,這兩個選項都被李桓英擯棄了。

李桓英曾在美國雜志上看過關于錢學森的報道,得知錢學森毅然回國時,她深受觸動,“時不我待,作為中國人,我很渴望回到祖國的懷抱,想把我最好的年華奉獻給祖國”。

于是,她瞞著家人,繞道倫敦,幾經(jīng)周折后終究回到中國。這一年是1958年,她37歲。此后的漫長歲月,她始終無悔最初的選擇。

1970年,李桓英在江蘇第一次見到麻風病患者。他們有的臉部毀容,有的手腳畸形,有的皮膚潰爛。由于沒有有效治療手段,麻風病患者往往被趕到偏僻之地,報團取暖或自生自滅。

飽受病痛和輕視雙重磨折的患者,給李桓英留下深刻印象,她立志要攻克麻風病。1978年,李桓英被調(diào)到北京情誼醫(yī)院熱帶醫(yī)學研究所后,便將全部精力獻給了這一事業(yè)。

上世紀七十年頭末,世界衛(wèi)生組織著手研究一種聯(lián)合化療治療麻風病的新方法,藥物配方已完成,但缺乏臨床測驗。得知這一消息后,李桓英開頭在全國走訪調(diào)查,向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交了一份關于中國麻風病處境的細致報告,最終獲得免費藥品和測驗工程支持。

帶著這批藥品,李桓英來到云南省勐臘縣的“麻風寨”,奉勸這里的每一個麻風病患者服藥。

她的到來引來村民一片詫異:北京來了個女醫(yī)生,不怕麻風!渴了,她舀起病人家的水仰頭就喝;餓了,她大大方方和麻風病患者一起吃飯;病人探索著同她握手,她便拉著手長時間不放。她說:“戰(zhàn)士都知道子彈厲害,上了戰(zhàn)場不照樣往前沖?麻風菌可沒有子彈厲害!”

李桓英將國外先進的治療方法與中國實際相結合,領先開展了服藥24個月就停藥的短程聯(lián)合化療和殲滅麻風病的更加行動籌劃,這一方法使全國麻風病患者從11萬人下降到缺乏1萬人,且年復發(fā)率僅為0.03%,大大低于年復發(fā)率小于1%的國際標準。后來,短程聯(lián)合化療法在全球得到推廣。

曼南醒村不會忘卻李桓英。經(jīng)過兩年治療,“麻風寨”的患者全部治愈。1990年潑水節(jié),“麻風寨”摘掉了帽子,作為行政村被正式劃入勐侖鎮(zhèn)。李桓英為村子取名為“曼南醒”,意為“新生的山寨”。

與麻風病的斗爭沒有就此中斷。1996年,李桓英領先在國內(nèi)開展消釋麻風運動,首次提出麻風病垂直防治與基層防治網(wǎng)相結合的模式,被稱為“全球最正確的治療行動”。

李桓英長期輾轉于云貴川等貧困渺遠地區(qū)。前往麻風病區(qū)總是山高路險,李桓英曾2次翻車、2次翻船,鎖骨和肋骨都摔斷過。她在勐臘坐獨木舟過河翻了船,被撈上岸后卻仰天大笑:我胖得像個皮球,哪里沉得下去?

2022年12月27日,李桓英參與中國共產(chǎn)黨的消息“刷屏”,由于這位新黨員已經(jīng)95歲了。為什么年逾九旬才申請入黨?她說,自己以前還不夠格,現(xiàn)在理應合格了。在她看來,入黨和做研究一樣,都是追求真理。醫(yī)療工就是要崇敬事實、崇敬科學,服務人民也是黨員的根本職責。摸著閃亮的黨徽,李桓英說:“假設我能活到100歲,還有5%的人生可以跟黨走,為醫(yī)學事業(yè)持續(xù)奮斗。等到舉行葬禮的那一天,夢想我的身上能蓋上中國共產(chǎn)黨的黨旗!”

“我要干到100歲!”98歲時,李桓英照舊奮斗在麻風病防治研究第一線,為徹底殲滅麻風病而努力。她曾說:“人的一生很短暫,只有拼搏,才是生命的最好延長,而再長的生命只為自己也將毫無意義。”

2021時代楷模李桓英個人先篇2

“假設我能活到100歲,還有5%的人生可以成為一名榮譽在黨的人”

“這一年來,我絲毫沒有松懈,而是以一個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我懇切地向組織提出轉正申請,請黨組織審查。”

2022年12月26日下午,96歲高齡的李桓英教授戴上大紅色的圍巾。在黨支部黨員大會上如期轉正,正式成為一名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

“我回國不懊喪,干麻風病防治工作不懊喪……我想把有限的日子,投入到無限的工作中去?!崩先艘蛔忠痪涞貙P南螯h組織匯報著預備期的心聲。聲音中飽含歲月打磨過的篤定,頸間的紅圍巾和黨旗相互襯托,嬌艷無比。

期這一年里,李桓英仍奮斗在一線。2022年年初,她靜靜打包,打定再次啟程前往云南。她心里牽掛著那些治愈的麻風病人,更惦記著尚未解的麻風病發(fā)病機制?!拔疑眢w沒問題,就是去看看病人的病情有沒有復發(fā),他們的親屬有沒有潛在感染。”

一如她2022年對著黨旗承諾:“假設我能活到100歲,還有5%的人生可以成為一名榮譽在黨的人,更加堅強跟黨走,為醫(yī)學事業(yè)持續(xù)奮斗!”

1921年出世于北京的李桓英,曾于1946年留學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畢業(yè)后成為世界衛(wèi)生組織成立后的第一批官員,她在世界衛(wèi)生組織任職7年,被派往亞洲、美洲的大量國家,為防治性病等疾病在困苦落后地區(qū)的曼延做出了努力。

1957年,在李桓英為世界衛(wèi)生組織工作7年期滿時,世界衛(wèi)生組織主動提出與她續(xù)簽合同,期約5年,她婉言謝絕,瞞著家人,只身一人繞道倫敦,幾經(jīng)周折,于1958年從莫斯科回到了祖國。

時年37歲的她,回到闊別多年的北京,被調(diào)配到中國醫(yī)學科學院皮膚性病研究所工作,開展“梅毒螺旋體制動試驗”“麻風抗原檢測”等。

當時測驗室設備簡陋,李桓英用土法自力更生制作的麻風菌脂質(zhì)抗原(PGL)提取告成。她和同事先在自己身上做試驗,至今,李桓英左右手臂上還留有明顯可見的疤痕。

1970年,李桓英來到江蘇省的一個麻風村考察,在這里,她第一次見到麻風病人。麻風病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主要進犯皮膚和周邊神經(jīng),歷來是備受輕視的、致殘的“不治之癥”。

當時由于沒有治療麻風病的有效藥物,最人道的處理,是把他們趕到一個偏僻的地方,讓其自生自滅。這一幕刺痛了李桓英:“我開初回國就是為了扶助祖國的同胞!”

李桓英抉擇,攻克麻風病。

1978年,李桓英調(diào)到北京情誼醫(yī)院、北京熱帶醫(yī)學研究所任研究員。此后,57歲的她將全部精力奉獻給麻風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她將國外先進的治療方法與中國實際相結合,領先開展了服藥24個月就停藥的短程聯(lián)合化療和殲滅麻風病的更加行動籌劃,解決了麻風病的治療難題,為數(shù)以萬計的麻風病人解除了疾苦。

1996年,李桓英又領先在國內(nèi)開展消釋麻風運動,首次提出了麻風病垂直防治與基層防治網(wǎng)相結合的模式,被稱為“全球最正確的治療行動”。

“好多人問過我,開初已經(jīng)離開祖國那么多年,為何選擇回國?我都毫不躊躇地報告他們,由于我是中國人,不能忘本?!?/p>

李桓英說:“回國,我就一個目的,把我學到的東西用到生我養(yǎng)我的地方,不愧是個中國人?!?/p>

“全世界麻風病防治現(xiàn)場工作,你是做得最好的!”

1979年春天,李桓英第一次前往云南西雙版納考察麻風病情,那時的西雙版納3個縣,分布著大大小小十幾個麻風寨。過去,由于缺乏特效藥物,以及社會對麻風病的懼怕、輕視和偏見,麻風病人忍受著肉體上和精神上的雙重磨折。

“麻風病面臨的最大障礙就是輕視!”為了拉近與麻風患者的感情,李桓英沒有穿戴任何防護衣服和面具,走家串戶給病人做檢查,甚至與病人見面時總是握手擁抱拍肩膀。

由于長期的疾病磨折和遠離人群,寨子里的人們對治療既缺乏信仰,又難以適應按時按量服藥的治療要求,有的病人甚至自暴自棄,把送來的藥丟進水塘里。

李桓英聽聞,特別慌張,親自上門送藥,口渴了舀起病人家的水揚頭就喝,飯捧起就吃。時間一長,寨子里的村民都傳:“村寨來了個女醫(yī)生,不怕麻風!”

“我們做醫(yī)生的是沒有懼怕的,我走遍世界,懼怕對我不是個事兒。我甚至巴不得自己被傳染上——讓你們親眼看看我能治好它!”

李桓英還會教麻風病人穿鞋。“早晨和晚上,你們要這樣?!笔忠幌伦由爝M病人剛脫下來的臟鞋,“摸摸有沒有砂子和釘子,再穿上”。麻風病人手腳是麻木的,甚至,端滾燙的火盆都感覺不出燙手。李桓英不怕臟,就是為了教給他們防止皮膚破損潰爛的自我防護方法。

她用自己的行動來消釋大家對麻風病的輕視,不斷向人們證明:麻風病是可治之癥,麻風病人并不成怕。

為了我國麻風病防治事業(yè),高齡的李桓英長期奔波在云、貴、川貧困渺遠地區(qū),7個地州、59個縣,幾乎每一個村寨都留下了她的蹤跡。

在她的努力下,云南省勐臘縣的麻風病患者被全部治愈,1990年的潑水節(jié),他們摘掉了麻風寨的帽子,作為一個行政村,被正式劃入勐侖鎮(zhèn),李桓英為它取名為“曼南醒”,意思為“新生的山寨”。這一天,李桓英和人們一塊兒跳起了傣族舞蹈。

1998年,李桓英在第十五屆國際麻風會議上作了《在云南實施麻風病防治更加行動籌劃的報告》,報告終止后會場響起了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世界衛(wèi)生組織官員諾丁博士緊緊握著李桓英的手說:“全世界麻風病防治現(xiàn)場工作,你是做得最好的!”

“治愈患者帶來的撫慰是任何酬勞都不能取代的”

“治愈患者帶來的撫慰是任何酬勞都不能取代的”。李桓英對患者的關切不僅僅表達在治好他們的病痛,更宛如親人一般,時刻賦予他們和暖,為他們尋求最正確的治療方案。

1993年年底,云南省文山縣有一位女生在鄰近高考前不到半年,被診斷患了麻風病,李桓英得知處境后分外慌張,趕去為她留心檢查:“現(xiàn)在得了麻風,就像得了一塊皮膚癬,只要聯(lián)合化療一周就失去傳染性,你可以邊學習,邊治療,最多兩年就能治好,放心吧?!?/p>

李桓英還激勵她確定要好好學習,考上大學,不能自暴自棄。因聯(lián)合化療中有一種藥物會造成皮膚染色,李桓英又與當?shù)蒯t(yī)生一起,為這位女學生設計特意的治療方案,并請當?shù)氐尼t(yī)生確定要保證她的治療,不要影響學習。過后,李桓英依舊惦念著這位女學生,曾屢屢打電話、寫信詢問她的處境。后來,這位女學生真的考上了大學,并在畢業(yè)后成為一名教師。

麻風病是一個“窮”病,大多數(shù)麻風病患者的家境都不是很好,李桓英像照料自己的孩子一樣賦予他們關切和關懷。

2022年3月,熱研所麻風室接診了一位24歲麻風患者小馬,小馬生長在一個麻風病高發(fā)家庭,家里有5人患麻風病。李桓英無條件接收了這一家5位患者來京免費治療。經(jīng)過兩年的治療,他們的麻風病已根本治愈。一次復診中,李桓英教授看到小馬的手已破潰感染,并得知他一家租住在平房,生活特別拮據(jù)。“患者這么年輕,確定要為他的將來著想?!彼然艔堄中奶郏⒖棠贸鲭S身攜帶的1000元錢給了他們。

有條件干,沒有條件也要創(chuàng)造條件干。行醫(yī)70余年,這就是李桓英的行事風格。

在深入麻風病區(qū)的途中,由于山高路險,道路險峻,她曾經(jīng)4次遇險,2次翻車,2次翻船。

她遇到過最嚴重的翻車是從翻滾的汽車前窗擋風玻璃甩出去10多米,躺在籠罩著厚厚白雪的山坡上昏了過去。連車帶人滾下坡底的同志們從車中爬出來,大聲呼喊她。她才回響過來連聲呼喊:“我在這里!”但是她爬不起來,李桓英歪頭一看,雪地上留下一大片殷紅鮮血。這次車禍導致她兩側鎖骨和3根肋骨骨折,頭部外傷縫了7針。大家都勸她好好養(yǎng)息,她卻纏著厚厚的繃帶、打著石膏投入了新的工作。

2022年,已是94歲高齡的李桓英,不顧膝關節(jié)手術后的行走不便,再次來到云南。一進寨子,那些當年經(jīng)她治愈的麻風病康復者就像見到了親人,眼含沖動的淚水,撲上來就喊:“李媽媽,您回來了!”他們的子孫聽說李桓英回來的消息,也紛紛請假,從打工的城市趕回寨子,只為見上李桓英一面。在他們心中,李桓英就是變更她們命運的“貴人”。

2021時代楷模李桓英個人先篇3

8月20日,中共中央宣傳部抉擇,授予李桓英同志“時代楷?!狈Q號。李桓英是世界出名麻風病防治專家、北京熱帶醫(yī)學研究所研究員,8月17日剛剛度過百歲生日。李桓英在麻風病研究領域取得的優(yōu)良成就,世所公認;她以百年人生詮釋醫(yī)者仁心,是當之無愧的時代楷模。

再高高不過信仰,再大大不過國家。李桓英百年人生,始終與國家、與民族的前途命運融為一體。她在95歲高齡入黨,對黨組織,李桓英說:我很榮幸自己是黨的同齡人,容許以黨員的身份為麻風病救治事業(yè)奮斗終身;對于國家和人民,李桓英說: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切百廢待舉,正是急缺人才的時候,作為中國人就理應回來。從醫(yī)80多年來,我做得最正確的選擇就是能夠回到祖國、報效祖國,只要我還有精力、有氣力,我容許為黨和人民奉獻終生。

奮斗終身,奉獻終生。李桓英百年人生,始終初心不改。從當年道別已遷居美國的父母,只身一人毅然回國;從辭去世界衛(wèi)生組織聘任的專家職務,到在一窮二白的祖國開展研究;從上世紀70年頭第一次見到麻風病患者,到終其一生從事麻風病防治和研究;從在為國內(nèi)群眾供給高效治療中積累閱歷,到為世界麻風病防治供給成熟穩(wěn)當?shù)闹袊桨?,李桓英心里始終裝著國家和人民,把畢生的精力都投入到她所喜歡的事業(yè)中,雖耄耋之年亦步履鏗鏘,任精力有限仍一往無前。

“要想搞事業(yè),就別怕付出。若要計較,就什么也干不成?!泵鎸θ巳松卤苤患暗摹安恢沃Y”麻風病,李桓英迎難而上,她用自己做試驗,喝麻風病人家的水,吃麻風病人家的飯,握麻風病人的手……麻風病患者說:“麻風病把我們從人變成了鬼,是李教授把我們從鬼變回了人”。為了戰(zhàn)勝麻風病,李桓英踏遍云貴川7個地州、59個縣的幾乎每一個村寨,兩次翻車、兩次翻船、兩邊的鎖骨和肋骨摔斷,都沒有打翻她的信念、阻斷她的腳步。以無私大愛,以赤膽忠心,樹起醫(yī)者仁心的精神坐標。

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耐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李桓英歸來時,新中國百廢待興;李桓英百歲時,中國已經(jīng)建成全面小康,正抬頭闊步地走在宏偉復興的路上。前無古人的壯舉中,有包括李桓英在內(nèi)一批批優(yōu)良科學家的無私奉獻,今天新時代那么為每個人供給了建功立業(yè)的更大舞臺。個人理想與宏偉的中國夢息息相關,實現(xiàn)自身價值與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付出同根同源。身處一個宏偉的新時代,每個人都應向時代楷模李桓英學習,與國家同步、與信仰同行,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創(chuàng)造新的傳奇。

2021時代楷模李桓英個人先篇4

從57歲至今,李桓英的人生都給了麻風病研究。是她,讓麻風病變成可治療的普遍疾病;也是她,讓麻風病人從“鬼”變回了人。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在麻風病研究的道路上,98歲高齡的李桓英還在持續(xù)前進。

1958年,留學美國的李桓英只身輾轉回到中國?!靶轮袊鴦倓偝闪?,一切還百廢待舉,正是急缺人才的時候,作為中國人就理應回來?!彼窬芰耸澜缧l(wèi)生組織續(xù)約邀請,甚至還瞞著定居美國的父母。

1978年,李桓英調(diào)到北京情誼醫(yī)院、北京熱帶醫(yī)學研究所,此后,57歲的她將全部精力付出給麻風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麻風病是人類古老的疾病,歷來是備受輕視的、致殘的“不治之癥”,不但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楚,還給社會帶來莫大的懼怕。人人生怕避之不及,就連大量從醫(yī)的人也對麻風病人繞道而行。

李桓英不怕,她大膽創(chuàng)新,將國外先進的治療方法與中國實際相結合,領先開展了服藥24個月就停藥的短程聯(lián)合化療和殲滅麻風病的更加行動籌劃。短短幾年,肆虐數(shù)千年的麻風病魔成了可控、可治的普遍疾病,全國麻風病人從11萬人降至缺乏萬人,年復發(fā)率僅0.03%,遠低于國際組織小于1%的標準。

1994年李桓英的治療方案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全球推廣。1996年,她又領先在國內(nèi)開展消釋麻風運動,首次提出了麻風病垂直防治與基層防治網(wǎng)相結合的模式,被稱為“全球最正確的治療行動”,促進了麻風病的早察覺、早治療。

“以前人們對麻風病怕得要命,我就不信那個邪,就要和這種錯誤觀念斗?!崩罨赣⒂米约鹤鲈囼灒翰∪思业乃鲱^就喝,飯捧起就吃;病人探索著同她握手,她拉著就長時間不松;遇見病人,她總是拍拍肩膀,摸摸鞋里有沒有沙?!轱L病患者說:“麻風病把我們從人變成了鬼,是李教授把我們從鬼變回了人”。

告成之路從來都是布滿荊棘的。為了我國麻風病防治事業(yè),李桓英向世界衛(wèi)生組織申請到上百萬美元防治經(jīng)費,長期奔波在云、貴、川貧困渺遠地區(qū),7個地州、59個縣鎮(zhèn),幾乎每一個村寨都留下了她的蹤跡。

在深入麻風病區(qū)的途中,由于山高路險、道路險峻,李桓英曾經(jīng)4次遇險,2次翻車、2次翻船,兩側鎖骨和肋骨都摔斷過。1989年李桓英去四川西昌,汽車翻越雪山時突然打著滾掉進了十幾米深的山溝里,等她復蘇過來,雪地上留下一大片殷紅鮮血,她的兩側鎖骨和3根肋骨骨折,頭部外傷縫了7針。

傷成這樣,大家都勸她好好養(yǎng)息,她卻纏著厚厚的繃帶、打著石膏持續(xù)投入了工作。她不是沒有在心里叫過苦,只是她始終覺得,既然已經(jīng)選擇了這條路,就要無比堅強地走下去。

李桓英在麻風病防治領域取得了常人難以超越的勞績,可她依舊精神矍鑠地奮斗在麻風病防治研究第一線,為的就是早日實現(xiàn)徹底殲滅麻風病的夢想。

她率領麻風病研究課題組的同志進入分子生物學研究領域,開展麻風病早期診斷、耐藥基因檢測和分子流行病學的研究,旨在通過對麻風病分子生物學水平的研究,在麻風病的傳播方式、發(fā)病機理、檢測方法等方面取得創(chuàng)造性突破,在麻風病傳播鏈的研究、麻風病高發(fā)區(qū)預防措施的研究以及麻風病基因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新的成果,為徹底殲滅麻風病而不懈努力……

正是由于對我國麻風病防治工作的斷定,第15屆國際麻風會議1998年在北京召開,在這次具有紀念現(xiàn)代麻風防治100周年更加意義的大會期間,李桓英被推選承擔本次大會的輪值執(zhí)行主席。

會上,作為世界衛(wèi)生組織第七屆麻風病專家委員會8位專家之一的李桓英,做了《在云南實施麻風病防治更加行動籌劃的報告》,博得與會1000多名中外專家長久強烈掌聲。世界衛(wèi)生組織官員諾丁博士緊緊握著李桓英的手說:“全世界麻風病防治現(xiàn)場工作,你是做的最好的?!?/p>

多年來,李桓英不斷優(yōu)化治療方案,縮短療程,消釋輕視。她解決了該領域的重大策略和技術上的關鍵問題,為我國政府制定操縱和殲滅麻風病的整體規(guī)劃,為全球?qū)崿F(xiàn)殲滅麻風病目標的可行性供給了重要依據(jù),做出了重大付出。她在麻風防治研究上的成就贏得了國內(nèi)外學術界的高度評價。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省級科技進步獎6項。

2022年,以李桓英命名的“北京市李桓英醫(yī)學基金會”成立,每年都選派一批優(yōu)秀的中青年科技人才到國外訪問學習。目前,已經(jīng)選送200余人赴國外進修學習,為祖國培養(yǎng)了一大批醫(yī)學人才。2022年9月,第19屆國際麻風大會在北京召開,李桓英榮獲首屆“中國麻風病防治終身成就獎”。

2022年,95歲高齡的李桓英懷著對黨的無限忠誠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她這樣寫道:“在多年的社會生活和醫(yī)療工作中,我深刻領悟到中國共產(chǎn)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也正是在黨的培養(yǎng)、支持和扶助下,我為宏大麻風病患者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確定的勞績,黨又給了我好多榮譽和激勵。我雖已進入耄耋之年,但容許以黨員的身份為麻風事業(yè)奮斗終生!”

2022年12月,李桓英與醫(yī)院年輕的醫(yī)務工一起嚴肅宣誓,正式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一員。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在麻風病研究的道路上,李桓英還在持續(xù)前進。

2021時代楷模李桓英個人先篇5

李桓英,一位98歲的老人,在麻風病防治的道路上,還在持續(xù)前行。

1958年,李桓英拒絕世衛(wèi)組織續(xù)簽5年的合同,瞞著定居美國的父母,毅然回到國內(nèi)。“我是中國人,我在北京出世,我不能忘本,我要把最好的年華奉獻給祖國?!?/p>

1978年,李桓英調(diào)到北京情誼醫(yī)院、北京熱帶醫(yī)學研究所任研究員。此后,57歲的她將全部精力奉獻給麻風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用一個“拼”字來形容她,恰如其分。

麻風病是人類古老的疾病,曾經(jīng)是深受輕視的“不治之癥”,不但給患者帶來極大痛楚,還給社會帶來莫大的懼怕。但是,李桓英不怕。她不信邪,要和這種錯誤觀念斗爭——病人家的水她仰頭就喝,飯捧起就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