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特殊心理_第1頁
大學生特殊心理_第2頁
大學生特殊心理_第3頁
大學生特殊心理_第4頁
大學生特殊心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學生特殊心理第一節(jié)大學生消極心理目前我國大學生在同齡人口中所占比重還不到15%,按國際上的習慣標準來衡量,我國的高等教育還處在精英化階段.隨著高校新生的大量擴招,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眾化過渡與轉型.轉型期間的高等教育,必然會使大學生產生、形式更加復雜的心理結構,其中不乏各種樣消極的心理因素。一、大學生消極防御心理一個人有了缺點和錯誤,難免會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批評,或是長輩們的,或是周圍同志的,是組織上的。受批評時,不同類型的人會有不同的心理反應。教育工作者要把握好這種心理反應,引導受批評者認識到和改正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大學生犯了錯誤受到批評時,通常都有一種防御心理。所謂防御心理,就是當事人對待錯誤和缺點的一種自我反應。從反應的效果,可分為積極反應和消極反應;從反應形式,可分為情緒反應和行為反應。這里所談的只是消極防御心理。(-)消極防御心理的表現大學生畢業(yè)竟是有知識、懂道理的高層次青年。與社會上的其他青年相比,他們辯別是非、善惡、美丑的能力一般要強得多,也敏感得多。所以當他們犯了錯誤后,往往比較容易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他們之所以犯錯誤,大都是由于理智和激情的關系處理不當,自控能力較差。這就必然會使自己本來不該表露的情緒表露出來,本來不應該發(fā)生的行為發(fā)生出來。情緒發(fā)泄之后,受到組織上的批評,他們馬上會意識到自己錯了而陷入深深的反思之中。而一旦當他們就會從內心深處追悔和自責,并由于嚴厲地、過度地責怪自己而產生出一種消極防御心理。再說,大學生是自豪感和自尊感極強的一個群體??忌洗髮W,成為四化建設需要的高級后備人才,為黨和國家貢獻出自己的聰明才智,這是千百萬青年夢寐以求的愿望。當他們在父母眼里是光宗耀祖的希望,在同齡人眼里是時代的寵兒。這樣驕子又怎能不自尊?但是,理智不能控制住自己,使自己經常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這又是他們的弱點。這一弱點又必定使他們受到批評。一受到批評,他們就會立即產生一種失落感。如果個人的心理水平低,這種情感上的落差,就會象催化劑一樣促使他們的防御心理向消極方面轉化。那么,大學生的消極防御心理究竟表現在哪些方面呢?通過粗略的調查分析后,我認為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過分內疚內疚是一種把錯誤歸咎于自己的自責情感。它可能是輕微的、瞬息即逝的,是一種良心上的懊惱,也可能是由極度痛苦的評價引起的一種嚴重的折磨。大學生在受到批評時產生的大都是后一種防不勝情感。這種情感直接來自于他們對自己錯誤行為的反思。這種情感,有時可以從他們那帶有懊恨的認識到中看出來,(或是書面上認識,或是口頭上的認識,)有時也可以從他們那瓢忽的焦慮的表情中看出來。但是,我們要知道,內疚是隱于內心的一種情感,一般不易察覺。人在內疚時,傾向于內疚部思考,外部表現為言簡行寡。大學生的內疚感,多數是經這種不易察覺的形式反映出平。受到批評,表面上看去,他似乎有點滿不在乎,甚至面帶笑容對著你,一名話都不肯說。但實際上他的內心是十分痛苦的,是非常后悔的,并伴有強烈的感傷。所以,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批評學生時,要特別注意觀察他們的內疚感,千萬不能因為學生當時低頭不語或答話不干脆而說他不接受批評,更不能因為你一連串的批評引不出他幾名話而大動肝火。很有可能低頭不語正是因為他認識到了錯誤,在內心深處強烈自責。某校一位學生在受過輔導老師的批評之后,回到寢室寫下當天的日記:“……正因為我知道自己錯了,內心深處是這樣難過,所以,我當時還能說什么話呢?可是,我的老師啊,你硬說我從認錯態(tài)度不好、不接受批評,這恐怕有點冤枉吧。經過這樣強烈的內心深處的自責之后,我相信自己今后是不會犯類似之后內疚感表現的方式。.非常自卑在心理學上,自卑是一種阻礙人前進的消極的情感體驗。這種情感體驗會他們把自己的末來看得默淡無光而喪失前進的信心,甚至會成為缺點和錯誤反復出現的一種誘因。大多數人都是內疚之余自卑。大學生一般為20歲左右,他們考慮問題往往自我為中心,自尊心、好勝心和虛榮心都很強。他們在中學時一般都是班上尖子,考上大學后,學校、家庭、社會、親友各方面的高評期望,使得他們的自我評價一般偏高。一旦他們受到批評,自豪感便隨之變弱,甚至銷聲匿跡,他們容易由內疚上升為自卑,并且是嚴重的自卑,使自己處于無限的痛苦之中。如一位女學生干部因考試舞弊受到通報批評之后,在她的思想匯報中寫道:“。。。。。。從我違反校紀的那天起,我就沒有怨天尤人,錯誤是自己犯下的,一切責任在自己,我恨自己太虛榮!從此,我感到為人之難,看到老師同學,總是避而遠之,頭也不敢抬,甚至認為自己說話的權力也不應該有了?!傊?,這半年多來,我都不得是在由自責形成的自卑中度過的,要不是你們及時勸導我從教訓中爬起來,勇敢地面對末來,只怕我早就不在學校了。。。。。。”象這樣犯了錯誤,受到批評處理之后,痛心疾首,使自己陷入一種悲觀失望心境的學生很多,高校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仔細觀察,及時把握他們的這種心態(tài)。.自我孤立也可叫自我安慰,如上所述,大學生犯了錯誤受到批評處理之后,覺得無臉去見江東父老了,便自卑起來。其結果必定是不愿和同學多接觸,即使以前相好的同學也不愿與之多說了,自己把自己孤立起來。女同學和性格內的男同學尤其如此。例如,有位女生平時很活躍、很合群,班上搞活動總少不了她??捎幸淮嗡龥]有請假跑到戀愛對象那里去玩了一個星期,因為嚴重違反了學校紀律,回到學校后受到了紀律處分。從此,她變得很少言語,和同學來往也少了,整天獨自一人來往于初寢室與教室之間。后來經過她的輔導老師數次開導,才使她從自我孤立中解脫出來。.與自我孤立的學生不同,有些學生犯了錯誤受到批評后,在自責之余,則是自我安慰。他們犯了錯誤,受到批評,雖然懊惱,可往往不能正視現實,而是企圖逃避現實,以求得在幻相中滿足某種需要,找到新的精神寄托。如:吃喝玩樂、在同學中拉幫結伙講“哥們義氣”等等。有個女生因過早地墜入情網,學習成績大幅度下降,領導批評她沒有處理好戀愛與學習的關系,指出她這樣下去是危險的。她受到批評之后,回想起自己走過的路,很痛心、很后悔,心理上嚴重失衡。但她沒有正視現實,而是采取了逃避現實的態(tài)度,同幾個情感大致相同的男生混在一起,經常直館子,尋找新的刺激,以此來平衡自己的心理。結果,這個學生因考試成績不及格而受到退學處理。.自尋短見有些學生不僅自尊心和虛榮心很能強,而且性格孤僻、心胸狹窄,所以一旦犯了錯誤,受到批評,甚至還沒有受到批評而只是自己意識到到錯誤了時,就感到自己前途渺茫,產生悲觀絕望情緒。甚至一時想不開產生輕生念頭,自尋短見。某校一位女生擅自離校五天,剛返回學校我,一聽說學校正在抓校風校紀整頓,心理就充滿著恐懼感,可她又不愿把這種害怕的心理與同學交談,只是在自己的心里悶著。越悶,心里越慌亂,便產生了輕生念頭。她拿起筆,寫了一封遺書就出走了,幸虧發(fā)現及時,才避免了悲劇的發(fā)生。然而在高校中,自殺已成事實的例子并不少見。這種情況是他們消極防御心理的明顯表現。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特別加以注意,盡量杜絕這類事故發(fā)生。(-)對大學生消極防御心理的正確引導以上從四個方面分析了大學生受到批評后的消極防御心理。針對這種心理特點,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批評學生時應該注意如下幾點:首先,要做到理解學生,與學生情感交融,讓批評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大學生首先親近的不是傷害他們自尊心的人,而是從平等的立場出發(fā)、理解并同情他們的人。對大學生所犯的錯誤,無疑要堅持原則,敢抓敢管;但是在一般的情況下,我們一定要在理解與同情的感情基礎上進行批評,千萬不要表現出毫無人情味的冷漠神態(tài),也不要表現出居高臨下、盛氣凌人的氣勢在必行,這樣容易使學生逆反心理,堵塞雙方情理交融的渠道。其次,要調整和完善自己在學生心理上的形象。大學生心理構成畢竟還比較單純,對人的評判往往囿于表面,對于教育他的人往往要求過高。教育工作者應充分認識到學業(yè)生的這一位心理現實,在批評過程中,使自己的言行規(guī)范化,并要把握學生性格發(fā)展趨勢,根據情況調整自己的語言和方法,以完善自己的在學生心理上的形象,提高學生批評的可接受性。第三,要引導學生重新認識自我.這就是說,要站在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上,從學生的缺點和錯誤入手,引導他們正確認識和分析自己的缺點和錯誤,選擇積極、有利的防御反應,自己教育自己,把消極反應導向一種崇高的奮斗方向。第四,要把握好尺度,適度掌握刺激值,讓批評在說理之中進行。批評,特別是組織上的批評,作為一種較大的刺激,必然會打破學生心理上的穩(wěn)定格局。這時,刺激值越大,則心理承受能力越小。作為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十分注意這一點,把握好言語尺度,盡量避免刺傷學生自尊心,讓批評在充分的說理中進行,使他們真正從內心深處認識自己的錯誤,以提高批評的客觀效果。二、大學生浮躁心理浮躁,辭書上解釋為輕率、急躁。在心理學上,浮躁主要指種內在沖突所引起的焦躁不安的情緒狀態(tài)或人格特質。我們一般把它理解為與“扎實”、“沉穩(wěn)”意思相對立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和行為方式。賈平凹寫過一部長篇小說就叫《浮躁》,文章通過敘述金狗等人的個人奮斗史,來揭示我們民族在改革開放之初這一歷史轉折時期帶有某種必然性的情緒和心理態(tài)勢。雖說浮躁心理在變革年代難以避免,但它畢竟是一種病態(tài)心理。這種病態(tài)心理,在當今大學生身上表現得較為突出。(-)大學生浮躁心理的主要表理一是學業(yè)中的投機取巧,具體表現為考試中的弄虛作假和論文寫作中的東抄西湊。其實質是“鉆政策漏洞發(fā)橫財”,“摸彩致富”等急功近利的社會浮躁心態(tài)和不勞而獲的社會投機心理在學校中的折射。這種由浮躁之氣滋生的弊之風確有蔓延之勢。有的學生的學習進取心喪失了,缺課成為家常便飯。平時學習不用功、不鉆研,但又虛榮心強,考試還不甘落后,自然只有挖空心思在考場上玩弄手段To這種風氣,已經嚴重影響大學校園的學習氛圍,使教育教學質量大打折扣。二是戀愛中的見異思遷。大學生談戀愛是普遍現象了,這不足為怪。大凡浮躁者,壓根兒就不想有個確定的對象,而是把談戀愛當好玩的游戲,并且不斷變換著游戲對象,在游戲中尋找異樣的刺激,打發(fā)自己的空虛和無聊。另一種情況是找不準自己認可的目標,在對方的身材、人品和學識上琢磨去,“衣帶漸寬終不悔”,結果只能是在一廂情愿中飽嘗失戀的痛苦。三是社交中的急功近利。心態(tài)浮躁者,往往是勢利眼,與人交往有一種趨上性,即總是渴望和力求結識比自己優(yōu)越的人,而對不如自己的人則愛理不理,他們希望從交往對象那里獲得種好處。這種有明顯功利性質的交往毫無真誠可言。別外,浮躁者多想獲得眼前利益,往往把兼職賺錢看得過重,往往為了金錢,耽誤過多的學習時間。更有個別浮躁的女大學生,干脆做起了“三陪女”或傍大款作秘書,充分利用自己的資源來獲取直接利益,滿足自己的各種需要。四是生活中的狂熱冒失。在大學生中有很多發(fā)燒友、追星族、影迷、球迷。其中不乏狂熱冒失者,比如當中國足球隊打進世界杯決賽圈,他們一方面對米盧贊不絕口,口口聲聲稱頌他的“神奇”,一面還做著中國隊進入十六強的美夢。中國隊首場失利,則情緒一落千丈,大罵不已,高呼米盧要立即“下課”。雖說年輕人在某些方面表現自己的熱情或激情是完全正常的,但這種過分狂熱的表現顯示了這些人的浮躁與不成熟。而其中有些自我標榜為發(fā)燒友、足球迷的人,他們對自己崇拜和迷戀的對象有足夠深入的了解和清醒的認識嗎?這其中肯定有附庸風雅、故作高深者,他們只能是偽票友、偽球迷之類了。五是求職中的眼高手低。有浮躁心態(tài)的大學生,往往在畢業(yè)求職中總想往大城市、大企業(yè)、大單位鉆,往高收入、高地位的地方擠。但自己又才疏學淺,不能正確估價自己的份量,結果自然是折騰了好幾個月,卻連連碰壁、無功而返。而后還難以反省原因,不清楚是自己志大才疏、眼高手低的必然結果,總以為是懷才不遇、社會不公,因而怨天尤人、憤世嫉俗。(二)大學生浮躁心理的主要特點一是沖動性沖動性即在行為處事中經常表現出突然變化、奇怪異常、不冷靜、不沉穩(wěn)、意氣用事的特點。如男女大學生之間發(fā)生性行為,往往不考慮后果、不考慮責任,往往是一方或雙方一時的本能沖動,是突發(fā)性的行為。二是性緒性情緒性主要是指浮躁有一種不穩(wěn)定的、隨情緒而變化的、時冷時熱的特點。有的學一對待集體活動,有時候態(tài)度很好,能積極參與,表現出很大和熱情,可有時候卻對待同一性質都無動于衷,表現出十分冷漠的態(tài)度。同一個學生對待同一性質的事物,表現出如此大的變,就說明了他們浮躁心態(tài)的情緒性特點。又如:有的大學生對老師的評價,有時是充分肯定,認真聽其講課,有時又顯出非常厭惡的樣子,表現了情緒性特點。三是盲目性盲目性是指浮躁具有一種目標迷失、不知何去何從的心理狀態(tài)。如在大學學習期間,時而覺得學好外語最為要緊,時而覺得學好外語最為要緊,時而又覺得學習計算機更為實用,時而又認為自己的專業(yè)才是根本。對于學習目標始終沒有一個比較明確的定位,使自己在學習中沒有重點,精力不夠集中,嚴重影響了自己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又如,有的人生活中的情趣愛好也帶有盲目性,時而愛唱歌跳舞,時而愛琴棋書畫,愛來愛去,就是愛之不深、知之甚少。浮躁者的求職,也常有盲目性的特點。四是偏執(zhí)性偏執(zhí)性是指浮躁具有一種極端化、認準一點不及其余的失衡的特點。如有的大學生認為外國一切都好,西方的月亮就是比東方圓。這顯然是考慮問題不客觀,是錯誤的,但浮躁者就是要固執(zhí)一端。這是浮躁的偏執(zhí)性的表現。又如浮躁的大學生談戀愛,往往認準了一個,就聽不進朋友和家長的勸告,一定要和對方生死與共、白頭偕老。這也表現出偏執(zhí)性的特點。(三)大學生浮躁心理的產生原因茅盾先生曾打過一個比方:經歷過風雨浩劫的中華民族復蘇以后,就像長期被關在地窖下的人突然爬到地面上,面對強列的陽光一時還睜不開眼睛,一時還不能適應環(huán)境.大學生是時代的弄潮兒,是思維最活躍、思想最解放的群體,很自然,中國這些年來改革開放偉大的歷史變革難免各種思潮沖擊和影響人們的思想,這必定對青年大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造成影響。歸結起來,大學生浮躁心理產生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社會風氣新形勢下,我國不斷擴大開放、深化改革。原有的體制、觀念及社會結構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改革開放取得的偉大成就是舉世矚目的,但與此同時,一些人由于經受不起改革開放的考驗,拜金主義思想嚴重,甚至道德淪喪,出現貪污受賄、權錢交易、權色交易等各種社會丑惡現象,各種社會問題都多了。在這種背景下,有的大學生對自己的人生目標無所適從,而消極的思想觀念很容易在某些大學生找不到人生方向的時候乘虛而入,占據他們心里的重要位置,使他們在很多情況下看不清方向,于是產生浮躁。燈紅灑綠的生活是很有腐蝕力的。一些大學生往往只看到通往這一境界的不正常途徑,相信這種渠道的力量,因而力求走一條追求享樂的捷徑,而結果常常難如人愿,于是浮躁心態(tài)更加突出了。二是價值迷失什么是人生最有價值的東西?似乎這些年來社會對這個問題有點忽略,沒有很好地引導青少年作出正確回答,加之一些不好的社會風氣的影響,使青年學生產生許多迷茫:勤奮學習不一定意味豐厚的回報,刻苦鉆研也末必能找個好工作?,F實中腦體船掛的情況也使大學生們價值迷失。這樣,一些學生不清楚甚至于懷疑自己十幾年的漢窗苦讀是否有價值,是否值得。從而使一些學生心神不寧,不知所措。三是管理疏漏對大學生的有效管理是使其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必由之路。目前這方面的管理還不完善,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制度,不少方面存在空白。如大學新生的教育、引導問題,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大學新生從原來生活環(huán)境相當保守的小城鎮(zhèn)到生活方式開放前衛(wèi)的大都市,必定會在他們心里激起無數波瀾,產生不少內心的沖突矛盾,面對如此巨大的反差,行為上很可能無所適從、躁動不安。這時如果沒有適當的心理輔導與咨詢工作,大學生的浮躁心理容易滋生。四是認識片面恩格斯說過:“我們只能在我們時找的條件下去認識,而且這些條件達到什么程度,我們才能認識到什么程度青年大學生在對社會、人生、事業(yè)、愛情的認識上肯定存在不成熟、不完善之處,有的人在爭取學業(yè)與愛情成功時,很容易滋生求快、求急心理,而忽視條件的制約和大局的利益。認識的片面加上急于求成的行為、極易誘發(fā)人們產生偏執(zhí)、沖動、盲目性,變得頭腦發(fā)熱、心浮氣躁。(三)躁心理的主要措施作為一種民族心態(tài)來說,浮躁是中國變革這一特定歷史的一種精神現象。作為一種心理現象來說,浮躁的內核是人的樸素的、本能的生命沖動和物質欲望,浮躁的深層特點,是重外延輕內涵,重數量輕質量,重表面輕實際,重短期輕長遠,形式主義以至弄虛作假通過它而擴大市場。它與艱苦創(chuàng)業(yè)、腳踏實地、公平競爭是相對立的。浮躁使人失去對自我的準確定位,使人隨波逐、盲目行動,對個人和集體都極為有害,必須想方設法減少和消除這一不健康的心理:一要能知己知彼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比較中堅力量人,更好地認清自己,找準自己的位置,明確自己的方向,揚長避免短,做自己能做的事,做自己該做的事。努力結自己之網,不徒羨他人之魚。這樣,心理失衡現象就會大大減少,也就不會產生那些心神不寧、無所適從的感覺。二要有務實精神對待人生和事業(yè),既要有長遠目標,更要注意腳踏實地,務實是開拓的基礎,務實是創(chuàng)新的源泉。人生非一朝一夕,應當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穩(wěn)步沉著地向前推進?;ㄈC腳只能虛張聲勢,形式主義更無補于事。吸有務實,急躁冒失的行為才會減少以至消失。三要樹立正確觀念不能崇尚個人主義、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遇事善于思考,從現實出發(fā),以平常冷靜的心態(tài)思考喧鬧一時之事。不為量尚所迷惑,不為潮流所左右?!暗匆悦髦荆瑢庫o以致遠”,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道路就在自己腳下,既要站得高、看得遠,又要穩(wěn)得住、做得細。三、大學生狂妄自大心理狂妄自大,根據《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指的是極端的自高自大,通俗地說,就是對自己給予過高的評價,對他人給予過低的評價,甚至不把他人放在眼里。剛進校的大學生,以前不是成績優(yōu)秀,就是容貌絕倫、能力出眾,總有一方面超出眾人,具備驕傲的資本。由于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楊,生活在同學們羨慕的眼光中,所以他們有著強烈的越感。他們從千軍萬馬中沖殺出來,走過了獨木橋,不管是一帆風順,還是幾經挫折,最終還是跨入了夢想已久的大學校園。他們成了勝利者,有一種成功者的自豪,自認為是天之驕子,把自己看得非常了不起,目中無人,以為“天下只有我最厲害”不把別人放在眼里。這樣很容易形成狂妄自大心理。他們口出狂言,自比屁采;神情傲慢,無一人能入其眼;行為乖張,與人難以相處。從心理學上來看,狂妄自大是自我意識的膨脹、擴大,屬于一種消極的自我意識。(-)大學生狂妄自大心理的表現1、過高的自我評價自我評價是自我意識的核心。自我評價就是在自我感覺、自我分析的基礎上以理想檢查自我,從身體、行為、心理、個性品質以及它們與客觀世界的關系等方面進行評估。擁有過高自我評價心理的大學生有著強烈的優(yōu)越感,過于自信。他們高估自我,對自己的肯定評價往往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拿放大鏡看自己的長處,甚至把缺點也視為長處,拿顯微鏡看他人的短處,把別人的細微的短處找出來.他們的人際交往心態(tài)是“我好、你不好”、“我行、你不行”。他們容易產生盲目樂觀情緒,自以為是,不易處理好人際關系;而且由過高評價自己而滋生驕傲,對自己提出過高要求,承擔無法完成任務、義務而導致失敗。他們沒有認識到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正是因為對自己的記估才導致對別人的低估。從這里,我們一方面能強烈地體察自我,另一方面理智又常常讓位于情緒;一方面能夠在自我評價中注重因果聯系、“邏輯”發(fā)生矛盾。.過強的自尊心自尊心是大學生自我意識發(fā)展的主要表現。它是要求尊重自己的言行和人格,維護一定的榮譽和社會地位的一種自我意識傾向。自尊心是每個具有獨立意識的人所必須的,也上非常必要的,但如果過度了就不好了。任何事物都是“物極必反”。過強的自尊心實際上是和驕傲、自大等腰三角形聯系在一起的。他們缺乏自我批評,聽不進也不允許別人批評,以自我為中心,唯我獨尊。他們避諱或否認自己的缺陷,缺乏自知能力,不能與人和諧相處,容易失敗,也容易受傷害。而且根據心理學的研究,過強的自尊心的背后實際隱藏著過強的自卑感。那些自尊心越外顯、越強烈的人往往是極度自卑的人。人心理很自卑時,反而主生自我夸大和妄想,相信自己樣樣都比人好。自尊心、自卑感過強都會影響大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和人格成熟。.過度的自我中心大學生強烈過度關注自我,往往喜歡從自我的角度、標準去認識、重視自我,貶抑他人傾向。抬高自己,踩低他人。不能設身處地地進行客觀思考,他們往往以同學的導師或領袖身份出現,頤指氣使、盛氣凌人,處事總認為自己對、別人錯,喜歡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他們不易贏得別人的好感和信任,人際關系不和諧,行為做事難得到他人幫助,易遭挫折。.過分的獨立意識大學生自我意識到發(fā)展最顯著的標志之一是獨立意識過頭,便會走向極端。很多大學生把獨立理解成“萬事不求人”,不需要別人的幫助。其結果是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困難挫折,只能自食苦果。獨立并不意味著獨來獨往、我行我素和無視社會規(guī)范,而是每時在感情上、行為上個體能對自己負全部的責任。(-)大學生狂妄自大心理的誘因大學生從小成績優(yōu)秀,表現突出,或者是某一方面比別人強,所以受到的表揚非常多,從小生活在榮譽光環(huán)之中,逐漸養(yǎng)成了把自己評價很高的心理習慣,這種心理形成定勢以后,使他們看問題、行事都深深地受到了影響。自覺或不自覺地用這種眼光來觀察世界、為人處世,因而造成狂妄自大心理。第二是社會期望程度過高。近些年來,社會上對大學生過分地寬容過分遷就,使他們在家中成了“重點保護對象二社會給予的高期望逐漸讓他們感到自己高人一等這樣不自覺地習慣以自我為中心去看侍周圍的一切。第三是自我意識出現了偏差。大學生的年齡一般處在18、23歲,這個時期,他們自我意識的發(fā)展水平尚處在自我探索期自我完善期。自我意識發(fā)展出現了主觀性、片面性。過去由于他我意識占主導地位,評價往往以社會標準來加以衡量,現在大學生發(fā)現了自我世界以后,就對他我意識來了個大否定??隙ㄗ晕沂侵袑W生心理發(fā)展的進步,然而。在肯定自我的同時,他我成了犧牲品。這種自我的肯定和他我的否定很容易使大學生在考慮問題時以自我為中心,這就必然帶來思想上的主觀性和片面性。而且,由于生理、心理的發(fā)展,自我意識出現了分化,本體我與客體我產生了矛盾,理想自我現現實自我發(fā)生了對立。這種自我是為自己塑造一個超現實自我的價值客體,這個超現實自我是為自己塑稱為“超我二但有些大學生的理想自我不僅僅是希望自己能夠達到的自我,而且是以為自己能夠或者已經達到了的自我。這樣,他們會對現實自我視而不見,用理想自我直接代替實自我,即用超我代替現實自我。因而有的學生考上了大學便認為自己就已經是人才了,而現實中的大學生究竟怎樣呢?具有較高的科學知識是他們的顯著優(yōu)勢。但一般來說,他們的社會化程度較低,在思想上往往表現出不成熟和幼稚,在政治上缺乏堅定的信念,在能力上表現為理論水平高但動手能力差。(三)大在學生狂妄自大心理的危險害及影響狂妄自大心理對大學生有著嚴重的危害.對現實自我的認識和評價過高,虛假的理想自我占優(yōu)勢,認為理想自我的實現輕而易舉,于是理想自我和現實自我達到虛偽統(tǒng)一.他們常以幻想的我'理想的人代替真實的人,帶有白日夢的特點.在自不量力的情況下,個人所追求的學業(yè)、事業(yè)、友誼、愛情都因自己的主觀條件遠遜于客觀條件,故而失敗的幾率大。而他們盲目自尊、愛幕虛榮、心理防衛(wèi)意識強,極容易產生心理變態(tài)和行為障礙,出現偏執(zhí)狂人格障礙,個別學生還可能用違法犯罪的手段來謀求自我意識的統(tǒng)一??梢?,心理健康對大學生成才具有重要意義。大學習上,因為他們自視甚高,聽不進別人的話,不能虛心接受老師的建議,有的學生甚至對于導師們的理論、意見不屑一顧,認為自己比老師強。自認為老師的學識水平比不過自己,從老師那兒學不到什么東西,這樣勢必會浪費大學四年潛心學習、虛心求教的好時光。在人際關系上,肯有狂妄心理的人由于多以自我這中心,過分地苛求別人,對他人的言行挑剔、猜測,缺乏理解、尊重、同情,常諷刺挖苦傷害別人。有些學生互不示弱,互不忍讓而發(fā)生沖突,甚至采取報復措施,造成心理上的傷害,這種個性難以為他人接受,造成人際關系不協(xié)調;還有的表現為我行我素,從不現別人溝通,造成心理不愉快。從以上的分析中我們可看到,狂妄自大心理是大學生自我意識發(fā)展過程中出現的失誤、偏離、缺陷,是其心理還不成熟的表現,這是由其身心發(fā)展狀況和成長背景決定的。是這個年齡階段的特征,困此也是可以調整的。(四)怎樣克服狂妄自大心理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健全的自我意識。自我意識對一個人的知、情、意有重大影響,它在人格形成和人格結構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健全的自我意識是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也是心理健康的有效保障。一個人的自我意識到是否健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觀察:.人意識健全的人,應該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有自如之明的人,即知道自己的優(yōu)勢離異知道自己的劣勢,能正確評價自我和發(fā)展自我。.自我意識健全的人,應該是自我認識到、自我體驗、自我監(jiān)控協(xié)調一致的人。.自我意識健全的人,應該是積極自我肯定的、獨立的并現外界保持協(xié)調一致的人。.自我意識健全的人,應該是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統(tǒng)一的人,有積極的目標意識和內省意識,積極進取、奮斗永無止境的人逆造成健全的自我意識到的途徑是:.正確地認識自我大學生由于生活環(huán)境較為簡單,生活經歷不足,不知天外有末節(jié)人外有人,對自己取得的一點成績沾沾自喜,缺乏正確的自知,滋生狂妄心理.要培養(yǎng)自己正確的認識就是要形成對自己人格的正確的整體評價:在智力、能力、興趣、愛好、氣質、性格等方面對自己做出恰當的估計和分析,防止出現高估自我的現象。這樣就會對自己現有的心理水平和所具備的各種條件,如目前的生活戊理狀況,自己的個性、自己的特長,自己的的智能水平等,有比較清醒的認識到,對自己所希望達到的境地有恰當的追求,從而形成正確的“現實自我”和“理想自我”的觀念,可以避免超自我現象的產生,防止自我意識的畸形發(fā)展。.有效地控制自我自我控制是人主動定向地改變心理品質、特征及行為的心理過程,是大學生健全自我意識到、完美自我的根本途徑。意大利著名的皮衣商安東尼?迪比奧同美國《時代》周刊記者談到自己的成功經驗時,不無感慨地說:“其實,我并不是一個天生的成功者。許多人一一從我還是一外孩子起直到現在,兇們都比我更聰明、更有才華。我唯一比他們強的只不定期是我更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緒罷了。我很冷靜,從不為那些情緒化的事情浪費時間和精力一我的意思是說,我享受不起那種感傷”。在追求成功的路上,很多人并不缺乏控制注意力的意識和能力,故而與成功失之交臂。.積極地反省自己荀子日:“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敝赋隽朔词∽约旱闹匾?。通過自己的反省來評價自己的行為,用外部的指點和自我反省形成“理想自我”,并借此調控現實自我,用客觀的批判的眼光去審視自己,評價自己,日復一日,必定能夠成效。.不斷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對大學生而言,塑造自我、實現自己是其終生的目標。因此,加強自我修養(yǎng)是大學生的重要課題。大學生都有很高的的抱負和遠大的理想,狂妄自大的人更是如此。引導他們向這方面發(fā)展,一定能使他們克服狹隘的自私自利心理。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是一個“新我”形成的課程,從“小我”走向“大我”,珍惜已有的自我,追求更好更高的自我。四、大學生消極崇拜心理崇拜心理,作為一種特定的文化現象,從原始的圖騰崇拜、生殖器崇拜到高科技時代的網絡崇拜,已經延綿了幾千年的歷史。各種崇拜心理因文化、歷史時期、價值取向的不同而呈現不同特點。在當今社會,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人群,其崇拜心理亦有其鮮明特征:如崇拜對象的多樣性、崇拜心理過程的輕率性與短暫性等。從社會評價的角度來看,大學生的崇拜心理亦有積極崇拜心理與消極崇拜心理之分。積極與消極的界定,可以從主體行為的動因、過程、結果與社會評價來加以區(qū)分。此外,積極與消極的界定,還因評價主體的價值取向、意識形態(tài)、評價標準與評價角度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同一事物往往可以同時具有積極與消極兩個方面。本文對大學生消極崇拜心理的定義,是指從某種崇拜心理出發(fā)的個體行為可能或已經阻礙了個體正常發(fā)展,同時社會評價對這種崇拜心理持否定態(tài)度。大學生消極崇拜心理多種多樣,本文擬以上文對大學生消極崇拜心理的界定為基礎,初步探討大學生中常見的,金錢崇拜心理、偶像崇拜心理、權威崇拜心理、網絡崇拜心理消極方面及形成原因。(一)大學生消極崇拜心理的表現作為大學生這一特定的青春期群體,一方面他們具胯天之驕子的自豪與自傲。另一方面他們處于成長發(fā)肓期,具有盲從與幼稚的心理。表現在對金錢、偶像、權威、網絡等的崇拜難以把握尺度,帶來對其身心成長的負面影響。.金錢崇拜心理沒有人懷疑21世紀上一個以時尚為導向的時代。對時尚和物質的追求幾乎構成了相當多的大學生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持續(xù)動力。從手機到腳下的名牌運動鞋,從鋪張的生日晚會到對生活用品毫無意義的攀比,導致部分大學生對金錢盲目的崇拜心理,表現一切皆以金錢或能否得到物質利益為出發(fā)點,而忽略對自身美好品德的塑造。對金錢的盲目崇拜心理扭曲了大學生健康的人生觀,由此而來的是荒廢學業(yè)去賺錢、無視校紀去做替考“槍手”、甚至出現女大學生傍大款的現象,使寧靜的象牙塔不再是一方凈土。.像崇拜心理大學生崇拜的偶像很多,既有影視明星,也有歷史偉大人、專家、學者等。偶像崇拜是一種比較盲目的、非理性的崇拜心理。一個崇拜偶像的人通常會全盤接受偶像的一切特點。其消極方面表現在:有些大學生生以影視明星為偶像而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許多同學因為耗費太多精力去做崇拜偶像的事。結果影響了自己的學業(yè),甚至有些大學生看了偶像的表面風光,認為即使不讀書求學也可以有驕人的成就,因而無心向學。有些崇拜者刻意去模仿偶像的衣著、行為,結果失去了自我;有些大學生則以偶像為奮斗目標,但以他們的年紀還未能決定將來走的路是什么,故可能被偶像的影子蒙蔽了自己的目光,到頭來作繭自縛走了冤枉路;又有些大學生崇拜偶像是基于自己不能做到偶像所做的事,于是以偶像崇拜作為一種補償,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心理。.權威崇拜心理對權威的崇拜是人一種心理傾向。卡耐基曾把人的本能列為18種傾向,對權威的遵從與崇拜即其中之一。對大學生來說,其對權威崇拜心理的消極方面表現在于從崇拜權威走向迷信權威。此種心理,從各高校大學生選擇考研輔導班、英語培訓班的行為便可見一斑,他們選擇的準則是:是否有名師授課,其他則無所謂。他們認為只要有名師,一切都會迎刃而解。另外,人類對科學的認識正是建立在不停地探索未來知世界,不停地挑戰(zhàn)權威的基礎上。對權威的盲目崇拜心理不利于大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這種心理如果形成定勢,對大學生走入社會后的了展尤其有害,他們往往會事事循規(guī)蹈矩,在事業(yè)、科研上難有突破,從整體和長遠的角度看,不利于社會的發(fā)展。.網絡崇拜心理科學的飛速發(fā)展,尤其是電腦網絡的普及和發(fā)展使現代人的生活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作為當代大學生,更是這種變化的直接體驗者。網絡可以使你足不出戶而得到你所想要的有關信息和知識。網絡是一個沒有國界的世界,各種不同的文化形態(tài)、思想觀念在這里匯集交織。因此許多大學生對電腦網絡產生狂熱的崇拜心理,甚至暗戀網絡,終日與電腦屏幕對話交流,把自己孤立于小小的角落。由于長期處于孤立的環(huán)境,嚴重缺乏與他人在現實生活中的語言交流,語言表達能力逐漸下降;同時,應用鍵盤與電腦交流削弱他們的書寫技能;更可怕的是,整天把時間耗在電腦上,失去了人的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另外,在網上接受到的基本上是西方國家的文化價值觀和生活方式,而這些與他們現實生活中所接受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道德。這種異化思潮的形成將使中國大學生迷失自己的前途與方向。(-)大學生消極崇拜心理的誘因探究大學生消極崇拜心理的產生根源,固然可以從大學生的心理特征來加以思考:如心理的不穩(wěn)定性、情緒的沖動性和易波動性、價值觀的定位不當,難以擺脫外界的壓力等等。從理論上說,內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外因要通過內因起作用。對于內因,我國學者已做了深入的探討,并運用于教肓實踐,取處了豐碩的成果。然而我們也能看到,隨著時代和科技的飛速發(fā)展,物質生活的日益豐富,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日益重要。因此,對外因的探討也應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從歷史發(fā)展看大學生消極心理崇拜人類社會從早期茹毛飲血到現在鼠標輕輕一點能周游世界,在這個信息與技術爆炸的時代,物質生活空前豐富,各種光怪陸離的現象也空前多元化。崇拜既是一種文化現象,也是一種社會現象,是社會能夠和諧運行的基礎之一。對大學生來說,物質生活的多元化意味著為大學生消極怠工崇拜心理提供基礎和條件,也決定了大學生消極崇拜心理產生的必然性、多樣性和豐富性。很難想象在一個計算機沒有普及的國家,該國的大學生會產生普遍的網絡崇拜,也同樣很難想象在一個影視資訊不夠發(fā)達的地區(qū)會有追星現象。.從目前社會環(huán)境看大學生消極怠工崇拜心理首先,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中難免出現的某些負面因素的影響,大學生逐漸產生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想。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建立,我國社會生產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同時出潛在地刺激了大學生對金錢的崇拜和對物質的追求。有些大學生互相攀比、追求名牌、比吃穿玩樂、比排場、講瀟灑,在生活中逐步淡化了文明禮儀、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等傳統(tǒng)美德。其次,社會上出現的一些精神垃圾嚴重影響大學生健康人生觀的建立。在物質利益的驅動下,有些單位和個人置倫理、道德、社會責任于不顧,將宣傳封建迷信、宣揚犯罪及渲染暴力、色情、恐怖的書刊、圖片、影視推向市場,對大學生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加外,社會腐敗現象也對大學生產生了不良反應,在他們的頭腦里逐步形成唯利是圖、權力至上等意識,使他們的崇拜心理產生異化和扭曲。再次,流行文化對大學生崇拜心理的影響也不容忽視。追星族、新新人類就是流行文化的典型代表。流行文化的共同特點就是商業(yè)氣息濃。商人多用偶像來宣傳商品,而商業(yè)化的大眾傳媒機構(包括電臺、電視臺、報刊、唱片公司、電影公司等)則為了推銷其商品而不斷塑造偶像。他們的手法不外是制造“城市話題”、著重包裝、就著偶像的形貌特點或商品的需要,利用他們的言談舉止、衣著打扮、性情身世大做文章,吸引大眾,推銷商品。這種急功近利、只重表面不取實質的文化現象,無論是對大學生的人格培養(yǎng)、崇拜心理,還是自我定位都有消極影響。最后,學校教育還存在一定的缺漏。教育是一種塑造人的手段,是唯一一種能夠對大學生廣泛使用、阻力較小、影響深遠的手段。但目前中國高等教育在引進西方教育理論的同時,未能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很好地結合,在市場經濟中仍涂抹了濃厚的流行文化的色彩??傊髮W生消極崇拜心理的產生既有個人因素,又有社會因素。就大學生崇拜心理來說,既有積極方面,又有消極方面。如何揚長避短,則是社會、教育本身所應思考的問題。五、學生悲觀心理大學生是時代的幸遠兒、青年中的佼佼者,他們大多意氣風發(fā)、躊躇滿志,人們很難將他們的與悲觀聯系起來,而實際上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存著落不同程度的悲觀心理。筆者曾對某師范大學一年級和四年級的部分文理科大學生進行了一次調查,調查中發(fā)現,有職有50%的學生不同程度存在著悲觀心下載。在日常生活中悲觀一詞是心灰意冷、意志消沉意思,是自卑、挫折心理等諸多不良心理的復合體。它是指一個從事有目的的活動,由于受到阻礙或干擾,致使個人動機無法實現,個人需要不能滿足時而產生和氣妥、絕望的情緒,是一種社會心理。這種情緒如果得不到消除,長期限結于心,便會對人的行為、思維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有哲人說:“在許多使我們煩惱的主義中,唯一能扼殺我們靈魂的是悲觀主義。“悲觀是腐蝕劑,它侵蝕我們的靈魂,消磨我們的斗志,扼殺我們的創(chuàng)見,它常使我們與成功隔海相望而遙不可及。當代大學生正處在社會急劇變化的年代,又恰逢身心亢奮、思想動蕩的時期限,他們面臨著認同的危機、環(huán)境的適應、學業(yè)的競爭、能力的挑戰(zhàn)、人際關系的困惑、戀愛的選擇、職業(yè)的選擇等全方位的心理適應問題。一旦他們不能正確認識自我,不能成為情緒的主人,在失敗挫折面前便容易成為悲觀主義的俘虜,因此,關注、消解大學生的悲觀心理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大學生健康成才的心理保證。(-)大學生悲觀心理的具體表現.身體意象方面隨著青年身體結構和機能的變化,身體意象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越來越高。所謂身體意象即對自己及機能所能描繪的意象。譬如:感到自己身材矮小,就有矮小這種意象,如果不能接受這種意象,就會產生強烈的自我否定,誘出自卑心理。大學生一般處在18、23歲年齡階段,正值戀愛、擇偶的時期,加上受“郎才女貌”的傳統(tǒng)觀念和世俗偏見影響,男生特別重視自己的身高,女生更加半注自己的容貌,一些自認為較矮的男生往往避免與高個子在一起……在許多場合下都不想出頭露面。不滿意自己容貌的女生總希望自己再漂亮些,一女直言不諱:“我每天照鏡子的第一個念頭便是我能再漂亮一點就好了”。如果一個我過分注重身體意象的反應是負面的并且終生難以消解,那么他就變得自卑頹喪。.能力方面考入大學的學生,昔日都是學校的優(yōu)等生,他們在中學里曾輝煌一時,常作為別人學習的榜樣,接受著來自家庭、學校、社會的稱贊以及同學的羨慕。而在人才濟濟的大學校園里,一方面,他們那種鶴立雞群的優(yōu)越感逐漸消失,在生活中在學習上都不得不接受平凡和失敗。不管面對哪一種失敗,他們都會茫然,進而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相對中學而言,大學校園對學生的評價也逐漸由單一走向多元,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要求大學生擁有除學習之外的諸葛亮多技能。中學階段那種“兩耳產聞窗外事”式的苦讀及“惟分為上,升學第一”的價值追求讓許多大學生擁有除成績之外再無專長,面對別人的一筆好字、一手好畫以及別人的能歌善舞,他們往往會覺得自己無能。而這些能力又非一日所能獲得,而且需要發(fā)展的具體項目太多,若時間安排不當,方向不一,必會導致勞而無功,最終萌生放棄的念頭。當懷疑自己、不相信自己的心理不斷得到強化時,學生便會產生厭倦,產生玩世不恭、得過且過的悲觀心理。.未來展望方面一般說來,青年時期是夢想最豐富的時期,然而在調查中卻有近25%的人感到人生路太難,前途渺茫,對自己能力的悲觀認識到使他們覺得未來是自己無法控制和設計的。這一點在文科生身上表現得更為明顯。當今社會是一個崇尚科學、講求實用的社會,尤其是在經濟不夠發(fā)達的中國,在理工科學生求職、職業(yè)待遇方面形勢一片大好時(校園里便有一個文科研究生不如一個理科本科生的說法),文科生面臨的形勢嚴峻得多,故許多文科生對自己的專業(yè)喪失了信心,恨自己“投錯了胎二讀完大學找一份舒適的、待遇豐厚的工作是多數人的最在愿望,理想的幻滅使他們失去了對將來的期待,于是便產生即使努力也不能取得成果的無助感,于是,終日工資無心學習,情緒低落。.人際交往方面中學生、大學新生常用理想人格上的“童貞”目光,用文本式的道德準則去看待人與人的交往,這種理想化的交往觀實是有一段距離的。大學校園畢竟不是真空地帶,隨著交往圈子不斷擴大,他們看到了人際交往功利、虛偽的一面,尤其是看到這些瑕斑在象牙塔內、在自己信賴的同學或老師身上顯露出來,這就會引發(fā)他們的對人際交往的幻滅感,于是他們在以偏概念全的偏激思維下滋生人不過如此的悲觀情緒。對人世的失望使他們的開始以冷漠的眼光審視世界,道德意識也日漸麻木。另一方面,大學生男女交往也多起來。一些人開始戀愛,有戀愛就有失戀,這是一個辯證的自然法則。多數失戀者能正確對待和處理好這種挫折,愉快走向新生活,然而也有一些失戀者長期不能排除這種強烈的失意情緒,失去理智產生報復心理,造成破壞性結局,或從此嫉俗厭世,懷疑一切,看什么都不順眼,從而玩世不恭,視人生如游戲,或從此心灰意冷,把自己閉鎖起來,甚至走上自殺的道路。(二)悲觀心理產生的原因首先是自我意識分化的結果。所謂自我意識的分化,就是把自我分成理想的我和現實的我兩個部分。一般說來,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和自我期望是比較高的,然而,由于自我意識的分化,就很可能出現自我的矛盾,調查表明,大學生的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的一致性系數比商中生、成年人都低。理想的自我畢竟不同于現實的自我,所以當兩者發(fā)生矛盾時,一部分學生心理就會動搖,就會不滿目前的地位而產生消極的自我意識到,覺得自己無能,不能達到理想的自我,或者認為自己將來所處的志位(如教師)不合乎他的自我理想而影響才能發(fā)揮。加上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如拜金主義、讀書無用論等)影響,進而導致部分學生產生沮喪、失望心理。其欠是自我評價不當的結果。自我評價是人對自身條件、素質、才能等方面的一種判斷,自我評價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個人在學習、生活奮斗中的信心。大學校園競爭激烈,無論是學業(yè),還是擇業(yè)或戀愛,挫折與失敗總是不期而來。面對一次又一次的不如人意甚至打擊,有的昂首闖過去了,而一些心理承受力差的同學則陷于惶恐然之中。長久的焦慮抑郁使他們將別人的楊功歸因于運氣好或有著自己可望而不可及的能力,將自己的失敗歸結為自己的無能或缺陷,從而產生強烈的與喪失信心相聯系的情緒體驗,形成“結果不可控制,未來夫法期待”一旦如此,人對往后的學習就會失去信心。最生是認知不合理的結果。不合理的認知有三個特征:第一,絕對化的要求。以自己的意愿為出發(fā)點,對事物有必定發(fā)生或必定不發(fā)生的信心,如“我愛莫能助她,她也應該用同樣的愛來回報我二這類觀念不合理是因為沒有認識到事物的發(fā)展不是以人的主觀愿望為轉移的。第二,過分概括化。這是一種以遍概全的思維方式,這種認知對人對己都是不利的,見到別人的缺點就無視其優(yōu)點的存在,看到生活的陰暗面就忘了普照的陽光。第三,過分焦慮。對事情的可能后果作出非??膳路浅T愀馍踔潦且环N災難性的預計,如果一個人堅持這樣的觀念,那他遇到意料之外的打擊時便會陷入極度不良的負面情緒體驗中去??梢姡魏我环N形式的不合理認知都是由于邏輯決斷上的錯誤,這種錯誤會造成思維紊亂,對人對己作出不合理的推斷,并用自我貶低和自我責備的手段去解釋一切事情,從而導致情緒困擾。困擾得不到解決時,失望、厭卷心理便隨之產生了。(三)消除悲觀心理的教育對策.加強人生觀教育,引導學生樹立起遠大的理想與目標大學生正處在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而人生觀的性質和水平直接影響著大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他們對未來有著美好的憧憬和執(zhí)著的追求,但他們中的一部分人由于缺乏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變幻莫測的復雜事物面前是非不分,良莠不辯,往往在單向線性思維兩極中搖擺不定,一旦遇到挫折或遭受厄運,就消沉悲切,不求抗爭,深陷于孤獨惆悵之中而不能自拔。因此,教育工作者應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在他們舉步踏上崎嶇坎坷之路時,給予扶助與引導,提高他們對挫折的承受力,并使他們清醒地認識到:挫折是生活的挑戰(zhàn),是成功的機遇,在挫折面前不能氣餒,要開拓進取、自強不息,有理想、有奮斗目標、有信心、有堅強的毅力,只有用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統(tǒng)貫一生,生命才有意義。2o視專業(yè)教育,優(yōu)化大學生的需要結構由于客觀困素的影響巖石學生的需李結構與學校培養(yǎng)目標要求往往有一定的距離,而大學生往往又不能正確認識到自己的專業(yè),因此,要結合當代大學生的期待和選擇,對其進行思想教育,引導他們自覺地把社會需要內化為自身的主導性需要,并逐步縮小自守目標與培養(yǎng)目標的差距。通過專業(yè)思想教職工育,學生認識到所學專業(yè)是社會的需要,同時,教育工作者還要向學生進行專業(yè)優(yōu)勢和前途的教育,使學生學一行,愛一行,努力成為本專業(yè)的專家和內行。專業(yè)思想教育可激請本專業(yè)對口的專家、威望高的教師、有作為的校友開設講座,使學生了解自己在社會發(fā)展中的屯、地位、作用,了解本學科的發(fā)展前景,激勵他們熱愛專業(yè),從根本上使學生增加學習動力和提高學習自覺性,從而增強心理適應能力。3O廣乏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和校園文化活動,促進學生自我意識的健康發(fā)展單一的校園行活方式使大學生執(zhí)勤少有參與社會、體驗與實人生的機會,因而造成自我意識發(fā)展過程理想現現實嚴重脫節(jié)的后果。然而,大學生心智的健康發(fā)展又不能在畢業(yè)持到社會上去完成,這就要求大學生在校期間能有適應社會的機會和空間。社會服務、社會調查及校園文體活動的開展為大學生重塑自我、重新認識自我創(chuàng)造成了良好的條件。在實踐活動中,他們看待社會的角度發(fā)生了變化,自覺地對那種以偏概全的認知觀予以修正,使自己的思想觀點更加切合實際。在實踐活動中,他們看到了自己的價值與能力,體驗了與人相處的幸福,他們的自信心與勇氣。大學生個人也應自覺投入到各項活動中去,提高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為自我實現、健康成才打下良好心理基礎。4.第二節(jié)后進大學生心理“后進”,《與代漢語詞典》解釋為:“(1)學識或資歷較淺的人。(2)進步比較慢、水平比較低的人或集體。”那么,什么是后進生呢?在心理學上,應理解為:在智能或品格的培養(yǎng)和獲得方面遇到困難或障礙,未能達到標準、合乎基本要求的學生。前提是承認學生本性如此。隨著大學環(huán)境的改變、課程的增多、任務的加重,一部分學生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這些學生不但沒有及時克服遇到的困難,反而在學習上、思想上出現了滑坡,成為學生中的后進層。這大都是由于心理錯位而形成的智能品格方面的差異,由于差異在一定條件下擴大了,又未能在外界幫助和影響下及時得到糾正,日積月累,導致能力得不到正常發(fā)揮,意志得不到適度錘煉,行為得不到及時規(guī)范,品格得不到陶冶,于是漸成痼疾,位列后進。5.大學生同任何集體里的人一樣,有先進與后進之分。后進學生,人數雖少,影響卻大,往往是高等院校里一個不安定的因素。認真研究后進學生的個性心理反應及疏導方法,對于預防各種問題的發(fā)生、穩(wěn)定高校安定團結的局面、圓滿實現我國高等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一、后進學生心理反應的特點與表現這里說的后進學生,是指那些政治思想、道德品質、專業(yè)學習諸方面表現都較差的學生。具體說來,他們的心理反應有如下特點:.一是政治思想素質不高。他們一般都存在著許多模糊認識,諸如“東方不如西方”、“中國還是實行多黨制好”等等。因此,他們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要么漠不關心,要么怪話連篇;他們對改革的信心不足,甚至喪失信心;他們對社會挑剔的多,發(fā)牢騷的多。.二是道德品質修養(yǎng)欠缺。在他們的身上很難體現出大學生應有的品質,甚至連起碼的社會公德都沒有。他們常常滿口痞話臟話,不堪入耳;常常無端滋事,拳頭相向;有的參與賭博,有的戀愛越軌。.三是專業(yè)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對于學習,他們普遍表現得很懶散、馬虎、不認真。有的沉醉于撲克、象棋里,有的陶醉于戀愛中,有的消磨于游山玩水上。因此,他們的學習成績一般在及格線上下浮動,甚至出現幾門不及格的情況。.后進學生由于各方面表現都較差,所以經常發(fā)生強烈的、消極的心理反應。一般地說,其消極心理反應主要表現在如下一些方面:1、自我解嘲的心理考上大學,可能曾是他們唯一的追求。那時,他們能頑強拼搏,自強不息??忌洗髮W后,他們自認為進了“保險箱”,有了“鐵飯碗”,于是就產生了一種既不想考研究生、又不想成大器、只要過得去就行了的思想,再也沒有具體的追求目標了,對什么都無所謂。這樣,他們自然地遇到了最難堪的問題一什么都落在別人的后面,甚至有幾門專業(yè)課要補考。這對于中學時代名列前茅,習慣了老師和家長的夸獎、同學的稱贊、同齡人的羨慕的人來說,自尊心受到極大的挫傷。然而,大學生的自尊心都是特別強的呀,誰不想方設法保護自己的自尊心呢?在這種無法逃避現實的情況下,他們只好尋求在其他的情境中滿足自己心理上的需要,于是找老鄉(xiāng)、打牌、游山玩水,甚至在同學中拉幫結伙,搞“哥們義氣”,進行非組織活動等等,用玩來刺激自己,用“60分萬歲”來安慰自己,沉醉于自我解嘲之中。2、充滿矛盾的心理自我解嘲,固可稱快一時,但身處現實,終究不能否認現實的存在。無法進擺脫落后的局面,他們的心理沖突也就愈來愈嚴重。表面上看起來,他們似乎做什么事情,發(fā)表不滿現實的言論,甚至鬧起學潮,都是無所謂的。其實,他們的內心深處是充滿矛盾的,是感到無限痛苦的。如同美國心理學家埃里克森說到一個打算戒煙的人充滿著思想矛盾那樣,“他的'本我和'超我'之間發(fā)生內部矛盾時,會明顯地表現出心煩意亂和易怒二例如有個后進生,曾在一段時間里經常同社會上的“哥兒們”賭博。了解他底細的同學勸他不要去賭了,他表面上裝著若無其事:“去賭,又怎樣?只是給我一個處分吧?!睂嶋H上,他的內心是矛盾的、焦躁的、痛苦的。有天夜里,他賭博回來躺在床上哀聲嘆氣,同學們問他是不是輸了錢,他回答說:“我沒有輸過錢??扇兆舆@么一天天過去,我將怎么辦啊?我就是這么沒有用,不能控制自己!”這正是后進學生矛盾心理的真實寫照。3、很強的逆反心理由于青年心理、生理機制提供的一般條件和青年心理發(fā)展的特殊性,又由于社會各方面的影響和思想教育工作本身的缺陷,更由于十年內亂假、大、空的那一套曾欺騙和傷害了青年一代的心,所以,青年大學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種逆反心理。后進學生因為對消極情感體驗得多而更具有敏感性,更易產生抵觸情緒。而激烈的抵觸情緒既是逆反心理的穩(wěn)定因素,又是它的啟動器,所以,后進學生的逆反心理比一般學生更為強烈。他們往往像條件反射一樣地對政治運動、思想教育抱有一種神經質的偏見,如有的學生寧愿花一角錢去醫(yī)務室,看一次當然是沒有病的病,以逃避政治學習;他們常常發(fā)表一些與輿論相反的意見,如人們都說改革給我國帶來了一派生機,可他們硬說改革是怎樣的不行;他們對來自老師、同學的教育和幫助總有一種內在的反感和“抗藥性”,即使別人言之有理,他們也拒絕接受,如有個三年級的學生經常無故曠課,輔導員找他談話,希望他改正,可他很反感,曠課有增無減,直至受到留校察看的處分才有所醒悟。4、嫉妒心理嫉妒心理的實質是懼怕在事業(yè)和成績上與強者比較,它是一種掩蓋自己的落后與軟弱無能的行為。大學生多是中學時的學習尖子,都曾是同齡人中的強者,其自尊心比一般青年節(jié)強的多。在這新的環(huán)境中,他們發(fā)現別人比自己強,自己各方面都落后了,特別是看到同時進校的同學有的評上了優(yōu)秀學生,有的成為了班上骨干,有的還入了黨,他們在心理上便失去了平衡,感到不安和憤怒:“他怎么能超過我?”由此產生不好的動機和行為:冷嘲熱諷,貶低別人,關鍵時刻還以“部分同學”的名義來封匿名信,必欲拆別人的臺而后快。在某種誘因作用下,這種嫉妒心理發(fā)展到強烈時,就會變成對人進行誹謗、傷害的動機。因此,后進學生往往同周圍同學的關系緊張,同學生干部劃有一條鴻溝。5、淡化心理因為各方面落后,心理上受挫,久而久之,必定導致他們對集體、對各項工作、對各種活動哪怕是有趣味的活動都漠不關心。不僅自己不愿參加,還看不慣別人去參加,很有一點“看破結塵識破天”的味道,對一切都淡化了。正如一個后進學生曾在他的日記中所寫的:”……學校的一切都只不過如此,有什么意思呢?文娛晚會舉行得再多,我也懶得去看;運動場上爭奪得再激烈,反正也與我無緣;你們演講得現富于激情也難激起我的熱情……”6、尋機發(fā)泄的心理后進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和學習中蓄積了一股莫名的不滿情緒,便千方百計尋找機會發(fā)泄,這就構成了他們最易受外界刺激或暗示的心理基礎。所以,他們有的會為在旁人看來是無關緊要的一件小事或一句口角而勃然大怒,往往使人無法理解;有的只要社會上稍有風波,或校園里一有“事件”,就主動的尋找對某種刺激或暗示的反應,以求得在狂亂狀態(tài)中發(fā)泄一下。這時,他們的心理結構立刻陷于失調之中,取代一般是非判斷、善惡評價和性格傾向的是狂熱的言行。在這種言行中,理智被迷亂所取代,似乎他們面前的一切都充滿了敵意,大有摧毀一切之勢,因而動輒投擲爛草席、空酒瓶等什物,并伴之以亂叫。在這種場合下,一切道德規(guī)范、組織紀律,統(tǒng)統(tǒng)被置之于腦后。盡管這些言行沒有目的性,純屬情緒發(fā)泄,且持續(xù)的時間不長,事過境遷就煙消云散了,但這種爆發(fā)性的情緒發(fā)泄會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一定的破壞,很值得我們的注意。這些后進生有些是某一方面差,有些是多方面都不好,即他們不僅學習成績不好,而且思想意識、行為習慣、組織紀律觀念、自覺性、自控力都不行,對學習、對前途都缺乏信心。后進學生通常是集體榮譽的破壞者,同學都討厭害怕他們,不愿和他們親近,即使他們有過勇于改正錯誤的表現,但也常常難以得到重視、信任和鼓勵,他們因而產生了心理對抗;另一方面,一般后進生由于學習成績差,表現不好,經常成為老師批評、家長失望、同學嘲笑的對象。為了表示不滿與反抗,他們在外表上往往表現出傲慢驕橫的樣子,而內心卻又常常低估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總覺得自己處處不如人,對自己缺乏信心。久而久之,形成了強烈的自卑心理和“表里不一”的心理特點。外表對批評滿不在乎,內心卻蘊藏著要求進步的“火種”;外表對人對事漠不關心、不太合群,內心卻渴望友誼、理解、尊重、支持和信任。這們的學生往往是由于心理錯位而導致了自身認知與行為的偏頗,在智能正常的范圍內而表現出超乎常理的行為、舉止。后進生并非沒有優(yōu)點,只不過是缺點多些、突出些,而優(yōu)點、長處常被缺點掩蓋,別人不易發(fā)現。二、后進學生心理形成的原因后進生心理形成的原因很多,涉及家庭因素、學校因素、社會因素等各個方面。同時后進生或多或少具有這樣或那樣的心理矛盾與障礙:一是要求自尊與得不到自尊的矛盾;二是爭強好勝與屢爭屢敗的矛盾;三是火熱的上進心與軟弱的意志力的矛盾。(―)不良風氣的影響一部分學生認為大學畢業(yè)生失業(yè)者舉目皆是,從而產生讀書無用的念頭,認為現在讀書有勁頭,不如人家有“來頭”,一般老百姓的子弟讀不讀大學一個樣;一部分學生想學習,但目的模糊,時好時壞,最終認為學習不學習無所謂,早點出來掙錢比讀書好;一部分學生思想單純,受不良風氣的影響,思想放松,學習懶惰,無所事事,追求高級享受,拉幫結伙,搞小團體。終日吃喝玩樂,有的甚至在網吧、酒吧、卡拉0K廳通宵達旦?!懊篮玫南硎堋鄙钌钗麄?,學?!翱菰锒鴨握{”的生活讓他們感到厭煩。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當然也有家庭教育的失當和學校教育的失誤等原因),真善美、假丑惡的顛倒,是非的混淆使后進生缺乏辨識能力,往往把好事當壞事,把壞事看成好事,片面模仿、追求他們心目中“英雄”的行為、思維方式,從而加速了他們心理品質和人格的變形。(-)個體心理的障礙隨著市場經濟的日臻完善和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日益加快,競爭意識越來越激烈,人際交往紛紜復雜。學生直接或間接接受社會、家庭、學校壓力的影響,心理產生一定的障礙,如注意力的分散、情緒的反常、性格的偏執(zhí)等,甚至出現焦慮癥、抑郁癥、反社會傾向。有的學生長期持續(xù)地處于焦慮之中,產生非理性的害怕與憂慮,整天不是擔心昨日的錯誤,就是擔憂明日可能發(fā)生的問題,以致難以享受生活樂趣,嚴重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有的睡眠過度或失眠,無精打采,容易疲倦,自信心低,對前途失望,做事不能專心、作決定有困難。有反社會性格的學生,不接受社會習慣和學校規(guī)范的約束,隨時任意地做心里想做的事,毫無社會意識,缺乏道德感,崇尚享樂主義而且不切實際,缺乏長遠目標,判斷力差,行為沖動,有時甚至損人利己。(四)進生障礙心理的疏導后進學生在心理上產生上述各種消極反應,出現了心理障礙現象,這是難免的,不足為怪。問題是,我們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勤于觀察,善于分析,捕捉苗頭,及時有效地做好疏導工作,盡量消除他們心理上的消極反應,促使他們化消極為積極,揚起生活的風帆,朝著我們的培養(yǎng)目標健康成長。后進學生障礙心理疏導的內容(五)自卑心理及其疏導自卑,就是自己輕視、小瞧自己,是一種因過多地自我否定而感到自慚形穢的情緒體驗。自卑常常表現為一個人對自己的能力、品質等過低的評價。心理學認為,自卑屬于情緒因素和性格上的一個缺陷,是青年人常有的心理表現。因為人進入青年期后,自我意識發(fā)展得很快,青年人開始獨立地觀察、分析社會。在這個階段,青年人除了評價別人外,也極重視別人對自己的評價,非常關心“我”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和位置。一旦他們發(fā)現自己的弱點,尤其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的某一方面不如別人或遭受到某些挫折后,為維護自己的自尊心,對某些有競爭性的活動,他們就很容易采取“退避三舍”的態(tài)度,顯示出一種自卑傾向。這種保護的結果很可能會使自己的“形象”受損,從而加重自卑感。自卑是后進生性格發(fā)展過程中的一種缺陷,它貶低了自己的能力和品質,同時可能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緒體驗,諸如羞怯、內疚、悲愁、自責等。這些心理往往會影響與同學以及與教師之間的人際關系,從而又反過來加深自卑感。自卑心理極易造成后生自暴自棄,不求上進。心理醫(yī)生認為。自卑是一種消極的不良情緒,是一種消極的心理保護機制。自卑心理較強的人往往會因缺乏自信而表現出不愿與人溝通,終日郁郁寡歡,消極沉悶,甚至會并發(fā)消化不良、失眠等癥狀,最終導致精神分裂。失敗的感覺人人都曾有過,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每個人在生理、容貌、才華、人品、工作、地位、生活等方面都有不如人意之處,如果把這些看得過重,就會導致自卑心理。自卑和自傲一樣,都是不能正確認識、評價自己的表現,往往是思想方法上有偏差,導致評價自己偏離了正確的標準,得出了不恰當的結論。自卑的人其實心理對自己的期望值都是很高的,他們的對照對象總是最好的、最優(yōu)秀的,因而左比右比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以至于喪失了自信心。后進生的自卑心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自己的素質、能力評價過低大學生是在一片先贊揚聲與羨慕的目光下,挺著胸脯走進大學校園的,但是在群英薈萃的大學環(huán)境里,以往的優(yōu)勢不復存在,有些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小小的挫折就認為自己不行;有的因為受文化水平和智力等客觀條件的制約,平時反應慢一點,就認為自己天生愚笨;有的學生因為生理有缺陷,總覺得別人蔑視自己,從而產生自卑心理。二是心理承受能力脆弱一般來說,大學生工作經驗少,生活閱歷淺,承受挫折的能力差。據專家介紹,18~28歲之間屬于心理成熟度落后于生理成熟度的“問題年齡期“。在這期間,年輕人的情緒一般不太穩(wěn)定,當一帆風順時容易過分自信甚至驕傲自滿;遇到挫折時又容易悲觀失望,心灰意冷,把自己看得一無是處,有時連自己“行”的地方也在“不行”的自我暗示中淹沒。有的學生在學習或情感方面受到批評、指責或挫折時,容易形成較強的心理壓力,從而表現為自我輕視、自暴自棄的心理狀態(tài),甚至干脆“破罐子破摔自卑是后進學生心理上的一種暫時失衡,要想打破自卑的枷鎖,關健在于保持他們心理上的失衡。我們要幫助他們:(1)面地、辯證地看待自己的,正確地認識、評價自己的。不僅要如實地看到自己的短處,也要愉如其分地看到自己的長處,切不可因自己的某些不如人之處而看不到自己的如人之處和過人之處,也不能因為自己某方面的能力缺陷或一次失敗而懷疑自己的全部能力。(2)塑造自己堅強的性格,培養(yǎng)自信心。在干一件事之前,首先應有勇氣,堅信自己能干好,但在具體實施時,應考慮可能遇到的困難。這樣即使你失敗了,也會由于事先在心理上做好了準備而不致造成心理上的大起大落,導致心理失調。當遇到某些情況感到信心不足時,不防運用語言暗示:“別人行,我也能行”“別人能成功,我也能成功”,從而增強自己改變現狀的信心。(3)正確地補償自己。為了克服自卑心理,可以進行兩方面的補償:一是以勤補拙。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缺陷,不能背思想包袱,以最大的決心和頑強的毅力去克服這些缺陷。二是揚長避短。當在某方面處于劣勢或面對自己的弱項時,可以通過有意轉移話題或改做別的事情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如可將注意力轉移到自己感興趣的也最能體現自己才能的活動中去,以淡化和縮小弱項在心理上造成的自卑陰影,緩解壓力和緊張。(4)注意自我激勵。自卑的人一般都比較敏感脆弱,因此應當善于自我滿足,知足常樂。在學習上,目標不要定得太高,適宜的目標容易獲得成功,這是對自己一種最好的激勵,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之后,還可以適當調整目標,爭取第二次,第三次成功。多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較大(即使是不顯眼)的事情,以哪怕是微小的成功來增強自己的自信心,體驗成功,在不斷成功的激勵中,不斷增強自信心。同時,在與別人比較時,應該選擇與自己各方面相類似人、事比較,不要拿自己的弱點與別人的優(yōu)點相比。四、嫉妒心理及其疏導嫉妒是針對他人的優(yōu)勢地位而產生的不愉快的情感,是以心懷不滿為特征的一種不悅、自慚、怨恨、惱怒甚至帶有破壞性的負面情感,俗稱“紅眼病二嫉妒心理總是與不滿、怨恨、煩惱、恐懼等消極情緒聯系在一起,嫉妒心嫉妒理的產生是從差別和比較中形成心理不平衡,是差別和比較的產物,屬于一種內心情緒體驗。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嫉妒是一種病態(tài)心理,是當看到別人在某些方面高于自己(有時候僅是一種似乎的感覺)或比自己順利時而產生的一種由羨慕轉為惱怒忌恨的情感狀態(tài),所采用的方式往往是消極的。后進大學生的嫉妒心理主要表現在學習方面,學業(yè)優(yōu)秀、人際交往能力強、工作出色的人往往成為嫉妒的對象。因為這些人的優(yōu)勢常常直接與評“三好”學生、評優(yōu)秀干部、評獎金、擇業(yè)分配時的優(yōu)勢及領導的賞識相聯系。而在這些方面處于弱勢的后進生必生失落感,雖然其中一部分人能正確對待,但也有部分人會心生不滿、怨恨,充滿敵意,甚至圖謀拆臺和報復。嫉妒是由于別人勝過自己而引起抵觸的消極的情緒體驗。黑格爾曾說,嫉妒是“平庸的情調對于卓越才能的反感”。嫉妒在大學生中很常見,比如,某同學比我學業(yè)優(yōu)秀成果,容貌俊美,我感到很惱火;某同學穿得比我好,家里比我家有錢,我感到不舒服;某同學才華比我出眾,我很不服氣等。嫉妒程度有淺有深,程度較淺的嫉妒,往往深藏于人的潛意識中,不易察覺.如自己與某同學是好朋友,他的學習成績'能力等都較強,自己對好朋友并不想加攻擊,但在內心里總有一點酸楚.而程度較深的嫉妒,會自覺或不自覺地表現出來,如對能力超過自己的同學進行挑剔、造謠、誣陷等。嫉妒的危害是嚴重的,意大利詩人但丁將它與驕傲、貪婪合稱為“三大災星”。首先,嫉妒心理影響身心健康,嫉妒心理的人心身容易得疾病。由于長期處于一種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中,情緒上總有壓抑感,久而久之可能導致器官功能降低,產生不良的身反應。因此又可引起憂愁、消沉、痛苦、自卑等消極情緒。這樣的惡性循環(huán)會嚴重損害身心健康。其次,嫉妒心強影響學習,阻礙自己進步。嫉妒心強,直接影響人的情緒,而不良的情緒會大大降低學習的效率。另外,嫉妒心強可能使我們桔交不到知心朋友。嫉妒心強的人往往事事好勝,常想方設法阻止別人的發(fā)展,把寶貴的時間和精力消耗在如何貶抑、誹謗他人的言行上,甚至把朋友當對頭,從而給自己造成一個不良的人際關系氛圍,導致孤獨、寂寞。因此,我們要引導后進大學生學會理智地處理嫉妒心理。(1)擺正位置,正確看待人生價值。一個沒有理想、胸無大志、無所事事的人,才會挑別人的刺,尋別人的短,自己不進取,卻去阻礙他人前進,唯愿眾人都平庸度過。現代戰(zhàn)爭埋頭于自己的事業(yè)追求的人是無暇顧及別人的事的。俗語說的“無事生非”正出于此。正確認識自己,就能擺脫雜念,心胸開闊,更不會花時間和精力去嫉妒他人的成功了。(2)發(fā)揮自我優(yōu)勢?!敖鹆凶愠啵藷o完人”,各人自有各人的優(yōu)勢互補和長處,追求萬事超人既無必要,也不可能。自己某些方面不如人,但卻可能在另外一些方面做得更好,所以要學會全面認識到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長處,又正視自己的差距,揚長避短,發(fā)揮并挖掘自身的潛能,不斷提高自己。(3)培養(yǎng)達觀的人生態(tài)度。人生是一個大舞臺,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演繹的角色,要有勇氣承認對方有比自己更高明更優(yōu)勢的地方,從而重新認識、發(fā)現和創(chuàng)造自己。這樣才能從病態(tài)的自尊心和自卑感中解放出來,從嫉妒的泥潭中自拔出來。努力向他們學習奮發(fā)圖強,把自我的這種好強個性轉化為一種內在的競爭意識,轉化為一種推動自己勇敢秘前的力量,從而在社會中實現自身的價值(4)密切交往,加深理解。許多嫉妒心理是由于誤錯解產生的。嫉妒者誤認為對方的優(yōu)勢會對自己造成損害,從而耿耿于懷。所以要打開心扉,相互之間要主動接近,加強心靈溝通,避免發(fā)生誤會。五、逆反心理及其疏導受生理成熟的不平衡性及自我意識覺醒等因素的影響,后進生心理發(fā)展呈現錯綜復雜、矛盾重重的局面,其中,逆反心理的表現十分突出。逆反心理是人對某類事物產生了厭惡、反感的情緒,從而在行動上與該事物發(fā)展背道而馳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本質上講,逆反心理是人的一種特殊的對抗態(tài)度,是青年學生在社會化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反常態(tài)教育要求的心理傾向。一般認為,其心理結構由認知、情感和意向三個要素構成。認知要素是指產生逆反心理的學生對教育者教育方法、手段、內容等教育要素的看法。只有在對上述教育要素持否定的看法時,才有可能產生逆反心理或對抗態(tài)度。情感要素是指伴隨逆反心理產生的一種消極怠工的情咸體驗,如反感、討厭、憤怒等。意各要素是指逆反心理轉化為行為的準備狀態(tài)。學生的逆反心理是一種消極的抵抗心理,這種心理一旦產生,就會形成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對教師的教育乃至所有的言行都持否定的態(tài)度,助長師生的對立情緒,降低學校教育的正效應,有進還產生與教育目的背暗道而馳的現象,從而達不到教育的預期目的。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是青春期限學生思維活躍、自立自主意識增強的表現,但它畢竟是一種不健康的反常心理。如果一個人說話辦事常常由逆反心理支配,時間久了就會導致病態(tài),對什么事都不感興趣,對什么事都看不慣,最終將會喪失對事業(yè)的熱愛和對理想的追求,嚴重妨礙現代戰(zhàn)爭人的成長發(fā)展。逆反心理有正向逆反和負向逆反之分。所謂正向逆反,是指對教育和個體發(fā)展具有積極意義的逆反心理,反之即為負向逆反。在成熟水平上,有盲目自發(fā)的逆反和深思熟慮的逆反,由于后進大學生心理發(fā)展不平衡以及社會經驗缺乏等原因,逆反的類型以前者居多。在表現形式上,有內隱的逆反和外顯的逆反。逆反情緒和行為表現于外的即外顯逆反,反之,那些把對立情緒深臧于內心,消極行為尚未直接面向教育者或公之于眾的逆反稱之為內隱逆反。后進生的逆反行為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對榜樣及先進人物的無端否定;二是對不良傾向產生情感認同。在他們眼中,違反校紀校規(guī)、打架斗毆是有膽量,與老師、領導公開對抗是有本事,而樂于助人、愛護集體、愛護公物、遵守校規(guī)校紀的同學則被他們肆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