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冊綜合 復分解反應再探究 課件(新人教版九年級下)_第1頁
本冊綜合 復分解反應再探究 課件(新人教版九年級下)_第2頁
本冊綜合 復分解反應再探究 課件(新人教版九年級下)_第3頁
本冊綜合 復分解反應再探究 課件(新人教版九年級下)_第4頁
本冊綜合 復分解反應再探究 課件(新人教版九年級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節(jié)課是初學復分解反應后的一節(jié)復習課。

教材地位:“復分解反應”是初中化學教學中最重要的知識點,貫穿酸、堿、鹽學習的始終,是教的重點、學的難點,它也是初高中化學的一個重要的銜接點。

學情是:學生會查溶解性表,但他們記憶不全;他們初步認識復分解反應,但對知識聯(lián)系理解不深、對知識的應用能力欠缺。(一)教材的地位及學情分析本節(jié)課是初學復分解反應后的一節(jié)復習課。(一)教1設計意圖:三維目標用表格列出有對比性,并將“目標檢測”空出是為教學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服務,做到前后呼應,一線串珠。設計意圖:2

通過活動探究讓學生用微粒觀認識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實質(zhì);并能把形成的認識遷移到解決實際問題。

如何使學生認識到復分解反應的實質(zhì)是離子間的重組與減少;如何引導學生從微觀的角度去解決實際問題。教學難點教學重點通過活動探究讓學生用微粒觀認識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實質(zhì);3為落實三維目標我確立了如下的教法

本節(jié)課從學生在前期學習中暴露出的問題出發(fā),以化學實驗為載體,四大板塊形成問題結構、通過追問、引導促進學生主動思維和深刻思維?;痉椒ǎ?/p>

問題引導

實驗探究

合作交流比較歸納練習深化教法分析為落實三維目標我確立了如下的教法本節(jié)課從學生在前期41、指導學生怎樣實驗探究

2、指導學生怎樣交流評價3、指導學生怎樣提煉方法4、指導學生怎樣實踐應用學法指導1、指導學生怎樣實驗探究2、指導學生怎樣交流評價3、指導學5教學程序——四大板塊前置疑問原理探究變題研究目標測評教學程序——四大板塊前置原理變題目標測評6《復分解反應再探究》《復分解反應再探究》7本節(jié)課我們就圍繞這四瓶溶液來進行復分解反應再探究。我們已學習了復分解反應,但實質(zhì)認識不深、應用有困難。本節(jié)課我們就圍繞這四瓶溶液來進行復分解反應再探究。我們已學習8首先按照下列要求用試管將上述四種溶液兩兩混合。要求:1、認真觀察并記錄現(xiàn)象。2、能否判斷反應是否發(fā)生?3、思考它們?yōu)槭裁茨芊磻虿环磻??首先按照下列要求用試管將上述四種溶液兩兩混合。9本冊綜合復分解反應再探究課件(新人教版九年級下)10本冊綜合復分解反應再探究課件(新人教版九年級下)11

①溶解性表查法與應用;工具性知識①溶解性表查法與應用;工具性知識12工具性知識②常見↑、↓與常見沉淀的顏色與記憶:常見的氣體有:CO2、NH3;常見的沉淀有:CaCO3.BaCO3,Ag2CO3AgCl、BaSO4、Cu(OH)2、Fe(OH)3等,其中CaCO3、BaCO3、Ag2CO3.AgCl、BaSO4為白色;Cu(OH)2為藍色;Fe(OH)3為紅褐色。③特點記憶——不能共存的離子有(短線相連的離子不能共存):OH-H+CO32-Ba2+Cu2+(

SO42-

)(

NH4+)(Ca2+)工具性知識②常見↑、↓與常見沉淀的顏色與記憶:常見的氣體有:13

1.復分解反應原理兩種新鹽新酸+新鹽新堿+新鹽鹽酸堿鹽鹽+水完成連線構圖,明確酸、堿、鹽之間存在的化學反應關系就是復分解反應。但需要條件:即有水、沉淀或氣體生成,從而歸納出復分解反應的原理就是酸堿鹽相互交換離子后有水、沉淀或氣體生成。1.復分解反應原理兩種新鹽新酸+新鹽新堿+新鹽14Na+OH-H+Cl-H2ONaOH溶液和稀HCl反應結論:有水生成的復分解反應實質(zhì)是H+和OH-的反應而減少。實質(zhì):旁觀者:Cl-和Na+2.復分解反應實質(zhì)Na+OH-H+Cl-H2ONaOH溶液和稀HCl反應結論:15Na+Na+CO32-SO42-H+H+H2O碳酸鈉和稀硫酸反應結論:有co2生成的復分解反應實質(zhì)是CO32-和H+的反應而減少。CO2實質(zhì):旁觀者:SO42-和Na+CO2Na+Na+CO32-SO42-H+H+H2O碳酸鈉和稀硫酸16Ba2+SO42-Cl-Cl-H+H+BaSO4氯化鋇與硫酸反應結論:有BaSO4沉淀生成的復分解反應實質(zhì)是Ba2+和SO42-的反應而減少。實質(zhì):旁觀者:Cl-和H+Ba2+SO42-Cl-Cl-H+H+BaSO4氯化鋇與硫酸17

通過上述三幅動畫從微觀角度認識到可溶性酸堿鹽在水中以離子形式存在,生成水、氣體或沉淀的實質(zhì)就是離子的重組或減少。

18復分解反應的應用廣泛,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1)離子共存問題(包括廢液成分的確定、離子干擾問題等);(2)物質(zhì)在溶液中的除雜;(3)物質(zhì)間的轉化;(4)物質(zhì)的鑒別等等。3.復分解反應的應用復分解反應的應用廣泛,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3.復分解反應的應19

下面請各小組的同學將試管中的廢液倒進同一個燒杯中,充分反應后過濾,然后向濾液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若紫色石蕊為紅色,說明濾液呈酸性(突破口),濾液中的離子一定有----;一定沒有------;可能有

------------

。1.題型示范,方法提煉說明:涉及到的離子有7種,其中陽離子三種,陰離子四種。不能共存的有三組(連線的)方法提煉:看物質(zhì)(溶解性)→評離子(能否共存)本節(jié)課開始的實驗內(nèi)容就是我們變題的依據(jù)

物質(zhì)解離陽離子+陰離子

H2SO4(突破口)H+SO42-

BaCl2Ba2+Cl-NaOHOH-Na+Na2CO3

CO32-下面請各小組的同學將試管中的廢液倒進同一20

變式:向濾液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若溶液呈藍色,情況又如何?2.題型變式,應用方法請同學們應用老師教給你們的方法展開討論。變式:向濾液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21

請同學們圍繞復分解反應的應用模仿前面的試題思路從另外一個角度各命一道題。3.自主命題,互評提高“中性”狀態(tài)下的成分請同學們圍繞復分解反應的應用模仿前面的試題思路從另外一22條件:水、氣體、沉淀微觀解釋除雜復分解反應酸堿鹽鑒別應用離子共存1.盤點收獲?

條件:水、氣體、沉淀微觀解釋除雜復分解反應酸堿鹽鑒別應用23

2.疑點點撥1、下列各組離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2、下列各組物質(zhì)在溶液中,不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的是()

A、HCl和NaOHB、C、NaCl和KOHD、

3、只用一種試劑就可以將NaOH溶液、Ca(OH)2溶液區(qū)別開,這種試劑是()

A、酚酞溶液B、C、D、鹽酸4、氯化鈉溶液中溶有少量碳酸鈉,下列可用來除去碳酸鈉的是()

A、鋅粉B、氫氧化鈣溶液C、鹽酸D、硫酸2.疑點點撥1、下列各組離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24

3.拓展內(nèi)化小麗發(fā)現(xiàn)某溶液中含有氯化鉀、硫酸鉀和氫氧化鉀。她說:我能設計如下實驗,在步驟①、②、③中每次用一種無色溶液除去該溶液中一種物質(zhì),且每步均有白色沉淀生成,最后得到純凈的硝酸鉀晶體。步驟①、②、③所加物質(zhì)分別是

、

(填化學式)離子干擾問題3.拓展內(nèi)化小麗發(fā)現(xiàn)某溶液中含有氯化鉀25

板書設計復分解反應應用條件堿判斷離子的共存、物質(zhì)的轉化、除雜、鑒別等生成水、氣體或沉淀酸鹽}實質(zhì)離子間的重組與減少板書設計復分解反應應用條件堿判斷離26教學設計反思:1、本節(jié)課設計為四大板塊,每一板塊內(nèi)容從三個層次深入,其主線用化學實驗引出問題,然后是對原理探究,進而根據(jù)實驗內(nèi)容變化出三個層次的題型,然后從學習方法提煉的角度進行目標測評,在學習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做到核心知識層層上網(wǎng),知識與方法集中融合,學習中學生的思維量大,思維方式靈活,思維效果佳。教學設計反思:272、教師在課堂上做到給科學的問題、給學生自主探究與評價的時機與空間、有師生共生的學習方法提煉。3、本節(jié)課引導技巧注重:三個推理:實驗推理;問題推理;評價推理;三個對比:板書對比、不同題型審題方法的對比、表格對比;學習不同類知識方法的對比;三個及時:及時練習;及時小結;及時評價。2、教師在課堂上做到給科學的問題、給學生自主探究與評價的時機28

本節(jié)課是初學復分解反應后的一節(jié)復習課。

教材地位:“復分解反應”是初中化學教學中最重要的知識點,貫穿酸、堿、鹽學習的始終,是教的重點、學的難點,它也是初高中化學的一個重要的銜接點。

學情是:學生會查溶解性表,但他們記憶不全;他們初步認識復分解反應,但對知識聯(lián)系理解不深、對知識的應用能力欠缺。(一)教材的地位及學情分析本節(jié)課是初學復分解反應后的一節(jié)復習課。(一)教29設計意圖:三維目標用表格列出有對比性,并將“目標檢測”空出是為教學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服務,做到前后呼應,一線串珠。設計意圖:30

通過活動探究讓學生用微粒觀認識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實質(zhì);并能把形成的認識遷移到解決實際問題。

如何使學生認識到復分解反應的實質(zhì)是離子間的重組與減少;如何引導學生從微觀的角度去解決實際問題。教學難點教學重點通過活動探究讓學生用微粒觀認識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實質(zhì);31為落實三維目標我確立了如下的教法

本節(jié)課從學生在前期學習中暴露出的問題出發(fā),以化學實驗為載體,四大板塊形成問題結構、通過追問、引導促進學生主動思維和深刻思維。基本方法:

問題引導

實驗探究

合作交流比較歸納練習深化教法分析為落實三維目標我確立了如下的教法本節(jié)課從學生在前期321、指導學生怎樣實驗探究

2、指導學生怎樣交流評價3、指導學生怎樣提煉方法4、指導學生怎樣實踐應用學法指導1、指導學生怎樣實驗探究2、指導學生怎樣交流評價3、指導學33教學程序——四大板塊前置疑問原理探究變題研究目標測評教學程序——四大板塊前置原理變題目標測評34《復分解反應再探究》《復分解反應再探究》35本節(jié)課我們就圍繞這四瓶溶液來進行復分解反應再探究。我們已學習了復分解反應,但實質(zhì)認識不深、應用有困難。本節(jié)課我們就圍繞這四瓶溶液來進行復分解反應再探究。我們已學習36首先按照下列要求用試管將上述四種溶液兩兩混合。要求:1、認真觀察并記錄現(xiàn)象。2、能否判斷反應是否發(fā)生?3、思考它們?yōu)槭裁茨芊磻虿环磻??首先按照下列要求用試管將上述四種溶液兩兩混合。37本冊綜合復分解反應再探究課件(新人教版九年級下)38本冊綜合復分解反應再探究課件(新人教版九年級下)39

①溶解性表查法與應用;工具性知識①溶解性表查法與應用;工具性知識40工具性知識②常見↑、↓與常見沉淀的顏色與記憶:常見的氣體有:CO2、NH3;常見的沉淀有:CaCO3.BaCO3,Ag2CO3AgCl、BaSO4、Cu(OH)2、Fe(OH)3等,其中CaCO3、BaCO3、Ag2CO3.AgCl、BaSO4為白色;Cu(OH)2為藍色;Fe(OH)3為紅褐色。③特點記憶——不能共存的離子有(短線相連的離子不能共存):OH-H+CO32-Ba2+Cu2+(

SO42-

)(

NH4+)(Ca2+)工具性知識②常見↑、↓與常見沉淀的顏色與記憶:常見的氣體有:41

1.復分解反應原理兩種新鹽新酸+新鹽新堿+新鹽鹽酸堿鹽鹽+水完成連線構圖,明確酸、堿、鹽之間存在的化學反應關系就是復分解反應。但需要條件:即有水、沉淀或氣體生成,從而歸納出復分解反應的原理就是酸堿鹽相互交換離子后有水、沉淀或氣體生成。1.復分解反應原理兩種新鹽新酸+新鹽新堿+新鹽42Na+OH-H+Cl-H2ONaOH溶液和稀HCl反應結論:有水生成的復分解反應實質(zhì)是H+和OH-的反應而減少。實質(zhì):旁觀者:Cl-和Na+2.復分解反應實質(zhì)Na+OH-H+Cl-H2ONaOH溶液和稀HCl反應結論:43Na+Na+CO32-SO42-H+H+H2O碳酸鈉和稀硫酸反應結論:有co2生成的復分解反應實質(zhì)是CO32-和H+的反應而減少。CO2實質(zhì):旁觀者:SO42-和Na+CO2Na+Na+CO32-SO42-H+H+H2O碳酸鈉和稀硫酸44Ba2+SO42-Cl-Cl-H+H+BaSO4氯化鋇與硫酸反應結論:有BaSO4沉淀生成的復分解反應實質(zhì)是Ba2+和SO42-的反應而減少。實質(zhì):旁觀者:Cl-和H+Ba2+SO42-Cl-Cl-H+H+BaSO4氯化鋇與硫酸45

通過上述三幅動畫從微觀角度認識到可溶性酸堿鹽在水中以離子形式存在,生成水、氣體或沉淀的實質(zhì)就是離子的重組或減少。

46復分解反應的應用廣泛,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1)離子共存問題(包括廢液成分的確定、離子干擾問題等);(2)物質(zhì)在溶液中的除雜;(3)物質(zhì)間的轉化;(4)物質(zhì)的鑒別等等。3.復分解反應的應用復分解反應的應用廣泛,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3.復分解反應的應47

下面請各小組的同學將試管中的廢液倒進同一個燒杯中,充分反應后過濾,然后向濾液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若紫色石蕊為紅色,說明濾液呈酸性(突破口),濾液中的離子一定有----;一定沒有------;可能有

------------

。1.題型示范,方法提煉說明:涉及到的離子有7種,其中陽離子三種,陰離子四種。不能共存的有三組(連線的)方法提煉:看物質(zhì)(溶解性)→評離子(能否共存)本節(jié)課開始的實驗內(nèi)容就是我們變題的依據(jù)

物質(zhì)解離陽離子+陰離子

H2SO4(突破口)H+SO42-

BaCl2Ba2+Cl-NaOHOH-Na+Na2CO3

CO32-下面請各小組的同學將試管中的廢液倒進同一48

變式:向濾液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若溶液呈藍色,情況又如何?2.題型變式,應用方法請同學們應用老師教給你們的方法展開討論。變式:向濾液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49

請同學們圍繞復分解反應的應用模仿前面的試題思路從另外一個角度各命一道題。3.自主命題,互評提高“中性”狀態(tài)下的成分請同學們圍繞復分解反應的應用模仿前面的試題思路從另外一50條件:水、氣體、沉淀微觀解釋除雜復分解反應酸堿鹽鑒別應用離子共存1.盤點收獲?

條件:水、氣體、沉淀微觀解釋除雜復分解反應酸堿鹽鑒別應用51

2.疑點點撥1、下列各組離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2、下列各組物質(zhì)在溶液中,不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的是()

A、HCl和NaOHB、C、NaCl和KOHD、

3、只用一種試劑就可以將NaOH溶液、Ca(OH)2溶液區(qū)別開,這種試劑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