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杜甫詩歌藝術特色的比較研究_第1頁
李白杜甫詩歌藝術特色的比較研究_第2頁
李白杜甫詩歌藝術特色的比較研究_第3頁
李白杜甫詩歌藝術特色的比較研究_第4頁
李白杜甫詩歌藝術特色的比較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李白杜甫詩歌藝術特色的比較研究李杜創(chuàng)作的根本區(qū)別在哪里呢?裴斐先生在《李白十論》一書中說:“李杜創(chuàng)作的最根本區(qū)別,簡單講來,乃在于對待主客觀的不同態(tài)度,用王國維的話說,李白屬于‘主觀詩人,杜甫屬于‘客觀詩人’,杜甫擅長客觀描寫,代表作是敘事詩,他的抒情詩也帶有客觀色彩;李白擅長自我抒情,絕大部分是抒情詩,他的敘事詩也帶有抒情色彩。杜甫詩的社會內容是通過一幅真實的生動的社會生活圖畫直接呈現(xiàn)的。因而容易被人認識,李白詩歌形象主要是詩人自己,而不是客觀的社會生活,因而他的社會內容不容易被人認識?!蔽液苜澩@些觀點,不過需要進一步闡發(fā)。什么是“主觀詩人”呢?李杜詩歌創(chuàng)作對待主客觀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呢?我先引幾段古代詩論家的評論?!短颇┰姶肌贩Q贊李白的七古詩:“往往風雨爭飛,魚龍百變;又如大江無風,破浪自涌,白云從空,隨風變滅,誠可謂怪偉奇絕者矣!”李陽冰《草堂集序》說李白:“唯公文章,橫被六合??芍^力敵造化歟!”皮日休《劉棗強碑文》說:“言出于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讀之則神馳八極,測之則心懷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間語者,有李太白?!眳菃獭秶鸂t詩話》:“太白胸懷,有高出六合之氣,詩則寄興為主,非促然詩人之作也?!痹 杜c元九書》:“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索風雅比興,十無一焉!杜詩最多,可傳者千首?!壁w翼《甌北詩話》評李白:“自有天馬行空,不可羈勒之勢?!庇终f“才氣豪邁,全力神運,自不屑束縛于格律對偶,與雕飾者爭長?!蔽覈糯姼枳⒅刂庇X體味,以上這些論述都是從整體上把握李詩特征的。仔細品味,我覺得他們仍然是從主觀和客觀的關系上說的。從主觀方面,強調李詩的“神”、“氣”、“奇”等主體性特征;從客觀方面強調杜詩的“風雅比興”(社會內容)。從主客觀關系方面,強調李詩的主觀統(tǒng)攝客觀的氣勢和力量,以至達到主客統(tǒng)一,構成物我不分的高超境界。一、主觀詩人和客觀詩人——李杜創(chuàng)作的基本差異作為“主觀詩人”,李白詩歌創(chuàng)作的首要特征就是的他的主體性原則。很多研究者喜歡用“感情強烈奔放”、“主觀色彩濃厚說明李詩的主觀性特征。我以為僅僅這樣說還是不夠的。杜甫也有很多感情強烈、抒情主人公形象鮮明的詩篇。蕭滌非先生說:“他固然有大悲、大怒的時候,但也不是沒有大喜的時候。為了更好更充分地表達出這些感情,在這種時候,他通常就使用七古這一詩體。比如《哀江頭》、《哀王孫》、《悲陳陶》、《悲青板》、《同谷縣作歌七首》?!睹┪轂榍镲L所破歌》等,有的寫亡國之痛,有的寫身世之苦,都是‘長歌可以當哭的’”(《杜甫研究》修訂本,第12頁)。李白創(chuàng)作的主體性原則表現(xiàn)在:他始終以“自我”為中心,強調和提升主體的作用,以至達到對客體(描寫對象)的駕馭、征服的程度。我們舉他的《蜀道難》來說明。理解這首詩應該緊緊抓住詩人形象這個主體,僅僅把本詩理解為描寫奇麗的山川景象,或者在詩歌的寓意上過多猜測都會影響對本詩精神的把握。我們看到,詩人反復詠嘆“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其用意正在于處處暗示詩人形象的存在。這首詩出現(xiàn)的一系列動詞,如“嗟”、“捫”、“撫”、“坐”、“問”、“見”、“聽”等都表明詩人置身其中(盡管是在想象中)。詩人面對險峰絕壁,時而驚嘆,時而贊賞,毫無懼怕心理。他是用整個身心去擁抱這自然景觀的,越是贊嘆高山大川奇絕,越是顯示詩人形象的高大,顯示詩人的氣魄和意志。詩人把奇山深山、飛流急湍、古往今來、神話傳說全部統(tǒng)攝起來任意驅遣。自然景物已不再是描繪刻劃的對象,而是詩人意志和情感的化身和再現(xiàn),客體(描寫對象)已被主體(詩人)消融于自身。正是在這樣的主體征服客體的過程中,詩人的精神得到升華,讀者的情緒也激昂起來,獲得極高的美感享受。李白詩歌的整個特征決定了詩人抒情和描寫的一些重要特點。他不是將描繪對象當作一個整體看待,而是把它打碎,加以咀嚼,再用感情的線索把它串通起來;他抒情的方式是盡情傾瀉、恣意揮灑,不受詩歌結構形式的牢籠。有的研究者認為李白詩歌表現(xiàn)出“跳躍式”的結構式的特點,這仍是一種表面的看法。我們再看《梁甫吟》,詩寫李白受挫后的憤懣和對理想的期待。如果說《蜀道難》還有一個奇險山川作為抒情表象的憑借物,那么,這篇《梁甫吟》已經沒有完整的客觀的事物作為依附體了。它通篇用典,古往今來,上天入地,盡情馳騁,任思想感情的發(fā)展,時而奇幻惝恍、深不可測;時而風和日麗,春意盎然;時而險象環(huán)生、濁浪翻滾。這一切都在詩人這個主體的包舉之內。沈德潛說:“后半拉雜使事,而不見其跡?!鄙虻聺撌菑脑姷慕Y構形式上說的,其實這個“跡”還是有的,這就是詩人思想感情發(fā)展的“痕跡”。李白詩歌的這個特征是和杜甫大異其趣的。探索一下杜詩處理主客觀關系,我們發(fā)現(xiàn),詩人在描寫方式上是把對象當作一個整體作深入細致的刻劃;在抒情方式上是把個人情感滲透于描寫對象之中,即所謂“寓主觀于客觀”。趙翼在《毆北詩話》中說他:“思力沉厚,他人不過說到七八分,少陵必說到十分,甚至十二分?!痹囈浴尔惾诵小氛f明。詩作于天寶十二載春,諷刺楊家兄妹驕縱荒淫的生活,借以反映君王的昏聵和朝廷的腐敗。這首詩刻劃細致入微、態(tài)度嚴肅認真、敘事有條不紊,甚至對麗人的體態(tài)意態(tài)和服飾肴饌等細節(jié)的描摹都歷歷可見,明顯體現(xiàn)出客觀性的特點。詩人正是在這樣的一本正經的描述中達到諷刺的目的。正如浦起龍所說:“無一刺譏語,描摹處語語刺譏;無一慨嘆聲,點逗處聲聲慨嘆?!蔽覀冊倏此摹睹┪轂榍镲L所破歌》。這首詩和李白的《蜀道難》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出現(xiàn)了詩人的形象。但杜甫的這首詩,盡管感情很強烈,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很鮮明,但在描寫上依然層次分明。他從風吹茅屋寫起,接著寫茅屋“灑江郊”、“掛林梢”、“沉塘坳”;從群童的盜草到詩人無可奈何的情狀;從夜色的降臨到自己一家人雨夜之中的窘狀,由此推而廣之,最后發(fā)出“大庇寒士”的感慨。詩的脈絡十分清楚,描述對象也是完整的呈現(xiàn)的,詩人的抒情是通過真實生活畫面的描繪體現(xiàn)的,這和李白那種大氣包舉、咳吐自然、以自我為中心的主體性特征判然有別。二、征服現(xiàn)實和關注現(xiàn)實——李杜創(chuàng)作精神的差異程千帆先生說:“他(指李白)熱愛現(xiàn)實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對其中不能令人滿意的現(xiàn)象毫無顧忌地投之以輕蔑。這種以被現(xiàn)實牢籠,卻不愿意接受,反過來卻想征服現(xiàn)實的態(tài)度,乃是后代人民反抗黑暗勢力與庸俗風氣的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這也許就是李白的獨特性,和杜甫那種始終以嚴肅、悲憫的心情注視、關心和反映祖國、人民的命運那種現(xiàn)實主義精神,是相反相成的?!保ā短圃婅b賞辭典序言》)程先生指出了李杜創(chuàng)作精神的主要差異。杜甫直面人生,憂國憂民;李白也不滿現(xiàn)實,他雖然已被現(xiàn)實“牢籠”,卻不愿意接受,反過來卻想征服它。那么,李白是如何征服現(xiàn)實的呢?直接反抗現(xiàn)實社會制度對詩人來說是實際的,他只能采取在精神上征服現(xiàn)實的態(tài)度,通過夢境、幻境、倘佯山水甚至醉酒生活,超塵脫俗,追求精神的自由解放,這是李白詩歌特多這方面題材的重要原因。他自稱:“常時論酒逐風景,壯心遂與功名疏?!保ā顿浤掀教刂觥罚┧簧鸁釔凵剿?,常常達到夢寐以求的境地:“余嘗學道窮冥荃,夢中往往游仙山?!保ā断峦練w石門舊居》)“憶昨鳴皋夢里還,手弄素月清潭間。覺時枕席非碧山,側身西望阻秦關?!保ā而Q皋歌送岑微軍》)最有代表性的還是他的《夢游天姥吟留別》,這首詩對夢境和仙境的描摹都很細致(李白對現(xiàn)實生活的描繪反而不那么細致)。詩先寫天姥山的氣勢,以為各種瑰麗奇險境界的出現(xiàn)作鋪墊,在夢境和仙境中,詩人是自由的和快適的,你看他飄然飛渡鏡湖,在湖月的映照中來到剡溪,穿上自己仰慕的詩人謝眺的木屐,在淥水蕩漾聲和猿啼聲中登上青云梯(在李白詩中,猿啼往往和詩人的喜悅心情聯(lián)系在一起:“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可證)。詩人爬到山的半壁時,眼前出現(xiàn)的一輪海日,耳中聽到的是天雞的鳴叫,來到山上,置身幽深的山路,面前是一片爛漫的山花,詩人應接不暇,,倚石暫作休憩。忽然,各種神靈異物紛紛出現(xiàn),打破了仙境的寧靜,整個仙界熱鬧起來,虎、熊、龍都起來了,迎接它們的是個“訇然中開”的洞天福地,“云之君”披彩虹為衣,驅長風為馬,虎為之鼓瑟,鸞為之駕車,群仙列隊前來,在日月和金臺、銀臺的映照中,光彩奪目,異彩紛呈。正在興高采烈的時候,詩人猛然醒來,幻境全然消失,只感到冰涼的枕席的存在,他不禁長嘆一聲:“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如流水?!眽艟诚删巢豢傻?,只有“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去到那山水中尋找適意的生活了。然而在山水中就能擺脫現(xiàn)實的“牢籠”嗎?回答自然是否定的。詩人不得不面對嚴酷的現(xiàn)實,遂發(fā)出“安能摧眉折腰侍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憤慨的長嘆。有的研究者認為,這首詩的主觀意圖在于宣揚“古來萬事東流水”這樣頗有消極意味的思想。其實李白的本意應該是,能夠過上自由自在的生活才是人生的最大樂趣,古往今來的一切其它事物(包括功名利祿)又算得了什么?不過象那東逝的流水毫不足惜。詩人越是把夢境仙境描繪得十分愜意,越是顯示出現(xiàn)實生活的不愜意。當這種仙境和夢境迅速向下回落時,那巨大的落差產生的強大的精神能量,強烈地感染著和刺激著讀者的思想情緒,使讀者在理想和現(xiàn)實的反差中,認真思索其中蘊涵的深刻的社會問題,這正是李白詩歌的力量源泉所在,也是李白的獨特之處。這和杜甫詩歌直接呈現(xiàn)社會現(xiàn)實,深入揭示社會問題的方式是殊途同歸的。杜甫的創(chuàng)作,目光始終注視著社會現(xiàn)實。他關心國事、同情人民,無論是敘事紀行的,還是抒發(fā)情懷的,大都傷時憂國,緣事而發(fā),有著豐富的社會的政治的內容、濃郁的時代氣息。通過一部杜詩,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唐朝由勝轉衰的歷史軌跡、種種表現(xiàn)和歷史原因,誠如浦起龍所說:“少陵之詩,一人之性情,而三朝(玄宗、肅宗、代宗)之事寄焉者也?!保ā蹲x杜心解》)杜詩有史詩的美稱,決不是偶然的。杜甫這種關注現(xiàn)實的精神是通過對社會現(xiàn)實現(xiàn)象作典型概括和深入細致的刻劃來完成的,和李白那種超脫現(xiàn)實又反過來征服現(xiàn)實的態(tài)度是相反相成的。徐而庵說:“吾于天才得李太白,于地才得杜子美?!保ā墩f唐詩》)說得就是這種差異。我們試讀他的《兵車行》,這首詩寫邊戰(zhàn)給百姓帶來的災難和痛苦。詩一開始就勾勒出車馬喧囂、行人急走匆匆、親人哭喊送別的悲慘場面,接著通過對話揭示出征戰(zhàn)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災難和家破人亡的深哀劇痛。詩人的感情是強烈的,對于人民生活的關注是深切的,然而個人抒情卻不是放縱的,而是通過場面的描摹流露出來。詩人悲慘哀憫的感情高度濃縮在他所塑造的典型形象之中并且始終沒有離開這一形象,詩人的情感在形象包蘊中不斷回蕩撞擊,我以為這是形成杜詩沉郁頓挫風格的重要原因。李白創(chuàng)作則表現(xiàn)出主體性特征,詩人馳騁造化,大氣包舉、壯浪縱恣、感情噴薄而出,表現(xiàn)出豪放不羈的氣勢,在這種主體性征服客體的過程中,詩人也曾達到主客統(tǒng)一、物我不分的自由狀態(tài),這時詩人的精神解放了,表現(xiàn)出一種“逍遙人外,蟬脫塵?!钡母叱辰?,這是否可以說是形成李白詩歌豪放飄逸風格的基本原因呢?三、實現(xiàn)人生自由和實現(xiàn)理想政治——李杜創(chuàng)作追求理想的差異李白與杜甫都有遠大的政治抱負,都表現(xiàn)出對理想政治的執(zhí)著追求。李白一生要“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qū)大定,??h清一?!保ā洞鷫凵酱鹈仙俑莆臅罚┒鸥σ膊恢挂淮蔚卣f過:“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保ā斗钯涰f左丞相丈二十二韻》)“致君堯舜付公等,早據(jù)要路思捐軀?!保ā赌呵锿髋岬乐菔衷薁柷才d寄近呈蘇渙侍御》),“死為星辰終不滅,致君堯舜焉肯朽?!保ā犊蓢@》)但是我們看到,在理想政治的實現(xiàn)途徑上和理想層次的追求上,李白和杜甫表現(xiàn)出相當大的差異。李白自視很高,他常以大鵬自喻,“大鵬一日同風起,摶搖直上九萬里?!保ā渡侠铉摺罚┧恍甲咭话闶孔铀叩目婆e做官的道路,而是要一躍而為宰相,實現(xiàn)政治理想后又功成不居,“待吾盡節(jié)報明主,然后相攜臥白云?!保ā恶{去溫泉宮后贈楊山人》)這種思想現(xiàn)象,有的研究者認為是“入世”和“出世”這一對矛盾在李白身上的反映。其實,李白在追求政治理想之上還有一個更高的人生追求--這就是對自由理想的追求?!叭胧馈币埠?,“出世”也好,都被李白當作實現(xiàn)自我和實現(xiàn)自由的方式,“入世”肯定自我價值,展示自己的政治才能;“出世”擺脫對“自我”的束縛,達到自由適意的人生理想,“入世”和“出世”都統(tǒng)一在對自由追求的大目標下,實現(xiàn)自我和追求自由在他身上是一致的,這就是李白的獨特之處。李白的這個獨特性還不屑在他對某些歷史人物的推崇上。在李白詩歌中經常出現(xiàn)魯仲連、謝安、諸葛亮等政治家和軍事家的形象,這些人物不但表現(xiàn)出杰出的政治軍事才能,更重要的是他們都表現(xiàn)出對自己才能的高度自負,不屈于人而要人屈于己的風采,表現(xiàn)出貪戀功名利祿的高尚品質,這是李白所特別心向往之的。李白與杜甫對從政失敗的態(tài)度也是頗有差異的。杜甫入仕的道路非常艱難,他三次科舉考試都失敗了,轉而把目光投向皇帝,因進獻《三大禮賦》得到皇帝賞識,才獲得一個小官,卻始終沒有得到展示政治才能的機會。杜甫從政失敗后,更加執(zhí)著追求理想政治,更加關注社會現(xiàn)實,目光更加深邃銳利,感情更加沉郁悲愴,寫下了大量反映現(xiàn)實和關心人民疾苦的詩篇,艱難反而玉成了他,使他成為一個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李白從政失敗后,轉而對自由生活的追求,以獲得精神的解放。在這種精神生活的游歷過程中,詩人不斷升華感情、凈化心靈,強化自然和仙境的美好,以和不合理的社會現(xiàn)實形成鮮明對照,求得精神對現(xiàn)實的征服。他的詩篇反映的社會內容雖然沒有杜詩多而深刻,但李白詩歌給予人的精神影響卻是超越時代,深廣久遠的。有的研究者沒有注意到李白詩歌的這特點,卻用拔高李詩社會內容的方式,以爭得李白和杜甫的平起平坐。這種研究方式本身就沒有超出揚杜抑李的藩籬?!皳P杜抑李”論者正是從這方面來立論的?!锻谰曊嫖募氛f:“或謂杜萬景皆實,李萬景皆虛,乃右實而左虛,遂謂李杜優(yōu)劣在虛實間?!壁w次公《杜甫草堂記》竟至說:“白之詩在風月草木之間,神仙虛無之說,亦何補于教化哉!”倒是王琦很有眼光:“一以國為憂,一以自適為樂,又事理之各殊者;奈何效比而同之,而以為優(yōu)劣耶?!保ā独钐孜募稀罚┠敲?,李白追求自由理想的思想基礎在哪里呢?我們知道,李白是受到莊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