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拓展:明代抗倭怪現象_第1頁
知識拓展:明代抗倭怪現象_第2頁
知識拓展:明代抗倭怪現象_第3頁
知識拓展:明代抗倭怪現象_第4頁
知識拓展:明代抗倭怪現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7明代抗倭怪現象本文摘自《五十三個暴走族引發(fā)的戰(zhàn)爭》,作者:王浩,出版社:南方出版社第一次看到倭寇的明代江浙沿海居民,沒有絲毫警惕性,像看動物園猴子一樣。嘉靖三十二年夏,一個普通的早晨,浙江嘉興鹽邑縣早起趕海的老百姓驚奇地發(fā)現,一艘長八九丈的海船停泊在海灘,船上有六十幾個“髡頭鳥音”的怪人,還帶著槍刀弓矢。當地的巡海官軍百余名圍了上去,問他們?yōu)楹味鴣?,無奈語言不通,只好搬出一張小木柜鋪上紙,用筆交談,船上一個懂漢字的人寫道:“我們是日本人,從本國而來,停船是因為舵壞了,想問你們借點糧食,等修好舵就走。我們不是壞人,不要逼迫我們,不然我們就和你們拼命。”海邊來了好多外國人!整個縣城的人都轟動了,扶老攜幼地趕去看稀罕,當時承平已久,老百姓都指指點點嘻嘻哈哈,沒有一個知道害怕。到了黃昏,突然之間,船上的日本人一起站起來,張弓射出燕尾利箭,把周圍的官軍全部射死。旁觀者這才知道是海賊,發(fā)一聲喊,哭爹喊娘地奔入城,趕緊關上城門開始防御。上述描寫出自嘉靖年間明人采九德的筆記《倭變事略》,采九德是浙江海寧人,耳聞目睹了許多倭寇之事并記錄成書。對于倭寇的侵擾,除了朝廷官方的記載,明代地方上不少文人都在私家著作中有所涉獵。千萬不要以為“髡頭跣足”的倭寇都是日本人,事實上,多半是假扮日本人的中國流賊。嘉靖年間危害最大的倭寇首領清一色是衣冠楚楚的中國冒險家。嘉靖一朝,前線報捷奏章往往有“斬獲真倭首級若干顆,從賊若干顆”的文字,真倭就是貨真價實的日本人,從賊則是沿海地區(qū)三教九流的中國人。真倭和從賊比例是多少《明史》稱:“大抵真倭十之三,從者十之七?!倍f歷年間編寫《虔臺倭纂》的官員謝杰甚至發(fā)出絕望的驚呼:“海濱人人皆賊,誅之不可勝誅!”當時一個昆山人被倭寇擄走五十幾天后逃生歸來,他向官府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船上大概兩百個倭寇,有福建、溫州、臺灣、寧波人,也有幾個安徽人。其中福建人最多,占十之六七。梳著髻的日本酋只有十幾個?!眱砂賯€倭寇中,只有十幾個真倭,明史說的“十之三”看來還夸大了。元末明初的倭寇以日本人為主,但到了嘉靖年間,倭寇的主力就是中國人了。對假倭的身份問題,明人鄭曉是這樣總結的:“小民迫于貪酷,困于饑寒,相率入海從之。兇徒、逸囚、罷吏、黠僧,及衣冠失職、書生不得志、群不逞者,為之奸細,為之鄉(xiāng)道。弱者圖飽暖旦夕,強者忿臂欲泄其怒?!币痪湓挘喝叹帕?,無所不包。拿當時最有名的幾個倭寇首領來說:王直和徐惟學原先是私鹽販子;王直的義子王滶(毛海峰)是走私犯;徐海原是杭州虎跑寺的和尚;許棟是逃跑的犯人;蕭顯、陳東則是不得志的書生。書生也做賊沒錯。看看下面這首詩:“海霧曉開合,海風森復寒。衰顏歡薄酒,老眼傲驚湍。叢市人家近,平沙客路寬。明朝睛更好,飛翠潑征鞍?!边@首五言律詩詞句清麗,意境恬淡,大得唐詩三昧,作者就是一個不知名的書生倭寇。采九德在《倭變事略》中記載,他曾親眼見到一伙四十余人的倭寇中,有個善卜筮的書生,專門出謀劃策,這首詩就是倭寇撤退后他題在廟壁上的。如此文采令采九德大為感慨:“觀此四十余賊,亦有能題詠者,則倡亂者豈真倭黨哉”對中國人冒充真倭的問題,明代史料上的記載比比皆是。比如嘉靖壬子年,倭寇初犯漳州、泉州,僅有二百人,真倭占十分之一,其余都是福建浙江無賴之眾,頭頂剪發(fā)而椎髻向后,“發(fā)型”和真倭并不一樣。真倭和假倭打仗的時候一同作戰(zhàn),打完仗則分開吃飯睡覺?!痘I海圖編》直截了當地稱:“今之海寇,動計數萬,皆托言倭奴,而其實出于日本者不下數千,其余皆中國之赤子無賴,孑入而附之耳。”明代著名小說家馮夢龍在《喻世明言》里有篇關于倭寇的故事,把假倭刻畫得惟妙惟肖:“原來倭寇逢著中國之人,也不盡數殺戮。其男子但是老弱,便加殺害;若是強壯的,就把來剃了頭發(fā),抹上油漆,假充倭子。每遇廝殺,便推他去當頭陣。官軍只要殺得一顆首級,便好領賞,平昔百姓中禿發(fā)瘌痢,尚然被他割頭請功,況且見在戰(zhàn)陣上拿住,哪管真假,定然不饒的。這些剃頭的假倭子,自知左右是死,索性靠著倭勢,還有捱過幾日之理,所以一般行兇出力。那些真倭子,只等假倭擋過頭陣,自己都尾其后而出,所以官軍屢墮其計,不能取勝?!蔽覀兌贾篮倩⑼墓适拢儋聊7氯毡救恕镑疹^跣足”,穿著日本服裝,連船都打造成日本船,除了扯大旗作虎皮外,還有個更重要的原因——掩蓋身份。生物學上叫做“模仿色”。洪武三十年所頒的《大明律》對海外經商限制得很嚴格,它規(guī)定凡私自攜帶鐵貨、銅錢、緞匹、絲綿等違禁物下海,及與外番交易者一律處斬,而且禁止私人制造具有二桅以上的出海大船。而對于勾結外族的“謀反大逆”更是異常嚴厲:凡“謀反大逆”,一律首從皆凌遲處死,本宗親族祖父、父、子、孫、伯叔、兄弟、侄、堂兄,同居的異姓親族外祖父、岳父、女婿、家中奴仆,凡年滿十六歲以上皆斬。為了不被誅九族,倭寇必須千方百計掩飾自己的出身。有明一代,造反起義者往往以綽號來掩飾真實姓名,像廣為人知的崇禎時期農民起義,起義領袖都用綽號:紫金梁、八大王、曹操、闖塌天、不沾泥、掃地王等等,包括著名的“闖王”。在東南沿海,就直接可以假扮日本人來掩飾身份。而對于地方官來說,自己轄區(qū)的人起來造反大大拖累政績,因此也樂于統(tǒng)統(tǒng)以“倭情”上報。嘉靖年間持續(xù)到隆慶、萬歷年間的四十年,是明朝倭寇為害最烈的時期,史學界稱“嘉靖大倭寇”。在這一階段里,從賊中“迫于貪酷,困于饑寒”的沿海小民才真正是倭寇的主體,而饑寒貧困的根源在于“片板不許下?!钡暮=摺7催^來說,嘉靖前期為什么要實行嚴厲的禁海令呢是因為正德年間少數葡萄牙走私販兼海盜對沿海城鎮(zhèn)、島嶼肆無忌憚地燒殺搶掠,加上中國海商和日本倭寇在浙江沿海進行的走私貿易,讓明政府感覺貿易會帶來“南方之禍”,才變本加厲地實施禁海,最嚴厲的時刻連捕魚都不允許。禁海令是標準的因噎廢食,雖然并不是禁海招來了日本倭寇,但可以肯定的是,是禁海令刺激出了更多的中國倭寇。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東南濱海地區(qū)地瘠民貧,從宋元以來,當地居民一直將出海貿易視為衣食之源,海商、水手、造船、修理、搬運加上種種服務,可以說大海養(yǎng)活了起碼百萬計的沿海居民。在福建,有句話叫做:“海者,閩人之田?!币患埡=顭o情地把當地居民的“田”給剝奪了,飯碗跟著也砸了。在廣東,潮州、漳州地區(qū)一向是通商出海的發(fā)舶口,“潮漳以番舶為利”,不許貿易等于斷了他們的生計。對茫然失所的沿海居民來說,眼前擺著兩條路:要么忍饑挨餓,要么鋌而走險進行海上走私。潑洗澡水連孩子一起潑了——禁海的弊端明擺著,當時有不少有見識的人都很擔憂??官撩麑⒆T綸用了一個“老鼠洞”的比喻,說:“禁海越嚴,則獲利越厚,而趨之者愈眾。比如發(fā)現家里有老鼠,一定要留一個洞,若是都堵上,連好的地方都能被老鼠穿破。”禁海,罷日本朝貢,明朝這兩大舉措看似是不得已而為之,但是帶來的結果,反而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因為本鄉(xiāng)本土,所以倭寇在東南沿海地區(qū)擁有令人難以相信的支持。作戰(zhàn)時,屢屢發(fā)生看似荒唐的一幕:倭寇天時地利無所不占,如魚得水。而代表正義之師的官軍,反而不受歡迎,舉步維艱。一些平民百姓甚至直接支援倭寇,參加過抗倭戰(zhàn)爭的明人萬表記錄道:“杭州城歇客的店家,明知是海賊,但貪圖其厚利,任其堆貨,且為打點護送。銅錢用以鑄火銑,用鉛制子彈,用硝造火藥,用鐵制刀槍……大船護送,關津不查不問,明送資賊?!薄敖厝嗣窕蛩王r貨,或饋酒米,或獻子女,絡繹不絕;邊衛(wèi)之官,有獻紅被玉帶者……(與)五峰(即王直)素有交情,相逢則拜伏叩頭,甘心為其臣仆,為其送貨,一呼即往,自以為榮,矜上挾下,順逆不分,良惡莫辨?!彼砸搽y怪謝杰發(fā)出這樣的驚呼:“海濱人人皆賊,有誅之不可勝誅者,是則閩浙及廣之所同也?!痹文暇┬滩可袝耐跏镭憚t對潮州、漳州、惠州地區(qū)的“民寇一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