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豫東名校高考歷史三模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3年豫東名校高考歷史三模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3年豫東名校高考歷史三模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高考歷史模擬試卷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19世紀,英國政府在各工業(yè)城市建立城市學院,推行職業(yè)教育和科技教育。這些城市學院緊扣當?shù)厝嗣裆?,教授有助于他們工作的知識。不少的城市學院在20世紀發(fā)展為完全大學。這反映了,當時英國(

)A.產業(yè)革命擴大了教育需求B.資產階級代議制具有優(yōu)勢C.政府極力調節(jié)勞資矛盾D.經濟發(fā)展導致勞動力不足2.下表是歷朝治水活動年平均值統(tǒng)計表,據(jù)此可推知從周秦至清代A.水利是歷朝歷代國民經濟命脈B.農業(yè)生產發(fā)展受制于治水活動的開展C.國家分裂期治水活動比較活躍D.國家穩(wěn)定、國力強盛是治水活動的保障3.1956年2月,《人民日報》接連發(fā)表《不要輕易改變原有的生產和經營制度》、《慎重地改造城市小商店》、《慎重地從經濟上逐步改組公私合營企業(yè)》等社論。這些社論旨在A.肯定社會主義改造的成果B.強調平穩(wěn)推進工商業(yè)改造C.重申“一五”計劃的意義D.宣傳國民經濟恢復的成就4.早期羅馬的法律都由祭司們記錄在卷,秘密保管,不讓平民知道。祭司們偶爾也會改變原文以適合貴族之目的?!妒~表法)的頒布A.摒棄了習慣法的內容B.打破了貴族壟斷司法C.維護了羅馬帝國統(tǒng)治D.推動了萬民法的形成5.嚴復《文鈔?原強》:“中國知西法之當師,不自甲午敗衂之后始也。海禁大開以還,所興發(fā)者亦不少矣。譯署一也,同文館二也,船政三也……拉雜數(shù)之,蓋不止一二十事。此中大半皆西洋以富以強之基,而自吾人行之,則淮橘為枳,若存若亡,不能收其效?!睋?jù)此,嚴復的主旨是A.肯定了師夷長技的成就 B.闡釋了富國強兵的內容C.否定了學習器物的價值 D.強調了政治變革的必然6.在秦末的反秦浪潮中,不僅有下層民眾揭竿而起,還有許多原六國的貴族、官吏、豪強投身其中,他們中還有一些人成為起義的領導者。在六國故土上,又出現(xiàn)了人們熟悉的楚、趙、齊等國名稱。這反映出A.人們宗法觀念根深蒂固 B.秦朝統(tǒng)一時機尚不成熟C.郡縣制不利于鞏固統(tǒng)一 D.統(tǒng)一理念尚未深入人心7.民國初年,《采菲錄》記載:“天足萌秀之際,因放足而致夫妻反目者、翁姑虐待者,時有耳所聞。舊有纏足之妻,多成棄婦;纖小之足,每致離婚。”這說明A.近代社會民眾的習俗變遷異常緩慢B.婦女纏足習俗具有深厚的社會基礎C.社會思想觀念呈現(xiàn)新舊沖突的局面D.資產階級維新運動引發(fā)社會大變革8.德意志在平均勞動時間方面,由1872年每周72小時下降到1914年每周57小時,勞動生產率持續(xù)上升。產業(yè)工人實際工資在1871年至1913年之間翻了一番。人口平均壽命由1871年的37歲上升到1910年的47歲。這可以說明A.君主立憲政體利于德國社會的進步B.德國軍國主義提高了國民生活水平C.德國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工業(yè)化國家D.工業(yè)化奠定了德國民主改革的基礎9.鄭觀應在《盛世危言》中描述鴉片戰(zhàn)爭后的社會情景“洋布、洋紗、洋花邊等入中國,而女紅失業(yè);煤油、洋燭、洋電燈入中國,而東南數(shù)省之柏樹皆棄為不材;洋鐵、洋針、洋釘入中國,而業(yè)冶者多無事投閑…華民生計,皆為所奪矣?!边@種情景說明A.西方商品涌入沖擊自然經濟B.中國工業(yè)崛起抵制西方侵略C.洋務運動推動民族工業(yè)繁榮D.資本輸出終止中國工業(yè)步伐10.1859年(清咸豐九年)6月25日,英法聯(lián)軍艦隊14艘(其中英國軍艦11艘、法國軍艦2艘、美國軍艦1艘)不宣而戰(zhàn)攻打天津大沽口炮臺,并強行駛入海河。天津守軍英勇還擊。這次保衛(wèi)戰(zhàn)是鴉片戰(zhàn)爭以后清軍抗擊外來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大勝仗,也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唯一的一次勝仗。由此以后①大沽口炮臺成為近代中國最堅固海防工事②天津的城市布局發(fā)生重大變化③中國的海軍開始步入近代化④清政府的權力結構發(fā)生變化出現(xiàn)洋務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1.美籍華人、史學家費正清在“中國和日本”一章曾這樣寫道:“在廣東,小規(guī)模的革命黨人起義雖遭鎮(zhèn)壓,可是在漢口,1911年10月10日,革命者的一家炸彈制造廠的意外爆炸,導致了附近帝國軍隊的兵變。”這場“兵變”帶來的結果不包括A.滿清政府垮臺 B.專制制度結束 C.中華民國成立 D.封建制度結束12.“從18世紀以來,講科學理性、講自由、講人權、講法治、講個人的尊嚴,這些價值通過五四成為當代中國知識分子文化結構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價值。”這表明五四運動A.標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B.弘揚了科學與民主的精神C.徹底地反帝反封的革命運動D.促成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13.1895年8月,日軍以強大兵力進攻臺灣彰化城北的八卦山,黑旗軍和義軍與日軍展開肉搏戰(zhàn),擊斃日本號稱最精銳的近衛(wèi)師團一千余人,此役日軍死亡人數(shù)超過甲午戰(zhàn)爭。這體現(xiàn)出A.清政府出賣人民抗日活動 B.甲午戰(zhàn)爭中日軍傷亡很大C.臺灣軍民英勇的抗日精神 D.全國人民反對割地議和14.著名學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從(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國算有了社會了。中國人從發(fā)明世界以后,這一覺悟是一串的;第一層是國力的覺悟;第二層是政治的覺悟;現(xiàn)在是文化的覺悟,將來是社會的覺悟?!边@里對“社會的覺悟”的理解最準確的是()A.社會主義思想的傳播B.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傳播C.知識分子民族和國家意識的增強D.中下層平民生活、思想和習俗的改造15.下表是漢代有關名田(占有土地)規(guī)定的記載。據(jù)此可知,這些規(guī)定A.利于維護小農經濟穩(wěn)定 B.嚴厲地打擊了商業(yè)違法行為C.有效地抑制了土地兼并 D.嚴格限制了商業(yè)規(guī)模的擴大16.1919年5月29日,英國皇家學會科考隊在幾內亞灣普林西比島拍攝的日蝕照片和隨后的計算證實了如下觀點:引力是因質量的存在而引起的時空連續(xù)場的彎曲。本次科考活動支持了A.經典力學 B.相對論 C.進化論 D.量子論17.歷史學家錢穆曾說:“故中國政制之廢宰相,統(tǒng)‘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為獨裁夫專制之黑暗所籠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則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睂ζ淅斫庾钋‘?shù)氖茿.明朝廢宰相造成了政治的極度黑暗B.明清兩代都是極端專制集權的社會C.明朝以前的政府采取集體決策方式D.明以前政府不完全直接統(tǒng)屬于王室18.沙俄侵吞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地區(qū)的不平等條約是:A.中俄《璦琿條約》 B.中俄《北京條約》C.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 D.中俄《伊犁條約》19.8月7日傍晚,他們毅然決然地分三路向……急進。這段路上,不僅要越過隴海鐵路,而且還面對黃泛區(qū)和沙河、汝河、淮河等多條河流。蔣介石完全沒有料想到他們會走這樣一著險棋,還以為他們只是“不能北渡黃河而南竄”。這一行動A.揭開了戰(zhàn)略決戰(zhàn)的序幕B.將戰(zhàn)爭引入“國統(tǒng)區(qū)”C.基本殲滅了國民黨主力D.導致國民黨政權被推翻20.“新文學革命期間的北京學者,遠不會料想到20年以后,北京與上海的文學活動中心會被武漢和廣州所取代,更不會想象到西部的重慶的學術文學氛圍會發(fā)展的如此迅速”導致上述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A.文化中心的逐漸西移 B.抗戰(zhàn)傷痕文學擴大的使然C.政治局勢的急劇變化 D.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擴大21.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指出:“中國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農民,……因此農民問題就成了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農民的力量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力量?!辈牧现?,毛澤東重點論述了A.當時中國的社會性質B.中國革命的依靠對象C.中國革命兩步走戰(zhàn)略D.新民主主義社會藍圖22.“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已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從語意判斷,該史料最可能出自A.《魏書》 B.《隋書》 C.《漢書》 D.《晉書》23.如圖是某同學在復習“新民主主義革命”這一歷史階段時總結的時間軸(部分),從中可以解讀出①毛澤東思想逐漸走向成熟②日本全面侵華截斷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正常發(fā)展③遵義會議召開于長征途中④20世紀30年代中日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主要矛盾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24.1965年,中國大陸與西方國家的貿易額在進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這種變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國A.實現(xiàn)了與西方國家的正?;?B.調整了與蘇聯(lián)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D.打破了歐美對華經濟制裁25.有學者認為:“(光榮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變,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憲法’為歸宿的政治妥協(xié),而是議會與國王權力關系史上決定性轉折點?!边@里“轉折點”指的是A.《權利法案》剝奪了國王的權力 B.國家權力的重心由國王轉移至議會C.議會與國王在國家權力上實現(xiàn)了平衡 D.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26.恩格斯曾說道:“不管這次戰(zhàn)爭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點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國整個傳統(tǒng)的經濟體系將完全崩潰……在陸地和海上打了敗仗的中國人將被迫歐化,全部開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鐵路和工廠,從而把那種可以養(yǎng)活這億萬人口的舊體系完全摧毀。”由此可知,恩格斯認為A.鴉片戰(zhàn)爭是打破清朝閉關鎖國狀態(tài)的唯一機會B.中國的自閉和崩潰狀態(tài)必然導致鴉片戰(zhàn)爭失利C.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戰(zhàn)敗后的清政府將對歐洲國家全方位開放D.甲午中日戰(zhàn)爭使中國變革統(tǒng)治體系并擴大開放27.下列選項中,通過直接變革宰相制度來加強君主專制的措施有①西周實行分封制②漢朝實行察舉制③唐朝實行三省制④宋朝設立參知政事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8.劉錫鴻認為中國空虛不在無船無炮,而在無人無財,此皆政教之過也,西洋技巧文字,不可紛紛講求,致群鷲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飭紀綱;郭嵩燾認為西洋立國以政教為本,日本仿行西法,月異而歲不同,中國考求洋人末務而忘其本,自以為安。兩種兩人均認為A.政體亟須調整 B.西方技藝為末 C.綱常政教為本 D.不能僅學技術29.從1840年到1861年,中國至少出現(xiàn)了22種有關世界史地方面的著作。如《康輶紀行》反映了當時中國的邊疆和世界形勢,《中西紀事》提出中國已被納入世界局勢變化的軌道中。這A.直接引發(fā)了中國近代化運動B.揭露了列強瓜分中國的圖謀C.反映國人對西學的迫切要求D.推動國人重新審視世界局勢30.下表為明清時期中國農業(yè)發(fā)展的概況(部分)。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反映出明清時期中國的農業(yè)()年份人口(百萬)糧食產量(千頓)糧食種植面積(百萬公頃)糧食單產(千克/公頃)1400722052019.8103616501233505532.0109517502607410048.01544182038110858559.01840A.成為中國經濟領先世界的基礎 B.生產力取得了質的發(fā)展C.支撐了人口的高速增長 D.生態(tài)環(huán)境已經嚴重惡化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1世紀時,東征的十字軍才從亞洲帶回了糖,因為價格昂貴,當時只有王室、貴族才能享用。新航路開辟后,葡萄牙等國開始在美洲種植甘蔗,1640年以后;英國在西印度群島建立了甘蔗種植園,跟荷蘭人學會了甘蔗種植技術,從非洲引入黑奴,英國蔗糖售價不斷降低,逐漸在歐洲排擠了葡萄牙人的廿'巴西糖”日這一持續(xù)不斷的變化被稱為“砂糖革命”。食糖逐漸變的普通人也消費得起,加糖紅茶成為城市工人的生活必需品,巧克力、果醬等甜點變得流行,食糖的消費量成倍地增長,1700年時英國人年均食用4磅糖,到1800年升至18磅。1799年法國科學家研制出甜菜制糖的方法,19世紀初,拿破侖戰(zhàn)爭期間歐洲海上運輸受阻,蔗糖等物資無法從海上運往歐洲,促使了甜菜制糖業(yè)迅速發(fā)展,再加上甜菜可以在溫帶地區(qū)種植,得到了英國之外的歐洲國家大力扶持。此后,歐洲各國相繼建廠,甜菜制糖業(yè)很快興起。從19世紀80年代開始,甜菜糖的產量經常超過甘蔗糖。20世紀中期之后,全球民眾更愿意效仿美國的生活方式,樂意接受咖啡類的可口可樂,加糖紅茶的時尚悄然落幕。——摘編自川北稔《砂糖的世界史》等(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蔗糖傳播的特點,并說明“砂糖革命”對英國的影響。(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19世紀以來世界制糖業(yè)變化的原因。3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439~1640年,鼠疫在西歐曾爆發(fā)過60次之多,倫敦是當時歐洲疫情最為嚴重的城市之一。意大利各城市以及法國等先后通過官方法令形式實施了隔離、檢疫、加強公共衛(wèi)生、組建相關防控機構等防疫措施。笛福在《倫敦大瘟疫親歷記》中描述了1664~1665年的倫敦大瘟疫:“在災難面前,很多人沉湎于預言、占星以及古老巫婆的傳說中;某些狂熱分子沖向街頭傳播預言,假稱自己是被上帝派來告誡這個城市的“先知’。”1665年初,倫敦市市長及市議會及時制定、實施了詳細的防疫措施:組建相關領導機構,明確其具體職能;關于舉報患者、實行隔離、物件消毒、房屋封閉、埋葬死者、禁止公共集會等具體細節(jié)要求;對每天打掃街道、及時清理垃圾、流浪動物的捕殺等都做了詳細規(guī)定,等等?!幾躁悇P鵬、王俊周《近代早期英國政府的“防疫”對策》材料二1902年,袁世凱用巨款收回了由八國聯(lián)軍把持的檢疫機構,改設天津衛(wèi)生局,“專司防疫清潔事宜”,又下設“時癥醫(yī)院”“婦嬰醫(yī)院”“育黎堂”和“官廁”等4個部門,推行清潔道路、施治病癥、防疫檢疫等事項。天津衛(wèi)生局總局設在天津。后因周邊“迭生疫癥”,又在大沽、北塘、營口、唐山、秦皇島等地添置防疫院,“派員檢疫”。各地衛(wèi)生局的職責主要有:普及防疫知識;嚴格疫情通報;組織居民進行環(huán)境整飭;推廣合乎防疫要求的新式廁所,以及收容流浪乞討人員等。1904年初夏,營口、北塘等地瘟疫流行,震動京畿。清政府恐列強借故插手國內防疫事務進而要挾朝廷,故決定自主實施防疫,諭令袁世凱等立即組織疫區(qū)防疫工作。經數(shù)月努力,北洋地區(qū)“疫氣漸消,全活眾多,津郡亦未流行”,防疫取得成功?!幾怨扔狼?、張海林《試論清末“新政”中的衛(wèi)生防疫事業(yè)以北洋地區(qū)為例》(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17世紀中葉英國防疫對策形成的歷史背景。(2)根據(jù)材料一、二,概括17世紀中葉的英國和20世紀初的中國防疫對策的異同之處,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清末防疫對策的意義。3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赦免是中國古代封建君主治理國家的一種政治手段,歷代統(tǒng)治者都十分重視赦免,把它當作穩(wěn)固皇權的重要措施。赦免在一開始并不是作為一種社會措施,而是原始社會典籍中出現(xiàn)的一類有關“仁政”的思想。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赦免具有臨時性、隨意性,諸侯中的大赦之法基本上都是特赦。漢代以后,統(tǒng)治者開始經常性的使用赦免,《后漢書》記載:光武帝劉秀下詔:“頃獄多冤人,用刑深刻,朕甚愍之”因而大赦天下,使人們從事生產。赦免權力開始逐漸的收歸中央,赦免成為一種習慣法,名目和次數(shù)也日益增多?!幾栽某吨袊糯饷猬F(xiàn)象分析》材料二:從自然法在歐洲的發(fā)展歷程可以看出,西方近代法治作為一種政治文化在西方國家經歷了漫長的進化歷程。在治理國家的道德和法律手段的爭論中,人治觀雖顯赫一時但瞬間便悠忽不現(xiàn),“人類理性所體現(xiàn)之正義,高于一切”。啟蒙思想家們大都認為,國家權力來自于人民,統(tǒng)治者行使的權力是人民的共同權力。西方法治主義者在性惡論的基礎上,敏銳的捕捉到權力專制的天性,因而便給權力重新解構、定為、整合。以近代法的理性主義對權力進行道德約束,以三權分立對權力進行制度約束,使權力之間相互制約。——摘編自于語和《中國禮治與西方法治之比較研究》(1)根據(jù)材料一,指出古代中國赦免制度的演變趨勢。(2)根據(jù)材料二,概括近代西方法治的特征。(3)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赦免制度和西方近代法治對各自社會產生的影響。

參考答案(含詳細解析)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A【答案解析】

根據(jù)材料“城市學院緊扣當?shù)厝嗣裆?,教授有助于他們工作的知識”“不少的城市學院在20世紀發(fā)展為完全大學”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隨著英國經濟的發(fā)展政府重視高等教育的發(fā)展,以便教授工作知識,因此體現(xiàn)了產業(yè)革命擴大了教育需求,故A選項正確;材料內容體現(xiàn)了隨著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推動了教育需求,沒有體現(xiàn)資產階級代議制存在哪些優(yōu)勢,故B選項錯誤;材料內容主要體現(xiàn)了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擴大了教育的需求,沒有體現(xiàn)政府極力調節(jié)勞資矛盾,故C選項錯誤;根據(jù)材料“這些城市學院緊扣當?shù)厝嗣裆?,教授有助于他們工作的知識”可知,體現(xiàn)了經濟發(fā)展和教育擴大的問題,沒有體現(xiàn)經濟發(fā)展導致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故D選項與材料無關。2、D【答案解析】

由材料數(shù)據(jù)可知,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治水活動年平均值”比較高。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這些朝代大多是比較強盛和穩(wěn)定的王朝,由此可知,國家穩(wěn)定、國力強盛是治水活動的保障,故D正確;農業(yè)是歷朝歷代國民經濟命脈,故排除A;材料中沒有農業(yè)生產的信息,故B錯誤;C項說法與材料信息相反,故錯誤。3、B【答案解析】

從材料中的“改造城市小商店”“改組公私合營企業(yè)”可以看出,社論討論的是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改造;從“慎重地”可以看出,社論認為工商業(yè)改造應當穩(wěn)步推進。故答案為B項。當時社會主義改造尚未結束,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一五”計劃,排除C項;1952年底國民經濟恢復任務已經完成,排除D項。4、B【答案解析】

“早期羅馬的法律都由祭司們記錄在卷,秘密保管,不讓平民知道。祭司們偶爾也會改變原文以適合貴族之目的”表明《十二銅表法》的頒布打破了貴族對司法的壟斷,故B正確;《十二銅表法》是習慣法的匯編,故A錯誤;C材料表述錯誤,《十二銅表法》編寫于羅馬共和國時期,排除;D選項萬民法形成于羅馬帝國時期,并且與材料的《十二銅表法》的描述,并無直接聯(lián)系,故錯誤。5、D【答案解析】

嚴復強調的是近代中國人學習西方都只是涉及到如技術、船政之類的東西,可是照搬這些西方的東西都沒有起到什么作用,因此作為維新派的他主張要進行政治變革,故D正確;AB兩項與材料所述的內容不符合,排除;C項不是材料主旨,排除。6、D【答案解析】

反秦過程中六國舊貴族再次打出故國名稱,說明當時統(tǒng)一理念尚未深入人心,D正確;材料描述現(xiàn)象與宗法觀念無關,排除A;秦的統(tǒng)一順應歷史潮流,排除B;郡縣制加強了中央集權,排除C。7、C【答案解析】

民國以來,政府大力移風易俗,近代中國社會民眾的習俗變遷顯著,排除A;材料中“舊有纏足之妻,多成棄婦;纖小之足,每致離婚”說明存在對纏足習俗面臨挑戰(zhàn),說明婦女纏足習俗的社會基礎正在動搖,排除B;由材料中對放足存在不同的態(tài)度,說明社會思想觀念呈現(xiàn)新舊沖突的局面,故選C;資產階級維新運動發(fā)生在19世紀末,時間不符,而材料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引發(fā)社會大變革,排除D。8、A【答案解析】

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德意志帝國1871年憲法頒布后,德國確立君主立憲制,促進了德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德國逐漸成為工業(yè)化國家,故選A項,排除D項。德意志帝國憲法具有明顯的軍國主義特征,但軍國主義強調國家利益、經濟軍事化,并不能提高國民生活水平,排除B項;材料并未把德國工業(yè)與美國工業(yè)作對比,排除C項。故選A。9、A【答案解析】

材料反映在列強經濟侵略下,“華民生計,皆為所奪矣”,傳統(tǒng)手工業(yè)紛紛破產,說明西方商品涌入沖擊自然經濟,故選A項;材料沒有涉及中國工業(yè)的信息,排除B項;材料沒有提到洋務運動的信息,排除C項;材料主要反映列強對華商品輸出而非資本輸出,排除D項。10、B【答案解析】

大沽口保衛(wèi)戰(zhàn)取得了勝利,并不能說明大沽口炮臺是最堅固的工事,①錯誤;②③④均符合題意,故選B;ACD不符合題意,排除。11、D【答案解析】材料敘述的是武昌起義,該事件加速了滿清的垮臺和君主專制的結束,促成了中華民國的成立,但是沒有結束中國的封建制度,所以D符合題意。12、B【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五四運動的影響。依據(jù)材料可知,“科學理性、自由、人權、法治、個人尊嚴”,這些西方資產階級的啟蒙思想通過五四運動在中國傳播,表明五四運動弘揚了民主、科學精神,因此B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與五四運動促進資產階級思想的傳播無關;C選項錯誤,材料體現(xiàn)的是五四運動促進了資產階級思想的傳播,并未體現(xiàn)五四運動是徹底的反帝反封的革命運動;D選項錯誤,材料體現(xiàn)的是五四運動促進了資產階級思想的傳播,不是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故正確答案為B選項。13、C【答案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臺灣黑旗軍和義軍自發(fā)反抗日軍侵略臺灣,給予日軍沉重打擊,故C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臺灣黑旗軍和義軍與日軍的斗爭,沒有體現(xiàn)清政府出賣人民抗日活動,故A項錯誤;甲午戰(zhàn)爭日軍傷亡很大與材料“此役日軍死亡人數(shù)超過甲午戰(zhàn)爭”不符,故B項錯誤材料反映的是臺灣人民抗擊日軍,沒有體現(xiàn)全國人民反對割地議和,故D項錯誤。故選C。14、D【答案解析】試題分析:考查五四運動,重點是考查學生解讀材料的能力。傅斯年認為在五月四日以后,中國算有了社會,A和B在五四運動前已在中國出現(xiàn),而C項在材料中未能體現(xiàn)。“將來是社會的覺悟”只有D符合,五四運動無產階級已經登上中國政治舞臺,人民群眾開始覺悟,到社會的覺悟正是廣大平民經過思想改造的過程??键c: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五四運動15、A【答案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表格反映的是漢代的抑商政策,這項政策推行的根本目的在于維護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經濟基礎,即維護小農經濟的發(fā)展,故選A項。表格內容只涉及對商人的打擊,不涉及對商業(yè)經營活動的描述,無法得出B項結論,排除;如果不改變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無法得到有效解決,C項說法明顯錯誤,排除;材料中的規(guī)定雖限制了商業(yè)資本向土地方面流動,但仍可以向其他方面流動,因而不能限制商業(yè)規(guī)模的擴大,故排除D項。16、B【答案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廣義相對論認為,物質存在的現(xiàn)實空間不是平坦的,而是彎曲的,空間結構取決于物質的質量及其分布情況,空間彎曲的程度體現(xiàn)為引力場強度,B選項符合題意。經典力學的體現(xiàn)是三大定律,與材料無關,A選項排除。進化論強調的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C選項排除。量子論屬于微觀物理學,D選項排除。17、B【答案解析】

明朝廢除丞相制度,清朝設立軍機處,君主專制空前加強,B符合題意,故選B;明朝政治黑暗的根本原因是君主專制的強化,A選項排除;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主要特點是皇帝獨尊,皇權至上,集體決策的說法錯誤,C選項排除;中國封建社會屬于家天下,政府是為皇帝統(tǒng)治天下服務的,D選項排除。18、B【答案解析】

通過中俄《北京條約》,沙俄割讓了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約4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故選B;通過中俄《璦琿條約》,沙俄割占我國外興安嶺以前、黑龍江以北6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排除A;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中俄《伊犁條約》是俄國割占關于中國西北部領土的條約,不符合題意,排除CD?!敬鸢更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沙俄侵吞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地區(qū)”,聯(lián)系所學《北京條約》的內容分析解答。19、B【答案解析】

根據(jù)“北渡黃河而南竄”可知,這次軍事行動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把戰(zhàn)爭從解放區(qū)轉移到國統(tǒng)區(qū),拉開戰(zhàn)略反攻的序幕,故B正確;遼沈戰(zhàn)役揭開了戰(zhàn)略決戰(zhàn)的序幕,不符合“北渡黃河而南竄”,排除A;三大戰(zhàn)役基本殲滅了國民黨主力,不符合“北渡黃河而南竄”,排除C;1949年渡江戰(zhàn)役推翻國民黨政權,符合“北渡黃河而南竄”,排除D。【答案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北渡黃河而南竄”,聯(lián)系所學解放戰(zhàn)爭時期戰(zhàn)略反攻的史實和影響分析解答。20、C【答案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新文學革命即新文化運動,中心在北京,20年后中國進入全面抗戰(zhàn)階段,隨著日軍大舉侵華,國民政府統(tǒng)治中心西遷重慶,推動了武漢和廣州、重慶先后成為文學中心,故C項符合題意;A項是對材料信息的概述,并非原因,排除;抗戰(zhàn)傷痕文學是抗戰(zhàn)時期文學發(fā)展的體現(xiàn),并非題干現(xiàn)象原因,排除B項;文學中心的變化與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無直接聯(lián)系,排除D項。故選C。21、B【答案解析】

由材料“農民問題就成了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農民的力量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力量”,說明毛澤東指出了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依靠對象,故選B項;材料內容是對農民問題與農民革命力量的分析,沒有涉及中國的社會性質,排除A項;材料內容是對農民問題與農民革命力量的分析,沒有涉及中國革命兩步走戰(zhàn)略,排除C項;材料內容是對農民問題與農民革命力量的分析,沒有涉及新民主主主義社會藍圖,排除D項。22、A【答案解析】

根據(jù)材料的內容可知是讓少數(shù)民族人學說漢話,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內容之一,故應該出自《魏書》,答案為A;材料內容是北魏的歷史,《隋書》是記述隋朝歷史的史書,B錯誤;漢朝和晉朝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前,不會出現(xiàn)材料的內容,CD錯誤。23、D【答案解析】

根據(jù)圖片信息結合所學可知,《新民主主義革命論》的發(fā)表標志著毛澤東思想走向成熟,遵義會議召開于1935年,此時正處于長征途中,1937年七七事變標志著全面抗戰(zhàn)開始,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故①③④正確,D項符合題意;日本全面侵華使民族資本主義日益萎縮,而解放戰(zhàn)爭時期民族資本主義陷入絕境,因而日本全面侵華并未完全截斷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正常發(fā)展,②錯誤,ABC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24、B【答案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了現(xiàn)代中國的對外交往。60年代中蘇關系惡化,所以中國加大了與西方國家的貿易往來,故選B。60年代中國與美國之間沒有實現(xiàn)外交關系正?;?,也就談不上與西方國家外交關系正?;痛蚱茪W美對華經濟制裁??键c:現(xiàn)代中國的對外關系·新中國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動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25、B【答案解析】

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光榮革命”作為議會與國王權力關系史上決定性的轉折點,指的是從此英國國家權力的中心,由國王轉移到了議會那里,B選項符合題意;《權利法案》是議會用立法手段限制國王的權力,而非剝奪王權,A選項錯誤;光榮革命以后,國王受議會限制,兩者在國家權力中并非互相制衡,不是“平衡”關系,C選項錯誤;光榮革命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而英國君主立憲制則是通過《權利法案》及之后英國議會先后制定的一些法律,逐漸建立起來的,D選項錯誤。26、D【答案解析】

根據(jù)所學知識,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中國在陸地和海洋均戰(zhàn)敗,被迫簽訂的《馬關條約》將商埠開放到內地,清政府為解決財政問題放寬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fā)展,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D正確;材料體現(xiàn)的是甲午中日戰(zhàn)爭對中國的影響,沒有體現(xiàn)鴉片戰(zhàn)爭和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史實,排除A、B、C項。27、D【答案解析】

唐朝實行三省制,三省長官都是宰相,將相權一分為三,削弱相權,加強君主專制;宋朝設立參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權。③④符合題意。故D正確;西周實行分封制,是關于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察舉制屬于選官制度。①②不符合題意。排除A、B和C。故選D。28、B【答案解析】

根據(jù)材料,劉錫鴻認為西方技藝是“末”,中國的綱常倫理是“本”,主張整傷綱常倫理,反對洋務派專注于學習西方技術的做法;郭高認為西方技術是“末”,西方政教是“本”,日本明治維新全面學習西方,國力增強,反對洋務派只學習西方科技,主張不僅學習西方技術還要學習西方制度,所以兩者都認為西方的技藝為末,B項正確;材料中的兩人均是清政府的官員,所以不可能從根本上否定封建制度,仍然要維護傳統(tǒng),A項錯誤;材料中兩者的“綱常政教”是不同的,C項錯誤;D項是郭嵩燾的觀點,錯誤。故選B。29、D【答案解析】

根據(jù)材料主旨可知,鴉片戰(zhàn)爭后先進的中國人開始了解西方,通過著書立說介紹西方,故D正確;A項直接表述有誤,扼;B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迫切要求表述有誤,排除D。30、C【答案解析】

表格數(shù)據(jù)顯示,明清時期“糧食產量”和“人口”呈現(xiàn)大幅增長趨勢。說明農業(yè)發(fā)展為人口的增長提供了經濟基礎,故C正確;材料沒有比較和世界的相關數(shù)據(jù),排除A;明清時期中國農業(yè)仍然是傳統(tǒng)農業(yè)技術,生產力沒有取得了質的發(fā)展,排除B;表格數(shù)據(jù)沒有顯示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信息,排除D。故選C。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特點:傳播范圍擴大;與殖民擴張緊密相連;價格逐漸降低,逐漸平民化;英國逐漸壟斷蔗糖貿易。影響:改變了飲食習慣和消費結構;推動了三角貿易和英國殖民霸權建立;有利于英國資本原始積累,促進資本主義發(fā)展。(2)原因:甜菜制糖的出現(xiàn)(新糖源的出現(xiàn));制糖技術進步(工業(yè)革命的影響);英國霸權的衰落;飲食時尚變化?!敬鸢附馕觥?/p>

(1)特點一問,根據(jù)材料“新航路開辟后,葡萄牙等國開始在美洲種植甘蔗”、“1640年以后;英國在西印度群島建立了甘蔗種植園”、“英國蔗糖售價不斷降低”、“食糖逐漸變的普通人也消費得起”、“逐漸在歐洲排擠了葡萄牙人的‘'巴西糖’”等信息,可以從傳播范圍、和殖民擴張的關系、價格變化、大眾化、英國壟斷等角度概括即可。影響一問,根據(jù)材料和所學知識,可以從對人們的飲食結構和消費結構、對英國的殖民爭奪和奴隸貿易、對英國的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等角度思考。(2)根據(jù)材料“甜菜制糖業(yè)迅速發(fā)展”、“得到了英國之外的歐洲國家大力扶持”、“歐洲各國相繼建廠,甜菜制糖業(yè)很快興起”、“樂意接受咖啡類的可口可樂,加糖紅茶的時尚悄然落幕”等信息,從新糖源的出現(xiàn)、技術進步、英國霸權衰落、飲食結構等角度概括即可。32、(1)背景:西歐瘟疫頻發(fā),一些國家防疫舉措日益完備;英國疫情嚴重,防疫舉措滯后;民眾防疫知識匱乏;英國議會和政府權威增強。(2)相同點:政府主導;設置專門機構;內容全面;防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