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學年南寧二中、柳州高中高一化學第二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模擬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1頁
2023學年南寧二中、柳州高中高一化學第二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模擬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2頁
2023學年南寧二中、柳州高中高一化學第二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模擬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學年高一下化學期末模擬試卷注意事項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guī)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jiān)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Q、X、Y和Z為短周期元素,它們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圖所示,這4種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2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Q的單質具有半導體的性質,Q與Z可形成化合物QZ4B.Q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強C.X、Y和氫3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都只有共價鍵D.Y的原子半徑比X的大2、A、B、C、D均為氣體,對于A+3B2C+D的反應來說,以下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中反應速率最快的是()A.v(A)=0.4mol/(L?s)B.v(B)=0.8mol/(L?s)C.v(C)=0.6mol/(L?s)D.v(D)=0.1mol/(L?s)3、19世紀中葉,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的突出貢獻是()A.提出原子學說 B.制出第一張元素周期表C.提出分子學說 D.發(fā)現(xiàn)氧氣4、下列各組實驗中,反應速率最快的是反應物催化劑溫度A10mL20%H2O2溶液無40℃B10mL20%H2O2溶液無25℃C10mL10%H2O2溶液無25℃D10mL20%H2O2溶液1mL0.1mol·L-1FeCl3溶液40℃A.A B.B C.C D.D5、鑒別某種白色織物是否是蠶絲制品,可選用的適宜方法是()A.滴加鹽酸 B.滴加濃硫酸 C.滴加氫氧化鈉溶液 D.滴加濃硝酸6、在給定條件下,下列選項所示的物質間轉化均能實現(xiàn)的是A.B.石油C.AlD.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生成物的總能量大于反應物的總能量時,ΔH<0B.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使用催化劑可以改變反應的焓變C.ΔH<0、ΔS>0的反應在低溫時不能自發(fā)進行D.一個化學反應的ΔH只與反應體系的始態(tài)和終態(tài)有關,而與反應的途徑無關8、某有機物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該有機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能和碳酸鈉溶液反應的官能團有2種B.1mol該有機物最多能與2molH2發(fā)生加成C.與互為同分異構體D.既可以發(fā)生取代反應又可以發(fā)生氧化反應9、下列敘述中,不屬于氮的固定的方法是()A.根瘤菌把氮氣變?yōu)橄跛猁} B.氮氣和氫氣合成氨C.從液態(tài)空氣中分離氮氣 D.氮氣和氧氣合成一氧化氮10、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X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Y是地殼含量最多的元素,Z與X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Y與W同主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X與Y只能形成一種化合物B.原子半徑:r(Y)<r(W)<r(Z)C.W的氣態(tài)氫化物的熱穩(wěn)定性比Y的強D.Z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是強酸11、3.2gCu與過量的8mol/L30mLHNO3反應,硝酸的還原產(chǎn)物為NO2和NO,反應結束后測得溶液中n(H+)為amol,則溶液中所含n(NO3-)為A.a(chǎn)mol B.(0.1+a)mol C.(0.05+a)mol D.(0.2+a)mol12、下列各組中的性質比較,不正確的是A.酸性:HClO4>H2SO4>H3PO4B.穩(wěn)定性:NH3<PH3<SiH4C.堿性:KOH>NaOH>Mg(OH)2D.還原性:F﹣<Cl﹣<Br﹣13、下列過程中所發(fā)生的化學變化,屬于加成反應的是A.光照射甲烷和氯氣的混合氣體B.在鎳做催化劑的條件下,苯與氫氣反應C.乙醇在銅或銀做催化劑的條件下與氧氣反應D.乙酸在濃硫酸做催化劑的條件下與乙醇反應14、下列物質分子中,所有原子都處于同一平面內的是()A.CH4B.C6H6C.CH3—CH3D.15、下列物質中,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褪色的是(

)A.汽油 B.甲醛 C.乙酸 D.甲酸16、下圖所示的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BCD驗證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研究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實驗室制氨氣驗證非金屬性:Cl>C>SiA.A B.B C.C D.D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17、A是來自石油的重要有機化工原料,此物質可以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fā)展水平。E是具有果香味的有機物,D能與碳酸鈉反應產(chǎn)生氣體,F是一種高聚物,可制成多種包裝材料。

(1)A的結構式為___________。(2)C分子中的官能團名稱是_________,驗證C物質存在該官能團的試劑是__________,現(xiàn)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指出反應類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___;18、NaN3是一種易溶于水(NaN3=Na++N3-)的白色固體,可用于有機合成和汽車安全氣囊的產(chǎn)氣藥等。鈉法(液氨法)制備NaN3的工藝流程如下:(1)鈉元素位于周期表第______周期______族。(2)NaNH2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Na+的結構示意圖為_____。(3)NaOH的電子式為______。(4)反應NH4NO3N2O↑+2H2O↑中,每生成1molN2O轉移電子數(shù)為_____個。(5)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6)銷毀NaN3可用NaClO溶液,該銷毀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N3-被氧化為N2)。19、實驗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驟如下:圖甲圖乙在圖甲的圓底燒瓶內加入乙醇、濃硫酸和乙酸,加熱回流一段時間,然后換成圖乙裝置進行蒸餾,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產(chǎn)品。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冷凝水從________(填“a”或“b”)進,圖乙中B裝置的名稱為__________。(2)反應中加入過量的乙醇,目的是___________。(3)現(xiàn)擬分離粗產(chǎn)品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下列框圖是分離操作步驟流程圖:則試劑a是_____,試劑b是________,分離方法Ⅲ是_____。(4)甲、乙兩位同學欲將所得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產(chǎn)品提純得到乙酸乙酯,在未用指示劑的情況下,他們都是先加NaOH溶液中和酯中過量的酸,然后用蒸餾法將酯分離出來。甲、乙兩人蒸餾產(chǎn)物結果如下:甲得到了顯酸性的酯的混合物,乙得到了大量水溶性的物質。丙同學分析了上述實驗目標產(chǎn)物后認為上述實驗沒有成功。試解答下列問題:①甲實驗失敗的原因是___________;②乙實驗失敗的原因是___________。20、某化學興趣小組用甲、乙兩套裝置(如圖所示)進行丙烯酸(H2C=CHCOOH)與乙醇(CH3CH2OH)酯化反應的實驗。已知:乙醇的沸點為78.5℃,丙烯酸的沸點為141℃,丙烯酸乙酯的沸點為99.8℃。回答下列問題:(1)儀器M的名稱為_________,儀器A、B中的溶液均為_________。(2)甲、乙兩套裝置中效果比較好的裝置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3)乙裝置中冷凝水應該從______(填“a”或“b”)口進入。(4)若7.2g丙烯酸與5.2g乙醇完全反應,則理論上生成的丙烯酸乙酯的質量為________。(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一位)21、以氮化鎵(GaN)為首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適合于制作高溫、高頻、抗輻射及大功率器件,通常也稱為高溫半導體材料?;卮鹣铝袉栴}:(1)基態(tài)Ga原子價層電子的電子排布圖為______;第二周期中,第一電離能介于N和B之間的元素有______種。(2)HCN分子中σ鍵與π鍵的數(shù)目之比為______,其中σ鍵的對稱方式為______。與CN-互為等電子體的一種分子為______。(3)NaN3是汽車安全氣囊中的主要化學成分,其中陰離子與CO2互為等電子體,陰離子中心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為______。NF3的空間構型為______。(4)GaN、GaP、GaAs都是很好的半導體材料,晶體類型與晶體硅類似,熔點如下表所示,分析其變化原因______。GaNGaPGaAs熔點1700℃1480℃1238℃(5)GaN晶胞結構如圖1所示。已知六棱柱底邊邊長為a

cm,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為NA。①晶胞中Ga原子采用六方最密堆積方式,每個Ga原子周圍距離最近的Ga原子數(shù)目為______;②從GaN晶體中“分割”出的平行六面體如圖2。若該平行六面體的體積為a3cm3,GaN晶體的密度為______g/cm3(用a、NA表示)。圖1圖2

2023學年模擬測試卷參考答案(含詳細解析)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A【答案解析】

由Q、X、Y和Z為短周期元素及它們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Y位于第二周期,Q、Z位于第三周期,設X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x,4種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22,則x-1+x+x+1+x+2=22,解得x=5,可知X為N、Y為O、Q為Si、Z為Cl,以此來解答?!绢}目詳解】由上述分析可知,X為N、Y為O、Q為Si、Z為Cl,則A.Si位于金屬與非金屬的交界處,具有半導體的性質,且Si為+4價,Cl為-1價時Q與Z可形成化合物SiCl4,A正確;B.同周期從左向右非金屬性逐漸增強,非金屬性越強,對應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越強,則Q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弱,B錯誤;C.X、Y和氫3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若為硝酸銨,含離子鍵、共價鍵,C錯誤;D.同周期從左向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則Y的原子半徑比X的小,D錯誤;故答案選A。2、A【答案解析】試題分析:用不同物質表示同一化學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時,其化學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方程式中計量數(shù)之比,據(jù)此,各選項中反應速率都換算成用物質A表示的反應速率。A.v(A)=0.4mol/(L?s);B.v(A)=v(B)÷3=0.8mol/(L?s)÷3=0.27mol/(L?s);C.v(A)=c(C)÷2=0.6mol/(L?s)÷2="0.3"mol/(L?s);D.v(A)=v(D)=0.1mol/(L?s),根據(jù)上述分析,各選項中用A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大小關系是:A>C>D>B,即反應速率最快的是A。答案選A??键c:考查化學反應速率的大小比較。3、B【答案解析】

A.英國科學家道爾頓提出原子學說,A不合題意;B.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制出第一張元素周期表,B符合題意;C.意大利科學家阿伏加德羅提出分子學說,C不合題意;D.法國化學家拉瓦錫發(fā)現(xiàn)了氧氣,D不合題意。故選B。4、D【答案解析】

其他條件相同時,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其他條件相同時,反應物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快;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實驗D中濃度最高、溫度最高且使用催化劑,故反應速率最快;答案選D。5、D【答案解析】

濃硝酸能和蛋白質發(fā)生顯色反應而呈黃色,據(jù)此可以鑒別某種白色織物是否是蠶絲制品,答案選D?!敬鸢更c睛】濃硝酸并不能使所有的蛋白質都發(fā)生顯色反應,只有是含有苯環(huán)的蛋白質才能和濃硝酸發(fā)生顯色反應。6、D【答案解析】

A項、氮氣與氧氣在高壓放電條件下反應生成一氧化氮,故A錯誤;B項、石油裂化生成乙烯,乙烯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1,2—二溴乙烷,故B錯誤;C項、鋁在冷的濃硝酸中發(fā)生鈍化,故C錯誤;D項、在催化劑作用下,乙烯與水在加熱條件下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乙醇,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故D正確。故選D?!敬鸢更c睛】本題考查物質的性質與轉化,側重于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質的性質以及轉化的特點、反應條件是解答關鍵。7、D【答案解析】A、生成物的總能量大于反應物的總能量,此反應是吸熱反應,△H>0,故A錯誤;B、焓變只與始態(tài)和終態(tài)有關,與反應的途徑無關,即使用催化劑不能改變反應的焓變,故B錯誤;C、根據(jù)△G=△H-T△S,因為△H<0,△S>0,因此任何溫度下都能自發(fā)進行,故C錯誤;D、根據(jù)蓋斯定律,故D正確。8、D【答案解析】

根據(jù)有機物結構簡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羧基、羥基和碳碳雙鍵,結合相應官能團的結構與性質解答?!绢}目詳解】A.該有機物分子中的官能團有3種,即羧基、羥基和碳碳雙鍵,能和碳酸鈉溶液反應的官能團只有羧基,故A錯誤;B.只有碳碳雙鍵和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則1mol該有機物最多能與1molH2發(fā)生加成反應,故B錯誤;C.和的分子式不同,不互為同分異構體,故C錯誤;D.分子中含有羧基、羥基和碳碳雙鍵,既可以發(fā)生取代反應又可以發(fā)生氧化反應,故D正確;答案選D。9、C【答案解析】

A.豆科植物根瘤菌把N2變?yōu)橄跛猁},氮由游離態(tài)轉變?yōu)榛蠎B(tài),屬于氮的固定中的生物固氮,故A不選;B.工業(yè)上N2和H2反應生成NH3,氮由游離態(tài)轉變?yōu)榛蠎B(tài),屬于氮的固定中的人工固氮,故B不選;C.從液態(tài)空氣中分離氮氣,氮氣仍然是單質,是游離態(tài),不屬于氮的固定,故C選;D.氮氣和氧氣合成一氧化氮,氮由游離態(tài)轉變?yōu)榛蠎B(tài),屬于氮的固定中的高能固氮,故D不選;本題答案為C。【答案點睛】氮的固定是游離態(tài)的氮氣轉變?yōu)榛蠎B(tài)的過程,包括自然固氮和人工固氮。10、B【答案解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X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則X為H元素;Y是地殼含量最多的元素,則Y為O元素,Z與X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且原子序數(shù)大于O,則Z為Na元素,Y與W同主族,則W為S元素,結構元素的性質進行答題。【題目詳解】由分析可知:X為H元素,Y為O元素,Z為Na元素,W為S元素。A.X為H元素、Y為O元素,H和O可以形成H2O或H2O2,故A錯誤;B.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徑減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徑增大,故原子半徑Na>S>O,即r(Y)<r(W)<r(Z),故B正確;C.同主族從上到下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減弱,則W的簡單氣態(tài)氫化物的熱穩(wěn)定性比Y的弱,故C錯誤;D.Z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是NaOH,是堿,故D錯誤。故選B。11、B【答案解析】

一定量的銅與過量的硝酸反應,反應后的溶液中在Cu2+、H+、NO3-;根據(jù)題給信息可知,n(Cu)=n(Cu2+)=3.2g÷64g/mol=0.05mol,n(H+)=amol,根據(jù)溶液呈電中性原則,列方程求出n(NO3-)。【題目詳解】n(Cu)=3.2g÷64g/mol=0.05mol,反應后溶液存在Cu2+、H+、NO3-,其中n(Cu2+)=0.05mol,n(H+)=amol,根據(jù)溶液呈電中性原則,可知溶液中存在:2n(Cu2+)+n(H+)=n(NO3-),則n(NO3-)=2×0.05mol+amol=(0.1+a)mol,故B正確;故答案選B。12、B【答案解析】A、同周期元素非金屬性依次增強,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強,故A正確;B、非金屬性Si<P<N,則穩(wěn)定性:SiH4<PH3<NH3,故B錯誤;C、金屬性越強,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堿性越強,金屬性:K>Na>Mg,則堿性:KOH>NaOH>Mg(OH)2,故C正確;D、鹵族元素中,陰離子的還原性隨著原子序數(shù)增大而增強,所以還原性:F-<Cl-<Br-<I-,故D正確;故選B。13、B【答案解析】

A.光照射甲烷與氯氣的混合氣體,甲烷與氯氣發(fā)生取代反應,故A錯誤;B.在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苯與氫氣反應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環(huán)己烷,故B正確;C.銅或銀催化下乙醇與氧氣的反應是氧化反應,故C錯誤;D.乙酸在濃硫酸做催化劑的條件下與乙醇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屬于取代反應,故D錯誤;故選B。14、B【答案解析】A.甲烷是正四面體結構,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個平面上,故A錯誤;B.苯是平面型結構,所有原子都處于同一平面內,故B正確;C.乙烷具有甲烷的結構特點,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個平面上,故C錯誤;D.甲苯中含有甲基,具有甲烷的結構特點,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個平面上,故D錯誤;故選B。點睛:本題主要考查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特點。由于甲烷是四面體結構,有機物分子中只要含有飽和碳原子(包括:-CH3、-CH2-、、)中的一種,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就不可能處于同一平面內。15、C【答案解析】

含有碳碳雙鍵或三鍵及醛基的有機物、與苯環(huán)直接相連的碳原子上含有氫原子的苯的同系物、含有醇羥基的有機物,據(jù)此分析解答。【題目詳解】A.汽油中含有不飽和烴,可以使酸性高錳酸鉀褪色,A項錯誤;B.甲醛中含有醛基,可以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B項錯誤;C.乙酸中含有羧基,羧基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C項正確;D.甲酸中即含有羧基,又含有醛基,可以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D項錯誤;答案選C。16、B【答案解析】

A.沒有形成閉合回路,不能構成原電池,A錯誤;B.不加FeCl3溶液放出氫氣的速率比加入FeCl3溶液放出氫氣的速率慢,說明FeCl3溶液對H2O2的分解有催化作用,B正確;C.氯化銨加熱分解產(chǎn)生氨氣和氯化氫,二者遇冷有重新化合形成氯化銨,因此不能用于實驗室制取氨氣,C錯誤;D.在錐形瓶中HCl與Na2CO3發(fā)生反應產(chǎn)生CO2氣體,證明酸性:HCl>H2CO3,但鹽酸有揮發(fā)性,會隨CO2進入燒杯內,發(fā)生反應2HCl+Na2SiO3=H2SiO3↓+2NaCl,而且鹽酸是HCl溶于水形成的,不是Cl元素的最高價含氧酸,因此不能證明元素的非金屬性Cl>C>Si,D錯誤;故合理選項是B。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17、醛基銀氨溶液或新制的氫氧化銅試管內壁出現(xiàn)光亮的銀鏡或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加成反應取代反應(酯化反應)【答案解析】A是來自石油的重要有機化工原料,此物質可以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fā)展水平,所以A是H2C=CH2,E是具有果香味的有機物,E是酯,酸和醇反應生成酯,則B和D一種是酸一種是醇,B能被氧化生成D,A反應生成B,碳原子個數(shù)不變,所以B是CH3CH2OH,D是CH3COOH,銅作催化劑、加熱條件下,CH3CH2OH被氧氣氧化生成C,所以C是CH3CHO,乙酸與乙醇分子酯化反應生成E為CH3COOCH2CH3,A反應生成F,F(xiàn)是一種高聚物,乙烯發(fā)生加聚反應生成高聚物F為。(1)通過以上分析知,A為乙烯,結構式為,故答案為:;(2)C是CH3CHO,含有的官能團為醛基,可發(fā)生氧化反應,一般用銀氨溶液或新制備氫氧化銅濁液檢驗,方法是在潔凈的試管中加入1mL2%的AgNO3溶液,然后邊振蕩試管邊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產(chǎn)生的沉淀恰好溶解為止,制得銀氨溶液.加入3-5滴待測溶液,水浴加熱,有銀鏡出現(xiàn)(或在試管中加入10%的NaOH溶液2mL,滴入2%的CuSO4溶液4-6滴,得到新制的氫氧化銅,振蕩后加入待測溶液0.5mL,加熱,有磚紅色沉淀生成),故答案為:醛基;銀氨溶液(或新制的氫氧化銅);試管內壁出現(xiàn)光亮的銀鏡(或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3)①一定條件下,乙烯和水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乙醇,反應方程式為:,該反應屬于加成反應;③乙酸與乙醇在濃硫酸作用下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反應方程式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該反應屬于取代反應或酯化反應,故答案為:;加成反應;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取代反應或酯化反應。點睛:本題考查有機物的推斷,正確判斷A為解題的關鍵。本題的易錯點和難點為(2)中醛基的檢驗,要注意掌握和理解有機中常見官能團的檢驗方法。18、三ⅠA-32.408×10242NaNH2+N2ONaN3+NH3+NaOHClO-+2N3-+H2O=Cl-+2OH-+3N2↑【答案解析】

(1)鈉為11號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ⅠA族;(2)NaNH2中鈉為+1價,氫為+1價,根據(jù)化合物各元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0可知,氮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Na+的結構示意圖為;(3)NaOH為離子化合物,由鈉離子與氫氧根離子構成,氫氧根離子中存在氫原子和氧原子之間的共價鍵,NaOH的電子式為;(4)反應NH4NO3N2O↑+2H2O↑中,氮元素由-3價升為+1價,由+5價降為+1價,故每生成1molN2O轉移電子數(shù)為2.408×1024個;(5)反應①為210-220℃下NaNH2與N2O反應生成NaN3和氨氣,根據(jù)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及質量守恒可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NH2+N2ONaN3+NH3+NaOH;(6)銷毀NaN3可用NaClO溶液,將其氧化生成氮氣,故該銷毀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lO-+2N3-+H2O=Cl-+2OH-+3N2↑。19、b牛角管提高乙酸的轉化率飽和Na2CO3溶液濃H2SO4蒸餾NaOH溶液加入量太少,未能完全中和酸NaOH溶液加入量太多,使乙酸乙酯水解【答案解析】

(1)冷凝水低進高出,可以提高冷凝效果;根據(jù)裝置圖判斷B的名稱;(2)增大反應物的濃度,反應正向移動;(3)分離粗產(chǎn)品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加入飽和碳酸鈉溶液,實現(xiàn)酯與乙酸和乙醇的分層,采用分液的方法分離油層和水層即可;乙酸鈉與乙醇分離采用蒸餾分離;使用硫酸將乙酸鈉轉化成乙酸,然后通過蒸餾將乙酸分離出來;(4)甲得到了顯酸性的酯的混合物,說明酸未能完全中和;乙得到了大量水溶性的物質,說明乙酸乙酯發(fā)生了水解反應;【題目詳解】(1)冷凝水低進高出,可以提高冷凝效果,所以圖甲中冷凝水從b進,根據(jù)裝置圖,B裝置的名稱為牛角管;(2)增大反應物的濃度,反應正向移動,所以加入過量的乙醇,能提高乙酸的轉化率;(3)分離粗產(chǎn)品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加入飽和碳酸鈉溶液,實現(xiàn)酯與乙酸和乙醇的分層,采用分液的方法分離油層和水層即可,所以試劑a是飽和Na2CO3溶液;乙酸鈉與乙醇分離采用蒸餾法,用硫酸將乙酸鈉轉化成乙酸,試劑b是濃硫酸,然后通過蒸餾將乙酸分離出來;(4)①甲得到了顯酸性的酯的混合物,說明酸未能完全中和,甲實驗失敗的原因是NaOH溶液加入量太少,未能完全中和酸;②乙得到了大量水溶性的物質,說明乙酸乙酯發(fā)生了水解反應,乙實驗失敗的原因是NaOH溶液加入量太多,使乙酸乙酯水解。20、蒸餾燒瓶飽和Na2CO3溶液乙乙的冷凝效果好,可減少丙烯酸乙酯的損失b10.0g【答案解析】(1)由裝置圖可知M為蒸餾燒瓶,因酯類物質不溶于飽和碳酸鈉溶液,則吸收、提純可用飽和碳酸鈉溶液;(2)因反應在加熱條件下進行,乙醇、丙烯酸乙酯易揮發(fā),為減少損失,應充分冷凝,則乙裝置效果較好;(3)乙裝置中長導管C的作用是冷凝回流乙醇,平衡內外大氣壓強;冷凝管應從下口進水,上口出水,以保證水充滿冷凝管,起到充分冷凝的作用;(4)n(H2C=CHCOOH)=7.2g÷72g/mol=0.1mol,n(CH3CH2OH)=5.2g÷46g/mol=0.113mol,乙醇過量,如H2C=CHCOOH完全反應,則生成0.1mol丙烯酸乙酯,質量為0.1mol×100g/mol=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