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三:鑒賞詩歌規(guī)范性答題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b366f35cbcbe2d84b338883e7419fab/db366f35cbcbe2d84b338883e7419fab1.gif)
![專題三:鑒賞詩歌規(guī)范性答題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b366f35cbcbe2d84b338883e7419fab/db366f35cbcbe2d84b338883e7419fab2.gif)
![專題三:鑒賞詩歌規(guī)范性答題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b366f35cbcbe2d84b338883e7419fab/db366f35cbcbe2d84b338883e7419fab3.gif)
![專題三:鑒賞詩歌規(guī)范性答題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b366f35cbcbe2d84b338883e7419fab/db366f35cbcbe2d84b338883e7419fab4.gif)
![專題三:鑒賞詩歌規(guī)范性答題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b366f35cbcbe2d84b338883e7419fab/db366f35cbcbe2d84b338883e7419fab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代詩詞曲規(guī)范作答技巧指導古代詩詞曲規(guī)范作答技巧指導1大體上可歸納出六種問答模式:1、第一種模式分析意境型2、第二種模式分析技巧型3、第三種模式
分析語言型
4、第四種模式煉字型5、第五種模式觀點不同型6、第六種模式對比鑒賞型專題三:鑒賞詩歌規(guī)范性答題課件2一、分析意境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提問變體: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一、分析意境型3答題步驟:①用生動的較有文采的語言去描繪詩句中展現(xiàn)的圖景畫面。
描述時注意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運用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象加以再創(chuàng)造去理解描繪畫面,語言表達要力求準確優(yōu)美。答題步驟:4②要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盡量多用幾個雙音節(jié)詞表述,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yōu)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xiàn)景物的特點和與之相吻合的情調(diào)的特點的詞語。②要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5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述切忌空洞,作答要具體。例如只答出“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還應答出為什么(或怎么)而“感傷”和來修飾感傷的詞語。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述切忌空洞,作答要具體。例如只答出“6答題示例:絕句二首(其一)杜甫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注]此詩寫于詩人經(jīng)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后,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問: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答題示例:7明確: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筑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步驟①——用富有文采的語言生動描述畫面景物)這是一幅明凈絢麗和諧閑適的春景圖。(步驟②——畫龍點睛概括景物畫面特點)表現(xiàn)了詩人結(jié)束了顛沛流離,生活安定后愉悅閑適的心境。(步驟③——指出在什么情況下的什么心境)明確: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8二、分析技巧型提問方式:這首詩運用了怎樣的表現(xiàn)手法?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xiàn)技巧(或藝術手法,或修辭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fā)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二、分析技巧型9答題步驟:①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②結(jié)合詩句闡釋從什么方面體現(xiàn)用了這手法③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分析詩人何時何景下的什么情感)。答題步驟:10答題示例:早
行
陳與義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注]駝褐(hè):駝毛制的上衣。闌干:縱橫錯落的樣子。這兩句是說,露水浸濕了外衣,寒氣襲人;星斗橫斜下沉,天將要亮了。問:此詩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有何效果?答題示例:11明確:主要采用了反襯手法。(步驟①——準確指出用了何手法)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反襯出環(huán)境的寂靜。(步驟②——闡釋從什么方面體現(xiàn)了這手法)兩處反襯都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心中流露出由飄泊引起的孤獨寂寞之感。(步驟③——分析詩人何時何景下的什么情感)明確:主要采用了反襯手法。(步驟①——準確指出用了何手法)星12三、分析語言特色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蛘務劥嗽姷恼Z言藝術。三、分析語言特色13能用來答題的術語一般有:清新飄逸、秀美明麗、/自然樸實、恬淡、/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含蓄委婉、剛健、雄奇、雄渾豪放、曠達/蒼涼、沉郁、悲壯、沉抑渾雄、/凄美、婉約纏綿、簡練生動(凝煉簡潔)、明快、幽默詼諧、富有節(jié)奏的韻律美……
能用來答題的術語一般有:清新飄逸、秀美明麗、/自然樸實、恬淡14答題步驟:①先用一兩個詞語準確點明詩歌的語言特色。②然后結(jié)合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怎樣體現(xiàn)這種特色。③最后指出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答題步驟:15答題示例:春怨金昌緒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問:請分析此詩的語言特色。答題示例:16明確:此詩的語言特色是清新自然、樸質(zhì)無華,口語化。(步驟①——畫龍點睛指出何語言特色)“黃鶯兒”是兒化音(口語化語言),顯出女子的純真嬌憨。“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用質(zhì)樸的語言表明了打黃鶯是因為它驚擾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夢。(步驟②——結(jié)合語句具體分析如何體現(xiàn)這語言特色的)自然貼切地表達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驟③——指出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明確:此詩的語言特色是清新自然、樸質(zhì)無華,口語化。(步驟①—17四、煉字型提問方式:這一句中最生動傳神的是哪個字?為什么?提問變體:某字(句、聯(lián))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或某句(詩)中的“字眼”(“題眼”“詩眼”)是什么,為什么?答題注意:最生動傳神的字詞(或“詩眼”“字眼”“題眼”),一般是動詞、形容詞,有時是數(shù)詞或副詞。四、煉字型18答題步驟:①首先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即字解。②然后展開聯(lián)想,把該字放人原句中去用生動的較有文采的語言去描述該字所在句子的景象。③最后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或有何表達效果。答題步驟:19答題示例: 南浦別白居易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問:前人認為,“看”字看似平常,實際上非常傳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么?答題示例: 20明確:同意。“看”在詩中指回望。(步驟①——字義解釋)/離人孤獨地走了,還頻頻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腸寸斷。此字讓我們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淚眼矇眬,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驟②-生動描述句意)/只一“看”字,就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了離別的酸楚。[步驟③——指出這一字的表達效果(對寫人寫景)]明確:同意?!翱础痹谠娭兄富赝?步驟①——字義解釋)/離人21五、觀點不同型提問方式:有人這樣認為,有人那樣認為,你覺得呢?提問變體:有人認為某字(句)用得好,有人認為某字(句)用得不好,你認為呢?解答分析:依據(jù)原詩詞作答,一定要從原詩詞中找到原因、理由。五、觀點不同型22答題步驟:(1)確定好的一字(句)后,找到原詩詞句中的關鍵幾點,分條作答,用翻譯的形式就可以(最好結(jié)合詩的表達技巧說明。(2)和另外一(字)句進行比較,還是要結(jié)合原詩句,說出其中的好處。(3)回應問題,重申肯定自己的觀點。答題步驟:23答題示例:(2005年福建卷第10題)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李白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陽而作此詩。問(1):詩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寫作“雁別秋江去”。你認為哪一句更妙,為什么?答題示例:(2005年福建卷第10題)24答:“雁引愁心去”運用了擬人手法,/寫大雁有意為詩人帶走愁心,/下句寫君山有情為詩人銜來好月,愁去喜來,互相映襯,從而有力地寫出了李白流放遇赦后的高興心情。(步驟①)“引愁心”比“別秋江”更新穎且富有感情色彩和吻合此時特定情境。(步驟②③,回應問題歸結(jié)肯定你的觀點,這點也很有必要)答:“雁引愁心去”運用了擬人手法,/寫大雁有意為詩人帶走愁25七、對比鑒賞型提問方式:兩首詩詞出現(xiàn)進行內(nèi)容、主題、方法等方面的對比;也有與學過的課文詩句的對比。提問變體:說出相同點或不同點。有的指氛圍、感情,有的指風格、方法。解答分析:依據(jù)原詩詞作答,要從原詩詞中找理由。七、對比鑒賞型26答題步驟:(1)相同點作答,應從詩詞中找出有共同點的相關原句或關鍵字眼(有時也可對句子或詞語作一解釋)來說出他們共同的地方;(2)不同點作答,關鍵是抓住詩句中能體現(xiàn)或說明不同點的相關語句或字眼,讓原句中的詞語去說話,體現(xiàn)或說明不同之處。答題步驟:27答題示例:(2005年北京卷第12題第③問)問:詞中“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與陸游《書憤》中的“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相比較,兩處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何異同?不同點:本詞句中“有誰知”抒發(fā)不被理解的感嘆,“鬢雖殘,心未死”突出了烈士暮年壯心不己的心境;陸游的詩中“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則表達出壯志未酬卻已年老鬢衰的悲憤情懷。(不同點作答時關鍵是應抓住原詩句中的能顯示不同點的關鍵字詞,讓其來說話證明,進行比較分析其不同之處。)
相同點:“自許封侯在萬里”“塞上長城”“自許”(答題分析和答題步驟中的抓關鍵語句或詞語),共同地表達他們抗金報國、建功立業(yè)的愛國之志和壯志未酬、理想落空的傷感之情。(通過關鍵語句評析共同的思想情感)答題示例:(2005年北京卷第12題第③問)28評價古典詩歌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方法與途徑(1)把握感情基調(diào)和意境(2)把握時代背景和作者生活背景(3)把握詩歌中的典故(4)把握抒情、議論性的詩句(5)充分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注意:一首詩歌,先“五看”:一看詩名,二看作者,三看注釋,四看原文,五看問題。評價古典詩歌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方法與途徑29詩歌常見的特殊意象
植物類1.楓葉、楓樹:愁思(游子思鄉(xiāng)、羈旅之愁)2.柳樹:送別、留戀、傷感,惆悵3.丁香:愁思、情結(jié)4.梧桐:愁思、苦悶7.竹:氣節(jié)、質(zhì)樸、向上、正直詩歌常見的特殊意象305.菊:隱逸、高潔、脫俗6.梅:堅強、韌性、傲骨7.松柏:偉岸、堅強8.蘭:高潔9.草:荒涼、偏僻、離恨,卑微10.落花:凋零、失意、人生挫折、惜春、對美好事物的留戀5.菊:隱逸、高潔、脫俗31
動物類1.子規(guī)(杜鵑):悲慘、凄惻、思念故國、故鄉(xiāng)2.猿猴:哀傷、凄厲3.雁:孤獨、思鄉(xiāng)思親、音信4.鶴:脫俗、隱逸、高潔5.雞狗:田園生活沙鷗:飄零、傷感動物類32其他:1.南浦、西樓、長短亭:離別2.仙境:飄逸、脫俗、厭俗3.玉:高潔、脫俗、尊貴、美好4.酒:歡躍得意、失意愁苦5.西風:落寞、惆悵,衰敗,游子思歸6.煙霧:情感的朦朧、慘淡,前途的迷惘、飄渺,理想的落空、幻滅其他:337.孤云:孤獨、漂泊8.露:人生的短促、生命易逝的感嘆9.流水:時光流逝、歲月短暫、綿長的愁苦10.風雨霜:人生的短促、蹉跎,環(huán)境的惡劣,人生的刊刻、挫折11.月亮:思鄉(xiāng)思親7.孤云:孤獨、漂泊34詩歌鑒賞舉偶
一.閱讀下面詩歌,回答后面的問題。登高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懷。問題(1)這首詩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詩歌風格?答前說明:問題(1)是“分析語言風格型”的指出,就題要求而言,只要指出何風格即可了;答案:沉郁頓挫的風格詩歌鑒賞舉偶 35
問題(2):頷聯(lián)“蕭蕭”、“滾滾”兩個疊詞用得好,試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作簡要分析。
答前說明:此是“煉字型”的分析。答案:“蕭蕭”是“紛紛”、“多”的意思,(字義解)形象地寫出了秋天落葉紛紛、茫無邊際的情態(tài),(句意解)/“滾滾”寫出了長江洶涌奔騰的氣勢,使人讀來如見其形,如聞其聲,如臨其境,使詩歌意境更顯得沉郁雄渾、壯闊博大,(從形、聲、氣勢和造成的“神”去評析)/也為后面寫“悲秋”蓄足勢(從結(jié)構(gòu)上談作用)。登高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懷。登高36二.閱讀下面詩歌,回答后面的問題。春山夜月于良史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南望嗚鐘處,樓臺深翠微。問題(1):詩中哪個句子起到提綱挈領、統(tǒng)率全篇作用?答題前說明:問題(1)屬“一詞(句)領全詩型”題,它問的是能“哪個句子起到了提綱挈領、統(tǒng)率全篇作用”的,則可從內(nèi)容或意旨上去找尋。答案:“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p>
二.閱讀下面詩歌,回答后面的問題。37問題(2):你認為詩中哪一聯(lián)寫得最為精妙?談談你的理解。答題前說明:問題(2)是屬于“煉字句型”,可盡量從多角度多層面上去評析。答案:如頷聯(lián)的妙處:①從結(jié)構(gòu)上看,“掬水”句承第二句點“夜”,“弄花”句承首句點“春”,前呼后應,上遞下承;②從內(nèi)容、情感上看,此聯(lián)寫山中勝事,物我交融,人情物態(tài),兩面俱到。既見出水清夜靜與月白花香,又從“掬水”、“弄花”的動作中顯出詩人的童心不滅與逸興悠長,情趣盎然。③從寫景和寫法上看,“掬水”句寫泉水清澈明凈照見月影,將明月與泉水合而為一;“弄花”句寫山花馥郁之氣溢滿衣衫,將花香與衣香渾為一體。虛實結(jié)合,意境鮮明,妙趣橫生。④從精于練字上看,“掬”、“弄”兩字,既寫景又寫人,既摹其形態(tài),又傳其神采,意蘊豐厚,讓人回味無窮。春山夜月于良史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南望嗚鐘處,樓臺深翠微。春山夜月38三.閱讀下面詩歌,回答后面的問題。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問:試結(jié)合詩句分析這首詩歌表達技巧(重點分析一個方面即可)。答前說明:此題屬于“分析技巧型”,可從抒情手法(抒情表達方式)、描寫(表現(xiàn))手法、修辭方法(方式)上去琢磨評析;/另外,作答時要結(jié)合語句去有的放矢地評析,/還要說出運用此法的表達作用。答案:這首詩主要運用了寓情于景、用典、襯托的手法。其中三四兩句既是寓情于景,“自”、“空”二字寫出了祠堂景色雖美,卻無人欣賞,同時是襯托,以樂景襯哀情。“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一句用劉備三顧茅廬的典故來襯托諸葛亮的杰出才能,表達了詩人對諸葛亮的敬仰之情。三.閱讀下面詩歌,回答后面的問題。39四.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三江小渡楊萬里溪水將注橋不復回,小舟猶倚短篙開。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風波去又來。注:將:行,流過。問(1):本詩的“詩眼”是什么?答前說明:問題(1)屬“煉字型分析”題,從題目要求看,只要回答出何字即可了(有別于“為什么”的問題,如是則要分析說明了)。答案:(1)交情(交情得似山溪渡)四.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40
問題(2):詩人采用什么手法表達作品的主旨?試結(jié)合全詩作簡要分析。答前說明:問題(2)是屬于“分析技巧型”,則可從抒情手法(抒情表達方式)、描寫(表現(xiàn))手法、修辭方法(方式)去琢磨確定,并結(jié)合具體詩句去評析了。答案:全詩圍繞“交情”展開描寫,詩人采用對比、比喻以及象征(或托物抒情或借物喻人)等手法,用“溪水將橋不復回”與“不管風波去又來”進行對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賦予“山溪渡”、“風波”象征意義,從而表達了友情恒久不變,能經(jīng)得起風浪考驗的主旨。
三江小渡楊萬里溪水將注橋不復回,小舟猶倚短篙開。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風波去又來。三江小渡41五.閱讀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問題。[正宮]叨叨令無名氏溪邊小徑舟橫渡,門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斷紅塵路,白云滿地無尋處。說與你尋不得也么哥,尋不得也么哥,卻原來儂①家鸚鵡洲②邊住。注:①儂:我。②鸚鵡洲:此處為“漁父居處”的代稱。問(1):本曲前四句運用豐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麗的自然圖景,其中
意象體現(xiàn)出溫潤柔美的特征,而
意象
則給人以飄逸渺遠的感受。答前說明:問題(1)是指出意象物,回答是要善于從題干中找出能暗示或體現(xiàn)其特點的詞語,這就迎刃而解了。答案:流水/白云
五.閱讀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問題。42問題(2):請結(jié)合全曲簡要分析“卻原來依家鸚鵡洲邊住”所蘊含的思想情感。答前說明:問題(2)屬“分析意境型”的題目,這就應從景、情、境界等方面去分析評價。答案:“卻原來依家鸚鵡洲邊住”,①點明漁父(隱士)居住的環(huán)境是與世隔絕、遠離紅塵的“世外桃源”,(景、境界)表現(xiàn)其對所處環(huán)境的喜愛、自豪之情;(情)/②寫出漁父(隱士)超然塵世的情懷和隱逸的情趣。(情、境界)[正宮]叨叨令無名氏溪邊小徑舟橫渡,門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斷紅塵路,白云滿地無尋處。說與你尋不得也么哥,尋不得也么哥,卻原來儂①家鸚鵡洲②邊住。注:①儂:我。②鸚鵡洲:此處為“漁父居處”的代稱。[正宮]叨叨令43六.閱讀下面兩首詩,回答問題。送柴侍御注王昌齡流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黃鶴樓送盂浩然之廣陵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注:《送柴侍御》詩大約是詩人被貶龍標尉時的作品。柴侍御要從龍標前往武岡,詩是王昌齡為他送行而寫的。問(1):《送柴侍御》詩中,詩人說“送君不覺有離傷”的理由有哪些?請用自己的話簡述。答前說明:問題(1)屬“一句領全詩型”的分析。這句可視為是統(tǒng)領全文情感的句子而,這句中的關鍵詞語(或詩眼)是“不覺有離傷”即不傷感?;卮饡r應結(jié)合具體詩句來詮釋怎樣體現(xiàn)“不覺有離傷”。答案:①行程順暢、快捷、平穩(wěn),不必擔憂(由“流水通波”分析);②詩人與柴侍御相距不遠,共一道青山<第三句);③明月相照,相互思念,心理距離很小(第四句)。
六.閱讀下面兩首詩,回答問題。44問題(2):這兩首詩都表達了送別友人的離情,試簡要分析兩首詩感情的不同之處。
答前說明:問題(2)是屬于“對比鑒賞型”,據(jù)題要求是要說出其感情的不同之處,作答時可抓關鍵語句或字詞去把握或品味不同的情感。答案:《送》詩中“送君不覺有離傷”,表達了灑脫、樂觀、豪爽的感情;/《黃》詩中借“孤”“遠”“盡”“唯天際流”之離別之景物之人的動作行為,表達了詩人惆悵、難舍、牽掛的感情。送柴侍御注王昌齡流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黃鶴樓送盂浩然之廣陵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送柴侍御注45七.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丹陽送韋參軍嚴維丹陽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問題(1):這首詩就體裁而言屬于
,就內(nèi)容而言屬于
。答:七言絕句/送別詩
[體裁一般指絕句(四句一首)、律詩(八句一首、二三聯(lián)對仗、詞(長短句、曲;內(nèi)容可從“送”中看出)七.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46問題(2)詩貴凝練含蓄,試品味“兩地秋”的內(nèi)涵。答前說明:此題屬“語言特色分析型”。答題步驟為:①先用一兩個詞語準確點明詩歌的語言特色。②然后結(jié)合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怎樣體現(xiàn)這種特色。③最后指出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①題干中已點明“含蓄”的特點,所以作答主要放在②③。答案:詩的前兩句寫送行。千種離情,萬般愁緒,一齊涌上詩人心頭。“一別心知兩地秋”,“秋”字,表面上寫時令,實際上卻是表達詩人的情緒。(步驟②)蕭瑟的秋景增添了離情別緒。(步驟③)作者還巧妙地運用拆字法,以“心”上有“秋”說明“愁”。所以“兩地秋”是雙關語。(步驟②)丹陽送韋參軍嚴維丹陽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丹陽送韋參軍47
問題(3):詩的三、四兩句情景交融,寫對韋參軍深切思念,試作簡要分析。答前說明:此題屬“分析意境型”。答題步驟:①用生動的較有文采的語言去描繪詩句中展現(xiàn)的圖景畫面。描述時注意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運用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象加以再創(chuàng)造去理解描繪畫面,語言表達要力求準確優(yōu)美。②要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盡量多用幾個雙音節(jié)詞表述,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yōu)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xiàn)景物的特點和與之相吻合的情調(diào)的特點的詞語。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述切忌空洞,問答要具體。[或簡要地說就是據(jù)題干要求,要把詩人對韋參軍的深切思念的“情”怎樣通過“景”來表達說明說透,體現(xiàn)“情景交融”]
答案:“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薄敖稀薄苯薄?,既是友人行舟的路線,也是作者目送的方向?!巴弊謧鞒鏊寄钪駪B(tài),憂思綿綿;“日晚”暗示思念時間之久,顯出友情之深?!昂f飛盡水悠悠”,這一句寫望中所見。秋日黃昏,江面上寒鴉點點,給人增添愁思??墒?,就連這使人感傷的寒鴉此時此刻也“飛盡”了,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遠方,這一切給人以孤獨、寂靜、空虛的感觸?!八朴啤卑鵁o限思念的深情。丹陽送韋參軍嚴維丹陽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丹陽送韋參軍48八.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寄全椒山中道士韋應物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問題(1):仔細品味這首詩,它表現(xiàn)了一種什么樣的情感?答前說明:是屬“分析意境型”題,據(jù)題干要求,只要回答出“表現(xiàn)了一種什么樣的情感”就可,此意旨不難。答案:既有對友人的真摯懷念之情,又有心頭的寂寞之情。八.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49問題(2):你認為這首詩最凝練傳神的是哪兩個字?為什么?答前說明:此題屬于“煉字型”題。從上答題注意得:最生動傳神的字詞(或“詩眼”“字眼”“題眼”),一般是動詞、形容詞……從解答分析知: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須放在句中,并結(jié)合全詩的意境來分析。從答題步驟知方法:①首先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即字解。②然后展開聯(lián)想,把該字放人原句中去用生動的較有文采的語言去描述該字所在句子的景象。③最后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或有何表達效果。有的還可[答案]“冷”與“空”。/“冷”字既寫出了郡齋氣候之冷,更突出了詩人心里之冷。正是在這種冷的心理感受中,詩人想到了棲居寒冷山林中的友人,要用熱酒去安慰、溫暖那些風雨故人。而“空”字則烘托出一個秋氣蕭森、落葉滿地、全無人跡的清冷荒山,兩相呼應,景與情渾然天成,構(gòu)成意味深長的藝術境界,使讀者產(chǎn)生復雜的人生感受。問題(2):你認為這首詩最凝練傳神的是哪兩個字?為什么?50九.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孤雁杜甫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問題(1):這首詩描寫了失群的孤雁嗚叫、追趕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憫,其志可嘉。試以二、四聯(lián)中任意一聯(lián)為例,分析其表現(xiàn)手法與藝術效果。答題說明:此題屬“分析技巧型”。答題步驟為:①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②結(jié)合詩句闡釋從什么方面體現(xiàn)用了這手法③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分析詩人何時何景下的什么情感)。答案:頷聯(lián)用反襯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單影只,“萬重云”形容道路遙遠,構(gòu)成極大反差,極言其“孤”,凝聚了詩人對孤雁的憐憫之情,突出了孤雁的執(zhí)著與勇敢。實際上,這孤零零的雁兒正是詩人自己的影子,詩人借此寄托了其焦慮、迷茫的心情。/尾聯(lián)用對比(反襯)手法,以野鴉的鳴噪突出了孤雁的高遠追求。可理解為詩人對親朋知己的思念和對一些俗客庸夫的厭惡。(教師提示:作答時要扣住或體現(xiàn)評論語“描寫了失群的孤雁嗚叫、追趕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憫,其志可嘉”來賞析)
九.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51問題(2):全詩通過孤雁這一形象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答案:詩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自況),表達了他對漂泊生涯的蒼涼感慨,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思念。孤雁杜甫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孤雁52十.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幽居初夏陸游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X龍①已過頭番筍,木筆②猶開第一花。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注:①籜龍:筍。②木筆:又名辛夷花。兩者都是初夏常見之物。問題(1):詩人寫景是從哪幾個方面突出表現(xiàn)一個“幽”字的?試作簡要分析。答前說明:問題(1)屬“分析技巧型”。既然是“技巧”就應明了其運用了什么手法,從詩中看,顯然是“襯托”,然后想想從哪幾個方面來寫“幽(幽靜、幽美酒)”的。答案:①以景寫“幽”,用“湖山勝處”“槐柳陰”“野徑斜”“水滿”“草深”等意象寫出環(huán)境之幽靜、初夏景色之幽美);②以動襯“幽”,用“下鷺”襯出其境幽;③以聲襯“幽”,用“鳴蛙”來襯托環(huán)境之幽靜。
十.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53問題(2):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哪些復雜的思想感情?答前說明:屬“分析意境型”,回答時要體現(xiàn)“復雜”,即有多種心情。答案:①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發(fā)了怡然自得之樂(閑適之情)。/②尾聯(lián)“嘆息”,一是嘆志士空老,報國無門;二是嘆往日舊交零落殆盡,頓感寂寞惆悵。幽居初夏陸游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X龍①已過頭番筍,木筆②猶開第一花。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幽居初夏54十一.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題大庾嶺注北驛宋之問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xiāng)處,應見隴頭梅。注:大庾嶺:在今江西大庾,古人認為此嶺是南北分界線,故有“北雁南飛至此回”的傳說
問(1):這詩在抒發(fā)感情方面運用多種表現(xiàn)手法,請你對其中一種手法作簡要賞析。答前說明:此題是屬“分析技巧型”,可從抒情方式、表現(xiàn)手法、修辭去入手]十一.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55答案:在借景(物)抒情或寓情于景、對比、反襯、用典上任選一種賞析即可。①借景(物)抒情。詩人借“南飛雁”“隴頭梅”將懷土思鄉(xiāng)的感情融在具體形象中,含蓄委婉而又深切感人。②對比。北雁南飛“至此回”與“我行殊未已”相對比,把詩人懷土思鄉(xiāng)的憂傷、哀怨、痛苦表現(xiàn)得更加深刻。③反襯。以“江靜”“潮落”反襯詩人哀怨痛苦、無一刻寧靜的內(nèi)心世界,渲染了凄涼孤寂的氣氛。④用典?!半]頭梅”,化用南朝詩人陸凱的詩句:“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何所有,聊贈一枝春。”使讀者產(chǎn)生了不盡的聯(lián)想,從而豐富了詩歌的內(nèi)涵。⑤虛實結(jié)合。詩歌前三聯(lián)寫的途中所見所感,是實寫;最后一聯(lián)“明朝望鄉(xiāng)處,應見隴頭梅”,是虛寫,虛擬了一段情景來描繪詩人深切的懷土思鄉(xiāng)之情。這樣寫虛實結(jié)合,凄切纏綿。(還有描寫、抒情、對偶、反問等,能夠結(jié)合文本恰當分析均可。)答案:在借景(物)抒情或寓情于景、對比、反襯、用典上任選一種56問題(2):這首詩最后一句中的“應”字極為耐人尋味。請簡要分析該字表現(xiàn)了主人公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前說明:此題屬“煉字型”題。答題步驟:①先解釋該字在句中含義,即字解。②然后展開聯(lián)想,把該字放人原句中去用生動的較有文采的語言去描述該字所在句子景象。③最后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怎樣的感情或有何表達效果。答案:“應”是“應該”的意思,(步驟①——字解)明早遙望故鄉(xiāng),該是梅花開放隴頭的時候吧,(步驟②——句解)遙望遙想,但表現(xiàn)的是一種不確定、不肯定的主觀感覺,表現(xiàn)了詩人懷土思鄉(xiāng)而又歸期未卜,想以望梅自慰卻難以實現(xiàn)的凄切纏綿的情懷。(步驟③)題大庾嶺注北驛宋之問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xiāng)處,應見隴頭梅。題大庾嶺注北驛57十二.閱讀下面一首詞,回答后面的問題。定風波蘇軾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問題(1):在風雨中,“同行皆狼狽”,而詞人卻能“吟嘯且徐行”“竹杖輕勝馬”,表現(xiàn)了他怎樣的心情?答題說明:屬“分析意境型”。是簡答題,答題時,只要回答什么心情即可)答案:閑適、輕松、自如。
十二.閱讀下面一首詞,回答后面的問題。58問題(2):“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達了詞人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答題說明:屬“煉句型分析”題。答題步驟:②然后展開聯(lián)想,把該字放人原句中去用生動的較有文采的語言去描述該字所在句子的景象。③最后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或有何表達效果。答案:穿著蓑衣在風雨中過一輩子也處之泰然。(步驟②即句解)反映了作者不避風雨(包括自然的和政治上的)、聽任自然的生活態(tài)度。(步驟③)問題(2):“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達了詞人怎樣的59
問題(3):“也無風雨也無晴”中“風雨”“晴”的含義是什么?答前說明:此題說是語言特點(含蓄)的把握,也可以說是對表現(xiàn)手法(雙關)的理解,總之要理解其言外之意。答案:處境的好壞;官職的升降;地位的得失等。
60
問題(4):這首詞與《念奴嬌》“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的感情基調(diào)是否相同?為什么?
答前說明:此屬于“對比鑒賞型”題。答題步驟:對不同點作答,關鍵是抓住其能體現(xiàn)或說明不同點的相關語句或字眼,讓原句中的詞語去說話,體現(xiàn)或說明不同之處。答案:不同。前者中“何妨吟嘯”“輕勝”“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表現(xiàn)詞人豁達、樂觀、積極的心境;/后者“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側(cè)重反映其消極悲觀的人生態(tài)度。
問題(4):這首詞與《念奴嬌》“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61十三、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卜算子·黃洲定慧院寓居作蘇軾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問題1:上片開頭兩句寫夜深人靜。其中的“缺”“疏”“斷”幾個字極寫了作者
的心境。第三句中的“幽人”是指
。答案:幽獨凄清的心境;(從寓居之景象的關鍵詞“缺”“疏”“斷”去把握領略心境)/作者自己。
十三、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62問題2:下片“揀盡寒枝不肯棲”采用的是
的修辭方法和
的表現(xiàn)手法,表面上寫的是
,但實際上卻寫出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答案:擬人;/虛實結(jié)合(或類比或自況);/孤鴻不愿選擇高枝棲息,寧愿忍受寂寞和寒冷;/用孤鴻自比,表現(xiàn)了自己遭到貶官后內(nèi)心的孤苦和清高。
卜算子·黃洲定慧院寓居作蘇軾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黃洲定慧院寓居作63十四、閩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登高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懷。
問題1:首聯(lián)兩句中,“渚清沙白鳥飛回”既有“渚清沙白”這樣的①描寫,也有“鳥飛回”這樣的②描寫,整句屬于③的寫法。而“哀”字寫猿嘯聲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緒,這里采用的是④寫法。頷聯(lián)兩句中,“蕭蕭”寫出了⑤的情態(tài),“滾滾”寫出了
的⑥氣勢,這兩句意境更加⑦,感情更加⑧。整首詩充分體現(xiàn)了杜甫⑨的風格。答案:①靜態(tài)描寫;/②動態(tài)描寫;/③動靜結(jié)合;/④寓情于景;/⑤秋風掃落葉的聲態(tài);/⑥大江東去的雄邁氣勢;/⑦雄渾開闊;/⑧慷慨低沉蒼涼悲痛;/⑨沉郁頓挫。
十四、閩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64登高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懷。問題2:根據(jù)“艱難苦恨繁霜鬢”句,聯(lián)系杜甫的身世遭遇,你認為杜甫的“艱難苦恨”包含著哪些寄寓?答案:包含著對個人病困潦倒生活的深沉感嘆;/對終生壯志難酬的激憤與哀怨;/對祖國多災多難現(xiàn)實的憂愁與焦慮;/對人民艱苦命運的關切。登高65十五、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登岳陽樓杜甫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問題1:作者登樓為什么會流淚?可看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案:因為作者在岳陽樓上憑欄遠眺北方,想到長年不息的戰(zhàn)火,/想到飽受戰(zhàn)亂之苦的百姓,所以才涕淚縱橫,難以抑制;/表現(xiàn)了作者憂國憂民的高尚精神。
十五、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66登岳陽樓杜甫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問題2:頷聯(lián)寫的是在岳陽樓上看到的洞庭湖廣闊無邊、水勢浩瀚的雄奇壯觀闊大景象,而頸聯(lián)寫的卻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處境的凄涼,兩者對于表達中心思想分別有什么作用?答案:頷聯(lián)寫洞庭的壯闊景象,襯托了作者心憂天下的博大胸襟,洞庭湖的闊大與作者胸襟的博大,可謂相得益彰;/頸聯(lián)寫個人的不幸遭遇,但是在個人遭遇與國家命運的之間,作者卻置個人于度外,從而更加突出了作者“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思想感情。
登岳陽樓67十六、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滕王閣王勃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于今何在?檻外長江空白流。
問題1:全詩采用的是①的表現(xiàn)手法,其中前四句寫景,描寫的是②的景象,后四句抒情,表達
的③感情。整首詩的風格是④的,最能表現(xiàn)這種風格的詩句是⑤。答案: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②滕王閣的位置以及人們在滕王閣上宴樂的情景和滕王閣周圍秀美的自然景色;/③抒發(fā)了對物換星移、時光流逝、生命不能長存的感嘆;/④含蓄蘊藉,哀婉低沉;/⑤“檻外長江空白流”。
十六、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68滕王閣王勃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于今何在?檻外長江空白流。問題2:根據(jù)詩歌推知,“閣中帝子今何在”中的“帝子”應該是指
,理由是
。答案:帝子應該是滕王,/因為閣的名稱是“滕王閣”,可知是以其封號來命名閣的。
滕王閣69十七、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月下獨酌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亂。醒時相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問題(1):詩人筆下,月亮不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詩人思想感情的寄托,“月”的形象有什么特點?答案:詩人借助豐富想象,賦予月亮濃厚的感情色彩,把它描繪得善解人意、可喜可親,仿佛成了詩人可以傾訴心聲的知音。
十七、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70月下獨酌
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亂。醒時相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問題(2):詩人與明月之間親密歡洽的舉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案:詩人與明月之間的親密歡洽,更加反襯出詩人在人世間的孤獨寂寞情懷,從側(cè)面表現(xiàn)了詩人對現(xiàn)實社會的憤懣和厭惡,也表現(xiàn)了詩人遺世獨立的高潔人格。月下獨酌71十八、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清平樂·村居辛棄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問題1.請你談談該詞為什么連用三個“溪”字?答案:連用三個“溪”字,使得詞作的畫面布局十分緊湊,在全詞結(jié)構(gòu)上起到棟梁的作用。問題2.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具有“澹語清新”的特點,請你具體談談辛棄疾這首詞的這一特點。答案:這首詞“澹語清新”的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白描手法、結(jié)構(gòu)和構(gòu)思三個方面。全詞沒有一句使用濃墨重彩,而是用純粹白描的手法描繪了農(nóng)家環(huán)境和一家五口的生活畫面。/藝術結(jié)構(gòu)上,全詞緊緊圍繞小溪來布置畫面,展開人物活動。/詞的構(gòu)思也十分巧妙,在寫景上,把農(nóng)村中一些司空見慣的東西組合成一幅清新優(yōu)美的圖畫;在寫人上,通過簡單的情節(jié)安排,真實地描繪了充滿生機、和平安靜、樸實安適的農(nóng)村生活景象。
十八、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72清平樂·村居辛棄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問題3.“溪頭臥剝蓮蓬”中“臥”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譽(一字用得恰到好處,給全句或全詞增輝)。你同意此說嗎?為什么?答案:臥”字確實使用最妙,它把小兒躺在溪邊剝蓮蓬吃的天真、活潑、頑皮的勁兒,和盤托出,躍然紙上,從而使人物形象鮮明,意境耐人尋味。(如不同意此種說法,但能夠自圓其說,可根據(jù)具體情況考慮給分。)
清平樂·村居73十九、移①家別湖上亭(唐)戎昱好足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黃鶯久住渾③相識,欲別頻④啼四五聲。注:①移:遷移。②系:拴縛。③渾:完全。④頻:連續(xù)幾次。鑒賞:這是一首寫離情的小詩,可是詩人卻不寫情而狀景,把離情寓于春景的描寫之中且運用了擬人化手法。春風吹拂,藤柳輕搖,黃鶯鳴囀,這些本來就是往日常見的景物,但是當詩人將要離開這里的時候,它們仿佛都在系別情,唱離曲,對詩人傾訴著綿綿不盡的惜別之情。這首詩因情設景,情景之間渾然無跡。十九、移①家別湖上亭74
古代詩詞曲規(guī)范作答技巧指導古代詩詞曲規(guī)范作答技巧指導75大體上可歸納出六種問答模式:1、第一種模式分析意境型2、第二種模式分析技巧型3、第三種模式
分析語言型
4、第四種模式煉字型5、第五種模式觀點不同型6、第六種模式對比鑒賞型專題三:鑒賞詩歌規(guī)范性答題課件76一、分析意境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提問變體: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一、分析意境型77答題步驟:①用生動的較有文采的語言去描繪詩句中展現(xiàn)的圖景畫面。
描述時注意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運用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象加以再創(chuàng)造去理解描繪畫面,語言表達要力求準確優(yōu)美。答題步驟:78②要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盡量多用幾個雙音節(jié)詞表述,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yōu)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xiàn)景物的特點和與之相吻合的情調(diào)的特點的詞語。②要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79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述切忌空洞,作答要具體。例如只答出“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還應答出為什么(或怎么)而“感傷”和來修飾感傷的詞語。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述切忌空洞,作答要具體。例如只答出“80答題示例:絕句二首(其一)杜甫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注]此詩寫于詩人經(jīng)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后,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問: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答題示例:81明確: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筑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步驟①——用富有文采的語言生動描述畫面景物)這是一幅明凈絢麗和諧閑適的春景圖。(步驟②——畫龍點睛概括景物畫面特點)表現(xiàn)了詩人結(jié)束了顛沛流離,生活安定后愉悅閑適的心境。(步驟③——指出在什么情況下的什么心境)明確: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82二、分析技巧型提問方式:這首詩運用了怎樣的表現(xiàn)手法?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xiàn)技巧(或藝術手法,或修辭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fā)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二、分析技巧型83答題步驟:①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②結(jié)合詩句闡釋從什么方面體現(xiàn)用了這手法③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分析詩人何時何景下的什么情感)。答題步驟:84答題示例:早
行
陳與義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注]駝褐(hè):駝毛制的上衣。闌干:縱橫錯落的樣子。這兩句是說,露水浸濕了外衣,寒氣襲人;星斗橫斜下沉,天將要亮了。問:此詩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有何效果?答題示例:85明確:主要采用了反襯手法。(步驟①——準確指出用了何手法)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反襯出環(huán)境的寂靜。(步驟②——闡釋從什么方面體現(xiàn)了這手法)兩處反襯都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心中流露出由飄泊引起的孤獨寂寞之感。(步驟③——分析詩人何時何景下的什么情感)明確:主要采用了反襯手法。(步驟①——準確指出用了何手法)星86三、分析語言特色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蛘務劥嗽姷恼Z言藝術。三、分析語言特色87能用來答題的術語一般有:清新飄逸、秀美明麗、/自然樸實、恬淡、/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含蓄委婉、剛健、雄奇、雄渾豪放、曠達/蒼涼、沉郁、悲壯、沉抑渾雄、/凄美、婉約纏綿、簡練生動(凝煉簡潔)、明快、幽默詼諧、富有節(jié)奏的韻律美……
能用來答題的術語一般有:清新飄逸、秀美明麗、/自然樸實、恬淡88答題步驟:①先用一兩個詞語準確點明詩歌的語言特色。②然后結(jié)合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怎樣體現(xiàn)這種特色。③最后指出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答題步驟:89答題示例:春怨金昌緒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問:請分析此詩的語言特色。答題示例:90明確:此詩的語言特色是清新自然、樸質(zhì)無華,口語化。(步驟①——畫龍點睛指出何語言特色)“黃鶯兒”是兒化音(口語化語言),顯出女子的純真嬌憨?!疤鋾r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用質(zhì)樸的語言表明了打黃鶯是因為它驚擾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夢。(步驟②——結(jié)合語句具體分析如何體現(xiàn)這語言特色的)自然貼切地表達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驟③——指出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明確:此詩的語言特色是清新自然、樸質(zhì)無華,口語化。(步驟①—91四、煉字型提問方式:這一句中最生動傳神的是哪個字?為什么?提問變體:某字(句、聯(lián))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或某句(詩)中的“字眼”(“題眼”“詩眼”)是什么,為什么?答題注意:最生動傳神的字詞(或“詩眼”“字眼”“題眼”),一般是動詞、形容詞,有時是數(shù)詞或副詞。四、煉字型92答題步驟:①首先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即字解。②然后展開聯(lián)想,把該字放人原句中去用生動的較有文采的語言去描述該字所在句子的景象。③最后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或有何表達效果。答題步驟:93答題示例: 南浦別白居易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問:前人認為,“看”字看似平常,實際上非常傳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么?答題示例: 94明確:同意?!翱础痹谠娭兄富赝?。(步驟①——字義解釋)/離人孤獨地走了,還頻頻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腸寸斷。此字讓我們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淚眼矇眬,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驟②-生動描述句意)/只一“看”字,就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了離別的酸楚。[步驟③——指出這一字的表達效果(對寫人寫景)]明確:同意?!翱础痹谠娭兄富赝?。(步驟①——字義解釋)/離人95五、觀點不同型提問方式:有人這樣認為,有人那樣認為,你覺得呢?提問變體:有人認為某字(句)用得好,有人認為某字(句)用得不好,你認為呢?解答分析:依據(jù)原詩詞作答,一定要從原詩詞中找到原因、理由。五、觀點不同型96答題步驟:(1)確定好的一字(句)后,找到原詩詞句中的關鍵幾點,分條作答,用翻譯的形式就可以(最好結(jié)合詩的表達技巧說明。(2)和另外一(字)句進行比較,還是要結(jié)合原詩句,說出其中的好處。(3)回應問題,重申肯定自己的觀點。答題步驟:97答題示例:(2005年福建卷第10題)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李白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陽而作此詩。問(1):詩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寫作“雁別秋江去”。你認為哪一句更妙,為什么?答題示例:(2005年福建卷第10題)98答:“雁引愁心去”運用了擬人手法,/寫大雁有意為詩人帶走愁心,/下句寫君山有情為詩人銜來好月,愁去喜來,互相映襯,從而有力地寫出了李白流放遇赦后的高興心情。(步驟①)“引愁心”比“別秋江”更新穎且富有感情色彩和吻合此時特定情境。(步驟②③,回應問題歸結(jié)肯定你的觀點,這點也很有必要)答:“雁引愁心去”運用了擬人手法,/寫大雁有意為詩人帶走愁99七、對比鑒賞型提問方式:兩首詩詞出現(xiàn)進行內(nèi)容、主題、方法等方面的對比;也有與學過的課文詩句的對比。提問變體:說出相同點或不同點。有的指氛圍、感情,有的指風格、方法。解答分析:依據(jù)原詩詞作答,要從原詩詞中找理由。七、對比鑒賞型100答題步驟:(1)相同點作答,應從詩詞中找出有共同點的相關原句或關鍵字眼(有時也可對句子或詞語作一解釋)來說出他們共同的地方;(2)不同點作答,關鍵是抓住詩句中能體現(xiàn)或說明不同點的相關語句或字眼,讓原句中的詞語去說話,體現(xiàn)或說明不同之處。答題步驟:101答題示例:(2005年北京卷第12題第③問)問:詞中“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與陸游《書憤》中的“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相比較,兩處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何異同?不同點:本詞句中“有誰知”抒發(fā)不被理解的感嘆,“鬢雖殘,心未死”突出了烈士暮年壯心不己的心境;陸游的詩中“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則表達出壯志未酬卻已年老鬢衰的悲憤情懷。(不同點作答時關鍵是應抓住原詩句中的能顯示不同點的關鍵字詞,讓其來說話證明,進行比較分析其不同之處。)
相同點:“自許封侯在萬里”“塞上長城”“自許”(答題分析和答題步驟中的抓關鍵語句或詞語),共同地表達他們抗金報國、建功立業(yè)的愛國之志和壯志未酬、理想落空的傷感之情。(通過關鍵語句評析共同的思想情感)答題示例:(2005年北京卷第12題第③問)102評價古典詩歌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方法與途徑(1)把握感情基調(diào)和意境(2)把握時代背景和作者生活背景(3)把握詩歌中的典故(4)把握抒情、議論性的詩句(5)充分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注意:一首詩歌,先“五看”:一看詩名,二看作者,三看注釋,四看原文,五看問題。評價古典詩歌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方法與途徑103詩歌常見的特殊意象
植物類1.楓葉、楓樹:愁思(游子思鄉(xiāng)、羈旅之愁)2.柳樹:送別、留戀、傷感,惆悵3.丁香:愁思、情結(jié)4.梧桐:愁思、苦悶7.竹:氣節(jié)、質(zhì)樸、向上、正直詩歌常見的特殊意象1045.菊:隱逸、高潔、脫俗6.梅:堅強、韌性、傲骨7.松柏:偉岸、堅強8.蘭:高潔9.草:荒涼、偏僻、離恨,卑微10.落花:凋零、失意、人生挫折、惜春、對美好事物的留戀5.菊:隱逸、高潔、脫俗105
動物類1.子規(guī)(杜鵑):悲慘、凄惻、思念故國、故鄉(xiāng)2.猿猴:哀傷、凄厲3.雁:孤獨、思鄉(xiāng)思親、音信4.鶴:脫俗、隱逸、高潔5.雞狗:田園生活沙鷗:飄零、傷感動物類106其他:1.南浦、西樓、長短亭:離別2.仙境:飄逸、脫俗、厭俗3.玉:高潔、脫俗、尊貴、美好4.酒:歡躍得意、失意愁苦5.西風:落寞、惆悵,衰敗,游子思歸6.煙霧:情感的朦朧、慘淡,前途的迷惘、飄渺,理想的落空、幻滅其他:1077.孤云:孤獨、漂泊8.露:人生的短促、生命易逝的感嘆9.流水:時光流逝、歲月短暫、綿長的愁苦10.風雨霜:人生的短促、蹉跎,環(huán)境的惡劣,人生的刊刻、挫折11.月亮:思鄉(xiāng)思親7.孤云:孤獨、漂泊108詩歌鑒賞舉偶
一.閱讀下面詩歌,回答后面的問題。登高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懷。問題(1)這首詩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詩歌風格?答前說明:問題(1)是“分析語言風格型”的指出,就題要求而言,只要指出何風格即可了;答案:沉郁頓挫的風格詩歌鑒賞舉偶 109
問題(2):頷聯(lián)“蕭蕭”、“滾滾”兩個疊詞用得好,試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作簡要分析。
答前說明:此是“煉字型”的分析。答案:“蕭蕭”是“紛紛”、“多”的意思,(字義解)形象地寫出了秋天落葉紛紛、茫無邊際的情態(tài),(句意解)/“滾滾”寫出了長江洶涌奔騰的氣勢,使人讀來如見其形,如聞其聲,如臨其境,使詩歌意境更顯得沉郁雄渾、壯闊博大,(從形、聲、氣勢和造成的“神”去評析)/也為后面寫“悲秋”蓄足勢(從結(jié)構(gòu)上談作用)。登高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懷。登高110二.閱讀下面詩歌,回答后面的問題。春山夜月于良史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南望嗚鐘處,樓臺深翠微。問題(1):詩中哪個句子起到提綱挈領、統(tǒng)率全篇作用?答題前說明:問題(1)屬“一詞(句)領全詩型”題,它問的是能“哪個句子起到了提綱挈領、統(tǒng)率全篇作用”的,則可從內(nèi)容或意旨上去找尋。答案:“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
二.閱讀下面詩歌,回答后面的問題。111問題(2):你認為詩中哪一聯(lián)寫得最為精妙?談談你的理解。答題前說明:問題(2)是屬于“煉字句型”,可盡量從多角度多層面上去評析。答案:如頷聯(lián)的妙處:①從結(jié)構(gòu)上看,“掬水”句承第二句點“夜”,“弄花”句承首句點“春”,前呼后應,上遞下承;②從內(nèi)容、情感上看,此聯(lián)寫山中勝事,物我交融,人情物態(tài),兩面俱到。既見出水清夜靜與月白花香,又從“掬水”、“弄花”的動作中顯出詩人的童心不滅與逸興悠長,情趣盎然。③從寫景和寫法上看,“掬水”句寫泉水清澈明凈照見月影,將明月與泉水合而為一;“弄花”句寫山花馥郁之氣溢滿衣衫,將花香與衣香渾為一體。虛實結(jié)合,意境鮮明,妙趣橫生。④從精于練字上看,“掬”、“弄”兩字,既寫景又寫人,既摹其形態(tài),又傳其神采,意蘊豐厚,讓人回味無窮。春山夜月于良史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南望嗚鐘處,樓臺深翠微。春山夜月112三.閱讀下面詩歌,回答后面的問題。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問:試結(jié)合詩句分析這首詩歌表達技巧(重點分析一個方面即可)。答前說明:此題屬于“分析技巧型”,可從抒情手法(抒情表達方式)、描寫(表現(xiàn))手法、修辭方法(方式)上去琢磨評析;/另外,作答時要結(jié)合語句去有的放矢地評析,/還要說出運用此法的表達作用。答案:這首詩主要運用了寓情于景、用典、襯托的手法。其中三四兩句既是寓情于景,“自”、“空”二字寫出了祠堂景色雖美,卻無人欣賞,同時是襯托,以樂景襯哀情?!叭欘l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一句用劉備三顧茅廬的典故來襯托諸葛亮的杰出才能,表達了詩人對諸葛亮的敬仰之情。三.閱讀下面詩歌,回答后面的問題。113四.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三江小渡楊萬里溪水將注橋不復回,小舟猶倚短篙開。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風波去又來。注:將:行,流過。問(1):本詩的“詩眼”是什么?答前說明:問題(1)屬“煉字型分析”題,從題目要求看,只要回答出何字即可了(有別于“為什么”的問題,如是則要分析說明了)。答案:(1)交情(交情得似山溪渡)四.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114
問題(2):詩人采用什么手法表達作品的主旨?試結(jié)合全詩作簡要分析。答前說明:問題(2)是屬于“分析技巧型”,則可從抒情手法(抒情表達方式)、描寫(表現(xiàn))手法、修辭方法(方式)去琢磨確定,并結(jié)合具體詩句去評析了。答案:全詩圍繞“交情”展開描寫,詩人采用對比、比喻以及象征(或托物抒情或借物喻人)等手法,用“溪水將橋不復回”與“不管風波去又來”進行對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賦予“山溪渡”、“風波”象征意義,從而表達了友情恒久不變,能經(jīng)得起風浪考驗的主旨。
三江小渡楊萬里溪水將注橋不復回,小舟猶倚短篙開。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風波去又來。三江小渡115五.閱讀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問題。[正宮]叨叨令無名氏溪邊小徑舟橫渡,門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斷紅塵路,白云滿地無尋處。說與你尋不得也么哥,尋不得也么哥,卻原來儂①家鸚鵡洲②邊住。注:①儂:我。②鸚鵡洲:此處為“漁父居處”的代稱。問(1):本曲前四句運用豐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麗的自然圖景,其中
意象體現(xiàn)出溫潤柔美的特征,而
意象
則給人以飄逸渺遠的感受。答前說明:問題(1)是指出意象物,回答是要善于從題干中找出能暗示或體現(xiàn)其特點的詞語,這就迎刃而解了。答案:流水/白云
五.閱讀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問題。116問題(2):請結(jié)合全曲簡要分析“卻原來依家鸚鵡洲邊住”所蘊含的思想情感。答前說明:問題(2)屬“分析意境型”的題目,這就應從景、情、境界等方面去分析評價。答案:“卻原來依家鸚鵡洲邊住”,①點明漁父(隱士)居住的環(huán)境是與世隔絕、遠離紅塵的“世外桃源”,(景、境界)表現(xiàn)其對所處環(huán)境的喜愛、自豪之情;(情)/②寫出漁父(隱士)超然塵世的情懷和隱逸的情趣。(情、境界)[正宮]叨叨令無名氏溪邊小徑舟橫渡,門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斷紅塵路,白云滿地無尋處。說與你尋不得也么哥,尋不得也么哥,卻原來儂①家鸚鵡洲②邊住。注:①儂:我。②鸚鵡洲:此處為“漁父居處”的代稱。[正宮]叨叨令117六.閱讀下面兩首詩,回答問題。送柴侍御注王昌齡流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黃鶴樓送盂浩然之廣陵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注:《送柴侍御》詩大約是詩人被貶龍標尉時的作品。柴侍御要從龍標前往武岡,詩是王昌齡為他送行而寫的。問(1):《送柴侍御》詩中,詩人說“送君不覺有離傷”的理由有哪些?請用自己的話簡述。答前說明:問題(1)屬“一句領全詩型”的分析。這句可視為是統(tǒng)領全文情感的句子而,這句中的關鍵詞語(或詩眼)是“不覺有離傷”即不傷感?;卮饡r應結(jié)合具體詩句來詮釋怎樣體現(xiàn)“不覺有離傷”。答案:①行程順暢、快捷、平穩(wěn),不必擔憂(由“流水通波”分析);②詩人與柴侍御相距不遠,共一道青山<第三句);③明月相照,相互思念,心理距離很小(第四句)。
六.閱讀下面兩首詩,回答問題。118問題(2):這兩首詩都表達了送別友人的離情,試簡要分析兩首詩感情的不同之處。
答前說明:問題(2)是屬于“對比鑒賞型”,據(jù)題要求是要說出其感情的不同之處,作答時可抓關鍵語句或字詞去把握或品味不同的情感。答案:《送》詩中“送君不覺有離傷”,表達了灑脫、樂觀、豪爽的感情;/《黃》詩中借“孤”“遠”“盡”“唯天際流”之離別之景物之人的動作行為,表達了詩人惆悵、難舍、牽掛的感情。送柴侍御注王昌齡流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黃鶴樓送盂浩然之廣陵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送柴侍御注119七.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丹陽送韋參軍嚴維丹陽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問題(1):這首詩就體裁而言屬于
,就內(nèi)容而言屬于
。答:七言絕句/送別詩
[體裁一般指絕句(四句一首)、律詩(八句一首、二三聯(lián)對仗、詞(長短句、曲;內(nèi)容可從“送”中看出)七.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120問題(2)詩貴凝練含蓄,試品味“兩地秋”的內(nèi)涵。答前說明:此題屬“語言特色分析型”。答題步驟為:①先用一兩個詞語準確點明詩歌的語言特色。②然后結(jié)合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怎樣體現(xiàn)這種特色。③最后指出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①題干中已點明“含蓄”的特點,所以作答主要放在②③。答案:詩的前兩句寫送行。千種離情,萬般愁緒,一齊涌上詩人心頭?!耙粍e心知兩地秋”,“秋”字,表面上寫時令,實際上卻是表達詩人的情緒。(步驟②)蕭瑟的秋景增添了離情別緒。(步驟③)作者還巧妙地運用拆字法,以“心”上有“秋”說明“愁”。所以“兩地秋”是雙關語。(步驟②)丹陽送韋參軍嚴維丹陽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丹陽送韋參軍121
問題(3):詩的三、四兩句情景交融,寫對韋參軍深切思念,試作簡要分析。答前說明:此題屬“分析意境型”。答題步驟:①用生動的較有文采的語言去描繪詩句中展現(xiàn)的圖景畫面。描述時注意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運用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象加以再創(chuàng)造去理解描繪畫面,語言表達要力求準確優(yōu)美。②要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盡量多用幾個雙音節(jié)詞表述,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yōu)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xiàn)景物的特點和與之相吻合的情調(diào)的特點的詞語。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述切忌空洞,問答要具體。[或簡要地說就是據(jù)題干要求,要把詩人對韋參軍的深切思念的“情”怎樣通過“景”來表達說明說透,體現(xiàn)“情景交融”]
答案:“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薄敖稀薄苯薄?,既是友人行舟的路線,也是作者目送的方向。“望”字傳出思念之神態(tài),憂思綿綿;“日晚”暗示思念時間之久,顯出友情之深?!昂f飛盡水悠悠”,這一句寫望中所見。秋日黃昏,江面上寒鴉點點,給人增添愁思??墒牵瓦B這使人感傷的寒鴉此時此刻也“飛盡”了,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遠方,這一切給人以孤獨、寂靜、空虛的感觸?!八朴啤卑鵁o限思念的深情。丹陽送韋參軍嚴維丹陽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丹陽送韋參軍122八.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寄全椒山中道士韋應物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問題(1):仔細品味這首詩,它表現(xiàn)了一種什么樣的情感?答前說明:是屬“分析意境型”題,據(jù)題干要求,只要回答出“表現(xiàn)了一種什么樣的情感”就可,此意旨不難。答案:既有對友人的真摯懷念之情,又有心頭的寂寞之情。八.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123問題(2):你認為這首詩最凝練傳神的是哪兩個字?為什么?答前說明:此題屬于“煉字型”題。從上答題注意得:最生動傳神的字詞(或“詩眼”“字眼”“題眼”),一般是動詞、形容詞……從解答分析知: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須放在句中,并結(jié)合全詩的意境來分析。從答題步驟知方法:①首先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即字解。②然后展開聯(lián)想,把該字放人原句中去用生動的較有文采的語言去描述該字所在句子的景象。③最后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01月紹興市外服派駐越城機關單位景點講解員公開招聘1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至2030年中國服裝裝飾帶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年TPR雙色模具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社團部長申請書
- 建筑材料跨國運輸協(xié)議
- 2025年01月山東青島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管委會選聘23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至2030年中國不銹鋼西餐餐具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橢圓管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舞蹈隊退隊申請書
- 不想留隊申請書
- 初三開學第一課家長會優(yōu)秀課件兩篇
- 大學開學第一課班會PPT
- 企業(yè)新春茶話會PPT模板
- 重大事故隱患整改臺賬
- 清淤工程施工記錄表
- DB15T 2058-2021 分梳綿羊毛標準
- 2022年涉農(nóng)領域涉嫌非法集資風險專項排查工作總結(jié)
- (高職)銀行基本技能ppt課件(完整版)
- 山東省萊陽市望嵐口礦區(qū)頁巖礦
- 機動車維修經(jīng)營備案告知承諾書
- 猴車司機試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