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安全規(guī)程_第1頁
焦化安全規(guī)程_第2頁
焦化安全規(guī)程_第3頁
焦化安全規(guī)程_第4頁
焦化安全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33-《每月一法》學習資料《每月一法》學習資料2006年第5期總第18期天能公司技術部編2006年4焦化安全規(guī)程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焦化廠安全生產的有關要求。本標準適用于各類型焦化廠新建、擴建和改造工程項目的設計、施工與驗收,以及現(xiàn)有設施的生產、維護、檢修和管理。

2引用標準

GB6222工業(yè)企業(yè)煤氣安全規(guī)程

GB6067起重機械安全規(guī)程

GB7231工業(yè)管路的基本識別色和識別符號

GB8978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GBJ16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GBJ57建筑防雷設計規(guī)范

3基本要求

3.1焦化設施的設計應保證安全可靠,對于危險作業(yè)、惡劣勞動條件作業(yè)及笨重體力勞動作業(yè),應優(yōu)先采取機械化、自動化措施。

3.2散發(fā)有害物質的設備應進行密閉,避免直接操作。

3.3焦化主體設施的設計和制造應有完整的技術文件,設計審查應有使用單位的安全部門參加。

3.4施工必須按設計進行,如有修改應經設計單位書面同意。隱蔽工程,應經使用單位與施工單位共同檢查合格,才能封閉。施工完畢,應由施工單位編制竣工說明書及竣工圖,交付使用單位《每月一法》學習資料存檔。

3.5新建、擴建、改造和大修的焦化設計,必須經過檢查驗收合格,并有完整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才能投入運行。焦化設施的驗收,應有使用單位的安全部門參加。

3.6對焦化作業(yè)人員必須進行安全技術教育和操作培訓,經考試合格,方可獨立工作。

3.7對焦化作業(yè)人員,每隔1~2年應進行一次職業(yè)危害體檢,體檢結果記入“職工健康監(jiān)護卡片”。對身患職業(yè)病、職業(yè)禁忌或過敏癥,符合調離規(guī)定者,應及時調離崗位。

3.8存在危險物質的場地,應設醒目的安全標志。

3.9可能泄漏或滯留有毒、有害氣體而造成危險的地方,應設自動監(jiān)測報警裝置。

《每月一法》學習資料《每月一法》學習資料《每月一法》學習資料

4.3.2易燃與可燃性物質生產廠房或庫房的門窗應向外開,油庫泵房靠貯槽一側不應設門窗。

《每月一法》學習資料4.3.3有爆炸危險的甲、乙類廠房,宜采用敞開或半敞開式建筑;必須采用封閉式建筑時,應采取強制通風換氣措施。

4.3.4容易積存可燃性粉塵的廠房、膠帶輸送機通廊的內表面,應平整、易于清掃。

4.3.5安全出入口(疏散門)不應采用側拉門(庫房除外),嚴禁采用轉門。

4.3.6廠房、梯子的出入口和人行道,不宜正對車輛、設備運行頻繁的地點,否則應設防護裝置或懸掛醒目的警告標志。

4.3.7生產區(qū)域必須設安全通道,安全通道凈寬不得小于1m,僅通向一個操作點或設備的不得小于0.8m,局部特殊情況不得小于0.6m。

5消防設施

5.1大中型焦化廠宜設消防站,消防站應設在便于車輛迅速出動的位置。

5.2粗苯生產、粗苯加工和焦油加工等主要火災危險場所,應有直通消防站的報警信號或電話,并應有滅火設施。

5.3下列場所應設消防滅火系統(tǒng):

a.粗苯、精苯貯槽區(qū),應設固定式或半固定式泡沫滅火系統(tǒng),槽區(qū)周圍應有消防給水系統(tǒng);

b.粗苯和精苯的洗滌室、蒸餾室、原料泵房、產品泵房、貯槽室、精茶、工業(yè)萘、萘酐及焦油油泵房,精萘和工業(yè)萘的轉鼓結晶機室、吡啶貯槽室、裝桶間,均應設固定式或半固定式蒸汽滅火系統(tǒng);

c.管式爐爐膛及回彎頭箱,萘酐生產中的汽化器、氧化器、薄壁冷卻器,應設固定式蒸汽滅火系統(tǒng);

d.二甲酚、蒽、瀝青、酚油等閃點大于120℃的可燃液體貯槽或其他設備和管道易泄漏著火地點.應設半固定式蒸汽滅火系統(tǒng)。

5.4滅火蒸汽管線蒸汽源的壓力,不應小于6×105Pa(6.12kg/cm2),其操縱閥門或接頭應安裝在便于操作的安全地點。

5.5泡沫混合液管線宜地上敷設,不得從槽頂跨越。與泡沫發(fā)生器連接的立管段應固定在槽壁上,防火堤內的水平管段應敷設在管墩管架上,但不得固定。

5.6消防給水管網應采用環(huán)狀管網,其輸水干管應不少于兩條。

5.7多層生產廠房應設消火栓和消防水泵,塔區(qū)各層操作平臺應有小型滅火機并宜設蒸汽滅火接頭。

5.8甲、乙、丙類液體貯槽區(qū)的消火栓應設在防火堤外,距槽壁15m《每月一法》學習資料《每月一法》學習資料《每月一法》學習資料

6電氣設施

6.1防火防爆

6.1.1焦化廠主要爆炸危險場所的等級劃分,應遵守表3的規(guī)定。

表3主要爆炸危險場所等級

《每月一法》學習資料《每月一法》學習資料

6.1.2爆炸危險場所電氣設備和線路的設計、安裝、施工、運行、維修和安全管理,應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爆炸危險場所電氣安全規(guī)程(試行)》及有關規(guī)程與規(guī)范的規(guī)定。

6.1.3無法得到規(guī)定的防火防爆等級設備而采用代用設備時,應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爆措施。

6.1.4變電所和配電所不應設在有爆炸危險的甲、乙類場所及貼鄰其建造,但供上述場所專用的10kV及以下的變、配電室,采用防火墻隔開時,則可一面貼鄰建造。已設在爆炸危險場所的10kV及以下的變、配電室,也應用防火墻隔開。

《每月一法》學習資料6.1.5架空電線嚴禁跨越爆炸和火災危險場所。

6.1.6爆炸和火災危險場所不宜采用電纜溝配線;若需設電纜溝,則應采取防止可燃氣體、易燃可燃液體或酸、堿等物質漏入電纜溝的措施,進入變、配電室的電纜溝入口處,應予填實密封。

6.1.7爆炸和火災危險場所應設檢修電源。

6.1.8精苯車間應使用銅質導線和電纜。所有導線和電纜,五年內至少做一次絕緣試驗,大修時。必須全部更新。

6.1.9初餾分庫房內禁止安裝任何電氣設備和導線,庫房外布線也應穿管安裝。

6.2防觸電

6.2.1設備的電氣控制箱和配電盤前后的地板,應鋪設絕緣板。變、配電室和電磁站,應備有絕緣手套、絕緣鞋和絕緣桿等。

6.2.2滑觸線高度不宜小于3.5m;低于3.5m的,其下部應設防護網。防護網應良好接地。

6.2.3車輛上電磁站的人行道凈寬,不得小于0.8m。裸露導體布置于人行道上部且離地面高度小于2.2m時,其下部應有隔板,隔板離地應不小于1.9m。

6.2.4電氣設備(特別是手持電動工具)的外殼和電線的金屬護管,應有接零或接地保護以及漏電保護器。

6.2.5電動車輛的軌道應重復接地,軌道接頭應用跨條連接。

《每月一法》學習資料《每月一法》學習資料《每月一法》學習資料

6.3.5下列場所應設事故照明:

a.受煤坑地下通廊、翻車機室底層;

b.焦爐交換機室、地下室、煙道走廊;

c.回收車間鼓風機室;

d.精苯車間;

e.中央變電所和集中控制的儀表室。

6.3.6正常照明中斷時,事故照明應能自動切換。

6.3.7生產裝置上的照明燈,不宜面對可燃氣體(蒸汽)的放散管、貯槽頂部人孔(觀察孔)和管道法蘭盤,也不宜裝在可能噴出可燃氣體的水封槽和滿流槽上部。

6.4通訊和儀表

6.4.1下列單位(或崗位)之間應設直通電話或直通訊號:

a.廠調度室與各車間、工段、重要崗位及熱力供應、電力供應、水力供應、煤氣防護、消防和醫(yī)療衛(wèi)生等單位;

b.集中控制臺與有關設備;

c.受煤與貯煤有關崗位;

d.運焦與篩焦有關崗位;

《每月一法》學習資料e.鼓風機、焦爐交換機與聯(lián)合企業(yè)煤氣管理部門。

6.4.2易燃、可燃或有毒介質導管不得直接進入儀表室,應通過變送器把信號引進儀表室。

7化工裝置

7.1通用規(guī)定

7.1.1化產工藝裝置宜布置在露天或敞開的建(構)筑物內。

7.1.2貯槽、塔器及其他設備的外殼,應有下列醒目的標志:

貯槽:編號、名稱、允許最小上空高度、允許最高溫度;

塔器:編號、名稱、允許最大壓力、溫度;

其他設備:編號、名稱。

7.1.3各塔器、容器的對外連接管線,應設可靠的隔斷裝置。

7.1.4各塔器、容器和管線的放散管,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a.建(構)筑物內設備的放散管,應高出其建(構)筑物2m以上;

b.室外設備的放散管,應高出本設備2m以上,且應高出相鄰有人操作的最高設備2m以上;

c.煤氣放散管,應遵守GB6222—86的有關規(guī)定。

7.1.5擬放散的氣體、蒸汽宜按種類分別集中、并經凈化處理后再放散。

7.1.6可燃氣體管線應設冷凝水排水器,放散管末端應設阻火器。

7.1.7生產、貯存和裝卸甲類液體與可燃氣體的管線及設備,應設接地裝置,并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a.管線至少兩端接地;

b.直徑小于20m的貯槽,至少2處接地;大于20m的,至少4處接地;

c.僅為防靜電的接地,接地電阻一般不大于100Ω,兼作防雷的,應遵守GBj57—83的有關規(guī)定;與其他用途的接地極共用時,應取其中數(shù)值最小者。

7.1.8停產不用的塔器、容器、管線等,應清掃干凈,并應打開放散管和隔斷對外連接;報廢不用的,掃干凈后應立即拆除。

《每月一法》學習資料7.1.9甲、乙類生產場所的設備及管線,其保溫應采用不燃或難燃保溫材料、并應防止可燃物滲入絕熱層。

7.1.10壓力容器的設計、制造、施工、使用和管理,必須符合現(xiàn)行的《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jiān)察規(guī)程》的規(guī)定。

7.1.11不能自動調節(jié)液位的塔器,應設液封。

7.1.12塔器的窺鏡、液面計,其玻璃應能耐高溫,并應嚴密。

7.1.13管式爐點火前,必須確保爐內無爆炸性氣體。

7.1.14管式爐出現(xiàn)下列情況之一,應立即停止煤氣供應:

a.煤氣主管壓力降到500Pa以下,或主管壓力波動危及安全加熱;

b.爐內火焰突然熄滅;

c.煙筒(道)吸力下降,不能保證安全加熱;

d.爐管漏油。

7.1.15一切自動或遙控的設備,其周圍應有防止人員接近的措施和警告牌。

7.1.16在軌道上行走的設備,其兩端應有緩沖器,軌道兩端應設電氣限位器和機械安全擋。

7.1.17在同一軌道上行走的兩臺設備,必須有防止碰撞的信號或自動聯(lián)鎖裝置。

7.1.18行走設備和無法安裝防護罩的轉動設備,均應設聲、光信號及制動閘。

7.1.19轉動設備和提升設備周圍,應設防護欄桿。

7.1.20安全裝置不全不允許啟動的設備,均應設安全聯(lián)鎖裝置。

7.1.21兼具電動和手動兩種方式的轉動設備。應設手動時自動斷電聯(lián)鎖。手動操作前。應拉下設備的電源開關。

7.2管線

7.2.1全廠性的工藝管線,宜集中布置形成管線帶,并采用地上架設。

7.2.2可燃氣體或甲、乙、丙類液體管線,不得穿過儀表室、變電所、配電室、辦公室和休息室,不宜穿過與該管線無關的貯槽區(qū)或生產廠房。

《每月一法》學習資料7.2.3可燃氣體或甲、乙、丙類液體的管線,不宜地下敷設;需用管溝敷設時,在管溝進出裝置和廠房處應妥善隔斷。管淘內不得積聚可燃氣體、蒸汽。

7.2.4腐蝕性介質的管道,應敷設在管線帶的下部。

7.2.5蒸汽管與易燃物管道同向架設時,蒸汽管應架設在上方。

7.2.6輸送易凝、可燃液體的管道及閥門均應保溫,禁止使用明火烘烤。

7.2.7甲、乙、丙類液體或有毒液體管道,禁止采用填料補償裝置。

7.2.8閥門安裝位置不應妨礙本身的拆裝、檢修和生產操作,手輪距地面或操作平臺的高度宜為1.2m。閥門的數(shù)量應保證每臺設備或機組均能可靠地隔斷。

7.2.9閥門應有開、關旋轉方向和開、關程度的指示,旋塞應有明顯的開、關方向標志。

7.2.10禁止用管道上的調節(jié)配件代替隔斷閥門,禁止以關閥門代替堵盲板。

7.2.11事故排放管應坡向事故排放貯槽,管道上盡量少設彎頭、支管,除設備附近的隔斷閥門外,沿排放管全長都不應設旋塞和閥門。

7.2.12敷設在煤氣鼓風機電機專用通風機的吸風口附近的蒸汽管道,禁止安設閥門和法蘭等連接件。

7.2.13盲板和其墊圈的手柄應有明顯區(qū)別。

7.2.14穿過防火堤的管道,其管溝必須填平。禁止與油庫無關的管道穿過其防火堤。

7.2.15禁止利用甲、乙、丙類液體及可燃氣體的管道作零線或接地線。

7.2.16水、蒸汽、空氣等輔助管線與甲、乙、兩類液體或有毒液體、可燃氣體的設備、機械、管線連接時,若有發(fā)生倒流的可能,則應在輔助管線上安裝逆止閥。

7.2.17引入煤氣管道上的蒸汽吹掃管,使用后,必須嚴格與煤氣管道隔絕。

7.2.18供油泵在停電、停汽或其他情況下可能發(fā)生倒流時,應在其出口管道上安裝逆止閥。

7.2.19酸、堿、酚和易燃液體的輸送泵,應用機械密封;若用填料盒密封,應加保護罩。

7.2.20酸、堿、酚及高溫液體管道的法蘭應加保護罩,法蘭位置應盡量避開經常有人操作的地方。

《每月一法》學習資料7.2.21污水總排出管應設水封井。全廠性下水道的干管、支干管,在各區(qū)(裝置區(qū)、貯槽區(qū)、輔助生產區(qū))之間,應用水封井隔開;水封井之間管道長度不應超過300m。

7.2.22管線涂色應遵守GB7231—87的規(guī)定。

7.3貯槽

7.3.1貯槽的布置及防火間距,應符合GBJ16—87的規(guī)定。

7.3.2帶蓋貯槽應設放散管,可能堵塞的放散管應設蒸汽吹掃管。

7.3.3容量大于100m3的貯槽宜分別設走梯。

7.3.4甲、乙、丙類液體的地上、半地下貯槽或貯槽組,應設置非燃燒材料的防火堤,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a.防火堤內貯槽的布置不宜超過兩行,但單槽容量不大于1000m3且閃點高于120℃的液體貯槽,可不超過四行;

b.防火堤內有效容量不應小于最大槽的容量,但對于浮頂槽,可不小于最大貯槽容量的一半;

c.防火堤內側基腳線至立式貯槽外壁的距離,不應小于槽壁高的一半。臥式貯槽至防火堤內側基腳線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3m;

d.防火堤的高度宜為l—1.6m,其實際高度應比按有效容積計算的高度高0.2m;

e.沸溢性液體地上、半地下貯槽,每個貯槽應設一個防火堤或防火隔堤;

f.含油污水排水管的防火堤處應有水封設施,雨水排水管應設閥門等封閉裝置。

7.3.5閃點高于120℃的液體貯槽,桶裝乙、丙類液體的堆場,甲類液體半露天堆場,均可不設防火提,但應有防止液體流散的設施。

7.3.6貯槽組內,甲類與乙、丙類液體貯槽之間應設分隔堤,其高度不得低于0.5m《每月一法》學習資料《每月一法》學習資料《每月一法》學習資料《每月一法》學習資料《每月一法》學習資料《每月一法》學習資料

注:D為相鄰立式貯槽中較大槽的直徑(m);矩形貯槽的直徑為長邊與短邊之和

的一半。

7.3.11露天甲類液體貯槽區(qū)立式貯槽的走臺通道,不宜從貯槽頂部通過。

7.3.12濃硫酸貯槽頂部應設脫水器,或采用其他防水措施,槽底的吸出管應設兩

道閥門。

8備煤

8.1受煤

8.1.1解凍所和卸煤棧橋的煤車出入口,應設信號燈。

8.1.2解凍所不得1人操作。

8.1.3翻車機應設事故開關、自動脫鉤裝置、翻轉角度極限信號和開關,以及人工清掃車廂時的斷電開關,且應有制動閘。

8.1.4翻車機轉到90°時,其紅色信號燈熄滅前禁止清掃車底。翻車時,其下部和卷揚機兩側禁止有人工作和逗留。

8.1.5重車和空車鐵牛前后,應設行程限位開關和信號裝置,并應有制動閘。

8.1.6用鐵牛牽引時,其軌道上應設活動擋車器。

《每月一法》學習資料8.1.7嚴禁在車廂撞掛時上下車。

8.1.8螺旋卸煤機和鏈斗卸煤機應設夾軌器。

8.1.9螺旋卸煤機的螺旋和鏈斗卸煤機的鏈斗起落機構,應設提升高度極限開關。

8.1.10卸煤機械離開車廂之前,禁止掃煤人員進入車廂內工作。

8.2貯煤

8.2.1起重機械的設計、制造、檢驗、報廢、使用和管理:應遵守GB6067-85

的有關規(guī)定。

8.2.2堆取料機應設下列裝置:

a.風速計;

b.防碰撞裝置;

c.運輸膠帶聯(lián)鎖裝置;

d.與煤場調度通話裝置;

e.回轉機構和變幅機構的限位開關及信號;

f.手動或具有獨立電源的電動夾軌鉗。

8.2.3堆取料機供電地溝,應有保護蓋板或保護網,溝內應有排水設施。

8.2.4禁止推土機橫跨門式起重機軌道。

8.2.5煤堆應有防止自然的措施,煤堆上宜噴覆蓋劑或水。

8.2.6煤槽上部的入孔應設金屬蓋板或圍欄,煤流入口應設篦子,受煤槽的篦格不得大于0.2×(0.3m),翻車機下煤槽篦格不得大于0.4×0.8m,粉碎機后各煤槽篦縫不得于0.2m。

8.2.7煤槽的斗嘴應為雙曲線形,煤槽應設振煤裝置。

8.2.8地下通廊應有防止地下水浸入的設施,其地坪應坡向集水溝,集水溝必須設蓋板。

8.2.9煤塔頂層除膠帶通廊外,還應另設一個出口。

8.2.10進入煤槽、煤塔扒煤或清掃時,必須系好安全帶,且必須有人監(jiān)護。人工捅料時,應采取要靠的安全措施。

《每月一法》學習資料8.3配煤、破碎及粉碎

8.3.1配煤操作宜自動化。

8.3.2配煤盤下的膠帶輸送機與配煤斗槽立柱之間的距離,在跑盤一側不得小于1m。

8.3.3粉碎機前應設電磁分離器。

8.3.4破碎機和粉碎機,應有電流表、電壓表及盤車自動斷電的聯(lián)鎖。

8.3.5錘式粉碎機應有打開上蓋的起重裝置。

8.3.6焊錘間應設帶有凈化器的抽風機。

8.3.7粉碎機運轉時,禁止打開其兩端門和小門。

8.4成型煤

8.4.1混煤機、混捏機和成型機,應設電流表、電壓表、超負荷自動停機的聯(lián)鎖及相互自動聯(lián)鎖裝置。

8.4.2進入混煤機的瀝青配管應全封閉,并安裝蒸汽保溫管。

8.4.3熱態(tài)中不得進行點檢、清掃等作業(yè)。

8.4.4混捏機外壁應安裝保溫材料。

8.4.5成型機應設門開機停的聯(lián)鎖裝置。

8.4.6各機進出口和網式輸送機,應設置帶凈化器的抽風機。

8.4.7網式輸送機應設斷鏈檢測器。

8.5運煤

8.5.1膠帶輸送機及有關設施,應有按工藝要求啟動或停止的順序聯(lián)鎖,宜集中操作、集中控制。

8.5.2膠帶輸送機應有下列裝置:

a.膠帶打滑、跑偏及溜槽堵塞的探測器;

b.機頭、機尾自動清掃裝置;

c.傾斜膠帶的防逆轉裝置;

《每月一法》學習資料d.緊急停機裝置;

e.自動調整跑偏裝置。

8.5.3膠帶輸送機通廊兩側的人行道,凈寬不得小于0.8m,如系單側人行道,則不得小于1.3m。人行道上不得設置入孔或敷設蒸汽管、水管等妨礙行走的管線。

8.5.4膠帶通廊不得采用可燃材料建筑。

8.5.5沿膠帶走向每隔50--100m,應設一個橫跨膠帶的過橋。過橋走臺平面的凈空高度應不小于1.6m。

8.5.6膠帶輸送機側面的人行道,其傾角大于6°的,應有防滑措施;大于12°的,應設踏步。

8.5.7運輸膠帶宜加罩。未加罩的,應在機架兩側的下列地點,設置鋼制檔板:

a.人工挑揀雜物處;

b.電磁分離器下需要人工揀出鐵物處;

c.起落膠帶分流器及清掃溜槽處;

d.人工跑盤和人工采樣處;

e.其他經常有人操作的地方。

8.5.8膠帶輸送機支架的高度,應使膠帶最低點距地面不小于400mm。

8.5.9膠帶輸送機的傳動裝置、機頭、機尾和機架等與墻壁的距離,不得小于1m。

機頭、機尾和拉緊裝置應有防護設施。

8.5.10采用長溜槽運煤,應設防堵振煤裝置。

8.5.11需人工清掃的溜槽,上部應設平臺。

8.5.12膠帶卸料小車應設夾軌鉗,其軌道兩端應有限位開關。

8.5.13膠帶輸送機運行時,禁止用鐵鍬等工具處理、清理轉動部位。

9煉焦

9.1焦爐

9.1.1焦爐爐頂表面應平整,縱、橫拉條不得突出表面。

《每月一法》學習資料9.1.2焦爐應采用水封式上升管蓋、隔熱爐蓋等措施。

9.1.3爐端臺頂部應設操作工人休息室。

9.1.4無汽化冷卻的上升管,必須設防熱擋板或采取其他隔熱措施。

9.1.5上升管汽化冷卻裝置及其附件的設計、制造、施工、驗收和管理,應遵守《蒸汽鍋爐安全技術監(jiān)察規(guī)程》的有關規(guī)定。

9.1.6上升管汽化冷卻裝置水套缺水時,必須通蒸汽降溫后,方可送水。

9.1.7焦爐宜采用雙集氣管。在對著上升管管口的橫貫管管段下部宜設防火罩。

9.1.8集氣管的放散管應高出走臺5m以上,其開閉應能在集氣管走臺上進行。

9.1.9集氣管應設事故用工業(yè)水管,操作臺上部應設清掃孔。

9.1.10禁止在距打開上升管蓋的炭化室5m以內清掃集氣管。

9.1.11上升管、橋管、集氣管和吸氣管上的清掃孔蓋和活動蓋板等,均應用小鏈與其相鄰構件固定。

9.1.12清掃上升管、橋管宜機械化,清掃集氣管內的焦油渣宜自動化。

9.1.13上升管蓋、橋管承插口、裝煤孔、爐門和小爐門等,應采取防止冒煙的措施。

9.1.14煤塔漏嘴不宜采用煤氣火焰保溫。若采用煤氣火焰保溫,必須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

9.1.15余煤提升機前的余煤斗,應有篦縫不大于0.2m的篦子。

9.1.16單斗余煤提升機,應有上升極限位置報警信號、限位開關及切斷電源的超限保護裝置。

9.1.17單斗余煤提升機正面(面對單斗)的欄桿,不得低于1.8m,柵距不得大于0.2m。

9.1.18單斗余煤提升機下部,應設單斗懸吊裝置。地坑的門開啟時,提升機應自動斷電。

9.1.19單斗余煤提升機的單斗,停電時,應能自動鎖住。

9.1.20焦爐機側、焦側消煙梯子或平臺小車(帶欄桿),應有安全鉤。

9.1.21焦爐機側、焦側操作平臺,應設滅火風管,不得有凹坑或凸臺。

9.1.22在不妨礙車輛作業(yè)的條件下,機側操作平臺應設一定高度的擋腳板。

9.1.23爐門上下橫鐵之間應有拉桿,橫鐵與爐框鉤之間應有自動鎖住裝置。

《每月一法》學習資料9.1.24爐門修理站旋轉架,上部應有防止倒伏的鎖緊裝置或自動插銷,下部應有防止自行旋轉的銷釘。

9.1.25爐門修理站卷揚機上的升、降開關,應與旋轉架的位置聯(lián)鎖,并能點動控制;旋轉架的上升限位開關必須準確可靠。

9.1.26地下室、煙道走廊、交換機室、預熱器室和室內煤氣主管周圍,嚴禁吸煙。

9.1.27煙道走廊出入口,必須設在煤塔、爐間臺的機側或爐端臺的盡頭處。

9.1.28煙道走廊外設有電氣滑觸線時,煙道走廊窗戶應用鐵絲網防護。

9.1.29地下室應加強通風,其兩端應有安全出口。

9.1.30地下室煤氣分配管的凈空高度不宜小于1.8m。

9.1.31地下室煤氣管道的冷凝液排放旋塞,不得采用銅質的。

9.1.32地下室煤氣管道末端應設自動放散裝置,放散管的根部設清掃孔。

9.1.33地下室焦爐煤氣管道末端應設防爆裝置。

9.1.34煙道走廊和地下室,應設換向前3min和換向過程中的音響報警裝置。

9.1.35交換機室或儀表室不應設在煙道上。用高爐或發(fā)生爐煤氣加熱的焦爐,其交換機室應配備隔離式防毒面具。

9.1.36煤氣調節(jié)蝶閥和煙道調節(jié)翻板,應設有防止其完全關死的裝置。

9.1.37交換開閉器調節(jié)翻板應有安全孔,保證蓄熱室封墻和交換開閉器內任何一點的吸力均不低于5Pa。

9.1.38高爐煤氣因低壓而停止使用后,在重新使用之前,必須把充壓的焦爐煤氣全部放散掉。

9.1.39出現(xiàn)下列情況之一,應停止焦爐加熱:

a.煤氣主管壓力低于500Pa;

b.煙道吸力下降,無法保證蓄熱室、交換開閉器等處吸力不小于5Pa;

c.換向設備發(fā)生故障或煤氣管道損壞,無法保證安全加熱。

9.1.40用一氧化碳含量高的煤氣加熱焦爐時,若需在地下室工作,應定期對煤氣濃度進行監(jiān)《每月一法》學習資料測。

9.1.41禁止在煙道走廊和地下室?guī)簹獬?、堵盲板?/p>

9.1.42從下往上觀看下噴火道內磚煤氣管道,應佩戴防護眼鏡。

9.2焦爐機械

9.2.1推焦車、攔焦車、熄焦車、裝煤車,開車前必須發(fā)出音響信號;行車時嚴禁上、下車;除行走外,各單元宜能按程序自動操作;司機室內,應鋪設絕緣板。

9.2.2推焦車、攔焦車和熄焦車之間,應有通話、信號聯(lián)系和聯(lián)鎖。

9.2.3推焦車、裝煤車和熄焦車,應設壓縮空氣壓力超限時空壓機自動停轉的聯(lián)鎖。

司機室內,應設風壓表及風壓極限聲、光信號。

9.2.4推焦車推焦、平煤、取門、搗固時,攔焦車取門時以及裝煤車落下套筒時,均應設有停車聯(lián)鎖。

9.2.5推焦車和攔焦車宜設機械化清掃爐門、爐框以及清理爐頭尾焦的設備。

9.2.6推焦車應設機側工人休息室。

9.2.7應沿推焦車全長設能蓋住與機側操作臺之間間隙的舌板,舌板和操作臺之間不得有明顯臺階。

9.2.8推焦桿應設行程極限信號、極限開關和尾端活牙或機械檔。帶翹尾的推焦桿,其翹尾角度應大于90°,且小于96°。

9.2.9平煤桿和推焦桿應設手動裝置,且應有手動時自動斷電的聯(lián)鎖。

9.2.10推焦中途因故中斷推焦時,熄焦車和攔焦車司機未經推焦組長許可,不得把車開離接焦位置。

9.2.11煤箱活動壁和前門未關好時,禁止搗固機進行搗固。

9.2.12攔焦車和焦爐焦側爐柱上應分別設安全擋和導軌。

9.2.13導焦柵宜能與攔焦車車體自由脫開,并位于攔焦車靠熄焦塔的一側。

9.2.14熄焦車司機室應設有指示車門關嚴的信號裝置。

《每月一法》學習資料9.2.15寒冷地區(qū)的熄焦車軌道應有防凍措施。

9.2.16裝煤車與爐頂機、焦兩側建筑物的距離,不得小于800mm。

9.2.17交換傳動裝置必須按先關煤氣,后交換空氣、廢氣,最后開煤氣的順序動作。交換機應設有手動裝置。

9.3熄焦

9.3.1濕法熄焦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a.粉焦沉淀池周圍應設防護欄桿,水溝應有蓋板;

b.涼焦臺應設水管;

c.禁止使用未經二級(生物)處理的酚水熄焦;

d.粉焦抓斗司機室宜設在旁側。

9.3.2干法熄焦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a.干熄焦裝置必須保證整個系統(tǒng)的嚴密性,投產前和大修后均應進行系統(tǒng)氣密性

試驗;

b.余熱鍋爐及其附件的設計、制造、施工、驗收,均應符合《蒸汽鍋爐安全技術監(jiān)察規(guī)程》的規(guī)定;

c.干熄爐排出裝置外應通風良好,運焦膠帶通廊宜設置一氧化碳檢測報警裝置;

d.干熄焦裝置最高處,應設風向儀和風速計。風速大于20m/s時,起重機應停止作業(yè)。起重機軌道兩端應設置固定裝置;

e.橫移牽引裝置、提升機和裝入裝置,應設限位和位置檢出裝置;

f.惰性氣體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一次除塵器、鍋爐出口和二次除塵器上部,應設防爆裝置;

g.干熄焦裝置應設循環(huán)氣體成分自動分析儀,對一氧化碳、氫和氧含量進行分析

記錄;

h.進入干熄爐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內檢查或作業(yè)前,應關閉同位素射線源快門,進行系統(tǒng)

內氣體置換和氣體成分檢測。一氧化碳濃度在50ppm以下,含氧量大于18%,方可進入,

《每月一法》學習資料進入時,應攜帶檢測儀器和與外部聯(lián)絡的通訊工具;

i.二次除塵器頂部等死角處,應設放散閥門;

j.運行中檢修排出裝置時,應戴防毒面具;

k.嚴禁在防爆孔和循環(huán)氣體放散口附近停留。

9.4焦處理

9.4.1篩焦樓下運焦車輛進出口,應設信號燈。

9.4.2敞開式的膠帶通廊兩側,應設防止焦炭掉下的圍擋。

9.4.3運焦膠帶應符合本規(guī)程8.5的有關規(guī)定。

9.4.4運焦膠帶應為耐熱膠帶,皮帶上宜設紅焦探測器、自動灑水裝置及膠帶縱裂檢測器。

9.4.5嚴禁向膠帶上放紅焦。

10化產回收

10.1鼓風冷凝

10.1.1鼓風冷凝工段應有兩路電源和兩路水源,采用兩臺以上蒸汽透平鼓風機時,應采用雙母管供汽。

10.1.2鼓風機的儀表室宜設在主廠房兩側或端部,應設有下列儀表和工具:煤氣吸力記錄表、壓力記錄表、含氧表,油箱油位表、油壓表,電壓表、電流表、轉速表、測振儀和聽音棒,并宜有集氣管壓力表、初冷器前后煤氣溫度表。采用蒸汽透平鼓風機時,還應有蒸汽壓力表和溫度表。

10.1.3鼓風機室應設下列聯(lián)鎖和信號:

a.鼓風機與油泵的聯(lián)鎖;

b.鼓風機油壓下降、軸瓦溫度超限、油冷卻器冷卻水中斷、鼓風機過負荷、兩臺同時運轉的鼓內機故障停車等報警信號;

c.通風機與鼓風機聯(lián)鎖,通風機停車的報警信號;

d.焦爐集氣管煤氣壓力上、下限報警信號。

10.1.4通風機供電電源和鼓風機信號控制電源,均應能自動轉換。

《每月一法》學習資料10.1.5鼓風機室應有直通室外的走梯,底層出口不得少于兩個。

10.1.6每臺鼓風機應在操作室內設單獨控制箱,其饋電線宜設零序保護報警信號。

10.1.7鼓風機軸瓦的回油管路應設窺鏡。

10.1.8鼓風機煤氣吸入口的冷凝液出口與水封滿流口中心高度差,不應小于2.5m;出口排冷凝液管的水封高度,應超過鼓風機計算壓力(以mmH2O計)加500mm(室外)--1000mm(室內)。

10.1.9初冷器冷凝液出口與水封槽液面高度差不應小于2m。水封壓力不得小于鼓風機的最大吸力。

10.1.10鼓風機冷凝液下排管的掃汽管,應設兩道閥門。

10.1.11蒸汽透平鼓風機應有自動危急遮斷器。

10.1.12蒸汽透平鼓風機的蒸汽入口應有過濾器,緊靠入口的閥門前應安裝蒸汽放散管,并有疏水器和放散閥,蒸汽調節(jié)閥應設旁通管。

10.1.13蒸汽透平鼓風機的蒸汽冷凝器出入口的閥門,不應關閉。

10.1.14清掃鼓風機前煤氣管道時,同一時間內只準打開一個塞堵。

10.1.15電捕焦油器內煤氣側電瓷瓶周圍宜用氮氣保護,其絕緣箱保溫應采用自動控制方式,并設有自動報警裝置:溫度低于100℃時,發(fā)出報警信號;低于90℃時;自動斷電。

10.1.16電捕焦油器應設煤氣含氧量超過0.8%時發(fā)出報警信號及含氧量超過1.0%時自動斷電的聯(lián)鎖;若無自動測氧儀表,應定期測定分析。

10.1.17電捕焦油器的變壓器等電氣設備,應有可靠的屏護。

10.2硫銨、粗輕吡啶及黃血鹽生產

10.2.1硫酸高置槽與泵房之間,應有料位報警信號或設大于進口管管徑的滿流管。

10.2.2硫銨飽和器母液滿流槽的液封高度,應大于鼓風機的全壓。

10.2.3半直接法飽和器生產時,禁止用壓縮空氣往飽和器內加酸或從飽和器抽取母液。

10.2.4從滿流槽撈酸焦油時,禁止站在滿流槽上。

10.2.5進入吡啶設備的管道,應設高度不小于1m的液封裝置。

《每月一法》學習資料10.2.6吡啶的生產、計量及貯存裝置應密閉。其放散管應導入鼓風機前的吸氣管道,以保證吡啶裝置處于負壓狀態(tài);放散管應設吹掃蒸汽管。

10.2.7吡啶裝桶處應設有通風裝置和圍堰,其地面應坡向集水坑。

10.2.8吡啶產品的保管、運輸和裝卸,應防止陽光直射和局部加熱,并應防止沖擊和傾倒。

10.2.9黃血鹽吸收塔尾氣通過冷凝器和氣液分離器后,應導入鼓風機前負壓管道。

10.2.10吸收塔進口管道上應裝設防爆膜。

10.3粗苯回收

10.3.1粗苯貯槽應密封,并裝設呼吸閥和阻火器,或采用其他排氣控制措施。入孔蓋和腳踏孔應有防沖擊火花的措施。

10.3.2粗苯貯槽放散氣體,應有處理措施。

10.3.3粗苯貯槽應設在地上,不宜有地坑。

10.4脫硫脫氰

10.4.1常壓氧化鐵法脫硫,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a.脫硫箱應設煤氣安全泄壓裝置;

b.脫硫箱宜采用高架式,裝卸脫硫劑應采用機械設備;

c.廢脫硫劑應在當天運到安全場所妥善處理;

d.停用的脫硫箱拔去安全防爆塞后,當天不得打開脫硫劑排出孔;

e.未經嚴格清洗和測定,嚴禁在脫硫箱內動火。

10.4.2改良蒽醌二磺酸鈉法脫硫,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a.應設溶液事故槽,其容積應大于脫硫塔和再生塔的容積之和;

b.脫硫塔、再生塔和溶液槽等設備的內壁,應進行防腐處理;

c.進再生塔的壓縮空氣管和溶液管,均必須高于再生塔液面,且溶液管上應設防虹吸管或采取其他防虹措施;

d.再生塔與脫硫塔間的溶液管,必須設U形管,其液面高度應大于煤氣計算壓力(以mmH2O計)《每月一法》學習資料加500mm;

e.除沫器排水器的冷凝液排管,應采用不銹鋼制作,且不宜有焊縫;

f.熔硫釜排放硫膏時,其周圍嚴禁明火。

10.4.3TAKAHAX-HIROHAX法脫硫脫氰,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a.進氧化塔的空氣管液封應高于氧化塔的液面,防止溶液進入壓縮空氣機;

b.進氧化塔的溶液管液封應高于氧化塔的液面,并應設防虹吸管;

c.進吸收塔的溶液管液封高度應大于煤氣壓力;

d.吸收塔底部必須設有溶液滿流管。

11粗苯加工

11.1精苯

11.1.1精苯生產區(qū)域宜設高度不低于2.2m的圍墻,其出入口不得少于兩個,且正門應設門崗。

11.1.2禁止穿帶釘鞋或攜帶火種者以及無有效防火措施的機動車輛進入圍墻內。

11.1.3精苯生產區(qū)域,不得布置化驗室、維修間、辦公室和生活室等輔助建筑。

11.1.4金屬平臺和設備管道應用螺栓連接。

11.1.5洗滌泵與其他泵宜分開布置,周圍應有圍堰。

11.1.6洗滌操作室宜單獨布置,洗滌酸、堿和水的玻璃轉子流量計,應布置在洗滌操作室的密閉玻璃窗外。

11.1.7封閉式廠房內應通風良好,設備和貯槽上的放散管應引出室外,并設阻火器。

11.1.8苯類貯槽和設備上的放散管應集中設洗滌吸收處理裝置、惰性氣體封槽裝置或其他排氣控制設施。

11.1.9苯類管道宜采用銅質盲板。

11.1.10禁止同時啟動兩臺泵往一個貯槽內輸送苯類液體。

11.1.11苯類貯槽宜設淋水冷卻裝置。

11.1.12各塔空冷器強制通風機的傳動皮帶,宜采用導電橡膠皮帶。

《每月一法》學習資料11.1.13初餾分貯槽應布置在庫區(qū)的邊緣,其四周應設防火堤,堤內地面與堤腳應做防水層。

11.1.14初餾分貯槽上應設加水管,槽內液面上應保持0.2~0.3m水層。露天存放時,應有防止日曬措施。

11.1.15禁止往大氣中排放初餾分。

11.1.16送往管式爐的初餾分管道,應設氣化器和阻火器。

11.1.17處理苯類的跑冒事故時,必須戴隔離式防毒面具,并應穿防靜電鞋或布底鞋,且宜穿防靜電服。

11.2古馬隆生產

11.2.1古馬隆蒸餾釜宜采用蒸汽加熱,若采用明火加熱,其距精苯廠房和室外設備應不小于30m。

11.2.2用氯化鋁聚合重苯的室內,禁止無關人員逗留。

11.2.3熱包裝倉庫應設機械通風裝置,熱包裝出口處應設局部排風設施。

11.3苯加氫

11.3.1反應器的主要高溫法蘭,應設蒸汽噴射環(huán)。

11.3.2主要設備及高溫高壓重要部位,應設有固定式可燃性氣體檢測儀。

11.3.3萊托爾反應器器壁應涂變色漆,以便發(fā)現(xiàn)局部過熱。

11.3.4制氫還原態(tài)催化劑,嚴禁接觸空氣及氧氣,停工時應處于氮封狀態(tài)。

11.3.5取樣時應裝好靜電消除器。

11.3.6加熱爐和改質爐煙道廢氣取樣,應用防爆的真空泵。

11.3.7加熱爐操作時,爐膛內應保持負壓。

11.3.8二硫化碳泵與其電氣開關的距離,應大于10m。

11.3.9各系統(tǒng)必須用氮氣置換,經氮氣保壓氣密性試驗合格,其含氧量小于0.5%,方可開工。

12焦油加工

12.1焦油蒸餾

《每月一法》學習資料12.1.1蒸餾釜旁的地板和平臺,應用耐熱材料制作,并應坡向燃燒室對面。

12.1.2蒸餾釜的排瀝青管,應與燃燒室背向布置。

12.1.3管式爐二段泵出口,應設壓力表和壓力極限報警信號裝置。焦油二段泵出口壓力不得超過1.6×106Pa。

12.1.4焦油蒸餾應設事故放空槽,并經常保持空槽狀態(tài)。

12.1.5各塔塔壓不得超過6×104Pa。

12.1.6洗滌廠房、泵房和冷凝室的地板、墻裙,以及蒸餾廠房地板,宜砌瓷磚或采取其他防腐措施。

12.2瀝青冷卻及加工

12.2.1不得采用直接在大氣中冷卻液態(tài)瀝青的工藝。瀝青冷卻到200℃以下,方可放入水池。

12.2.2瀝青系統(tǒng)的蒸汽管道,應在其進入系統(tǒng)的閥門前設疏水器。

12.2.3瀝青高置槽有水時,禁止放入高溫的瀝青。

12.2.4瀝青高置槽下應設防止瀝青流失的圍堰。

12.2.5凡可能散發(fā)瀝青煙氣的地點,均應設煙氣捕集凈化裝置。凈化裝置不能正常運行時,應停止瀝青生產。

12.2.6不宜采用人工包裝瀝青;特殊情況下需要人工包裝時,應在夜間進行,并應有防護措施。

12.3工業(yè)萘、精萘及萘酐生產

12.3.1萘的結晶及輸送宜實現(xiàn)機械化,并加以密封。

12.3.2開工前,工業(yè)萘的初、精餾塔及有關管道,應用蒸汽進行置換,并預熱到100℃左右。

12.3.3萘轉鼓結晶機傳動系統(tǒng)、螺旋給料器的傳動皮帶和皮帶翻斗提升機,均應采取防靜電積累的措施;若系皮帶傳動,應采用導電橡膠皮帶。

12.3.4萘轉鼓結晶機的刮刀,應采用不發(fā)生火花的材料制作。

12.3.5萘蒸餾釜應設液面指示器和安全閥。

《每月一法》學習資料12.3.6禁止使用壓縮空氣輸送萘及吹掃萘管道。

12.3.7脫酚洗油、輕質洗油蒸餾塔的塔壓,應控制在5×105--7×105Pa之間。

12.3.8熱油泵室地面和墻裙應鋪瓷磚,泵四周應砌圍堰,堰內經常保持一定的水層。

12.3.9熱風爐和熔鹽爐,應設有溫度計和防爆孔。

12.3.10苊汽化器出口溫度不得超過規(guī)定,并不得突然升高。

12.3.11苊汽化器、氧化器和薄壁冷凝冷卻器,應設防爆膜。薄壁冷凝冷卻器出口應設尾氣凈化裝置。

12.3.12禁止氧化器熔鹽泄漏。

12.3.13輸送液體萘的管道,應有蒸汽套或蒸汽伴隨管以及吹掃用的蒸汽連接管。

12.4粗酚、輕吡啶、重吡啶生產與加工

12.4.1分解酚鹽時,加酸不得過快,若分解器內溫度達90℃,應立即停止加酸。

12.4.2粗酚、輕吡啶、重吡啶的蒸餾釜,必須設有安全閥、壓力表(或真空表)和溫度計。

12.4.3輕吡啶的裝釜操作,必須在常溫下進行。

12.4.4吡啶產品裝桶的極限裝滿度,不得大于桶容積的90%。

12.4.5酚、吡啶產品裝桶處應設抽風裝置。

12.4.6分解器和中和器應設放散管。

12.4.7酸槽應集中布置。

12.4.8室外貯槽與主體廠房的凈距,應不小于6m。

12.4.9接觸吡啶產品的設備、管道及隔斷閥類配件,應采用耐腐蝕材料制作。

12.5粗蒽、精蒽及蒽醌生產

12.5.1蒽的結晶及輸送宜實現(xiàn)機械化,并加以密閉。

《每月一法》學習資料《每月一法》學習資料《每月一法》學習資料《每月一法》學習資料《每月一法》學習資料《每月一法》學習資料《每月一法》學習資料《每月一法》學習資料《每月一法》學習資料《每月一法》學習資料《每月一法》學習資料《每月一法》學習資料《每月一法》學習資料《每月一法》學習資料《每月一法》學習資料《每月一法》學習資料

13.3裝卸棧臺、鐵軌、車體及鶴管,應有可靠的防靜電措施。

13.4甲、乙類油品鐵路裝卸棧臺,應符合下列要求:

a.裝卸棧臺兩端和每一鶴管旁,應設安全走梯;

b.裝卸棧臺上應設帶有防護欄桿的活動跨橋;

c.裝卸棧臺應處于避雷設施的保護范圍內;

d.在距槽車不小于10m的裝卸油管線上,應設便于操作的緊急切斷閥門。

13.5裝卸油品時,距裝卸棧臺20m以內禁止機車進入。

13.6鐵路運輸甲類液體油品時,機車與油罐之間應用空車廂隔開;用蒸汽機車牽引時必須用二節(jié)空車廂隔開,往裝卸棧臺配車推進時,至少用一節(jié)空車廂隔開;內燃或電力機車牽引和推進時,至少用一節(jié)空車廂隔開。

13.7汽車槽車的裝車鶴管與裝車用的緩沖罐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5m,距裝油泵房不得《每月一法》學習資料小于8m。

13.8汽車進入副油站前應用防火帽將排氣管罩上,灌油時不得開動發(fā)動機,汽車必須良好接地。

13.9甲類液體裝車宜采用自動鶴管裝置。

13.10甲、乙、丙類液體裝車,應采用有色金屬管,管端頭宜做成三通,距槽車底壁不大丁250mm。

13.11灌裝苯類時,必須待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