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鹵代烴_第1頁
第六章-鹵代烴_第2頁
第六章-鹵代烴_第3頁
第六章-鹵代烴_第4頁
第六章-鹵代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章鹵代烴1.按分子中鹵原子所連烴基類型分飽和鹵代烴(鹵代烷烴)R-CH2-X不飽和鹵代烴

R-CH=CH-XR-CH=CH-CH2-X鹵代芳烴(一)分類一、鹵代烴的分類、命名和同分異構2.按鹵原子數(shù)目分CH3CH2Br一鹵代烴ClCH2CH2ClCH2Br2

多鹵代烴3.按鹵原子連接的碳原子的類型分(CH3)2CHCH2Cl一級鹵代烴(伯鹵代烴)CH3CH2CHBrCH3二級鹵代烴(仲鹵代烴)(CH3)3C-I三級鹵代烴(叔鹵代烴)(二)命名

簡單的鹵代烴用普通命名或俗名,(稱為鹵代某烴或某基鹵)復雜的鹵代烴用系統(tǒng)命名法(把鹵素作為取代基)

命名時,以烴為母體,鹵原子作取代基。

1-甲基-2-氯苯(或鄰氯甲苯)3–苯基–1–氯丁烷3–苯基–1–溴–2–丁烯(三)同分異構

鹵代烴的同分異構體數(shù)目比相應的烷烴的異構體要多,例如,一鹵代烴除了碳骨架異構外,還有鹵原子的位置異構。1.沸點:2.相對密度:一氯代烷<1同系列中,鹵代烷的相對密度隨碳原子數(shù)的↑而↓。3.可燃性:隨X原子數(shù)目的↑而↓。

隨C原子數(shù)目增加而升高RI>RBr>RCl支鏈越多,沸點越低。二、物理性質三、鹵代烷的化學性質結構及誘導效應(A)結構C-F139pmC-Cl176pmC-Br194pmC-I214pmPolarbond(B)誘導效應電負性:C:2.5Cl:2.8H:2.2

含義特點表示法分類靜態(tài)與動態(tài)(C)分子的可極化性與反應性關系:可極化性強,易反應影響因素:同族元素、電子、成鍵電子

含義:在外界電場作用下,分子中的電荷分布發(fā)生變化,這種發(fā)生變化的能力叫分子的可極化性。X吸電子,易斷裂,X被取而代之誘導效應,易斷裂,“消除”帶部分正電荷,易被帶負電荷或帶孤對電子的分子進攻RX+:NuRNu+X–Nu=HO-、RO-、-CN、NH3、-ONO2Nu——親核試劑。(一)親核取代反應1.水解反應

1°加NaOH是為了加快反應的進行,使反應完全。2°此反應是制備醇的一種方法,但制一般醇無合成價值,可用于制取引入OH比引入鹵素困難的醇。2.醇解反應(與醇鈉反應)

R-X一般為1°RX,(仲、叔鹵代烷與醇鈉反應時,主要發(fā)生消除反應生成烯烴)。3.氰解反應

1°反應后分子中增加了一個碳原子,是有機合成中增長碳鏈的方法之一。2°CN可進一步轉化為–COOH,-CHNH2等基團。4.氨解反應5.與AgNO3—醇溶液反應此反應可用于鑒別:鹵原子不同的RX,烴基不同的鹵代烴,其親核取代反應活性:3級>2級>1級6.鹵離子交換反應:NaBr與NaCl不溶于丙酮,而NaI卻溶于丙酮,從而有利于反應的進行。(二)消除反應從分子中脫去一個簡單分子生成不飽和鍵的反應稱為消除反應。鹵代烴與NaOH(kOH)的醇溶液作用時,脫去鹵素與β碳原子上的氫原子而生成烯烴。1)反應的活性:

3°RX>2°RX>1°RX2)反應選擇性:遵守扎依采夫規(guī)則——即主要產物是生成雙鍵碳上連接烴基最多的烯烴。消除反應與取代反應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同時進行的,為競爭反應,哪種產物占優(yōu)則與反應物結構和反應的條件有關。(三)與金屬的反應

鹵代烴能與某些金屬發(fā)生反應,生成有機金屬化合物——金屬原子直接與碳原子相連接的化合物。

1.與金屬鎂的反應乙醚的作用是與格氏試劑絡合成穩(wěn)定的溶劑化物,[既是溶劑,又是穩(wěn)定化劑]。四氫呋喃(THF)和其他醚類也可作為溶劑。

鍵是極性很強的鍵,電負性C為2.5,Mg為1.2,所以格氏試劑非常活潑,能起多種化學反應。2)與含活潑氫的化合物作用格氏試劑的性質:1)與活潑RX反應上述反應是定量進行的,可用于有機分析中測定化合物所含活潑氫的數(shù)目(叫做活潑氫測定法)。格氏試劑遇水就分解,所以,在制備和使用格氏試劑時都必須用無水溶劑和干燥的容器。操作要采取隔絕空氣中濕氣的措施。在利用RMgX進行合成過程中還必須注意含活潑氫的化合物。3)氧、二氧化碳反應RMgX與氧反應,一分子的氧插在格氏試劑中間,破壞格氏試劑。RMgX與二氧化碳化反應,能合成多一個碳的羧酸。2.與金屬鈉的反應(Wurtz武茲反應)

2R—X+2NaR—R+2NaX反應分兩步進行,速度快。此反應可用來從鹵代烷制備含偶數(shù)碳原子,結構對稱的烷烴。3.

與金屬鋰反應鹵代烷與金屬鋰在非極性溶劑(無水乙醚、石油醚、苯)中作用生成有機鋰化合物:1)有機鋰的性質與格氏試劑很相似,反應性能更活潑,遇水、醇、酸等即分解。2)重要的有機鋰試劑二烷基銅鋰(一個很好的烷基化劑)。

制備:

用途:制備復雜結構的烷烴(不對稱)(四)鹵代烷的還原反應鹵代烷可以被還原為烷烴,還原劑采用氫化鋰鋁(適用于一二級鹵代烷)。反應只能在無水介質中進行。還原試劑:LiAlH4

、NaBH4(適用于一二級鹵代烷)、Zn/HCl、HI、Na+NH3等催化氫解1.分類:根據(jù)鹵代烯烴或鹵代芳烴中烴基與鹵原子的連接方式不同可將其分為乙烯式、孤立式和烯丙式類:(1)乙烯型鹵代烴:鹵原子與雙鍵或芳烴基直接相連。四、一鹵代烯烴與一鹵代芳烴(2)烯丙型鹵代烴:鹵原子與雙鍵或芳環(huán)相隔一個碳原子。

(3)孤立型鹵代烴:鹵原子與雙鍵或芳環(huán)相隔二個或二個以上碳原子溴(代)苯氯(代)乙烯2.乙烯型

鹵乙烯型中的典型化合物就是氯乙烯,其結構特點:

氯原子的-I效應和p,π-共軛效應共同影響的結果,從而使鍵長發(fā)生了部分平均化。即:

由此證明:氯乙烯分子中的C―Cl鍵結合的比較牢固,因而Cl原子不活潑,表現(xiàn)在:

不易與親核試劑NaOH、RONa、NaCN、NH3等發(fā)生反應;

不易與金屬鎂或AgNO3-alc.反應。

消除HX的反應也必須在很強烈的條件下或者采用更強的堿才能進行。如:

進行親電加成反應也比乙烯困難,但與不對稱試劑加成是仍遵循馬氏規(guī)則。3.烯丙型:

CH2=CH-CH2-Cl中的Cl原子易離解下來,形成P-π共軛體系的碳正離子。

由于形成P-π共軛體系,正電荷得到分散(不在集中在一個碳原子上),使體系趨于穩(wěn)定。應和加成反應。4、孤立型

孤立式鹵代烴的化學性質與鹵代烷烴相似,除具有鹵代烷所具有的化學性質以外,還可發(fā)生加成反應。化學反應活性決定于兩個因素:1)烴基的結構:烯丙型>孤立型>乙烯型2)鹵素的性質:R-I>R-Br>R-Cl

可用不同烴基的鹵代烴與AgN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