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行政訴訟程序_第1頁
第18章 行政訴訟程序_第2頁
第18章 行政訴訟程序_第3頁
第18章 行政訴訟程序_第4頁
第18章 行政訴訟程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八章行政訴訟程序一、起訴(一)起訴條件1、原告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2、有明確的被告;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jù);4、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起訴期限一般期限自知道具體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3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但不知道訴權或起訴期限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訴權或者起訴期限之日起3個月內提出,最長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不超過2年不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3個月內提出。對涉及不動產(chǎn)的,最長從作出之日起不超過20年,不涉及不動產(chǎn)的,最長從作出之日起不超過5年行政不作為起訴(1)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和其他規(guī)范性文件規(guī)定了履行期限的,自履行期屆滿之日起3個月內起訴;(2)沒有規(guī)定履行期限的,推定履行期限為60日,自60日屆滿之日起3個月內起訴;(3)緊急情況下,自申請之日起3個月內起訴。對復議決定不服(1)復議機關作出復議決定的,自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提起;(2)復議機關逾期不作復議決定的,自復議審理期限屆滿之日起15日內向法院提起。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99.甲與乙婚后購買一套房屋,產(chǎn)權證載明所有權人為乙。后雙方協(xié)議離婚,約定房屋贈與女兒,甲可以居住房屋至女兒滿18歲,但未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不久,乙與丙簽訂抵押借款協(xié)議,將房屋抵押給丙,2005年10月8日丙取得房產(chǎn)局發(fā)放的房屋他項權利證書。2006年11月7日,丙在聯(lián)系不到乙的情況下,找到甲并出示抵押相關材料和證書,甲才知該房屋已被抵押,遂要求房產(chǎn)局解決。未獲得滿意答復后于2007年1月16日向法院起訴請求注銷該證書,并同時以丙為被告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確認抵押借款協(xié)議無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提起行政訴訟的起訴期限應自2005年10月8日起計算

B.甲的起訴已過起訴期限

C.法院應當中止行政訴訟,待民事訴訟審結后再恢復訴訟

D.法院應當中止民事訴訟,待行政訴訟審結后再恢復訴訟答案:C解析:《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42條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知道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內容的,其起訴期限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計算。對涉及不動產(chǎn)的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20年、其他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5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本案中,甲根本不知道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內容,因此,起訴期限應當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計算。即從2006年11月7日開始計算,期限是3個月,即到2007年2月7日到期。因此,AB項說法錯誤。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51條規(guī)定,在訴訟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六)案件的審判須以相關民事、刑事或者其他行政案件的審理結果為依據(jù),而相關案件尚未審結的;……。因此,C項說法正確,D項說法錯誤。2004年第99題:某合資企業(yè)的甲、乙兩股東就股權轉讓達成協(xié)議。后因情況發(fā)生變化,甲、乙兩股東又簽訂了一項合同修正案,約定在該合同批準后一年內甲有權以一定的價格向乙回購已經(jīng)出讓的股權。2001年4月1日,股權轉讓合同以及合同修正案一同獲得批準。7月2日,甲提出回購,乙不同意,并告知甲:原審查批準機關于2001年6月1日又作出一批復,該批復指出,2001年4月1日批復只是批準股權轉讓合同,未批準股權回購條款,股權回購時仍需報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有權申請法院強制執(zhí)行審批機關2001年4月1日確認股權回購的批復B.甲乙之間關于股權回購的約定有效,甲可以對乙的違約行為提起訴訟C.審批機關2001年6月作出的批復并未設定新的權利義務,法院不應受理甲對該批復提起的訴訟D.甲在2003年8月對審批機關2001年6月1日作出的批復提起訴訟已經(jīng)超過訴訟期限答案:BCD解析:原審批機關于2001年6月1日作出的批復屬于“其他侵犯人身權、財產(chǎn)權案件”中的行政確認案件。參見《行政訴訟法》第11條的規(guī)定?!缎姓V訟法》第11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下列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起的訴訟:(一)對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zhí)照、責令停產(chǎn)停業(yè)、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不服的;(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chǎn)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三)認為行政機關侵犯法律規(guī)定的經(jīng)營自主權的;(四)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fā)許可證和執(zhí)照,行政機關拒絕頒發(fā)或者不予答復的;(五)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chǎn)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六)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fā)給撫恤金的;(七)認為行政機關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八)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chǎn)權的。除前款規(guī)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行政案件?!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具有國家行政職權的機關和組織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不服,依法提起訴訟的,屬于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行為不服提起訴訟的,不屬于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一)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規(guī)定的行為;(二)公安、國家安全等機關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明確授權實施的行為;(三)調解行為以及法律規(guī)定的仲裁行為;(四)不具有強制力的行政指導行為;(五)駁回當事人對行政行為提起申訴的重復處理行為;(六)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利義務不產(chǎn)生實際影響的行為。第41條規(guī)定,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訴權或者起訴期限的,起訴期限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訴權或者起訴期限之日起計算,但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2年。復議決定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訴權或者法定起訴期限的,適用前款規(guī)定。第83條規(guī)定,對發(fā)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決書、行政裁定書、行政賠償判決書和行政賠償調解書,負有義務的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2005年第48題:1995年田某向原國家專利局申請A發(fā)明專利,次年4月與胡某簽訂"關于創(chuàng)辦B廠協(xié)議書"。在田某不知情的情況下,1998年4月20日某區(qū)工商局根據(jù)胡某的申請向胡某頒發(fā)了B廠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胡某為法定代表人。1999年5月11日,某區(qū)工商局根據(jù)B廠的申請注銷了該廠的登記。2000年10月20日田某向某區(qū)工商局了解B廠情況,同年11月2日該局告知該廠登記、注銷情況。2003年7月31日國家專利行政部門授予田某A專利權并予以公告。2004年8月10日,田某以某區(qū)工商局向胡某頒發(fā)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行為侵犯其專利權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下列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

A.田某的專利權保護期自2004年7月31日開始起算

B.田某起訴期限自2000年10月20日開始起算

C.如果《專利法》對起訴期限有特別規(guī)定時,田某提起訴訟的起訴期限應從其規(guī)定

D.對田某的起訴,法院不予受理答案:D解析:根據(jù)《專利法》第39條,發(fā)明專利權自公告之日起生效;但根據(jù)該法第42條,發(fā)明專利權的期限自申請日起計算,即1995年起算。據(jù)此,選項A錯誤。本案中,田某的起訴對象是區(qū)工商局向胡某頒發(fā)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行為,該行為發(fā)生在1998年4月20日,但田某不知道該行為內容,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42條,起訴期限應當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為內容之日起算,即2000年11月2日。據(jù)此,選項B錯誤。另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41條規(guī)定,當事人知道行為內容,即使永遠不知道訴權或起訴期限的情形下,其最長的起訴期限是二年(從知道或應當知道行為內容之日起算),也就是說田某最遲應當在2002年11月2日(如遇節(jié)假日順延)起訴。田某2004年才去起訴,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44條第1款第6項,法院不予受理;據(jù)此,選項D正確。根據(jù)《行政訴訟法》第39條,法律可以對該條規(guī)定的直接起訴的起訴期限計算規(guī)則作特別規(guī)定?!秾@ā纷鳛榉?,當然可以對該條規(guī)定的直接起訴的起訴期限計算規(guī)則作出特別規(guī)定,從這個意義上講選項C有一定正確性。但是,本案中,田某的起訴期限的計算并不直接受《行政訴訟法》第39條的調整,而是直接受《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41條和第42條的調整。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41條和第42條規(guī)定的起訴期限計算規(guī)則,完全是最高人民法院基于行政訴訟法的目的(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首創(chuàng),沒有法律作出特別規(guī)定的問題。據(jù)此,選項C錯誤。2006年第47題因甲公司不能償還到期債務,貸款銀行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2004年6月7日,銀行在訴訟中得知市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已于2004年4月6日根據(jù)申請,將某小區(qū)住宅項目的建設業(yè)主由甲公司變更為乙公司。后銀行認為行政機關的變更行為侵犯了其合法債權,于2006年1月9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確認市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的變更行為違法。下列關于起訴期限的哪種說法符合法律規(guī)定?A.原告應當在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5年內提起行政訴訟B.原告應當在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20年內提起行政訴訟C.原告應當在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2年內提起行政訴訟D.原告應當在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3個月內提起行政訴訟答案:D解析:《行政訴訟法》第39條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41條規(guī)定,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訴權或者起訴期限的,起訴期限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訴權或者起訴期限之日起計算,但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2年。第42條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知道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內容的,其起訴期限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計算。對涉及不動產(chǎn)的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20年、其他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5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在本題中,銀行不是發(fā)改委所作具體行政行為的相對人,行政機關沒有義務告知其訴權和起訴期限,所以銀行的起訴期限應適用《行政訴訟法》第39條的規(guī)定。D正確。二、受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不予受理;已經(jīng)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1)不屬于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2)起訴人無原告資格的;(3)起訴人錯列被告且拒絕變更的;(4)起訴超過法定期限且無正當理由的;(5)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復議前置未經(jīng)過復議的;(6)起訴人重復起訴的;(7)撤訴后,以同一事實和同一理由再次起訴的,但行政機關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除外;(8)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為生效判決的效力所羈束的。2007年第44題某派出所以擾亂公共秩序為由扣押了高某的拖拉機。高不服,以派出所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訴訟中,法院認為被告應是縣公安局,要求變更被告,高不同意。法院下列哪種做法是正確的?A.以派出所為被告繼續(xù)審理本案 B.以縣公安局為被告審理本案C.裁定駁回起訴 D.裁定終結訴訟答案:C解析:《行政訴訟法解釋》第23條,原告所起訴的被告不適格,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原告變更被告;原告不同意變更的,裁定駁回起訴。應當追加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以第三人的身份參加訴訟。由此,本題正確答案是C.三、起訴不停止執(zhí)行但有下列例外:(1)被告認為需要停止執(zhí)行的;(2)原告申請停止執(zhí)行,法院認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執(zhí)行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并且停止執(zhí)行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3)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停止執(zhí)行的。四、撤訴與缺席判決撤訴申請撤訴原告主動申請撤訴,法院審查后裁定,如果有下述情形的,法院應當裁定準許:(1)申請撤訴是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2)被告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禁止性規(guī)定,不超越或者放棄職權,不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3)被告已經(jīng)改變或者決定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并書面告知法院;(4)第三人無異議。原告對不準許撤訴的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再審。視為撤訴(1)經(jīng)合法傳喚,原告或上訴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jīng)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2)原告或者上訴人未按規(guī)定的期限預交案件受理費,又不提出緩交、減交、免交申請,或者提出申請未獲批準的。缺席判決(1)原告或者上訴人申請撤訴,法院裁定不予準許的,原告或者上訴人經(jīng)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jīng)法庭許可而中途退庭的,法院可以缺席判決;(2)被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注意,撤訴后不能以同一事實和理由再次起訴,否則法院不予受理,但(1)行政機關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2)因不交納案件受理費被視為撤訴,事后又繳納了案件受理費并重新起訴的,法院應予受理。2002年第30題:高某因不服市國土局行政處罰決定向法院提起訴訟。訴訟過程中,國土局撤銷了原處罰決定,高某遂向法院申請撤訴,法院作出準予撤訴的裁定。兩天以后,市國土局又以同一事實和理由作出了與原來相同的處罰決定,高某應當如何處理?A.重新起訴B.申請再審,請求法院撤銷原準予撤訴的裁定C.撤回撤訴申請,請求法院恢復訴訟,繼續(xù)審理本案D.對法院所作的撤訴裁定提出上訴答案:A解析:《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6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裁定準許原告撤訴后,原告以同一事實和理由重新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準予撤訴的裁定確有錯誤,原告申請再審的,人民法院應當通過審判監(jiān)督程序撤銷原準予撤訴的裁定,重新對案件進行審理。本案中,國土局本已撤銷了原處罰決定,法院也因此準予高某撤訴,原行政訴訟法律關系已終結。但此后,國土局又做出了一個新的與原來相同(包括事實、理由與結果)的行政處罰,因此,高某就這一新的具體的行為可重新起訴,即選A.B項和D項錯誤,由于申請再審和上訴都是針對原裁判錯誤的情況而發(fā)生的,而本案中,準予撤訴裁定并無錯誤。C項錯誤在于撤訴申請已被法院裁定準許,也就不可能再被撤回。2002年第78題:行政訴訟過程中,在哪些情形下,法院可以按照撤訴處理?A.原告經(jīng)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B.上訴人認為法院偏袒被告未經(jīng)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C.原告申請撤訴,法院裁定不予準許,經(jīng)合法傳喚拒不到庭的D.被告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原告不撤訴的五、被告在一審中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1、被告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書面通知法院。注意,以下情形視為改變:(1)根據(jù)原告的請求依法履行法定職責;(2)采取相應的補救、補償?shù)却胧唬?)在行政裁決案件中,書面認可原告與第三人達成的和解。2、改變后的效果(1)原告申請撤訴,有履行內容且履行完畢的,法院可以裁定準許撤訴,不能即時或者一次性履行的,法院可以裁定準許撤訴,也可以裁定中止審理;(2)原告不申請撤訴的,法院應繼續(xù)審理原行為;(3)原告對改變后的行為不服起訴的,法院應審理改變后的行為。2003年第75題:某市某區(qū)公安分局認定趙某有嫖娼行為,對其處以拘留15天,罰款3000元。趙某不服申請復議,市公安局維持了原處罰決定。趙某提起行政訴訟。在第一審程序中,原處罰機關認定趙某有介紹嫖娼行為,將原處罰決定變更為罰款1000元。趙某對改變后的處罰決定仍不服。下列說法哪些是正確的?A.法院應繼續(xù)審理原處罰決定B.法院應審理改變后的處罰決定C.審理原處罰決定還是改變后的處罰決定由法院決定D.原告對原處罰決定不申請撤訴的,法院應當對原處罰決定作出相應判決答案:BD解析:根據(jù)《行政訴訟法》的規(guī)定,改變后的具體行政行為的效力及由此產(chǎn)生的結果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原告的態(tài)度。①如果原告同意被告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改變,并提出撤訴申請,經(jīng)人民法院準許,訴訟結束。②如果原告不同意被告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改變,不提出撤訴申請,人民法院應當繼續(xù)對原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理,并就原具體行政行為作出裁判。不過,因被告曾對原具體行政行為進行過改變,在判決時法院應注意判決形式:人民法院經(jīng)審查認為原具體行政行為違法的,應當作出確認其違法的判決,而非撤銷判決;認為原具體行政行為合法的,應當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而不是作出維持判決。③如果原告或者第三人對改變后的行為不服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就改變后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理。故選B、D項六、合并審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合并審理:(一)兩個以上行政機關分別依據(jù)不同的法律、法規(guī)對同一事實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訴的;(二)行政機關就同一事實對若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分別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分別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訴的;(三)在訴訟過程中,被告對原告作出新的具體行政行為,原告不服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訴的;

(四)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的其他情形。七、財產(chǎn)保全與先予執(zhí)行財產(chǎn)保全(1)依申請的財產(chǎn)保全:法院對因一方當事人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使生效裁判不能或者難以執(zhí)行的案件,可以根據(jù)對方當事人的申請作出財產(chǎn)保全的裁定;(2)依職權的財產(chǎn)保全: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采取財產(chǎn)保全。先予執(zhí)行法院審理起訴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fā)給撫恤金、社會保險金、最低生活保障費等案件,可以根據(jù)原告的申請,裁定先予執(zhí)行。共同訴訟意義:簡化訴訟程序;避免法院對同一類案件作出不同或相互抵觸的裁判條件:1.主體條件,當事人一方或各方為兩人以上,兩個以上原告針對行政機關同一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2.客體條件,共同訴訟的訴訟客體為同一具體行政行為或同樣的具體行政行為。2005年第89題:對下列哪些案件法院可以適用先予執(zhí)行?

A.10歲孤兒王某起訴要求鄉(xiāng)政府頒發(fā)孤兒生活供養(yǎng)證的

B.傷殘軍人羅某起訴要求縣民政局發(fā)放撫恤金的

C.張某被工商執(zhí)法人員毆打致殘起訴要求賠償?shù)?/p>

D.王某因公致殘起訴要求某市社會保險管理局支付保險金的答案:BD解析: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48條第2款,人民法院審理起訴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fā)給撫恤金、社會保險金、最低生活保障費等案件,可以根據(jù)原告的申請,依法書面裁定先予執(zhí)行。據(jù)此,選項BD正確。八、中止訴訟與終結訴訟中止訴訟終結訴訟(1)原告死亡,須等待其近親屬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2)原告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行政機關、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4)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5)案件涉及法律適用問題,需要送請有權機關作出解釋或者確認的;(6)案件的審判須以相關民事、刑事或者其他行政案件的審理結果為依據(jù),而相關案件尚未審結的(1)原告死亡,沒有近親屬或者近親屬放棄訴訟權利的;(2)作為原告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后,其權利義務的承受人放棄訴訟權利的;(3)中止訴訟的前三種情況滿90日仍無人繼續(xù)訴訟的2006年第43題區(qū)工商局以涉嫌虛假宣傳為由扣押了王某財產(chǎn),王某不服訴至法院。在此案的審理過程中,法院發(fā)現(xiàn)王某涉嫌受賄犯罪需追究刑事責任。法院的下列哪種做法是正確的?A.終止案件審理,將有關材料移送有管轄權的司法機關處理B.繼續(xù)審理,待案件審理終結后,將有關材料移送有管轄權的司法機關處理C.中止案件審理,將有關材料移送有管轄權的司法機關處理,待刑事訴訟程序終結后,恢復案件審理D.繼續(xù)審理,將有關材料移送有管轄權的司法機關處理50.行政訴訟中,起訴狀副本送達被告后,下列關于行政訴訟程序的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A.原告可以提出新的訴訟請求,但變更原訴訟請求的,法院不予準許

B.法庭辯論終結前,原告提出新的訴訟請求的,法院應予準許

C.法庭辯論終結前,原告提出新的訴訟請求或變更原訴訟請求的,法院應予準許

D.原告提出新的訴訟請求的,法院不予準許,但有正當理由的除外案:D解析:《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45條規(guī)定,起訴狀副本送達被告后,原告提出新的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準許,但有正當理由的除外。因此,A項“原告可以提出新的訴訟請求,但變更元訴訟請求的,法院不予準許”,B“法庭辯論終結前,原告提出新的訴訟請求的,法院應予準許”C“法庭辯論終結前,原告提出新的訴訟請求或者變更元訴訟請求的,法院應予準許”均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第45條的規(guī)定不符。正確答案為D.二審程序概念:指一審做出裁判后,訴訟當事人不服,在法定期限內提請一審法院的上一級法院重新進行審理并做出判決的程序提起上訴:訴訟當事人對第一審法院的判決或裁定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內提起上訴。一審的原告、被告和第三人均有權提起上訴;上訴的受理:二審法院在收到上訴狀后,經(jīng)審查認為,訴訟主體合格,未超過法定的上訴期限,應當予以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