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外業(yè)調查方門福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二O一四年六月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主要內容工作底圖制作123外業(yè)調查遙感影像解譯樣本采集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4數據整理提交成果5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地理國情普查底圖制作技術規(guī)定》GDPJ10-2013對工作地圖制作作了明確的規(guī)定和要求一、工作底圖制作數學基礎底圖模式底圖內容數據格式制作要求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一、工作底圖制作平面坐標系大地基準: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投影方式:分幅數據、分景數據采用高斯—克呂格投影,底圖的數學基礎沿用所使用數據成果的數學基礎。分帶方式:按任務區(qū)組織的底圖數據可不分帶,采用地理坐標,經緯度值采用“度”為單位,用雙精度浮點數表示。高程基準
1985國家高程基準1、數學基礎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一、工作底圖制作紙質底圖
利用電子數據回放紙圖的形式制作可采用1:5000、1:10000、1:25000、1:50000等比例尺分幅形式城市地區(qū)或者地物相對較多區(qū)域也可按照1:2000等大比例尺進行分幅或依據分景影像的數據范圍。數子底圖
電子數據的形式存儲制作按任務區(qū)組織的數據可不分帶,采用地理坐標,經緯度值以“度”為單位采用1:5000、1:10000、1:25000、1:50000等比例尺分幅形式依據分景影像的數據范圍。2、底圖模式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一、工作底圖制作正射影像(或經粗糾正的影像數據)地理國情要素數據地表覆蓋分類數據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和專題數據經過整合提取的預處理數據4、底圖內容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一、工作底圖制作數字普查底圖數據格式影像為非壓縮的TIFF格式矢量數據為FileGEODATABASE格式各種數字調繪調查軟件默認的數據格式等紙質普查底圖數據格式打印前數據為PDF、EPS、TIFF等格式打印后為紙質5、數據格式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一、工作底圖制作6、技術要求按照規(guī)范配置符號庫、標注要素信息1重點標識內業(yè)判讀解譯不確定的要素和區(qū)域2保證各類要素、標注信息、影像清晰易讀3可以分別制作地理國情、地表覆蓋普查底圖、也可合并為一張4地表覆蓋數據不做普染,只將地表覆蓋圖斑邊界和類型注記以紅色標注,一般情況下,注記字體為宋體、字大為圖上3mm。紙質底圖可適當放大或縮小注記大小,注記可在圖外進行引注5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一、工作底圖制作7、制作流程數據整理組織內業(yè)解譯信息疊加、套合正射影像數據符號化及外業(yè)調查信息標注打印外業(yè)底圖圖廓整飾數據檢查重點標注外業(yè)核查內容
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一、工作底圖制作8、質量控制質量控制與檢查坐標與內容正確性、完整性符號與注記正確性和完整性圖面清晰性、易讀性圖外整飾正確性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二、外業(yè)調查1、調查內容及要求《地理國情普查內容與指標》GDPJ01-2013所規(guī)定的內容地形、地貌、流域及行政界線不調查疑問圖斑調查:調查內業(yè)采集所提出的疑問要素的類型、邊界和屬性,補充完善相關內容采集要素正確性檢查:抽樣檢查內業(yè)數據采集要素的正確性,當正確率小于80%時,應增加外業(yè)核查力度遙感解譯樣本采集:按照《遙感影像解譯樣本數據技術規(guī)定》GDPJ06-2013的要求采集解譯樣本數據調查軌跡標識:采集數字底圖(電子平版)外調時,自動標識;采用紙質底圖外調時,人工標繪。正確率統(tǒng)計:對內業(yè)判讀采集的信息分類類型、邊界及屬性進行抽樣核查,并進行統(tǒng)計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二、外業(yè)調查底圖滿足《地理國情普查外業(yè)底圖制作技術規(guī)定》GDPJ10-2013的要求關注重點、難點、疑問圖斑選擇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圖斑和要素,對每類圖斑和要素按照一定比例進行實地核查,同時采集解譯樣本數據加強專業(yè)資料的補充收集,以提高外業(yè)調查效率對新增或發(fā)生變化的地理國情要素或地表覆蓋分類圖斑進行補調或補測按照《地理國情普查數據生產元數據規(guī)定》的要求,記錄外業(yè)調查情況難點、重點、特殊點加強外業(yè)調查1、調查內容及要求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二、外業(yè)調查2、調查目標及原則調查內業(yè)疑問,補充更新信息發(fā)現判讀誤判,更正判讀錯誤,檢驗判讀正確率建立遙感解譯樣本庫,指導自動分類和人工解譯利用外業(yè)成果,指導內業(yè)復核和修正提供質量評定客觀依據及專題分析等工作素材外業(yè)調查目標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二、外業(yè)調查走到、看到、記到調查結果全面可信疑問圖斑全覆蓋變化圖斑以外業(yè)調查為準困難地區(qū)采用多種調查方法解譯樣本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外業(yè)調查原則
代表性
典型性2、調查目標及原則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二、外業(yè)調查3、調查流程及方法調查實施調查準備內業(yè)正確率統(tǒng)計調查路線規(guī)劃、底圖準備、工具準備等調查數據內業(yè)處理質量控制技術總結疑問圖斑核查、圖斑正確性檢查、調查軌跡記錄、解譯樣本數據采集統(tǒng)計外業(yè)調查結果錯誤圖斑修改、調查結果編輯成果提交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二、外業(yè)調查3、調查流程及方法外業(yè)調查方法數字調查系統(tǒng)紙質調查底圖外業(yè)標繪內業(yè)整理紙質調查底圖配合筆記本電腦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二、外業(yè)調查4、外業(yè)調查實施-準備工作人員準備:每個小組人員標準配備:1~2名作業(yè)人員,專業(yè)司機1名設備準備:包括交通工具(車輛)、通訊設備、筆記本電腦、導航定位設備、相機、一體化外業(yè)調查系統(tǒng)等資料準備:工作底圖、項目相關的函件(介紹信、工作證、公函等,用于外業(yè)工作中與有關部門進行聯(lián)系和補充收集測區(qū)專業(yè)資料等證明信外業(yè)調查底圖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二、外業(yè)調查調查線路規(guī)劃:應根據工作區(qū)域的交通情況進行路線設計,遵循如下原則:問題覆蓋原則:充分考慮疑問要素和圖斑,盡可能覆蓋所有問題點代表性原則:分考慮遙感數據源的時相特征,能全面反映工作區(qū)內的地表覆蓋特征和地理要素分布特征,樣本總體在數量上能代表區(qū)域的整體特征,分布上貼近覆蓋類型分布的趨勢可行性原則:充分考慮經濟、人力條件,設計合理、可行的路線,保證達到預期目的,原則上,線路應盡量圍繞駐地向四周擴展充分考慮現有基礎性資料原則:利用已有資料進行核對和驗證4、外業(yè)調查實施-準備工作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二、外業(yè)調查專業(yè)資料收集:到交通、民政、水利、國土、林業(yè)、農業(yè)、衛(wèi)生、教育、環(huán)保、旅游、規(guī)劃等相關部門收集各種專業(yè)資料4、外業(yè)調查實施-調查步驟開啟GPS定位設備,記錄野外調繪核查軌跡觀察周邊,及時采集需要重點關注或特殊的覆蓋類型與地物,對線路兩側的圖斑進行核對地表覆蓋分類核查地理國情要素核查遙感影像解譯樣本采集新增或變化的圖斑補測補調一站工作沿途工作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二、外業(yè)調查逐一核查疑問圖斑,包括類型、范圍,進行解譯樣本拍攝核查選取樣本圖斑,拍照、記錄,比例不低于3%(范圍、類型、屬性),抽樣應盡可能均勻分布補繪、補測新增或變化的圖斑地物影像形態(tài)與實地差異較大,需仔細確認并采集解譯樣本核查準確率達不到要求時,擴大核查范圍難以到達區(qū)域的圖斑,采用同類地物對比、地理相關分析及調查、詢問、參照相關專業(yè)資料等方法進行核查4、外業(yè)調查實施-地表覆蓋要素核查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二、外業(yè)調查核查疑問要素,實地拍攝和記錄調查內業(yè)難以界定的國情要素邊界、位置及屬性補充調查內容不全的國情要素屬性抽樣核查內業(yè)解譯的國情要素所收集的專業(yè)資料,能夠確認地理國情要素類型、邊界和屬性時,采用專業(yè)資料進行核查4、外業(yè)調查實施-地理國情要素核查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二、外業(yè)調查4、外業(yè)調查實施-變化或新增要素補測補調*
圖上直接標繪補測補調收集資料補充采集測量儀器實地補測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二、外業(yè)調查4、外業(yè)調查實施-遙感解譯樣本數據采集實景照片數≥1張應盡可能均勻分布信息要全面信息的記錄、標識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二、外業(yè)調查4、外業(yè)調查實施-調查軌跡標識設備齊全、條件許可時自動記錄人工標繪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二、外業(yè)調查4、外業(yè)調查實施-注意事項自然優(yōu)先就近就大所見即所得預見性立體覆蓋歸類原則難以區(qū)分人工和自然的要素,采用自然優(yōu)先的原則進行歸類對一些難以確定類型的小圖斑進行就近就大合并,能夠確保分類結果正確,最小圖斑面積不指標的限制,不需要進行就近合并,但指標向下浮動一般應控制在30%以內對于不同高低植被立體覆蓋的范圍,如喬木林下有灌木,果樹下面有疏菜等情況,以頂層樹冠的優(yōu)勢類型確定其植被覆蓋類型。如樹冠遮蔽道路、溝渠的情況看見什么類別,就表示什么。不能絕對,特別是耕地對于正在發(fā)生變化且變化周期較短的類型,如即將完工的建筑工地、栽種果樹幼苗的耕地等,按照影像反映的狀態(tài)進行采集,采集時也需要做特別標記,后期時點統(tǒng)一進行核查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二、外業(yè)調查4、外業(yè)調查實施-注意事項現場必須逐項核查各要素的范圍、類別、屬性等信息,記錄規(guī)范、準確要素類型發(fā)生明顯的非季節(jié)性根本變化,以外業(yè)核查結果為準對疑問要素,實地無法調查核實的屬性信息,應盡量收集相關資料進行補充完善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二、外業(yè)調查4、外業(yè)調查實施-注意事項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二、外業(yè)調查4、外業(yè)調查實施-注意事項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二、外業(yè)調查4、外業(yè)調查實施-安全與保密嚴格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條例》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二、外業(yè)調查4、外業(yè)調查實施-調查報告組織實施情況外業(yè)調查補充收集的資料及利用情況外業(yè)調查工作量統(tǒng)計外業(yè)調查成果質量評價調查報告內容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二、外業(yè)調查4、外業(yè)調查實施-成果會交《地理國情普查成果匯交基本要求》成果整理以縣為單位成果匯交以任務區(qū)為單位進行匯交。紙質外業(yè)調查片和收集的紙質資料應使用掃描文件的方式匯交,應保證資料內容清晰可讀,掃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文件名為:***.jpg。外業(yè)調查成果外業(yè)調查數據jpg);地理國情普查(.核查統(tǒng)計表/數據(.doc);外業(yè)調查元數據(.mdb);外業(yè)調查軌跡數據(.mdb)。補充收集的專業(yè)資料(.jpg)。遙感解譯樣本數據《地理國情普查遙感影像解譯樣本數據技術規(guī)定》要求整理匯交文檔資料文檔資料清單;調查報告。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三、遙感影像解譯樣本采集定義1作用2內容與屬性34采集要求存儲要求成果56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三、遙感影像解譯樣本采集1、遙感影像解譯樣本定義用于輔助遙感影像解譯收集獲取的地面實景照片和對照遙感影像等樣本數據遙感影像解譯樣本數據采集是外業(yè)調查與核查的主要工作之一
照片影像樣本《遙感影像解譯樣本數據技術規(guī)定》DGPJ06-2013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三、遙感影像解譯樣本采集2、遙感影像解譯樣本數據的作用用具有對照關系的實地照片和遙感影像實例記錄地理環(huán)境信息記錄驗證幫助解譯人員對遙感影像地域直觀、正確的認知,確保解譯精度,提高解譯效率認知在解譯結果的質量控制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為長期監(jiān)測積累實地參考資料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三、遙感影像解譯樣本采集用數碼相機或其他外業(yè)調查設備,在地面實地拍攝的能較全面清晰反映一定范圍內地物特征的照片照片影像實例從經過正射處理的影像數據源截取的與地面照片拍攝范圍和內容一致的航空航天遙感影像內容遙感影像實例
3、遙感影像解譯樣本數據的內容與屬性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三、遙感影像解譯樣本采集3、遙感影像解譯樣本數據的內容與屬性兩類數據分別從不同的側面反映地物影像形態(tài)特征兩類數據相互印證具有明確的對應關系對應關系一對一關系:一張照片只對應一幅遙感影像實例。這種情況下,可用的遙感影像數據源比較單一一對多關系:一張照片對應多張不同類型或時相的遙感影像實例多對一關系:多張地面照片對應一幅遙感影像。這種情況一般針對比較復雜的地面環(huán)境,難以通過一張地面照片全面反映其特征,需要從不同位置和角度對同一地點的地物拍攝多張地面照片。但針對拍攝對象所在區(qū)域,只有一種可供采集遙感影像實例的數據源多對多關系:多張地面照片對應多幅遙感影像實例。這是上面第2和第3兩種情況的綜合。在第3種情況的基礎上,有多種類型或時相的數據源可供采集遙感影像實例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三、遙感影像解譯樣本采集3、遙感影像解譯樣本數據的內容與屬性18個信息,絕大部分可從相機或其它采集設備自動獲得標識信息:照片的標識符基本信息:拍攝時間、拍攝者位置信息:拍攝點經度、拍攝點緯度、拍攝點高程姿態(tài)信息:照片方位角、相機俯仰角、相機橫滾角關聯(lián)信息:拍攝距離、照片主體所屬的地理國情信息類型代碼、樣點地理環(huán)境描述參考信息:定位方法、照片方位角參照方向、35mm等效焦距輔助信息:位置定位平面精度水平、定位時觀測到的衛(wèi)星數量、方位角準確程度屬性13信息標識信息:遙感影像實例標識符基本信息:影像類型、分辨率、拍攝時間、波段數位置信息:四個角點(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的經、緯度照片屬性影像屬性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三、遙感影像解譯樣本采集3、遙感影像解譯樣本數據的內容與屬性地面照片屬性表遙感影像實例屬性表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三、遙感影像解譯樣本采集4、遙感影像解譯樣本數據采集要求總體原則:充分保證樣本的典型性:每一個樣本應能夠代表所屬的覆蓋類型,能綜合反映該類型的總體特征,或者突出反映該類型某一方面的特征;在地表地物分布和覆蓋類型相對比較一致的一定區(qū)域內,樣本總體在數量上應能代表該區(qū)域的整體特征,在分布上應貼近地物和覆蓋類型分布的趨勢反映的地表季相或覆蓋狀態(tài)應盡可能與遙感影像的時相接近:如果季相差別較大,需確保通過照片判別出的地物或覆蓋狀態(tài)與影像上判別出的一致,否則不應作為樣本保留疑問圖斑和錯誤圖斑,原則上都需要采集對應的解譯樣本有計劃拍攝與無計劃拍攝相結合保護照片原始信息:照片整理過程,除文件名稱外,應避免對原始照片文件進行造成屬性信息發(fā)生錯誤改變的再加工處理照片采集要求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三、遙感影像解譯樣本采集4、遙感影像解譯樣本數據采集要求數量要求影像數據源類型、時相比較一致且連片、地理環(huán)境差異不大的區(qū)域:超過1000km2的區(qū)域范圍,各覆蓋類型平均采樣點應≥15個小于1000km2的區(qū)域范圍,各覆蓋類型平均采樣點應≥10個樣點的分布應盡可能與圖斑的分布相一致且均勻,大范圍內為同一類圖斑,應沿核查路線每2km到3km采樣點難以到達的特殊困難地區(qū)各覆蓋類型平均采樣點數應不少于3個圖斑數很少且圖斑總面積很小的覆蓋類型若具有典型性,也必須至少采集1個樣點照片采集要求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三、遙感影像解譯樣本采集4、遙感影像解譯樣本數據采集要求質量要求相機姿態(tài):應盡可能水平持握相機,使其保持正常姿態(tài),避免照片信息失真誤導使用者。特殊情況下,相機俯仰角或橫滾角大于10度以上時,并記錄其值拍攝距離:應盡可能拍攝離相機200米范圍以內的景物;拍攝距離大于200米時,應記錄距離的估計值長焦拍攝要求:長焦遠距離拍攝時,應在同一拍攝位置、相同的相機姿態(tài)(鏡頭方位角、俯仰角、橫滾角)分別采用正常焦距、中焦和長焦拍攝多張不同焦距的照片,以利于在照片上完整反映遠方地物的位置和與其他地物的布局關系像素要求:地面照片盡可能使用精細模式保存,總像素數量應在200萬像素以上。像素一般控制在1000萬像素以下照片采集要求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三、遙感影像解譯樣本采集4、遙感影像解譯樣本數據采集要求文件格式及命名采用JPG格式存儲文件名為“照片標識符”+“.jpg”后綴名照片標識符為32位字符:01-02位為字母“PH”03-16位使用時間屬性,格式為YYYYMMDDHHMMSS17-23位使用拍攝點經度,取度分秒,格式為DDDMMSS24-29位使用拍攝點緯度,取度分秒,格式為DDMMSS30-32位使用照片方位角,取到度,格式為DDD即:PHYYYYMMDDHHMMSSDDDMMSSDDMMSSDDD實際命名中出現數據缺失位時用“0”填充,保證全局唯一照片采集要求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三、遙感影像解譯樣本采集4、遙感影像解譯樣本數據采集要求相機姿態(tài)參數(6)照片方位角:拍照時照相瞬間鏡頭所指方向相對于地球正北或磁北的偏轉角。按順時針方向從0-359.99度遞增相機俯仰角:拍照時照相瞬間相機成像中心與鏡頭連線相對于水平面的偏轉角。根據偏轉方向有正負之分,負向表示連線延長線偏向地心,正向相反,分別在0-90度范圍取值,并根據正負向帶相應符號。正常情況下,相機俯仰角在10度以內相機橫滾角:以相機鏡頭方向為前方向,拍照時照相瞬間從相機左側中間點向相機右側中間點連線的延長線相對于水平面的偏轉角。根據偏轉方向有正負之分,負向表示連線延長線偏向地心,正向相反,分別在0-90度范圍取值,并根據正負向帶相應符號。正常情況下,相機橫滾角在10度以內相機姿態(tài)參數的作用:還原現場照片采集要求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三、遙感影像解譯樣本采集4、遙感影像解譯樣本數據采集要求屬性采集要求(18)一般情況下:位置準確度15米以內,照片方位角的精度應在5度以內拍攝時間:遵循“GB/T7408-2005/ISO8601:2000采用日期和日的時間的組合方式,用完全表示法的擴展格式YYYY-MM-DDTHH:MM:SS表示,如2011-08-26T04:23:06拍攝點經、緯度:采用WGS84坐標系照片主體所屬的地理國情信息類型代碼:必填樣點地理環(huán)境描述:對樣點處被拍攝范圍的地理環(huán)境進行直觀、簡要說明??砂ㄋ诘氐孛驅嶓w名、周圍情況、植被或作物類型以及對覆蓋物的直觀描述。具體可靈活掌握,起到準確完整傳遞照片中拍攝對象包含的信息即可其他屬性數據可自動獲取照片采集要求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三、遙感影像解譯樣本采集4、遙感影像解譯樣本數據采集要求方法一:使用支持自動記錄相機姿態(tài)參數和相機成像參數信息的一體化外業(yè)調繪核查系統(tǒng),其他信息人工輸入并同步記入庫方法二:使用支持在照片EXIF信息中自動記錄相機姿態(tài)參數和相機成像參數信息的特殊照相機,其它屬性信息人工記錄到手簿方法三:普通相機加GPS接收機,事先校準相互時差,GPS記錄行走軌跡,拍攝照片同時在手簿上記錄其他屬性信息。事后內業(yè)讀取GPS記錄和地面照片EXIF信息中的拍攝時間,通過時間同步,把相應的位置信息掛接到地面照片上上述第2和第3兩種方法中,保證人工記錄信息與拍攝的地面照片之間正確關聯(lián)非常重要。為提高外業(yè)工作效率,可以在人工記錄屬性信息時,同時在手簿上準確記錄拍攝地面照片的時間,內業(yè)整理完人工記錄的屬性信息后,自動讀取地面照片EXIF中包含的其他信息,并通過時間關聯(lián)方式與拍攝的地面照片及其他屬性信息批量自動掛接照片采集方法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三、遙感影像解譯樣本采集4、遙感影像解譯樣本數據采集要求拍攝技巧:時間設置:北京時間,用GPS定位誤差應調校在1秒之內。模式選擇:時間不顯示在照片上。格式:采用JPG格式,選擇“極精致/超精細”設置。白平衡設置選“自動”。ISO感光度:采用數碼相機最低感光度,專業(yè)單反數碼相機宜≤400;業(yè)余數碼相機宜≤100照片采集方法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三、遙感影像解譯樣本采集4、遙感影像解譯樣本數據采集要求照片采集樣本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三、遙感影像解譯樣本采集4、遙感影像解譯樣本數據采集要求遙感影像采集需要根據地面照片的相關屬性值,采用手工或自動方式完成遙感影像裁切、拍攝點位置標繪以及地面照片視野范圍標繪。其中:遙感影像裁切必須完成。拍攝點位置標繪和地面照片視野范圍標繪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不做強制要求,可以在數據利用或顯示時利用相關軟件工具實時進行影像大小:對應照片,根據其姿態(tài)信息,從經過正射處理的可用遙感數據源中裁切長寬511*511像素大小的高分辨率遙感影像,并盡可能把地面照片拍攝的主體地物置于影像的中間部分,同時保證拍攝點也位于遙感影像實例范圍內。對于遠距離拍攝的地面照片,如果的確無法將拍攝點和拍攝的主體地物同時置于511*511像素大小的遙感影像范圍內,可以將裁切范圍擴展至1023*1023影像采集要求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三、遙感影像解譯樣本采集4、遙感影像解譯樣本數據采集要求樣點組:樣點組如滿足以上要求,可以用一個一致的范圍裁切遙感數據,只裁切一次;如果難以用同一范圍裁切,則分開裁切。數學基礎:采用與遙感影像數據源相同的數學基礎拼接區(qū)域:只以照片中主體地物所在幅的影像為數據源,也可從經過拼接處理的標準分幅DOM中裁切影像采集要求遙感數據源:所有用到的遙感影像數據源類型(如WorldView、ZY-3、航片數據)都應采集相應的遙感影像實例融合影像優(yōu)先:衛(wèi)片為分景,航片為分幅多光譜影像次之:衛(wèi)片為分景,航片為分幅如果只有全色影像,則用全色影像:衛(wèi)片為分景,航片為分幅所有影像都應經過正射處理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三、遙感影像解譯樣本采集4、遙感影像解譯樣本數據采集要求文件格式:文件格式采用無損壓縮的GeoTIFF格式文件命名:“遙感影像實例標識符”+相應后綴后綴為“.tif”的遙感影像文件,記錄遙感影像后綴為“.tfw”的TIFFWORLD文檔,記錄影像的坐標信息后綴為“.xml”的投影信息文件,記錄影像的投影信息“標識符”為32位,將對應的“照片標識符”前兩位改為“RS若對應的是樣本組,采用樣本組中最小的標識符作為文件名若有多個遙感影像與樣點或樣點組對應,按生成先后順序在前述遙感影像實例標識符的基礎上在其后綴上“-”再加整數順序號作為文件名影像采集要求RSYYYYMMDDHHMMSS
DDDMMSS
DDMMSS
DDD.tif經度:7位,度、分、秒時間:14位,時、分、秒緯度:6位,度、分、秒方位角:3位,度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三、遙感影像解譯樣本采集4、遙感影像解譯樣本數據采集要求拍攝點位置標繪根據照片拍攝點經緯度坐標信息,用與影像顏色反差較大的顏色(藍色、黃色、黑色或白色)表示的十字絲標明其位置;十字絲橫豎長度均為15個像素,寬度為1個像素;一幅遙感影像實例中存在樣點組時,應在十字絲旁同時標注地面照片的標識符(此處的標識符只表達第11-16位字符,即拍攝時間的HHMMSS部分),顏色與十字絲保持一致,每個字符長寬均為7個像素;影像采集要求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三、遙感影像解譯樣本采集4、遙感影像解譯樣本數據采集要求照片視野范圍標繪根據照片記錄的35mm等效焦距Focal,計算出視角v,依據記錄的照片方位角Azim,以拍攝點為起點,標繪照片視野范圍線的顏色與十字絲保持一致,長度為50個像素、寬度為1個像素影像采集要求v=2*atan(18/Focal)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三、遙感影像解譯樣本采集5、遙感影像解譯樣本數據存儲1、總則根據遙感影像解譯樣本數據的內容、屬性和采集要求,獲取形成的數據成果可根據各自特點采用多種方式進行存儲。按照便于記錄、保存、交換和查詢利用的原則,綜合采用文件和數據庫多種方式對遙感影像解譯樣本數據進行存儲管理。地面照片和遙感影像實例的屬性信息存儲在統(tǒng)一的數據庫中,由于只保存屬性數據,數據量不大,要求采用Access數據庫格式,保存到數據庫文件中,后綴名為“.mdb”。照片和遙感影像實例的圖像數據采用文件方式保存照片文件和遙感影像實例文件按命名方式命名分別存在數據庫文件相同目錄下的PHOTO和SMIMAGE目錄中。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三、遙感影像解譯樣本采集5、遙感影像解譯樣本數據存儲2、數據庫結構記錄照片屬性及文件名的PHOTO數據表記錄遙感影像實例屬性信息及文件名的SMPIMG數據表反映地面照片和遙感影像實例對應關系的關系表PHOTO_IMG遙感解譯樣本數據庫表間關系PHOTO表SMPIMG表PHOTO_IMG表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三、遙感影像解譯樣本采集5、遙感影像解譯樣本數據存儲2、數據庫結構PHOTO數據表包含地面照片的18個屬性和文件名共19個字段序號字段名稱說明數據類型單位可否為空1PHID照片的標識符文本(32)
否,主鍵2FILE照片文件名文本(64)
否3PHTM拍攝時間日期型
否4LONG拍攝點經度浮點型十進制度否5LAT拍攝點緯度浮點型十進制度否6DOP位置定位平面精度水平浮點型米可7ALT拍攝點高程浮點型米可8MMODE定位方法。文本(8)
可9SAT定位時觀測到的衛(wèi)星數量整型個可10AZIM照片方位角浮點型十進制度否11AZIMR照片方位角的參照方向文本(1)
可12AZIMP方位角準確程度浮點型十進制度可13DIST拍攝距離整型米可14TILT相機俯仰角浮點型十進制度可15ROLL相機橫滾角浮點型十進制度可16CC照片主體所屬的地理國情信息類型代碼文本(6)
否17REMARK樣點地理環(huán)境描述文本(255)
可18CREATOR拍攝者文本(16)
否19FOCAL35mm浮點型毫米可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三、遙感影像解譯樣本采集6、遙感影像解譯樣本數據存儲2、數據庫結構SMPIMG數據表包含遙感影像實例的13個屬性和文件名共14個字段。序號字段名稱說明數據類型單位可否為空1IMGID遙感影像實例標識符文本(64)
否,主鍵2IMGFILE遙感影像實例文件名文本(64)
否3SRCTYPE影像類型文本(3)
否4SRCRES影像分辨率浮點型米否5SRCTIME影像拍攝時間文本(19)
否6SRCBAND影像波段數短整型個否7LULONG左上角經度浮點型
否8LULAT左上角緯度浮點型
否9RULONG右上角經度浮點型
否10RULAT右上角緯度浮點型
否11LBLONG左下角經度浮點型
否12LBLAT左下角緯度浮點型
否13RBLONG右下角經度浮點型
否14RBLAT右下角緯度浮點型
否序號字段名稱說明數據類型可否為空1PHID地面照片的標識符文本(32)否,外鍵2IMGID遙感影像實例標識符文本(64)否,外鍵3OPERATOR建立兩者對應關系的操作員姓名文本(16)否4EXAMINER質量負責人姓名文本(16)否5FDATE最后檢查完成日期日期否關系表PHOTO_IMG定義PHOTO和SMPIMG之間的多對多關系,并記錄這種關系建立的一些信息,共包括5個字段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三、遙感影像解譯樣本采集7、遙感影像解譯樣本數據成果《地理國情普查成果資料匯交與歸檔基本要求》數據格式:照片為JPG格式(.jpg)影像采用非壓縮的TIFF格式(.tif)。其中,坐標信息為TIFF
WORLD文檔(.tfw),“.xml”記錄影像信息。數據庫采用Access格式(.mbd),統(tǒng)一名稱定為SMPDATA.mbd。目錄組織根目錄:SMPDATA地面照片:PHOTO影像實例:SMPIMG數據庫文件:SMPDATA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四、成果整理1、總體原則《地理國情普查內業(yè)編輯與整理技術規(guī)定》GDPJ12-2013根據外業(yè)調查成果,結合專業(yè)資料、數字正射影像數據為輔,對地表覆蓋分類和地理國情要素數據進行內業(yè)編輯與整理認真分析補充收集的專業(yè)數據資料,優(yōu)先選用現勢性好、可靠性高、權威性強的數據(通過坐標系轉換、數據格式轉換、糾正處理等技術手段,使其滿足要求)對普查要素進行更新應注意處理好要素間的相互關系,各層要素疊加后其關系應保持協(xié)調一致同時在地表覆蓋分類和地理國情要素數據中表達的道路、水域等普查要素,因選取指標、表達方式和要求有所區(qū)別,應注意其空間關系的合理性和屬性的一致性要素屬性項的填寫應正確無誤數據編輯時,將37個圖層及相關屬性項建立完整,確保數據中圖層及相關屬性項定義一致。編輯工作完成后數據整理時,沒有要素的空層及其屬性項應保留對于外業(yè)調查后收集到的遙感影像,應主要針對發(fā)生非季節(jié)性變化的要素進行補充采集更新,并協(xié)調與周邊要素的相互關系;其他要素不需進行套合協(xié)調處理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四、成果整理2、圖形數據處理根據調查結果確定疑問圖斑的范圍、類別修改調查過程中發(fā)現的錯誤圖斑,包括對相關圖斑的拆分、合并和修改檢查修改調查軌跡,當采用紙質底圖進行外業(yè)調查時,標繪調查軌跡拓撲檢查:點、線、面之間的拓撲關系應正確、空間位置關系無誤,不得出現重復要素,線狀要素不得出現多余懸掛、自相交現象線要素間共線的誤差不應超過0.5米,面要素間的面重疊、面裂隙的容差為0.5米。地表覆蓋分類圖斑和地理國情要素重疊時,誤差不超過1米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四、成果整理3、屬性數據處理修改要素的錯誤的屬性數據,補充完善屬性數據編輯生產標記信息碼:記錄生產過程中每個圖斑狀態(tài),1~5分別表示1-該圖斑經內業(yè)判讀能確定其覆蓋類型2-該圖斑在內業(yè)判讀中存在疑問,不能完全確定其覆蓋類型3-該圖斑經過了外業(yè)核查4-該圖斑類型目前處于變化中,時點統(tǒng)一做重點核查5-該圖斑已經過標準時點核準工作注意:對沒有經過實地核查,只根據解譯樣本、其他影像或專業(yè)資料對該類圖斑進行了判繪,將其TAG屬性統(tǒng)一修改為“1”(內業(yè)采集時TAG屬性為1或2)GB屬性值:原則上以GB/T13923-2006為準,如地理國情要素只能對應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分類與代碼中的大類,GB賦相應大類即可,如果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分類與代碼中沒有相應的類,GB賦為999999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四、成果整理4、解譯樣本據處理《遙感影像解譯樣本數據技術規(guī)定》遙感解譯樣本數據庫中FLOAT型的字段,統(tǒng)一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靜脈輸液法的操作
- 洗鞋機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
- 太原科技大學《英語視聽(V)》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醫(yī)藥學院《數字信號處理專用器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衛(wèi)生康復職業(yè)學院《醫(yī)學免疫學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漢大學《旋律寫作基礎(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勝利職業(yè)學院《園藝植物栽培學1》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信陽航空職業(yè)學院《本科生科研訓練》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中央民族大學《建筑材料》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合同簽訂即刻生效違規(guī)違約將面臨重罰
- 《古羅馬人的數字》課件
- 2022-2023學年上海市徐匯區(qū)世界外國語中學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
- 注塑工藝培訓-課件
- 羅馬書1-3講-羅馬書的背景原因引言-唐崇榮牧師
- 釣魚中各種氨基酸誘食劑說明書及使用方法
- 會計事務所內控審計所需資料清單
- 【電氣專業(yè)】15D501建筑物防雷設施安裝
- 2023年考研考博-考博英語-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考試歷年真題摘選含答案解析
- Excel水力計算展示-棱柱體渠道水面線計算演示
- 林則徐課件完整版
- UPS蓄電池安裝施工方案(完整版無需過多修改)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