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2016專題二馬克思主義哲學觀_第1頁
山東大學2016專題二馬克思主義哲學觀_第2頁
山東大學2016專題二馬克思主義哲學觀_第3頁
山東大學2016專題二馬克思主義哲學觀_第4頁
山東大學2016專題二馬克思主義哲學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題二、馬克思主義哲學觀一、什么是哲學二、哲學的基本問題三、哲學基本派別及其歷史形態(tài)2一、什么是哲學1.對哲學的不同界定和理解2.哲學的科學含義3.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3一、什么是哲學?哲學發(fā)展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但從來沒有對哲學的統(tǒng)一理解。

對于哲學的含義,不同時代、不同派別的哲學家,有不同的理解和回答。1.對哲學的不同界定和理解4哲學的原意是“愛智慧”。在漢語中,“哲”有“智慧”的含義。首次使用漢語“哲學”一詞始于1874年,日本學者西周在介紹西方哲學學說時,將philosophy譯為“哲學”。1896年前后,中國旅日學者黃遵憲將這一表述引入中國,并逐漸被中國學術界所接受。5

由于哲學涉及自然、社會、思維等領域,其包含的內容是多方面的,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哲學家可以因為研究問題的不同而強調哲學的不同方面,于是對于哲學內涵的界定便產(chǎn)生了種種不同的看法。6黑格爾的比喻見孫正聿《哲學通論》P11—207“一個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沒有哲學,就像一座廟,其他各方面都裝飾得富麗堂皇,里面卻沒有至圣的神一樣。”按照黑格爾的比喻,廟里的“神”是使“廟”成其為廟的“靈光”,哲學則是使人類的“文化殿堂”和“精神家園”成其為文化殿堂和精神家園的“靈光”。哲學,它就像普照大地的陽光一樣照亮了人類的精神生活。如果失去了哲學,人類的生活就會變得黯淡無光。廟里的神8“花朵開放的時候,花蕾消逝,人們會說花蕾是被花朵否定了的;同樣的,當結果的時候,花朵又被解釋為植物的一種虛假的存在形式,而果實是作為植物的真實形式出而代替花朵的。這些形式不但彼此不同,并且互相排斥互不相容。但是,它們的流動性卻使它們同時成為有機統(tǒng)一體的環(huán)節(jié),它們在有機統(tǒng)一體中不但不互相抵觸,而且彼此都同樣是必要的;而正是這種同樣的必要性才構成整體的生命。通過這個生動形象的比喻使我們體悟到:哲學思想之間的互相批判,并不是一無所獲的徒然否定,而是如“花蕾、花朵和果實”的自我否定一樣,在否定中實現(xiàn)自身的發(fā)展,因此哲學的歷史就是哲學發(fā)展的歷史。

花蕾、花朵和果實9黑格爾用“密涅瓦的貓頭鷹在黃昏中起飛”來比喻哲學。在黑格爾看來,哲學就像密涅瓦的貓頭鷹一樣,它不是在陳曦中迎旭日而飛,也不是在午后的藍天白云間自由地飛翔,而只是在黃昏降臨的時候才悄然起飛。黑格爾用這個比喻告訴我們,哲學用反思為我們提供關于整個世界的普遍規(guī)律的正確認識,為其提供理論武器。反思在哲學上理解為思想以自身為對象反過來而思之,也就是黑格爾所說的“對思想的思想”、“對認識的認識”。如果把“認識”、“思想”比喻為朝日或艷陽下展翅高飛的鳥兒,那么“反思”當然就只能是在黃昏降臨時悄然起飛的貓頭鷹了。在此,反思是一種經(jīng)歷了一些事情之后才產(chǎn)生的思維,即跟隨在事實后面對既有經(jīng)驗和現(xiàn)實對象的思考。而且,哲學的反思必須是深邃的,是在喧鬧過后寂靜的空間里艱苦思尋的結果。黑格爾用密涅瓦的貓頭鷹在黃昏時起飛來比喻哲學,意在說明哲學是一種“反思”的活動,是一種沉思的理性。密涅瓦的貓頭鷹10羅素(1872-1970)20世紀最負盛名的英國哲學家。曾于1920-1921年來華講學。其《西方哲學史》一書于1950年獲諾貝爾文學獎。11羅素一生思想多變,經(jīng)常以今日之我反對昨日之我,但支配他一生的三種激情卻始終如一,即對真理不可遏制的探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對愛情不可遏制的追求12“哲學,就我對這個詞的理解來說,乃是某種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的東西。它和神學一樣,包含著人類對于那些迄今為止仍為確切的知識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像科學一樣是訴之于人類的理性而不是訴之于權威的,不管是傳統(tǒng)的權威還是啟示的權威。一切確切的知識——我是這樣主張的——都屬于科學;一切涉及超乎確切知識之外的教條都屬于神學。但是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還有一片受到雙方攻擊的無人之域,這片無人之域就是哲學?!?3哲學居于科學與宗教之間:一方面它像科學一樣屬于理論思維,因此從根本上是訴諸理性;另一方面它又像宗教一樣起源于人類精神的“終極關懷”,追求熱愛的是永恒無限的智慧境界。14

中國哲學家

“哲學并不是一件稀罕東西,它是世界之上,人人都有的,人在世上有許多不能不干的事情,不能不吃飯,不能不睡覺,總而言之,就是不能不跟著這個流行的大化跑著,人身子跑著,心里想著,這跑就是人生,這想就是哲學?!?/p>

馮友蘭(1895—1990)中國現(xiàn)代著名哲學家。15“哲學、宗教都是多義的名詞。對于不同的人,哲學、宗教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含義。人們談到哲學或宗教時,心中所想的與之相關的觀念,可能大不相同。至于我,我所說的哲學,就是對于人生的有系統(tǒng)的反思的思想。每一個人,只要他沒有死,他都在人生中。但是對于人生有反思的思想的人并不多,其反思的思想有系統(tǒng)的人就更少。哲學家必須進行哲學化;這就是說,他必須對于人生反思地思想,然后有系統(tǒng)地表達他的思想?!薄吨袊軐W簡史》,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頁。16一、什么是哲學?1)哲學是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世界觀這是從哲學的研究對象角度下的定義。世界觀:人們對于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或根本觀點。

2)哲學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論這是從哲學的功能作用角度下定義。方法論:人們用來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的學說或理論體系。3)哲學是關于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這是從哲學和各門科學的關系角度下的定義,在理解這個定義時,要注意哲學和科學的關系。

2.哲學的科學含義17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tǒng)化的世界觀。世界觀理論化系統(tǒng)化哲學哲學18世界觀

人們對于包括自然界、社會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內的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19人們對自然界以及人與自然關系等問題的根本看法自然觀20社會歷史觀

人們對人類社會以及人與社會關系等問題的根本看法。21人生觀

人們對人生目的和意義的根本看法和態(tài)度,它包括對人生的意義、價值、目的、理想、信念、生死、苦樂、榮辱等問題的觀點和態(tài)度,它是一定世界觀在人生問題上的表現(xiàn)。

人生觀世界觀22學哲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界世觀①聯(lián)系:都是對客觀世界總的看法或根本觀點②區(qū)別:世界觀是自發(fā)的、分散的、不系統(tǒng)的,哲學則是自覺的、系統(tǒng)的理論形式;世界觀人人都能夠自發(fā)形成,哲學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掌握。23

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必然會有什么樣的方法論;方法論體現(xiàn)了世界觀,它是一定的世界觀在人們活動中的落實。

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根本看法,哲學所說的整個世界指的是由外部物質世界和人的精神世界所構成的世界,對整個世界的根本看法就是對這兩個世界之間關系的認識。

方法論是人們在一定的世界觀指導下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根本方法是人們思考和行動的一般原則,哲學作為世界觀的學問只能為人們提供思考和行動的一般原則。243.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哲學是以世界萬物中最一般的問題作為自己研究的對象,以具體科學為材料,通過各門科學研究成果去總結世界觀方法論方面的認識,又以所得到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反過來去指導各門具體科學的研究。

各門具體科學研究的對象是客觀世界或主觀世界中某一領域、某一層次、某一方面的特殊問題及其規(guī)律,它所概括和總結的科學知識只適用于自己的特殊需要。

二者關系是:一般和個別的關系,共性與個性的關系,普遍與特殊的關系。25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區(qū)別:A、二者具有不同的研究對象。

B、二者對實踐經(jīng)驗的概括層次不同聯(lián)系:A、哲學依據(jù)于具體科學,以具體科學為基礎。

B、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與方法論的指導。26二、哲學的基本問題1.什么是哲學基本問題2.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3.哲學基本問題的構成依據(jù)27“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p>

——恩格斯《路德維?!べM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

1.什么是哲學的基本問題思維:指世界上的精神現(xiàn)象;存在:指世界上的物質現(xiàn)象。282.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思維和存在或精神和自然界誰是本原,誰是派生或誰是第一性,誰是第二性的問題。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還有另一方面,我們關于我們周圍的世界的思想對這個世界本身的關系是怎樣的?我們的思想能不能在關于我們現(xiàn)實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確地反映現(xiàn)實?用哲學的語言來說,這個問題叫做思維與存在的統(tǒng)一性問題。”

——恩格斯29基本問題第一方面存在和思維或物質和意識何為世界本原,誰是第一性的問題。根據(jù)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學劃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個基本派別。唯心主義唯物主義30唯物主義

認為物質是世界的本原,堅持物質第一性;精神是物質的產(chǎn)物或表現(xiàn)。唯心主義認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堅持精神第一性;物質是精神的產(chǎn)物或表現(xiàn)。31基本問題第二方面

思維和存在或物質和意識有無同一性,即人們的思維能否認識現(xiàn)實世界的問題。根據(jù)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學分為可知論與不可知論。思維存在?????32可知論肯定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主張世界是可以認識的??梢灾酥砸?,凡以知,物之理也。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年)戰(zhàn)國后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

33不可知論

認為物質和意識不具有同一性,否認思維認識世界或徹底認識世界的可能性。休謨康德343.哲學基本問題的構成依據(jù)第一,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任何派別都無法回避、必須回答的基本問題。第二,如何回答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唯一標準。第三,對思維和存在關系問題的回答,是研究和解決其他一切哲學問題的前提和基礎。第四,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也是人們在實際活動中的基本問題。返回35三、哲學的派別(一)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基本派別)(二)辯證法和形而上學(三)可知論和不可知論(四)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36(一)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371.唯物主義唯物主義:把世界的本原歸結為物質,主張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意識是物質的產(chǎn)物。唯物主義有三種形態(tài):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38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也一切事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虛空……天地合氣,萬物自生。管子:春秋王充(東漢)泰勒斯德謨克利特水生萬物,萬物復歸于水。誰是最好的。39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培根洛克拉美特里原子是最小的物質單位,各種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相互轉化,原子的屬性,如質量不變性、空間廣延性、不可分割性,被看成是一切物質形態(tài)的不變的屬性。

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克服了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直觀性、猜測性的不足。但又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和不徹底性的三大缺陷。它把特定的物質形態(tài)誤認為是物質的一般,把原子的個性錯看成物質的共性,得出了物質就是原子的不科學的結論。41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馬克思、恩格斯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統(tǒng)一起來,創(chuàng)立了辯證唯物主義;把唯物主義自然觀與歷史觀統(tǒng)一起來,創(chuàng)立了歷史唯物主義。422.唯心主義唯心主義:把世界的本原歸結為精神,主張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物質是意識的產(chǎn)物。唯心主義有兩種形態(tài):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43

思考與交流

你相信意念致動嗎?44主觀唯心主義把主觀精神(人的意志、感覺、經(jīng)驗,“心”)等夸大為唯一的實在,當成是第一性的東西,而客觀事物以至整個物質世界則是這種主觀精神的產(chǎn)物。主觀唯心主義貝克萊英國大主教貝克萊的三個命題:“物是觀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所以“對象和感覺原是一種東西,因此不能互相抽象而彼此分離”。實質——”物”就是感覺的產(chǎn)物。存在就是被感知在貝克萊看來,一切物質的客觀存在,即人所認識的東西,都是人的感覺經(jīng)驗。如果離開了感覺經(jīng)驗,一切的客觀事物都是不存在的。貝克萊曾這樣指出:“我看見這個櫻桃,我觸到它,我嘗到它……它是實在的?!铱隙ㄕf,櫻桃不外是感性的印象成為各種感官所感受的表象的結合?!彼€指出:“天上的雷露風雨,地下的花木鳥獸,總而言之,構成宇宙的萬物離開精神就不能存在……萬物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認識,可見,如果它們確實沒有被我所感知,或者不存在于我的心中或其他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精靈的心中,那么,或者它們根本不存在,或者存在于某種永恒精靈的心中……”

47主觀唯心主義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創(chuàng)辦陽明書院,又被稱為陽明先生。明代杰出的哲學、政治家,曾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心學的代表人物。其語錄由弟子(徐愛)筆記并選編為《傳習錄》分上中下三部分。48“心外無物、無理”王陽明認為,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本體是理,心外無理;心之所發(fā)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心外無物。心是天地萬物的主宰,沒有心的“靈明”,就沒有天地萬物。人心的靈明就是良知,良知即是天理,所以不可在良知之外求天理。總之,良知是天地萬物發(fā)育流行的根源,天地萬物都是從良知中產(chǎn)生的,沒有我的良知,就沒有天地萬物。49先生游南鎮(zhèn),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與我心亦何相關?”先生云:“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p>

——王守仁主觀唯心主義50

思考與交流

你相信命運嗎?51柏拉圖的理念論:即世界的本原是理念??梢愿杏X的個別事物是假的,通過理性所認識到的抽象的一般理念才是真的;個別的事物是生滅變化的,抽象的理念是永恒不變的;個別事物則是相對近似的,抽象的理念是絕對完美的??陀^唯心主義52客觀唯心主義把某種客觀的精神或原則看作先于物質世界并且獨立于物質世界的本體,認為物質世界不過是這種客觀精神或原則的外化形式。孔夫子:天命有絕對權威。董仲舒:“天者,萬物之祖,萬物非天不生?!敝祆洌骸袄硪舱?,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p>

朱熹認為:“知先行后”;“行重知輕;“知行互發(fā)”。53

黑格爾:客觀唯心主義者

客觀思想:事物的本質與規(guī)律就是思維所思的那個樣子,或者說,它本身也就是思維了。這就是存在于人頭腦之外的所謂——

“客觀思想”,即“絕對精神”。54唯心主義哲學是純粹的“胡言亂語”嗎?唯心主義者是不可理喻的“瘋子”嗎?辯證唯物主義是如何看待唯心主義產(chǎn)生的認識論根源的?為什么說“唯心主義哲學是生長在人類認識之樹上的一朵不結果實的花?思考討論55唯心主義產(chǎn)生的認識論根源從“粗陋的、簡單的、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的觀點看,哲學唯心主義只能是“胡說”;與此相反,從“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看來,哲學唯心主義是“把認識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片面地夸大地……發(fā)展(膨脹、擴大)為脫離了物質、脫離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絕對”。

——列寧《哲學筆記》56唯心主義產(chǎn)生的認識論根源時間先在性:是對經(jīng)驗事實的陳述,即表述經(jīng)驗對象之間在時間序列中的先后順序。具體地說,一事物先于他事物而存在,這一事物較之他事物就具有時間上的“先在性”。邏輯先在性:它所陳述的并不是事物之間在時間序列中的先后順序,而是事物在“邏輯”上的“優(yōu)先地位”。從總體上看,事物之間在邏輯上的優(yōu)先地位問題可以分為“自在”和“自為”兩種情況。57“自在”意義上的邏輯先在性指事物的本質對事物的現(xiàn)象在“邏輯”上具有優(yōu)先的地位,即事物的本質決定事物的存在。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所以人們認識事物要透過現(xiàn)象抓住本質。古代的唯心主義主要是夸大了自在意義上的邏輯先在性,如柏拉圖將理念與事物割裂開來。把邏輯先在性等同于時間先在性,把事物的本質看做先于事物的現(xiàn)象而存在。58“自為”意義上的邏輯先在性是指在人的認識活動中的主體—客體關系。主體對客體具有邏輯上的優(yōu)先地位。主體在何種程度上把握到客體,客體在何種程度上成為主體的對象,又是以主體的實踐水平和認識水平為前提的。近代以來的唯心主義夸大了主體對客體的邏輯先在性,把主體的感覺、思維、意志視為本原性的存在,把客觀世界視為派生性(由主體的意志派生)的存在。59列寧對唯心主義的評價“直線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觀主義和主觀盲目性就是唯心主義的認識論根源?!皇菦]有根基的,它無疑是一朵不結果實的花,然而卻是生長在活生生的、結果實的、真實的、強大的、全能的、客觀的、絕對的人類認識這棵活生生的樹上的一朵不結果實的花?!?0為什么說“唯心主義哲學是生長在人類認識之樹上的一朵不結果實的花?說明唯心主義是有根基的,它植根于人類認識這棵樹上面。這棵樹是“活生生的,結果實的,真實的,強大的、全能的、客觀的、絕對的”。唯心主義是生長在這棵樹上的花,它是可以吸收人類認識的營養(yǎng)的,有的甚至可以吸到豐富的營養(yǎng),如黑格爾的哲學,因此,不能簡單地對待和全盤否定。唯心主義盡管在人類思維發(fā)展過程中提出了不少重要問題,產(chǎn)生過有重要價值的思維成果,但作為一種主觀同客觀相分離、認識與實踐相脫節(jié)的理論觀點,唯心主義并不能有效地指導人們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因此,只能是人類認識之樹上的“不結果實的花?!?1唯心主義的價值

1、它作為人類認識發(fā)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環(huán)節(jié),對人類認識的某一方面、階段、部分、特征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人類認識的發(fā)展。2、它在歪曲的形式下解釋和表述了人類認識的某些規(guī)律,開辟了某些新的領域,為人類思維的發(fā)展作出了貢獻。3、它不僅提供了許多哲學概念、范疇、命題和原理,而且它的錯誤也為人類認識的發(fā)展提供了教訓。4、當一種唯心主義哲學批判另一種唯心主義哲學時,有利于唯物主義的發(fā)展,而且有時唯心主義哲學比唯物主義哲學提出的問題要豐富深刻得多。62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只能在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意義上使用,如果給它們加上別的意義,則會造成混亂。63(二)辯證法與形而上學64辯證法辯證法堅持用聯(lián)系的、發(fā)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認為事物發(fā)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內部矛盾。辯證法的發(fā)展也大體經(jīng)歷了三種基本形態(tài):古代樸素辯證法德國古典哲學中的唯心主義辯證法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65古代辯證法認為,萬事萬物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不斷變化和發(fā)展的。古代樸素的辯證法:赫拉克利特

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一切皆流,無物常住,存在又不存在。老子: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依反者道之動相反相成66把整個世界看成是有機的統(tǒng)一整體,是一個不斷運動、變化、發(fā)展的過程。

近代唯心主義辯證法:黑格爾

近代以來,唯物主義哲學曾一度拋棄辯證法思想,滑向了形而上學的誤區(qū)。與之相反,唯心主義者則將辯證法思想進一步發(fā)揚光大。黑格爾是唯心辯證法的集大成者。其代表性觀點包括:凡是現(xiàn)實的都是合理的絕對觀念也存在一個自我發(fā)展的過程割下來的手不再是人手67把辯證法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