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詩歌_第1頁
七年級上冊詩歌_第2頁
七年級上冊詩歌_第3頁
七年級上冊詩歌_第4頁
七年級上冊詩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七年級上冊詩歌龜雖壽

曹操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背景:本詩歌是曹操樂府詩《步出夏門行》的第四章。曹操當時擊敗袁紹父子,平定北方烏桓,躊躇滿志,樂觀自信,便寫下這一組詩,抒寫建功立業(yè)的豪情壯志。此時曹操已經(jīng)五十三歲了?!咀g詩】

神龜?shù)膲勖m然十分長久,但也還有生命終了的時候。騰蛇盡管能乘霧飛行,終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年老的千里馬伏在馬棚里,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一日馳騁千里。有遠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fā)思進的雄心不會止息。人的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所決定的。只要自己保養(yǎng)得好,也可以益壽延年。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吧。[賞析]全詩以生動形象的比喻開頭:“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兩個形象的比喻說明世間萬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新陳代謝是大自然的根本規(guī)律。這就等于告訴人們說,人雖壽夭有別,但最終都是要死。既然人總是要死的,那么是不是可以對人生采取消極悲觀的態(tài)度呢?詩人認為這是不可以的。承認生命有限正是為了充分利用這有限的生命,建功樹業(yè),有所作為。因此,詩人緊承上意寫道:“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己。”以上四句,可以說是全詩的點題之筆,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事業(yè)的看法,充滿積極進取的精神。接著,詩人又進一步發(fā)揮了這一主題思想:“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yǎng)怡之福,可以永年。”這就是說,人的壽命的或長或短,不完全出于天定,只要調(diào)養(yǎng)有方,是可以保持身心健康、延年益壽的。全詩以形象的比喻、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一種人定勝天的非宿命論的思想,體現(xiàn)了詩人達觀、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昂揚、進取的精神。它告訴人們,事在人為,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它激勵人們,不要哀嘆時光的流逝,丟棄那種人到暮年無所作為的悲觀消極思想,要象那匹老馬一樣,老當益壯,奮斗不息。過故人莊

孟浩然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作者簡介】孟浩然(689~740)唐代詩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以寫田園山水詩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襄陽南門外背山臨江之澗南園有他的故居。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游長安,應(yīng)進士舉不第。他和王維交誼甚篤。后漫游吳越,窮極山水之勝。開元二十五年,張九齡為荊州長史,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居。開元二十八年,王昌齡游襄陽,訪孟浩然,相見甚歡。適浩然背上長了毒瘡,醫(yī)治將愈,因縱情宴飲,食鮮疾發(fā)逝世?!咀g文】老友準備了豐盛的飯菜,邀我到他的田舍作客。幽美的村莊,四周綠樹環(huán)抱,一脈青山在城郭外隱隱橫斜。推開窗子,面對著打谷場和菜圃,共飲美酒,閑談農(nóng)務(wù)。告別時就又盼望著快到重陽佳節(jié),那時我還要來品嘗美酒,觀賞菊花。【賞析】人稱「孟襄陽」之詩無意求工而清新超俗,清新淺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風(fēng)來松下之音。此詩即可稱是孟氏之代表作,全詩用平淡之語寫平淡之事,恬淡之中見親切。青山綠樹、雞黍桑麻,好一派田園風(fēng)光;場圃、老友、淡酒,真好比人間仙境,在這里,俗世名利、榮辱得失全如過眼煙云,飄然腦后。老友相聚,待以雞黍之飯,普通簡單的事情卻被詩意地表現(xiàn)了出來,給人們留下了一個美的意境和幻想的空間。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qìng)音。(亦作“萬籟此俱寂”)本詩是一首題壁詩。破山寺,即興福寺,在今江蘇常熟市西北虞山上。

常建(708-765),唐代詩人,字號不詳,有說是邢臺人或說長安(今陜西西安)人,開元十五年與王昌齡同榜進士,長仕宦不得意,來往山水名勝,過著一個很長時期的漫游生活。

由于詩人的仕途失意,所以寄情山水,游覽名山古剎,云游四海,尋幽探勝。譯文:早晨,當我漫步到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叢林。

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向幽靜的地方,僧人們的房舍掩映在花草樹林中。

山光的明凈使鳥兒高興,潭水空明清澈,臨潭照影,能去除塵世俗心。

大自然的一切聲音此時都靜寂,已是黃昏,只有鐘磬的聲音在空中回蕩。

這首詩題詠的是佛寺禪院,抒發(fā)的是作者忘卻世俗、寄情山水的隱逸胸懷。

詩人在清晨登破山,入興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樹林。詩人穿過寺中竹叢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發(fā)現(xiàn)唱經(jīng)禮佛的禪房就在后院花叢樹林深處。這樣幽靜美妙的環(huán)境,使詩人驚嘆,陶醉,忘情地欣賞起來。他舉目望見寺后的青山煥發(fā)著日照的光彩,看見鳥兒自由自在地飛鳴歡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見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塵世雜念頓時滌除。此刻此景此情,詩人仿佛領(lǐng)悟到了空門禪悅的奧妙,擺脫塵世一切煩惱,象鳥兒那樣自由自在,無憂無慮。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間的所有其他聲響都寂滅了,只有鐘磬之音,這悠揚而宏亮的佛音引導(dǎo)人們進入純凈怡悅的境界。顯然,詩人欣賞這禪院幽美絕世的居處,領(lǐng)略這空門忘情塵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無門的情懷。盛唐山水詩大多歌詠隱逸情趣,都有一種優(yōu)閑適意的情調(diào),但各有獨特風(fēng)格和成就。常建這首詩是在優(yōu)游中寫會悟,具有盛唐山水詩的共通情調(diào),但風(fēng)格閑雅清警,藝術(shù)上與王維的高妙、孟浩然的平淡都不類同,確屬獨具一格。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fēng)直到夜郎西。李白(701~762),唐代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浪漫主義詩人。

李白少年時代的學(xué)習(xí)范圍很廣泛,除儒家經(jīng)典、古代文史名著外,還瀏覽諸子百家,被人們稱之為“詩仙”,綿州彰明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xiāng)人。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隋末其先人流寓中亞的碎葉城(唐代屬安西都護府,在今吉爾吉斯共和國北部托克馬克。譯文:樹上柳絮落盡,杜鵑在不停地啼叫,聽說你被貶到龍標去了,那里地方偏遠,還要經(jīng)過五溪。讓我把對你的憂愁與思念托付給天上的明月吧,伴隨著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作品背景:《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李白為好友王昌齡貶官而作的抒發(fā)感憤、寄以慰藉的好詩。在盛唐詩壇上,王昌齡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寫邊塞題材著稱,特別擅長七絕。天寶初年,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與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齡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與李白的傲岸不羈有著相似之處。王昌齡貶龍標尉的時間不可確考,有人推測大約在天寶七八年間。李白從天寶三年離京漫游,此時正在揚州,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便題詩抒懷,遙寄給遠方的友人。詩歌賞析:這首七絕,是李白寫給他的好友王昌齡的。李白在聽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寫了這一首充滿同情和關(guān)切的詩篇,從遠道寄給他。

它一開頭便擇取兩種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繪出南國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種哀傷愁惻的氣氛。楊花即柳絮。子規(guī)是杜鵑鳥的別名,相傳這種鳥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鳴聲異常凄切動人。龍標在這里指王昌齡,以官名作為稱呼是唐以來文人中的一種風(fēng)氣。五溪為湘黔交界處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在唐代,這一帶還被看作荒僻邊遠的不毛之地,也正是王昌齡要去的貶所。這起首二句看似平淡,實際卻包含著比較豐富的內(nèi)容,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它既寫了時令,也寫了氣氛,既點明題目,又為下二句抒情張本。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fēng)直到夜郎西”二句緊承上文,集中抒寫了詩人此時此地的情懷?!帮L(fēng)”字亦作“君”。這里所謂“夜郎”并不是指漢代的夜郎國,而是指隋代的夜郎縣,其地當在今湖南辰溪一帶(見《輿地紀勝》卷七十一);而龍標恰恰在辰溪以西,所以才有“直到夜郎西”的說法。句中“愁心”二字也是蘊藏著豐富的內(nèi)容,值得細細玩味。詩人為什么滿懷愁思呢?不妨說,這里既有對老友遭遇的深刻憂慮,也有對當時現(xiàn)實的憤慨不平,有懇切的思念,也有熱誠的關(guān)懷?!兑褂昙谋薄?/p>

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約812年或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詩人。幼年喪父,跟隨堂叔學(xué)習(xí)經(jīng)書和文章,16歲就以古文知名.開成二年中進士,曾先后擔(dān)任過秘書省校書郎,宏農(nóng)縣尉,做過短期的鹽鐵推官.他祖籍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市),祖輩遷至滎陽(今河南鄭州)。擅長駢文寫作,詩作文學(xué)價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fēng)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gòu)思新奇,風(fēng)格濃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譯文:你經(jīng)常問我什么時候回家,我沒有固定的時間回來;今晚巴山下著大雨,雨水已漲滿池子。何時你我能重新相聚,在西窗下同你一起秉燭夜談;再來敘說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呢?詩歌賞析:

《夜雨寄北》是晚唐詩人李商隱身居遙遠的異鄉(xiāng)巴蜀寫給在長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絕句。詩人用樸實無華的文字,寫出他對妻子的一片深情,親切有味。全詩構(gòu)思新巧,自然流暢,跌宕有致,很有意境。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小詩,是詩人身居遙遠的異鄉(xiāng)巴蜀寫給他在長安的妻子的詩(或?qū)懡o友人)。李商隱對妻子的愛很真摯,他們結(jié)婚不到12年,妻子便死了。就是在那12年中,由于詩人到處飄泊,也不能和妻子經(jīng)常團聚。俗話說:小別勝新婚。李商隱與妻子的分別卻常常是久別,因而對夫妻恩愛、相思情長就體會的更深、更強烈

這首小詩寫得明白如話,不用典故,不用比興,直書其事,直寫其景,直敘其話;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蘊無限深情于質(zhì)樸無華的詞語之中,給人留下無窮的回味余地。泊秦淮杜牧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803年-約852年)唐代著名詩人,漢族,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唐文宗大和二年進士,授宏文館校書郎。杜牧工詩、賦、文、辭,而以詩歌創(chuàng)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詩壇獨樹一幟,是晚唐著名作家。他的散文以議論見長,氣勢縱橫,敢于論列軍國大事,指陳時弊,具有較強的現(xiàn)實性,繼承了韓、柳派古文家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他的詩意境清新,風(fēng)格豪健俊爽,在晚唐輕浮艷麗的文壇上獨樹一幟。后人因稱他才華橫溢,稱為“小杜”,以繼杜甫;又和李商隱并稱為“小李杜”。譯文迷蒙的煙霧籠罩著寒江,銀色的月光籠罩著小舟白沙,夜晚我停泊在秦淮河岸,正臨近酒家所在的地方。

正在唱歌的歌女不知道什么是亡國之恨,依然在對岸吟唱《玉樹后庭花》。創(chuàng)作背景:

唐朝著名詩人杜牧游秦淮,在船上聽見歌女唱《玉樹后庭花》,綺艷輕蕩,男女之間互相唱和,歌聲哀傷,是亡國之音。當年陳后主長期沉迷于這種萎靡的生活,視國政為兒戲,終于丟了江山。詩人借題發(fā)揮,他譏諷的實際是晚唐政治:群臣們又沉湎于酒色,快步陳后主的后塵了。

杜牧前期頗為關(guān)心政治,對當時百孔千瘡的唐王朝表示憂慮,他看到統(tǒng)治集團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鎮(zhèn)的擁兵自固,看到邊患的頻繁,深感社會危機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這種憂時傷世的思想,促使他寫了好些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詩篇。《泊秦淮》也就是在這種思想基礎(chǔ)上產(chǎn)生的。詩歌賞析:這首詩是即景感懷的。詩人目睹如今的唐朝國勢日衰,當權(quán)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轍,無限感傷。首句寫景,先竭力渲染水邊夜色的清淡素雅;二句敘事,點明夜泊地點;三、四句感懷,由“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自然灑脫;由歌曲之靡靡,牽出“不知亡國恨”,抨擊豪紳權(quán)貴沉溺于聲色,含蓄深沉;由“亡國恨”推出“后庭花”的曲調(diào),借陳后主之詩,鞭笞權(quán)貴的荒淫,深刻犀利。

這首詩寫詩人所見所聞所感,語言清新自然,構(gòu)思精巧縝密。全詩景、事、情、意融于一爐,景為情設(shè),情隨景至。借陳后主的荒亡國諷喻晚唐統(tǒng)治者,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對現(xiàn)實的深切憂思。

這首詩于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形象而典型地表現(xiàn)了晚唐的時代氣氛,使人從陳后主的荒淫亡國聯(lián)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的命運,委婉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對現(xiàn)實的深切憂思,內(nèi)容深厚,感情深沉,意味無窮,引人深思。浣溪沙

晏殊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池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作者:晏殊(991-1055),字同叔,臨川(今屬江西)人。七歲能文,十四歲以神童召試,賜同進士出身。宋仁宗時官至同平章事兼樞密使,范仲淹、韓琦、歐陽修等名臣皆出其門下。卒謚元獻。他一生富貴優(yōu)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臺、花前月下,而筆調(diào)閑婉,理致深蘊,音律諧適,詞語雅麗,為當時詞壇耆宿。有《珠玉詞》。譯文:我填上一曲新詞,倒上一杯美酒,這時的天氣,與去年相同。當夕陽西下,何時才能回轉(zhuǎn)?

令人無可奈何,看見花兒又殘落了;似曾相識,春燕又飛回。美好的事物無法挽留,只不過是似曾相識而已,想到這些令人感傷。我獨自在小徑里徘徊,感覺很傷感。賞析:

這是晏殊詞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篇章。

詞的上片通過對眼前景物的詠嘆,將懷舊之感、傷今之情與惜時之意交織、融合在一起。在這種懷舊之感中又糅合著深婉的傷今之情。“夕陽西下”句,不僅是惋惜時光的匆匆流逝,同時也是慨嘆昔日與伊人同樂的情景已一去不返。細味“幾時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種企盼其返、卻又情知難返的紆細心態(tài)。

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筆法申發(fā)前意?!盁o可奈何”二句,聲韻和諧,寓意深婉,一向稱為名對。上句對春光的流逝示惋惜之情,下句對巢燕的歸來興懷舊之感。人間生死,同花開花落一樣,不由自主,所以說“無何奈何”。舊地重游,前塵影事,若幻若真,所以說“似曾相識”。滲透在句中的是一種混雜著眷戀和悵惆,既似沖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悵觸。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楊萬里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自號誠齋野客,吉水南溪(今吉水縣黃橋鄉(xiāng)湴塘村)人。歷任太常丞兼禮部右侍郎、廣東提點刑獄,吏部左司郎兼太子侍讀,官至寶謨閣學(xué)士。他是南宋杰出的詩人,與陸游、范成大、尤袤齊名,被后人推為“南宋四大家”。他著作甚豐,相傳有詩2萬余首,現(xiàn)存詩4200余首。今存《誠齋集》有詩文133卷,有《楊文節(jié)詩集》、《楊文節(jié)易傳》、《楊文節(jié)文集》等著作傳世。譯文:莫說從嶺上下來就不難,在下山之前經(jīng)常讓那些行人空歡喜一場。走入到崇山峻嶺之中,你才從一重山里出來,可是又被另一重山攔住了。賞析:

本詩的內(nèi)容很平常,寫的是山上山下之事,但讀者卻有一種新鮮之感。本詩的新鮮之處就在于,詩人從上山下山這種日?,F(xiàn)象里,敏感的發(fā)現(xiàn)和領(lǐng)悟到了某種新鮮的感覺,即看似容易的事情之后往往還有新的困難需要克服。本詩的特點就在于從日常生活和合平凡事務(wù)中悟出哲理,這就是楊萬里的詩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又富于理想。其次是先留懸念,后兩句解答。如夢令李清照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作者小傳: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濟南)人,以詞著稱,有較高的藝術(shù)造詣。早期生活優(yōu)裕,與丈夫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jù)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diào)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diào)協(xié)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并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fēng)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賞析:這是一首絕妙的大自然的贊歌。此首小令,為作者年輕時詞作。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