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_第1頁
必修一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_第2頁
必修一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_第3頁
必修一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_第4頁
必修一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2015年高中歷史學業(yè)水平測試

必修一復習考點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考點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一、中國早期政治制度【測試要求】1、了解先秦時期的王朝變遷;2、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內容和影響3、認識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歷年考點】08年第1題:分封制12年第1題:宗法制13年第1題:宗法制1、了解先秦時期的王朝變遷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春秋與戰(zhàn)國)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中國出現(xiàn)早期國家政治制度。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紂滅商,建立周朝,史稱西周。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史稱東周。公元前221年結束。2、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內容和影響(1)分封制的基本內容和影響(P5-6頁)

①目的:②內容:③對象:④權力:⑤義務:⑥特點:⑦作用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土地和人民(2)宗法制的基本內容和影響(P6頁)

①含義:②目的:③內容:④最大的(核心內容):⑤作用:⑥與分封制的關系:⑦對今天影響的表現(xiàn)嫡長子繼承制互為表里,相輔相成。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體現(xiàn);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內核紐帶。

故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士有隸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親,皆有等衰。

——《左傳》桓公二年解讀:“天子建國”即天子建諸侯,“諸侯立家”即諸侯立卿大夫,“卿置側室”即卿立下級之卿或大夫,“大夫有貳宗”,即大夫立下級大夫或“屬大夫”?!笆坑须`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親,皆有等衰”,指士以其子弟為隸級,庶人不再分等級而以親疏為若干等級之別。材料同時體現(xiàn)了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等級制度。3、認識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

神權與王權相結合;最高執(zhí)政集團尚未實現(xiàn)權力的高度集中;以血緣關系為紐帶,體現(xiàn)濃厚的貴族政治;王位世襲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是內容和特征?!緦崙?zhàn)演練】1.(2008?江蘇?1)《史記·齊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師尚父(即姜尚)于齊營丘。東就國……”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時期實行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縣制

D.郡國并行制2.(2012?江蘇?1)王國維說:“欲觀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異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喪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諸侯之制?!辈牧险J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

A.嫡長子繼承制

B.禮樂喪葬制

C.婚娶聯(lián)姻制

D.功臣分封制B

A3.(2013?江蘇?1)寧波天一閣是我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私人藏書樓。1984年離鄉(xiāng)多年的世界船王包玉剛回到寧波訪問,在天一閣看到了館藏的《包氏家譜》,意外發(fā)現(xiàn)自己是包拯的第29代嫡孫。這段材料反映的是中國古代的

A.禪讓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D.郡縣制C

【運用提升】1、按宗法制規(guī)定,下列在相關范圍內一定能成為大宗的是⑴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⑵周王室-----周王嫡長子⑶諸侯國-----諸侯嫡長子⑷卿大夫-----卿大夫嫡長子A.⑴⑵⑶⑷

B.⑴⑵⑶C.⑵⑶⑷

D.⑵⑷C2、坐落在北京天安門東側的今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曾經(jīng)是明清兩代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這種對列祖列宗的膜拜,源于我國古代的A.分封制B.宗法制C.皇帝制度D.王位世襲制3、2007年12月,蔣方智怡計劃將蔣介石和蔣經(jīng)國移靈浙江奉化安葬,在臺灣引起了軒然大波。中國有句古語:葉落歸根,認祖歸宗。蔣方智怡這種文化情節(jié)源于中國古代的A.分封制B.宗法制C.禪讓制D.王位世襲制BB5.幽王得褒姒,愛之,欲廢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為后,以伯服為太子。周太史伯陽讀史記(當時各國記載的歷史)曰:“周亡矣?!敝芴凡栒J為“周亡矣”的主要理由是幽王破壞了

A.王位世襲制 B.皇帝制度

C.分封制 D.宗法制D4、史書記載,結束了三國分裂局面的晉武帝司馬炎共有兒子26人,但太子司馬衷卻天生癡愚。晉武帝想要廢太子,另擇繼承人,皇后勸說:“立嫡以長不以賢,豈可動乎!”于是晉武帝沒有更換太子的人選。由此可見,晉武帝選太子是根據(jù)A.世襲制的父死子繼原則B.宗法制的嫡長子繼承原則C.君主制的集權獨裁原則D.禪讓制的尚賢原則B考點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二、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測試要求】1、了解秦的統(tǒng)一;2、了解“始皇帝”的來歷和秦朝的中央官制;3、理解郡縣制的建立和作用?!練v年考點】09年第1題:秦的統(tǒng)一10年第1題: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11年2題:郡縣制12年第2題:皇帝制度特點1、秦朝的統(tǒng)一(1)條件:(2)建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定都咸陽。(3)統(tǒng)一意義:結束了長期的諸侯割據(jù)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

2、了解“始皇帝”的來歷和秦朝的中央官制(1)“始皇帝”的來歷(P9頁)

①由來:②特征:皇帝獨尊皇位世襲皇權至上(核心)(2)了解秦朝的中央官制:丞相、御史大夫、太尉(P9-10)

①三公:A、丞相為百官之首,幫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丞相之下還有諸卿,掌管著國家各項具體事務,是中央政府的職能部門。B、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執(zhí)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并負責監(jiān)察百官;C、太尉,負責管理全國軍務。(虛設)②關系:互相配合,彼此牽制,軍政大權操縱在皇帝的手中。③作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君主專制下重大事情的決策失誤3、理解郡縣制的建立和作用(P10-11)【要求】這是秦朝的什么制度?各級官員是怎么產(chǎn)生的?名稱叫什么?有何職責?這個制度對秦有何作用?與西周時分封制最大的不同是什么?郡縣制是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1)目的:秦始皇為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統(tǒng)治,接受了李斯的建議,推行郡縣制。(2)概況:秦朝的郡縣制中,郡是地方最高行政區(qū)劃。最高行政長官是郡守。縣隸屬于郡,縣下有鄉(xiāng)、里兩級地方基層行政機構。(3)特點:該制度與分封制相比,最主要的差別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縣的長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襲。(4)影響:實現(xiàn)了對地方政權直接有效的控制。該制度的建立是中央集權形成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緦崙?zhàn)演練】1.(2009?江蘇?1)在歷史學習中,圖表往往隱含著大量的有效信息。從下圖中我們可以得到的準確信息是

①公元前221年秦滅齊國完成統(tǒng)一②秦統(tǒng)一期間的都城為咸陽

③秦統(tǒng)一總體采用了先近后遠的攻擊策略

④秦統(tǒng)一后的疆域未達東部沿海地區(qū)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D

2.(2010年學業(yè)水平測試1)下圖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聯(lián)系秦朝的歷史,我們可以得到的正確結論是皇帝信璽右丞相印御史丞印南郡侯印①秦朝創(chuàng)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設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職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統(tǒng)一了文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C

3.(2011年學業(yè)水平測試2)《漢書,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為周制微弱,終為諸侯所喪,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為郡縣。”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A.郡縣制代替分封制

B.實行郡國并行制C.推行三公九卿制

D.推廣行省制度4.(2012?江蘇?2)《史記·秦始皇本紀》說:“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這段話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點是A.朝議裁決

B.集權獨斷C.世襲傳承

D.政務繁忙AB【運用提升】易中天在《帝國的終結》中說:“秦,雖死猶存,它亡的悲壯?!睆恼紊峡础扒?,雖死猶存”主要是指A.統(tǒng)一了度量衡、貨幣B.開創(chuàng)皇帝制度C.中央建立三公制D.建立統(tǒng)一國家和中央集權制度D考點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三、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測試要求】1、了解漢朝的郡國并行制;2、理解唐朝的三省六部制;3、了解宋朝分割宰相權力的舉措;4、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5、理解我國古代選官制度的變化?!練v年考點】08年2題:監(jiān)察制

09年3題:選官制11年3題:三省六部13年4題:察舉制

漢朝時,地方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往往還是郡縣、封國并存。漢武帝在平定“七國之亂”的基礎上,頒布“推恩令”,王國越分越小,中央集權得到加強。

1、了解漢朝的郡國并行制(P12)

2、理解唐朝三省六部制(P14)【要求】哪三?。磕牧??各自的職責是什么?如何運行的?相互之間是什么關系?對當時、對后世有什么影響?(1)內容:三?。?/p>

、

,職責:

、

。尚書省之下設六部:

、

、

、

、

部。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用:①三省長官都是_____,相權_____。三省相互__________,削弱了___權,保證了_________。②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________,此后歷朝基本沿襲這種制度。中書門下尚書

決策審議執(zhí)行吏戶禮兵刑工

宰相分散

牽制和監(jiān)督相皇權的獨尊

重大創(chuàng)造

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3、宋朝分割宰相權力的舉措(1)目的:加強君權,削弱相權。(2)措施:設立中書門下作為最高行政機構,最高長官行使宰相職權;增設參知政事、樞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權、軍權和財權。(3)作用: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4、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P13)【要求】元朝為什么要實行行省制度?在哪些地方實行?對當時、對后世有什么影響?(1)目的:加強對遼闊疆域的統(tǒng)治。(2)內容:

由中書省直接管理,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或省。行省長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設

、

、州、縣,邊遠民族地區(qū)設立

。(3)特點:行省是最高地方行政區(qū),但受中央直接控制。(4)影響:①便利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加強了

,鞏固了

;②它是中國古代

制度的重大變革,是中國

的開端。河北、山西、山東路府

宣慰司中央集權

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地方行政省制5、理解我國古代選官制度的變化(P14-15)【要求】漢朝、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實行什么樣的選官制度?各有什么影響?察舉制九品中正制孝、廉(才德)依靠門第,不注重才能科舉制(科舉考試)才能科舉制作用(1)是封建選官制度的一大進步。把讀書考試與做官緊密聯(lián)系,有利于打破特權壟斷,擴大官吏人才來源、提高官員文化素質。(2)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力,從世家大族手中集中到中央政府。(3)為以后歷朝沿用,影響深遠。【實戰(zhàn)演練】1.(2008?江蘇?2)下列中國古代官職中具有監(jiān)察職能的是①太尉②御史大夫③刺史④軍機大臣A.①④B.①③

C.②③D.③④2.(2009?江蘇?3)“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國許多知識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們實現(xiàn)這一理想的主要途徑是A.參加科舉考試

B.等待朝廷察舉C.投筆從戎戍邊

D.投作官吏幕僚CA3.(2011?江蘇?3)唐朝元和年間,中書省丞相皇甫鎛奏請減少內外官俸錢,門下省官員崔祐認為此法不妥,封還詔書,皇帝采納了崔祐的意見,皇甫鎛的建議作罷。由此可見A.唐朝時期的丞相權力大于皇權B.唐朝三省制有互相制衡和分散相權作用C.唐朝門下省權限高于中書省D.唐朝的中樞機構具備君主立憲制特征4.(2013?江蘇?4)《漢書》記載:“建元元年冬十月,詔丞相、御史……諸侯相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庠甓辉拢趿羁e孝、廉各一人?!辈牧现械倪x官制度是A.世卿世祿制

B.九品中正制C.察舉制

D.科舉制BC【運用提升】1.表明我國古代選官制度從推薦考察為主轉變?yōu)橐钥荚嚍橹鞯臉酥臼茿.察舉制度的實行B.九品中正制的創(chuàng)立C.科舉制度的創(chuàng)立D.八股取士制度的創(chuàng)立2.假如唐朝政府要在淮河一帶修建某大型水利工程,按制度規(guī)定,實施這項工程的運作程序是A.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工部B.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禮部C.門下省→中書省→尚書省→刑部D.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工部3.中國古代官吏選拔經(jīng)歷了“世襲制--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的過程。下列表述與“科舉制”相關的是A.“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B.“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C.“龍生龍,鳳生鳳”D.“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CAA考點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四、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測試要求】1、了解明朝的內閣;2、了解清朝的軍機處;3、認識明清時期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影響?!練v年考點】07年36題:綜合(中央集權制度)11年31題:軍機處12年6題:內閣制13年6題:廢丞相的直接目的1、了解明朝的內閣(P16-17)(1)廢丞相:①目的:加強君主專制②措施: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中書省和丞相,權分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③影響:中國歷史上延續(xù)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從此被廢除,君主專制進一步加強。(2)設內閣①背景: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叢雜政務集于皇帝一身。②過程:明太祖設殿閣大學士明成祖時內閣正式形成。【注意】內閣,只是皇帝的內侍機構,無決策權,升降由皇帝決定,票擬是否被采用最終還是取決于皇帝的披紅。故內閣對皇權起不到制約作用。(明朝廢除宰相制度,設立內閣,進一步加強了君主專制。)1、了解明朝的內閣(P16-17)2、了解清朝的軍機處(P18)(1)目的:清雍正年間,為適應西北軍務需要,始設軍機房,后改名軍機處。(2)職能:跪受筆錄,上傳下達,無決策權(3)特點:①無決策權;②機構簡單人員精干,辦事效率高;地處內廷,外界干擾?。ê喫倜埽虎壅螞Q策具有的封閉性。(4)影響: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強了皇權,君主專制發(fā)展到了頂峰,我國多民族大一統(tǒng)國家也得到鞏固,封建制度逐漸走向衰落。3、認識明清時期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影響【要求】從積極、消極影響兩個角度來歸納。(1)積極:(政治)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有利于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有利于社會秩序的安定和鞏固封建統(tǒng)治。(經(jīng)濟)有利于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民族關系)有利于民族融合和經(jīng)濟文化交流。(2)消極:皇帝個人獨斷,難免決策失誤;官吏唯上是從,必然導致官場腐敗,行政效能低下。地方的自主性和能動性越來越受到壓抑,阻礙了社會的發(fā)展,封建社會走向衰落。導致中國社會保守停滯,拉大東西方差距,為近代遭受西方列強侵略埋下禍根。(皇帝個人獨斷,官場腐敗。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是中國逐漸落后于西方。)重要概念: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1、專制主義:是與民主政體相對立的概念,指一個人或少數(shù)幾個人獨裁的政權組織形式,是體現(xiàn)在帝位終身制和皇位世襲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個人的專斷獨裁,匯集國家最高權力于一身,從決策到行使軍政財政大權都具有獨斷性和隨意性。專制主義是決策方式。2、中央集權:是相對于地方分權而言的,其特點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方面沒有獨立性,必須嚴格服從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中央集權是管理方式。一個核心:皇權至上兩對矛盾:皇權與相權;中央與地方三大制度: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地方制度演變特點:

相權不斷被削弱,皇權不斷加強。

中央不斷集權,地方權力不斷削弱【實戰(zhàn)演練】1.(2012?江蘇?6)明朝自宣德以來,中央機構互相傾軋。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內閣,令大學士楊士奇等對題奏本章擬出處理意見,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擬走向制度化。這主要反映了A.內閣地位逐漸提高B.明英宗時期初設內閣C.廢丞相后政治腐敗D.內閣成為法定的中央機構2.(2013?江蘇?6)《明史·職官志》記載:“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參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誅丞相胡惟庸,遂罷中書省。其官屬盡革,惟存中書舍人。”明太祖這樣做的直接目的是A.加強中央集權

B.強化君主專制C.提高行政效率

D.實現(xiàn)權力制衡AB3.(2011?江蘇?31)清朝軍機處的設置使延續(xù)了兩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名存實亡,進一步加強了君主專制制度。4.(2007?江蘇?36)“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中國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多民族國家,在政治制度創(chuàng)新方面多有建樹,而且其體系之完備,經(jīng)驗之豐富,影響之深遠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擬的。閱讀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1)根據(jù)材料一中的示意圖,指出圖示一、圖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國歷史上哪兩個朝代開創(chuàng)的?圖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稱是什么?(3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