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收入分配與貧困
在經濟增長過程中,每個人都會同等地享受到增長帶來的好處嗎?在發(fā)展中國家,較低人均收入與收入分配高度不平等聯系在一起,產生了大量的貧困人口和嚴重的貧困問題。第一節(jié)收入分配類型與測度
一、收入分配有兩種類型:功能性的(functional)收入分配和個人的(personal)收入分配。功能性收入分配是價格論的一部分,屬于微觀經濟學的研究范疇,不涉及到道德層面,而只是與效率有關。領域功能性收入分配,指國民收入在生產要素(傳統(tǒng)上指勞動力、資本和土地等要素)之間的分配。(一)功能性收入分配。概念內涵微觀經濟學的分配理論認為,生產要素的收入(或價格)決定于其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相交的均衡點。在完全競爭條件下,要素所有者按照要素邊際產出貢獻大小得到要素的相應報酬(或收入):勞動者得到相應的工資,資本家得到相應的利潤,土地所有者得到相應的地租。(二)個人收入分配大凡討論收入分配問題,基本上都是涉及到個人的收入分配問題,即作為一個社會成員在社會財富中所占有的份額:占有的社會財富較少,就說該成員較窮;占有的社會財富較多,就說該成員較富,涉及的主要不是經濟效率而是社會道德層面的問題。個人(或家庭)收入分配是由功能性收入分配演變而來。第一組箭頭表示生產過程產生的要素收入分配,即功能性收入分配。第二組箭頭表示生產要素的收入,是如何轉移到家庭,從而形成個人(或家庭)收入分配的。要素收入的流向及其大小取決于家庭是否擁有這一要素、擁有多少,以及要素價格。個人擁有資源不同,得到的收入和財富不一樣,會有一個累積性效應,即掌握資源多的人獲得的收入和財富將會越來越多,掌握資源少的人獲得越來越少,這就是所謂的馬太效應。問題從整個社會來講,收入分配越來越不均,后果就會出現階級和集團分裂,產生階級仇恨和對抗,就會變得不安寧和不穩(wěn)定。解決方案政府作為社會利益代表,社會穩(wěn)定的維護者,有責任不讓社會收入分配差距過大。但收入完全均等不是一個好社會,平均主義會挫傷積極性,鼓勵懶惰行為,導致效率下降,也是不可取的。進一步問題發(fā)展中國家處于發(fā)展過程中,產生的收入分配不均比發(fā)達國家更為嚴重。這個平衡點在哪里?二、度量收入分配的4個基本準則對于個人收入分配的度量往往要復雜得多。1、匿名準則。收入在個人之間的互換對社會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沒有影響。對于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而言,重要的是個人收入的分布狀態(tài),至于誰賺得多,誰賺得少沒有多少意義。不妨對社會收入分配的狀態(tài)由最窮到最富進行如下排序y1≤y2≤y3……≤yn2、人口比例準則。在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方面,人口規(guī)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同收入水平上的人口比例。社會個人收入的分布狀態(tài)不變。如果社會人口數增加到2n,同時總收入也增加1倍,那么,n個人的社會與2n個人的社會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沒有差異。也就是I(y1,y2,y3……yn)=I(y1,y2,y3……yn;y1,y2,y3……yn)3、相對收入準則。與人口規(guī)模一樣,收入的絕對水平也沒有多少意義,對于收入分配不平等而言,有意義的是相對收入。如果社會中每個人的收入增加或減少相同的比例(相對收入不變),那么其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不會改變。I(y1,y2,y3……yn)=I(λy1,λy2,λy3……λyn)λ≠0雖然絕對人均收入是我們衡量一國經濟增長水平的重要指標,但是在度量收入分配時就變得不再重要了。前3個準則的應用:描述不平等程度根據匿名準則,對社會收入分配由最窮到最富排序。根據人口比例準則,只需要使用人口百分比就可以。根據相對收入準則,只要知道每一分組所占份額。此外,一種廣為人知的度量方法,采用最富20%與最窮的20%的收入份額之比值,比值越大,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就越高。4、達爾頓準則。如果一種收入分配狀態(tài)是由另一種收入分配狀態(tài)經過一系列的累退性轉移得到的,那么前者的不平等程度一定要比后者高。由達爾頓(Dalton,H.)于1920年提出。
在社會的收入分配狀態(tài)(y1,y2,y3……yn)中,考慮兩種收入yi≦yj;如果將收入θ由比較窮的個人i轉移給比較富的個人j,那么這種轉移稱之為累退性轉移。即I(y1
…yi
…yj
…yn)<I(y1
…yi-θ…yj+θ…yn)foryi≦yj,θ>0局限性:如果累退性轉移發(fā)生在各分組內部,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就不會發(fā)生變化,這顯然與達爾頓準則不相吻合。根據前述4個基本準則,有一個非常直觀的圖形,可以度量一個社會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這就是洛倫茨曲線。以洛倫茨曲線為基礎,構建廣泛使用的度量不平等指標——基尼系數。三、洛倫茨曲線和基尼系數(一)洛倫茨曲線將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序(匿名準則),將人口累積百分比(人口比例準則)和收入累積百分比(相對收入準則)描繪在圖形上,即得到洛倫茨曲線,表示每一個百分比人口所獲得的相應百分比收入。定義橫軸表示累積的人口百分比,縱軸表示累積的收入百分比。橫軸與縱軸最大刻度都是100%,兩軸正好圍成一個正方形。
1905年,美國統(tǒng)計學家M.O.洛倫茨提出了著名的洛倫茨曲線。圖中,50%人口獲得收入20%,80%人口獲得收入50%。洛倫茨曲線任何一點斜率,表示這點的人對收入累積的邊際貢獻。因為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序,所以,邊際貢獻總是遞增的,洛倫茨曲線總會越來越陡峭。形狀洛倫茨曲線是對角線,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均等,每一個百分比人口獲得相同百分比的收入。對角線也叫完全平等線。洛倫茨曲線是由下方橫軸與右方縱軸共同組成,表示收入分配完全不平等,即一個人擁有100%的收入,而其他人都沒有收入。有兩種極端情況一般沒有可能出現極端情形,洛倫茨曲線總是之間某個區(qū)域。在完全平等線和完全不平等線之間,如果有兩條不同的洛倫茨曲線,如何比較兩者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問題如果一條洛倫茨曲線每一點均落在另一條的右側,那么前者比后者的收入分配更加不平等。也就是,當收入分配狀態(tài)(x1,x2……xn)的曲線的每一點均落在(y1,y2……yn)的曲線右側,則I(x1,x2……xn)≧I(y1,y2……yn)。洛倫茨準則:曲線L(X)上的每一點都落在曲線L(Y)的右側,前者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要高于后者。(二)基尼系數洛倫茨曲線比較直觀,能夠較好地滿足度量收入分配的四個準則;優(yōu)點如果兩條洛倫茨曲線相交,則很難判斷哪條曲線不平等程度更高。缺陷數量化,用基尼系數。由意大利的統(tǒng)計學家C·基尼在1912年首次提出,也被稱為“基尼稠密系數”。解決通過計算洛倫茨曲線與對角線的面積除以對角線與兩軸圍成的三角形面積而得到。公式表示為:G=A/(A+B)基尼系數值大小表示收入不平等程度,系數值越大,表示收入不平等程度越大?;嵯禂禐?=完全平等,A為0,洛倫茨曲線就是對角線;基尼系數為1=完全不平等,即B為0,A與A+B相等,洛倫茨曲線由縱橫軸組成。設橫軸為x(累積人口百分比),縱軸為y(累積收入百分比)則2就是(A+B)即三角形面積(正方形面積100%×100%的一半)的倒數;公式中右邊最后一項為A,即對角線與洛倫茨曲線圍成的面積。一般情況是,分配高度不平等的國家的基尼系數通常在0.5和0.7之間,收入較為平等的國家在0.2和0.35之間。第二節(jié)庫茲涅茨倒U型假說在經濟增長過程中,收入分配是如何變化的呢?規(guī)律性?庫茲涅茨在這方面作了一些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一、庫茲涅茨倒U型假說西蒙·庫茲涅茨(SimenKuznets)在1955年提出了一個增長過程中收入分配變化規(guī)律的假說經濟增長早期階段(貧窮),收入分配較為平等,隨著經濟增長,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趨于上升;到經濟增長后期階段(富裕),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趨于下降。橫軸表示人均GNP,縱軸表示基尼系數。倒U型曲線表示,當收入水平上升時,基尼系數首先增大(收入差距擴大),當收入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時,基尼系數達到最大后開始逐漸變小。定義“庫茲涅茨假說”(Kuznetshypothesis)或“庫茲涅茨倒U型曲線”(Kuznetsinvertedu-shapedcurve)。圖示庫茲涅茨假說得到如下一些理論支持。在傳統(tǒng)農業(yè)轉變到現代之前,兩個部門的收入差距將會不斷擴大。發(fā)展初期(1)貧窮國家的二元經濟顯著。在現代工業(yè)部門內部也存在著發(fā)展不平衡,發(fā)展較快行業(yè)工資水平上升快,發(fā)展較慢行業(yè)工資水平上升慢,工業(yè)部門內部收入差別擴大,可能比農業(yè)部門內部更嚴重。存在地區(qū)不平衡,發(fā)展較快地區(qū)比較慢地區(qū)收入差別越來越大。二元經濟逐漸消失,農業(yè)部門象工業(yè)部門一樣現代化,落后地區(qū)也開始趕上發(fā)達地區(qū),收入差距逐漸縮小。
發(fā)展后期國家以增長為主要目標,鼓勵自由競爭和資本積累,少數人由于財產收入、個人才能與受到良好教育以及其它原因而變得越來越富有,而大部分人相對說來變窮,結果是收入分配不均現象趨于惡化。教育普及,教育程度提高,勞動者素質和生產技能差異縮小,生產率和工資水平提高,勞動者之間工資差別縮?。话l(fā)展初期如果兩極分化嚴重,階級矛盾和社會沖突會變得尖銳。為了維持社會穩(wěn)定,國家不得不采取措施減少不均程度。財力越來越雄厚,國家有能力采取一些措施(如對低收入者提供失業(yè)救濟、提供養(yǎng)老金、提供教育和醫(yī)療補貼、對高收入者征稅等收入轉移政策)改善低收入階層的經濟地位。(2)增長目標的轉變發(fā)展后期同時,財產收入份額趨于下降,勞動收入比財產收入更重要,收入分配不均現象趨于改善。國家的政權往往掌握在富裕階級的手里,這樣,制定的方針政策必然有利于富人階級而不利于窮人階級。一般民眾教育水平提高,參政議政意識增強,能組織起來形成抗衡集團,如成立工會和農民協會等,以爭取自己的政治和經濟權益,迫使政府當局采取一些有利于低收入階層的政策和資本家在增加工資方面作出讓步,結果導致收入差別的縮小。發(fā)展初期民主化進程發(fā)展后期二、倒U型假說的檢驗他從英、美、德等18個國家的歷史統(tǒng)計資料中得出,發(fā)達國家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經歷了一個先惡化而后改善的過程。倒U型曲線在英國經歷100年,在美國和德國經歷60-70年。概況庫茲涅茨不僅提出假說,而且還運用統(tǒng)計資料進行了論證。縱向暗含假設處于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國家相當于一國處在不同發(fā)展階段,把倒U型現象由動態(tài)歷史過程轉化為靜態(tài)國別比較。對倒U型假說的實證分析主要是利用截面資料進行,即對同期不同收入的國家進行比較。假設橫向比較,因為缺乏時間序列方面的資料措施(1)發(fā)展中國家收入分配一般比發(fā)達國家更不平等;截面研究一般都支持了庫茲涅茨倒U型假說(2)最貧窮國家的收入分配比較為貧窮國家要平等一些;(3)收入不平等最嚴重的是收入水平較高的發(fā)展中國家。
否定庫茲涅茨假說的傾向發(fā)展計劃署在1996年的《人類發(fā)展報告》中指出日本和東亞都是公平發(fā)展形式的先驅者,中國、馬來西亞和毛里求斯最近也在走日本和東亞道路。
聯合國
庫茲涅茨假說和以上實證分析也遭到一些批評。中國經驗,庫茲涅茨假說似乎是存在的。中國從1978年改革以來收入差別的確呈擴大趨勢,從1978到2009年,收入不平等擴大,超過國際公認0.4的警戒線??傮w呈現不斷上升趨勢,證明了庫茲涅茨倒U型曲線的前半部分。中國收入差別持續(xù)擴大的理論觀點(1)經濟改革或制度變遷論居民收入差距長期變動表現為“倒U曲線”,但不能只用庫茲涅茨倒U假說解釋,因為庫氏假說是增長型,而中國還與體制改革緊密相關。(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美食家常菜課程設計
- 2025年讀書的演講稿范文(2篇)
- 二零二五年度農業(yè)技術出口許可協議3篇
- 醫(yī)務人員職業(yè)安全保護制度范文(2篇)
- 2025年度線上線下銷售合同規(guī)范化管理實施細則(2025版)
- 融合課程設計案例
- 單臂吊的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家居系統(tǒng)智能語音交互服務合同3篇
- 牛肉拉面課程設計理念
- 2025年滬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8.臺球助教速成培訓手冊0.9萬字
- 無縫鋼管焊接作業(yè)指導書(1)
- 零缺陷與質量成本
- 網吧企業(yè)章程范本
- 安徽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登記表
- 阿特拉斯基本擰緊技術ppt課件
- 五格數理解釋及吉兇對照
- 婚姻狀況聲明書
- 新課程理念下的班主任工作藝術
- 領導激勵藝術教材
- 水泥罐抗傾覆驗算7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