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時從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和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_第1頁
第2課時從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和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_第2頁
第2課時從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和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_第3頁
第2課時從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和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_第4頁
第2課時從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和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考點透析史論拓展對接高考[高考題組訓練]古今監(jiān)察制度等第2課時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和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讀表釋義]郡縣制與行省制的比較[中外鏈接]明朝內閣與西方內閣的區(qū)別以君王為核心的中央集權政體——[君主專制政體]古代封建制度的重要保障舉措——[古代選官制度]封建君主專制的“頂峰”——[明清君主專制][解題答題示范]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職責分工(1課時)圖示一以君王為核心的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君主專制政體考點1一、君主專制的內涵1.研讀圖示一,據教輔[史論要點]簡述君主專制的內涵及與中央集權的主要區(qū)別。易錯易混借題發(fā)揮內涵要點君主專制與民主制度相對立的概念,體現(xiàn)在帝位終身制和皇位世襲制上,主要特征是皇帝個人的專斷獨裁,集國家最高權力于一身。君主專制的加強主要表現(xiàn)在皇權和相權之爭上。君主專制是指一種決策方式,指君主獨自掌握政權,主要特征是皇帝的個人專斷獨裁,集國家最高權力于一身。中央集權是一種政權組織形式。強調全國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權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受命于中央。中國古代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主要有:秦朝的郡縣制,漢武帝推行的推恩令和元朝的行省制。而秦朝的三公九卿制、漢代的中外朝制、唐代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內閣制和清代軍機處設立都是強化君主專制的具體措施。以君王為核心的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君主專制政體考點1二、君主專制的演進時期概況西漢魏晉漢初,

.位高權重;漢武帝重用身邊侍從、秘書等參與軍國大事,以削弱相權,形成

。形成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三體制▼西漢內外朝制度秦皇帝制度與中央官僚機構皇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皇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尚書令侍中常侍決策機構執(zhí)行機構“外朝”“內朝”2.看動畫演示秦至漢中央官制的演變,完成表格丞相內外朝制空白處任意單擊開始演示漢承秦制以君王為核心的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君主專制政體考點1二、君主專制的演進3.觀察動畫演示唐代三省六部制,完成表格時期概況隋唐確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體制,三省長官都是

,相權一分為三?;实凵袝¢T下省中書省唐朝中央的三省六部制戶部禮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決策執(zhí)行審議顯/隱探究1探究2探究二:三省六部制的特點和作用是什么?探究一:三省六部制與西方三權分立制都體現(xiàn)了“三權分立”但本質不同。()宰相探究一剖析:二者形式相似,都體現(xiàn)了分權,但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為了加強皇權專制,而西方的三權分立是現(xiàn)代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兩者有本質區(qū)別。1、集體宰相制,相權一分為三,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創(chuàng)造。2、三省之間相互牽制,分工明確,提高了辦事效率;3、分割了相權,避免了權臣獨攬大權,有利于加強皇權。▼√以君王為核心的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君主專制政體考點1二、君主專制的演進4.閱讀圖示二和史料一,完成表格并歸納從漢到元君主專制政體的演變趨勢。時期概況宋代元代設

作為最高行政機構,后增設參知政事、樞密使和

,分割宰相的行政權、軍權和財權設

作為最高行政機關,其長官行使宰相職權中書門下三司使中書省中書門下樞密院皇帝財政行政軍事(三司)度支鹽鐵戶部參知政事(二府)宋朝時期的中央集權體制

今我朝罷丞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頡頏,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wěn)當。

──[明]朱元璋《皇明祖訓》史料一圖示二反映明太祖廢除宰相制度,加強了皇權趨勢:君權日益加強,相權日益削弱直至被廢除。2.(2013·河北名校高三二調)據《新唐書》卷46《百官志》記載:唐代以三省首長“品位既崇,不欲輕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職,而假以他名”。唐代這一做法的目的是()A.凸顯宰相位高權重地位B.利于解決皇帝和宰相的分歧C.強化皇權對相權的控制D.借助強化相權加強君主專制以君王為核心的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君主專制政體考點1需要充分體現(xiàn)材料信息1.(2012·全國新課標,29)梁啟超在論述中國古代專制政治發(fā)展時說:“專制權稍薄弱,則有分裂,有分裂則有力征,有力征則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則專制權高一度,愈積愈進?!睆闹袊糯鷼v史整體來看,這一論述中可以確認的是()A.君主專制是維系統(tǒng)一的主要條件B.分裂動蕩是專制權力產生的前提C.專制程度隨著歷史進程而不斷加強D.武力奪取政權是專制制度的基礎封建君主專制的“頂峰”——明清君主專制考點2一、明朝廢丞相、設內閣:1.明代的內閣有何特點?如何認識其性質?提示⑴內閣始終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機構或決策機構,只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

。⑵明代內閣是

強化的產物。閣臣只是皇帝顧問,不具備

的職權。一旦閣權與君權、部權發(fā)生沖突,往往是閣臣落敗。內侍機構君主專制宰相閣臣幫助皇帝起草對大臣奏章的批復意見票擬是否被采納取決于皇帝的批紅“票擬”和“批紅”史料一史料二大學士葉向高言:我朝閣臣,只備論思顧問之職,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權勢稍重者,皆上竊君上之威靈,下侵六曹之職掌,終以取禍。——《明神宗實錄》反映明代閣臣職權及與權力來源封建君主專制的“頂峰”——明清君主專制考點2一、明朝廢丞相、設內閣:2.依據材料,簡述宰相制與內閣制的區(qū)別?宰相制內閣制相似輔佐皇帝處理政務不同地位百官之首僅備顧問職權參與決策無決策權影響制約皇權無制約力提示①歷史上宰相是皇帝的助手,參與國家大事決策,對皇權有制約作用。宰相被制度賦予決定大權,地位鞏固。②內閣只是皇帝的侍從咨詢機構,并無決策權。雖有內閣大學士大權在握的現(xiàn)象,但其權力來自于統(tǒng)治者的個人信任與支持。內閣只是皇權強化的產物。▼(漢代)宰相之職,佐天子總百官、治萬事,其任重矣。

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長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共議國政,此宰相職也。史料一史料二反映漢唐時期宰相的職權與地位助記表格考點3拓展·圖表綜合歸納知識縱橫解讀

明朝內閣與西方內閣的區(qū)別[中外鏈接]【思維引導】閱讀教輔表格,掌握明朝內閣與西方內閣的區(qū)別

(2013·課標全國Ⅱ,4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參考答案】(1)提取信息準確,中英比較符合史實。(8分)示例:太和殿高大雄偉,象征皇權至上。白金漢宮工整威嚴,顯示君主立憲制下的國王享有尊貴地位;唐寧街10號平實素樸,卻是英國行政中樞,體現(xiàn)民主政治風格。(2)概括綜合。(4分)示例:歷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視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觀的權力結構和有形的政治文化??忌鷱南嚓P建筑的歷史傳承、歷史歸宿、現(xiàn)實影響等角度進行拓展性做答,可加2分,但本題總分不得超過12分。如太和殿現(xiàn)為供人參觀的古跡,反映出中國已經告別君主專制、走上民主道路。點擊放大(2013·課標全國Ⅱ,4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白金漢宮(左)和唐寧街10號(右),自18世紀中期至今分別為英國王宮和首相官邸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國理政的場所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從建筑與政治關系的角度進行中英比較。建筑風格信息文字設問信息聯(lián)系中英政治制度有關史實

雍正年間,用兵西北兩路,以內閣在太和門外,直(連日值班)者多慮漏泄軍機,始設軍需房于隆宗門內,選內閣中書之謹密者入直(值)繕寫。后名軍機處,地近宮廷,便于宣召。為軍機大臣者皆親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引自趙翼《檐曝雜記?軍機處》

軍機處“直(值)廬初僅板屋數(shù)間……”

機務及用兵皆軍機大臣承者,天子無日不與(軍機)大臣相見,無論宦奪(宦官)不得參,即承旨諸(軍機大臣)亦只供傳述繕撰,而不能稍有贊畫于其間也。

——摘自《清史稿·軍機大臣年序表》封建君主專制的“頂峰”——明清君主專制考點2二、清代軍機處的設立:1.清代軍機處的特點?提示:軍機處地處內廷,軍機大臣無決策權,只是奉承皇帝旨意,上傳下達皇帝命令。史料一史料二表明軍機大臣無決策權,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史料三速(執(zhí)行迅速)精(人員精干)、密(外界干擾少)簡(機構簡單)封建君主專制的“頂峰”——明清君主專制考點2二、清代軍機處的設立:2.如何認識清軍機處設立?提示:①提高了行政效率。②君主專制加強,中央集權進一步鞏固。標志著君主專制制度達到了頂峰。判斷1.明清時期君主專制空前強化所反映的本質問題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判斷2.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具有鮮明的集權趨勢,古代西方的政治制度(古希臘、羅馬)具有強烈的民主色彩,所以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落后于古代西方的政治制度。()助學助記用“一二三”數(shù)字法概括明清君主專制的強化

顯\隱√×剖析1剖析2剖析:1.明清時期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封建統(tǒng)治者只有采取一些非常規(guī)的手段(如特務統(tǒng)治、文字獄、軍機處等),強化集權專制,才能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剖析:2.人類文明史上沒有完美無缺的政治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時代、階級的局限性,都是人類政治文明的一部分,沒有優(yōu)劣之分。1.(2013·重慶文綜,5)《明史》記載,太祖“革中書省,歸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閣大學士”,“成祖簡翰林官直文淵閣,參預機務”,至仁宗而后,諸大學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綸言批答,裁決機宜,悉由票擬”。由此表明,明朝內閣()A.在明太祖時期已正式設立B.在明成祖時期開始參與國是C.大學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D.大學士可正式統(tǒng)率六部百司2.(2013·江蘇單科,5)光緒《大清會典》載:“諭軍機大臣行者,既述,則封寄焉。凡有旨存記者,皆書于冊而藏之,屆時則提奏。議大政,讞(審)大獄,得旨則與?!辈牧险f明軍機處()A.地處內廷,專管軍務B.參與政務,秉旨辦事C.設有官衙,機構完備D.專理刑獄,職能單一封建君主專制的“頂峰”——明清君主專制考點2一、選官制度的演變古代中央集權制度保障舉措——選官制度考點3時期選官制度概況漢朝推選人才,

成為做官主要途徑魏晉南北朝初家世才能并重,后注重

家世九品中正制察舉制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榮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奪天朝之權勢。愛憎決于心,情偽由于己?!且陨掀窡o寒門,下品無勢族。

──[唐]房玄齡等《晉書·劉毅傳》

(漢代)察舉制“四科取士”為:“一曰德行高妙,志節(jié)清白;二曰學通行修,經中博士;三曰明達法令……四曰剛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漢書·百官志注》孝廉門第史料一史料二體現(xiàn)以才能和品德為依據,舉孝廉為主反映以門第為標準,注重門第和家世(漢朝至魏晉南北朝)一、選官制度的演變古代中央集權制度保障舉措——選官制度考點3科舉制

(唐代)太平君子,唯門調戶選,征文射策,以取祿位,……。是以進士為士林華選,四方觀聽,希其風采。每歲得第之人,不浹旬而周聞天下。(隋唐以后)時期選官制度概況隋朝隋文帝開始采用

的辦法選拔官員;隋煬帝時,政府開設進士科,科舉制形成。唐宋元繼承并完善了

??婆e制分科考試科舉制史料三反映考試選拔人才注重才學二、科舉制度的影響古代中央集權制度保障舉措——選官制度考點3就官僚政治而言,科舉制度通過“學而優(yōu)則仕”使文化知識階層與官僚階層有機結合,提高了官僚階層的文化構成,維護了封建統(tǒng)治?!犊婆e制的文化意義談論》史料三說明了科舉制對古代教育及政治、文化產生的作用科舉制的實施有何作用及影響?提示:①把選拔人才和

的權力,從地方豪門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強了

,有利于政局的穩(wěn)定和多民族國家的鞏固。②把讀書、考試與做官聯(lián)系起來,推動了中國古代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和官員

的提高。③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自然科學的發(fā)展。中央集權文化素質任命官員1、簡述古代選官制度的演變趨勢?古代中央集權制度保障舉措——選官制度考點3①選拔標準:②選拔形式:③選拔趨勢:助學助記2、古代選官制度建立的目的是什么?提示:強化專制統(tǒng)治,重視集納人才以充實執(zhí)政集團,提高行政效率。

用“圖示法”掌握選官制度的演變及標準

由家世門第逐漸演變?yōu)閷W識才能。地方評議推薦演變?yōu)榭荚囘x拔。趨向制度化,形式日益嚴密,體現(xiàn)相對公平、公開、客觀的原則。1.(2013·福建文綜,17)清末傳教士明恩溥記述:“促使中國學子年復一年地堅持科舉考試,有的直到九十高齡終于拿到文憑方可罷休,有的則死于這一過程中。功名利祿一類是無法說清楚的……九十高齡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樣?唯一的解釋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稟賦?!痹摬牧?

)A.批判學子追求功名利祿B.表明科舉制下學子的愚昧無知C.折射出學子的價值取向D.反映出科舉制失去人才選拔功能2.(2010·全國新課標Ⅱ,14)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tǒng)編纂的文學總集《文選》在唐代備受青睞,宋初仍有“《文選》爛,秀才半”之說。這一現(xiàn)象產生的直接原因是()A.儒學喪失了獨尊地位B.進士科主考詩賦策論C.社會上書籍極為匱乏D.唐朝人喜愛南朝文化古代中央集權制度保障舉措——選官制度考點3材料均無體現(xiàn)唐太宗時期,實行進士科考詩文策論考點3拓展·圖表綜合歸納知識縱橫解讀郡縣制與行省制的比較[讀表釋義]【思維引導】閱讀教輔表格探究古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