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PAGE45加味理中湯_壽世保元卷二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加味理中湯_壽世保元卷二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 11. 原方 463151錢(炮),88分,陳皮1錢5分。 46功效:傷寒,直中陰經(jīng),腹痛,怕寒厥冷,或下利嘔吐不渴,脈沉遲力。 46來源:《壽世保元》卷二。 46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 46相似度86%:木香理中湯 46組成:人參、干姜、甘草(炙)、白術(shù)、木香、甘草、干姜。 463151錢(炮),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462.3. 加:木香 46減:肉桂、陳皮 46功效:小兒瘡疹。 46來源:《直指小兒》卷五。 46相似度86%:參附理中丸 46415111兩,甘草5錢。 463151錢(炮),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463.3. 加:附子 46功效:脾胃平素虛寒,而飲食少減,或難于消化者,陡被外襲之寒淫所47來源:《活人方》卷一。 47相似度86%:加味理中湯 47441888分,甘草3分。 473151錢(炮),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474.3. 加:茯苓 47功效:足太陰脾經(jīng)受癥,臟寒,自利不渴、手足溫,身無熱,脈來沉而力。 47來源:《傷寒六書》卷四。 47相似度83%:肉桂理中丸 47組成:人參、干姜、甘草(炙)、白術(shù)、肉桂各1兩。 473151錢(炮),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475.3. 減:陳皮 47功效:陰寒腹痛,霍亂嘔吐,停食嘔噎。 47來源:《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福州方)。 47相似度83%:回陽急救湯 47組成:附子、干姜、人參、甘草、肉桂、陳皮。 473151錢(炮),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486.3. 加:附子 486.4. 減:白術(shù) 48功效:直中陰經(jīng),無熱,惡寒,面慘,手足厥冷,唇紫舌卷,爪甲青黑,身重難以轉(zhuǎn)側(cè),不渴,臥多踡足,大便泄利,小便清白,脈沉細微。 來源:《玉案》卷二。 48相似度83%:加味理中湯 48組成:人參、干姜、甘草(炙)、白術(shù)、陳皮、丁香各等分。 483151錢(炮),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487.3. 加:丁香 487.4. 減:肉桂 48功效:胃感寒,嘔吐不止。 48來源:《濟陽綱目》卷十八。 488. 相似度83%:二陳湯 48組成:人參、白術(shù)、甘草(炙)、干姜(炮)、青皮、陳皮各等分。 483151錢(炮),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488.3. 加:青皮 488.4. 減:肉桂 49功效:脾胃虛寒,胸腹脹滿,嘔逆不食,自利不渴,因傷宿食,或吐后噫敗脾氣。傷寒汗后,脾胃傷冷物,胸膈不快,尋常血氣不和;太陰傷寒,手足溫,自利不渴,腹?jié)M時痛,咽干,脈尺寸俱沉細;飲食傷脾,宿谷不化,朝食吐,暮食朝吐,上氣復(fù)熱,四肢冷痹,三焦不調(diào),及胃虛寒氣在上,憂氣在下二氣并爭,但出不入,嘔不得食;中寒,飲食不化,吞酸哯啘,食則膨亨,脹嘔逆;脾胃不和,飲食減少,短氣虛羸而復(fù)嘔逆,霍亂吐瀉,胸痹心痛,逆氣氣,中滿虛痞,膈塞不通,或大病愈后,胸中有寒,時加咳唾;霍亂吐瀉,瀉不止;臟寒冷氣,腹痛腸鳴,下痢青黑;食積,心腹?jié)M痛;憂思郁結(jié),脾肺氣凝,脹滿上沖,飲食不下,腹?jié)M痞悶,兼食積者;冷食粘滯。 來源:《普濟方》卷二○六引《指南方》。 49相似度83%:苓桂理中湯 49組成:人參、干姜、甘草(炙)、白術(shù)、肉桂、茯苓。 493151錢(炮),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499.3. 加:茯苓 499.4. 減:陳皮 49功效:火虛上乏,口糜,泄瀉。 49來源:《金鑒》卷四十二。 49相似度83%:加減理中湯 49組成:白術(shù)1兩,人參1兩,甘草1兩,干姜1兩,青皮半兩,陳皮兩。 49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10.3. 加:青皮 5010.4. 減:肉桂 50功效:脾胃不和,三焦壅滯,胸膈痞悶,脅肋脹痛,嘔吐惡心,口淡無味,呼吸寒冷,心腹暴痛,飲酒過傷,全不思食。 來源:《雞峰》卷十二。 50相似度75%:附子理中湯 50組成:大附子(麥面包煨,去皮臍)、人參、白術(shù)、干姜(炒)、肉桂、陳皮、茯苓各等分,甘草(炙)減半。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大附子、茯苓 50功效:陰寒身戰(zhàn)而重,語言聲輕,氣短,目睛口鼻出冷氣,水漿不者。 50來源:《良朋匯集》卷二。 50相似度75%:姜桂六君子湯 50組成: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陳皮、半夏、干姜、肉桂。 50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茯苓、半夏 50功效:寒氣嘔吐。 50來源:《癥因脈治》卷二。 51相似度75%:加味理中湯 51組成:大附子(面包煨,去皮臍)、人參(去蘆)、白術(shù)(去蘆)、干姜(炒)、肉桂、陳皮、茯苓(去皮)各等分,甘草(炙)減半。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大附子、茯苓 51功效:寒甚痼冷。 51來源:《回春》卷三。 51相似度71%:加味治中湯 51組成:干姜(炮)1兩,白術(shù)1兩,青皮(去白)1兩,陳皮(去白)1兩,縮砂仁1兩,人參(去蘆)半兩,甘草(炙)半兩。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青皮、縮砂仁 5114.4. 減:肉桂 51功效:脾胃不足,飲食不節(jié),過食生冷,腸鳴腹痛,泄瀉注下。 51來源:《濟生》卷五。 5115. 相似度71%:溫固湯 51組成:白術(shù)5錢,黃耆5錢,甘草1錢,肉桂1錢,北五味子1錢,人參2錢,陳皮3分。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黃耆、北五味子 5215.4. 減:干姜 52功效:春月傷風(fēng),自汗出,小便自利。 52來源:《辨證錄》卷五。 52相似度67%:理中加二味湯 5233兩(炮),3兩(炙),3兩,當(dāng)歸2兩,芍藥2兩。 52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當(dāng)歸、芍藥 52減:肉桂、陳皮 52功效:霍亂。胸滿,腹痛,吐下。 52來源:《外臺》卷六引《范汪方》。 5217. 相似度67%:圣術(shù)煎 52組成:白術(shù)(用冬術(shù)味甘佳者,炒)5-81-2兩,干姜(炒)1-2錢,肉桂1-2錢,陳皮(酌用或不用)。 52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減:人參、甘草 52功效:飲食偶傷,或吐或瀉,胸膈痞悶,或脅肋疼痛,或過用克伐等藥,致傷臟氣,有同前證,而脈息無力,氣怯神倦者。亦治寒濕瀉痢嘔吐。 來源:《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53相似度67%:理中化毒湯 53組成:人參、白術(shù)、白茯苓、甘草、干姜。 53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白茯苓 53減:肉桂、陳皮 53功效:痘瘡成漿之時,泄,所出之物清冷者。 53來源:《片玉痘疹》卷九。 53相似度67%:理中化痰丸 53組成:人參、白術(shù)(炒)、干姜、甘草(炙)、茯苓、半夏(姜制)。53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茯苓、半夏 53減:肉桂、陳皮 53痰涎。53來源:《明醫(yī)雜著》卷六。 53相似度67%:生姜理中湯 54組成:人參、干姜、甘草(炙)、白術(shù)、生姜。 54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20.3. 加:生姜 54減:肉桂、陳皮 54功效:霍亂不渴者。 54來源:《保命歌括》卷十九。 54相似度67%:柿蒂丁香飲 54組成:干姜1錢,人參1錢,甘草1錢,白術(shù)1錢,丁香1錢,柿蒂錢。 54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丁香、柿蒂 54減:肉桂、陳皮 54功效:虛寒呃逆。 54來源:《一盤珠》卷三。 5422. 相似度67%:調(diào)中湯 54組成:制厚樸1兩,陳皮(去白)1兩,制半夏1兩,白術(shù)1兩半,人參5錢,甘草(炙)3錢。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制厚樸、制半夏 55減:干姜、肉桂 55功效:腹脹胃虛空,關(guān)脈浮者。 55來源:《云歧子脈訣》。 55相似度67%:散寒救胎湯 55組成:人參1兩,白術(shù)(蜜炙黃)2兩,肉桂1錢,干姜(炒)1錢,炙甘草1錢。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炙甘草 55減:甘草、陳皮 55功效:妊?中寒。妊?臨月忽感少陰風(fēng)邪惡寒,踡臥,手足厥冷。 55來源:《葉氏女科》卷二。 55相似度67%:理中加半夏湯 55組成:人參(少者以ft3錢炒黃代之),2錢,干姜(炒)1錢,甘草(炙)1錢,生姜1錢半,半夏1錢半。 55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生姜、半夏 55減:肉桂、陳皮 56功效:脾胃虛寒,吞酸,冷咽涎沫,嘔吐。 56來源:《會約》卷四。 56相似度67%:理中加丁香湯 5611錢,甘草(炙)1錢,干姜(炮)1錢,丁香10粒。56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25.3. 加:丁香 56減:肉桂、陳皮 56功效:胃寒嘔吐,呃逆。 56來源:《丹溪心法》卷三。 5626. 相似度67%:腎著湯 56組成:人參、干姜、白術(shù)、甘草、茯苓各等分。 56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26.3. 加:茯苓 56減:肉桂、陳皮 56功效:中濕,關(guān)節(jié)一身盡痛,小便自利,脈沉緩而微。 56來源:《普濟方》卷一○八引《如宜方》。 5627. 相似度67%:調(diào)中散 57組成:白術(shù)、人參、白茯苓、甘草(炙)、陳皮、罌粟殼。 57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白茯苓、罌粟殼 57減:干姜、肉桂 57功效:小兒虛積痢,腹肚痛,里急頻。 57來源:《活幼口議》卷二十。 57相似度67%:理中加石膏湯 57組成:人參1錢,白術(shù)1錢,干姜1錢,甘草1錢,石膏半兩。 57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28.3. 加:石膏 57減:肉桂、陳皮 57功效:霍亂轉(zhuǎn)筋。 57來源:《傷寒圖歌活人指掌》卷五。 5729. 相似度67%:滲濕湯 571兩(制),1111兩,甘草1兩。 57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蒼術(shù)、白茯苓 58減:人參、肉桂 58功效:陰腫痛。 58來源:《普濟方》卷二四八引《海上方》。 58相似度67%:石膏理中湯 58組成:人參、干姜、甘草(炙)、白術(shù)、石膏。 58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30.3. 加:石膏 58減:肉桂、陳皮 58功效:霍亂后轉(zhuǎn)筋者。 58來源:《杏苑》卷三。 58相似度67%:調(diào)中白術(shù)煎 58組成:人參半兩,白術(shù)半兩,干姜半兩,甘草半兩,青皮半兩,橘皮兩。 58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青皮、橘皮 58減:肉桂、陳皮 59功效:胸膈窒塞,噫不通,噎痞喘滿,食飲遲化,痰飲留滯,腹脅脹滿,傳道不勻,或秘或澀,脾胃易傷,心腹疼痛,霍亂嘔吐,食飲不下,恚怒逆,憂思結(jié)氣,或作奔沖,胸脅刺痛,短氣好眠,全不思飲食。 來源:《雞峰》卷二十。 5932. 相似度67%:理中湯 59組成:人參8分,白術(shù)(蜜炙)8分,五味子3分,甘草3分,干姜分。 59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五味子 59減:肉桂、陳皮 59功效:腎虛經(jīng)來泄瀉,經(jīng)來之時五更泄瀉,如乳兒尿。 59來源:《葉氏女科》卷一。 5933. 相似度67%:理中湯 59組成:人參(去蘆)、白術(shù)、干姜、甘草各等分。 59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減:肉桂、陳皮 59功效:產(chǎn)后虛證,下痢純白,腹痛,里急后重,手足冷。 59來源:《普濟方》卷三五五。 59相似度67%:理中加茵陳湯 60組成:人參2錢,白術(shù)2錢,甘草2錢,干姜2錢,茵陳2錢。 60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34.3. 加:茵陳 60減:肉桂、陳皮 60功效:傷冷中寒,脈弱氣虛,變?yōu)殛廃S。 60來源:《傷寒圖歌活人指掌》卷五。 6035. 相似度67%:調(diào)中散 60111錢,甘草(炙)1錢。 60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犀角、藿香 60減:干姜、陳皮 60功效:虛渴。 60來源:《幼幼新書》卷二十引《吉氏家傳》。 60相似度67%:托里沖和湯 60組成:人參2錢,黃耆3錢,白術(shù)(炒)1錢,陳皮1錢,當(dāng)歸1錢,甘草(炒)5分。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黃耆、當(dāng)歸 61減:干姜、肉桂 61所致。61來源:《保嬰撮要》卷十五。 61相似度67%:回陽救產(chǎn)湯 61組成:人參1兩,當(dāng)歸(酒洗)1兩,肉桂1錢,干姜(炒)1錢,炙甘草1錢,白術(shù)(蜜炙黃)5錢。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當(dāng)歸、炙甘草 61減:甘草、陳皮 61功效:妊?中寒。 61來源:《竹林女科》卷二。 6138. 相似度67%:補虛湯 6111555分,甘草(炙)3分。 61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黃耆、川芎 62減:干姜、肉桂 62功效:產(chǎn)后一切雜病。 62來源:《濟陰綱目》卷十三。 62相似度67%:參桂理中丸 6213231兩,肉桂1兩。 62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川附子、炙草 62減:甘草、陳皮 62功效:受寒腹痛。 62來源:《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 6240. 相似度67%:補中湯 62組成:人參、干姜、甘草(炙)、白術(shù),橘紅1兩,茯苓1兩。 62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橘紅、茯苓 62減:肉桂、陳皮 62功效:泄瀉。 62來源:《易簡》。 6341. 相似度67%:姜附湯 63組成:白術(shù)1兩,茯苓5錢,附子1錢,人參5錢,甘草1錢,干姜錢。 63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茯苓、附子 63減:肉桂、陳皮 63功效:冬月傷寒,4-5或嘔。63來源:《辨證錄》卷一。 6342. 相似度67%:溫中湯 63組成:人參、干姜(炮)、白術(shù)、甘草(炙)、當(dāng)歸(切,焙)各分。 63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42.3. 加:當(dāng)歸 63減:肉桂、陳皮 63功效:霍亂吐下,虛煩不止,腹中絞痛。 63來源:《圣濟總錄》卷三十八。 6343. 相似度67%:溫中散 63組成:人參1兩(去蘆頭),厚樸半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干姜1分(炮裂銼),白術(shù)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桂心兩。 64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厚樸、桂心 64減:肉桂、陳皮 64功效:小兒霍亂,吐瀉不止,小腹痛,面色青黃,四肢冷。 64來源:《圣惠》卷八十四。 6444. 相似度67%:溫中散 64組成:白術(shù)1兩,干姜1兩,甘草6錢,人參7錢,茯苓8錢。 64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44.3. 加:茯苓 64減:肉桂、陳皮 64功效:感寒腹痛,吐瀉。 64來源:《活人心統(tǒng)》卷一。 64相似度67%:溫中良姜丸 64組成:高良姜(炒)4斤,干姜(炮)2424兩,肉桂(去粗皮)28兩,甘草(爁)1斤。 64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高良姜 65減:人參、陳皮 65功效:寒痰結(jié)聚,氣壅不通,食即輒吐,咽膈噎悶,兩脅(疒丂)痛,嘔65來源:《局方》卷三(紹興續(xù)添方)。 6546. 相似度67%:溫養(yǎng)湯 65組成:人參2錢,白術(shù)3錢,肉桂5分,半夏8分,干姜5分。 65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46.3. 加:半夏 65減:甘草、陳皮 65功效:小兒癲癇。因在母腹中受驚恐之氣,加之飲食失宜,一遇可驚之事,便跌仆吐涎,口作豬羊之聲。 來源:《辨證錄》卷四。 65相似度67%:思食大人參丸 65組成:白術(shù)2兩半,人參2兩,ft藥2兩,附子(炮,去皮臍)1兩,甘草(炙)1兩半,干姜(炮)半兩。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ft藥、附子 65減:肉桂、陳皮 65來源:《簡易方》引石大夫方(見《醫(yī)方類聚》卷一○○)。 66相似度67%:參術(shù)附桂湯 66組成:人參半兩,白術(shù)9錢,附子2錢,肉桂1錢,干姜2錢。 66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48.3. 加:附子 66減:甘草、陳皮 66功效:陰寒之氣,直中陰經(jīng),斬關(guān)直入于腎宮,命門之火逃亡而將越出于軀殼之外。 來源:《石室秘錄》卷三。 66相似度67%:理中當(dāng)歸湯 66組成:甘草3兩,當(dāng)歸2兩,人參1兩,白術(shù)1兩,干姜半兩。 66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49.3. 加:當(dāng)歸 66減:肉桂、陳皮 66功效:產(chǎn)后腹中虛冷,心腹痛,不思飲食,嘔吐厥逆。 66來源:《醫(yī)心方》卷二十三引《產(chǎn)經(jīng)》。 6650. 相似度67%:參術(shù)湯 66組成:人參2錢,白術(shù)2錢,黃耆2錢,茯苓1錢,甘草1錢,陳皮錢。 67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黃耆、茯苓 67減:干姜、肉桂 67功效:氣虛顫掉。泄瀉、嘔吐。 67來源:《赤水玄珠》卷十四。 6751. 相似度67%:參術(shù)丸 67組成:人參1分,白術(shù)1分,干姜(炮)1分,甘草(炙)1分。 67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減:肉桂、陳皮 67功效:小兒脾胃傷冷,外熱里寒,不思飲食,身常壯熱,大便或溏色白,或患瘡疹,身有大熱,因食冷物或冷熱過度,榮衛(wèi)不行,致令毒氣內(nèi)伏不出,或瀉,或腹脹,或已出瘡疹,瘢白無血色。 來源:《奇效良方》卷六十五。 6752. 相似度67%:護脾飲 67組成:白術(shù)3錢,人參2錢,肉桂3分,陳皮3分,半夏1錢,蘇葉分。 67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半夏、蘇葉 68減:干姜、甘草 68功效:春月傷風(fēng),身熱嘔吐不止。 68來源:《辨證錄》卷五。 6853. 相似度67%:橘皮丸 68組成:橘皮7兩2分(揀得6兩),桂心12兩(揀得4兩),干姜10兩(揀得8兩),人參6兩1分(揀得5兩),甘草5兩(揀得4兩),白術(shù)6兩(揀得4兩)。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橘皮、桂心 68減:肉桂、陳皮 68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一○六引《御醫(yī)撮要》。 6854. 相似度67%:橘香散 684兩(1宿,洗凈),2兩(去白),2兩(去皮),甘草2兩(炙),附子1兩(炮),干姜半兩(炮)。 68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茯苓、附子 68減:人參、肉桂 69功效:三焦氣滿,皮膚堅脹。 69來源:《博濟》卷二。 69相似度67%:四君加姜附湯 69組成:白術(shù)1兩,茯苓5錢,附子1錢,人參5錢,甘草1錢,干姜錢。 69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茯苓、附子 69減:肉桂、陳皮 69功效:冬月傷寒4-5日后,腹痛,小便不利,手足沉重而疼,或咳,嘔。 69來源:《辨證錄》卷一。 6956. 相似度67%:理中湯 69組成:人參3兩,干姜3兩,甘草(炙)3兩,白術(shù)3兩。 69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減:肉桂、陳皮 69功效:脾胃虛寒,脘腹疼痛,喜溫喜按,自利不渴;嘔吐,腹痛,不欲飲食,中寒霍亂,陽虛失血,病后喜唾,胸痹虛證,小兒慢驚。 來源:《傷寒論》。 6957. 相似度67%:四倍丸 70組成:人參(去蘆頭)12兩(炙),4兩(炮),白術(shù)8兩。 70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減:肉桂、陳皮 70功效:泄瀉,吐逆,心腹痛。 70來源:《楊氏家藏方》卷六。 7058. 相似度67%:調(diào)中丸 70組成:人參5兩,茯苓5兩,甘草5兩,白術(shù)5兩,干姜4兩。 70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58.3. 加:茯苓 70減:肉桂、陳皮 70功效:腹冷氣,不能食,及少氣。 70來源:《醫(yī)心方》卷九引《廣濟方》。 7059. 相似度67%:四順丸 70組成:人參、干姜、白術(shù)各1兩,甘草(炙)2兩。 70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減:肉桂、陳皮 71功效:少陰十余日,下利不止,手足微冷;傷寒身無熱,脈沉苦煩,默默不欲見光,腹痛下痢,或無脈可診。 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五十七引《傷寒指掌圖》。 7160. 相似度67%:理中丸 71組成:人參1兩(去蘆頭),干姜1兩(炮裂,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白術(shù)1兩。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減:肉桂、陳皮 71功效:霍亂,或吐或瀉,口干大渴,頭疼體痛。 71來源:《圣惠》卷四十七。 71相似度67%:解散人參湯 71組成:人參2兩,白術(shù)2兩,枳實2兩,栝樓2兩,干姜2兩,甘草兩。 71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枳實、栝樓 71減:肉桂、陳皮 71功效:服石散發(fā),作冷熱不適。 71來源:《醫(yī)心方》卷二十引《深師方》。 71相似度67%:附子麻黃湯 72組成:附子(炮,去皮臍)、麻黃(去節(jié))、白術(shù)、干姜、甘草(炙)、人參各等分。 72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附子、麻黃 72減:肉桂、陳皮 72功效:寒濕所中,昏暈緩弱,或腰背強急,口?,語聲混濁,心腹(月真)脹,氣上喘,不能轉(zhuǎn)動。 來源:《三因》卷二。 72相似度67%:桂枝人參湯 72組成:桂枝4兩(別切),甘草4兩(炙),白術(shù)3兩,人參3兩,干姜3兩。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63.3. 加:桂枝 72減:肉桂、陳皮 72功效: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shù)下之,遂協(xié)熱下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 來源:《傷寒論》。 72相似度67%:六君子湯 72組成:陳皮1錢,半夏1錢5分,茯苓1錢,甘草1錢,人參1錢,白術(shù)1錢5分。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半夏、茯苓 73減:干姜、肉桂 73功效:脾胃虛弱,氣逆痰滯。食少便溏,咳嗽有痰,色白清稀,短氣痞滿,嘔惡呃逆,吞酸,面色萎黃,四肢倦?。灰约捌⑻撆蛎?,外瘍久潰,食少弱者;痔漏日久,脈數(shù)而澀,飲食日減,肢體愈倦,一切不足之證;胃氣虛熱口舌生瘡;中氣不和,時時帶下。 來源:《醫(yī)學(xué)正傳》卷三引《局方》。 73相似度67%:人參調(diào)胃膏 73組成:人參(去蘆)1兩,白術(shù)1兩,丁香1兩,干姜(炮)半兩,甘草半兩,赤茯苓半兩。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丁香、赤茯苓 73減:肉桂、陳皮 73功效:小兒霍亂吐逆,服藥不下,煩渴者。 73來源:《衛(wèi)生總微》卷十。 73相似度67%:六君子湯 73組成: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砂仁、陳皮(一方加半夏)。 74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茯苓、砂仁 74減:干姜、肉桂 74功效:脾胃不和,不進飲食,上燥下寒,服熱藥不得者。 74來源:《丹溪心法》卷四。 74相似度67%:附桂理中丸 74組成:附子1兩,肉桂5錢,人參1兩,白術(shù)2兩,干姜1兩,炙草兩。 74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附子、炙草 74減:甘草、陳皮 74細者。74來源:《飼鶴亭集方》。 74相似度67%:附姜歸桂參甘湯 74組成:附子(炮,去皮臍)1錢5分,干姜(炮)1錢5分,當(dāng)歸1錢5分,肉桂1錢5分,人參2錢,甘草(炙)2錢。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附子、當(dāng)歸 75減:白術(shù)、陳皮 75功效:卒暴中寒、服附姜湯、附姜歸桂湯后,陽氣將回,陰寒少殺者。7568.6.來源:《法律》卷二。69.67%11333(炮)753151(炮),881569.3.加:桂心69.4.減:肉桂、陳皮69.5.功效:傷寒表熱未除,數(shù)下之,遂夾熱而利,利不止,腹痞滿,表里不解者。7569.6.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五十三引《神巧萬全方》。70.67%70.1.組成:附子、干姜、人參、白術(shù)、黃耆、甘草。70.2.3151(炮),881570.3.加:附子、黃耆70.4.減:肉桂、陳皮70.5.功效:痘疹成漿之時,吐泄不止,手足厥冷者。70.6.來源:《片玉痘疹》卷九。71.67%5111555313151(炮),881571.3.加:白芥子、菖蒲、半夏71.4.功效:癲癥。71.5.來源:《石室秘錄》卷六。72.67%組成:大附子(炮,去皮臍)、人參、干姜(炮)、甘草(炙)、白術(shù)各等分。3151(炮),881572.3.加:大附子72.4.減:肉桂、陳皮72.5.功效:脾胃虛寒,腹痛食少,泄利嘔逆,口噤肢厥,以及寒厥痼冷,霍亂臟毒,陰斑瘴毒,喉腫瘡瘍,口舌生瘡,脈沉遲或沉細;并治陰盛格陽,發(fā)熱煩躁。7672.6.來源:《三因》卷二。73.67%組成:厚樸(姜汁制炒)1111姜(炮)6(炙)6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厚樸、茯苓 77減:肉桂、陳皮 77功效:小兒中焦停寒或夾宿食,痘瘡欲出來出而吐利者。 77來源:《準繩_幼科》卷四。 77相似度67%:附子理中丸 77組成:附子(炮,去皮臍)3兩,人參(去蘆)3兩,干姜(炮)3兩,甘草(炙)3兩,白術(shù)3兩。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74.3. 加:附子 77減:肉桂、陳皮 77功效:脾胃虛寒,食少滿悶,腹痛吐利,脈微肢厥,霍亂轉(zhuǎn)筋,或感寒頭痛,及一切沉寒痼冷。 來源:《局方》卷五。 77相似度67%:人參寧肺湯 77組成:人參3錢,五味子3錢,茯苓3錢,白術(shù)3錢,陳皮(去白)3錢,甘草(炙)3錢。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五味子、茯苓 78減:干姜、肉桂 78功效:小兒肺胃俱寒,涎喘氣急,不得安眠。 78來源:《馮氏錦囊_雜癥》卷十二。 78相似度67%:桂附理中湯 78組成:人參、干姜、甘草(炙)、白術(shù)、桂、附。 78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桂、附 78減:肉桂、陳皮 78功效:腎虛呃逆。妊?痢疾。 78來源:《證治寶鑒》卷五。 7877. 相似度67%:七情湯 78組成:肉桂、陳皮、人參、甘草。 78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減:白術(shù)、干姜 79功效:妊?內(nèi)傷七情,胎動不安者。 79來源:《女科切要》卷三。 7978. 相似度67%:七氣湯 79組成:人參、甘草、肉桂、陳皮。 79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減:白術(shù)、干姜 79功效:氣郁。 79來源:《女科萬金方》。 79相似度67%:六味人參麥門冬散 79組成:麥門冬(去心)1兩,人參(去蘆)半兩,甘草(炙)半兩,陳皮半兩,白術(shù)半兩,厚樸(姜制)半兩。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麥門冬、厚樸 79減:干姜、肉桂 79功效:痘癥身熱小渴者;痘疹喘渴不已。 79來源:《痘治理辨》。 7980. 相似度67%:平胃丸 79組成:甘草(炙,銼)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白術(shù)1兩,人參1兩,干姜(炮裂)半兩,麥糵(炒)1兩。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枳殼、麥糵 80減:肉桂、陳皮 80功效:虛勞胃氣不調(diào),不能食,冷即腹脹泄利。 80來源:《圣濟總錄》卷八十八。 80相似度67%:六味順氣散 80組成:白術(shù)5兩(微炒黃),白茯苓3兩,人參3兩,陳皮3兩半(去白,麩炒),青皮2兩(去白),甘草2兩(炮,再麩炒)。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白茯苓、青皮 80減:干姜、肉桂 80功效:中風(fēng)。 80來源:《普濟方》卷八十九引《衛(wèi)生寶鑒》。 80相似度67%:麥冬參術(shù)散 80組成:麥門冬2錢,白術(shù)2錢,陳皮1錢半,人參1錢,甘草1錢,厚樸7分。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麥門冬、厚樸 81減:干姜、肉桂 81功效:痘家胃虛弱不調(diào)而不能食者。 81來源:《準繩_幼科》卷五。 8183. 相似度67%:霹靂散 81組成:熟附子、人參、甘草、白術(shù)、干姜、細茶1撮。 81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熟附子、細茶 81減:肉桂、陳皮 81功效:陰極發(fā)煩躁,陰極似陽,身熱面赤,煩躁不能飲水,脈沉細或絕。 81來源:《傷寒全生集》卷四。 81相似度67%:暖胃調(diào)中散 81組成:白術(shù)2錢,白芍1錢,干姜(炒)8分,甘草8分,肉蔻(面裹煨)8分,肉桂1錢。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白芍、肉蔻 81減:人參、陳皮 82功效:產(chǎn)后脾胃虛寒,腹痛泄瀉。 82來源:《會約》卷十五。 8285. 相似度67%:木香散 82組成:木香半兩,人參半兩,陳皮半兩,甘草半兩,白術(shù)1兩,ft藥兩。 82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木香、ft藥 82減:干姜、肉桂 82功效:三焦不和,脾胃氣虛,關(guān)格不通。 82來源:《雞峰》卷二十。 8286. 相似度67%:甘草飲 822兩(炙),242兩(炙),白術(shù)2兩。 82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86.3. 加:厚樸 82減:肉桂、陳皮 82功效:脾腎冷氣乘心,痛悶吐利,四肢逆冷,或煩疼。 82來源:《外臺》卷六引《延年秘錄》。 8387. 相似度67%:桂樸散 83組成:肉桂1兩,當(dāng)歸1兩(焙),厚樸(制)半兩,白術(shù)半兩,干姜半兩,甘草1分(炙)。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當(dāng)歸、厚樸 83減:人參、陳皮 83功效:脾胃不和。 83來源:《普濟方》卷三九三。 8388. 相似度67%:理中丸 83組成:人參1兩,干姜(煨)1兩,白術(shù)(炒)1兩,甘草(炙)兩。 83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減:肉桂、陳皮 83功效:泄瀉。 83來源:《普濟方》卷二○八引《澹寮方》。 8389. 相似度67%:補黃散 83組成:人參1錢,白術(shù)(炒)1錢,白芍藥(炒黃)5分,陳皮5分,甘草(炙)5分。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白芍藥 84減:干姜、肉桂 84功效:婦人脾胃虛熱,口舌生瘡,畏冷飲食。 84來源:《校注婦人良方》卷二十四。 8490. 相似度67%:理中湯 84組成:人參1錢,白術(shù)(土炒)1錢,干姜(炮)1錢,甘草8分,烏梅肉2個,川椒10粒。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烏梅肉、川椒 84減:肉桂、陳皮 84功效:吐蛔。 84來源:《古今醫(yī)徹》卷一。 8491. 相似度67%:四苓湯 84組成:人參、干姜、甘草(炙)、白術(shù)、豬苓、澤瀉。 84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豬苓、澤瀉 84減:肉桂、陳皮 85功效:痘后泄瀉。 85來源:《醫(yī)部全錄》卷四九二引《幼科全書》。 8592. 相似度67%:人參丸 85組成:人參2兩,白術(shù)2兩半,干姜(炮)半兩,ft芋2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甘草(炙,銼)1兩半。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ft芋、附子 85減:肉桂、陳皮 85功效:脾胃氣虛弱,嘔吐不下食,心腹刺痛,頻并泄利。 85來源:《圣濟總錄》卷四十五。 8593. 相似度67%:人參丸 85組成:人參(去蘆)1分,丁香1分,陳皮(去白)1分,干姜(炮)1分,白術(shù)1分,半夏(湯洗7次)半兩。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丁香、半夏 85減:甘草、肉桂 85功效:小兒乳哺,飲冷過度,傷冷脾胃,腹脅脹滿,多吐痰涎。小兒宿食不消,吐痰涎;逆食,干嘔食少。 來源:《局方》卷十(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8694. 相似度67%:人參湯 8611兩,細辛(去苗葉)3分,干姜(炮裂)3分,甘草(炙)半兩。 86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94.3. 加:細辛 86減:肉桂、陳皮 86功效:傷寒,里寒外熱,手足多厥。 86來源:《圣濟總錄》卷二十三。 8695. 相似度67%:人參湯 86組成:桂心3兩,甘草(炙)3兩,人參2兩,干姜2兩,防風(fēng)2兩,白術(shù)1兩半。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桂心、防風(fēng) 86減:肉桂、陳皮 86功效:肺客熱,并心肝家氣。 86來源:《外臺》卷十引《古今錄驗》。 86相似度67%:丁香溫中丸 86組成:人參半兩,白術(shù)半兩,甘草半兩,干姜(炮)1分,丁香1分。 87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熟附子、丁香 87減:肉桂、陳皮 87功效:小兒嘔吐瀉痢,腹痛減食,四肢冷。 87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二四五引《施圓端效方》。 87相似度67%:定吐至神丹 87組成:附子1個,白術(shù)4兩,肉桂1錢,干姜3錢,人參3兩。 87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97.3. 加:附子 87減:甘草、陳皮 87功效:大吐,手足厥逆,少腹痛不可忍,以火熱之物熨之少快。 87來源:《石室秘錄》卷三。 87相似度67%:豆蔻理中丸 87125分,甘草(炙)57錢(面裹煨)。 87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肉豆蔻 88減:肉桂、陳皮 88不止。88來源:《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一。 8899. 相似度67%:理中湯 88組成:人參、白術(shù)、干姜(炮)、甘草(炙)、茯苓。 88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99.3. 加:茯苓 88減:肉桂、陳皮 88功效:吐瀉手足厥冷。 88來源:《誠書》卷八。 88100. 相似度67%:茯苓湯 88組成:白茯苓(去黑皮)33兩,甘草(炙)22兩,干姜(炮)1兩。 88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白茯苓 88減:肉桂、陳皮 88功效:霍亂,心下筑悸,腎氣動。 89來源:《圣濟總錄》卷三十八。 89101. 相似度67%:理中湯 89組成:人參1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白術(shù)3分,干姜半兩(炮裂,銼),赤茯苓半兩,麥門冬半兩(去心)。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赤茯苓、麥門冬 89減:肉桂、陳皮 89功效:霍亂吐瀉,心煩筑悸。 89來源:《圣惠》卷四十七。 89相似度67%:人參麥門冬散 89組成:麥門冬1兩,人參半兩,甘草(炙)半兩,陳皮半兩,白術(shù)半兩,厚樸(姜制)半兩。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麥門冬、厚樸 89減:干姜、肉桂 89功效:痘瘡微渴,痘瘡欲靨已靨之間。 89來源:《小兒痘疹方論》 89103. 相似度67%:人參散 902兩(去蘆頭),2兩(炮裂,去皮臍),3兩(炙微赤,銼),白術(shù)2兩,干姜2兩(炮裂,銼),麥門冬2兩(去心)。90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附子、麥門冬 90減:肉桂、陳皮 90功效:霍亂,吐瀉不定,四肢逆冷,大渴欲水。 90來源:《圣惠》卷四十七。 90104. 相似度67%:理中丸 90組成:人參3錢,干姜3錢,甘草(炙)3錢,白術(shù)3兩。 90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減:肉桂、陳皮 90功效:脾胃虛寒,自利不渴,嘔吐腹痛,不欲飲食,中寒霍亂,陽虛失血,胸痹虛證,病后喜唾,小兒慢驚。 來源:《傷寒論》。 90105. 相似度67%:理中丸 90組成:人參、干姜(炮)、白術(shù)、甘草(炙)各等分。 90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減:肉桂、陳皮 91功效:小兒胎寒,腹痛躽啼。 91來源:《普濟方》卷三六一。 91106. 相似度67%:理中丸 91組成:人參、干姜、白術(shù)、甘草(炙)各等分。 91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減:肉桂、陳皮 91來源:《直指》卷八。 91107. 相似度67%:理中丸 91組成:白術(shù)2兩,干姜2兩(炮),人參2兩,甘草2兩(炙),大麥糵2兩(炒黃)。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大麥糵 91減:肉桂、陳皮 91功效:霍亂吐利,宿食不消。 91來源:《外臺》卷六引《延年秘錄》。 91108. 相似度67%:理中丸 91組成:人參1兩,白術(shù)1兩,干姜1兩,甘草(炙)1兩。 91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減:肉桂、陳皮 92功效:霍亂。 92來源:《千金翼》卷十八。 92109. 相似度67%:人參散 922兩,白術(shù)(銼,炒)2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甘草(炙,銼)半兩,干姜(炮)半兩,粟米1合。 92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白茯苓、粟米 92減:肉桂、陳皮 92功效:上氣嘔吐,或胸中痰飲,停積嘔吐。 92來源:《圣濟總錄》卷六十七。 92110. 相似度67%:理中丸 92888分(炙),68分,桂心6分。 92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高良姜、桂心 92減:肉桂、陳皮 92功效:冷熱不調(diào),霍亂吐痢,宿食不消。 93來源:《外臺》卷六引《廣濟方》。 93111. 相似度67%:連理湯 93組成:人參、干姜、甘草(炙)、白術(shù)、茯苓、連。 93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茯苓、連 93減:肉桂、陳皮 93功效:脾胃虛寒,內(nèi)蘊濕熱,瀉痢煩渴,吞酸腹脹,小便赤澀者 93來源:《證治要訣類方》卷一。 93相似度67%:干姜附子湯 93組成:干姜、附子、人參、白術(shù)、甘草。 93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112.3. 加:附子 93減:肉桂、陳皮 9393來源:《傷寒全生集》卷二。 93相似度67%:丁附理中湯 93組成:丁香、附子、干姜、人參、白術(shù)、甘草。 94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丁香、附子 94減:肉桂、陳皮 94功效:傷寒胃寒呃逆;及服寒涼藥過多,傷胃呃忒。 94來源:《傷寒全生集》卷三。 94114. 相似度67%:救亡丹 94組成:人參5錢,白術(shù)3兩,附子1個,干姜3錢,肉桂5錢。 94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114.3. 加:附子 94減:甘草、陳皮 94功效:陰寒直中腎經(jīng),面青鼻黑,腹中痛欲死,囊縮。 94來源:《石室秘錄》卷六。 94相似度67%:加味理中湯 94組成:人參、白術(shù)、甘草(炙)、干姜(炮)94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干葛、川芎 94減:肉桂、陳皮 95功效:飲酒過多,及啖炙煿熱食動血,發(fā)為鼻衄。 95來源:《三因》卷九。 95116. 相似度67%:助正湯 95組成:人參3錢,甘草1錢,白術(shù)5錢,當(dāng)歸3錢,陳皮1錢,柴胡錢。 95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當(dāng)歸、柴胡 95減:干姜、肉桂 95功效:邪在陽分,日間發(fā)熱。 95來源:《石室秘錄》卷二。 95117. 相似度67%:安蛔丸 95組成:人參、白術(shù)、干姜、甘草、川椒、烏梅。 95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川椒、烏梅 95減:肉桂、陳皮 95來源:《金匱翼》卷七。 95118. 相似度67%:白術(shù)湯 95組成:白術(shù)2兩,厚樸(去粗皮,涂生姜汁炙3遍)2兩,當(dāng)歸(切,焙)2兩,人參2兩,干姜(炮裂)2兩,甘草(微炙)2兩。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厚樸、當(dāng)歸 96減:肉桂、陳皮 96功效:霍亂下利不止而渴者。 96來源:《圣濟總錄》卷四十。 96相似度67%:加味術(shù)桂湯 96組成:白術(shù)1兩,肉桂1錢,甘草1分,人參2錢,丁香1錢。 96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119.3. 加:丁香 96減:干姜、陳皮 96功效:格陽不宣,腎經(jīng)寒邪太盛,上假熱而下真寒,致1時關(guān)格,大小便閉結(jié)不通,渴飲涼水,少頃即吐,又飲之又吐,面赤唇焦,粒米不能下胃,飲1杯吐出杯半,脈亦沉伏。 來源:《辨證錄》卷五。 96相似度67%:增損理中丸 96222兩(炙),6分(炮),枳實4枚,茯苓2兩。 96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枳實、茯苓 97減:肉桂、陳皮 974-5日,大下后或不下,皆心中結(jié)滿,兩脅痞塞,胸中氣急,厥逆欲絕,心胸高起,手不得近。 97來源:《外臺》卷三引《崔氏方》。 97121. 相似度67%:小理丸 97組成:人參15兩(揀得12兩),干姜10兩(揀得8兩),甘草7兩6分(揀得6兩),白術(shù)8兩(揀得6兩)。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減:肉桂、陳皮 97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一○二引《御醫(yī)撮要》。 97相似度67%:茴香理中丸 972兩半,人參(去蘆)2兩半,干姜(炮)22兩半,茴香1兩。 97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122.3. 加:茴香 97減:肉桂、陳皮 97功效:中焦不和,脾胃虛冷,心下虛痞,腸中疼痛,嘔吐冷痰,飲食不下,噫氣吞酸,怠惰嗜臥;霍亂吐利,腸鳴不渴,手足不和,米谷遲化;大病新產(chǎn)吐唾不止,及新產(chǎn)內(nèi)虛。 來源:《普濟方》卷二十三。 98123. 相似度67%:白術(shù)湯 98組成:白術(shù)1兩,人參3分(去蘆頭),桂心半兩,干姜半兩(炮裂,銼),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甘草1分(炙微赤,銼)。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桂心、附子 98減:肉桂、陳皮 98功效:傷寒四逆,內(nèi)有久寒,汗出脈微。 98來源:方出《圣惠》卷十二,名見《圣濟總錄》卷二十三。 98相似度67%:逐寒回陽湯 98組成:人參5錢,白術(shù)9錢,附子1錢,肉桂1錢,干姜5分。 98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124.3. 加:附子 98減:甘草、陳皮 98功效:寒邪直中腎經(jīng)。 98來源:《石室秘錄》卷一。 98125. 相似度67%:白術(shù)散 9922211錢,甘草1錢。 99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半夏曲、茯苓 99減:肉桂、陳皮 99功效:小兒嘔吐,脈遲細,有寒。 99來源:《本事》卷十。 99相似度67%:茵陳理中湯 99組成:人參、干姜、甘草(炙)、白術(shù)各3錢,茵陳1錢。 99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126.3. 加:茵陳 99減:肉桂、陳皮 99功效:陰寒發(fā)黃,腹痛自利者。 99來源:《傷寒廣要》卷八引《陰證略例》。 99相似度67%:加味理中湯 9999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半夏、細辛、茯苓 100功效:中寒。冬時直中真寒,一身受邪,難分經(jīng)絡(luò),手足厥冷,或腹痛嘔吐,甚則卒倒昏迷,不省人事,脈遲無力。 來源:《玉案》卷二。 100128. 相似度67%:正氣湯 100組成:人參1兩,當(dāng)歸1兩,肉桂1錢,炮姜1錢,白術(shù)5錢,甘草分。 100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當(dāng)歸、炮姜 100減:干姜、陳皮 100功效:婦人產(chǎn)后氣血兩虛,正不敵邪,惡寒惡心,身顫發(fā)熱,作渴。100128.6. 來源:《辨證錄》卷十二。 100相似度67%:半附理中湯 100組成:半夏(上)、附子、人參、白術(shù)、干姜(各中)、甘草(下)。100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半夏、附子 100減:肉桂、陳皮 100功效:胃中虛冷,嘔吐不止。 101來源:《產(chǎn)科發(fā)蒙》卷二。 101相似度67%:加味桂附湯 101組成:白術(shù)1兩,肉桂1錢,干姜1錢,附子5分,甘草5分。 101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130.3. 加:附子 101減:人參、陳皮 101功效:冬月傷寒,身熱4日,畏寒不已。 101來源:《辨證錄》卷一。 101131. 相似度67%:小異功散 101組成:人參、茯苓、白術(shù)、甘草、陳皮、木香各等分。 101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茯苓、木香 101減:干姜、肉桂 101功效:痘瘡里虛吐瀉。痘瘡虛陷。 101來源:《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三引楊氏方。 101相似度67%:加味理中湯 1011兩,干姜(炮)11兩,干葛半兩,甘草(炙半兩。102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132.3. 加:干葛 102減:肉桂、陳皮 102功效:傷胃嘔血。飲食傷胃,遂成嘔吐,物與氣沖,與血吐出,或心腹疼痛,自汗。 來源:《濟生》卷二。 102相似度67%:加味理中湯 102組成:人參、干姜、甘草(炙)、白術(shù),炒川椒5粒,檳榔5分。 102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炒川椒、檳榔 102減:肉桂、陳皮 102功效:胃寒所生蛔厥。 102來源:《便覽》卷一。 102相似度67%:加味理中湯 10211錢,干姜(炮)1錢,甘草(炙)5分,丁香10粒,生姜10片。 102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丁香、生姜 103減:肉桂、陳皮 103功效:胃虛受寒,嘔吐不止。 103來源:《醫(yī)學(xué)六要》卷三。 103135. 相似度67%:異功散 103組成:人參(切去頂)、茯苓(去皮)、白術(shù)、陳皮(銼)、甘草各分。 103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135.3. 加:茯苓 103減:干姜、肉桂 103功效:脾虛氣滯。飲食減少,胸脘痞悶,食入作脹,大便溏薄,神疲氣短,身體羸瘦,或面部浮腫者。 來源:《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103相似度67%:加味黃耆湯 103組成:黃耆1錢,人參1錢,甘草1錢,白術(shù)5分,肉桂5分。 103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136.3. 加:黃耆 103減:干姜、陳皮 104功效:陽虛背惡寒。 104來源:《醫(yī)學(xué)入門》卷四。 104相似度67%:加味生姜理中湯 104組成:人參、白術(shù)、生姜、甘草(炙)、半夏、陳皮各等分。 104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生姜、半夏 104減:干姜、肉桂 104功效:惡心。 104來源:《丹溪心法附余》卷九。 104138. 相似度67%:治中湯 104組成:人參2兩,干姜2兩,白術(shù)2兩,甘草2兩,橘紅2兩。 104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138.3. 加:橘紅 104減:肉桂、陳皮 104功效:霍亂吐瀉。及干霍亂心腹作痛,欲吐不吐,欲下不下。 104來源:《易簡方》。 104139. 相似度67%:養(yǎng)脾湯 105組成:茯苓1兩,白術(shù)2兩,丁香半兩,干姜1兩(炮),人參半兩,甘草半兩。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茯苓、丁香 105減:肉桂、陳皮 105功效:傷寒后,脾胃氣不和。 105來源:《普濟方》卷一四六引《保生回車論》。 105140. 相似度67%:醒脾散 105組成:人參、白術(shù)、白豆蔻、甘草、干姜、藿香各等分。 105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白豆蔻、藿香 105減:肉桂、陳皮 105功效:脾胃虛弱,吐泄。 105來源:《得效》卷十二。 105相似度67%:茵陳術(shù)附湯 105組成:茵陳1錢,白術(shù)2錢,附子5分,干姜5分,甘草(炙)1錢,肉桂3分(去皮)。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茵陳、附子 106減:人參、陳皮 106功效:陰黃。身冷,脈沉細,小便自利。 106來源:《醫(yī)學(xué)心悟》卷二。 106相似度67%:白術(shù)半夏丸 106組成:半夏半兩(湯泡7次,洗去滑),白術(shù)(炒)2錢半,人參(去蘆)2錢半,甘草(炙)2錢半,干姜(泡洗)2錢半。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142.3. 加:半夏 106減:肉桂、陳皮 106功效:小兒咳逆。 106來源:《魏氏家藏方》卷十。 106相似度67%:加味理中湯 106組成:人參、白術(shù)、甘草、干姜、玄胡。 106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143.3. 加:玄胡 106減:肉桂、陳皮 107功效:虛寒腹痛。 107來源:《方癥會要》卷三。 107相似度67%:香砂理中湯 107組成:人參、干姜、甘草(炙)、白術(shù)、藿香、砂仁。 107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藿香、砂仁 107減:肉桂、陳皮 107功效:腹中寒痛、水鳴,欲得熱手按,及熱物熨者。 107來源:《赤水玄珠》卷四。 107145. 相似度67%:白術(shù)散 107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陳橘皮(焙)1兩,干姜(炮裂,銼)1兩,人參(去蘆頭)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107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麥門冬、陳橘皮 107減:肉桂、陳皮 107功效:產(chǎn)后霍亂,吐利腹痛,煩渴,手足逆冷。 107來源:《圣惠》卷七十八。 108146. 相似度67%:白術(shù)湯 108組成:白術(shù)(銼)1兩,木瓜(去瓤,切,焙)11兩,甘草(炙)半兩,干姜(炮)半兩。 108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146.3. 加:木瓜 108減:肉桂、陳皮 108功效:中惡,霍亂吐利,手足麻痹或轉(zhuǎn)筋。 108來源:《圣濟總錄》卷三十九。 108相似度67%:加味四君子湯 108組成:人參2兩,白術(shù)2兩,肉桂3錢,北五味子3錢,茯苓1兩,甘草3錢。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北五味子、茯苓 108減:干姜、陳皮 108功效:濕熱作痢,數(shù)日之后,腹不疼痛,如膿如血,陣陣自下,手足厥冷,元氣欲脫者。 來源:《辨證錄》卷七。 108148. 相似度67%:消寒飲 108組成:白術(shù)5錢,人參5錢,肉桂1錢,肉豆蔻1錢,甘草1錢。 109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148.3. 加:肉豆蔻 109減:干姜、陳皮 109功效:終日腹痛,手按之而寬快,飲冷則痛劇。 109來源:《辨證錄》卷二。 109相似度67%:香砂理中丸 109組成:人參2兩,白術(shù)(炒)2兩,干姜(炮)2兩,甘草(炙)2兩,木香半兩,砂仁(炒)半兩。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木香、砂仁 109減:肉桂、陳皮 109功效:脾胃冷弱,陰陽虧損,腹痛吐瀉,反胃噎膈,及寒痹。 109來源:《醫(yī)統(tǒng)》卷二十三。 109相似度67%:加味連理湯 109組成:白術(shù)(土炒)2錢,人參1錢,白茯苓1錢,黃連1錢,干姜1錢,甘草(炙)5分。 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白茯苓、黃連 110減:肉桂、陳皮 110功效:口糜,口臭,泄瀉。 110來源:《金鑒》卷六十五。 110相似度67%:家秘加減理中湯 110組成:人參、干姜、甘草(炙)、白術(shù)、熟附子各1錢。 110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151.3. 加:熟附子 110減:肉桂、陳皮 110功效:寒吐,陰盛格陽,不納藥者。 110來源:《保命歌括》卷二十。 110相似度67%:增損理中丸 1102215155錢,枳殼12片。 110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加:黃芩、枳殼 110減:肉桂、陳皮 110功效:太陰下之,胸痛硬滿,諸結(jié)胸癥。 110來源:《傷寒圖歌活人指掌》卷五。 111相似度67%:加味參術(shù)湯 111組成:人參1兩,白術(shù)5錢,甘草1錢,肉桂1錢,白扁豆3錢。 111原方對照: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153.3. 加:白扁豆 111減:干姜、陳皮 111功效:?婦氣虛而又犯寒,畏寒腹痛,將欲墮胎者。 111來源:《辨證錄》卷十二。 111HYPERLINK\l"_TOC_25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移動端安全教育軟件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分析
- 漯河2024年河南漯河市總工會所屬事業(yè)單位招聘1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提升學(xué)術(shù)會議匯報的互動性技巧
- 二零二五年度橙子有機認證服務(wù)合同3篇
- 教育類展會的多媒體教育體驗設(shè)計
- 瀘州四川瀘州市兒童福利院招聘編外工作人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二零二五年度船只租賃與水上旅游產(chǎn)品開發(fā)合同2篇
- 2025年滬教新版選擇性必修1語文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個人獨資企業(yè)資產(chǎn)轉(zhuǎn)讓與品牌授權(quán)合同2篇
- 2025年外研銜接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月考試卷
- 繪本《圖書館獅子》原文
- 安全使用公共WiFi網(wǎng)絡(luò)的方法
- 2023年管理學(xué)原理考試題庫附答案
- 【可行性報告】2023年電動自行車相關(guān)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歐洲食品與飲料行業(yè)數(shù)據(jù)與趨勢
- 放療科室規(guī)章制度(二篇)
- 中高職貫通培養(yǎng)三二分段(中職階段)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yè)課程體系
- 浙江省安全員C證考試題庫及答案(推薦)
- 目視講義.的知識
- 房地產(chǎn)公司流動資產(chǎn)管理制度
- 鋁合金門窗設(shè)計說明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