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五章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單元測試 學業(yè)質量標準檢測_第1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五章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單元測試 學業(yè)質量標準檢測_第2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五章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單元測試 學業(yè)質量標準檢測_第3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五章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單元測試 學業(yè)質量標準檢測_第4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五章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單元測試 學業(yè)質量標準檢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章學業(yè)質量標準檢測本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甲為某地貌景觀圖,乙為自然地理環(huán)境各組成要素的相互關聯(lián)圖,丙為某大陸部分自然帶分布圖,讀圖回答1~2題。1.甲地貌的形成與圖乙中相對應的箭頭是(B)A.① B.②C.③ D.④2.丙圖反映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及表示其成因的箭頭(乙圖中)相對應的是(D)A.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④aaB.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⑤C.垂直地域分異規(guī)律—④aaD.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⑤【解析】第1題,圖中甲地貌為沖積扇,是流水堆積形成的。第2題,丙圖反映的是自然帶由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是氣候影響植被的結果。如圖為陸地環(huán)境主要構成要素的相互關聯(lián)圖,讀圖,完成3~4題。3.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關鍵是圖中哪個箭頭所起的作用(A)A.① B.②C.③ D.④【解析】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與氣候差異有關。4.能表示黃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頭是(B)A.⑤ B.⑥C.⑦ D.⑧【解析】黃土高原地貌是在流水侵蝕作用下形成的。在伐木后的樹樁上可以看到許多同心圓,這就是樹木的年輪。長在自然狀態(tài)下的樹木,其年輪記錄了他們生長時的環(huán)境狀況信息,如氣溫的高低,降水的多少等。一旦我們能夠確定樹輪的確切年份,就可以了解當時的氣候。讀下圖回答5~6題。5.若上圖中甲乙兩樹木分別為同一地區(qū)同一樹種的兩棵樹木的年輪,下列關于圖示說法正確的是(A)A.1860-1890年間該地區(qū)氣溫較1860年之前有明顯下降B.甲樹木生長的年代與乙樹木約55年重合C.通過甲、乙兩圖的對比,可以分析該地區(qū)前后約40年的氣候情況D.乙圖中樹木約在1900年前后停止生長【解析】樹木的年輪能反映當?shù)氐臍夂蛐畔?,甲乙兩圖能反映的年代約從1837年至1911年,共約75年,故C項錯誤。樹木年輪越寬,說明氣候條件越好,樹木生長越快;圖中顯示1860年前樹木年輪較寬、1860-1890年間樹木年輪較窄,則A選項正確。從圖中可直接讀出甲樹木生長的年代與乙樹木約41年重合,故B錯。從圖中不能得出D項結論,故D錯。6.關于樹木的年輪說法正確的是(D)A.在我國森林和草原的過渡地帶,年輪的寬窄主要受熱量狀況的影響B(tài).溫帶季風氣候區(qū)的樹木年輪與同緯度的溫帶海洋氣候區(qū)相比表現(xiàn)得更加勻稱C.在干旱的山區(qū),迎風地帶樹木的年輪往往比背風地帶窄D.厄爾尼諾現(xiàn)象來襲時,致使美國西南部冬季更加濕潤,從而形成更寬的年輪【解析】氣候濕潤的年份,利于樹木生長,而形成更寬的年輪,故D選項正確。我國森林和草原過渡地帶,主要是水分條件影響樹木的生長,故A錯誤。溫帶季風氣候區(qū)的降水年際變化大,而溫帶海洋性氣候區(qū)降水的年際變化小,所以溫帶季風氣候區(qū)的樹木年輪沒有溫帶海洋性氣候區(qū)勻稱,故B錯誤。干旱地區(qū),山地迎風坡降水量明顯要多于背風坡,所以迎風坡樹木生長快而年輪更寬,故C錯誤。下圖是我國鄂爾多斯地區(qū)地質歷史時期氣候變化與自然帶擺動關系示意圖。據(jù)圖和所學知識回答7~8題。7.該地區(qū)自然帶(C)A.呈西北—東南方向延伸 B.數(shù)量的增加與熱量相關C.數(shù)量的減少與水分相關 D.數(shù)量的變化與地形有關【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地區(qū)自然帶呈西南—東北方向延伸,自然帶數(shù)量的變化與降水自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有關。8.該地區(qū)(C)A.濕潤期來自西部的水汽增加,使自然帶向西部擺動B.濕潤期森林草原農(nóng)牧業(yè)帶擴大,可以大規(guī)模進行開墾C.干燥期沙地面積有擴大趨勢,應注意營建防護林體系D.短時期內發(fā)生濕潤期和干燥期轉變是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解析】該地區(qū)水汽主要來自太平洋,濕潤期水汽增加,自然帶數(shù)目增多,森林草原農(nóng)牧業(yè)帶擴大,但要注意合理開發(fā),營建防護林,避免沙漠擴張。讀下面“澳大利亞自然帶分布圖”,回答9~11題。9.和①處自然帶的形成無關的因素是(D)A.暖流 B.山脈迎風坡C.大氣環(huán)流 D.寒流10.④地自然帶的名稱是(B)A.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B.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C.熱帶草原帶 D.溫帶草原帶11.自然帶①→②→③體現(xiàn)的自然帶地域分異規(guī)律是(B)A.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 B.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 D.陸地環(huán)境的整體性【解析】①處附近有暖流經(jīng)過,④地為地中海氣候,①→②→③體現(xiàn)了自然帶由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讀“四個不同地點的氣候資料圖”,完成12~13題。12.②地的典型植被是(B)A.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B.亞熱帶常綠硬葉林C.溫帶落葉闊葉林 D.亞寒帶針葉林13.以下能體現(xiàn)從沿海向內陸地域分異的是(A)A.從①地到③地 B.從②地到③地C.從①地到②地 D.從②地到④地【解析】第12題,②地7月份高溫少雨,1月份降水較多,氣溫也在0℃以上,應為地中海氣候,典型植被為亞熱帶常綠硬葉林。第13題,據(jù)圖判斷,①地為溫帶季風氣候,③地為溫帶大陸性氣候,④地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從①地到③讀“非洲和乞力馬扎羅山自然帶分布圖”,完成第14~15題。14.甲、乙兩圖中自然景觀相似的一組是(D)A.a(chǎn)—① B.b—②C.c—③ D.d—④15.甲圖中c自然帶在南半球呈南北延伸,其主要原因是(B)A.海陸位置aa B.洋流C.大氣環(huán)流aa D.地形【解析】本組題考查水平自然帶與垂直自然帶的對應關系以及影響自然帶分布的因素。第14題,甲圖中a為熱帶雨林帶,b為熱帶草原帶,c為熱帶荒漠帶,d為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乞力馬扎羅山位于赤道附近,因此乙圖中基帶為熱帶雨林帶,向上依次為熱帶草原帶、常綠闊葉林帶、落葉闊葉林帶、高山草甸帶、高山荒漠帶、積雪冰川帶。據(jù)此找出甲、乙兩圖中自然景觀相似的一組選項。第15題,熱帶荒漠帶在非洲南部由于受本格拉寒流的降溫減濕作用而呈南北延伸。下圖為“某山地垂直自然帶的植被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16~17題。16.該山地的地理緯度可能是(B)A.5°N B.25°NC.45°Na D.55°N17.該山地同一自然帶的分布南坡明顯高于北坡,其形成的主導因素是(C)A.海拔高度 B.水分狀況C.熱量差異 D.土壤差異【解析】第16題,從山麓自然帶類型可判斷該地屬亞熱帶。第17題,同一自然帶在南北坡分布高度的差異,主要受熱量條件的影響。(2023廣西欽州港區(qū)期末)林線是指高緯度地區(qū)或高山地區(qū)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線。據(jù)研究表明全球林線高度與植物生長期間的氣溫密切相關。下圖示意全球部分山地高山林線海拔分布圖,讀圖完成18~19題。18.據(jù)圖判斷(C)A.北半球山地林線北坡高于南坡B.南半球山地林線高于北半球C.同一緯度山地林線北半球高于南半球D.同一緯度山地林線沿海高于內陸19.影響全球山地林線高度分布的首要因素是(D)A.山地海拔 B.光照強度C.年平均氣溫 D.最熱月平均氣溫【解析】第18題,獲取圖中緯度和海拔信息即可得出答案。第19題,圖中顯示緯度越低,山地林線海拔越高,說明氣溫是影響山地林線高度分布的首要因素。而材料中告知,全球林線高度與植物生長期間的氣溫密切相關,而生長期在氣溫較高的時期,故首要影響因素是最熱月平均氣溫,而不是年平均氣溫。(2023廣西欽州市高新區(qū)期末)下表為中國徑流帶主要特征值,據(jù)此回答20~21題。徑流帶名稱降水量(毫米)徑流深度(毫米)蒸發(fā)量(毫米)徑流系數(shù)(%)A<200<10<200<10B200~40010~50200~30010~20過渡帶400~80050~300300~40020~40C800~1600300~900400~70040~60D>1600>900>700>6020.圖中A、D自然帶主導的外力作用分別是(B)A.流水作用風力作用a B.風力作用流水作用C.冰川作用風力作用a D.風力作用海浪作用21.與B、C帶對應的自然植被分別是(C)A.荒漠落葉闊葉林 B.溫帶草原針葉林C.溫帶草原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D.落葉闊葉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解析】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從D到A對應我國從東南沿海到西北內陸。A處數(shù)據(jù)表明此處氣候干旱,所以風力作用強,而D處的氣候濕潤,流水作用強,B、C分布在過渡帶的兩側,B、C帶對應的自然植被分別是溫帶草原和亞熱帶常綠闊葉林。(2023江西省上學期中期診斷)葉是植物的物質——能量代謝最旺盛的器官之一。其形態(tài)生長特征是對環(huán)境中的光、溫、水、肥等生態(tài)因子綜合適應的結果。根據(jù)植物葉面積與光水的投入——產(chǎn)出分析模型,可以預測不同光照與濕度條件下植物葉片的最佳大小。左圖為“植物葉面積與光水的投入——產(chǎn)出分析模型圖”,右圖為“不同光照和濕度組合條件下植物的最佳葉片大小圖”。讀圖完成22~23題。22.據(jù)左圖,判斷最佳的葉面積為(C)A.甲 B.乙C.丙 D.丁23.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B)A.如果光照不變,在有光條件下,葉片隨濕度的降低而減小B.如果濕度不變,在濕潤條件下,葉片隨光照的降低而減小C.在沙漠地區(qū),植物葉片小,以減少太陽輻射和蒸騰失水D.在熱帶雨林區(qū),植物葉片大,以增加太陽輻射和蒸騰失水【解析】第22題,據(jù)圖可知隨著葉面積的增大,植物蒸騰耗水持續(xù)增大,而光合收益增長到峰值后降低,所以最佳的葉面積為光合收益與蒸騰耗水相差最大點。第23題,讀圖可知,如果濕度不變,在濕潤條件下,葉片以中等光照最大,故B項錯誤。沙漠地區(qū)屬于干旱和強光條件,蒸發(fā)量大,植物葉片小,減小蒸發(fā)以保持水分;熱帶雨林則為濕潤和中等光照條件,葉面大,有利于吸收太陽輻射,進行光合作用,還可以增加蒸騰失水,故C、D正確。(2023河南安陽二中月考)我國天然白樺林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qū),北京喇叭溝門有一片天然白樺林。右圖示意喇叭溝門在北京的位置。據(jù)此完成24~25題。24.北京的地帶性植被屬于(C)A.常綠闊葉林 B.針闊葉混交林C.落葉闊葉林 D.針葉林25.喇叭溝門有天然白樺林分布的主導因素是(D)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C.大氣環(huán)流 D.地形【解析】第24題,根據(jù)北京的氣候類型為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形成的地帶性植被為溫帶落葉闊葉林。第25題,根據(jù)我國天然白樺林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qū),而喇叭溝門卻有天然白樺林分布,具有非地帶性現(xiàn)象,圖示喇叭溝門附近海拔較高,受地形影響,氣溫和降水發(fā)生變化而形成的非地帶性植被——天然白樺林。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二、綜合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計50分)26.這是一片備受世人矚目的土地,從自然環(huán)境到人類文明的演進,無不留下深深的印記。自然地理環(huán)境又是由大氣、水、巖石和生物圈組成的整體。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0分)(1)結合圖中資料,運用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原理分析推斷該區(qū)域商周時期與現(xiàn)在氣候特征的差異,說明氣候變化對野象分布的影響。__商周時期氣候溫暖濕潤;現(xiàn)在:氣候較商周時期干冷。氣候越是溫暖濕潤,野象的分布范圍越能擴展到更高緯度。__(2)結合所學地理知識,解釋該區(qū)域水土流失形成的自然原因。__該區(qū)域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黃土土質疏松,多垂直節(jié)理發(fā)育;氣候逐漸干冷的變化趨勢導致植被覆蓋率逐漸降低,植被保持水土的功能逐漸下降。__(3)請你根據(jù)統(tǒng)一演變原理分析在水土流失的過程中,本區(qū)域各地理要素的統(tǒng)一演變過程中,本區(qū)域各地理要素的統(tǒng)一演變過程。水土流失eq\b\lc\{\rc\(\a\vs4\al\co1(土壤變化:__肥力下降__,地貌變化:地表多__溝谷__,平坦高原呈,__現(xiàn)__破碎__狀,植被變化:自然植被的覆蓋率下降,氣候變化:地方氣候趨于__干旱__,降水,變率__增大__,水文變化:河流含沙量__增大__,水量季節(jié),__變化__增大__))(4)黃土高原植被遭受大量破壞后,地理環(huán)境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從河流、動物、地下水、土壤等方面分析)__河流:徑流量變化加大,河流含沙量增加,下游泥沙淤積越來越嚴重。動物:棲息地被破壞,動物種類和數(shù)量都可能減少,即多樣性減少。地下水:地下水補給減少,水位下降。土壤:水土流失加劇,土層變薄,肥力下降。__【解析】由野象在中國的分布北界變化示意圖判斷,商周時期氣候和現(xiàn)在相比溫暖濕潤。由區(qū)域位置、氣溫、降水圖判斷該區(qū)域降水集中且多暴雨,聯(lián)系該區(qū)域土壤特征分析水土流失形成的自然原因。地理環(huán)境中某一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甚至整個地理環(huán)境的變化。27.(2023廣西欽州高新區(qū)月考)讀“世界某區(qū)域自然帶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10分)(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自然帶的名稱:A.__熱帶雨林帶__,B.__熱帶草原帶__,C.__熱帶荒漠帶__。(2)A、D所在緯度相同,自然帶不同,試簡要分析原因。__D處由于地處東非高原(或地勢高),改變了水熱狀況,不能形成熱帶雨林帶。___(3)E山的名稱是__乞力馬扎羅山__,成因上屬于__火__山。(4)B地區(qū)最突出的環(huán)境問題是__土地沙漠化__?!窘馕觥繌膱D中經(jīng)緯度和海陸輪廓,可以推斷出該地區(qū)為非洲中部地區(qū),A處為剛果盆地,自然帶為熱帶雨林帶,B處為熱帶草原帶,C處為熱帶荒漠帶。A、D兩處的自然帶不同,主要是由于D處海拔較高,氣溫偏低,降水偏少造成的。E山為乞力馬扎羅山,是一座火山。B處為熱帶草原氣候,由于降水變率大,人類過度地開發(fā)利用,造成了嚴重的荒漠化。28.(2023年上海高考試題)讀澳大利亞自然帶分布示意圖,回答(1)~(3)題。(10分)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勢、大氣環(huán)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響下,澳大利亞大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半環(huán)狀自然帶格局。(1)判斷A、B兩地所屬的自然帶類型,解釋導致這兩個自然帶特征差異的主要原因。__類型:A地所在自然帶為熱帶雨林帶,B地所在自然帶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___原因:這兩個自然帶所處緯度不同,獲得熱量不同__。(2)闡述圖中B、C、D三地水分差異及其主要原因。__水分差異:B、C、D三地均受到南半球東南信風帶的影響。B地處于迎風區(qū),可以獲得較充沛的來自海洋的水汽,因此降水最多;C地雖然距海岸線不遠,但由于受到地形阻擋影響,處于背風坡,因此降水量明顯少于B地;D地位于西海岸,東南信風表現(xiàn)為離岸風,水汽含量較低,因此降水量最低。__(3)以C地所在的自然帶為例,分析如何因地制宜發(fā)展農(nóng)業(yè)。__C地位于熱帶草原帶,降水相對較少,氣候較為干旱,適合發(fā)展畜牧業(yè)或小麥種植業(yè)。__【解析】第(1)題,A、B兩地都位于大分水嶺東側,都較濕潤,差異是緯度導致的熱量不同。第(2)題,B、C、D三地緯度差異不大,但B在大分水嶺的東側迎風坡,C在背風坡,而D在大陸西岸,故所受大氣環(huán)流不同。第(3)題,C地氣候類型為熱帶草原氣候,降水相對較少,氣候較為干旱,所以自然帶為熱帶草原帶,所以適合發(fā)展畜牧業(yè)或小麥種植業(yè)。a29.圖1為某區(qū)域等高線圖,圖2為M、N之間不同地質時期地形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0分)圖1圖2(1)根據(jù)整體性原理簡述厄爾尼諾現(xiàn)象發(fā)生時,A地附近海域常會出現(xiàn)大量魚類死亡的原因。__厄爾尼諾現(xiàn)象發(fā)生時,A地附近海域水溫升高,魚類生存環(huán)境發(fā)生改變;上升流減弱,表層營養(yǎng)物質減少,餌料缺乏。__(2)請說明C自然帶南北狹長分布的原因。__受高大山脈阻擋難以向內陸延伸;沿岸寒流降溫減濕作用,使熱帶荒漠帶向低緯延伸。__(3)讀圖2,簡析M、N間地形變化對P地自然景觀的影響。__對西風的阻擋增強;位于西風背風坡,氣流下沉,增溫明顯,降水減少,形成荒漠景觀。__(4)在B、C兩處山地東側,海拔相似,但垂直自然帶分布差異顯著,主要表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形成這些差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__山麓自然帶不同;自然帶種類與數(shù)量不同;積雪冰川帶的下限高度不同。緯度位置。__【解析】第(1)題,該處漁場的形成是受沿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