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6單元 24《唐詩三首》第2課時_第1頁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6單元 24《唐詩三首》第2課時_第2頁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6單元 24《唐詩三首》第2課時_第3頁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6單元 24《唐詩三首》第2課時_第4頁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6單元 24《唐詩三首》第2課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杜甫的《石壕吏》,感受到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我們今天將學習杜甫的另一首詩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感受詩人憂國憂民的崇高思想境界。24

唐詩三首第2課時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必備知識02必記字詞03精讀課文05學習目標01

CONTENTS教學目錄初讀課文04課堂小結06教材課后習題07必備知識02

CONTENTS教學目錄

CONTENTS教學目錄1.了解與詩人有關的文學常識,結合注釋理解詩歌內(nèi)容,感受詩中所描述的社會現(xiàn)實。2.體會詩歌在句式、用韻方面的特點,品味詩中對環(huán)境的精彩描寫。3.感受詩人身遭苦難卻希望廣濟蒼生的博大胸懷,培養(yǎng)愛國愛民的優(yōu)秀品質。學習目標本詩作于唐肅宗上元二年(761),當時安史之亂還未平定。杜甫曾在親友的幫助下,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過上了暫時安定的生活。但好景不長,到了八月,一場大風把杜甫苦心經(jīng)營的草堂吹破,茅草被卷走,大雨又至,草堂漏雨如注,杜甫一家只好在風雨中度過了一個痛苦的不眠之夜。命運多蹇、衰老貧困的詩人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詩篇。創(chuàng)作背景必備知識文學常識必備知識歌行體歌行體的特點:(1)篇幅可短可長。(2)保留著古樂府敘事的特點,把記人物、記言談、發(fā)議論、抒感慨融為一體,內(nèi)容充實而生動。(3)聲律、韻腳比較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換韻。(4)句式比較靈活,一般是七言,也有的是以七言為主,其中穿插了三、五、九言的句子。必記字詞字音字形怒號(

三重茅(

)突兀(

沉塘坳(

)俄頃(

衾(

háo

chónɡàoqǐnɡwùqīn認真閱讀課文及課下注釋,疏通文意。記錄疑難問題,將自主學習沒有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用于精讀時解決。

1.從課文中找出自己不懂的字詞。2.畫出認為重要的句子。3.標記出有疑問的地方,在旁邊批注問題。自主學習初讀課文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掛住1大聲吼叫多層茅草水勢低的地方初讀課文疏通詩意譯文:八月秋深,狂風怒吼,卷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茅草亂飛,飛過江去,散落在江邊,飛得高的茅草掛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茅草飄轉沉到池塘水中。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狠心如此2毫無顧忌拄著拐杖喝止不住譯文:南村的一群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竟忍心這樣當面做搶掠的事。毫無顧忌地抱著茅草跑進竹林里,我唇焦口燥也喝止不住,拄著拐杖回來獨自嘆息。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一會兒3戰(zhàn)亂,指安史之亂接近睡相不好破雨點到天亮譯文:一會兒,風停了,空中的云像墨一樣黑,深秋天色陰沉迷蒙,漸漸黑下來。蓋了多年的布被,又硬又冷,像鐵似的,孩子睡相不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好,把被里蹬破了。茅屋漏雨,床頭沒有一塊干燥的地方,可是像下垂的麻線一樣密集的雨點仍舊下個不停。自從歷經(jīng)安史之亂后,睡眠的時間很少,長夜漫漫,屋漏床濕,如何挨到天亮。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哪里4遮蔽貧寒的士人安穩(wěn)高聳的樣子譯文:如何能得到千萬間寬敞的房子,廣泛地遮蔽天下貧寒的士人,讓他們開顏歡笑!房子在風雨中也安穩(wěn)如山。唉!什么時候眼前才能出現(xiàn)這樣高聳的房屋,到那時即使我的茅屋破敗,我受凍而死,也是心滿意足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1.“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這句話有什么表達效果?

“怒號”把秋風擬人化,從聽覺上寫秋風來勢猛、聲音大、速度快、力量強;“卷”字從視覺上形象地寫出了秋風的強勁,生動地寫出茅草隨風卷起的情態(tài);“三重”既寫出了風的猛烈,也寫出了茅屋受災嚴重。分析討論精讀課文2.“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笔褂玫膭釉~產(chǎn)生了怎樣的表達效果?飛渡灑掛罥飄轉沉細致地寫出風吹茅草的情狀,寫出秋風對茅屋的破壞,流露出詩人焦灼、痛苦的心情,為后文寫屋漏遇雨、自己的境遇之慘蓄勢。3.“歸來倚杖自嘆息”中的“我”嘆息什么?一嘆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來的日子怎么過呢?二嘆南村群童幼稚無知,不明自己的痛苦。三嘆黎民百姓生活困苦。4.“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边@兩句環(huán)境描寫,有何作用?極力渲染大雨將至的景象,渲染陰暗、凄苦的氛圍,烘托了詩人凄傷、愁苦的心情。5.“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這句話有怎樣的表達效果?“無干處”寫室內(nèi)漏雨之嚴重,突出了雨夜室內(nèi)環(huán)境的艱苦?!坝昴_如麻”運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寫出了秋雨的細密、連綿,側面表現(xiàn)了詩人生活的凄苦。6.第三段詩哪些詞語用得傳神?反映了詩人怎樣的生活狀況?

“麻”字說明雨點密集,密密麻麻?!袄渌畦F”中“鐵”字表明被子很破舊,很冷,很硬,說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7.“長夜沾濕何由徹”中“何由”體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心情?“何由徹”以反問式的慨嘆,表達了詩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急切心情。8.在凄風苦雨、輾轉難眠的漫漫長夜,詩人想的是什么?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9.詩歌寫詩人的不幸遭遇,僅僅是為了寫詩人自己的痛苦嗎?詩人的不幸是接二連三的。秋風、群童、破衾、夜雨使得詩人的痛苦逐層加深。而這一切,都反映了安史之亂后國家由盛轉衰的社會狀況。杜甫一家的不幸更是千千萬萬處于戰(zhàn)亂動蕩的社會大背景下的老百姓的不幸。所以這首詩寫詩人的不幸遭遇,不僅僅是為了寫詩人自己的痛苦,其中折射出的是當時黑暗的現(xiàn)實和人民大眾的疾苦。10.如何看待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崇高理想?示例一:在狂風猛雨無情襲擊的秋夜,詩人腦海里翻騰的不僅是“吾廬獨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想的是“大庇天下寒士”,表現(xiàn)了杜甫熾熱的憂國憂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變革黑暗現(xiàn)實的崇高理想。示例二:杜甫身居漏雨茅屋,卻突發(fā)奇想,要“大庇天下寒士”。他因“茅屋為秋風所破”一事所發(fā)出的不只是身世之慨,更有推己及人的博愛情懷。這是一種飽嘗民生疾苦、體察人間冷暖的濟世情懷,這種忘我的精神、寬廣的胸襟,是非??少F的。這首詩從秋風吹破茅屋開篇,敘述了屋漏難眠、徹夜寒雨的悲慘困境,然后由己及人,想到戰(zhàn)亂中的貧寒士人,表現(xiàn)了詩人憂國憂民、體察人間冷暖的濟世情懷,展現(xiàn)了詩人博大的胸襟。課堂小結課文主旨課堂小結寫作特色1.敘事抒情相結合詩歌的前三節(jié)以敘事為主,層層深入地描寫了秋風破屋的苦況,透露出詩人生活上和精神上的痛苦。第1節(jié)通過描寫狂風的強勁與無情,表達了詩人的痛苦與焦灼;第2節(jié)勾勒出南村頑童公然欺負年邁無力的詩人的情形,詩人喊得唇焦口燥,還是追不回茅草,只能“歸來倚杖自嘆息”;第3節(jié)寫屋漏偏逢連夜雨的苦況,“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從深度和廣度上表達了詩人的憂國憂民之情;第4節(jié)在前三節(jié)敘事的基礎上,直接抒情,表現(xiàn)了對天下寒士的無限關懷,畫龍點睛,水到渠成。2.語言明白如話本詩明白如話的語言,如脫口而出,無鉛華之色,無扭捏之態(tài),無矯飾之音。白描式的勾勒,形象逼真。加之語句參差錯落,基本為七言,間之以二言、九言,有助于跌宕起伏的感情的表達,增強了詩的感染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狂風破屋:深秋風號→風卷茅飛→不可復得群童抱茅:公然抱茅→無力阻止→倚杖嘆息長夜沾濕:風定天黑→布衾不暖→床頭屋漏→長夜難眠期盼廣廈:大庇天下寒士→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推己及人憂國憂民板書設計課堂小結一、《石壕吏》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均為杜甫在安史之亂中的名作,表現(xiàn)了詩人對戰(zhàn)爭的控訴和對民生疾苦的關懷,但具體的寫作手法有所不同?!妒纠簟分皇恰翱陀^”地敘述,并無情感、態(tài)度的直接表露;《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則先描述個人遭際,結尾處借助議論和抒情升華。試結合作品分析這兩種寫法的表達效果。教材課后習題《石壕吏》直接將目光投向底層勞動人民,老婦一家的遭遇就是千千萬萬底層勞動人民的遭遇,老婦的故事本身就足以令人動容,無需議論和抒情。這樣寫,使全詩顯得簡潔洗練,而又意蘊豐富。另一方面,當前的這場平叛戰(zhàn)爭,關系著國家和民族的安危,大敵當前,人民也應當為此作出犧牲,所以詩人的內(nèi)心也是矛盾的,盡管他痛恨統(tǒng)治階級壓迫人民的行徑,但此時對殘暴的統(tǒng)治階級爪牙的揭露也較為含蓄,這樣寫更有余味,更令人深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