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試危害公共安全罪_第1頁
司法考試危害公共安全罪_第2頁
司法考試危害公共安全罪_第3頁
司法考試危害公共安全罪_第4頁
司法考試危害公共安全罪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司法考試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一頁,共117頁。第二十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本章從第114條至第139條,共26個條文,規(guī)定了43個罪名;《刑法修正案(三)》修改刪除了非法買賣、運輸核材料罪,增加了一個條文,即第120條之一“資助恐怖活動罪;《刑法修正案(六)》增加了強令他人違章冒險作業(yè)罪,大型群眾性活動事故罪,不報、謊報事故罪;《刑法修正案(八)》增加了一個條文,即第133條之一“危險駕駛罪”?!缎谭ㄐ拚福ň牛吩黾恿?個條文,即:一是恐怖活動預備罪;(準備實施恐怖活動罪)二是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罪;煽動實施恐怖活動罪;三是利用極端主義破壞法律實施罪;四是強制穿戴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服飾、標志罪;五是非法持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物品罪。因此,危害公共安全罪一章共52個罪名。2第二頁,共117頁。第二十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本章的重點1、放火罪2、爆炸罪3、投放危險物質罪4、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罪5、資助恐怖活動罪6、劫持航空罪7、非法制造、買賣、運輸、郵寄、儲存槍支、彈藥、爆炸物罪8、非法持有、私藏槍支、彈藥罪9、交通肇事罪10、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11、重大責任事故罪3第三頁,共117頁。第一節(jié)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22章)一、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或者過失地實施危害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的行為。二、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特征1.本類罪的客體是公共安全。所謂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財產安全。這里有幾個概念需要澄清:第一,“不特定”的含義。第二,“多數人”的含義。4第四頁,共117頁。第一節(jié)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22章)第一,“不特定”的含義?!安惶囟ā笔侵肝:舶踩镏械拿恳环N犯罪都不是針對特定的個人或者特定的財產的,其嚴重的后果往往是行為人本人也無法預料和控制的。不特定,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對象的不特定;另一個是結果的不特定,也可以說是無法預料該行為的后果。第二,“多數人”的含義。“多數人”是指犯罪行為造成的危險涉及較多數人,這個數字無法確定。不能認為只要存在三個人就是多數人。例如:甲想投毒殺死乙全家,向乙家鍋里投毒,殺死了乙一家三口,但沒有公共危險,不構成投放危險物質罪,只構成故意殺人罪。因為危害共同安全罪侵害的是公眾的法益,因此應當從行為的危險范圍是否涉及“公眾”這個含義上去理解“不特定人”和“多數人”。5第五頁,共117頁。第一節(jié)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22章)注意:“不特定人”并不是“誰碰到誰倒霉”的意思。例如,樓下有許多行人,甲抱著“砸著誰誰倒霉”的心理從高樓窗戶扔出一塊磚頭,砸中一位行人,使其身受重傷。該行為的危險范圍是限定的,不可能殃及多數人。不能將該行為認定為危害共公安全罪,而應認定故意傷害罪。2.本類罪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實施了危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財產安全的行為。這類行為形式多樣。但從行為與結果對犯罪構成影響的角度分析,其情形可以包括:(1)一部分犯罪是危險犯,即犯罪既遂只需要造成一定的危險狀態(tài),而不要求有實害結果,如放火罪、決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險物質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2)一部分犯罪是實害犯,需要具備一定的法定結果才符合本罪的犯罪構成,若未出現(xiàn)法定結果,即不構成該罪,如失火罪、交通肇事罪等過失犯罪。6第六頁,共117頁。第一節(jié)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22章)(3)一部分屬于行為犯,其犯罪既遂不需要造成一定的實害結果,只要行為實行完畢,即構成本罪的既遂。如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罪,非法出租、出借槍支罪等。就行為表現(xiàn)方式來看,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行為可以包括多種方式:(1)作為的方式;(2)不作為的方式。7第七頁,共117頁。第一節(jié)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22章)3.本類罪的主體多數是一般主體,少數是特殊主體。例如,丟失槍支不報罪的主體,必須是依法配備公務用槍的人員;鐵路運營安全事故罪的主體必須是鐵路職工;教育設施重大安全事故罪的主體必須是對校舍或教育教學設施負有直接管理責任的人員。有些犯罪只能由單位構成,比如,違規(guī)制造、銷售槍支罪,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4.本類罪的主觀方面既有故意,也有過失。故意既可能是直接故意,也可能是間接故意,過失既可能是疏忽大意的過失,也可能是過于自信的過失。8第八頁,共117頁。第一節(jié)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22章)本類罪的具體罪過形式包括兩類:(1)只能由故意構成的犯罪,如劫持航空器罪,搶劫槍支、彈藥、爆炸物罪等;(2)只能由過失構成的犯罪,如交通肇事罪,鐵路運營安全事故罪,生產、作業(yè)重大事故罪等。三、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分類危害公共安全罪可以分為以下五類:(一)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放火罪,失火罪,決水罪,過失決水罪,爆炸罪,過失爆炸罪,投放危險物質罪,過失投放危險物質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9第九頁,共117頁。第一節(jié)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22章)(二)侵害特定對象的犯罪破壞交通工具罪,過失損壞交通工具罪,破壞交通設施罪,過失損壞交通設施罪,破壞電力設備罪,過失損壞電力設備罪,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過失損壞易燃易爆設備罪,破壞廣播電視、公用電信設施罪,過失損壞廣播電視、公用電信設施罪。(三)具有恐怖性質的犯罪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罪;資助恐怖活動罪;恐怖活動預備罪;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罪;利用極端主義破壞制度實施罪;強制穿著、佩戴恐怖主義、極端主義服飾、標志罪;非法持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物品罪;劫持航空器罪;劫持船只、汽車罪;暴力危及飛行安全罪。(四)涉及槍支、彈藥、爆炸物、危險物質的犯罪非法制造、買賣、運輸、郵寄、儲存槍支、彈藥、爆炸物罪,非法制造、買賣、運輸、儲存危險物質罪,10第十頁,共117頁。第一節(jié)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22章)違規(guī)制造、銷售槍支罪,盜竊、搶奪槍支、彈藥、爆炸物罪,搶劫槍支、彈藥、爆炸物罪,非法持有、私藏槍支、彈藥罪,非法出租、出借槍支罪,丟失槍支不報罪,非法攜帶槍支、彈藥、管制刀具、危險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五)責任事故型犯罪重大飛行事故罪,鐵路運營安全事故罪,交通肇事罪,生產、作業(yè)重大事故罪,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強令違章冒險作業(yè)罪,大型群眾性活動重大安全事故罪,危險物品肇事罪,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教育設施重大安全事故罪,消防責任事故罪,不報、謊報事故罪。11第十一頁,共117頁。第二節(jié)危害公共安全罪分述(22章)

一、放火罪★★

第114條【放火罪、決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險物質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一】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缎谭ㄐ拚福ㄈ沸拚?15條【放火罪、決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險物質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二】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過失犯前款罪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缎谭ㄐ拚福ㄈ沸拚?2第十二頁,共117頁。一、放火罪(22章)★★(一)放火罪的概念放火罪是指故意焚燒公私財物,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二)放火罪的特征1.本罪的客體是社會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2.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實施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1)放火的行為方式:可以是作為,也可以是不作為。13第十三頁,共117頁。一、放火罪(22章)★★作為,即用各種引火物,直接把公私財物點燃;不作為,即故意不履行自己防止火災發(fā)生的義務,放任火災的發(fā)生。例如:公司職員值夜班,睡著后碰到蠟燭點燃紙張,發(fā)現(xiàn)時為了報復老板故意不滅火引起火災。在此,對先前的失火行為不作評價,只定不作為的放火罪。(2)要求危害公共安全。如果燃燒他人財物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只定故意毀壞財物罪。例如:甲放火燒毀乙的汽車,因為是在效外無人處,所以只定故意毀壞財物罪。14第十四頁,共117頁。一、放火罪(22章)(3)客觀阻卻問題一是燃燒自己的財物或自焚,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成立放火罪;二是被害人承諾燃燒自己的財物,行為人不成立犯罪,但是如果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則構成放火罪。如:甲承諾讓乙燒掉自己的房屋,乙便放火燒甲的房屋,但是導致其他人家的房屋也被燒,乙構成放火罪。3.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根據《刑法》第17條第2款的規(guī)定,已滿14周歲的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應當負刑事責任。4.本罪的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故意。在此需要注意一點,即在間接故意心態(tài)的支配下,如果未發(fā)生危害公共安全的結果,就不應該以犯罪論處。15第十五頁,共117頁。一、放火罪(22章)★★(三)放火罪的認定1、本罪著手與既遂(1)著手:開始點火時就是著的(2)既遂:根據通說觀點,對放火罪的既遂持“獨立燃燒說”。注意:放火罪是危險犯,危害犯的既遂標準是造成實害結果。放火罪的實害結果就是燒毀。如何認定燒毀,各國標準不一。早期,歐洲的房屋多為石質材料,不易燒毀,所以將燒毀的標準定在完全毀壞。日本房子多為木質材料,容易燒毀,所以將燒毀的標準提前到獨立燃燒。我國與日本情況比較接近,所以采用獨立燃燒標準。因此,這里的獨立燃燒的本意就是燒毀,不能將獨立燃燒理解為放火的著手開始。16第十六頁,共117頁。一、放火罪(22章)★★2、本罪的既遂與未遂、中止在燒毀即獨立燃燒前,即在燒毀前,放火罪還可以成立犯罪預備、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例1:乙拎著汽油桶進入工廠倉庫,用打火機剛點燃倉庫的紙箱,準備再澆點汽油時,被保安發(fā)現(xiàn)而阻止。這是放火的未遂。此時只上點燃,沒有達到獨立燃燒即燒毀的程度,所以沒有既遂。例2:丙用打火機剛點燃工廠倉庫里的木材,準備再澆點汽油時,忽然又后悔便迅速撲滅火。這是放火罪的中止,在獨立燃燒前,主動消除危險,成立犯罪中止。17第十七頁,共117頁。一、放火罪(22章)★★3、一罪與數罪的界限行為人在放火故意的支配下實施一個放火行為,即使造成多種結果,也只能定一個放火罪。行為人在實施殺人、強奸等犯罪行為后用放火的方法焚毀罪跡的,應區(qū)分不同情況處理。如果行為人消滅罪跡的放火行為不足以危及公共安全的,按所犯的罪從重處罰,不另以放火罪實行數罪并罰;如果行為人消滅罪跡的放火行為是足以危及公共安全的,則應另以放火罪與前行為構成的犯罪數罪并罰。這里需注意一點,對于為了騙取保險金而放火,并且已經著手騙取保險金的,應實行數罪并罰。18第十八頁,共117頁。一、放火罪(22章)★★4、放火罪與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的界限(1)實施放火,產生公共危險,危害公共安全,但對造成人員死亡持過失心理的,定放火罪。對人死亡的,是該罪的加重結果是過失造成的。例1,甲想報復單位,認為單位倉庫沒人把守,便放火燒倉庫,未料火災將睡熟的庫管人員燒死。甲構成放火罪。(2)實施放火,產生公共危險,危害公共安全,對造成人員死亡持故意心理的,一方面觸犯了放火罪,另一方面又觸犯了故意殺人罪,屬于想象競合犯,擇一重罪論處。因為故意殺人罪比放火罪更嚴重,所以定故意殺人罪。這種類型在實務中包括兩種情形。一是為了殺害特定人而實施放火,既危害了公共安全,也殺死了特定仇人。二是為了殺害不特定或多數人(也即公眾)而實施放火,既危害了公共安全,也殺死了部分公眾。19第十九頁,共117頁。一、放火罪(22章)★★例1,甲為了殺死乙,向乙家放火,火災導致乙死亡,也導致鄰居房屋被毀。這是第一種情形。例2,甲基于仇富心理,為了殺死他所認為的富人,在封閉的旅游大巴車上放火,燒死了車上十人。這是第二種情形。(3)如果行為人以放火為手段殺害或傷害特定的人,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只能構成故意殺人罪或故意傷害罪。例如,甲想殺死乙全家,放火燒乙家住宅,乙一家五口全部死亡。乙家住宅是獨門獨戶,四周無人。甲的行為沒有危害公共安全,只構成故意殺人罪。5、爆炸罪、投放危險物質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故意殺人界限一致。6、成立失火罪要求造成來重后果,沒有既遂與未遂區(qū)別。20第二十頁,共117頁。甲到本村乙家買柴由時,因屋內光線昏暗,甲欲點燃打火機看油量。乙擔心引起火災,上前阻止,但甲堅持說柴油見火不會燃燒,仍然點燃了打火機,結果引起油桶燃燒,造成火災,導致甲、乙及一旁觀看的丙被火燒傷,乙、丙經搶救無效死亡。后經檢測,乙儲存的柴油閃點不符合標準。甲的行為構成何罪?A危險物品肇事罪B失火罪C放火罪D重大責任事故罪21第二十一頁,共117頁。答:失火罪分析:A項,刑法第136條的危險物品肇事罪,是指在生產活動中違反危險物品的管理規(guī)定導致事故。本題中,甲屬于生活中的行為。B項,甲因為過于自信的過失,導致火災,構成失火罪。C項,放火罪要求故意放火。D項,刑法第134條的重大責任事故罪,是指在生產作業(yè)中違反安全管理規(guī)定導致事故。本題中,甲屬于生活中的購買行為。 22第二十二頁,共117頁。二、爆炸罪(22章)(一)爆炸罪的概念爆炸罪,是指故意引起爆炸物或其他設備、裝置爆炸,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二)爆炸罪的特征1.本罪的客體是公共安全。2.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引起爆炸物或其他設備、裝置爆炸,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爆炸行為有作為和不作為兩種基本方式。爆炸物品包括炸彈、手榴彈、地雷、炸藥、雷管、導火索、雷汞、雷銀等起爆器材和各種自制的爆炸裝置,如炸藥包、炸藥瓶、炸藥罐等。23第二十三頁,共117頁。二、爆炸罪(22章)實施爆炸的方法:有的在室內安裝炸藥包,在室內或者室外引爆;有的將爆炸物直接投入室內爆炸;有的利用技術手段,使鍋爐、設備發(fā)生爆炸;有的使用液化氣或者其他方法爆炸。實施爆炸地點:主要是在人群集中或者財產集中的公共場所、交通線等處。3.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年滿14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均可成為本罪的主體。4.本罪的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24第二十四頁,共117頁。二、爆炸罪(22章)(三)爆炸罪的認定1.本罪的既遂與未遂2.本罪與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的界限二者的區(qū)別主要是:(1)客體要件不同。本罪侵犯的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而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侵犯的是特定公民的人身權利。(2)客觀方面不同。本罪中行為人故意引起爆炸物或其他設備、裝置爆炸,足以造成不特定多數人的傷亡或重大公私財產的毀損,其危害結果是難以預料和控制的;25第二十五頁,共117頁。二、爆炸罪(22章)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中行為人雖然也可以使用爆炸的方法,但還可以使用其他方法,其行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是特定的某個人或某幾個人的傷亡。因此,如果行為人針對特定的對象實施爆炸行為,選擇的作案環(huán)境和條件也只能殺傷特定的某個人或某幾個人,而不危及公共安全的,應分別按故意殺人罪或故意傷害罪論處。3.本罪與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界限使用爆炸手段破壞公私財產的,往往也會同時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如果行為人的目的只是為了毀壞財物,且其行為并未危害到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275條的規(guī)定,以故意毀壞財物罪論處。26第二十六頁,共117頁。

三、投放危險物質罪(22章)★★

本罪的法條見前文放火罪中的第114條、115條(一)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概念投放危險物質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這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三)》對第114條、第115條的投毒罪進行的修訂:將投毒罪改為投放危險物質罪,(二)投放危險物質罪的特征1.本罪的客體是公共安全。

投放對象:危險物質。不僅包括投放毒害性物質,還包括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

27第二十七頁,共117頁。

三、投放危險物質罪(22章)★★

2.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該種行為已經對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者公私財產造成嚴重威脅。本罪是危險犯,其既遂并不需要出現(xiàn)不特定多數人的中毒或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毀損的實際結果,只要行為人實施了投放危險物質的行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就構成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既遂。如果行為人投放危險物質的行為根本不具有公共危險的,則應以投放危險物質罪未遂或不以本罪論處。3.本罪主體為一般主體。根據《刑法》第17條第2款規(guī)定,已滿14周歲的人犯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28第二十八頁,共117頁。三、投放危險物質罪(22章)★★

4.本罪的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故意。(三)投放危險物質罪的認定1.本罪的既遂與未遂(1)對投放危險物質行為直接適用《刑法》第114條的規(guī)定。只要行為人投放危險物質的行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即使尚未造成嚴重后果,也構成本罪的既遂。如果已經造成致人重傷、死亡或者公私財產重大損失的嚴重后果,應依照《刑法》第115條的規(guī)定處罰。(2)以投放危險物質的方法來殺特定人,不危害公共安全的,定故意殺人罪;危害公共安全的,構成投放危險罪和故意殺人罪的想象競合犯,擇一重罪處罰,因為故意殺人罪法定刑更重,所以定故意殺人罪。

29第二十九頁,共117頁。

三、投放危險物質罪(22章)★★

注意:特定人并不意味著是一個人,可以是多個人。例如:甲欲殺死乙,向乙家的面粉袋里投放毒藥,毒死了乙全家五口人。甲仍構成故意殺人罪,而非投放危險物質罪。2.本罪與類似罪名的比較(1)投放虛假危險物質罪(第291條之一)。根據《刑法修正案(三)》規(guī)定,《刑法》第291條后增加一條,作為第291條之一: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2)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第291條之一)。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30第三十頁,共117頁。三、投放危險物質罪(22章)★★

(四)投放危險物質罪的處罰根據《刑法》第114條的規(guī)定,犯本罪,尚未造成嚴重危害后果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依照《刑法》第115條的規(guī)定,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31第三十一頁,共117頁。四、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22章)★★★★

本罪法條仍是第114條、第115條(一)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使用放火、決水、爆炸、投放危險物質以外的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特征1.本罪的客體是公共安全。2.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使用放火、決水、爆炸、投放危險物質以外的危險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32第三十二頁,共117頁。四、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22章)★★★★

(1)這里的其他危險方法包括兩層含義:第一,其他危險方法,是指放火、決水、爆炸、投放危險物質以外的危險方法;第二,其他危險方法應理解為與放火、決水、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的危險性相當的、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方法。例如:在繁華大街,駕駛車輛橫沖直撞,撞翻多部車,撞死多人,可以定本罪。(2)因為本罪行為類型規(guī)定得不明確,屬于兜底罪名。為了不違反罪刑法定原則,如果某種行為符合其他犯罪的構成要件,應盡量認定為其他犯罪,不宜認定為本罪。33第三十三頁,共117頁。四、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22章)★★★★

3.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4.本罪的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犯罪的故意。實踐中,這種案件除少數對危害公共安全的后果持希望態(tài)度,由直接故意構成外,大多持放任態(tài)度,屬于間接故意。(三)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認定1.本罪與故意傷害罪、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界限(故意殺人前已述)區(qū)分本罪與故意傷害罪、故意毀壞財物罪的標準,主要看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如果行為人使用危險的方法傷人或毀壞公私財物,其行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就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34第三十四頁,共117頁。四、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22章)★★★★

如果其行為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應當依照《刑法》第234條、第275條的規(guī)定,分別故意傷害罪、故意毀壞財物罪論處。2.本罪與放火罪、決水罪、爆炸罪等的界限放火、決水、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是本節(jié)犯罪的基本犯,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則是本節(jié)犯罪的補充犯。凡是構成基本犯罪的,都以基本犯定罪;只有超出基本犯的范圍,才能以補充犯定罪。

3.根據上述論述其是兜底罪名,下列情形不應定本罪(1)劫持火車、電車的行為,應定破壞交通工具罪。(2)盜竊公路井蓋,危害公共安全,應定破壞交通設施罪。35第三十五頁,共117頁。四、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22章)★★★★

(3)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不符合衛(wèi)生標準的食品,危害公共安全的,應定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4)根據上述論述其是兜底罪名及司法解釋,下列情形應定本罪:①破壞礦井通風設備,危害公共安全;②在多人通行的場所私拉電網,危害公共安全;③在火災現(xiàn)場破壞消防器材,危害公共安全④根據司法解釋:故意傳播突發(fā)傳染病病原體,危害公共安全。例如:故意傳播非典病原體。⑤根據司法解釋:邪教組織人員以自焚、自爆方法危害公共安全。36第三十六頁,共117頁。四、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22章)★★★★⑥根據司法解釋:醉酒駕車,肇事后繼續(xù)駕車沖撞,放任危害后果的發(fā)生,造成重大傷亡。如果第一個行為已經構成危險駕駛罪,則與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并罰。⑦在高速公路上逆向高速行駛的。⑧在具有瓦斯爆炸高度危險的情形下,下令多人下井采媒。(四)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處罰根據《刑法》第114條、第115條的規(guī)定,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37第三十七頁,共117頁。真題下列哪些情形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A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B故意破壞正在使用的礦井下的通風設備;C違反國家規(guī)定,向土地大量排放危險廢物,造成重大環(huán)境污染事故,導致多人死亡的;D故意傳播突發(fā)性傳染病病原體,危害公共安全的。38第三十八頁,共117頁。答:BD分析:A項,構成投放虛假危險物質罪(刑法第291條之一,C項,構成污染環(huán)境罪,在2007年構成的是重大環(huán)境污染事故罪,因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對該罪有修正,該罪罪名已改為污染環(huán)境罪(刑法第338條)。39第三十九頁,共117頁。十一、破壞交通工具罪★

第116條【破壞交通工具罪】破壞火車、汽車、電車、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車、汽車、電車、船只、航空器發(fā)生傾覆、毀壞危險,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119條【破壞交通工具罪、破壞交通設施罪、破壞電力設備罪、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破壞交通工具、交通設施、電力設備、燃氣設備、易燃易爆設備,造成嚴重后果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過失犯前款罪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40第四十頁,共117頁。

十一、破壞交通工具罪★

(一)破壞交通工具罪的概念破壞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壞火車、汽車、電車、船只、航空器,足以使其發(fā)生傾覆、毀壞危險,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二)破壞交通工具罪的特征1.本罪的客體是交通運輸安全。2.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破壞火車、汽車、電車、船只、航空器,足以使其發(fā)生傾覆、毀壞危險的行為。這里有幾點必須注意:第一,行為破壞的對象是火車、汽車、電車、船只、航空器。這里的汽車可擴大解釋,包括大型拖拉機。這時汽車不僅包括公共交通工具,也包括私家車。關鍵是該交通工具的使用是否涉及公共安全,如果涉及公共安全,對其進行破壞,就會危害公共安全。41第四十一頁,共117頁。十一、破壞交通工具罪★

破壞自行車、人力三輪車、馬車等非機動交通工具的,由于一般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故不構成本罪。例如:甲故意破壞乙上下班用的私家車,因為乙駕駛汽車行駛在道路上會涉及公共安全,所以甲的破壞行為會危害公共安全。、交通工具是否涉及公共安全,有兩個條件(1)交通工具正在使用或具有隨時使用的可能性。例1,甲的汽車因為車禍交付修理廠維修,修理工乙在維修過程中,故意破壞發(fā)動機,致使車輛無法修好。乙不構成破壞交通工具罪,而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因為車沒被修好,就不具有隨時使用的可能性,不會產生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險。例2,甲的卡車因為車禍交付修理廠維修,修理工乙發(fā)現(xiàn)甲是自己的情敵,便在維修過程中故意破壞輸油裝置,但其他功能都修好了,然后交付甲使用。乙構成破壞交通工具罪,因為車輛具有隨時使用的可能性。42第四十二頁,共117頁。十一、破壞交通工具罪★

(2)使用范圍涉及公共領域,但不限于公共道路領域。

例如:破壞浙江工商大學杭商院校園里的公交車,也構成本罪。

第二,實施了破壞行為。通常是指對上述交通工具的整體或者重要部件的破壞,影響交通運輸安全。第三,破壞行為必須足以使火車、汽車、電車、船只或者航空器發(fā)生傾覆、毀壞危險。傾覆是指火車出軌、汽車電車翻車、船只翻沉、航空器墜落等;毀壞是指造成交通工具的性能喪失、報廢或者其他重大毀損;危險是指具有傾覆、毀壞的現(xiàn)實可能性。這表明本罪是具體危險犯。如何判斷危險的程度?

43第四十三頁,共117頁。十一、破壞交通工具罪★

一般說來,破壞得越厲害,危險越大,但是如果破壞得過于厲害,就可能沒有危害了。例如,甲欲破壞乙的汽車,砸碎了幾片車窗玻璃,不足以造成車輛傾覆危險,不構成本罪;甲如果破壞了剎車裝置或方向盤,則足以造成車輛傾覆危險,構成本罪;甲如果將車輪全部卸掉,汽車躺在地上,則不會有傾覆危險,不構成本罪,但可以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3.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4.本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間接故意。(三)破壞交通工具罪的認定1.本罪的既遂與未遂44第四十四頁,共117頁。十一、破壞交通工具罪★

本罪為危險犯,其既遂,并不需要發(fā)生嚴重的危害結果,只要行為人實施的破壞交通工具的行為足以使交通工具發(fā)生傾覆、毀壞的危險,即可構成本罪的既遂。在既遂之前因為意志以外的原因沒有得逞,構成未遂;主動消除危險,構成中止。例如,甲夜晚潛入公交車總站,破壞了公交車的剎車裝置,但又后悔便又修好,成立中止;破壞剎車裝置后,第二天早上司機檢查出問題及時維修好,甲成立未遂。2、罪數問題(1)劫持航空器、船只、汽車的行為,成立劫持航空器罪(第121條)、劫持船只、汽車罪(第122條)45第四十五頁,共117頁。十一、破壞交通工具罪★

(2)竊取交通工具的零部件,如果不會發(fā)生傾覆危險,定盜竊罪;如果會發(fā)生傾覆危險,構成想象競合犯,從一重罪處罰,定破壞交通工具罪。(四)破壞交通工具罪的處罰根據《刑法》第116條、第119條的規(guī)定,犯本罪,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嚴重后果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46第四十六頁,共117頁。十二、破壞交通設施罪★第117條【破壞交通設施罪】破壞軌道、橋梁、隧道、公路、機場、航道、燈塔、標志或者進行其他破壞活動,足以使火車、汽車、電車、船只、航空器發(fā)生傾覆、毀壞危險,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119條【破壞交通設施罪、破壞電力設備罪、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破壞交通工具、交通設施、電力設備、燃氣設備、易燃易爆設備,造成嚴重后果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過失犯前款罪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47第四十七頁,共117頁。十二、破壞交通設施罪★

(一)破壞交通設施罪的概念破壞交通設施罪,是指故意破壞軌道、橋梁、隧道、公路、機場、航道、燈塔、標志或者進行其他破壞活動,足以使火車、汽車、電車、船只、航空器發(fā)生傾覆、毀壞危險,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必須實施了破壞行為。

第二,破壞行為必須足以使火車、汽車、電車、船只或者航空器發(fā)生傾覆、毀壞危險。3.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4.本罪的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例如,甲盜割正在使用中的鐵路專用電話線。鐵路專用電話線屬于鐵路設施,不屬于公用電信設施。盜竊鐵路專用電話線,同時構成盜竊罪與破壞交通設施罪,屬于想象競合,擇一重罪論處。48第四十八頁,共117頁。十三、破壞電力設備罪★

第118條【破壞電力設備罪、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破壞電力、燃氣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設備,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破壞電力設備罪的概念破壞電力設備罪,是指故意破壞電力設備,危害公共電力安全的行為。(二)破壞電力設備罪的特征1.本罪的客體是公用供電方面的公共安全。2.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破壞電力設備,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49第四十九頁,共117頁。十三、破壞電力設備罪★本罪客觀上需具備以下幾點:第一,行為人必須實施了破壞正在使用中的電力設備的行為。這里所指的電力設備包括水力、火力、風力、核能等發(fā)電設備和輸變電設備,也包括使這些設備發(fā)揮功能的建筑設施。第二,行為人的破壞行為必須足以危及公共電力安全,要認定行為人的行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必須根據破壞的具體對象、破壞的具體部位和破壞的方法以及具體的損害程度等來綜合分析認定。3.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4.本罪的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

50第五十頁,共117頁。十三、破壞電力設備罪★(三)破壞電力設備罪的認定1.本罪的既遂與未遂本罪為危險犯,其既遂的成立并不以發(fā)生嚴重的危害結果為條件,只要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足以使公用電力設備發(fā)生無法正常工作的危險即可。如果出現(xiàn)實際的危害結果,那么就作為法定刑升格的條件,按加重法定刑處罰,不影響本罪的既遂。當然,如果在行為實施過程中,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致行為未實施完畢的,可以成立本罪的未遂。2.本罪與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界限二者的區(qū)別主要是:(1)被破壞的電力設備是否正在使用中。如果被破壞的是正在使用中的電力設備,如驗收完畢、已交付使用的發(fā)電設備、供電設備、變電設備,就按本罪認定;51第五十一頁,共117頁。十三、破壞電力設備罪(普通)如果被破壞的不是正在使用中的電力設備,就按故意毀壞財物罪認定。(2)破壞電力設備的行為是否足以危及公共安全。如果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即可認定為破壞電力設備罪;反之,則應認定為故意毀壞財物罪。

3.本罪與盜竊罪的界限以偷割電線的形式破壞電力設備與盜竊非常接近。二者都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地竊取了電線,但二者有重要區(qū)別:(1)對象不同。如果盜竊的是正在使用中的電力設備,應認定構成本罪;如果盜竊的不是正在使用中的電線,則構成盜竊罪。52第五十二頁,共117頁。十三、破壞電力設備罪★(2)客體不同。盜竊電力設備的行為如果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應認定為破壞電力設備罪;反之,則應認定為盜竊罪。最高人民檢察院1986年12月9日《關于破壞電力設備罪幾個問題的批復》規(guī)定:(1)尚未安裝完畢的農用低壓照明電線路,不屬于正在使用中的電力設備。行為人即便盜走其中架設好的部分的電線,也不會對公共安全造成危害,其行為應以盜竊定性。53第五十三頁,共117頁。十三、破壞電力設備罪★(2)已經通電使用,只是由于枯水季節(jié)或電力不足等原因,而暫停供電的線路,仍應認為是正在使用的線路。行為人偷割這類線路中的電線,構成盜竊罪與破壞電力設備罪,屬于想象競合犯,擇一重罪論處。應按破壞電力設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3)對偷割已經安裝完畢,但還未供電的電力線路的行為,應分別不同情況處理。如果偷割的是未正式交付電力部門使用的電線的,應按盜竊案件處理;如果行為人明知線路已交付電力部門使用而偷割電線的,同時構成盜竊罪與破壞電力設備罪,屬于想象競合犯,擇一重處罰。此外,參照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8月4日《關于破壞生產單位正在使用的電動機是否構成破壞電力設備罪問題的批復》之規(guī)定,54第五十四頁,共117頁。十三、破壞電力設備罪★對拆盜某些排灌站、加工廠等生產單位正在使用中的電機設備等,沒有危及社會公共安全,但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可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按盜竊罪、破壞集體生產罪(現(xiàn)為破壞生產經營罪)或者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罪(現(xiàn)為故意毀壞財物罪)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1997年11月4日《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12條中明確指出:盜竊使用中的電力設備,同時構成盜竊罪和破壞電力設備罪的,擇一重罪處罰。(四)破壞電力設備罪的處罰根據《刑法》第118條和第119條的規(guī)定,犯本罪,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嚴重后果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55第五十五頁,共117頁。十四、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普通)

(一)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的概念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是指故意破壞燃氣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設備,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二)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的特征1.本罪的客體是公共供給燃氣、易燃易爆物品的公共安全。2.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破壞燃氣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設備,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行為人必須實施了破壞正在使用中的易燃易爆設備的行為。第二,行為人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的行為必須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如果行為人實施的破壞行為不足以使易燃易爆設備發(fā)生燃燒、爆炸的危險,則不能構成本罪。56第五十六頁,共117頁。十四、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普通)

3.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4.本罪的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

(三)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的認定1.本罪的既遂與未遂本罪為危險犯,犯罪的既遂并不以發(fā)生嚴重的危害結果為條件。只要行為人實施的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的行為足以使易燃易爆設備發(fā)生燃燒、爆炸的危險即可。如果出現(xiàn)實際的危害結果,僅是法定刑升格的條件,不影響本罪的既遂。當然,如果在行為實施過程中,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以致行為未實施完畢的,則成立本罪的未遂。57第五十七頁,共117頁。十四、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普通)

2.本罪與盜竊罪的界限區(qū)分二者,主要看犯罪對象和犯罪客體。(1)被盜竊的易燃易爆設備是否處于正在使用中。如果行為人盜竊的不是正在使用中的易燃易爆設備,因其不存在危害公共安全的可能性,就依盜竊罪認定。反之,就以本罪認定。(2)破壞行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如果破壞的行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則構成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

(四)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的處罰根據《刑法》第118條、第119條的規(guī)定,犯本罪,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嚴重后果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58第五十八頁,共117頁。十九、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罪★第120條【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罪、資助恐怖活動罪】組織、領導恐怖活動組織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犯前款罪并實施殺人、爆炸、綁架等犯罪的,依照數罪并罰的規(guī)定處罰。

資助恐怖活動組織或者實施恐怖活動的個人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

59第五十九頁,共117頁。將刑法第一百二十條修改為:“組織、領導恐怖活動組織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沒收財產;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其他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可以并處罰金?!胺盖翱钭锊嵤⑷恕⒈?、綁架等犯罪的,依照數罪并罰的規(guī)定處罰?!?/p>

將刑法第一百二十條之一修改為:“資助恐怖活動組織、實施恐怖活動的個人的,或者資助恐怖活動培訓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盀榭植阑顒咏M織、實施恐怖活動或者恐怖活動培訓招募、運送人員的,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皢挝环盖皟煽钭锏?,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guī)定處罰?!?/p>

60第六十頁,共117頁。七、在刑法第一百二十條之一后增加五條,作為第一百二十條之二、第一百二十條之三、第一百二十條之四、第一百二十條之五、第一百二十條之六:“第一百二十條之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為實施恐怖活動準備兇器、危險物品或者其他工具的;“(二)組織恐怖活動培訓或者積極參加恐怖活動培訓的;“(三)為實施恐怖活動與境外恐怖活動組織或者人員聯(lián)絡的;“(四)為實施恐怖活動進行策劃或者其他準備的?!坝星翱钚袨椋瑫r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61第六十一頁,共117頁?!暗谝话俣畻l之三以制作、散發(fā)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的圖書、音頻視頻資料或者其他物品,或者通過講授、發(fā)布信息等方式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的,或者煽動實施恐怖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暗谝话俣畻l之四利用極端主義煽動、脅迫群眾破壞國家法律確立的婚姻、司法、教育、社會管理等制度實施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62第六十二頁,共117頁。

“第一百二十條之五以暴力、脅迫等方式強制他人在公共場所穿著、佩戴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服飾、標志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暗谝话俣畻l之六明知是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的圖書、音頻視頻資料或者其他物品而非法持有,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3第六十三頁,共117頁。十九、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罪★(一)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罪的概念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罪,是指組織、領導或者參加恐怖活動組織,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二)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罪的特征

1.本罪的客體是社會的公共安全。由于恐怖活動組織是以暴力、脅迫為犯罪手段,以社會上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財產為犯罪對象,以引起社會恐慌為特點,所以,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的犯罪行為的客體也是公共安全。

2.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組織、領導或者參加恐怖活動組織,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64第六十四頁,共117頁。十九、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罪★恐怖活動組織,是以實施恐怖活動為目的建立起來的,危害極為嚴重的犯罪組織,包括國際恐怖活動組織與國內恐怖活動組織。恐怖活動,通常是指為了達到一定目的特別是政治目的,而對他人的生命、身體、自由、財產等使用暴力、脅迫等強迫手段,以造成社會恐懼的犯罪行為的總稱。本罪是選擇性罪名,行為人只要實施了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行為之一,便成立本罪。行為人實施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行為,比如既組織又領導恐怖組織的,也只成立一罪,不實行數罪并罰。該組織事實上是否開始實施恐怖活動如殺人、爆炸、綁架等,不影響本罪的成立。65第六十五頁,共117頁。十九、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罪★行為人如果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后又實施了殺人、爆炸、綁架等恐怖活動犯的,則應將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罪與其他相關的犯罪實行數罪并罰。3.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4.本罪主觀上是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組織、領導、參加的是恐怖活動組織而故意實施組織、領導、參加行為。如果行為人客觀上參加的是恐怖活動組織,但在主觀上根本不知道參加的是恐怖活動組織,則不能依照本罪處理。但如果行為人參加后發(fā)現(xiàn)是恐怖組織而不退出的,則應按本罪論處。

(三)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罪的認定本罪的既遂與未遂:66第六十六頁,共117頁。十九、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罪★1、本罪是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組織、領導、參加恐怖活動組織的行為,就構成本罪的既遂。即成立本罪只要求組織、領導、參加恐怖活動組織,不要求實施恐怖活動。2、恐怖組織與黑社會性質組織的區(qū)別:前者有政治目的,后者沒有政治目的。3、犯本罪又實施其他犯罪的,數罪并罰。(四)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罪的處罰根據《刑法》第120條的規(guī)定,組織、領導恐怖組織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積極參加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參加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67第六十七頁,共117頁。二十、資助(幫助)恐怖活動罪(普通)第121條之一:資助恐怖活動組織或者實施恐怖活動的個人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將刑法第一百二十條之一修改為:“資助恐怖活動組織、實施恐怖活動的個人的,或者資助恐怖活動培訓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盀榭植阑顒咏M織、實施恐怖活動或者恐怖活動培訓招募、運送人員的,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單位犯前兩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guī)定處罰?!?/p>

68第六十八頁,共117頁。二十、資助(幫助)恐怖活動罪(普通)(一)資助恐怖活動罪的概念資助恐怖活動罪,是指故意資助恐怖活動組織或者實施恐怖活動的個人或者資助恐怖活動培訓行為的。(二)資助恐怖活動罪的特征1.本罪的客體是社會公共安全。2.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資助恐怖活動組織或者實施恐怖活動的個人或者資助恐怖活動培訓的行為。所謂資助,是指向恐怖活動組織或者實施恐怖活動的個人提供用于進行恐怖活動的經費、場所和物資。69第六十九頁,共117頁。二十、資助(幫助)恐怖活動罪(普通)行為:只限于資助,如果參加實施,就是共同犯罪資助的時間:既可在恐怖活動實施前、過程中、也可在實施后。3.本罪主體既可以是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這與前面的各罪有所區(qū)別。4.本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并以明知為條件,即要求行為人認識到所資助的對方為恐怖活動組織或者實施恐怖活動的個人;不明知對方為恐怖活動組織與個人而提供資助的,不成立本罪。70第七十頁,共117頁。二十、資助(幫助)恐怖活動罪(普通)(三)資助恐怖活動罪的處罰根據《刑法》第120條規(guī)定,犯本罪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上述規(guī)定處罰。71第七十一頁,共117頁。準備實施恐怖活動罪第一百二十條之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為實施恐怖活動準備兇器、危險物品或者其他工具的;“(二)組織恐怖活動培訓或者積極參加恐怖活動培訓的;“(三)為實施恐怖活動與境外恐怖活動組織或者人員聯(lián)絡的;“(四)為實施恐怖活動進行策劃或者其他準備的?!坝星翱钚袨?,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缎谭ㄐ拚福ň牛沸略?/p>

72第七十二頁,共117頁。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煽動實施恐怖活動罪“第一百二十條之三以制作、散發(fā)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的圖書、音頻視頻資料或者其他物品,或者通過講授、發(fā)布信息等方式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的,或者煽動實施恐怖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缎谭ㄐ拚福ň牛沸略?3第七十三頁,共117頁。利用極端主義破壞制度(法律)實施罪“第一百二十條之四利用極端主義煽動、脅迫群眾破壞國家法律確立的婚姻、司法、教育、社會管理等制度實施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缎谭ㄐ拚福ň牛沸略?/p>

74第七十四頁,共117頁。強制穿戴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服飾、標志罪;

非法持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物品罪“第一百二十條之五以暴力、脅迫等方式強制他人在公共場所穿著、佩戴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服飾、標志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缎谭ㄐ拚福ň牛沸略觥暗谝话俣畻l之六明知是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的圖書、音頻視頻資料或者其他物品而非法持有,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刑法修正案(九)》新增75第七十五頁,共117頁。二十一、劫持航空器罪★第121條【劫持航空器罪】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嚴重破壞的,處死刑。

76第七十六頁,共117頁。二十一、劫持航空器罪★(一)劫持航空器罪的概念劫持航空器罪,是指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二)劫持航空器罪的特征1.本罪的客體是航空運輸安全。2.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行為對象是正在使用中或者飛行中的航空器。既可以是民用航空器,也可是軍用、警用航空器(例如:戰(zhàn)斗機、警用直升機)。(2)“正在使用中”意味著會及公共安全,一是機上人員安全,二是地面人員安全,因此不限于飛行中。77第七十七頁,共117頁。二十一、劫持航空器罪★例1,當機組人員進入機艙,尚未關門時,甲乙沖進去劫持了飛機,成立本罪;例2,甲乙偷走停在機坪上的里面沒有人的私人飛機,固然算劫持飛機,但不成立本罪,而定盜竊罪。怎么來理解正在使用中或者飛行中的航空器?根據《蒙特利爾公約》的規(guī)定,從地面人員或機組為某一特定飛行而對航空器進行飛行前的準備時起,直到降落后24小時為止,該航空器被認為是正在使用中;在任何情況下,使用的期間包括航空器在飛行中的整個時間。航空器從裝載完畢,機艙外部各門均已關閉時起,直至打開任一機艙門以便卸載時止,屬于正在飛行中;航空器被迫降落時,在主管當局接管該航空器及機上人員與財產的責任以前,視為仍在飛行中。78第七十八頁,共117頁。二十一、劫持航空器罪★根據《東京公約》第一條,《海牙公約》第三條和《蒙特利爾公約》第四條,關于“本公約不適用于供軍事、海關或警用的航空器”的規(guī)定,只能是指正在飛行中的民用航空器。

(3)行為人劫持航空器的方法:主要是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1)暴力,是指直接對航空器上的人員實施暴力襲擊,特別是對駕駛人員和機組人員實施捆綁、毆打、扣押等身體上的強制,使他人不能反抗的行為。2)脅迫是指以暴力相威脅,使被害人不敢反抗的精神強制方法。如劫機犯向機組人員或乘客喊“誰動就打死誰”、“動就馬上引爆”等。3)其他方法,是指除暴力、脅迫以外的其他使被害人不知反抗的強制方法。79第七十九頁,共117頁。二十一、劫持航空器罪★3.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或無國籍人,均可成為本罪的主體。4.本罪的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從實踐上看,劫持者總是為了達到某種特定目的而實施犯罪行為的,但犯罪目的不影響本罪的成立(三)劫持航空器罪的認定本罪的既遂與未遂:犯罪的既遂標準:實際控制了航空器。理論上有三種觀點:(1)目的說,認為犯罪人劫持航空器的目的一般是要外逃,因此,行為人在著手實施劫持行為后,把航空器劫持到了他指定的地點,劫機外逃取得了成功,才算該罪的既遂;如果未能使航空器劫持到預定的降落地,就是該罪的未遂。80第八十頁,共117頁。二十一、劫持航空器罪★(2)離境說,認為行為人著手實施劫持行為后,被劫持的航空器飛出了本國的領域以外,即飛出了國境線的,構成該罪的犯罪既遂;否則就是未遂。(3)控制說,認為行為人著手實施劫持行為后,已經實際控制了該航空器的,為該罪的既遂,未能控制該航空器的,為未遂??刂普f現(xiàn)已成為通說。(四)劫持航空器罪的處罰根據《刑法》第121條的規(guī)定,犯本罪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嚴重破壞的,處死刑。注意:1、這是刑法條文中三處絕對確定死刑的罪名之一,還有一處是綁架罪(刑九已修改)和拐賣婦女、兒童罪。

81第八十一頁,共117頁。二十一、劫持航空器罪★這里的“致人重傷、死亡”既包括過失,也包括故意;既包括劫持行為導致機上人員重傷、死亡,也包括劫持行為導致地面人員重傷、死亡(但要有直接因果關系)。82第八十二頁,共117頁。二十二、劫持船只、汽車罪第122條【劫持船只、汽車罪】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船只、汽車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嚴重后果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

(一)劫持船只、汽車罪的概念劫持船只、汽車罪,是指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船只、汽車,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二)劫持船只、汽車罪的特征1.本罪的客體是船只、汽車的交通運輸安全和不特定多數旅客的生命、健康及重大財產安全。2.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船只、汽車,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83第八十三頁,共117頁。二十二、劫持船只、汽車罪其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兩個方面:(1)行為人侵犯的對象是船只、汽車,劫持火車、電車的行為不成立本罪。(2)行為人采用的方法包括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從而使船只、汽車上人員不敢反抗、不能反抗或不知反抗。行為人只要實施其中之一,即可構成本罪。3.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4.本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而且只能是直接故意,間接故意和過失不能構成本罪。(三)劫持船只、汽車罪的認定本罪與搶劫罪的界限:二者區(qū)別如下:(1)行為的對象不同,本罪的對象僅限于船只和汽車,而搶劫罪的對象則包括船只、汽車在內的一切有形的動產,對象比本罪廣泛得多。

84第八十四頁,共117頁。二十二、劫持船只、汽車罪(2)在客觀上表現(xiàn)不完全相同。本罪由于意在控制船只、汽車,一旦達到其目的,往往會棄船、車而去,或者將所劫船只、汽車予以毀壞;而搶劫罪由于意在非法取得財物,通常就會在一段時間繼續(xù)使用或出賣所劫船只、汽車。(3)主觀目的完全不同,本罪的目的在于控制船只、汽車;而搶劫罪的目的在于非法占有財物。(四)劫持船只、汽車罪的處罰根據《刑法》第122條的規(guī)定,犯本罪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嚴重后果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偨Y:劫持航空器,構成劫持航空器罪;劫持船只、汽車,構成劫持船只、汽車罪;劫持火車、電車構成破壞交通工具罪。

85第八十五頁,共117頁。三十七、交通肇事罪★★★★★

第133條【交通肇事罪】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要點:第3條:“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是指行為人在發(fā)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第5條:“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交通肇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86第八十六頁,共117頁。三十七、交通肇事罪★★★★★

第6條: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xiàn)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以故意殺人或故意傷害罪處罰;第7條: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或者機動車輛承包人指使、強令他人違章駕駛造成重大交通事故,以交通肇事罪論處。第8條: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圍外,駕駛機動車或者使用共他交通工具致人傷亡或者致使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分別依照刑法第134條重大責任事故罪、第135條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第233條過失致人死亡罪定罪處罰。

87第八十七頁,共117頁。三十七、交通肇事罪★★★★★

(一)交通肇事罪的概念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二)交通肇事罪的特征1.本罪的客體是交通運輸安全。2.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必須有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的行為。這里的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主要指公路、水上交通運輸中的各種交通規(guī)則、操作規(guī)程、勞動紀律等,同時也包括鐵路、航空交通運輸中的各種管理法規(guī)。88第八十八頁,共117頁。三十七、交通肇事罪★★★★★

第二,必須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行為雖然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但沒有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不成立本罪。

交通工具:不限于機動車輛,非機動車輛違章造成重大事故的,也構成本罪。

例1:行為人駕駛馬車或騎自行車,在市區(qū)道路上違章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也構成本罪。例2:甲在田間地頭騎三輪車,不慎致人死亡,定過失到人死亡罪。所謂“重大事故”,根據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10日《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的規(guī)定,是指:(1)死亡1人或者重傷3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89第八十九頁,共117頁。三十七、交通肇事罪★★★★★

(2)死亡3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所謂“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是指:(1)死亡2人以上或者重傷5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2)死亡6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60萬元以上的。

90第九十頁,共117頁。三十七、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屬于“重大事故”:(1)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2)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3)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4)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5)嚴重超載駕駛的;(6)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xiàn)場的。91第九十一頁,共117頁。三十七、交通肇事罪★★★★★

第三,重大交通事故必須發(fā)生在交通過程中以及與交通有直接關系的活動中。(1)違章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要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例如:車輛超載,出現(xiàn)故障停在路邊停車道,后面車輛司機疏忽撞上,發(fā)生車禍。雖然超載違章,但與危害結果無因果關系,所以行為人不構犯罪。

(2)事故發(fā)生領域:在公共交通領域,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圍外,駕駛機動車或者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傷亡或者致使公共財產或他人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構成犯罪的,分別依照相關規(guī)定處罰。

92第九十二頁,共117頁。三十七、交通肇事罪★★★★★3.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均可成為本罪的主體。不限于駕駛交通工具的人,行人也可以成為本罪主體。例,甲在高速公路上實施拉車乞討,引起交通事故的,構成本罪。主管人與司機的關系(1)司法解釋:交通肇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2)司法解釋: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或者機動車輛承包人指使、強令他人違章駕駛造成重大交通事故,以交通肇事罪論處。93第九十三頁,共117頁。三十七、交通肇事罪★★★★★

4.本罪的主觀方面是過失。(1)這里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對造成危害結果有過失。雖然行為人對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是故意的,但這種故意不是刑法上的犯罪故意,只是行政法的故意。(2)故意利用交通工具殺特定人的,構成故意殺人罪。例如:甲為了殺死乙,然后偽造成事故現(xiàn)場,對甲以故意殺頭罪論處。(三)交通肇事罪的認定1.本罪罪與非罪的界限認定本罪,關鍵要查清以下三個方面:(1)行為人對危害結果是否有主觀罪過。(2)是否實施了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的行為。(3)過失行為與重大交通事故是否具有因果關系等。此三個條件,缺一不可。94第九十四頁,共117頁。三十七、交通肇事罪★★★★★

例1,甲白天將貨車停在公路邊后下車小便,后面的小客車飛速駛來,駕駛不慎,撞到貨車尾部,司機乙當場死亡。甲的行為與乙的死亡沒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不構成本罪。例2,甲車輛超載,出現(xiàn)故障停在路邊車道,后面車輛司機疏忽大意撞上,發(fā)生車禍。雖然超載,但與危害結果無因果關系,所以甲不構成本罪。注意:本罪的過失行為并不完全等于行政法上的違章行為,一個行為構成行政法上的違章行為,但并不意味著一定是刑法上危害結果的原因。例1,酒后駕駛是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的違章行為。但禁止酒后駕駛的目的,是為了防止駕駛者因為飲酒而導致駕駛能力減退或喪失進而造成交通事故。如果酒后駕駛并未導致駕駛能力減退或者是喪失,而是由于車輛出現(xiàn)了駕駛者不能預見的剎車故障而造成交通事故,對駕駛者不能以交通肇事罪論處。95第九十五頁,共117頁。三十七、交通肇事罪★★★★★

例2,駕駛未經年檢的車輛是違章行為。但禁止駕駛沒有經過年檢的車輛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因車輛故障導致交通事故。如果行為人駕駛沒有年檢的車輛,但該車并無故障,而是由于被害人橫穿高速公路造成了交通事故,對行為人也不以交通肇事罪論處。結論:行政責任并不等于刑事責任。交通管理部門的責任認定只能是確定行為是否承擔行政責任。法院在審理肇事行為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時,不能直接采納交通管理部門的責任認定,而應根據交通肇事罪的構成要件進行具體判斷。實務中在這一點上經常犯錯誤,應予以糾正。96第九十六頁,共117頁。三十七、交通肇事罪★★★★★

2、本罪的法定加重處罰情形一:“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的”這是本罪的情節(jié)加重犯。該情節(jié)的成立條件:(1)以行為人已經構成交通肇事罪為前提。行為人雖然發(fā)生交通肇事,但不構成交通肇事罪,即使逃逸,也不屬于這里的逃逸。(2)行為人需要明知發(fā)生了交通事故,否則不能認定為逃逸。例如,甲不知道自己撞倒了人,還繼續(xù)行駛,不構成逃逸。(3)逃逸的動機可以有多種。例如:為了逃避法律追究,或為了其他事趕時間。如果是為了躲避被害人家屬的報復,在報案后暫時躲避,不屬于這里的“逃逸”。97第九十七頁,共117頁。三十七、交通肇事罪★★★★★

3、法定加重處罰情形二:“因逃逸致人死亡”這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求助而死亡,在本質上這是一種不作為。(1)應為。作為義務(救助義務)來自于先行行為,也即肇事致人受作的行為。(2)能為。行為人要有履行義務的能力或可能性。例如:為了躲避家屬報復或現(xiàn)場群眾毆打,逃往公安機關自首,不成立逃逸,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也不屬于“因逃逸致人死亡。(3)不為。不履行因導致死亡結果。這注要求,死亡結果與逃逸不救助的行為之間應具有因果關系。也即要求,死亡結果本來可以避免,具有結果避免可能性。98第九十八頁,共117頁。三十七、交通肇事罪★★★★★

有兩種情況不構成逃逸死亡:一是傷勢非常嚴重,瀕臨死亡,無回天之力,那么即使行為人逃逸不救助也不構成“因逃逸致人死亡”。二是被害人已死亡,誤以為沒死而逃逸的。因為被害人已死亡,不存在救助可能性,行為人不構成“因逃逸致人死亡”。(4)主觀。對此需要分別考察行為(也即逃逸不救助這種不作為)與死亡結果的主觀心態(tài)。①對逃逸不救助行為持故意心態(tài),也即對被害人的生命危險是認識的。只要滿足此條件,不救助行為就是一個遺棄行為。在此前提下,對死亡的心態(tài)有兩種:99第九十九頁,共117頁。三十七、交通肇事罪★★★★★

一是故意心態(tài)。這是指故意放任死亡。如,甲開車不慎撞到乙,明知自己逃逸可能會導致乙死亡,但放任這種結果發(fā)生。這時整體就是一個不作為的故意殺人。如果再加上其他因素,使得等價性達到作為的故意殺人罪的程度,則不再以“因逃逸致人死亡”處理,而是單獨定故意殺人罪。例如:甲將乙撞傷后,將乙扔在山谷里離去,乙因未得到及時救助而死亡。甲構成不作為故意殺人罪。甲如果將乙直接扔到水溝里淹死,構成作為的故意殺人罪。此時的行為已經不是逃逸不救的行為了。二是過失心態(tài)。例如,甲開車不慎撞傷乙,打完120電話,以為很快會有人來救乙,便逃逸,實際上乙未得到及時求助而死亡。甲屬于過于自信過失。這是整體類似于結果加重犯(基本行為是故意的不作為,加重結果是過失致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