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信息學論文ICD第一第二章_第1頁
醫(yī)學信息學論文ICD第一第二章_第2頁
醫(yī)學信息學論文ICD第一第二章_第3頁
醫(yī)學信息學論文ICD第一第二章_第4頁
醫(yī)學信息學論文ICD第一第二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醫(yī)學信息學論文ICD第一第二章第1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一章某些傳染病和寄生蟲病

(A00-B99)21節(jié),171類目

第2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一、概述

1、傳染病和寄生蟲病傳染?。河刹≡⑸铮ú《尽⒓毦?、立克次體、螺旋體等)感染人體后所產生的有傳染性的疾病。

第3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寄生蟲?。河稍x或蠕蟲感染人體后產生的疾病。

原蟲感染:阿米巴病、瘧疾、黑熱病、弓形蟲病。

蠕蟲感染:日本血吸蟲、肺吸蟲病、華支睪吸蟲病、姜片吸蟲病、絲蟲病、鉤蟲病、蛔蟲病、蟯蟲病、旋毛蟲病、腸絳蟲病、包蟲病。第4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傳染與感染(infection)中文含義:傳染:為可傳播性感染:(1)通常指不可傳播性,局限性例如:心肌感染 I40.0(2)當特指為某種微生物,也相當一部分是傳染性例如:HIV感染(Z21),這時感染又是可傳播性的了。第5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本章的特點:1)典型特殊組合章

強調的不是疾病的發(fā)生部位,而是疾病的病因。特殊組合章定義:除解剖系統(tǒng)分類的各章外,余者是特殊組合章。第三章至第十四章(除外第五章)是按解剖系統(tǒng)分類的章。

第6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

2)沒有星號編碼的類目,但伴隨著劍號編碼列有分類于其他章疾病的星號編碼。

例如:衣原體結膜炎A74.0?

H13.1*

(星劍號分類系統(tǒng))指星號及劍號編碼,劍號表明疾病的病因,星號表明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

第7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4、本章的分類軸心(注意查看有無實驗室病原學檢查)多數(shù)“節(jié)”分類的是某種特殊的病原體 例如:結核?。ˋ15—A19)

A00-A09

兩節(jié)的分類包含了若干種病原體

A50-A64

例如:A00-A09腸道傳染病

A50-A64主要為性傳播模式的感染病因A00霍亂A01

傷寒和副傷寒A02其他沙門氏菌感染A03細菌性痢疾A04其他細菌性腸道感染A05其他細菌性食物中毒,不可歸類在他處A06阿米巴病……第8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5、本章的包括和不包括“某些”的含義:并非所有的傳染病和寄生蟲病都分類于本章

包括:一般認為有傳染性的或可傳播性的疾病

●傳染性:病原體從有病的生物體侵入到別的生物 體內?!駛鞑バ裕翰≡w通過各種途徑使生物體受到感染。第9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不包括:1) 傳染病病原體的攜帶者或可疑攜帶者Z22.-

例如:傷寒攜帶者Z22.0

例如:白喉可疑攜帶者Z22.0

例如:病毒性肝炎病原攜帶者Z22.5

病原攜帶者:不顯出臨床癥狀而能排出病原體。潛伏期攜帶者恢復期攜帶者健康攜帶者

結核?。弘[性感染:結核菌素試驗陽性,但無臨床表現(xiàn)。編碼:R76.1結核菌素試驗的異常反應顯性感染:肺結核,顯微鏡下痰有結核桿菌,并出現(xiàn)相應的臨床表現(xiàn)。編碼:A15.0肺結核,經顯微鏡下痰檢查證實,伴有或不 伴有痰培養(yǎng)腸傷寒隱性感染:大便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傷寒桿菌,但無臨床表現(xiàn),屬健康帶菌者。編碼:Z22.0傷寒帶菌者顯性感染:大便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傷寒桿菌,有臨床表現(xiàn)。編碼:A01.0 傷寒不包括第10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非傳染性病因的局部感染,一般被分類于身體的各系統(tǒng)。例如:前列腺感染N42.8

鼻竇炎 J32.9

不包括

注意:如果指明了感染的病原體,除細菌、 病毒外,一般都分類于第一章中. 例如:梅毒性心肌感染A52.0?I41.0*3) 并發(fā)于妊娠、分娩和產褥期的傳染病和寄生蟲病分類于O98.-。例如:淋病并發(fā)于妊娠、分娩和產褥期O98.2病毒性肝炎并發(fā)于妊娠、分娩和產褥期O98.4注意:產科的破傷風和HIV感染又都分類于第一章。例如:產科破傷風A34HIV感染B20.-不包括第11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4) 發(fā)生于圍生期的傳染病和寄生蟲病分類于P35-P39

例如:新生兒大腸桿菌性膿毒癥P36.4

新生兒念珠菌病P37.5

注意:但新生兒期的破傷風、先天性梅毒、圍生期的淋球菌感染和圍生期HIV感染又都分類于第一章。例如:新生兒破傷風A33

圍生期:自妊娠的第22整周(154天)開始至出生后的7整天結束。不包括第12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5) 流感和其他急性呼吸道感染分類于J00-J22。例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J06.9

流行性感冒J11.1不包括第13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編碼查找方法1、主導詞的選擇:

1)某種病原微生物的感染,都要以“感染”為主導詞,“傳染”是不能作為主導詞。例如:鏈球菌感染

A49.1↓

主導詞

在第三卷索引中查找編碼 感染(P330) ?鏈球菌NEC(溶血性)A49.1在第一卷中核對編碼

A49.1未特指部位的鏈球菌感染第14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感染造成器官的損害,可以用“病”做主導詞。例如:前列腺感染N42.8

病?前列腺N42.8

3)神經系統(tǒng)感染,若能明確病因、臨床表現(xiàn),以臨床表現(xiàn)做主導詞,否則以“疾患”做主導詞。例如:三叉神經感染G50.9

疾患 ?神經 ??三叉G50.94)寄生蟲感染在索引中可能被描述“侵染”或“感染”,所以“侵染”或“感染”主導詞都應查閱。 例如:肝華支睪吸蟲感染 B66.1

侵染 ?吸蟲 ??肝 ???由于華支睪吸蟲B66.1第15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三、編碼規(guī)則編碼規(guī)則:除另有說明外,沒有指明傳染病或寄生蟲病是慢性的,按活動性、急性的情況進行分類。例如:肺結核(假定為活動性)

A16.2

注意:閱讀病案,只有了解真實的情況才能準確編碼。第16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四、其他類目說明其他類目說明A09

其他傳染性和未特指病因的 胃腸炎和結腸炎1、類目的標題由原來的“推測為傳染病因的腹瀉和胃腸炎” 修改為現(xiàn)在的“其他傳染性和未特指病因的胃腸炎和結腸炎”2、明確A09類目病因為傳染或未特指病因3、增加.0與.9的亞目A09.0其他和未特指傳染性病因的胃腸炎和結腸炎A09.9未特指病因的胃腸炎和結腸炎4、編碼原則不變,分類到A09的疾病,可以被假定為非傳染性病因,分類于K52.9。5、細菌性、原蟲性、病毒性和其他特指的傳染性病原體所引起腹瀉和胃腸炎分類于(A00-A08)6、舉例說明: 非傳染性病因的腹瀉和胃腸炎歸類于K52.9

新生兒非感染性腹瀉P78.3

新生兒某種病原體的感染性腹瀉A00-B99第17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A15-A19)結核病包括:結核分枝桿菌和牛型結核菌感染不包括:先天性結核(P37.0) 與結核有關的肺塵埃沉著病(J65) 結核后遺癥(B09.-) 結核性硅沉著?。↗65)1、注意點:臨床診斷的結核病一般都是經過細菌學或組織學證實,但在診斷中又都不指出來。因此在查找編碼時,需要看病案的化驗結果以確認診斷是否有細菌學和組織學證實。2、結核病細菌學和組織學證實分類情況

A15呼吸道結核——經過細菌學和組織學證實

A16呼吸道結核——未經過細菌學和組織學證實

A17-A19身體其他器官的結核病——不強調實驗室證實情況

3、A19

粟粒性結核分類軸心:(兩個分類軸心)

臨床表現(xiàn):急性慢性

部位:單個多個假定分類:未指明急慢性的情況,假定為急性編碼。例如:粟粒性肺結核結核,結核性

-粟粒性

--急性

---特指單一部位A19.0第18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B08.2、B08.8

幼兒急疹:是嬰幼兒的一種急性短程病,可能是病毒所致,患兒高熱3-4天后體溫驟降至正常,在退熱前、退熱時和退熱后不久,軀干出現(xiàn)斑丘疹,并波及其他區(qū)域,因在疹病中是第六個被報道,因此又被稱為第六病。

●幼兒急疹=第六病=猝發(fā)疹=B08.2

主導詞——“第六病”或“疹病,急疹”

第四?。禾卣魇侨眭r紅的玫瑰丘疹。 ●兒童輕型發(fā)熱病=第四病=杜克疹熱病 =猝發(fā)疹=B08.8

主導詞——“疹病”兩者都可稱猝發(fā)疹,但臨床表現(xiàn)不同,分類也不同。

第19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B95-B97(細菌、病毒和其他傳染性病原體)明確規(guī)定:1、B95-B97用于說明感染的病原體,嚴格規(guī)定B95-B97不能作為主要編碼。因此疾病診斷必須注明部位。例如:急性鼻竇炎,流感嗜血桿菌引起

J01.9B96.32、計算機程序中應設置審查邏輯的部分,使之不能作為主要編碼。第20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B20-B24)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病1、分類范圍

HIV病的病人是免疫系統(tǒng)受損害,因此并發(fā)癥常常不是單一的。這一節(jié)的編碼就是為了分類HIV病的并發(fā)癥。不包括感染HIV病毒無癥狀者(Z21)。什么是窗口期?人體感染HIV后,一般需要2周的時間才能產生抗體?!按翱谄凇笔侵溉梭w感染HIV后到外周血液中能夠檢測出HIV抗體的這段時間,一般為2周~3個月,少數(shù)人可到4個月或5個月,很少超過6個月。目前國際公認的窗口期是6個月,但隨著檢驗方式的進步,窗口期已經大大縮短。第21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編碼規(guī)則1)使用B20-B24編碼,一般不要將HIV病所引起的并發(fā)癥與HIV病分別編碼,如果醫(yī)院為了科研的需要,可再編一個說明并發(fā)癥的編碼作為附加編碼。例如:HIV感染伴卡波西肉瘤

主要編碼:B21.0(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病造成的卡波西肉瘤)

選擇性附加編碼:C46.9(未特指的卡波西肉瘤)

2)當存在于可分類到B20-B22中某一個類目中兩個或兩個亞目以上的情況時,應編碼到該類目的.7中。如果需要時,可采用B20-B24中的編碼作為附加編碼以詳細說明所列情況。例如:HIV病伴弓形體病和隱球菌病B20.8(附)B20.5(附)B20.7(主)3)當存在于B20-B22中兩個或兩個類目的情況時,要分類到B22.7。如果需要時,可采用B20-B24中的編碼作為附加編碼以詳細說明所列情況。例如:HIV感染伴卡波西肉瘤和隱球菌病B21.0(附)B20.5(附)

B22.7(主)4)當HIV疾病發(fā)生之前已存在某種疾病時,這個疾病不要當作HIV病的并發(fā)癥來編碼,而要按一般疾病編碼的方法進行編碼,且這個疾病的編碼要作為附加編碼。例如:

HIV病引起的伯基特淋巴瘤B21.1(主)

肺結核A16.2(附)第22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B90-B94)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的后遺癥1、后遺癥(晚期效應)定義: 疾病本身已不復存在,但還存在影響身體的癥狀、體征。2、B90-B94是A00-B89中的疾病的后遺癥,疾病本身分類于A00-B89。3、使用本節(jié)后遺癥規(guī)定:A:當指出后遺癥的臨床表現(xiàn)時,后遺癥不能作為主要診斷。例如:脊柱側凸M41.4脊髓灰質炎B91(主要編碼)(附加編碼)B:當未指出后遺癥的臨床表現(xiàn)時,又無法獲得進一步資料時,后遺癥才能作為主要診斷。例如:脊髓灰質炎B91(主要編碼)第23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編碼練習結核性腦膜炎帶狀皰疹后三叉神經痛耳帶狀皰疹

肺結核,經痰培養(yǎng)證實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性巨細胞病毒感染念珠菌性敗血癥腦囊蟲病(豬囊尾蚴?。┤祟惾轭^狀病毒感染眼弓形體病粟粒性肺結核

HIV感染伴卡波西肉瘤HIV感染伴卡波西肉瘤和隱球菌病

A17.0+G01*B02.2+G53.0*B02.2+H94.0*A15.1B20.2B37.7B69.0+G94.8*B97.7B58.0+H32.0*A19.0B21.0C46.9B22.7B21.0B20.5第24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二章腫瘤

(C00-D48)

第25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做好本章編碼必備的三要素:

1.相關編碼內容的醫(yī)學基礎知識

2.詳細透徹地了解編碼規(guī)則

3.大量的臨床編碼實踐

第26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一)腫瘤的相關基礎知識

1、腫瘤的定義:是人體組織細胞的一種病理性增生

2、惡性腫瘤: 細胞在不同程度上類似原發(fā)組織的不成熟幼稚階段,不完全或根本不具備細胞在正常時所具有的功能、代謝類型和解剖特點。細胞以浸潤性方式生長,并可以通過淋巴、血液、漿膜腔轉移。

3.良性腫瘤:細胞不以浸潤性方式生長且生長緩慢,有完整的被膜,細胞不轉移。4.原發(fā)癌: 起源部位的癌,癌細胞可向基底膜及周圍組織浸潤,其細胞可以轉移。5.原位癌:局限于起源的表淺部位,細胞沒有基底膜的浸潤,但有惡性改變。6.繼發(fā)腫瘤:從原發(fā)部位轉移而來。轉移是指惡性瘤細胞從原發(fā)腫瘤灶脫落后,通過各種途徑抵達不相連續(xù)的部位,并繼續(xù)生長形成新的同樣性質的繼發(fā)瘤。7.性質未特指:(性質未肯定)

腫物未做病理檢查,臨床上診斷為腫瘤8.動態(tài)未定(行為不定或交界惡性):

通過病理組織學的檢查,腫瘤處于良惡性之間,即瘤細胞的良惡性轉化方向不明確,腫瘤處于良惡性之間。腫瘤的性質未特指與動態(tài)未定的區(qū)別: 例如:膀胱腫物M8000/1 例如:膀胱移行性乳頭狀瘤M8120/1

在臨床分類中,對于動態(tài)未定和性質未特指的腫瘤有區(qū)分的必要,可通過腫瘤形態(tài)學編碼M8000/1來控制。(M8000/1性質未特指的腫瘤其組織學類型和動態(tài)都不明確。)9.腫瘤的組織形態(tài):顯微鏡下看到的組織和細胞的結構和類型例如:小細胞大細胞鱗狀細胞10.腫瘤的動態(tài):惡性(原發(fā)、繼發(fā))、原位、動態(tài)未定或性質未特指、良性11.腫瘤的功能活性:腫瘤具有影響內分泌功能的能力采用第四章內分泌、營養(yǎng)和代謝疾病的編碼附加說明。例如:垂體嗜堿性腺瘤伴庫欣綜合征[皮質醇增多癥]

D35.2(部位編碼)

M8300/0(形態(tài)學編碼) E24.2(功能活性編碼)12.結締組織: 是連接肌體不同結構并為其支架的組織,由纖維細胞、纖維性神經膠原纖維和彈力纖維構成,來自中胚層包括:血管、淋巴管、滑囊、滑膜、筋膜、韌帶、肌肉、肌腱(鞘)、脂肪、軟骨13.癌瘤: 除淋巴和血液以外的惡性腫瘤的總稱。包括:上皮細胞癌(通常稱“癌”)肉瘤14.肉瘤與結締組織的關系:來源于結締組織的惡性腫瘤被稱為肉瘤。例如:上肢滑膜肉瘤胃平滑肌肉瘤第27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腫瘤的命名

腫瘤的命名主要是根據(jù)腫瘤的來源。

1、良性腫瘤的命名細胞或組織名稱+瘤例1:上皮細胞瘤、鱗狀細胞瘤(細胞名稱+瘤命名)例2:平滑肌瘤、血管瘤(組織名稱+瘤命名)第28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惡性腫瘤的命名

1)癌惡性腫瘤如果發(fā)生在來源于內外胚層的組織,命名就采用細胞名稱+癌。例如:鱗狀細胞癌腺癌小細胞癌2)肉瘤來源于間胚層的惡性腫瘤稱為肉瘤。命名采用組織名稱+肉瘤。

間胚層的組織包括:纖維組織、血管組織、淋巴組織、脂肪組織、軟骨組織、骨、平滑肌組織、橫紋肌組織、淋巴結組織等等。 例如:血管肉瘤、淋巴肉瘤、脂肪肉瘤

第29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關于腫瘤命名方法注意點:

1)以上腫瘤命名是一般命名方法

2)腫瘤命名方法也有例外

①稱為“瘤”不一定是腫瘤例如:動脈瘤類肉瘤

②稱為“瘤”的腫瘤不一定是良性腫瘤有的是惡性的例如:淋巴瘤漿細胞骨髓瘤

③沒有“瘤”“癌”“肉瘤”命名的是腫瘤例如:真性紅細胞增多癥頑固性貧血 (都是交界惡性的腫瘤)第30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三)腫瘤分類方法 部位編碼+形態(tài)學編碼1、分類軸心有兩個軸心:

動態(tài):

良性、惡性、原位、未肯定、繼發(fā)性

解剖部位:在動態(tài)的大組內按部位分類

2、腫瘤的結構(根據(jù)動態(tài)的腫瘤分組):1)C00-C75描述為或假定為原發(fā)性的特指部位的惡性腫瘤,不包括淋巴、造血和相關組織的惡性腫瘤。2)C76-C80不明確的、繼發(fā)的和未特指部位的惡性腫瘤。3)C81-C96被描述為或假定為淋巴、造血和相關組織的惡性腫瘤。4)C97獨立的多個部位的(原發(fā))惡性腫瘤5)D00-D09原位腫瘤6)D10-D36良性腫瘤7)D37-D48動態(tài)未定或動態(tài)未知的腫瘤3、腫瘤分類規(guī)則1)腫瘤的診斷——原發(fā)或繼發(fā)不明確,診斷沒有指明是繼發(fā)或原發(fā)的腫瘤,索引也沒有其他說明,按腫瘤的原發(fā)編碼。2)診斷指明是繼發(fā)性的腫瘤按腫瘤的繼發(fā)編碼。3)診斷明確是原發(fā)性按腫瘤原發(fā)編碼。第31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四)腫瘤編碼方法部位編碼+形態(tài)學編碼功能活性編碼、轉移部位編碼1、腫瘤形態(tài)學編碼構成形態(tài)學編碼組成:形態(tài)學編碼(組織學+動態(tài)編碼)例如:腺泡細胞癌M8550/3

M8550腫瘤的組織類型

3腫瘤的動態(tài)形態(tài)學編碼:是指腫瘤的結構和形態(tài)第32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動態(tài)碼的固定意義:

/0

良性

/1

是否良性或惡性未肯定交界惡性

潛在的低度惡性

/2

原位癌 上皮內 非浸潤性 非侵襲性

/3

惡性,原發(fā)部位

/6

惡性,轉移部位惡性,繼發(fā)部位

/9惡性,原發(fā)或轉移部位未肯定

(ICD-O中動態(tài)位數(shù)的/9不適用于ICD,因為根據(jù)病案記錄中的其他信息,所有惡性腫瘤都被假定為是原發(fā)性(/3)或繼發(fā)性(/6))

例1:

腎細胞癌C64M8312/3C64腫瘤所發(fā)生的部位

M8312/3腫瘤的形態(tài)學編碼

M8312腫瘤的組織類型

3腫瘤的動態(tài)例2:

垂體無功能腺瘤D35.2M8140/0

垂體功能低下E23.0第33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五)腫瘤編碼查找方法編碼腫瘤時從以下五方面考慮: 腫瘤的性質(形態(tài)學、組織學類型) 腫瘤的部位腫瘤的動態(tài)腫瘤的功能活性腫瘤是否轉移第34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腫瘤編碼查找一般步驟:1)確定腫瘤形態(tài)學主導詞

2)在第三卷第一部分索引中查找形態(tài)學編碼

3)到第一卷中核對形態(tài)學編碼

4)根據(jù)形態(tài)學動態(tài)編碼的指示在索引中的腫瘤表的相應欄內查找腫瘤的部位編碼

5)回到第一卷中核對部位編碼例1:

肺腺癌C34.9M8140/3A:確定形態(tài)學編碼主導詞:腺癌B:第三卷第一索引中查:腺癌M8140/3–另見腫瘤,惡性

C:第一卷中核對形態(tài)學編碼

D:根據(jù)形態(tài)學的動態(tài)編碼在第三卷第一索引中”腫瘤表”中查找腫瘤的部位碼腫瘤,惡性(P1370)-肺C34.9E:第一卷中核對部位編碼例2:

膀胱移行性乳頭狀瘤

D41.4M8120/1

乳頭狀瘤(M8050/0)-另見腫瘤,良性-膀胱(泌尿道)(移行細胞)(M8120/1)D41.4

核對(卷一)注意:在主導詞下列出了所需要的部位的編碼,因此就不用到腫瘤表中查找例3:胃淋巴肉瘤

C85.0M9592/3 淋巴肉瘤(彌漫性)(M9592/3)C85.0(P616)如果先在腫瘤表中查胃惡性腫瘤的部位編碼,得到C16.9是一個錯誤的編碼,因為淋巴肉瘤是不分部位的,操作步驟不能顛倒。第35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直接在形態(tài)學編碼之后給出部位編碼四種情況:▲無法區(qū)分部位的腫瘤:血液性的腫瘤、淋巴瘤▲不區(qū)分部位的腫瘤:脂肪瘤、血管瘤▲特殊組織或部位的腫瘤:肝細胞瘤、腦膜瘤▲某些未指出部位的腫瘤:內胚竇瘤、G細胞瘤第36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特指組織腫瘤部位編碼的查找方法:(特指組織是指皮膚、骨、結締組織等等)1)在“腫瘤”主導詞下,按照形態(tài)學編碼之后的提示,找某種組織的修飾詞,如骨、軟骨或神經等,然后再找具體的部位。操作步驟不能顛倒。例:面部顆粒細胞瘤D21.0M9580/0 瘤 ?顆粒細胞(M9580/0)-另見腫瘤結締組織,良性 腫瘤(腫瘤表)?結締組織??面D21.02)在“腫瘤”主導詞下不能找到具體的某種結締組織(如:肌肉)時,則要查結締組織,然后再找部位。注意:順序不能顛倒。

例:肩部肌肉惡性腫瘤查:腫瘤(P1378) ?結締組織 ??肩C49.13)如果部位表中按照以上步驟不能查到所要的部位,則直接在“腫瘤”主導詞下查找部位。例:硬膜外神經鞘瘤

D33.9M9560/0

神經鞘瘤(M9560/0)?見腫瘤,神經,良性腫瘤(腫瘤表)?神經(神經節(jié))

未能找到硬膜外的對應編碼腫瘤(腫瘤表)?硬膜外D33.9第37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4、形態(tài)學編碼查找過程中遇到的“見”或“另見”

1)主導詞后面的“另見”——A:主導詞本身部位編碼的指示例:癌(M8010/3)?另見腫瘤,惡性(指示部位編碼直接在腫瘤表中查找)2)主導詞下修飾詞后面的“另見”——A:指示部位編碼的查找方法B:當下一級修飾詞不夠用,按指示查找形態(tài)學編碼。例1:管狀絨毛狀腺瘤腺瘤?管狀絨毛狀(M8263/0)?另見腫瘤,良性

部位編碼例2:表皮樣癌

癌?表皮樣(M8070/3)?另見癌,鱗狀細胞

形態(tài)學編碼 癌 ?鱗狀(細胞)(M8070/3)一定按照順序要求查找編碼3)主導詞下修飾詞后面的“見”——A:指示部位編碼的查找方法B:按新主導詞查找 例1:大腿腺纖維瘤腺纖維瘤(M9013/0)?另見腫瘤,良性?特指部位?見腫瘤,良性

部位編碼 腫瘤 ?結締組織 ??腿 D21.2

例2:布朗脂肪瘤

瘤 ?布朗脂肪(M8880/0)?見脂肪瘤

按新主導詞查找第38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5、繼發(fā)性腫瘤編碼的查找方法1)相同點:編碼的查找步驟與原發(fā)性腫瘤步驟相同。2)不相同點:由于繼發(fā)性腫瘤是從某部位的原發(fā)轉移到其他部位,其形態(tài)學編碼的組織類型編碼不變,但要將動態(tài)編碼改為/6,其部位編碼在腫瘤表中的繼發(fā)性欄內查找。例1:肺腺癌肝轉移

C78.7M8140/6(C34.9M8140/3)例2:肺腺癌腦轉移

M8140/3

改M8140/6

部位編碼C79.3第39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6、腫瘤特殊符號編碼的查找方法1)(#)只出現(xiàn)在第三卷索引的腫瘤表中編碼規(guī)則:①當腫瘤部位標有#號時,如果腫瘤是上皮細胞癌或鱗狀細胞癌(M801—M808)就要分類到該部位的皮膚的惡性腫瘤中。(M801-M804上皮細胞癌)(M805-M808鱗狀細胞癌)

例:面部鱗狀細胞癌C44.3(M8070/3)癌(主導詞)?鱗狀(細胞)(M8070/3)腫瘤(腫瘤表)?面NEC#C76.3腫瘤(腫瘤表)?皮膚??面C44.3(按原發(fā)性腫瘤編碼)第40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只出現(xiàn)在第三卷索引的腫瘤表中②當腫瘤部位標有#號時,如果腫瘤是乳頭狀瘤,則分類于該部位的皮膚的良性腫瘤。例:面部乳頭狀瘤D23.3M8050/0

乳頭狀瘤M8050/0

腫瘤(腫瘤表)?面NEC#

C76.3

腫瘤(腫瘤表)?皮膚??面D23.3(按良性腫瘤編碼)第41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菱型號(

):只出現(xiàn)在第三卷索引的腫瘤表中編碼規(guī)則:①當部位標有菱型號時,只適合于骨源性和牙源性惡性原發(fā)腫瘤(形態(tài)學編碼在M918-M934)之間的部位編碼。

M918-M924骨和軟骨腫瘤

M925巨細胞腫瘤

M926其他骨腫瘤

M927-M934牙源性腫瘤例:脛骨成骨細胞肉瘤 肉瘤?成骨細胞(M9180/3)腫瘤?骨(骨膜)

??脛骨C40.2(原發(fā)部位)第42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②當部位標有菱型號時,任何類型的惡性腫瘤若腫瘤形態(tài)學的編碼不在(M918–M934)之間都被認為是從另外一部位轉移而來。例:脛骨腺癌C79.5M8140/6腺癌M8140/3腫瘤?骨(骨膜)

??脛骨C40.2(原發(fā)部位)×不合適

M8140不在M918-934之間,因此不是原發(fā)于骨的腫瘤。部位編碼應是C79.5骨和骨髓繼發(fā)性惡性腫瘤形態(tài)學編碼中動態(tài)編碼由/3改為/6而此時腺癌的形態(tài)學編碼應為M8140/6。第43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

7、腫瘤的交搭跨越例如1:C16.0賁門C16.1胃底C16.2胃體C16.3幽門的C16.4幽門C16.5胃小彎C16.6胃大彎例如2:C67膀胱C67.0膀胱三角區(qū)C67.1膀胱頂C67.2膀胱側壁C67.3膀胱前壁C67.4膀胱后壁C67.5膀胱頸1)定義:

原發(fā)起源部位不明確的腫瘤,發(fā)生在(涉及)兩個或兩個以上相鄰的部位稱為交搭,部位不相鄰的稱為跨越。

(數(shù)字上連續(xù)的亞目通常是解剖學上相鄰的部位,但并不是全部也有特例。)第44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腫瘤的交搭跨越幾種情況:A、交搭跨越:一個類目內多亞目的情況相鄰部位的腫瘤,起源部位不明確,類目相同亞目不同,分類于該類目中的.8中 例1:空腸和回腸惡性腫瘤C17.8

空腸惡性腫瘤C17.1

回腸惡性腫瘤C17.2 例2:食管和胃癌C16.0

●索引另有特指,則按指示編碼 例3:舌尖部和舌腹面癌C02.8

舌尖部癌 C02.1

舌腹面癌C02.2

●當病情為舌尖癌擴展到舌腹面時,應按已 知為起源處舌尖部位編碼C02.1

B、交搭跨越兩個或以上類目的多亞目情況,即交搭跨越某個系統(tǒng)內多個類目的邊界,類目不相同,編碼應按其歸屬的系統(tǒng)分類。例如1:胃和小腸癌C26.8胃癌C16.9小腸癌C17.9分布情況:C02.8舌交搭跨越的損害(C01-C02.4亞目)C08.8大唾液腺交搭跨越的損害(C07-C08.1亞目)C14.8唇、口腔和咽交搭跨越的損害(C00-C14.2亞目)C21.8直腸、肛門和肛管交搭跨越的損害(C20-C21.2亞目)C24.8膽道交搭跨越的損害(C22.0-C24.1亞目)C26.8消化系統(tǒng)交搭跨越的損害(C15-C26.1亞目)C39.8呼吸和胸腔內器官交搭跨越的損害(C30-C39.0亞目)C41.8骨和關節(jié)軟骨交搭跨越的損害(C40-C41.4亞目)C49.8結締組織和軟組織交搭跨越的損害(C47-C49.6亞目)C57.8女性生殖器官交搭跨越的損害(C51-C57.7亞目)C63.8男性生殖器官交搭跨越的損害(C60-C63.7亞目)C68.8泌尿器官交搭跨越的損害(C64-C68.1亞目)C72.8中樞神經系統(tǒng)交搭跨越的損害(C70-C72.5亞目)C、跨越系統(tǒng)的腫瘤分類于C76.8其他部位和部位未明確的腫瘤。例如1:食管和肺癌

C15.9C34.9C76.8第45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8、異位組織的惡性腫瘤異位組織的惡性腫瘤分類于所提及的部位。例如:異位胰腺惡性腫瘤C25.9 浸潤性導管癌

通常發(fā)生于乳房C50.-,若發(fā)生于胰腺,應改用C25.9第46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9、復發(fā)癌經過手術治療或其他方法治療后再次發(fā)生的腫瘤,在編碼時按原發(fā)癌處理。例如:肺腺癌術后復發(fā)C34.9M8140/310、復合癌的編碼定義:獨立的多個部位的原發(fā)性惡性腫瘤稱為復合癌。編碼規(guī)則:

1)綜合編碼是對發(fā)生在不同部位的不同性質的腫瘤的編碼,給予綜合編碼C97具體情況可作為附加編碼。例如:多發(fā)性骨髓瘤和前列腺腺癌C90.0C61C97

2)是醫(yī)師首選的疾病為主要診斷第47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1、惡性變:也稱癌變分兩類 (1)良性腫瘤的惡性變 (2)非腫瘤的惡性變編碼規(guī)則:1)惡性變的形態(tài)學編碼

A:良性腫瘤的惡性變,形態(tài)學編碼只將動態(tài)編碼/0改為/3

子宮纖維肌瘤M8890/0子宮纖維肌瘤惡變M8890/3

B:非腫瘤的惡變直接采用M8000/3胃潰瘍癌變M8000/32)惡性變的部位編碼

無論良性和非腫瘤的惡變都要到腫瘤表惡性欄中去查找。例1:子宮纖維肌瘤惡變C55例2:胃潰瘍癌變C16.9第48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2、診斷術語中具有兩個定性形容詞的腫瘤即一個形態(tài)學診斷包含著兩個具有不同編碼的定性形容詞。例如:移行性細胞表皮樣癌移行細胞表皮樣編碼規(guī)則:若無一個能同時說明兩個性質的編碼,則采用較大的編碼,因為其更具特異性。例如:移行性細胞表皮樣癌M8120/3

移行細胞癌NOSM8120/3

表皮樣癌NOSM8070/3第49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3、關于具有復合形容詞的腫瘤腫瘤的形態(tài)學命名中有兩個形容詞,索引中有些腫瘤形態(tài)學編碼查找只有一種順序,因此有時需要你交換形容詞的順序,試著再找。例:軟骨纖維肉瘤主導詞:纖維軟骨肉瘤M9220/3

纖維軟骨肉瘤(M9220/3)-見腫瘤,軟骨,惡性第50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4、有關腫瘤分類的其它問題

1)原位癌子宮頸發(fā)育不良三級(CINIII)會陰發(fā)育不良三級(VINIII)陰道發(fā)育不良三級(VAINIII)按原位癌分類發(fā)育不良I級和II級按身體系統(tǒng)疾病分類。主導詞:腫瘤(形成)P1406

腫瘤(形成)(另見腫瘤) ?上皮內 ??宮頸(宮頸上皮內腫瘤)N87.9???Ⅲ級(重度發(fā)育不良)(M8077/2)D06.9第51頁,共55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息肉①一般不是腫瘤,屬瘤樣病變。根據(jù)發(fā)生部位不同,把其分類于各系統(tǒng)章。例如:鼻息肉J33.9子宮頸息肉N84.1②屬于腫瘤的息肉在ICD中將發(fā)生于膀胱、胃、結腸部位的息肉歸類于腫瘤,但澳大利亞提出結腸息肉與胃息肉不是腫瘤,應歸于消化系統(tǒng)疾病,分別編碼為K63.5、K31.7,已得到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同意。例如:膀胱息肉D41.4M8120/1③標明惡性、腺瘤或腺癌性的息肉屬于腫瘤。例如:腺瘤性結腸息肉 息肉 ?結腸K63.5 ??腺瘤(M8210/0)?見息肉,腺瘤

息肉 ?腺瘤(M8210/0)?另見腫瘤,良性

腫瘤 ?結腸(另見腫瘤,腸,大) 腫瘤 ?腸 ??大D12.6④息肉查找方法A:不屬于腫瘤的息肉,以“息肉”做主導詞查找,息肉做主導詞查不到,變換主導詞以“病”做主導詞查找。B:屬于腫瘤的息肉,部位編碼要到腫瘤表中查找。例1、十二指腸息肉息肉?十二指腸K31.7例2、膽囊息肉(病)病?膽囊K82.9例3、腺瘤性胃息肉D13.1M821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