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感染實驗診斷課件_第1頁
真菌感染實驗診斷課件_第2頁
真菌感染實驗診斷課件_第3頁
真菌感染實驗診斷課件_第4頁
真菌感染實驗診斷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真菌感染實驗診斷第一節(jié)真菌的基本特性

真菌是一大類具有典型細胞核,不含葉綠素,不分根、莖葉的真核細胞型微生物。

一、真菌的形態(tài)特性(一)單細胞真菌呈圓形,如酵母菌。(二)多細胞真菌由菌絲和孢子組成,稱絲狀菌或霉菌。

菌絲和孢子的形態(tài)因菌而異,是鑒定真菌的重要依據(jù)。孢子又分為多種,如葉狀孢子、分生孢子和孢子囊孢子等。1.酵母型菌落是單細胞真菌的菌落,形態(tài)與細菌菌落相似,較大,表面光滑濕潤柔軟、邊緣整齊,如新生隱球菌。2.類酵母型菌落如白假絲酵母菌,形成假菌絲,伸人培養(yǎng)基中。3.霉菌型菌落是多細胞真菌的菌落。菌落呈棉絮狀、絨毛狀,并產(chǎn)生不同的色素,如皮膚癬菌。2.各種分泌物和排泄物:生殖道分泌物、耳垢、痰、糞便、尿液等。3.血液和體液:體液包括胸水、腹水、腦脊液、淋巴穿刺液等。4.膿汁及滲出物。(二)采集標本注意事項1.采集的標本要適宜不同真菌感染應采取不同的臨床標本。懷疑為淺部真菌感染如體癬,應刮取病變邊緣的痂、皮屑,發(fā)癬應取病發(fā)。深部真菌感染應取血液、腦脊液、膿汁等。3.采集的標本量要足血液和腦脊液標本5ml,胸腔液20ml,皮屑標本兩塊,活體組織兩份(一份送病理科檢查,一份作鏡檢和培養(yǎng))。4.嚴格無菌操作并進行消毒處理,尤其是采集血液和腦脊液標本,要避免污染雜菌。5.采集標本立即送檢深部真菌標本最長不得超過2h。第三節(jié)真菌檢驗一、標本直接檢查

(一)顯微鏡檢查直接鏡檢對真菌病的診斷較細菌更為重要。許多真菌標本不需染色即可直接鏡檢,如癬病標本多用KOH濕片檢查法,即取病發(fā)或病損部位皮屑、甲屑置于載玻片上,加1滴10%-20%KOH液,然后加蓋玻片并微微加熱,使標本組織溶解透明,在顯微鏡下可觀察到真菌的孢子和菌絲。③判斷某些真菌種的致病性等,如皮膚癬菌、曲霉等。直接鏡檢也有局限性:①陰性結果不能排除真菌感染;②有假陽性結果。因此,對直接鏡檢可疑結果應作復查或用其他檢驗方法鑒定。(二)抗原檢測

常用的方法有膠乳凝集試驗、ELISA、半定量放射免疫法。均應設對照,防止發(fā)生假陽性和假陰性。用半定量放射免疫法檢測血清、尿液和腦脊液中莢膜組織胞漿菌循環(huán)多糖抗原,可快速診斷。二、真菌的分離培養(yǎng)

真菌培養(yǎng)是目前鑒定真菌的惟一方法。培養(yǎng)真菌的溫度為28℃,但深部真菌為37℃。菌落是鑒別真菌的方法。注意以下幾點:①菌落性質:酵母菌還是霉菌;②菌落大小,病原性真菌菌落小,而條件致病性真菌菌落大;三、真菌的生化反應用于主要深部感染真菌如假絲酵母菌、隱球菌等。1.糖(醇)類發(fā)酵試驗37℃孵育,觀察糖發(fā)酵情況。2.同化碳源試驗含菌生理鹽水與已融化的固體同化碳源培養(yǎng)基(45℃)混合,然后在培養(yǎng)基上分別加糖,置25℃孵育觀察結果。若24h后無變化可重復加糖。如能同化周圍有生長圈,否則無生長。五、核酸檢測

醫(yī)學真菌的鑒定手段引入了分子生物學的鑒定方法,從核酸堿基G+Cmol%分析、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tài)性(RFLP)、Southern印跡分析到脈沖場凝膠電泳(PFGE)、PCR指紋、隨機擴增多態(tài)性DNA(RAPD)以及DNA特殊片段測序等。(一)G+Cmol%分類鑒定法

常用熱變性溫度法。原理是DNA加熱變性使堿基氫鍵被打開,雙鏈螺旋變成單鏈,導致核苷酸堿基在260nm紫外吸收明顯增加,完全變成單鏈后,紫外吸收增加停止。紫外吸收增加的中點值溫度為熱變性溫度(Tm)。若真菌DNA中G+C堿基對含量多,Tm值就高。可直接反映G+C堿基對的絕對含量。計算公式為:G+Cmol%=(Tm-53.9)×2.44(二)真菌核型的脈沖電泳分析

脈沖凝膠電泳技術(PFGE)解決了真菌大分子DNA的分離技術難題。原理:PFGE有兩個方向的電場在設定的脈沖時間里交替變換,使大分子DNA在移動中不斷改變自己的形狀及遷移方向,從而繞過細小的凝膠孔隙而得以分離。較大的DNA分子泳動慢些,較小的快些,有許多因素影響電泳帶型,分離真菌等大分子量的DNA宜用較低電壓和較長脈沖時間。用PFGE分析真菌核型,可直接比較其遺傳背景,從電泳核型差異中進行分類鑒定,又能取得基因結構的基本數(shù)據(jù),構建出大尺度物理圖譜。(三)隨機擴增多態(tài)性

DNA(RAPD)分析RAPD分析是一種利用隨機合成的單個寡核苷酸引物,通過PCR擴增靶細胞DNA,擴增產(chǎn)物凝膠電泳,分析DNA片段大小和數(shù)量的多態(tài)性,從而比較靶基因差異的一種技術。由于病原性真菌基因組龐大,RAPD分析適用于真菌的鑒定與分類。六、真菌毒素的檢測

真菌產(chǎn)生有毒的代謝產(chǎn)物,可引起急慢性真菌中毒癥,引起消化道中毒癥狀,而且可進入人體內引起病變,如引起肝臟損傷的黃曲霉毒素、雜色曲霉毒素;引起腎臟損害的桔青霉素;引起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害的黃綠青霉素等。甚至有的毒素具有致癌性,如黃曲霉毒素與肝癌發(fā)生有關。

檢測真菌毒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