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醫(yī)學概要(三)第五節(jié)細菌感染和免疫_第1頁
基礎醫(yī)學概要(三)第五節(jié)細菌感染和免疫_第2頁
基礎醫(yī)學概要(三)第五節(jié)細菌感染和免疫_第3頁
基礎醫(yī)學概要(三)第五節(jié)細菌感染和免疫_第4頁
基礎醫(yī)學概要(三)第五節(jié)細菌感染和免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基本概念細菌的感染(bacterialinfection)或傳染

細菌侵入宿主機體后,進行生長繁殖、釋放毒性物質等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過程致病菌或病原菌(pathogen):能使宿主致病的細菌現(xiàn)在是1頁\一共有42頁\編輯于星期三一.正常菌群與條件致病菌(一)正常菌群(normalflora):正常人的體表和同外界相通的口腔、鼻咽腔、腸道、泌尿生殖道等腔道中都寄居著不同種類和數(shù)量的微生物。當人體免疫功能正常時,這些微生物對宿主無害,有些對人還有利,是為正常微生物群,通稱正常菌群現(xiàn)在是2頁\一共有42頁\編輯于星期三現(xiàn)在是3頁\一共有42頁\編輯于星期三現(xiàn)在是4頁\一共有42頁\編輯于星期三腸道的正常菌群健康青年糞便涂片健康壯年糞便涂片健康中年糞便涂片現(xiàn)在是5頁\一共有42頁\編輯于星期三(二)正常菌群生理學意義:

1.生物拮抗——作屏障2.營養(yǎng)作用——產營養(yǎng)

3.免疫作用——有免疫4.抗衰老作用——除廢物

a.

改變PHb.占位性保護作用c.營養(yǎng)競爭d.抗生素和細菌素的作用現(xiàn)在是6頁\一共有42頁\編輯于星期三

(三)條件致病菌(conditionedpathogen)機會致病菌(opportunitisticpathogen)

有些細菌在正常情況下并不致病,在某些條件改變的特殊情況下可以致病。致病條件寄居部位的改變

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調(dysbacteriosis)

菌群失調癥或菌群交替癥(microbialselectionandsubstitution)

現(xiàn)在是7頁\一共有42頁\編輯于星期三二.細菌的致病性細菌能引起感染的能力稱為致病性(pathogenicity)或病原性。(質)致病菌的致病性強弱程度稱為毒力(virulence),即致病性的強度(量)半數(shù)致死量(medianlethaldose,LD50)半數(shù)感染量(medianinfectivedose,ID50)現(xiàn)在是8頁\一共有42頁\編輯于星期三細菌的致病機制致病菌的致病機制主要與三方面有關:細菌的毒力強弱侵入宿主機體的菌量

細菌的毒力與數(shù)量呈反比關系。侵入部位是否合適

合適的入侵部位是細菌產生感染的前提?,F(xiàn)在是9頁\一共有42頁\編輯于星期三(一)細菌的毒力

1.表層黏附性結構及物質

(1)菌毛

(2)黏附樣物質

(3)侵襲性物質現(xiàn)在是10頁\一共有42頁\編輯于星期三細菌的毒力物質

:侵襲力、毒素

(物質基礎)現(xiàn)在是11頁\一共有42頁\編輯于星期三(一)侵襲力(invasiveness)致病菌突破宿主皮膚、粘膜生理屏障,進入機體并在體內定植、繁殖和擴散的能力。

1.

粘附素細菌粘附在易感細胞表面;

(1)菌毛主要位于G-菌,又稱定居因子;

(2)非菌毛黏附物質主要位于G+菌?,F(xiàn)在是12頁\一共有42頁\編輯于星期三2.

莢膜或微莢膜多糖,抗吞噬和阻撓殺菌;3.

侵襲性物質胞外酶,使細菌在細胞間擴散?,F(xiàn)在是13頁\一共有42頁\編輯于星期三毒素(toxin)外毒素(exotoxin)多數(shù)革蘭陽性菌和少數(shù)革蘭陰性菌在生長繁殖過程中釋放到菌體外的蛋白質內毒素(endotoxin)革蘭陰性菌細胞壁的脂多糖,菌體死亡崩解時游離出來現(xiàn)在是14頁\一共有42頁\編輯于星期三

1.

外毒素(exotoxin)

G+菌:白、金、破、鏈、產、毒

G-菌:大、綠、鼠、亂、志(1)特點:蛋白質,不穩(wěn)定,好抗原,

毒性強,種類多,超抗原。

現(xiàn)在是15頁\一共有42頁\編輯于星期三(2)分類

a.對靶細胞親和性:神經毒素;細胞毒素;腸毒素。

b.作用部位:膜表面作用毒素;膜損傷毒素;細胞內酶活性毒素。

c.根據(jù)結構:A-B型毒素;單肽鏈毒素?,F(xiàn)在是16頁\一共有42頁\編輯于星期三外毒素種類神經毒素

破傷風痙攣毒素、細胞毒素

白喉毒素、葡萄球菌表皮剝脫毒素、葡萄球菌毒性休克綜合征毒素腸毒素

霍亂腸毒素、ETEC腸毒素、產氣莢膜梭菌腸毒素、葡萄球菌腸毒素現(xiàn)在是17頁\一共有42頁\編輯于星期三ETEC不耐熱腸毒素霍亂腸毒素破傷風痙攣毒素肉毒毒素A:活性亞單位B:結合亞單位可提純制疫苗外毒素分子結構:A-B模式現(xiàn)在是18頁\一共有42頁\編輯于星期三2.

內毒素(endotoxin)G-菌特點:分子大,脂多糖,毒性弱,很耐熱,抗原弱。毒性作用:①致熱反應;

②白細胞反應;

③內毒素血癥與休克;

④DIC與Shwartzman現(xiàn)象;現(xiàn)在是19頁\一共有42頁\編輯于星期三內毒素與外毒素的比較種類外毒素內毒素來源革蘭陽性菌及部分革蘭陰性菌革蘭陰性菌存在部位活菌分泌或細菌溶解后散出細胞壁成分、細菌裂解后釋出化學成分蛋白質脂多糖穩(wěn)定性差、60-80℃30分鐘破壞好、160℃2-4小時破壞毒性作用強、對機體組織器官有選擇性,引起特殊臨床表現(xiàn)較弱、各種內毒素作用大致相同,引起休克,發(fā)熱,DIC等抗原性強,能刺激機體形成抗毒素,經甲醛脫毒后能形成類毒素弱,能刺激機體形成抗體,但無中和作用,甲醛處理后不能形成類毒素現(xiàn)在是20頁\一共有42頁\編輯于星期三內毒素毒性作用發(fā)熱反應

白細胞反應

內毒素血癥與內毒素休克Shwartzman現(xiàn)象與DIC

現(xiàn)在是21頁\一共有42頁\編輯于星期三三.機體的抗菌免疫(一)、固有免疫(innateimmunity)人類在長期的種系發(fā)育和進化過程中,建立的一系列防御致病菌等抗原的功能。特點

1.

出生時就具備,可遺傳;

2.

作用迅速;

3.

作用范圍廣泛;

4.

再次接觸相同致病菌,功能不會增減?,F(xiàn)在是22頁\一共有42頁\編輯于星期三組成

皮膚與粘膜

屏障結構

血腦屏障

胎盤屏障固有免疫

吞噬細胞補體

體液因素

溶菌酶防御素

現(xiàn)在是23頁\一共有42頁\編輯于星期三皮膚與粘膜的作用1.

機械阻擋與排除作用;2.

分泌化學物質;3.

生物拮抗作用?,F(xiàn)在是24頁\一共有42頁\編輯于星期三血腦屏障組成:軟腦膜;脈絡叢;腦毛細血管;星狀膠質細胞。作用:1.

阻擋作用;

2.

微弱的吞噬作用?,F(xiàn)在是25頁\一共有42頁\編輯于星期三胎盤屏障組成:子宮內膜的基蛻膜和胎兒絨毛膜。作用:保護胎兒不受外來病原體的侵入?,F(xiàn)在是26頁\一共有42頁\編輯于星期三吞噬細胞來源,種類,分布:來源于骨髓;分大,小吞噬細胞;分布廣泛。吞噬過程:1.

接觸;2.

吞入;3.

殺滅。吞噬結果:1.完全吞噬;

2.不完全吞噬;

3.免疫病理損傷。現(xiàn)在是27頁\一共有42頁\編輯于星期三現(xiàn)在是28頁\一共有42頁\編輯于星期三現(xiàn)在是29頁\一共有42頁\編輯于星期三體液因素補體是正常血清中的一組蛋白質溶菌酶(lysozyme)主要來源于吞噬細胞

防御素現(xiàn)在是30頁\一共有42頁\編輯于星期三(二)、獲得性免疫機制(acquiredimmunity)出生后在生活過程中與致病菌及其毒性代謝產物等抗原分子接觸后產生的一系列免疫防御功能。

特征

1.

免疫產生需要一定時間,不能遺傳;

2.

具有特異性;

3.

免疫強度可以增強。

組成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

現(xiàn)在是31頁\一共有42頁\編輯于星期三胞外菌(extracellularbacteria)和

胞內菌(intracellularbacteria)胞外菌寄居在宿主細胞外的組織間隙和血液、淋巴液、組織液等體液中

葡萄球菌、鏈球菌、志賀菌、霍亂弧菌、破傷風梭菌等胞內菌兼性(facultative)和專性(obligate)專性胞內菌

立克次體、衣原體兼性胞內菌

結核分枝桿菌、麻風分枝桿菌、傷寒沙門菌、布魯菌、嗜肺軍團菌、產單核細胞李氏菌現(xiàn)在是32頁\一共有42頁\編輯于星期三(三)抗致病菌感染的免疫特點

1.抗胞外菌感染的免疫①IgG抗體調理細菌促進吞噬;②抗體中和細菌外毒素;③分泌型IgA阻擋致病菌定植;④IgM、IgG抗體與抗原的復合物可激活補體,產生殺菌作用;

⑤細胞免疫機制:CD4+Th2細胞,產生炎癥?,F(xiàn)在是33頁\一共有42頁\編輯于星期三2.抗胞內菌感染的免疫①致病特點:低細胞毒性,慢性過程,通過病理性免疫損傷而致病。②細胞免疫機制:巨噬細胞;

CD8+CTL;

CD4+Th1。3.外毒素免疫

現(xiàn)在是34頁\一共有42頁\編輯于星期三四.感染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結局

感染的來源

外源性感染(exogenousinfection)來源于宿主體外

病人帶菌者攜帶有某些致病菌的健康人,傳染病恢復期仍排菌者(重要傳染源)病畜和帶菌動物人畜共患病

內源性感染(endogenousinfection)來源于宿主體內或體表

大多為正常菌群,少數(shù)為致病菌現(xiàn)在是35頁\一共有42頁\編輯于星期三傳播方式與途徑

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創(chuàng)傷感染接觸感染節(jié)肢動物叮咬感染多途徑感染現(xiàn)在是36頁\一共有42頁\編輯于星期三感染的類型(結局)不感染隱性感染inapparentinfection

當宿主體的抗感染免疫力較強,或侵入的病菌數(shù)量不多、毒力較弱,感染后對機體損害較輕,不出現(xiàn)或出現(xiàn)不明顯的臨床癥狀,或稱亞臨床感染。特點:機體獲得足夠的特異免疫力傳染源潛伏感染latentinfection

當宿主體與致病菌在相互作用過程中暫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病菌潛伏在病灶內或某些特殊組織中,一般不出現(xiàn)在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中。一旦機體免疫力下降,則潛伏的致病菌大量繁殖,使病復發(fā)。結核分枝桿菌現(xiàn)在是37頁\一共有42頁\編輯于星期三顯性感染apparentinfection(傳染病)

宿主細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生理功能發(fā)生改變,并出現(xiàn)一系列的臨床癥狀和體征

1.急性感染(acuteinfection)2.慢性感染(chronicinfection)

1.局部感染(localinfection)

2.全身感染(generalizedinfection;systemicinfection)現(xiàn)在是38頁\一共有42頁\編輯于星期三毒血癥(toxemia):

致病菌侵入宿主體后,只在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