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外歷史綱要下大單元一:世界古代史:隨著生產力發(fā)展,各文明從基本獨立發(fā)展到相互碰撞交流;各地區(qū)發(fā)展存在不平衡性。大單元二:世界近代史:資本主義發(fā)展、世界日益成為整體大單元三:世界現(xiàn)代史:從世界大戰(zhàn)到多極化趨勢第八單元20世界下半葉世界的新變化第四單元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第一單元
古代文明的產生與發(fā)展第二單元
中古時期的世界第三單元走向整體的世界第五單元工業(yè)革命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第六單元
世界殖民體系與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第七單元兩次世界大戰(zhàn)、十月革命與國際秩序的演變第九單元當代世界發(fā)展的特點與主要趨勢全書結構(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多元分散的世界整體發(fā)展的世界(資本主義興起建立)命運與共的世界(資本主義制度與社會主義制度并存)上古史原始社會、奴隸社會中古史封建社會近代史資本主義社會現(xiàn)代史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社會并存西羅馬滅亡(476年)新航路的開辟(1500年)十月革命(1917年)世界史分期世界近代史階段特征:(1500年的地理大發(fā)現(xiàn)——1917年十月革命):1、工場手工業(yè)時期(14、15世紀—18世紀中期):西歐各國王權加強;民族國家的發(fā)展;資產階級革命并逐漸建立起代議制民主政治。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并發(fā)展;資本原始積累,世界市場開始形成并初具規(guī)模;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近代科學形成并得到發(fā)展。2、工業(yè)革命時期(18世界中期—20世紀初):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確立和鞏固;兩次工業(yè)革命;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世界市場、殖民體系)最終形成??v向發(fā)展:生產力的發(fā)展使人類社會從低級向高級發(fā)展;文明傳承進步。橫向發(fā)展:描述人類歷史是從相對孤立的分散的人群發(fā)展到今天全球密切聯(lián)系的整體的過程。
世界近代史復習(6—13課)第6課全球航路的開辟: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新航路開辟的經過;其他航路的開辟。第7課
全球聯(lián)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人口遷移;物種交換;疾病傳播;三角貿易;大西洋貿易;太平洋貿易;馬尼拉大帆船;早期殖民擴張;商業(yè)革命;價格革命;早期殖民擴張的影響。第8課
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文藝復興背景;人文主義;文學三杰;美術三杰;文藝復興影響;宗教改革;馬丁路德;因信稱義;民族國家;“科學革命”;牛頓;啟蒙運動;理性;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三權分立;君主立憲;民主共和;天賦人權;社會契約;亞當斯密;自由主義;啟蒙運動影響。第9課
資產階級革命與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英國資產積極革命;美國獨立戰(zhàn)爭和南北戰(zhàn)爭;法國大革命;英國君主立憲制;1787年憲法;俄國1861年農奴制改革;意大利與德意志統(tǒng)一(君主立憲制);日本明治維新。6—13課:主要知識點
世界近代史復習(6—13課)第10課影響世界的工業(yè)革命:英國首先爆發(fā)工業(yè)革命原因;圈地運動;機器;工廠;蒸汽時代;電氣時代;兩次工業(yè)革命的特點;工業(yè)革命的影響;帝國主義;壟斷組織;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建立。第11課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早期工人運動;空想社會主義;《共產黨宣言》;剩余價值學說;唯物史觀;第一國際;巴黎公社。第12課
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亞洲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美西戰(zhàn)爭;西方列強瓜分非洲;柏林會議;世界體系形成及影響。第13課
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印度民族解放運動(提拉克);孟買工人罷工;伊朗立憲革命;中國辛亥革命;埃及抗英斗爭;蘇丹馬赫迪起義;埃塞俄比亞抗意斗爭。6—13課:主要知識點
第6課全球航路的開辟新航路開辟的動因、條件1、動因:①經濟根源:14—15世紀,資本主義萌芽出現(xiàn),對金銀財富的需求開拓新市場的意愿日益迫切。②社會根源:《馬可·波羅行紀》的誘導。③直因:奧斯曼帝國的不斷擴張威脅到東西方之間陸路貿易通道的安全,陸上航路被阻斷;④宗教原因:海外擴張來傳播基督教;⑤思想動力:人文主義鼓勵冒險精神。2、條件:①經驗積累:地圓說;季風和洋流的地理知識日益豐富。②技術提高:航海造船技術,指南針和星盤的運用。③政治條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支持。過程1、中心:以歐洲為中心2、向東:①1487年,(葡)迪亞士,繞過好望角到達非洲東海岸。
②1497-1498年,(葡)達·伽馬,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所開辟的繞道非洲達到印度和東方的新航路,逐漸成為歐亞貿易的主干道之一。3、向西:①1492年,(意)哥倫布,橫渡大西洋,開辟了從歐洲到美洲的新航路
。②1519-1522年,(葡)麥哲倫船隊環(huán)球航行(西支持),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huán)球航行。其他航路的開辟1、北大西洋高緯度地區(qū):1497年,英國卡伯特父子發(fā)現(xiàn)了紐芬蘭島;卡蒂埃,16世紀到達拉布拉多半島;哈德遜(英),17世紀初,北冰洋——亞洲;俄羅斯人,北太平洋——北冰洋。2、南半球的新世界:1578年,英國人德雷克到達美洲南端的合恩角;1642-1643年,塔斯曼,到達新西蘭、塔斯馬尼亞。3、意義:進一步豐富人類地理知識;世界主要大陸和大洋之間,通過海上航線建立了直接聯(lián)系?!潞铰烽_辟示意圖▲其他航路開辟示意圖全球航路的開辟文明的發(fā)展鄭和下西洋新航路的開辟
相
同①都在國力強盛、最高統(tǒng)治者支持下進行;②造船技術、航海知識、指南針運用等為遠航提供了條件;③都經過太平洋和印度洋;④都產生了深遠影響。不同目的宣揚國威、加強聯(lián)系、滿足統(tǒng)治者對異域珍寶的需求開拓市場,殖民擴張,牟取暴利性質封建性政治行為的貢賜貿易資本主義經濟行為的海外殖民結果“鄭和之后,再無鄭和”“閉關鎖國”增加了資本原始積累,世界市場雛形出現(xiàn)影響①促進中國與亞非國家友好往來②貢賜貿易無益于國計民生促進資本主義迅猛發(fā)展,世界各地聯(lián)系加強,世界市場雛形出現(xiàn),開始殖民時代【拓展比較】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開辟對比隨堂檢測1、北極航道是指穿過北冰洋的海上航道。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航道的開通逐漸從夢想變成現(xiàn)實,越來越多的國家及公司開始著眼于這條航道的商業(yè)價值。下列航海家曾經為北極航道的開通做出重要貢獻的是
A.哥倫布
B.麥哲倫
C.巴倫支
D.迪亞士【答案】C【解析】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巴倫支是荷蘭探險家、航海家。他生活在荷蘭擁有海上霸權,被稱為“海上馬車夫”的時代。在阿姆斯特丹商會的支持下,巴倫支一生致力于開拓通過北冰洋的歐亞東北航道。C項正確;哥倫布是橫渡大西洋抵達美洲,麥哲倫及其船隊完成環(huán)球航行,迪亞士抵達今天非洲南端的好望角,ABD項與題意不符,排除。故選C項。
第7課
全球聯(lián)系的初步建立于世界格局的演變人口遷移、物種交換疾病傳播1、原因:新航路開辟。2、人口遷移:①歐洲向美洲移民:歐洲人入侵并在美洲建立殖民地;②非洲向美洲移民:歐洲人把非洲黑人作為奴隸販賣到美洲;③大洋洲、非洲和亞洲等地也有族群混合現(xiàn)象。3、物種交換:①歐亞→美洲:家畜家禽、農作物、水果。②美洲→世界:馬鈴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4、疾病傳播:人口和動物的全球流動也導致了各種疾病的傳播。傳染病造成的原住民死亡和原有社會的解體,是歐洲人能夠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統(tǒng)治的重要原因之一。商品的世界性流動全球航路開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貿易中重要性,傳統(tǒng)印度洋貿易和新興的大西洋貿易、太平洋貿易形成齊頭并進的態(tài)勢。1、印度洋貿易:歐洲商人與阿拉伯商人的競爭中逐漸占優(yōu)勢。2、大西洋貿易:歐洲商人把非洲人運到美洲賣為奴隸(“三角貿易”:資本原始積累;非洲貧窮落后;世界市場拓展)。3、白銀輸入中國的貿易網絡(絲銀貿易:白銀流入中國,刺激了中國東南沿海商品經濟發(fā)展):
①葡萄牙主導:以澳門為中轉站,貿易路線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
②西班牙主導:菲律賓(中國生產的生絲、絲綢、棉布和瓷器)→墨西哥(獲取白銀)(馬尼拉大帆船)。早期殖民擴張影響1、葡萄牙西班牙殖民侵略:16世紀:西班牙(美洲,除巴西外;菲律賓)和葡萄牙(亞洲、非洲、巴西);教皇子午線。2、早期殖民擴張對亞非美洲影響:帶來災難;中斷原有社會發(fā)展進程,打破原本相對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3、殖民擴張對歐洲影響:①商業(yè)革命:商品種類增多、貿易范圍擴大、貿易中心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新型經營方式(股份公司、證券交易所)②價格革命:大量貴金屬流入歐洲→貨幣貶值、物價上漲→封建領主經濟地位下降,商業(yè)資產階級實力上升→資本主義加速發(fā),封建制度衰落,推動歐洲社會轉型。③促進資本主義發(fā)展;人類社會開始進入大變革的時代。文明的發(fā)展【教材補充】新航路開辟對古代中國的影響1、經濟:(1)物種引進:原產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產作物在明清時期引進并推廣,促進了農業(yè)、手工業(yè)的發(fā)展和農產品的進一步商品化;促進了人口增長和人口流動;改變了人們飲食結構及生活習慣;人口增長加劇了人地矛盾,土地資源過度開發(fā),破壞了自然環(huán)境。(2)白銀流入:中國絲織品遠銷海外,美洲及日本的白銀大量流入中國。穩(wěn)定了中國當時的白銀貨幣制度,推動了商品經濟的發(fā)展;推動了中國的稅制改革;明清白銀成為主要流通貨幣(白銀貨幣化);刺激了中國東南沿海地區(qū)經濟發(fā)展;逐漸形成了圍繞白銀輸入中國的貿易網絡。2、對外關系:葡萄牙侵占中國澳門,荷蘭侵略中國臺灣,中國開始了反抗西方殖民侵略的斗爭;清朝建立后,一度實行“閉關鎖國”政策,阻斷了中西交流,造成了近代中國的落后。3、文化:出現(xiàn)了“西學東漸”現(xiàn)象。以利瑪竇為代表的西方傳教士來到中國傳播基督教,并把西方的天文、數(shù)學、繪畫、音樂等方面的著作介紹到中國,開闊了中國部分開明士大夫的視野。隨堂檢測2、(2021·全國乙卷)16世紀起,英國國王將大量特許狀授予從事海外貿易的商人團體,成立特許公司。與此同時,歐洲許多國家掀起創(chuàng)辦海外貿易特許公司的熱潮。至18世紀末,特許公司數(shù)量已達數(shù)百個。這反映出該時期
A.資本輸出成為海外擴張的主要形式
B.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
C.劃分勢力范圍成為列強爭霸的焦點
D.殖民擴張呈現(xiàn)競爭格局【答案】D【解析】16至18世紀,是西方國家對外殖民擴張的時期,成立帶有殖民性質的特許公司就是殖民擴張手段之一。與英國同時,歐洲許多國家在海外創(chuàng)辦特許公司,最終在18世紀末形成眾多特許公司,這說明當時歐洲殖民擴張呈現(xiàn)出競爭格局,D正確;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后,資本輸出成為主要的海外擴張形式,排除A;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完成后標志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時間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排除B;劃分勢力范圍成為爭霸焦點是在壟斷組織出現(xiàn)之后,時間同樣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排除C。
第8課歐洲的思想解放文藝復興1、含義:14~17世紀初發(fā)源于意大利,后擴展至歐洲各國的以復興古希臘、古羅馬文化為名、宣揚新思想的思想解放運動。2、方式:以學習和恢復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為號召,傳播資產階級思想文化。3、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4、核心思想:人文主義。①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②反對禁欲主義,抨擊教會腐敗和守舊思想,崇尚理性;③重視發(fā)揮人的才智和創(chuàng)造力,追求現(xiàn)世社會的幸福生活;④提倡探索人與自然的奧秘。5、代表人物:①“文學三杰”(14世紀):但丁《神曲》、彼特拉克(“人文主義之父”)、薄伽丘(《十日談》②“美術三杰”(15世紀):達·芬奇《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米開朗琪羅《大衛(wèi)》、拉斐爾《西斯廷圣母》③莎士比亞《哈姆雷特》。6、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沖擊封建秩序,解放了長期被宗教戒律壓抑和禁錮的人性,使人們開始更多地關注人本身與現(xiàn)世世界。文藝復興是西方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解放了人們思想,為啟蒙運動奠基。宗教改革1、序幕:1517年(德),馬丁·路德《九十五條論綱》2、性質:資產階級在宗教領域發(fā)動的反對封建教會統(tǒng)治的社會改革運動。3、主要觀點:①因信稱義,人的靈魂獲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煩瑣的宗教儀式。(信仰即可得救)②上帝面前人人平等。③建立獨立的民族教會和廉儉教會,力主用民族語言進行宗教活動?!翱茖W革命”1、概念:16—17世紀,歐洲的自然科學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學興起,稱為“科學革命”。2、代表人物:①(波)哥白尼:“日心說”《天體運行論》,否定教會“地心說”,建立新的宇宙觀。②(英)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確立了較為完整的力學體系。3、影響:(1)科學革命形成了重視經驗和事實的理性化思維方式(2)科學革命促進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啟蒙運動1、時間:17C,英國→18C法國→18C后期,高潮,在歐美擴展。2、精神內核:理性(強調獨立思考與自主精神)。3、代表人物:①孟德斯鳩:三權分立,君主立憲制。②伏爾泰:“開明君主專制”,建立君主立憲制。③盧梭(《社會契約論》):主權在民、直接民主;民主共和制。④(英)亞當·斯密:“現(xiàn)代經濟學之父”,主張“勞動價值論”和自由主義。⑤(德)康德,啟蒙思想集大成者,主張獨立思考、理性判斷、民主、自由、平等。4、影響:推動資產積極革命;推動法國大革命和美國獨立戰(zhàn)爭;成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精神武器。隨堂檢測3、(2021·山東·高考真題)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熱情謳歌充滿人性要求和感性魅力的生活態(tài)度,并追求現(xiàn)世幸福和享樂,西歐宗教改革思想家們卻將這視為奢靡和不道德。然而,二者卻又共同推動了西歐從中世紀向近代社會的過渡。這是因為他們都()
A.重新審視人,沖破了傳統(tǒng)的束縛
B.提升了新興資產階級的政治地位
C.反對神學,重構了人與神的關系
D.沉重打擊了羅馬天主教會的統(tǒng)治【答案】A【解析】根據(jù)所學內容可知,文藝復興中肯定人的價值和欲望,宗教改革中主張因信稱義,都是對人的重新審視,沖破了傳統(tǒng)的束縛,故選A;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都是思想解放運動,沒有能夠提升新興資產階級的政治地位,排除B;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反對的是天主教會,而非神學,排除C;文藝復興中沒有沉重打擊羅馬教會的統(tǒng)治,排除D。隨堂檢測
4、(2022·浙江·高考真題)據(jù)載,在佛羅倫薩洗禮堂大門的設計競賽中失利后,布魯內列斯奇去羅馬潛心研習萬神殿等古建筑。1410年,他回到佛羅倫薩,積極投人大教堂穹頂?shù)脑O計和建造。有建筑師追述,布魯內列斯奇通過“不懈的努力和學習”,“重新發(fā)現(xiàn)了古跡的比例和尺寸……小心翼翼地沿襲古典的法則和樣式以及正確的建筑比例”。下列項中,對材料解讀正確的是()
①經典力學體系推動了建筑革命②文藝復興建筑受到古羅馬文化影響③羅馬已取代佛羅倫薩成為文藝復興中心④布魯內列斯奇的事跡彰顯了人類的勤勉和力量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B【解析】1687年牛頓建立經典力學體系,①時間不符合題意,排除①;根據(jù)“去羅馬潛心研習萬神殿等古建筑”可知,文藝復興建筑受到古羅馬文化影響,②正確;材料信息不能說明羅馬已取代佛羅倫薩成為文藝復興中心,排除③;根據(jù)“潛心研習萬神殿等古建筑”“不懈的努力和學習”“小心翼翼地沿襲古典的法則和樣式以及正確的建筑比例”等信息,反映了布魯內列斯奇的勤勉,④正確;②④正確,故B項正確;①③不符合題意,排除ACD項。故選B項。
第9課資產階級革命及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英國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40—1688“光榮革命”。2、根本原因:是封建專制王權阻礙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3、英國君主立憲制形成標志:1689年《權利法案》,目的是限制王權、擴大議會權力。4、政體:君主立憲制特點:①國王“統(tǒng)而不治”(國家元首)②議會是最高立法機關和最高權力機關。③內閣由議會多數(shù)黨組閣,掌行政權,對議會負責(1721年沃波爾第一任首相,責任內閣制形成)。美國1、美國獨立戰(zhàn)爭:1775—1783(根本原因: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嚴重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的發(fā)展)2、性質:一場民族獨立運動,也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3、民主共和制確立(總統(tǒng)共和制)——美國1787年憲法原則:三權分立(國會立法、總統(tǒng)行政、法院司法)、聯(lián)邦制(聯(lián)邦政府有最高權力,各州有一定自治權)。局限:承認奴隸制存在,不承認婦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公民權利。4、南北戰(zhàn)爭:1861—1865。①原因:南北方矛盾重重(特別是奴隸制存廢問題)?!挚项C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②進步性:維護了國家統(tǒng)一,基本解決農民土地問題,法律上承認黑人的公民權利。③局限:黑人仍備受歧視。法國1、法國大革命爆發(fā):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獄。2、根本原因:法國專制制度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發(fā)展。矛頭指向專制統(tǒng)治和等級制度。3、《人權宣言》原則:人權、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權和保護私有財產。4、1791年,議會頒布憲法,確立新制度的基本框架。5、影響:沉重打擊歐洲其他國家的封建制度,革命的原則隨拿破侖軍隊傳播到歐洲各地。資本主義擴展:俄德意日1、俄國:1861年俄國自上而下的農奴制改革。①進步性:使俄國走向資本主義發(fā)展道路。②局限性:沒有直接觸及沙皇專制制度,保留了大量農奴制殘余。2、意大利:1870年統(tǒng)一,實行君主立憲制。3、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經過三次王朝戰(zhàn)爭(1864—1871),1871年,德意志帝國成立,實行君主立憲制。是一種不徹底、不完善的代議制,君主制被保留,帝國的全部軍政要職被容克地主包攬,普魯士的軍國主義傳統(tǒng)得以延續(xù)4、日本:明治維新,1868。內容:①加強中央集權,廢除封建等級制度,②“富國強兵”“殖產興業(yè)”“文明開化”三大政策,③仿效西方國家制定憲法。消極影響:保留了大量封建勢力,官僚寡頭和軍閥實際掌握了權力,成為軍國主義社會基礎。文明的發(fā)展【歸納總結】近代西方代議制建立
項目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zhàn)爭法國大革命不同點斗爭對象封建專制統(tǒng)治英國殖民統(tǒng)治君權、神權和等級制度革命任務推翻封建專制統(tǒng)治擺脫英國殖民統(tǒng)治推翻封建專制統(tǒng)治領導階級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資產階級和種植園主資產階級性質資產階級革命資產階級革命/民族解放運動資產階級革命革命程度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不徹底,革命中資產階級和新貴族進行妥協(xié),保留了君主美國獨立戰(zhàn)爭后,南北雙方進行妥協(xié),在南方保留了大量種植園奴隸制經濟法國大革命最徹底,它不僅摧毀了法國的封建制度,而且撼動了整個歐洲大陸的封建秩序政權形式議會制君主立憲制總統(tǒng)制民主共和制議會制民主共和制頒布文獻《權利法案》《獨立宣言》《人權宣言》相同點(1)都是因為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受到阻礙;(2)領導階級都以資產階級為主,革命主力都是人民群眾(3)斗爭都充滿了曲折,但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的政治地位,改變了原來的社會性質;(4)都頒布了法律性文件來鞏固政權;(5)都發(fā)生在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yè)階段;(6)都掃除了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障礙,確立了資產階級統(tǒng)治;(7)都受到了資產階級思想理論的影響。文明的發(fā)展【歸納總結】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19世紀中期)
項目美國南北戰(zhàn)爭俄國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不同點背景奴隸制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農奴制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民族危機激化了國內的矛盾方式革命(戰(zhàn)爭)改革任務維護國家統(tǒng)一,解放黑人奴隸解放農奴擺脫民族危機性質資產階級革命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局限未消除種族歧視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相同點時間都發(fā)生在19世紀60年代背景都受工業(yè)革命的影響,生產力發(fā)展要求改變生產關系任務都是解放生產力、發(fā)展資本主義影響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隨堂檢測5、(2022·浙江·高考真題)論及17世紀末的英國,有學者認為,“從表面看,政權似乎一點沒變,國王依舊,英國仍然是個王國而不是共和國,國王仍然是國家元首……然而,實際權力結構卻徹底發(fā)生了變化,國王和議會的權力互換了位置”。這一“變化”表現(xiàn)在A.共和國變成了王國 B.責任內閣制形成C.議會權力高于王權 D.國王“統(tǒng)而不治”【答案】C【解析】根據(jù)所學可知,1689年英國通過《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雖然保留了國王,但議會權力高于王權,王權受到制約,故C項正確;根據(jù)“英國仍然是個王國而不是共和國”可知,17世紀末的英國沒有改變王國,排除A項;1721年,沃波爾成為英國第一任內閣首相,主持內閣會議,協(xié)調各部門的工作,內閣制正式形成,排除B項;責任內閣制形成以后,國王“統(tǒng)而不治”,排除D項。故選C項。
第10課影響世界的工業(yè)革命工業(yè)革命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時間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19世紀中后期~20世紀初背景①英國“光榮革命”后,國內政局穩(wěn)定。②直接原因:國內外市場的擴大和需求的增長。條件:①圈地運動(農業(yè)資主義)→勞動力、國內市場。②殖民擴張→資本原始積累、原料、海外市場。③手工工場、英國是科學技術中心之一→技術。資本主義制度在全球范圍內確立,社會穩(wěn)定;自然科學研究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fā)展(殖民擴張),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基本形成。進程蒸汽時代。汽船、蒸汽機車。19世紀中期,英國的機器制造業(yè)實現(xiàn)了機械化。英國成為“世界工廠
擴展:英國→歐洲大陸、北美,大西洋兩岸→內陸。各國推動:立法、稅收、直接投資。“電氣時代”,內燃機,汽車、飛機、福特—流水線生產、電話、電報、化學工業(yè)特點科學與技術尚未緊密結合;輕工業(yè);工廠制;蒸汽時代??茖W技術與生產緊密結合;幾乎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同時發(fā)生;重工業(yè);電氣時代;壟斷組織。影響1、生產力:生產力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大發(fā)展:蒸汽時代→電氣時代2、生產組織與管理方式:①工業(yè)革命前:手工工場。(以雇傭的方式進行的手工生產,是向大機器生產的過渡形式)②工業(yè)革命:資本主義大工廠制度。③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壟斷組織。3、社會階級結構變化:工業(yè)資產階級和工業(yè)無產階級成為社會的兩大階級。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中間階層力量開始發(fā)展。4、社會生活變化:①城市化進程加快。②文化素養(yǎng)提高。③女性更多受教育機會。④人口增加。5、對世界格局: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帝國主義),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6、社會問題:社會貧富分化加劇、工人居住條件惡劣、環(huán)境污染嚴重、疾病與犯罪等。
【知識鏈接】兩次工業(yè)革命分別給中國帶來什么影響?1、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政治:兩次鴉片戰(zhàn)爭,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經濟:自然經濟解體;被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洋務經濟;近代民族工業(yè)興起。思想:“師夷長技以制夷”,開始學西方技術。2、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政治:甲午戰(zhàn)爭、八國聯(lián)軍侵華,民族危機加重,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經濟:民族工業(yè)初步發(fā)展。思想:維新變法(君主立憲);三民主義。啟示:主動融入世界潮流;堅持對外開放;堅決捍衛(wèi)國家主權;堅持科技創(chuàng)新。隨堂檢測6、(2022·全國·高考真題)蒸汽機發(fā)明后,日益成為歐美國家雇傭大農場機器動力的重要來源,需要多人協(xié)同操作。20世紀初,農業(yè)機器的使用變得個人化、小型化,家庭農場在勞動生產率方面縮小了與雇傭大農場的差距,后者日趨衰落。這一系列變化表明A.內燃機的應用改變農業(yè)生產組織形式
B.農業(yè)技術發(fā)展導致失業(yè)人口大量增加C.蒸汽機成為農業(yè)生產的機器動力來源
D.農業(yè)生產效率的提高依賴于生產規(guī)?!敬鸢浮緼【解析】根據(jù)材料可得出,20世紀隨著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開展,內燃機的使用,使農業(yè)的機械化的逐步實施,傳統(tǒng)的農業(yè)生產方式及組織形式發(fā)生變化,A項正確;材料不能體現(xiàn)人口增長,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內燃機的影響,排除C項;農業(yè)生產效率依賴于科技,排除D項。故選A項。
第11課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誕生1、條件:(1)經濟:資本主義制度的各種弊病日益暴露,社會矛盾尖銳(2)階級:19世紀三四十年代,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迫切需求科學理論指導的。(3)思想:馬克思、恩格斯等批判地繼承了英法空想社會主義、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2、誕生標志:1848.2《共產黨宣言》
3、《共產黨宣言》內容:①肯定了資本主義的歷史進步作用。②揭示了資本主義在積累財富和資本的同時對工人階級的殘酷剝奪必將引起工人階級反抗的社會現(xiàn)實。③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的客觀規(guī)律。④肯定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中推動歷史發(fā)展的重要作用。⑤宣告了無產階級作為資本主義掘墓人和共產主義建設者的偉大使命。⑥闡明了共產黨的性質、目的和策略原則。4、理論創(chuàng)新:①1867年馬克思《資本論》出版。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深刻剖析,揭露資本主義制度和資本家剝削的秘密創(chuàng)立了剩余價值學說。②馬克思和恩格斯創(chuàng)立了唯物史觀。唯物史觀科學地揭示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在人類社會發(fā)展中的辯證關系,鮮明地提出了人民群眾對歷史發(fā)展的巨大作用。傳播與實踐1.“第一國際”成立:1864年,倫敦→國際工人運動進入新階段。2.巴黎公社(1871.3-5.28)措施:①打破舊的國家機器,建立立法與行政合一的政權機關和司法機構;②廢除舊軍隊和舊警察,代之以國民自衛(wèi)軍和治安委員會;③人民有監(jiān)督權和罷免權(對公職人員—選舉產生)—具有民主性;④限制公職人員工資(不能超熟練工人);⑤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廠;⑥八小時工作日;3、巴黎公社失敗根因:法國資本主義還處在上升時期,還不具備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條件。3、巴黎公社意義:①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②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學說。③為國際工人運動發(fā)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
試給這組圖片起一個主題,并作出簡要說明。隨堂檢測7、(2021·全國·高考真題)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后,當時在巴黎的俄國革命者拉甫羅夫說:這次革命“與其他革命迥然不同”,革命領導者都是“無名的人”“法國最有名望的人物所不敢做和不能做成的事情”,這些普通人卻輕而易舉地做成了。據(jù)此可知,巴黎公社(
)
A.建立了穩(wěn)固的工農聯(lián)盟
B.廢除了君主專制制度
C.體現(xiàn)工人政權鮮明特征
D.深受俄國革命的影響【答案】C【解析】由材料“革命領導者都是‘無名的人’……這些普通人卻輕而易舉地做成了”可知,巴黎公社加深了普通人民群眾與政權的聯(lián)系,它是代表普通大眾的新政權,這體現(xiàn)了工人政權鮮明特征,故選C;巴黎公社并未建立穩(wěn)固的工農聯(lián)盟,所以它很快就失敗了,排除A;法國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在大革命時期就已被廢除,這不是巴黎公社對歷史的貢獻,排除B;俄國革命20世紀才發(fā)生,故D項說法無從談起,排除。
第12課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拉丁美洲(15C-18C)1、西班牙第一個永久性殖民地:1496年海地的圣多明各。西班牙范圍:南美大部,中美洲,北美部分。2、葡萄牙:建立巴西殖民地。英荷法:中南美洲零散地區(qū)。3、西葡殖民統(tǒng)治方式:(1)政治:總督制度、專制統(tǒng)治。(2)經濟:①農奴制,掠奪財富(種植園經濟、開采金銀礦)。②奴役、屠殺印第安人。③黑奴貿易。④禁止或限制殖民地同任何其他國家進行貿易,限制殖民地經濟發(fā)展。亞洲(15C-20C)1、16C:葡萄牙主要是建立商站(包括中國澳門),以控制商路。西班牙占領菲律賓。2、17C-19C末20C初:(1)南亞:①17世紀初,英國人來到印度。②英國通過東印度公司(≈殖民政府),采取走私鴉片等手段,掠奪了大量財富和巨額利潤。對印度的剝奪是英國資本原始積累的主要來源之一。③利用印度各地封建割據(jù)嚴重、國內社會矛盾尖銳的弱點,挑動印度人打印度人),坐收漁利;直接武力侵略;④到19
世紀中后期,英國幾乎控制了印度全境。(2)東南亞:荷蘭占印度尼西亞;英國占緬甸和馬來半島大部分;法國占越南、柬埔寨和老撾(法屬印度支那);美國從西班牙奪得菲律賓。(3)西亞:英、法、俄侵略奧斯曼帝國(西亞病夫);俄國和英國在伊朗北部和南部劃分勢力范圍。(4)東亞:1910年日本吞并朝鮮半島。非洲(15C-20C)1、時間:15C至19C前,局部殖民,殖民活動是奴隸貿易,局限在沿海地區(qū)。2、工業(yè)革命后,全面殖民:(1)北非:英法控制了蘇伊士運河,英國占埃及(1882)和蘇丹;法國入侵埃爾及利亞、突尼斯和摩洛哥。(2)撒哈拉沙漠以南:英國-南北計劃(2C計劃),法國-東西計劃(2S計劃),德國—赤道兩側。3、柏林會議:1884年,①背景:在搶奪殖民地過程中,列強沖突加劇。為解決矛盾和進一步瓜分非洲。②內容:A.任何國家在非洲占領新的土地,必須通知其他國家,占領方為有效,這就是臭名昭著的“有效占領”原則。B.各國可以先在地圖上劃定彼此的勢力范圍,然后再去占領。因此,這次會議也是一次“地圖上作業(yè)”的會議。③影響:柏林會議之后,列強瓜分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19世紀70年代以前,歐洲殖民國家只侵占了10%左右的非洲土地;19世紀末20世紀初,它們侵占了幾乎整個非洲。文明的發(fā)展【知識拓展】殖民掠奪對拉丁美洲留下的現(xiàn)實深遠影響1、經濟:拉丁美洲殖民地單一產品制經濟結構的形成,導致社會經濟畸形發(fā)展(12課)。2、政治:出現(xiàn)軍人專政來維持其政治統(tǒng)治的局面,形成考迪羅制度(13課)。3、思想文化:殖民國的社會制度、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以及文化傳統(tǒng),隨移民大批涌入,傳播到南美各地,西、葡語取代印第安語,成為普遍使用的正式語言。4、人種:美州的土著民族印第安人幾乎被滅絕殆盡。今天的加勒比海諸國只有黑人、白人和黑白混血人種(第7課)。5、現(xiàn)代化進程:拉丁美洲現(xiàn)代化步履維艱。(13、16、21課)6、建筑風格:深受西班牙、葡萄牙等國風格影響?!趁駠覍喼薜那致裕?9世紀末20世紀初)(教材73頁)奧斯曼半殖民地中國半殖民地日本朝鮮英國印度緬甸
馬來亞美國菲律賓荷蘭印度尼西亞法國印度支那伊朗半殖民地
第12課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時間19世紀末20世紀初表現(xiàn)1、亞洲:絕大多數(shù)地區(qū)已經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除日本、俄羅斯亞洲部分),2、非洲:絕大部分成為殖民地,3、獨立的拉丁美洲國家:實際也成為依附于歐美國家的半殖民地。4、世界上大部分人口生活在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原因1、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建立是同資本主義發(fā)展到帝國主義階段聯(lián)系在一起的。2、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經濟具有開放性和擴張性。形成過程1、資本原始積累時期(15世紀末~18世紀晚期):新航路開辟;掠奪金銀、奴隸貿易2、自由資本主義時期(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工業(yè)革命;商品輸出為主;殖民侵略3、壟斷資本主義時期(帝國主義時期)(19世紀晚期~20世紀初):資本輸出為主影響1、對殖民者:帝國主義之間擴張與爭奪的加劇,孕育著新的更大的沖突(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2、對世界: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qū)都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當中,世界越來越緊密地連為一體。3、對殖民地半殖民地:(1)破壞性:殖民統(tǒng)治和掠奪打破了當?shù)貍鹘y(tǒng)的經濟結構;淪為列強商品市場、原料產地和資本輸出地,阻礙了當?shù)孛褡骞I(yè)的發(fā)展;給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形成了人類歷史上由少數(shù)資本主義國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絕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極不合理的狀態(tài)。被壓迫人民的反抗斗爭不斷高漲(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2)建設性:傳播先進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客觀上促進了殖民地歷史的發(fā)展與進步。(客觀進步性)開始:15世紀新航路開辟18世紀60年代工業(yè)革命開始早期殖民擴張暴力掠奪資本原始積累武力侵略商品輸出瓜分世界資本輸出自由資本主義時期殖民擴張壟斷資本主義時期殖民擴張初步形成:19世紀中期工業(yè)革命完成最終形成:19世紀末20世紀初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完成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形成過程:【歸納總結】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形成過程及原因: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形成原因(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是同資本主義發(fā)展程度相聯(lián)系的):①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經濟的開放性和擴張性的結果。(原料產地、商品傾銷市場、資本市場)②殖民者:工業(yè)革命后,科學技術的進步,特別是交通和通訊技術也為資本主義的擴張?zhí)峁┍匾獥l件。③被殖民者: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落后,是它們在這一體系中處于弱勢的根本。
【答案】C【解析】根據(jù)材料中的時間15世紀末至20世紀初可知,反映的是世界歷史發(fā)展的狀況,根據(jù)材料中的國家可以看出都是西方列強,從地點可以看出主要是亞非拉地區(qū),結合所學可知,材料主旨是列強在近代的殖民擴張,C項正確;歐洲列強的興衰和更替是材料的片面理解,排除A項;資本主義的早期萌發(fā)是材料的片面理解,排除B項;整體世界的發(fā)展主線是對材料的片面理解,排除D項。故選C項。8、(2022·海南·統(tǒng)考高考真題)綜合如下圖信息,最適合探究的主題應是(
)
A.歐洲列強的興衰和更替
B.資本主義的早期萌發(fā)
C.殖民體系的形成與演變
D.整體世界的發(fā)展主線隨堂檢測
第13課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地區(qū)階段特點拉美1、1790年海地革命波及整個拉美,獨立戰(zhàn)爭拉開序幕;2、1810年至1826年,拉美獨立戰(zhàn)爭風起云涌,絕大部分地區(qū)獨立。1、革命范圍廣,成果豐碩;2、革命任務具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開發(fā)土地合同范本
- 用戶體驗在網絡安全領域的應用
- 科技創(chuàng)新驅動的商業(yè)創(chuàng)新實踐
- 滴灌施工合同范本
- 科技產品線下推廣活動策劃與執(zhí)行
- 招聘廠長合同范本
- 社交媒體平臺下的網絡安全管理挑戰(zhàn)
- 2025至2030年中國苯甲醛-2-磺酸鈉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二零二五年度住宿安全保險理賠服務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國自動人行道設備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七十歲老人三力測試題庫答案
- 實驗室儀器借用登記表
- 深圳職業(yè)技術學院申報國家示范院校項目匯報材料Pow
- 認識危險(小班安全第一課)-圖文
- 2024年國家基本公衛(wèi)-老年人健康管理-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第三講:虹吸管及水泵的水力計算
- 網絡系統(tǒng)集成(第二版) 課件第一章 網絡系統(tǒng)集成緒論
- 真菌性角膜炎的護理
- 單肺通氣與肺保護通氣策略護理課件
- 科普作家協(xié)會會員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選擇題100題(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