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的細胞學基礎公開課課件_第1頁
遺傳的細胞學基礎公開課課件_第2頁
遺傳的細胞學基礎公開課課件_第3頁
遺傳的細胞學基礎公開課課件_第4頁
遺傳的細胞學基礎公開課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節(jié)

遺傳的細胞學基礎ChromosomeofHuman

這是一張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染色體照片。請問:1、你容易數(shù)清染色體的數(shù)量嗎?說出染色體的形態(tài)嗎?2、你能看出哪些是常染色體嗎?3、你能分辨出是男性的還女性的嗎?4、要想解答上述3個問題,你有什么好辦法嗎?請從本節(jié)中尋找答案吧!【臨床案例】一、染色質(一)染色質的分子結構(復習)(二)常染色質與異染色質(復習)

1、X染色質(X小體):位于正常女性個體間期細胞核核膜內緣,為堿性染料濃染的染色質塊,呈圓形、橢圓形或三角形,其平均直徑約1μm。

2、Lyon假說(1)女性細胞中的兩條X染色體只有一條有轉錄活性,另一條無轉錄活性,在間期細胞核中呈異固縮狀態(tài),形成X染色質。(2)X染色體的失活是隨機的。(3)失活發(fā)生在胚胎早期,大約在人胚第16天。研究表明,當一個個體的X染色體超過兩條時仍只有一條X染色體具有活性,其余的X染色體都要形成X染色質,故:

X染色質的數(shù)目=X染色體的數(shù)目-1(1代表始終有活性的那條X染色體)

X染色體的數(shù)目=X染色質的數(shù)目+1

正常女性有一個X染色質;正常男性無X染色質。

2、實質:Y染色質是由Y染色體長臂遠側約2/3區(qū)段的異染色質所形成。

Y染色質的數(shù)目=Y染色體的數(shù)目正常男性間期細胞核中有一個Y染色質。通過間期細胞中X染色質和Y染色質的檢查,可以對個體進行性別鑒定。這種細胞核中染色質的性別差異稱為核性別。二、染色體

染色單體副縊痕短臂(p)長臂(q)隨體常染色質區(qū)異染色質區(qū)主縊痕(一)人類染色體的形態(tài)結構(二)人類染色體的類型按著絲粒在染色體上的位置和染色體臂的比例分為三種類型:中央著絲粒染色體:1、3、16、19、20

近端著絲粒染色體:13、14、15、21、22、Y

亞中著絲粒染色體:2、4、5、6-12、17、18、X染色體的三種形態(tài):1/2~5/8中央著絲粒染色體5/8~7/8亞中著絲粒染色體7/8近端著絲粒染色體中部亞中部近端部

——末端處(三)人類染色體的數(shù)目不同物種具有不同數(shù)目的染色體,每一物種的染色體數(shù)目是恒定的。人類正常二倍體細胞中有46條染色體,含兩個染色體組,即2n=46,其中22對為常染色體,1對為性染色體。染色體組:在真核生物中,一個正常生殖細胞(配子)中所含的全部染色體。女性為XX,男性為XY。人類染色體非顯帶核型---Denver體制根據(jù)Denver體制,按相對長度、臂率和著絲粒指數(shù)把人類46條染色體分為23對,7個組。其中1~22對為男女共有,稱為常染色體(autosome),另一對與性別有關,在組成上男女有所不同,稱為性染色體(sexchromosome)。XX代表女性,XY代表男性。(一)、丹佛體制:1960年,在美國Denver召開了第一屆國際細胞遺傳學會議,討論并確定正常人有絲分裂染色體的標準命名體制。二、人類染色體核型分析正常男性:46,XY正常女性:46,XX正常人類非顯帶核型(二)人類染色體顯帶核型

G帶:胰酶+Giemsa

Q帶:熒光染料氮芥喹吖因(QM)

R帶:經(jīng)處理的標本+GiemsaorAcridineOrangeG帶的反帶

C帶:Y染色體著絲粒副縊痕

T帶:染色體末端結構異常

N帶:AgNO3+Giemsa,隨體和NOR1、染色體顯帶用特殊的染色方法使染色體沿其長軸顯示出明暗交替或染色深淺不同的橫紋——帶。3、R顯帶:所顯示的帶紋與G帶的深、淺帶帶紋正好相反,故稱為R帶(reversedband)。G帶淺帶如果發(fā)生異常,不易發(fā)現(xiàn)和識別,而R顯帶技術可以將G帶淺帶顯示出易于識別的深帶,所以R顯帶對分析染色體G帶淺帶部位的結構改變有重要作用。4、C顯帶:專門顯示著絲粒的顯帶技術。C顯帶也可使第1、9、16號和Y染色體長臂的異染色質區(qū)染色。因而,C帶可用來分析染色體這些部位的改變。5、T顯帶:專門顯示染色體端粒的顯帶技術,用來分析染色體端粒。6、N顯帶:專門顯示核仁組織區(qū)的顯帶技術。QTN2、染色體顯帶核型的識別人類細胞中每條染色體是由一系列連續(xù)的帶紋組成的,沒有非帶區(qū)。每條顯帶染色體根據(jù)ISCN規(guī)定的界標劃分為若干個區(qū)和帶。界標(landmark):是染色體上劃分區(qū)的標志,通常是指染色體上具有穩(wěn)定而又顯著的形態(tài)學特征的結構。包括:①染色體長、短臂的末端;②著絲粒;③長、短臂上某些顯著的染色體帶(深帶或淺帶)。染色體顯帶核型的識別區(qū)(region):為位于兩相鄰界標之間的區(qū)域。帶(banding):每一染色體都應看作是由一系列序貫的帶組成,即沒有非帶區(qū)。它借其較深或較淺的著色強度,可清楚的與相鄰帶相區(qū)別。記述一特定帶時,需要寫明4個內容:①染色體號;②臂的符號;③區(qū)的號序;④帶的號序。例如:1p31表示第一號染色體,短臂,3區(qū),1帶。pq32112346432152131212123541213241p313、高分辨顯帶染色體使對染色體的分析達到了亞帶(subband)的水平。這就使我們能夠確認那些更為微小的染色體結構改變了。早中期、晚前期550-----850條帶1p31.22表示第一號染色體,短臂,3區(qū),1帶,第2亞帶,第2次亞帶。高分辨顯帶(high-resolutionbanding):分裂中期一套單倍染色體一般顯示320條帶。70年代后期,采用細胞同步化方法和改進的顯帶技術,獲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