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課標《高中物理:必修1》整冊教案說課稿_第1頁
人教版新課標《高中物理:必修1》整冊教案說課稿_第2頁
人教版新課標《高中物理:必修1》整冊教案說課稿_第3頁
人教版新課標《高中物理:必修1》整冊教案說課稿_第4頁
人教版新課標《高中物理:必修1》整冊教案說課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

高中物理說課稿模板......................................................................................4

高中物理教案模板........................................................................................8

說課步驟及其幾點注意事項.................................................................................8

教師資格考試說課要求和主要內(nèi)容..........................................................................9

教師面試說課應注意事項..................................................................................10

物理學與人類文明........................................................................................12

物理學與人類文明教案...............................................................................12

物理學與人類文明教案二.............................................................................17

第一章運動的描述......................................................................................21

1質(zhì)點參考系和坐標系............................................................................21

1質(zhì)點參考系和坐標系教案..................................................................21

1質(zhì)點參考系和坐標系教案二.................................................................27

1質(zhì)點參考系和坐標系說課稿.................................................................33

1質(zhì)點參考系和坐標系說課稿二...............................................................38

2時間和位移.......................................................................................40

2時間和位移教案.............................................................................40

2時間和位移教案二...........................................................................45

2時間和位移說課稿...........................................................................49

2時間和位移說課稿二.........................................................................51

3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54

3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54

3運動快慢的描述一速度教案二...............................................................59

3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說課稿...............................................................66

3運動快慢的描述一速度說課稿二.............................................................68

4實驗: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70

4實驗: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教案...............................................................70

4實驗: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教案二.............................................................73

4實驗: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教案三.............................................................79

4實驗: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說課稿.............................................................88

5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92

5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92

5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二........................................................97

5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說課稿.......................................................101

5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說課稿二.....................................................105

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108

1實驗: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108

1實驗: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教案..................................................108

1實驗: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教案二................................................110

1實驗: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說課稿.................................................114

1實驗: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說課稿二...............................................117

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120

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教案.....................................................120

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教案二...................................................124

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說課稿...................................................127

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說課稿二.................................................129

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131

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教案.....................................................131

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教案二...................................................137

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說課稿...................................................139

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說課稿二.................................................143

4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位移的關系...............................................................147

4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位移的關系教案.....................................................147

4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位移的關系教案二...................................................149

4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位移的關系說課稿...................................................151

5自由落體運動....................................................................................152

5自由落體運動教案..........................................................................152

5自由落體運動教案二........................................................................161

5自由落體運動說課稿.......................................................................164

5自由落體運動說課稿二......................................................................166

6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170

6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教案............................................................170

6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教案二.........................................................175

6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說課稿..........................................................180

第三章相互作用........................................................................................182

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182

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案....................................................................182

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案二..................................................................185

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說課稿..................................................................191

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說課稿二................................................................193

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說課稿三................................................................196

2彈力............................................................................................199

2彈力教案...................................................................................199

2彈力教案二................................................................................201

2彈力說課稿.................................................................................210

2彈力說課稿二.............................................................................214

2彈力說課稿三.............................................................................216

2彈力:彈性形變和彈力說課稿................................................................220

3摩擦力..........................................................................................224

3摩擦力教案.................................................................................224

3摩擦力教案二..............................................................................226

3摩擦力說課稿..............................................................................232

3摩擦力說課稿二............................................................................237

4力的合成........................................................................................240

4力的合成教案..............................................................................240

4力的合成教案二............................................................................245

4力的合成說課稿............................................................................250

4力的合成說課稿二..........................................................................252

4力的合成說課稿三..........................................................................253

5力的分解........................................................................................256

5力的分解教案.............................................................................256

5力的分解教案二...........................................................................268

5力的分解說課稿...........................................................................276

5力的分解說課稿二.........................................................................284

第四章牛頓運動定律...................................................................................287

1牛頓第一定律....................................................................................287

1牛頓第一定律教案..........................................................................287

1牛頓第一定律教案二........................................................................291

1牛頓第一定律教案三........................................................................296

1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305

1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二......................................................................308

1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三......................................................................312

2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系...............................................................313

2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系教案.....................................................313

2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系教案二...................................................318

2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系說課稿...................................................321

2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系說課稿二.................................................325

3牛頓第二定律....................................................................................327

3牛頓第二定律教案..........................................................................327

3牛頓第二定律教案二........................................................................336

3牛頓第二定律說課稿........................................................................341

3牛頓第二定律說課稿二......................................................................346

3牛頓第二定律說課稿三......................................................................347

4力學單位制......................................................................................353

4力學單位制教案............................................................................353

4力學單位制教案二..........................................................................358

4力學單位制說課稿..........................................................................367

5牛頓第三定律....................................................................................369

5牛頓第三定律教案..........................................................................369

5牛頓第三定律教案二........................................................................375

5牛頓第三定律說課稿........................................................................380

5牛頓第三定律說課稿二......................................................................382

6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問題(一)...................................................................384

6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問題(一)教案.........................................................384

6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問題(一)教案二.......................................................389

6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問題(一)說課稿........................................................392

7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問題(二)...................................................................396

7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問題(二)教案.........................................................396

7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問題(二)教案二.......................................................401

7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問題(二)說課稿.......................................................406

7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問題(二)說課稿二.....................................................408

說課基本要素簡短介紹...................................................................................412

教師資格面試知識(大全).................................................................................414

教育教學技能測試內(nèi)容..............................................................................414

說課的程序.........................................................................................414

關于對認定教師資格人員基本素質(zhì)面試和試講進行考察等有關問題的說明................................416

試講十要點.........................................................................................418

教師面試自我介紹范文..............................................................................418

教師應聘面試注意事項..............................................................................419

教師招聘面試題集錦(班主任篇)....................................................................420

特崗教師招聘面試面試題及答案......................................................................421

資格認定教育教學基本素質(zhì)和能力測試表.............................................................424

教育教學技能測試內(nèi)容..............................................................................425

教育教學技能測試評分表............................................................................426

高中物理說課稿模板

一、教材分析(說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jié)內(nèi)容是學生在學習了和等知識的基礎上引入的一節(jié)課(概念課或規(guī)律課或?qū)嶒炋骄空n),本節(jié)內(nèi)容同時又

是學生學習和等后續(xù)知識的基礎,因此本節(jié)內(nèi)容在整章教材中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

通過本節(jié)課學習,主要使學生掌握知識,了解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如:控制變量法、轉(zhuǎn)化法、等效替代法、

物理模型法、理想實驗法、類比法等),初步學會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2、教學目標的確定:

依據(jù)《課程標準》要求、本節(jié)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現(xiàn)有的認知水平,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與技能目標

1,

2、

(這部分目標一般為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

過程與方法目標

1、

2、

(這部分目標一般是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或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哪些能力(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能

力,讀圖分析能力,收集處理信息能力,團結(jié)協(xié)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

(這部分目標一般是通過對科學家生平的介紹,學習科學家獻身科學,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

或者是通過學習什么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什么意識和品質(zhì)等)

3、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

依據(jù)《課程標準》要求和本節(jié)教材實際,并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本節(jié)課主要是讓學生理解,所以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

而對知識,限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可能無法自己理解,得需要教師的合理引導,所以定為本節(jié)課的難點。

二、教學策略(說教法、學法)

1、教法選擇:

教法一:現(xiàn)代素質(zhì)教學理論強調(diào):學生的學習行為是由動機引起的,學習動機對于學生的學習可以發(fā)揮明顯的推動

作用。要有效地進行長期的有意義學習,動機是必不可少的。本課采用演示實驗,巧設物理情景引發(fā)動機,培養(yǎng)學生

的學習主動性;由學生的分組實驗,激發(fā)動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后再通過例題深化動機,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

性。

或教法二:為貫徹生本教育,落實以生為本、以學定教的教育理念,結(jié)合教材實際,本節(jié)課準備采取啟發(fā)誘導、

點撥釋疑、合作學習兵教兵的教學方法。

2、學法指導:

作為教師來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其能力是物理教學的落腳點。因此這

節(jié)課采用自主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合作探究尋求方法的兵幫兵學習方法,從而最大限度地凸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

的自學能力、合作能力、動手實驗能力、收集數(shù)據(jù)提取信息的能力。

三、教學程序及設想:

1、復習舊知、導入新課:(2分鐘)

為了順利得出本節(jié)概念(或規(guī)律),同時讓學生掌握研究物理問題的基本方法,采用類比法設計復習題:?(如

密度、壓強、功率的引入要類比速度)

為更好的落實“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把教學內(nèi)容轉(zhuǎn)化為具有潛在意義的問題,導

入本節(jié)新課時,采取故事導入或生活現(xiàn)象導入或演示實驗導入的方式,讓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問題意識,使學生的整個學

習過程成為“猜想”繼而緊張的沉思。(故事是。。。或生活現(xiàn)象是。。。或演示實驗是。。。。)

2、任務驅(qū)動、自主預習及展示:(5分鐘)

學生閱讀課本Px頁一-Py頁,獨立完成下發(fā)的學案上的自主預習題。為最大限度的培養(yǎng)學生最基本的自學能力、

提取信息的能力,結(jié)合教材實際和已確定的目標,本節(jié)課設計的預習題如下:問題1、。。。。。。。。。。。

問2、。。。?!?。。。。。。。

I可3\000000000000

(如:《浮力》一節(jié)的預習題可設計為:1、浸在液體中的物體,當它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時,物體;當它所受

的浮力小于所受的重力時,物體;當它所受的浮力與所受的重力相等時,物體在液體中,或在液面上。2、一個50g

的雞蛋懸浮在鹽水中不動時,受到的浮力是N。(g=10N/Kg)3、采用的辦法可以增大浮力,即使最現(xiàn)代化得輪船,

也保持著這種古老的辦法。4、排水量是lOOOt的輪船在河水中航行,滿載時船及所裝的貨物共重N,受到河水的浮力

是No船從河水中駛?cè)牒K校艿降闹亓Υ笮?,它受到的浮力,它排開水的體積。(填“變大”“變小”或“不

變”)5、潛水艇靠改變實現(xiàn)上浮和下沉的?6、氣球和飛艇能漂浮在空中,氣球和飛艇里充的是。)學生在規(guī)定的

時間內(nèi)完成后,教師采取投影學生學案、學生補充完善學案的方式順利完成此環(huán)節(jié)。

3、合作探究、展示交流(20分鐘)

同學們針對學案中設計的探究問題,分小組先討論解決后再上黑板分別進行板演,為展示交流做準備。然后本小

組講解,其余小組聆聽并發(fā)現(xiàn)其不足之處,加以完善。此過程中教師適時點撥,注意歸納思路、滲透學科理念。

本環(huán)節(jié)設計的合作探究題和處理的方法為:

(以《浮力》一節(jié)為例:

問題(一):把體積相等、質(zhì)量不等的三個小球A、B、C放入同種液體中,靜止后的位置如圖所示,它們所受的

浮力分別為FA、FB、FC,則這三個力大小關系是,

球的密度最大。

問題(二):將同一鐵塊分別放入水和水銀中,比較鐵塊受到的浮力大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P=13.6X103

Kg/m3)

A.在水銀中受到的浮力大B.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

C.在兩種液體中受到的浮力一樣大D.不知道鐵塊形狀,無法確定

問題(一):學生自學時,能夠判斷出三個球受到浮力大小關系,而在解決三個球的密度問題時,找不到問題的

切入點。

教師點撥:根據(jù)前面學過的質(zhì)量、體積和密度的關系,在這里三個球的密度沒法比較,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他們都

在同一種液體中,只是處于不同的狀態(tài),所以我們可以試著與液體的密度相聯(lián)系,找出問題的解決辦法,即物體的重

力和液體的浮力的關系入手,進而找到密度的關系。

問題(二):學生的在分析物體在液體中最終所處的狀態(tài)時,根據(jù)生活中的木塊、鐵塊、水的關系,進而去理解

其他的物體,找不到解決這類問題的規(guī)律。

教師點撥:在這個問題中,從力和運動的關系入手,當物體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時,這時物體就處于靜止的狀態(tài),

如果物體受到的力不平衡時,物體將處于運動的狀態(tài),向力大的那個方向運動。在這里我們只要比較物體受到的浮力

和物體重力的大小關系(或?qū)嵭奈矬w密度和液體密度大小關系),就可以判斷出物體將處于的狀態(tài)。

4、課堂小結(jié),構建體系(5分鐘)

對應本節(jié)課的目標,讓學生敘述這節(jié)課的收獲,包括知識上、方法上以及能力上的收獲,然后師生共同構建本節(jié)

課的知識體系,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有整體的把握,也有機體現(xiàn)了學科知識建構的思想。構建體系時以屏幕投影

的方式完成。

5、當堂檢測、鞏固升華:(10分鐘)

學生獨立完成學案上的檢測題后,教師投影答案,對出錯和疑問較多的地方,通過兵教兵和師教兵的方式解決。

6、學后反思:(3分鐘)

學生針對所學內(nèi)容和本節(jié)的目標,在學案上自己構建本節(jié)的知識樹。

四、板書設計:

最后說一下本節(jié)課的板書設計。。。。。。。。(要注意黑板大部分是給學生展示用的,所以教師的板書內(nèi)容不

宜過多,基本包括標題和簡單的知識樹即可,并告訴評委這樣設計的道理:以生為本,凸顯學生學的地位等等)

高中物理教案模板

課題教材版本、章、節(jié)名稱課時授課對象學生學段年級

教學

目標

教學重難點

教學

^隹備

教學過程(本部分為重點,包括導入過程和教學步驟)

導入

過程

教學步驟(重

難點

突破的過程、

鞏固方法)

板書

如板書中含有特殊符號、圖片等內(nèi)容,為方便展示,可將板書以附件形式上傳。

設計

從以下提示中任選幾方面思考:

1.反思在備課過程中對教材內(nèi)容、教學理論、學習方法的認知變化;

教學2.反思教學設計的落實情況和所出現(xiàn)的相關問題,探究問題發(fā)生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反思3.反思教學設計中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在實際教學中的效果,對比以前的教學方式有何改進;

4.如果讓你重新上這節(jié)課,你會做哪幾方面的改變;

5.當時聽課的老師或者專家對你這節(jié)課有什么評價,對你有什么啟發(fā)。

說課步驟及其幾點注意事項

面試分為說課和考官提問兩部分??荚囍皶o你一個說課范圍,你可以把范圍內(nèi)所有的篇目都準備一下,如果

沒有什么教學經(jīng)驗的話,可以查看一下有關教學網(wǎng)站,網(wǎng)上有很多教案或說課稿的。關于怎么說課,網(wǎng)上也很多的。

有一些要點:首先,說課和試講不一樣,試講面對的是學生,說課面對的是教學專家,也就是說你是面對專家老師把

你的教學思路講出來,而不是像上課一樣面面俱到,千萬不要把專家當成學生。

一、掌握以下幾個步驟

1、說課的內(nèi)容一般包含教學目標,一般一課有兩三個目標就可以了,不要太多;

2、教學重點和難點,也是兩三個可以了;教學用具;

3、教學步驟,教學步驟是重點,你要把你所設計的所有步驟都說出來,就是說一個思路,怎么上,另外,說完一

個步驟之后還要說一下為什么要安排這個步驟,也就是為什么這么上,在這里可以順便說下你的教學原則和方法;

4、最后是把你的板書說一下,不需要把你的板書全都寫在黑板上的,只要寫一個標題什么的,然后就說出來,告

訴底下的老師,你在黑板上的每一個區(qū)域要寫什么就可以了,另外也是讓老師看看你的字是什么樣的。

二、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

1、說課的話主要是考查你的思路,還有你的表達能力,所以還有一些地方要注意的,一個是你的口齒要清楚,聲

音要響亮,語速不要太快,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和在座的專家老師有目光的交流,不要一直盯著說課稿或教材>>

2、考試當天有一定的準備時間,會給你教材,有時間讓你寫說課稿,如果你之前把范圍內(nèi)的篇章都準備一下,考

試的時候時間肯定是夠的。

3、考官的提問可能會涉及說課內(nèi)容,但主要是關于教育教學發(fā)展動態(tài)啊,政治思想理論啊,或者關于你個人的,

比如為什么想當老師等等??偟膩碚f,提問不是重點,說課才是重點,提問只要如實回答,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的。

比如,你對教師職業(yè)的看法,為什么你會選擇這個職業(yè),另外還會涉及到青少年教育學、心理學知識等。

一般面試時間約10分鐘,面試成績?yōu)楹细窕虿缓细?。要求:不攜帶任何資料,即問即答,談話式交流。儀表端莊,

服飾得體,行為大方,氣質(zhì)文雅,師德良好。使用普通話,語言清晰、流暢、準確、完整,有感染力。解答針對擬教

學科以及教育學、心理學、相關專業(yè)基礎知識的有關問題。

教師資格考試說課要求和主要內(nèi)容

①說教材。說本教材目的、聯(lián)系、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和課時安排。

②說教法。說本課選擇何種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及其教育理論依據(jù)。

③說學法。說本課擬教給學生什么學習方法,培養(yǎng)哪些能力。④說教學程序。說本課的教學思路課堂結(jié)構及板書

設計等。

“說課,,有哪些基本要求呢?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六項:

1、說清本課內(nèi)容在本學科教學中所處的地位及其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每一課時教案所包含的內(nèi)容是不同的,它

們在每一學科的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及其作用也是不同的,有些課時所含的教學內(nèi)容極其重要,與今后授課的內(nèi)容關系

十分密切,是階段性的關鍵點,甚至是本教材的重點內(nèi)容,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說課者如何認識每一課時教

案在學科教學中的地位,如何對學生進行學習指導是至關重要的。說課者就是要說清該課在學科知識體系中的要點和

關鍵,說清每一課時教案內(nèi)容在學科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及其作用,并抓住這些知識關鍵點來指導學生,從而達到事半

功倍的教育效果。

2、說清本課內(nèi)容的重點、難點和要點。每一課時教學內(nèi)容都有自己的重點、難點和要點,要讓學生把握一節(jié)課的教學

內(nèi)容,必須突出重點。在教學過程中,每一課時又往往有一些知識點學生難以明確,難以掌握,作為教師必須從學生

的實際出發(fā),把握重點要點找出難點,化解難點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這些都需要“說課”者在說課過程中掌握并說

清如何在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

3、說清本課的課時結(jié)構和目標。掌握課堂教學目標是教師的基本功,在有限的40分鐘內(nèi),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

是很有講究的,如何突出重點、掌握要點,如何化解難點、鞏固知識,如何復習舊課、導入新課,如何演繹示范、歸

納總結(jié),如何提問設問、布置練習,都有一個時間合理安排問題,一節(jié)好的課離不開一個好的課時結(jié)構,要使每一課

時的各個教育環(huán)節(jié)均能恰到好處,合理分配課堂教學時間就尤為重要。作為說課者,必須緊緊圍繞課堂教學目標,在

說課過程中,體現(xiàn)課時結(jié)構,反映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分配。

4、說清實施課堂教學目標的方法與手段。在課堂教學目標確定之后,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極為重要,

它要求“說課”者根據(jù)教學要求和所教對象,說清如何運用相應的教學方法來完成教學任務,并運用何種教學手段,來

強化教學目標的重點、要點,化解難點,使學生掌握所教知識。

5、說清教學過程狀態(tài)的調(diào)節(jié)與信息的有效傳遞。教學過程中師生教學狀態(tài)的調(diào)控,與教和學信息的傳遞、反饋,

實質(zhì)上是一個很重要的,但往往又容易被“說課”者遺忘的環(huán)節(jié),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雖是相互聯(lián)系的,

但有主動和被動、先后快慢之分,有時也許老師講得快的地方恰恰正是學生一下子不能領悟到的地方;有時學生積極

性很高、偏離教學目標,這就需要教師通過信息傳遞、反饋來適當調(diào)控,而教學狀態(tài)的有機調(diào)控必須注意提問、設問、

練習等信息傳遞的精心設計和合理安排。在“說課”中說課者要充分說明。

6、說清對本節(jié)教學過程的預先評估。說課雖不是課堂展現(xiàn),說課者對說課內(nèi)容的教學過程也應該有一個預先評估,并

將此作為說課的一項內(nèi)容。預先評估中包括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學生中可能“冒出”的個別代表性的錯誤、時

間控制上的調(diào)整,以及補救措施、目標測試的答疑等。

說課者說完課后,其他教師應圍繞這課的教學怎樣落實素質(zhì)教育要求,怎樣提高深堂教學效益,各抒已見,相互交流,

使說課者與參與者在理論與實踐的結(jié)合上得到新的認識、新的提高。說課一定要抓住重點、難點,突出教法的特點,

說出與眾不同的教學新意,這就是說課的藝術。

教師面試說課應注意事項

(-)說課應注重什么

一般說來,說課應注重以下幾點:

1.說課要突出一個“新”字

創(chuàng)新是藝術的生命,只有創(chuàng)新才能突出說課的藝術。“新”是說課成功的關鍵?!靶隆钡囊蠛芨撸?/p>

方法新——不能平鋪直敘。

結(jié)構新——要有起伏,高潮迭起。

練習新——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啟發(fā)學生的智慧。

手段新——運用多媒體突出重點,圖文并茂。

設計新——從導入新課、展開新課、鞏固新課、結(jié)束新課等幾個懷節(jié),要環(huán)環(huán)緊扣,具有新意。

開始新——從開講藝術到結(jié)尾藝術要吸引聽者,引起共鳴。2.說課要體現(xiàn)一個“美”字

美是藝術的核心,說課要跟講課一樣處處體現(xiàn)美,給人美的享受。

內(nèi)容美——教師要善于從教材里感受美、提煉美、提示美、使原有的美更添色彩。

語言美——教師語言美是決定說課成敗的關鍵。

情感美——情感是教學藝術魅力形成的關鍵因素,沒有強烈的情感,不可能把課說得成功。

板書美——板書是教師的備課中構思的藝術結(jié)晶,它以獨特的魅力,給學生以美的熏陶。

教態(tài)美——教態(tài)是溝通師生情感的橋梁,教態(tài)美可以喚起學生對美的追求。

3.抓住一個“課”字,突出一個“說”字

說課,要用一節(jié)課1/4?1/3時間說出一節(jié)教學環(huán)節(jié)齊全的課,必須經(jīng)歷完整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對常規(guī)課課型來

說,要經(jīng)歷“鋪墊一一新授課——舉例一鞏固一一置疑——小結(jié)一一練習”等過程,對采用目標教學法的課程來說,要

經(jīng)歷“目標呈現(xiàn)——揭題展示——反饋矯正——課堂練習”等過程。因此,說課者要根據(jù)課型抓住這節(jié)課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去“說”,說思路、說方法、說過程、說結(jié)構、說內(nèi)容、說訓練、說學生。無論說什么,都要說得有理有據(jù),使聽者叫

好,達到“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目的。

在說課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說課”不等于備課,教師千萬不能照教案去說。(2)“說課”不等于講課,教師不能視聽課對象為學生去說。

(3)“說課”不等于背死課,教師不應將事先準備好的“說案”一字不漏地死背下去。(4)“說課”不等于讀課,教師

不能拿著事先寫好的材料去讀。因此,教師在說課時,要緊緊圍繞一個“課”字,突出“說課”的特點,完成說的過

程。

4.遵循“課”路,選準“說”法

教學思路是教師課堂教學思想的具體體現(xiàn),是教師實施教學過程的基本構想。教師講課時,要緊緊圍繞教學思路進

行,教師在說課時,當然也要環(huán)環(huán)扣住課堂教學思路展開。能否圍繞教學思路實施“教”法,能否圍繞教學思路展開

“說”法,無疑是教師授課和說課成敗的關鍵。誠然,說課的方法很多,需要因人制宜、因材施“說,說理、說實驗、

說演變、說現(xiàn)象、說本質(zhì)、說事實、說規(guī)律,正面說、反面說,橫向說、縱向說,理論聯(lián)系實際說等。但無論怎么“說”,

都要遵循課堂教學思路這一主線去“說,

5.變換“說”法,找準“說”點

說課的對象是聽眾,而不是授課的對象學生。這些聽眾可能自是說課的評委、本學科的教師、本教研室的教師、其

他學科的教師及教務科、教育研究部門、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但無論怎樣,這些聽眾都竭力站在學生角度去對待說

課者所說的課,去審視教法的采用,教學重難點的突出、突破,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把握等。因此,說課者必須置于聽眾思維

和學生思維的變化處,站在備課講課的臨界點,變換“說”位,編寫“說”案,研究“說”法,找準“說”點。

6.把握“說”度,把課“說”活

說課的重點應放在說清思路、說清教學過程、說清教學方法;而講課的重點則應放在實施教學過程、完成教學任務、

反饋教學信息、提高教學效率。換句話說,說課重理性和思路,講課重感情和實踐。因此,用極有限的時間完成說課,

必須詳略得當。那么,如何把握“說”度呢?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因“材”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選取“說”

法,把課“說”活。說出該課的特點和特色,把課說得有條有理、有理有法、有法有效,說得生動有趣、繪聲繪色,

使聽眾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使聽眾都有“詞已盡意無窮”的感覺。這就要求說課教師認真鉆研說“材”說“案”,

靈活選用“說”法,準確實施“說”程,這樣,才能把課“說”活。

7、語氣得體、內(nèi)容不失真

聽說課的對象是評委,是領導等,都是成人,說的語氣、稱呼要得體。雖然聽課者是成年人,但他們還ui竭力站在

學生的角度去聽說課,去審視說課者的一字一句、一舉一動,包括組織過程、參與過程、教法的采用,因此,說課時

要真是體現(xiàn)教學設計的理性思路、教學的過程、方法的選擇,又要注意說課時的語氣、稱呼、表情要得體。

8、說出特點、說出風格

說課的重點應放在實施教學過程、完成教學任務、反饋信息、提高教學效率上。說課要重理性,講課注意感性和實

踐,因此,用極有限的時間完成說課內(nèi)容不容易,必須做到詳略得當、簡繁適宜、準確把握說度。說得太詳太繁,時

間不允許,也沒必要,說的過略過簡,說不出基本內(nèi)容,聽眾無法接受。那么,如何把握說度呢?最主要的一點是因

地制宜,靈活選擇說法,把課說活,說出該課的特色,把課說得條理清晰、法度適宜,說得生動有趣,人情人理;其次

是發(fā)揮個人的特長,說出個人的風格,這就把握了說課的度。

(-)說課的藝術

教師,作為說課活動的主體,必須努力使說課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到位,做到“說深”“說實”“說準”“說精”,把握好說課

藝術。

1.說標準要“深”。

任何一門學科,都構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學科知識體系。每節(jié)課的內(nèi)容都是這個體系中的一個“小分枝”。就語文學

科而言,它要求教師在說課前就一節(jié)內(nèi)容出發(fā)追本溯源,找到它在課程標準中的位置,看看課程標準對這節(jié)所在單元

及所在課文的要求,然后順藤摸瓜,準確把握課程標準對這節(jié)課的要求。至此,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重難點就可隨之

確定了。反之,脫離課程標準的說課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會給人一種虛無縹緲的感覺。

2.說方法要“實”

這個方法既包括教師實施教學目標的教法,又包括學生在這節(jié)課上要掌握的學法。只有教法得當、教師才能有條不

紊地施教;只有學法合理,學生也才會興趣盎然地受教。而要做到教法得當、學法合理,我們教師在備課說課時必須要

“實:要從教材的實際出發(f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遵循學生掌握知識過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由感性到理性”的

認識規(guī)律,依據(jù)“主體參與、分層優(yōu)化、及時反饋、激勵評價”的十六字原則,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以及傳授知識和

發(fā)展能力相結(jié)合等教學原則來確定教法、教學手段和學法。作為教師還要有全局觀,樹立面向個體學生的思想,實行

分層優(yōu)化,采取建立幫帶小組,實行小組討論等方法,促優(yōu)生提高,幫差生轉(zhuǎn)化??傊敖虒W有法而無定法,貴在得

法”,教師必須找準出發(fā)點,采取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從而實現(xiàn)教學所要達到的目的。

3.說習題要“準”

課堂練習與課后作業(yè)是檢查課堂教學效果和鞏固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手段。因此習題的設計一定要“準”。既要準確體現(xiàn)

該節(ji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