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論文)4000字】_第1頁
【論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論文)4000字】_第2頁
【論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論文)4000字】_第3頁
【論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論文)4000字】_第4頁
【論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論文)4000字】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論《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目錄9312摘要 118756一、前言 1二、《儒林外史》被諷刺的代表人物 2(一)范進 2(二)匡超 2三、《儒林外史》主要的諷刺手法 3(一)現(xiàn)實批判手法 3(二)悲劇性與喜劇性相結合 3(三)真實性與夸張性相結合 4(四)對比映襯手法的運用 5四、《儒林外史》主要的諷刺內(nèi)容 5(一)對科舉中人物的諷刺 5(二)對社會文化現(xiàn)象的諷刺 6五、《儒林外史》對晚清諷刺小說的啟發(fā) 6參考文獻 7

摘要:《儒林外史》描匯了一幅科舉制度下的文人圖,作為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諷刺藝術小說,《儒林外史》具有鮮明的批判色彩,通過對封建社會進行了徹底的揭露,揭露科舉制度對文人、對社會的危害,表現(xiàn)出隱藏在喜劇背后的現(xiàn)實,實現(xiàn)了喜劇形式與悲劇內(nèi)容的統(tǒng)一,其諷刺手法淋漓盡致,達到了中國古典諷刺小說的頂峰,影響巨大。本文分析《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首先分析《儒林外史》被諷刺的四個代表人物,然后分析《儒林外史》主要的諷刺手法,現(xiàn)實批判手法,真實性與喜劇性相結合,悲劇性與喜劇性相結合,真實性與夸張性想結合,對比映襯手法的運用,隨后分析《儒林外史》主要的諷刺內(nèi)容,對科舉中人物的諷刺,對社會文化現(xiàn)象的諷刺,最后分析其諷刺藝術的價值和對晚清諷刺小說的啟發(fā)。關鍵詞:儒林外史;吳敬梓;科舉制;諷刺藝術一、前言明末清初的八股制度對社會產(chǎn)生很大的負面作用,它使得選賢任能的考試選拔制度成為控制社會知識進步,毒害讀書人思想的武器,不少有識之士表達了對此的不滿和批判,其中典型的代表之一是吳敬梓,明末清初他的著名諷刺小說《儒林外史》其代表作,作者以十分嚴肅的態(tài)度,犀利老練的作風,極其幽默的話語,通過對不恰當?shù)娜宋锖褪录拿鑼懀\用了大量的諷刺手法,對封建科舉制度殘酷的抨擊。本文進行深入的分析,挖掘其諷刺手法和藝術價值。二、《儒林外史》被諷刺的代表人物(一)、范進范進是《儒林外史》中最著名的角色之一,小說中的范進和周進一樣,他也是一個不懂得適應的瘋子,只想走科舉之路。經(jīng)過20多次嘗試,他終于被周進選中,但事實上,我們可以看出,范進是一個連蘇軾都不認識的“高才”。吳敬梓雖然在這里只有寥寥幾句話,卻生動地塑造了范進愚蠢的形象。當范進從農(nóng)村考回來的時候,他看到母親餓得要死,看不見她。他很快就把母雞帶到市場去賣雞。當他看到范進抱著雞,手里拿著一個稻草牌子,走來走去,四處張望,找人買,“鄰居們祝賀他之后”,范進只是假裝沒聽見,范進的行為生動地傳達了范進對鄰居們嘲笑的失望和恐懼??墒?,當范進看到官方的喜報后,拍手笑著說:“好了、我中了”,充滿了十多年苦難的痛苦回憶,以及被冷落、貧窮的痛苦經(jīng)歷,同時,它也充滿了更大的抱負和對未來輝煌財富的無限向往。這種復雜的感情一時浮現(xiàn)在他的腦海里,這是他脆弱的神經(jīng)所無法忍受的,結果,他瘋了。多年來,他日夜想著事情,夢想成真了。他急切而瘋狂是可以理解的。吳敬梓先生用這種看似荒誕的手法揭示,在封建科舉制度下,儒家思想不再被視為修身的準則,而是成為名利之路的基石,成為人生的唯一追求,如此深刻地暴露了科舉制度對士人思想的沉重壓迫。(二)、匡超匡超前后的變化明顯反映出科舉制的毒害,匡超在成功之前是一個勤奮聽話的孩子,在李本瀅的提拔下,他開始進入頹廢階層。在考試期間,他結識了一群“著名學者”,在與他們交往的過程中,他了解了科舉以外的世界。因為潘三的教誨,匡超擺脫了這些名人,開始“做一些有想象力的事情”,從那時起,他就賭博、買賣婦女,為任何一個擁有可觀財富的人參加科舉考試。從那時起,他學會了一些作案的技巧。這時,匡超修了原來的妻子改嫁,出賣朋友,追求榮譽,成了忘恩負義的人。當匡超的人性發(fā)生變化時,他變得光榮而幸福。通過匡超近年來的頹廢經(jīng)歷,作者展示了這個社會對一個人的腐蝕是多么迅速,表明一個純潔善良的人在這樣一個頹廢黑暗的時代是無法改變什么的。三、《儒林外史》主要的諷刺手法(一)、現(xiàn)實批判手法在《儒林外史》中,許多人物都是歷史的、以現(xiàn)實為基礎的,這使文學形象更加真實、更有生命力,為作品增添了理性的光輝,震撼了讀者的靈魂。同時,它也把學者們推向了反諷的高度,一些小說對黑暗場景進行了譴責和揭露。文人達到了諷刺與現(xiàn)實的高度統(tǒng)一。首先,所描繪的人物都是以現(xiàn)實生活為基礎的。文人非官方史中所涉及的人物都有話要說,不存在空談。例如,杜少卿講的是作者本人,馬翠中講的是馬春尚,范南中講的是池恒山,還有很多人物也是社會生活中常見的。因為它們與當時的現(xiàn)實緊密相連,揭示了科舉制度的丑陋和對靈魂的扭曲,從而達到對當時弊端的批判。其次,諷刺作品取材于現(xiàn)實,因人而異,吳敬梓在刻畫人物時沒有遵循一定的模式,而是以現(xiàn)實生活為出發(fā)點,對不同的人物運用不同的諷刺手法,既豐富了人物形象,又使其更加真實。例如,吳敬梓一開始就非常詳細地描述了匡朝的孝道,這表明作者是在贊美匡朝淳樸、勤勞、溫和的性格。后來,匡超尋求名利,漸漸地,在環(huán)境的影響下,他最終成為一個小人般的無賴。這是現(xiàn)實中知識分子當官后的典型代表。(二)、真實性與喜劇性相結合小說中呈現(xiàn)的許多人物都有原型,許多問題在當時的社會中也很常見。通過對這些材料的捕捉和典型的總結,作者讓讀者從客觀事物中獲得啟發(fā)。在吳敬梓的作品中,通過刻畫科舉制度中的小人物,從而達到戲劇性的效果,實現(xiàn)了喜劇性和真實性的有機結合。(三)、悲劇性與喜劇性相結合《儒林外史》除了喜劇性,最重要的是悲劇性,他作品中所有的人物都是悲劇人物。比如范進,他20歲參加考試,54歲成為學者。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受到嘲笑,34年的失敗之后,雖然他覺得前途渺茫,但他對名利的追求卻是“始終如一”。當他的夢想突然實現(xiàn)時,他無比快樂、“瘋狂”。吳敬梓能夠逼真地描繪出悲歡離合的雙重結構,展現(xiàn)出隱藏在搞笑現(xiàn)實背后的悲劇陰影。(四)、真實性與夸張性相結合在許多地方,《儒林外史》采用了夸張的手法,夸大人物的細節(jié),將典型的細節(jié)與合理的夸張結合起來,揭示人物的真實面貌。例如胡屠夫,一個喜劇人物,是市場上的惡棍,他總是對范進大喊大叫,罵他,但因為女婿當選為秀才,他違背了老常態(tài),向前看,向后看,不敢打女婿,怕被扔進“十八層地獄”,昔日的“寶窮”成了如今的“賢惠女婿”。通過對典型細節(jié)的對比和真實描寫,使胡屠夫謙恭的面容出現(xiàn)在紙上。這個夸張的細節(jié)生動而深刻地描述了封建社會的真實面。(五)、對比映襯手法的運用吳敬梓善于運用對比塑造人物形象,無意中強化了諷刺效果。比如范進比較了中選前后的形勢和心態(tài)變化:中選前,范進饑寒交迫,被世人諷刺,尤其是被岳父胡屠夫看不起,但他中選后,胡屠夫開始叫他老爺,對他畢恭畢敬,,房子、農(nóng)田、金錢和奴隸都沒有來找他,這包括鄰居和素不相識的張鄉(xiāng)紳,通過對范進前后生活狀況和心態(tài)的強烈對比,分三個部分描述了陶醉于名利之中的范進形象。在小說中,作者要求人物以自己的行動來否認自己的謊言,并使高調(diào)的言行與卑鄙的行為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揭示了隱藏在人物內(nèi)心深處的污垢,形成了強烈的諷刺效果。四、《儒林外史》主要的諷刺內(nèi)容(一)、對科舉中人物的諷刺《儒林外史》中有大量的諷刺人物,比如上文說的范進、匡超等等,吳敬梓以新的諷刺手法呈現(xiàn)了許多生動的知識分子形象,至于八股文和科舉制度,吳敬梓尖銳地指出,它扭曲了人性,使官員不像官員,知識分子也沒有知識分子的正氣,他們都在名利面前迷失了方向。小說的獨特之處在于以喜劇的形式表現(xiàn)了悲劇人生。書中的悲劇人物大多還是有缺點的普通人,這些人受到時代的脅迫,抵擋不住科舉制度的茶毒,我們只能任由丑惡的社會氛圍逐漸扭曲自己,變成迂腐、頹廢、惡心的樣子。(二)、對社會文化現(xiàn)象的諷刺《儒林外史》描寫的是一批“平庸儒雅”的文人。他們看似在搞文化活動,其實是在搞反文化活動,作者利用這些人物的形象,諷刺了當時的社會文化。吳敬梓用悲天憫人的諷刺手法,描述了許多學者在八股文制度下的不幸命運,這反過來也說明了帝國封建審視制度在社會中的頹廢和黑暗。這種描寫方式使故事更加真實深刻,諷刺效果也加突出,可以說,作者諷刺的對象不僅是以知識分子為主的社會群體,更是官場腐敗、倫理虛偽、科舉弊病等社會現(xiàn)象。五、《儒林外史》對晚清諷刺小說的啟發(fā)《儒林外史》的批評諷刺主題不僅為清代現(xiàn)實主義小說的創(chuàng)作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晚清四大譴責小說是在《儒林外史》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多多少少受其影響,比如《官場現(xiàn)形記》充分借鑒了文人的外在情節(jié)結構,沒有設置獨立的情節(jié),它完全由短篇小說聯(lián)系在一起,其中的故事是獨立的,反映了晚清黑暗的現(xiàn)實。因此許多學者在《儒林外史》中的描寫對晚清諷刺小說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清末許多諷刺小說在主題設計上跟《儒林外史》一樣,共同揭示官場,揭示官場的腐敗與黑暗,并在形式上采用譴責的語氣,晚清時期,科舉制帶來黑暗的現(xiàn)實受到了批判,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苦難和怨言,因為現(xiàn)實的需求,也因為《儒林外史》的影響,以官場為題材的諷刺小說備受推崇。在寫作內(nèi)容上,晚清諷刺小說與文人所描述的眾生的種種狀態(tài)是一致的,一個個低俗陰郁的丑惡人物被刻畫得淋漓盡致。此外,《儒林外史》還融合了對比、夸張等多種藝術手法,具有客觀諷刺的特點,這些都對晚清時的小說產(chǎn)生重要影響,可以說《儒林外史》推動諷刺藝術的發(fā)展,使諷刺短篇章節(jié)小說成為一種潮流。參考文獻[1]王麗.《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研究[J].名作欣賞,2020(35):143-144.[2]商奕.《儒林外史》中的人物情緒與諷刺藝術[J].漢字文化,2020(20):52-53.[3]夏玉芳.從范進入手,導讀《儒林外史》[J].七彩語文(中學語文論壇),2020(05):13-17.[4]沙維煜,周俊敏.“笑”說儒林——《儒林外史》諷刺藝術分析[J].初中生學習指導,2020(24):10-11.[5]薛姍.論《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J].北方文學,2020(17):37-38.[6]仲南喬.《儒林外史》諷刺藝術蠡測[J].戲劇之家,2020(12):190-192.[7]李文佳.論《儒林外史》的敘事語言策略[J].漢字文化,2019(07):87-89.[8]李志浩.從《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