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專題訓練三功和能_第1頁
物理專題訓練三功和能_第2頁
物理專題訓練三功和能_第3頁
物理專題訓練三功和能_第4頁
物理專題訓練三功和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物理專題訓練三

功和能專項訓練

一、機械能一一功的計算

-)公式/=FScosa的應用

①本公式中尸必須是恒力②。是尸和S之間的夾角

③S嚴格的講是力的作用點相對于地面的位移.

HI

1、如圖所示,木塊4放在上表面粗糙的木塊8的左上端,用恒力廠將A拉至8的

右端,第一次將5固定在地面上,尸做的功為心第二次讓5可以在光滑地面上自

(A)陽(B)甲、=%(C)%>網(wǎng)(D)無法比較

2、如圖所示,物體A的質(zhì)量為2kg,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水平拉力2N,

不計繩子與滑輪的摩擦和滑輪的質(zhì)量,物體A獲得的加速度

a=____m/s2,在物體A移動0.4m的過程中,拉力F做功-J.'另另i

二)合外力做功可采用兩種方法:

一是先求合外力,再根據(jù)公式W=F介?S?cosa計算,其中a為Fe和S的夾角.

二是先分別求各外力的功,再求各外力的功的代數(shù)和。

3、一木塊前端有一滑輪,繩的一端系在右方固定處,另一端穿過滑輪用恒力F拉住保持兩股繩

之間的夾角6不變,如圖所示.當用力拉繩使木塊前進s時,力F對木塊做的功(不計繩重和摩擦)

是()

(A)/^cose(B)Fs(1+cos0)(C)2Fscos0(D)2咫

4、如圖所示,木塊M上表面是水平的,當木塊/置于M上,并與M一聲"

起沿固定的光滑斜面由靜止開始下滑,在下滑過程中()

(A)重力對m做正功(B)M對m的支持力對m做負功,〃分〃〃〃〃〃〃

(C)M對m的摩擦力對?m做負功(D)m所受的合外力對m做負功

三)變力做功(思路:將變力做功轉(zhuǎn)化為恒力做功)常見的方法有:

①微元法

特例:耗散力(如空氣阻力)在曲線運動(或往返運動)過程中,所做的功等于力和路的乘積,

不是力和位移的乘積,可將方向變化大小不變的變力轉(zhuǎn)化為恒力來求力所做的功.

②圖象法:作出力F-S圖中,圖線與坐標軸所圍圖形的“面積”能表示功的大小

③如果力F隨位移S均勻變化的,可用求平均力的方法將變力轉(zhuǎn)化為恒力.

④通過相關(guān)連點的聯(lián)系將變力做功轉(zhuǎn)化為恒力做功.〃了

5、如圖所示,繞過定滑輪的繩子,一端系一質(zhì)量為10kg的物體A,另瓦

一端被人握住,最初繩沿豎直方向,手到滑輪距離為3m.之后人握住繩[

子向前運動,使物體A勻速上升,則在人向前運動4m的過程中,對物體A由Jin

作的功.(繩的質(zhì)量、繩與輪摩擦、空氣阻力均不計)》……頸……電

6、如圖所示,以初速度%豎直向上拋出一個質(zhì)量為m的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為h”

空氣阻力的大小恒為F,則小球從拋出至回到出發(fā)點下方h±處,合外力對小球做的功為多少?

四)重力做功的計算Wc=mgh向上運動做—功,向下運動做功

五)摩擦力做功:

①公式:W產(chǎn)-fX路程②特點:可以做正功、負功或不做功

7、關(guān)于摩擦力的功,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靜摩擦力總是做正功,滑動摩擦力總是做負功

B.靜摩擦力對物體不一定做功,滑動摩擦力對物體一定做功

C.靜摩擦力對物體一定做功,滑動摩擦力對物體可能不做功

D.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都可能對物體不做功

8、一質(zhì)量為m的物體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運動,在t。時刻撤去力F,

其v-t圖象如圖所示。已知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U,則下列關(guān)于力

F的大小和力F做的功W的大小關(guān)系式,正確的是()

3

A.F=pmgB.F=2pmgC.W=pmgvotoD.W=-pmgvoto

10、如圖所示,水平傳送帶正以v=2m/s的速度運行,兩端的距離為l=10m.把一質(zhì)量為m=lkg

的物體輕輕放到傳送帶上,物體在傳送帶的帶動下向右運動.如物體與傳送帶間的

動摩擦因數(shù)u=0.1,則把這個物體從傳送帶左端傳送到右端的過程中,摩擦力

對其做了多少功?摩擦力對皮帶做功為多少?

六)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

21.關(guān)于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做功的關(guān)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當作用力作正功時,反作用力一定作負功

B.當作用力不作功時,反作用力也不作功

C.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所做的功一定是大小相等

D.作用力做正功時,反作用力也可以做正功

題型專練

12.在地面上將質(zhì)量為m的小球以初速度V。斜向上拋出。當它上升到離地面某一高度時,

它的勢能恰好等于當時的動能。則這個高度是:(以地面為零勢能面)(B)

A、止B、q以星D、圓

2g4g4g2

10.質(zhì)量為2t的汽車,發(fā)動機的功率為30kW,在水平公路上能以54km/h的最大速度行

駛,如果保持功率不變,汽車速度為366力時,汽車的加速度為(A)

A.0.5m/s2B.1m/s1C.1.5m/s2D.2m/s2

13.質(zhì)量為/的木塊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質(zhì)量為m的子彈以速度為沿水平方向射中木塊,

并最終留在木塊中與木塊一起以速度v運動.已知當子彈相對木塊靜止時,木塊前進距離L,

子彈進入木塊的深度為s,若木塊對子彈的阻力F視為恒定,則下列關(guān)系式中正確的是(B)

①FL=—Mv2②—mv2

22

@Fs=—mvQ-{M+m')v2④尸(L+s)=—mv^-—mv'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4.將物體從地面豎直上拋,物體上拋運動過程中所受的空氣阻力大小恒定.設物體在地

面時的重力勢能為零,則物體從拋出到落回原地的過程中,物體的機械能E與物體距地面

高度〃的關(guān)系正確的是下圖中的(B)

11.如圖3所示,人用跨過光滑滑輪的細繩牽拉靜止于光

滑水平平臺上的質(zhì)量為m的滑塊,從繩豎直的位置到繩

與水平方向夾角為30。的過程中,人始終以速度為勻速走

動,則在這個過程中人拉重物做的功為(A)

3131

A.—mvQ2B.—wvo2C.—/nv()2D.—zwv2

82480

4、(08年高考江蘇卷物理)如圖所示,一根不可伸長的輕

繩兩端各系一個小球。和6,跨在兩根固定在同一高度的光

滑水平細桿上,質(zhì)量為的a球置于地面上,質(zhì)量為m

的b球從水平位置靜止釋放。當a球?qū)Φ孛鎵毫偤脼榱?/p>

時,b球擺過的角度為0.卜一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AC

(A)0=90°(B)0=450

(C)b球擺動到最低點的過程中,重力對小球做功的功率先增大后減小

(D)6球擺動到最低點的過程中,重力對小球做功的功率一直增大

24、(北京海淀區(qū)2008屆期末考)如圖8所示,水平正對放置的帶電平行金屬板間的勻強電

場方向豎直向上,勻強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里,一帶電小球從光滑絕緣軌道上的。點山靜止

釋放,經(jīng)過軌道端點P進入板間后恰好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現(xiàn)在使小球從稍低些

的b點由靜止釋放,經(jīng)過軌道端點P進入兩板之間的場區(qū)。關(guān)于小球和小球現(xiàn)在運動的情

況以下判斷中正確的是(BC)

A.小球可能帶負電

B.小球在電、磁場中運動的過程動能增大

C.小球在電、磁場中運動的過程電勢能增大

D.小球在電、磁場中運動的過程機械能總量不變

33、(北京豐臺區(qū)2008年一模)如圖所示,豎直放置的勁度系數(shù)為4的輕質(zhì)彈簧,上端與質(zhì)

量為止帶電量為+q的小球連接,小球與彈簧絕緣,下端與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質(zhì)量為舊的

絕緣物塊相連。物塊、彈簧和小球組成的系統(tǒng)處于靜止狀態(tài)。現(xiàn)

突然加一個方向豎直向上,大小為E的勻強電場,某時刻物塊對

水平面的壓力為零,則從加上勻強電場到物塊對水平面的壓力為

零的過程中,小球電勢能改變量的大小為(A)

Eq(M+m)gEq(M~m)g

B.

k

EqMgEqmg

D.

kk

43、(北京崇文區(qū)2008年二模)(20分)如圖所示,一帶電平行板電容器水平放置,金屬板

M上開有一小孔。有/、B、C三個質(zhì)量均為機、電荷量均為+q的帶電小球(可視為質(zhì)點),

其間用長為L的絕緣輕桿相連,處于豎直狀態(tài)。已知M、N

C

兩板間距為3L現(xiàn)使A小球恰好位于小孔中,由靜止釋放

B

并讓三個帶電小球保持豎直下落,當A球到達N極板時速A

M

度剛好為零,求:

(1)三個小球從靜止開始運動到A球剛好到達N板的過程

中,重力勢能的減少量;N

(2)兩極板間的電壓;

(3)小球在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速率。

(1)(4分)設三個球重力勢能減少量為/跖

△Ep=9mgL(4分)

(2)(6分)設兩極板電壓為〃,由動能定理

W.p-W^AEk(2分)

3mg*3Z——q?3L——q,2L——q?L—0(2分)

3L3L3L

u=2msL(2分)

2q

(3)(10分)當小球受到的重力與電場力相等時,小球的速度最大為

3mg=3Lnq(3分)

n=2(2分)

小球達到最大速度的位置是B球進入電場時的位置

山動能定理

3mg?L--q-L=—X3wv?,2(3分)

3L2

v,?=-/gL(2分)

54、(北京順義區(qū)2008年三模)(16分)在海濱游樂場里有一種滑沙的游樂活動。如圖所示,

人坐在滑板上從斜坡的高處由靜止開始滑下,滑到斜坡底端B點后沿水平的滑道再滑行一

段距離到。點停下來。若某人和滑板的總質(zhì)量叫40.0kg,AB間距離L=16m,滑板與斜坡滑

道和水平滑道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大小為50,斜坡的傾角6=37°。斜坡與水平滑

道間是平滑連接的,整個運動過程中空氣阻力忽略

不計,重力加速度g取10m/s、試求:

(1)人從斜坡滑下的加速度為多大?

(2)人從斜坡滑下運動到C點所用的時間?

(3)若出于場地的限制,水平滑道的最大距離為

占20.0m,則人在斜坡上滑下的距離46應不超過多少?(sin37°=0.6,cos37°=0.8)

(l)2m/s2(2)5.6s(3)50m

3.(09?江蘇物理?9)如圖所示,兩質(zhì)量相等的物塊A、B通過輕質(zhì)彈

簧連接,B足夠長、放置在水平面上,所有接觸面均光滑。彈簧開始時處

于原長,運動過程中始終處在彈性限度內(nèi)。在物塊A上施加一個水平恒力,

A、B從靜止開始運動到第一次速度相等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BCD)

A.當A、B加速度相等時,系統(tǒng)的機械能最大

B.當A、B加速度相等時,A、B的速度差最大

C.當A、B的速度相等時,A的速度達到最大

D.當A、B的速度相等時,彈簧的彈性勢能最大

8.(09?山東?22)圖示為某探究活動小組設計的節(jié)能運動系統(tǒng)。斜面軌

道傾角為30。,質(zhì)量為M的木箱與軌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立。木箱在軌

6

道端時,自動裝貨裝置將質(zhì)量為m的貨物裝入木箱,然后木箱投著貨物沿

軌道無初速滑下,與輕彈簧被壓縮至最短時,自動卸貨裝置立刻將貨物卸下,然后木箱恰

好被彈回到軌道頂端,再重復上述過程。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BC)

A.m=M

B.m=2M

C.木箱不與彈簧接觸時,上滑的加速度大于下滑的加速度

D.在木箱與貨物從頂端滑到最低點的過程中,減少的重力勢能全部轉(zhuǎn)化為彈簧的彈性勢

解析:受力分析可知,下滑時加速度為g-//geos。,上滑時加速度為g+//gcos。,所

以C正確。設下滑的距離為1,根據(jù)能量守恒有

〃("?+加)8/以九6+〃魄7(:056=儂/5皿6,得10=2]\4。也可以根據(jù)除了重力、彈性力

做功以外,還有其他力(非重力、彈性力)做的功之和等于系統(tǒng)機械能的變化量,B正確。

在木箱與貨物從頂端滑到最低點的過程中,減少的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彈簧的彈性勢能和內(nèi)能,

所以D不正確。

考點:能量守恒定律,機械能守恒定律,牛頓第二定律,受力分析

提示: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應用。

1.(08全國H18)如右圖,一很長的、不可伸長的柔軟輕繩跨過光滑定滑輪,繩兩端各系一小

球a和b.a球質(zhì)量為m,靜置于地面;b球質(zhì)量為3m,用手托往,高度為h,此時輕繩剛好拉緊.

從靜止開始釋放b后,a可能達到的最大高度為

()

A.hB.1.5hC.2hD.2.5h

答案B

6.(08江蘇5)如圖所示,粗糙的斜面與光滑的水平面相連接,滑塊沿水平面以度

V。運動,設滑塊運動到A點的時刻為t=0,距B點的水平距離為X,水平速度為

V”.由于玲不同,從A點到B點的幾種可能的運動圖象如下列選項所示,其中

表示摩擦力做功最大的是)

ACD

答案D

解析A、C圖表示物體水平方向速度不變,說明從A點做平拋運動.B圖說明先平拋一段

落在斜面上,相碰后又脫離斜面運動.D圖說明滑塊沿斜面下滑.所以D表示摩擦力做功最

大.

8.(07上海5)在豎直平面內(nèi),一根光滑金屬桿彎成如圖所示形狀,相應的曲線方

2

程為y=2.5cos(kx+—n)(單位:m),式中k=lm".將--光滑小環(huán)套在該金屬

3

桿匕并從x=0處以v0=5m/s的初速度沿桿向卜運動,取重力加速度g=10m/s\

TT

則當小環(huán)運動到x=—m時的速度大小v=m/s;該小環(huán)在x軸方向最遠能運動

3----------

到x=m處.答案5-\/2—

6

2n

解析當x=0時,外=2.5cos-Jt=T.25m,當x=一時,y2=2.5cos"=-2.5m,由此可

33

知,小環(huán)下落的高度為△y=y「y2=T.25m-(-2.5)m=1.25m由動能定理得:mgA

y=1mv「!mvo2,代入數(shù)值得:丫=5五m/s.當小環(huán)速度為零時,設上升的高度為h,由動能

22

2

定理得:-mgh=0--mv((2,3則h=?=1.25m,故當y=0時,小環(huán)速度為零,所以有2.5cos

22g

25

(kx+—n)=0,得x=-n

36

9.(07山東理綜)如圖所示,一水平圓盤繞過圓心的豎直軸轉(zhuǎn)動,圓盤邊緣有一質(zhì)量

m=l.0kg的小滑塊.當圓盤轉(zhuǎn)動的角速度達到某一數(shù)值時,滑塊從圓盤邊緣滑

落,經(jīng)光滑的過渡圓管進入軌道ABC.已知AB段斜面傾角為53°,BC段斜面傾

角為37。,滑塊與圓盤及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0.5,A點離B點所在水平

面的高度h=l.2m.滑塊在運動過程中始終未脫離軌道,不計在過渡圓管處和B點

的機械能損失,最大靜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動雁擦力,取g=10m/s2,sin37°=0.6,cos370

=0.8.

(1)若圓盤半徑R=0.2m,當圓盤的角速度多大時,滑塊從圓盤上滑落?

(2)若取圓盤所在平面為零勢能面,求滑塊到達B點時的機械能.

(3)從滑塊到達B點時起,經(jīng)0.6s正好通過C點,求BC之間的距離.

答案(1)5rad/s(2)-4J(3)0.76m

解析(D滑塊在圓盤上做圓周運動時,靜摩擦力充當向心力,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mg=mJR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3=rad/s

R

(2)滑塊在A點時的速度:VA=OR=1m/s

從A到B的運動過程由動能定理得

。h11

mgh-Pmgcos53,------=-mvj2--mv/2

sin53°22

在B點時的機械能:EB=—mvBmgh=-4J

2

(3)滑塊在B點時的速度:VB=4m/s

滑塊沿BC段向上運動時的加速度大小:

aFg(sin37°+ticos37°)=10m/s'

返回時的加速度大小

a2=g(sin370-pcos37°)=2m/s"

V2]v

BC間的距離:SBC=------a2(t-—^*)2=0.76m

23|2

10.(07江蘇19)如圖所示,-輕繩吊著粗細均勻的棒,棒下端離地面高H,上端套著一個細

環(huán).棒和環(huán)的質(zhì)量均為m,相互間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kmg(k>l).斷開輕繩,棒

和環(huán)自由下落.假設棒足夠長,與地面發(fā)生碰撞時,觸地時間極短,無動能損失.棒在整

個運動過程中始終保持豎直,空氣阻力不計.求:

(1)棒第一次與地面碰撞彈起上升過程中,環(huán)的加速度.

(2)從斷開輕繩到棒與地面第二次碰撞的瞬間,棒運動的路程s.H

」....

(3)從斷開輕繩到棒和環(huán)都靜止,雁擦力對環(huán)及棒做的總功W.

答案(D(k-l)g,方向豎直向上(2)9H(3)-2kmgH

k+1k-1

解析(1)設棒第一次上升過程中,環(huán)的加速度為a環(huán)

環(huán)受合力Fff=kmg-mg①

由牛頓第二定律F”=ma環(huán)

由①②得a環(huán)=(k-l)g,方向豎直向上

(2)設以地面為零勢能面,向上為正方向,棒第一次落地的速度大小為V..

由機械能守恒得:一X2mv/=2mgH

2

解得v尸而IT

設棒彈起后的加速度att

由牛頓第二定律a棒=-(k+l)g

棒第一次彈起的最大高度巾=々

解得HF

k+3

棒運動的路程s=H+2H=--------H

(3)解法一:棒第一次彈起經(jīng)過t,時間,與環(huán)達到相同速度vJ

環(huán)的速度vi'=-Vi+aJ+t!

棒的速度Vi'=vi+a根七

環(huán)的位移hJd.i=-viti+—an.ti2

Xi=hjf-hHti

解得:X1="——

k

棒環(huán)一起下落至地

va'-vj2gh修i

同理,環(huán)第二次相對棒的位移

x2=hif2~h#2-

環(huán)相對棒的總位移

X=X1+X2+..........+Xu+…

W=kmgx

,口2kmgH

得W二————

k-1

13.(06廣東15)一個質(zhì)量為4kg的物體靜止在足夠大的水平地面上,物體與

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0.1.從t=0開始,物體受到一個大小和方向呈周期

性變化的水平力F作用,力F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如圖所示.求83秒內(nèi)物體

的位移大小和力F對物體所做的功(g取10m/s2).

答案167m676J

解析第1個為內(nèi),其加速度:

F,-umg12-0.1x4x10,2,2

a-!....-=---------------m/s=2m/s2

m4

第1個2s末的速度:

Vi=ait=2X2m/s=4m/s

第1個2s內(nèi)的位移:

v4

Si=———x2m-4m

22

第2個2s內(nèi)做減速運動,其加速度大小:

a尸—空=4+0.1x4x10西=2m/g2

m4

第2個2s末的速度:V2=v「a2t=0

第2個2s內(nèi)的位移:2m=4m

2

故物體先勻加速2s達最大速度4m/s,后又勻減速運動2s速度變?yōu)榱?以后將重復這

個運動.

前84s內(nèi)物體的位移s=21(si+s?)=168m

最后Is內(nèi)物體的位移s,=-at2=-x2xl2m=lm

22

故83秒內(nèi)物體的位移為168m-1m=167m

第83秒末的速度與第3秒末的速度相等,故v=w

所以力F對物體所做的功W='mv2+fsB3=8J+668J=676J

2

5.(05江蘇10)如圖所示,固定的光滑豎直桿上套著一個滑塊,用輕繩系著滑塊繞過

光滑的定滑輪,以大小恒定的拉力F拉繩,使滑塊從A點起由靜止開始上升.若從

A點上升至B點和從B點上升至C點的過程中拉力F做的功分別為WK匹滑塊

經(jīng)B、C兩點時的動能分別為以、Eg,圖中AB=BC,則一定()

A.WDW?B.WKW2C.EkQEkc

D.EkB〈Ekc

答案A

解析由圖可分析出,從A到B過程中繩端移動的距離^s次于從B移到C過程中,繩端

移動的距離△S2.

據(jù)WFF△S|,W2=FAS2,可知W!>W2.

因F大小未知,則物體由A到C的過程是加速、減速情況難以確定.故A項正確.

4.(江蘇省啟東中學月考)如圖所示,一根不可伸長的輕繩兩端分別系著小球A和物塊B,

跨過固定于斜面體頂端的小滑輪0,傾角為30。的斜面體置于水平地面上.A的質(zhì)量為〃,

B的質(zhì)量為4m開始時,用手托住A,使0A段繩恰處于水平伸直狀態(tài)(繩中無拉力),0B

繩平行于斜面,此時B靜止不動.將A由靜止釋放,在其下擺過程中,斜面?zhèn)K保疑

止,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ABC)\

A.物塊8受到的摩擦力先減小后增大

B.地面對斜面體的摩擦力方向一直向右

C.小球4的機械能守恒

D.小球力的機械能不守恒,力、4系統(tǒng)的機械能守恒

8.(江蘇省南陽中學月考)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板的中央有?光滑的小孔,一根不可伸長

的輕繩穿過小孔.繩的兩端分別拴有一小球C和一質(zhì)量為m的物體B,在物體B的下端還

懸掛有一質(zhì)量為3m的物體A.使小球C在水平板上以小孔為圓心做勻速圓周運動,穩(wěn)定

時,圓周運動的半徑為R現(xiàn)剪斷連接A、B的繩子,穩(wěn)定后,小球以2R的半徑

在水平面上做勻速圓周運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D)

A.剪斷連接A、B的繩子后,B和C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增加

B.剪斷連接A、B的繩子后,小球C的機械能不變

C.剪斷連接A、B的繩子后,物體B對小球做功為3ag火

D.剪斷連接A、B的繩子前,小球C的動能為2mgR

9.(山東日照模擬)如圖所示,傾角為30°的斜面體置于水平地血

上,一根不可伸長的輕繩兩端分別系著小球A和物塊B,跨過固

定于斜面體頂端的光滑支點0。已知A的質(zhì)量為m,B的質(zhì)量為

4m現(xiàn)用手托住A,使OA段繩恰處于水平伸直狀態(tài)(繩中無拉力),

OB繩平行于斜面,此時物塊B靜止不動。將A由靜止釋放,在

其下擺過程中,斜面體始終保持靜止,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ABC)

A.物塊B受到的摩擦力先減小后增大

B.地面對斜面體的摩擦力方向一直向右

C.小球A與地球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

D.小球A、物塊B與地球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不守恒

17.(2009江蘇省江浦中學月考)光滑的長軌道形狀如圖所示,底部為半圓型,半徑R,

固定在豎直平面內(nèi)。AB兩質(zhì)量相同的小環(huán)用長為R的輕桿連接在一起,套在軌道上。將AB

兩環(huán)從圖示位置靜止釋放,A環(huán)離開底部2R。不考慮輕桿和軌道的接觸,即忽略系統(tǒng)機械能;

的損失,求:

(1)AB兩環(huán)都未進入半圓型底部前,桿上的作用力。

(2)A環(huán)到達最低點時,兩球速度大小。

(3)若將桿換成長2揚?,A環(huán)仍從離開底部2R處靜止釋放,經(jīng)過半圓型底部再次上升

后離開底部的最大高度。

答案⑴對整體自由落體,加速度為g;以A為研究對象,A作自由落體則桿對A一定沒

有作用力。

⑵AB都進入圓軌道后,兩環(huán)具有相同角速度,則兩環(huán)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51,fo

整體機械能守恒:mg2R+mgR=v=

⑶A再次上升后,位置比原來高h,如圖所示。

由動能定理一mgh+mg(24^R-2R-h)=0h=(V2-1)7?,

A離開底部(、歷+1)R

21.(2009江蘇省華羅庚中學月考)如圖所示,在同一豎直平面內(nèi)的兩正對著的相同半圓

光滑軌道,相隔一定的距離,虛線沿豎直方向,一小球能在其間運動,今在最高點”與最

低點8各放一個壓力傳感器,測試小球?qū)壍赖膲毫?,并通過計算機顯示出來,當軌道距

離變化時,測得兩點壓力差與距離x的圖像如圖,g取10m/s2,不計空氣阻力,求:

(1)小球的質(zhì)量為多少?

(2)若小球的最低點8的速度為20m/s,為使小球能沿軌道運動,x的最大值為多少?

姓AaJN

15.............................?

答案(1)設軌道半徑為R,由機械能守恒定律;

~mvBumgRA+xl+g/w;.........(1)

2

對B點:FM-mg=m~^.....(2)

對A點:FN2+mg-m^...(3)

由(1)(2)(3)式得:

兩點壓力差"N=FVI-FN2=6mg+2mg”.....(4)

R

由圖象得:截距6mg=3得〃2=0.05館.......(5)

(2)因為圖線的斜率左=網(wǎng)&=1得R=lm……(6)

R

在A點不脫離的條件為:匕版……(7)

由(1)(5)(6)(7)式得:x=17.5m.....(8)

23..(2009山東省淄博模擬)如圖是為了檢驗某種防護罩承受沖擊力的裝置,

M是半徑為R=L0m的固定于豎直平面內(nèi)的■!■光滑圓弧軌道,軌道上端切線水

4

平。N為待檢驗的固定曲面,該曲面在豎直面內(nèi)的截面為半徑r=J麗機的L

4

圓弧,圓弧下端切線水平且圓心恰好位于初軌道的上端點。M的下端相切處放置豎直向上

的彈簧槍,可發(fā)射速度不同的質(zhì)量機=o.oikg的小鋼珠,假設某次發(fā)射的鋼珠沿軌道恰好能

經(jīng)過M的上端點,水平飛出后落到曲面N的某一點上,取g=10m/s2。求:

(1)發(fā)射該鋼球前,彈簧的彈性勢能外多大?

(2)鋼珠從M圓弧軌道最高點飛出至落到圓弧N上所用的時間是多少(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

效數(shù)字)?

解:(1)設鋼球的軌道”最高點的速度為v,在〃的最低端速度為玲,則在最高點,

2

山題意得加g=①

從最低點到最高點,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相匕;=mgR+^mv2②

由①②得:%=J3gH③

設彈簧的彈性勢能為EP,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

1,3

Ep=—wgT?=1.5X10J④

(2)鋼珠從最高點飛出后,做平拋運動工=可⑤

12…

y=2gr⑥

由幾何關(guān)系,+F=r2⑦

聯(lián)立⑤、⑥、⑦得/=0.24s

24.(2009江蘇省沛縣中學月考)如圖所示,一個士圓弧形光滑細圓管軌道ABC,放置在

4

豎直平面內(nèi),軌道半徑為此在/點與水平地面/〃相接,地面與圓心0等高,MN是放

在水平地面上長為3尺厚度不計的墊子,左端M正好位于4點.將一個質(zhì)量為以直徑

略小于圓管直徑的小球從A處管口正上方某處由靜止釋放,不考慮空氣阻力.

(1)若小球從C點射出后恰好能打到墊子的材端,則小球經(jīng)過。點時對管的作用力大小

和方向如何?

(2)欲使小球能通過。點落到墊子上,小球離4點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答案:(1)小球離開C點做平拋運動,落到"點時水平位移為此豎直下落高度為此根據(jù)

運動學公式可得:

R=>運動時間,=榨

從C點射出的速度為

設小球以匕經(jīng)過C點受到管子對它的作用力為應由向心力公式可得

V2

mg-N=m—

V)mg

R2

由牛頓第三定律知,小球?qū)茏幼饔昧Υ笮?mg,方向豎直向下.

(2)根據(jù)機械能守恒定律,小球下降的高度越高,在。點小球獲得的速度越大.要使小球

落到墊子上,小球水平方向的運動位移應為"?4兄由于小球每次平拋運動的時間相同,速

度越大,水平方向運動的距離越大,故應使小球運動的最大位移為4兄打到"點.

設能夠落到N點的水平速度為心根據(jù)平拋運動求得:

V2=~=

設小球下降的最大高度為〃,根據(jù)機械能守恒定律可知,

tng(H-R)=-mv

H=±+R=5R

10.(08哈爾濱師大附中期末)如圖所示,?物體以速度V。沖向光滑斜面AB,并剛

好能沿斜面升高h,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把斜面從C點鋸斷,由機械能守恒定律知,物體沖出C點后仍能升高h

B.若把斜面彎成如圖所示的半圓弧狀,物體仍能沿AB'升高成h

C若把斜面從C點鋸斷或彎成如圖所示的半圓弧狀,物體都不能升高h,因為機械能不

守恒

D.若把斜面從C點鋸斷或彎成如圖所示的半圓弧狀,物體都不能升高h,但機械能仍守

答案D

9.工廠車間的流水線,常用傳送帶傳送產(chǎn)品,如圖所示,水平的傳送帶以速□I

度v=6m/s順時針運轉(zhuǎn),兩傳動輪M、N之間的距離為L=10m,若在M

輪的正上方,將一質(zhì)量為m=3kg的物體輕放在傳送帶上,已知物體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

因數(shù)〃=0.3,在物體由M處傳送到N處的過程中,傳送帶對物體的摩擦力做功為(gm10

m/s")()

A.54JB.90JC.45J

D.100J

答案A

7.河南省武陟一中2010屆高三第一次月考一物體在外力的作用下從靜止開始做

2F。---------1-----------1

直線運動,合外力方向不變,大小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設該物體在%和2%II

II

II

II

Fo----------;:

時刻相對于出發(fā)點的位移分別是玉和々,速度分別是W和匕,合外力從開始至4??

??

??

??

時刻做的功是修,從八至2。時刻做的功是名,則:0to2to

(AC)

A.x2=5x]v2=3vjB.x}=9X2V2=5v)

C.x2=5X)W1-8%D.”3%%=9%

12.安徽省兩地2010屆高三第一次聯(lián)考檢測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力的物體(可視為質(zhì)點)以

某一速度從力點沖上傾角為30。的固定斜面,其運動的加速度為士3g,此物體在斜面上上升

4

的最大高度為力,則在這個過程中物體(BD)

3

A.重力勢能增加了三相g6

4

B.重力勢能增加了mgh

C.動能損失了mgh

D.機械能損失了;

20.江西省九江市六校2010屆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聯(lián)考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兩個光滑

的定滑輪的半徑很小,表面粗糙的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的傾角為0=30。。

用一根跨過定滑輪的細繩連接甲、乙兩物體,把甲物體放在斜面上且連線與斜面

平行,把乙物體懸在空中,并使懸線拉直且偏離豎直方向a=60。?,F(xiàn)同時釋放

甲、乙兩物體,乙物體將在豎直平面內(nèi)振動,當乙物體運動經(jīng)過最高點和最低點

時,甲物體在斜面上均恰好未滑動。已知乙物體的質(zhì)量為m=lkg,若取重力加

速度g=10m/s2。求:甲物體的質(zhì)量及斜面對甲物體的最大靜摩擦力。

解:設甲物體的質(zhì)量為M,所受的最大靜摩擦力為f,則當乙物體運動到最高點時,繩子上

的彈力最小,設為T1,

對乙物體刀=Mgcosa......................................

此時甲物體恰好不下滑,有:叫sin'=/+(.................................

得.Mgsin夕=f+mgcosa

當乙物體運動到最低點時,設繩子上的彈力最大,設為T2

mg/(l一cosa)--mv2

對乙物體由動能定理:2.................................

V2

T-mg=m——

又由牛頓第二定律:2/..................

此時甲物體恰好不上滑,則有:Mgsin0+f=T2.............................

得.Mgsin0+f=mg(3-2cosa)

相(3-cosa)、

Mw=---------------=2o.5(kg)

可解得:2sin。..................

3

/=—mg(l-cosa)=7.5(7V)

21.河北省衡水中學2010屆高三上學期第四次調(diào)研考試如圖所示,斜面傾角為45°,

從斜面上方A點處由靜止釋放一個質(zhì)量為m的彈性小球,在B點處和斜面碰撞,碰撞后速

度大小不變,方向變?yōu)樗?,?jīng)過一段時間在C點再次與斜面碰撞。已知AB兩點的高度

差為h,重力加速度為g,不考慮空氣阻力。求:

(1)小球在AB段運動過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P;

(2)小球落到C點時速度的大小。

解:(1)小球下降過程中,做自山落體運動,落到斜面B點的速度為v,

滿足:2gh=V?解得:v=y]2gh

所以小球在AB段重力的平均功率:p=mg八空mg

(2)小球從B到C做平拋運動,設B到C的時間為t,

豎直方向:BCs\n0=-gt2水平方向:BCcos0=vt

2

解得:t=2^2h/g

222

所以C點的速度為vc=y)v+gt=JlOg"

22.安徽省東至三中2010屆高三第一次月考在豎直平面內(nèi)建立my直角坐標系,沙表示豎

直向上方向.如圖所示.已知該平面內(nèi)存在沿x軸正向的區(qū)域足夠大的勻強電場.一帶電小

球從坐標原點。沿。y方向以4J的初動能豎直向上拋出.不計空氣阻力,它到達的最高位置

如圖中M點所示.求:

(1)小球在M點時的動能穌乂.

(2)設小球落回跟拋出點在同?水平面時的位置為N點,求小球到達N點時的動能4N.

解析:(1)從0點上升到M點,豎直方向上:

12

y=2gr

-mgy^O-Eko

水平方向上:

12

x=—at

2

F=ma

F=-

x3

=/。下=4?於=2.25J

y4

(2)小球由0到N的時間,=2/

x°N=;"2/)2=4x

落到N點,重力勢能變化為零,電場力做功等于機械能的變化="桁一"及。

EkN~FX°N+Eg=EkO---4x+EkO—13J

y

28.安徽省兩地2010屆高三第一次聯(lián)考檢測如圖所示,一輕繩繞過無摩擦、

的兩個輕質(zhì)小定滑輪彷、。2和質(zhì)量犯尸川的小球連接,另一端與套在光淤

滑直桿上質(zhì)量用產(chǎn)機的小物塊連接,已知直桿兩端固定,與兩定滑輪在

同一豎直平面內(nèi),與水平面的夾角Q60°,直桿上C點與兩定滑輪均在

同一高度,C點到定滑輪。1的距離為L重力加速度為g,設直桿足夠

長,小球運動過程中不會與其他物體相碰.現(xiàn)將小物塊從C點由靜止釋

放,試求:

(1)小球下降到最低點時,小物塊的機械能(取C點所在的水平面為

參考平面);

(2)小物塊能下滑的最大距離;

(3)小物塊在下滑距離為2時的速度大小.

解:(1)設此時小物塊的機械能為力.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

£,=mBg(L-Lsin6)=mgL(\-V3/2)(4分)

(2)設小物塊能下滑的最大距離為Sm,由機械能守恒定律有

“4gs,"sin?="送每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