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透視學學習_第1頁
設計透視學學習_第2頁
設計透視學學習_第3頁
設計透視學學習_第4頁
設計透視學學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設計透視學學習第1頁/共99頁教學內(nèi)容透視學是高等職業(yè)環(huán)境藝術(shù)設計的職業(yè)技能基礎課之一,是繪畫藝術(shù)與結(jié)構(gòu)藝術(shù)的主要支柱,本課程的任務是講授透視的基本原理和術(shù)語的運用,使學生掌握透視圖繪制的步驟及方法,使學生在環(huán)境藝術(shù)設計方面具有更規(guī)范的法則依據(jù)。第2頁/共99頁教學目的(1)掌握透視學的基本概念、基本術(shù)語和構(gòu)圖方式;(2)掌握繪制的物體空間的尺寸,為繪制透視圖的比例打下基礎;(3)掌握特定環(huán)境的透視變化因素;(4)掌握幾種透視圖的制圖方法。第3頁/共99頁教學重點(1)掌握特定環(huán)境的透視變化因素;(2)掌握幾種透視圖的制圖方法。第4頁/共99頁教學難點(1)掌握特定環(huán)境的透視變化因素;(2)掌握幾種透視圖的制圖方法。第5頁/共99頁透視學教學內(nèi)容:第一單元第二單元第三單元第6頁/共99頁第一單元概述部分能力分析與標準平行透視能力分析與標準返回第7頁/共99頁第一單元概述部分能力分析與標準本單元使學生了解透視的定義、要素和名詞術(shù)語,掌握透視的基本規(guī)律。第8頁/共99頁概述部分基本理論技能訓練要求考核標準訓練方法課后練習返回第9頁/共99頁概述部分

——基本理論一、透視的定義二、透視三要素三、透視的名詞術(shù)語返回第10頁/共99頁概述部分

——基本理論一、透視的定義

“透視”(Perspicere)即“透而視之”。就是透過透明平面看前方的景物,使三維的景物投影到二維的透明平面上,形成立體的圖像,這就是透視。返回第11頁/共99頁概述部分

——基本理論二、透視三要素

《透視學》是研究如何把看到的立體的景物轉(zhuǎn)換成平面的透圖,即研究在平面上進行立體造型規(guī)律的。而要在平面上取得立體的透視圖非要借助假定的“畫面”不可。因為透視圖形是視線(眼睛到景物之間的連線)通過畫面是留下的軌跡。物體的大小、畫面離眼睛的遠近以及眼睛對物體的角度都將決定透視圖形的變化。第12頁/共99頁概述部分

——基本理論二、透視三要素物體、畫面、眼睛這是構(gòu)成透視圖形不可缺一的三要素。眼睛——透視的主體,是眼睛對物體的觀察構(gòu)成透視的主觀條件。物體——透視的客體,是構(gòu)成透視圖形狀的客觀依據(jù)。畫面——透視的媒介,是構(gòu)成透視圖形的載體。返回第13頁/共99頁概述部分

——基本理論三、透視的名詞術(shù)語

1.視點EP(EyePoint):畫者眼睛所在的位置。

2.停點SP(StandingPoint):視點在基面上的垂直落點,也稱駐點。

3.畫面PP(PicturePiane):作畫時假設豎在物體前面的透明平面,是構(gòu)成透視圖形必備的條件。

第14頁/共99頁概述部分

——基本理論三、透視的名詞術(shù)語

4.中心視線CVR(CentralVisvalRay):視點到畫面的垂直連線,是視域圓錐的中軸線,又叫視中線、中視線、視軸。

5.視心CV(CenterOfVision):中心視線與畫面的垂直交點。又稱心點、主點、視心點。

第15頁/共99頁概述部分

——基本理論三、透視的名詞術(shù)語

6.視平線VH(ViewHorizon):過視心所作的水平線。

7.視平面HP(HorizontalPiane):視平線所在的水平面

8.視高H(Height):視點到立點的垂直距離。

9.視距D(Distance):視點到視心點的垂直距離。

10.視線SL(SightLine):視點到物體上各點的連線。第16頁/共99頁概述部分

——基本理論三、透視的名詞術(shù)語

11.基面GP(GrandPlane):物體所在的平面,也是立點的所在面。

12.基線GL(GrandLine):畫面與基面的交接線。

13.滅點VP(V)(VanishingPoint):不平行于畫面的直線無限遠的投影點,也稱消失點。第17頁/共99頁概述部分

——基本理論三、透視的名詞術(shù)語

14.中心視線CL(CentralLine):過視心點所做的視平線的垂線,也叫中垂線。

15.測點M(Measvring):以滅點為圓心,以滅點到視點的距離為半徑所作的圓與視平線的交點,也稱量點、測量點。

第18頁/共99頁概述部分

——基本理論三、透視的名詞術(shù)語

16.視角SA(SightAngle):任意兩條視線與視點構(gòu)成的夾角。繪畫上采用的視角不超過60°,當視角過大時,透視圖形會產(chǎn)生不正常的變形。

17.視域(VisualThreshold):固定視點所能見到的空間范圍。繪畫上通常采用600以內(nèi)的視域作畫。60°視角左右的視域叫舒適視域。第19頁/共99頁概述部分

——基本理論三、透視的名詞術(shù)語返回第20頁/共99頁概述部分技能訓練:或站在窗前或取透明玻璃一塊,用筆將看到的窗外景物描畫在玻璃平面上。從中理解真實空間景物構(gòu)成透視圖形的透視原理。再將玻璃上的透視圖形移到紙上畫成透視畫。返回第21頁/共99頁概述部分要求:往玻璃上描繪景物時一定要視點固定而且用一雙眼睛觀察。返回第22頁/共99頁概述部分考核標準:線條清晰、準確。

返回第23頁/共99頁概述部分訓練方法:

1、個別指導:針對個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在訓練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指導,尤其是對透視常用術(shù)語的應用方面進行指導。

2、集體指導:針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在訓練過程中出現(xiàn)的集中性問題進行指導。

返回第24頁/共99頁概述部分訓練方法:

3、集體提示:在設計(制圖)過程中經(jīng)常進行提示,引導學生的設計思路,同時對于線條的要求也要經(jīng)常提示。

4、展示范畫:利用范畫直觀的讓學生理解講解的知識及達到的程度,同時提示注意的問題。

返回第25頁/共99頁概述部分畫圖標明如下常用名詞

1.視點7.視高

2.畫面8.畫面

3.基面9.視心

4.立點10.中心

5.基線11.距點

6.視平線12.視角要求:各名詞標位準確。返回第26頁/共99頁平行透視平行透視能力分析與標準:掌握透視學中有關(guān)平行透視的名詞術(shù)語,理解平行透視所包含的基本特征、原理,熟練掌握并能正確應用平行透視進行效果圖的繪制。第27頁/共99頁平行透視基本理論技能訓練能力體現(xiàn)訓練方法課后練習返回第28頁/共99頁平行透視一、什么叫平行透視二、平行透視的基本特征三、平行透視的基本畫法四、透視的應用返回第29頁/共99頁平行透視

——基本理論一、什么叫透視平行透視又叫一點透視,焦點透視,它是最常用的透視形式,也是最基本的作圖方式之一。以教室為例,當我們站在教室前面向后看時,會發(fā)現(xiàn)左右兩側(cè)前后門窗的大小、高低,在視覺上均有變化,呈現(xiàn)近大遠小、近高遠低現(xiàn)象,但它的實際大小、高低是一致的,沒有實質(zhì)變化。教室的各墻角線和門窗的頂線、底線等均向視中心消失,第30頁/共99頁平行透視

——基本理論一、什么叫透視假設各墻角線繼續(xù)向前伸延,便會聚集到一點上,這個點就是VP點,這種在畫面上聚集VP點的透視現(xiàn)象就叫平行透視。平行透視的實例很多,如前面提到的教室、房屋、桌子、箱柜、車輛等。凡符合平行透視作圖條件的都可稱為平行透視。返回第31頁/共99頁平行透視

——基本理論平行透視的基本特征:(以一個六面立方體為例)1、立方體的前后兩個面與PP、EP平行,底面、頂面與GP平行。2、所有向遠處消失的立方體各邊線都集中到HL線上的VP點上。3、平行透視指視者在視域60°之內(nèi)所表現(xiàn)的畫面中只有一個VP點。

返回第32頁/共99頁平行透視

——基本理論正方形平行透視圖的畫法正立方體的畫法邊長不相等的立方體畫法返回第33頁/共99頁平行透視

——基本理論正方形平行透視圖的畫法:我們要把自然景物表現(xiàn)在畫面上,使二維的畫面反映出三維的立體空間效果,這是一種科學的表現(xiàn)方法。以一個正方形為例:它的高和寬與畫面形成平行關(guān)系,所以容易反映,而表現(xiàn)它的畫面進深是比較難反映的。這種表現(xiàn)物體透視的進深則需要通過HL線上的M點表現(xiàn)。第34頁/共99頁平行透視

——基本理論具體畫法如下:

1.先在畫面上確定出HL線,并在該線上確定VP點、M點,以上為完成平行透視的基本要素。

2.然后根據(jù)正方形大小畫一條與HL線平行的正方形近處邊AB線段。

3.從A點連接HL線上VP點,B點連接HL線上VP點。第35頁/共99頁平行透視

——基本理論具體畫法如下:

4.

A點向HL線上的M點連線,該線與B點向VP點消失的線相交得C點。由C點畫一條與HL線、AB線平行的線,該線與A點向VP點消失線相匯得D點,CD線段就是正方形的遠處邊,這樣AD、BC就是這個正方形ABCD的透視深,這樣該正方形的透視深圖便完成了。第36頁/共99頁平行透視

——基本理論返回第37頁/共99頁平行透視

——基本理論正立方體的畫法:我們知道了在畫面上如何表現(xiàn)正方形的透視深,要想反映正立方體的平行透視圖,同樣需用M點法,在表現(xiàn)正方形透視深的基礎上,確定出正方體的高,再用得出的高點直接向VP點畫消失線的形式,表現(xiàn)正方體的其余部分或用同樣M點法畫出立方體的頂面或下面透視深,便得出正立方體的透視圖。第38頁/共99頁平行透視

——基本理論具體畫法如下:(省略了正方形平面透視圖求法)1.A、B點分別向上作垂線,得正方體高E、F點。

2.E、F點分別向VP點作消失線。

3.C、D點分別向上作垂線,該線與E、F點向VP點的消失線相交得G、H點。

4.E、F點作平行AB線、HL線,G、H點作平行與E、F線得正方形上面透視形。這樣便得出正立方體透視圖了。第39頁/共99頁平行透視

——基本理論返回第40頁/共99頁平行透視

——基本理論邊長不相等的立方體畫法:我們有了標準的正方形和正立方體的平行透視圖的表現(xiàn)方法,那么在實際生活中的物體,往往處于不規(guī)則形狀,如我們見到的建筑物、房間、車輛等,它們的高、寬、深均不相等,這樣想求出它們的透視深,需有所變化。如:以一個寬40M、高30M、深20M的建筑為例,在畫面中的比例為8CM:6CM:4CM。第41頁/共99頁平行透視

——基本理論具體步驟:1.畫面中首先確定出HL線、VP點、M點等平行透視的基本條件。

2.畫一條與HL線平行的8CM長的線段,A點到B點,并延長該線段到B′點,B-B′點為4CM,使AB:BB′,確定出了8:4比例關(guān)系。從B′向HL線上的M點連線,A點向VP點連線,B點向HL線中的VP點連線,兩線交匯處得C點,那么BC的距離就是該建筑的右側(cè)透視深。第42頁/共99頁平行透視

——基本理論具體步驟:3.C點作與HL線和AB線平行的線,該線與A點向VP點消失線相交得D點,AD線就是該建筑物的左側(cè)準確的透視深。ABCD就是建筑物長8CM、深4CM底部平面透視圖。4.在ABCD平面圖的基礎上,A點、B點分別向上畫出6CM的高,得出建筑物的正面比例長8:高6,并定為E點和F點。第43頁/共99頁平行透視

——基本理論具體步驟:

5.從E點向VP點作連線,F(xiàn)點向VP點連線。

6.E、F點相連得出建筑與畫面平行的面,C點向上作垂直線,該線與F點向VP點消失線相交得G點,從G點作與EF和HL線平行的線,與E點向VP點消失線相交得H點。第44頁/共99頁平行透視

——基本理論返回這樣便得出整個建筑物40×30×20透視深的合理比例透視圖。

第45頁/共99頁平行透視

——基本理論透視的應用:一、從里往外畫室內(nèi)透視深二、從外往里畫室內(nèi)空間平行透視圖

返回第46頁/共99頁平行透視

——基本理論透視的應用:一、從里往外畫室內(nèi)透視深這種方法是以后面的立面墻為實際尺寸,如一室內(nèi)為寬6M、深5M、高3M,作平行透視深。返回第47頁/共99頁平行透視

——基本理論具體步驟:

1.在畫面中以同樣的方法確定HL線、VP點和M點的位置,橫穿HL線中心部,畫一個長為6×3的長方形框ABCD,作為后墻立面,需求出5M的空間深。

2.把AB線延長到B′點,B點到BB′點的線長度為5CM,得出AB:BB′,即6:5。

3.從M點經(jīng)過B′點畫線,并與VP點向經(jīng)過B點畫的線相交得E點,BE線就是該建筑的透視深。

第48頁/共99頁平行透視

——基本理論4.從E點畫一條與HL線、AB線平行的線,該線與VP點經(jīng)過A點的延伸線相交得F點。

5.E點、F點各畫垂直線分別與VP點經(jīng)過C、D點線相交得G、H點,這樣建筑物的前立面墻就出來了,也就求出了該建筑物實際比例為6:5:3。這種從里往外畫的方法如果掌握不好,容易把近立面墻畫得過大或過小,所以在畫的過程中要考慮這一點。返回第49頁/共99頁平行透視

——基本理論透視的應用:二、從外往里畫室內(nèi)空間平行透視圖這種方法是和從里往外畫相反的形式進行的,即先從外墻立面ABCD向里進行,不同的是先在AB線上確定寬和深的比例關(guān)系,后畫對角線得里墻面E點,完成平面透視深,AB、CD各點向VP點作消失線,與E、F點向上的各垂直線相交得G、H點,這樣就完成整個室內(nèi)平行透視圖。返回第50頁/共99頁平行透視技能訓練:根據(jù)平面透視原理畫一幅臥室平行透視圖。要求:遵循透視規(guī)則、步驟正確、布局合理;有床、柜、桌椅、沙發(fā)等。工具材料:繪圖紙、繪圖工具??己藰藴剩翰襟E正確、擺放合理、構(gòu)圖完美、設計新穎。返回第51頁/共99頁平行透視訓練方法:

1、個別指導:針對個別學生對平行透視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在訓練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指導,尤其是對平行透視的基本規(guī)則方面進行指導。

2、集體指導:針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在訓練過程中出現(xiàn)的集中性問題進行指導。第52頁/共99頁平行透視能力體現(xiàn):能夠體現(xiàn)出正確透視規(guī)律的能力,熟練應用的能力,觀察能力,認識能力等。1、正確透視規(guī)律的能力的體現(xiàn),要求認真理解講解的基本理論和透視規(guī)則。2、熟練應用的能力的體現(xiàn),要求多練習。3、觀察能力和認識能力的體現(xiàn),要求學生認真觀察、認真構(gòu)思。返回第53頁/共99頁平行透視訓練方法:

3、集體提示:在設計(制圖)過程中經(jīng)常進行提示,引導學生的設計思路,同時對于線條的要求也要經(jīng)常提示。平面正方形對角線向距點透視,向視心透視的線取長短時一定要經(jīng)過距點進行測量。

4、展示范畫:利用范畫直觀的讓學生理解講解的知識及達到的程度,同時提示注意的問題。返回第54頁/共99頁平行透視

1、什么是平行透視?平行透視的特點?

2、用平行透視的畫法,繪制一幅客廳效果圖。

3、應用平行透視繪制室內(nèi)、室外透視圖要求:遵循透視規(guī)則、步驟正確、布局合理。工具材料:繪圖紙、繪圖工具??己藰藴剩翰襟E正確、擺放合理、構(gòu)圖完美、設計新穎。返回第55頁/共99頁第二單元成角透視部分能力分析與標準成角透視概念,成角透視畫法第56頁/共99頁成角透視基本理論技能訓練能力體現(xiàn)訓練方法課后練習返回第57頁/共99頁成角透視

——基本理論一、成角透視的定義二、成角透視的基本特征三、成角透視的畫法四、成角透視的應用

返回第58頁/共99頁成角透視

——基本理論一、成角透視的定義我們與平行透視相對照,當平放在水平基面GP上的立方體,與垂直基面的畫面PP構(gòu)成一定夾角關(guān)系時(不包括0度、90度、180度角,這樣的立方體與畫面構(gòu)成了平行透視),我們稱之為成角透視。返回第59頁/共99頁成角透視

——基本理論二、成角透視的基本特征

1、成角透視通常消失于滅點VP1和VP2

2、二、VP1與VP2的關(guān)系

3、成角透視的畫面特點第60頁/共99頁成角透視

——基本理論

成角透視所畫的空間和物體,都是與畫面有一定偏角的立方體。在畫面上的立體空間感比較強,畫面中主要有左右兩個方向的消失滅點,大多數(shù)與地面平行的縱深斜線消失于此兩點,使畫面產(chǎn)生強烈的不穩(wěn)定感,但同時也具有了靈活多變的特性。成角透視不同于平行透視畫面,大多數(shù)線條是平行、垂直線,那樣過于穩(wěn)定和死板。在實踐運用當中往往根據(jù)需要采用不同的畫法。比如:莊重、宏大的場面,適宜采用平行透視,娛樂、歡快的場面更適合成角透視。

返回第61頁/共99頁成角透視

——基本理論三、成角透視的畫法

直觀空間圖分析步驟

繪圖中測點法截取步驟

返回第62頁/共99頁成角透視

——基本理論直觀空間圖分析步驟

1、在畫面底邊GL基線上有一點B,經(jīng)過B點做夾角33度(除了45度、90度以外,角度任意定)伸向前方一條直線,求在這條直線上截取BA=50厘米。

2、經(jīng)過EP做一條平行畫面的水平線,然后EP做夾角33度,平行地面上經(jīng)過B點的直線,交于HL上一點VP1,兩條直線平行。

第63頁/共99頁成角透視

——基本理論直觀空間圖分析步驟

3、以VP1為圓心,VP1-EP為半徑長,水平擺動,求得測點M,得到VP1-M等于VP1-EP。連接M-EP,構(gòu)成等腰三角形,夾角33度(根據(jù)內(nèi)錯角相等原理)。

4、經(jīng)過B點在GL基線上量出BC等于50厘米(把HL的高度分成二等份,取一份長即為50厘米),通過C點做一條平行EP-M的直線,交于B點直線,得到A點。第64頁/共99頁成角透視

——基本理論直觀空間圖分析步驟

5、由于BC∥VP1-M、EP-VP1∥BA、AC∥M-EP,并有一個角都是33度,所以上下兩個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上面三角形兩個腰相等,因此下面的三角形對應的兩個腰BA=BC=50厘米。返回第65頁/共99頁成角透視

——基本理論繪圖中測點法截取步驟:

1、在第二節(jié)成角透視的基本特征中,第二個內(nèi)容VP1與VP2的關(guān)系里面,講到了如何確定VP1、VP2、EP點的問題?同理,根據(jù)構(gòu)圖的需要,任意定一個畫面、視心點CV、視平線HL(設高度1米,也可以設2米,根據(jù)構(gòu)圖需要任意設定尺寸),以CV點連接最遠角為視域圓圈半徑R,使視域包住畫面,根據(jù)60度視錐角是明視區(qū)域的要求,延長1.73R為視距。以CV為圓心,1.73R為半徑,把視距擺動到畫面下方(即CV-EP1)。這里的EP1實際上就是圖4-12里面的EP視點眼睛,現(xiàn)在放到了畫面下方,轉(zhuǎn)移了位置,為了區(qū)別寫成EP1。第66頁/共99頁成角透視

——基本理論繪圖中測點法截取步驟:

2、經(jīng)過EP1作一條平行線,以平行線為準作夾角33度,交于HL于VP1。

3、以VP1點為圓心,VP1-EP1為半徑擺動求得測點M。得到M-VP1等于VP1-EP1,連接M-EP1,構(gòu)成等腰三角形,夾角33度(內(nèi)錯角相等)?,F(xiàn)在VP1、EP1、M這個三角形實際上就是圖4-12空間中的VP1、EP、M三角形。作法也同上面講過的圖4-12直觀空間圖分析步驟一樣。第67頁/共99頁成角透視

——基本理論繪圖中測點法截取步驟:

4、在畫面底邊基面上定出B點,經(jīng)過B點量出50厘米(因為已經(jīng)設視高為1米,因此二等份,其中一份50厘米,以此為測量數(shù)據(jù))。得到BC=50厘米,把B點連接VP1,得到B-VP1(畫面空間中消失左方的直線),再把C點連接M測點(畫面空間中消失右方的直線),則交B-VP1,截得A點。第68頁/共99頁成角透視

——基本理論繪圖中測點法截取步驟:

5、由于BC∥VP1-M、EP1-VP1∥BA(因為在畫面空間中,兩條直線共同消失于地平線上一點VP1)、AC∥M-EP1(與EP1-VP1∥BA同理)。這樣,空間中兩個三角形分別有三對邊平行,因此它們是相似三角形,由于三角形M、VP1、EP1是等腰三角形,因此對應的三角形ABC邊線,BC=BA=50厘米。返回第69頁/共99頁成角透視

——基本理論四、成角透視的應用

1、利用測點法繪制實踐中成角透視簡單物體

2、利用測點法繪制成角透視室內(nèi)空間以及室外建筑空間返回第70頁/共99頁成角透視

——基本理論

繪制地面網(wǎng)格要求:視高1.5米,地格0.5×0.5米,與畫面夾角40度

返回第71頁/共99頁成角透視

——基本理論室內(nèi)空間成角透視要求:室內(nèi)高270厘米、HL視平線高150厘米、室內(nèi)500厘米×400厘米。室內(nèi)空間與畫面夾角選擇大夾角。

返回第72頁/共99頁成角透視技能訓練(一)題目:“繪制一張室內(nèi)空間成角透視圖”要求:根據(jù)所講的成角透視的畫法步驟,繪制一張表現(xiàn)完整的成角透視。工具材料:直尺、鉛筆、三角板等繪圖儀器??己藰藴剩夯就敢暅蚀_,能夠熟練掌握測點法畫圖。第73頁/共99頁成角透視技能訓練(二)題目:“繪制一張室外空間成角透視圖”要求:根據(jù)所講的成角透視的畫法步驟,嘗試繪制室外的成角透視建筑。工具材料:直尺、鉛筆、三角板等繪圖儀器??己藰藴剩夯就敢暅蚀_,能夠運用測點法繪制室外空間效果。返回第74頁/共99頁成角透視能力體現(xiàn)能夠體現(xiàn)出正確透視規(guī)律的能力,熟練應用的能力,觀察能力,認識能力等。1、正確透視規(guī)律的能力的體現(xiàn),要求認真理解講解的基本理論和透視規(guī)則。2、熟練應用的能力的體現(xiàn),要求多練習。3、觀察能力和認識能力的體現(xiàn),要求學生認真觀察、認真構(gòu)思。返回第75頁/共99頁成角透視訓練方法:

1、個別指導:針對個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在訓練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指導,尤其是對透視常用術(shù)語的應用方面進行指導。

2、集體指導:針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在訓練過程中出現(xiàn)的集中性問題進行指導。

第76頁/共99頁成角透視訓練方法:

3、集體提示:在設計(制圖)過程中經(jīng)常進行提示,引導學生的設計思路,同時對于線條的要求也要經(jīng)常提示。

4、展示范畫:利用范畫直觀的讓學生理解講解的知識及達到的程度,同時提示注意的問題。

返回第77頁/共99頁成角透視1、什么是成角透視?成角透視的特點及其應用?題目:“徒手(速寫)繪制一張室內(nèi)一角透視圖”要求:根據(jù)所講的成角透視的畫法步驟,繪制一張基本內(nèi)容準確的成角透視。工具材料:速寫用具??己藰藴剩夯就敢暅蚀_,能夠把成角透視理論運用到實踐。第78頁/共99頁成角透視3、題目:“臨摹一張室外空間成角建筑透視圖”要求:學習優(yōu)秀作品成角透視的繪制技巧,嘗試理論結(jié)合實踐。工具材料:直尺、鉛筆、三角板等繪圖儀器??己藰藴剩和敢暅蚀_,能夠熟練運用測點法繪制成角透視效果。返回第79頁/共99頁第三單元傾斜透視部分能力分析與標準:方體空間在實際空間中是變化多樣的,形狀有大、小,有高、低,有遠、近,有角度位置變化等。只依靠上面學的平行、成角透視原理,表現(xiàn)出理想的畫面效果是遠遠不夠的。此外,在生活實踐中,人的眼睛所觀察的角度,也不可能都是平行、成角透視那樣,只是平行觀察物體,為了看到高大的物體,或者是視平線以上的物體,人們需要仰視。當人們站到高處向下看物體時,就變成了俯視。因此,有必要了解仰視、俯視空間物體的透視表達。這樣才能在畫面中更加逼真的表達特殊的空間關(guān)系,豐富畫面效果。在透視課程的學習中,我們必須進一步學習掌握俯視和仰視方體空間的透視理論,熟練掌握繪制這種方體空間的繪圖技巧,進而深化空間表達能力,培養(yǎng)立體思維方式。第80頁/共99頁傾斜透視基本理論技能訓練能力體現(xiàn)訓練方法課后練習返回第81頁/共99頁傾斜透視一、什么叫傾斜透視二、傾斜透視的基本特征三、傾斜透視的基本畫法四、傾斜透視的應用返回第82頁/共99頁傾斜透視

——基本理論一、什么叫傾斜透視我們與平行、成角透視相對照,當平方在水平基面GP上的立方體與不垂直基面的畫面PP構(gòu)成一定夾角關(guān)系時,我們稱之為傾斜透視。簡單地講,即仰視或者俯視。返回第83頁/共99頁傾斜透視

——基本理論一、地平線與視平線分離

在傾斜透視中,視平線與地平線是分開的。第84頁/共99頁傾斜透視

——基本理論二、傾斜透視的畫面特點

傾斜透視的畫面,具有強烈的不穩(wěn)定感,畫面視覺沖擊力更強,給觀者的震撼力更大。傾斜透視展現(xiàn)了不同于平行、成角透視的獨特視角,往往是站在空中或者高處向下俯視,或者是站在低處向上仰視。向下俯視時,畫面形成縱向線條壓縮,縱深感強烈的效果,適合表現(xiàn)高大的物體。向上仰視時,畫面形成上升感,適合塑造對人的心理產(chǎn)生一定影響的畫面效果??傮w上看,仰視和俯視夸張的表現(xiàn)了人的特殊視角,這是傾斜透視的顯著特征。第85頁/共99頁傾斜透視

——基本理論三、立方體空間或物體的高度線消失VP3天點或者VP3地點

在傾斜透視中,立方體空間或物體的高度線,在畫面中不再象平行、成角透視那樣,高度線平行畫面并且無消點,而是成為透視變化線,并且向上或者向下消失到VP3天點或者VP3地點,不平行畫面,形成左右兩個方向之外,第三個方向的消失線。第86頁/共99頁傾斜透視

——基本理論四、消失點根據(jù)傾斜方向的不同,通常有1-3個滅點。完全仰視與完全俯視傾斜方向。立方體空間或者物體只有一個滅點,這種透視畫圖法與平行透視完全相同,只是由于畫者站立的角度、方位不同,畫面效果也不一樣。平行仰視和平行俯視傾斜方向。立方體空間或者物體,有一種邊平行畫面,沒有消點。另外還有兩種邊,分別消失于正前方地平線上的CV0水平心點、EP垂直向下的VP3地點或者向上的VP3天點。也就是平行仰視和平行俯視有兩個消點。第87頁/共99頁傾斜透視

——基本理論四、消失點根據(jù)傾斜方向的不同,通常有1-3個滅點。成角仰視、成角俯視的傾斜方向立方體空間或者物體,沒有任何一種邊平行畫面,邊線除了消失左右即VP1、VP2之外,還有向下(或者向上)的消失方向邊線,即高度線消失于VP3天點或者地點(不同于平行、成角透視中高度線平行畫面,沒有消點)。這樣,成角仰視、成角俯視實際上有3個消點。返回第88頁/共99頁傾斜透視

——基本理論傾斜透視的畫法,實際上運用的就是平行透視講過的“距點法”和成角透視講過的“測點法”,主要采用等腰直角相似三角形和等腰相似三角形的原理。1、傾斜透視中的完全仰視、完全俯視畫法完全俯視和完全仰視畫法,與平行透視的畫法相同,都采用距點測量。只是角度不同。第89頁/共99頁傾斜透視

——基本理論2、平行透視距點法截取BA線段步驟:⑴已知EP-CV點之間的視距,水平擺動求D點,連D-EP得直角等邊三角形。⑵經(jīng)過B點量出BC長,經(jīng)過C做D-EP的平行線,得到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